“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8篇“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目 录 引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录
引 言............................................................... 2 一、理论概述........................................................ 2 (一)粉丝经济的概念 .............................................. 2 (二)网红经济的概念 .............................................. 3 (三)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 3 (四)口碑传播概念 ................................................ 3 二、网红经济产生原因及发展现状...................................... 3 (一)网红经济产生原因 ............................................ 3 (二)从网红 1.0 时代到 4.0 时代 .................................... 4 (三)网红经济的优势 .............................................. 5 三、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 8 (一)调查目的 .................................................... 8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8 (三)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8 四、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9 (一)网红店铺 .................................................... 9 (二)消费观念 .................................................... 9 (三)大学生创业
................................................ 10 五、针对大学生群体网红经济改进建议................................. 10 (一)打造良好的网红形象 ......................................... 10 (二)增强产品信息的展示 ......................................... 10 (三)提高个性化服务 ............................................. 10 (四)加强降价促销服务 ........................................... 11 (五)提升消费者的感知价值 ....................................... 11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1 附件............................................................... 12 摘
要
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红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年轻人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逐渐发生改变。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 人们逐步开始追求时尚潮流的个性化需求。大学生群体, 一个极度关注网络的年轻群体, 他们追求新鲜感、追求潮流时尚, 追求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网红经济
的影响,因为大学生的购买行为年轻过于缺乏经验,极大可能因为对网红的喜欢而产生冲动消费和情感消费。本篇论文从网红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然后对网红经济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深入研究网红经济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网红经济;大学生消费行为;网络消费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web celebrity econom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Young people"s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are gradually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b celebrity economy, people gradually began to pursue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fashion trends. Students groups, a focus on the network for the young, their pursuit of novelty, the pursuit of fashion, the pursuit of personalized, the pursuit of extraordinary,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easily affected by web celebrity economy, because the buy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oo inexperienced young, probably because of web celebrity like to generate impulse and emotional consump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eb celebrity economy, and then conducts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web celebrity economy, and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web celebrity economy on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net celebrity economy;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ternet consumption “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引 言
因为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盛行,由网红的个人慢慢发展到了网红经济,网红经济具有平民化、低成本、精准营销的特点,网红经济越来越展示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大部分会非常关注时尚潮流,对穿搭饰品美食都有比较大的兴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经济社会的中坚消费力量。我们要找到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并结合精准营销,商家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一、理论概述
( ( 一) ) 粉丝经济的概念
粉丝经济是粉丝和博主之间通过互动,粉丝喜欢博主,粉丝认可博主,粉丝相信博主的品味和眼光,会对博主推荐的产品进行购买。这种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形式。之前,多被关注的人主要是明星、偶像、作家、或者是
非常有专业技能的各种行业的专业人士。粉丝们通过购买作家的书籍,或者花钱去看明星的演唱会,去电影院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拍摄的电影,购买歌星的演唱会门票以及购买专辑来支持自己的偶像或者买明星所代言的产品来实现粉丝经济。现在,互联网突破了各种束缚,粉丝经济被应用与各种形式各种领域,商家使用一定的社交平台,在社交平台宣传或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来使粉丝们进行消费,最终实现盈利。
( ( 二) ) 网红经济的概念
网红经济指的是具有人气和影响力的网红让他们在互联网的各种平台上发布商家的广告、微博、或者公众号,或者写的软文来做定向营销,让粉丝们来进行购买商家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商家的经济利益。只要是依托网红的人气和影响,使粉丝们产生消费力,实现利益,可称为网红经济。
( ( 三) ) 消费者行为的概念
消费者行为狭义含义来说,指的是对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消费。消费者行为的广义含义来说指的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决策过程以及消费者的收入等一系列复杂过程。
( ( 四) ) 口碑传播概念
口碑传播定义是指除商家以外的人对身边的人宣传产品的优点,宣传产品或者服务的非正式人际关系进行宣传产品或服务的优点。例如,你买了一款特别好用性价比很高的面膜,你把它推荐给了同学,亲人等等。
二、网红经济产生原因及发展现状 ( ( 一) ) 网红经济产生原因 1. 政府支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系列“互联网+”的经济形式的商业模式日益更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政府支持网红经济的发展,政府大力支持“双创”,就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网红经济的到来,大大减少了我国就业压力,网红经济的背后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也增添了不少新兴职业,政府非常鼓励和支持人们去创业,就对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者,给予想当多的扶持。
2. 经济因素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新经济逐渐成长,网红经济发展的商业环境不断优化,网红经济正在往持续发展阶段稳定发展,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 社会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在生理因素得到满足之后,大众渴望需求自身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观的实现,所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所喜欢的网红,网红和粉丝都会感到认同感和满足感,来使心理诉求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独一无二,个性化和新鲜感,年轻人有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对时尚潮流有自己的想法,对时尚的关注和需求是持续的,网红的态度以及价值观和对时尚潮流的想法以分享式的方法在各种平台上分享出来,网红本身和粉丝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 ( 二) )红 从网红 1.0 时代到 4.0 时代
网红经济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网红展示自己的形式不同。
网红 1.0 时代,时间主要在 1997-2002 年,在此阶段,大多数网红主要活跃在各种文字平台上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文章,或者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受到网民粉丝追捧和喜爱。比较有名的作家“安妮宝贝”,其代表作品有《七月和安生》、《告别薇安》、《莲花》,其中《告别微安》让安妮宝贝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收获了大量粉丝的喜欢,吸粉无数。在那个网红时代,网红经济变现模式比较单一,网红必须是有真材实料,“文字网红”占得天下,推动了网络小说的盛行,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等影响了一代网民。
网红 2.0 时代,大概主要是指 2003-2009 年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大家普遍是以图文来接收到最新的资讯。网红的类型不仅仅是文字网红,网红的身份不拘于任何一种形式,可能是各种职业,各种身份都有可能成为网红。他们可能是因为一张照片,就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例如奶茶妹妹,就因为长相清新脱俗,外表非常吸引人拿着一杯奶茶,就被网友们起名叫奶茶妹妹。或者个性化的言论,例如凤姐,因为她在上海地铁陆家嘴站公开发布征婚传单,后来而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随着网络的信息化的不断加速,图文传播盛行,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一张夺人眼球的照片而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如最帅交警陆小军、等等,网红 2.0 时代,图片成为最大的载体,既满足了人们快餐式的阅读行为,图片的形式又能很好的调动网友们的感官。图文这种形式,网红们经常会用这样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宣传自己,来达到增加粉丝以及和粉丝们产生友好的互动。
网红 3.0 时代,主要是 2010 年左右,社交平台微博的出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在这个阶段,例如“留几手”在微博上点评别人的长相,以毒舌为名,甚至,还有明星还会让留几手来点评。还有网红因自己某一处的特别有优势,当视频博主、美妆博主、游戏直播博主,粉丝通过打赏来获得收入。
网红 4.0 时代,2010 年至今,在这个时期,移动互联网风靡盛行,自媒体时代盛行起来。在这个网红 4.0 时代期间,网红开始形成 IP,各类大 V 网红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内容,例如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等,逐渐形成IP 产业。例如,网红张大奕对自己的店铺吾欢喜的衣橱进行服装产品上新直播,直播两小时店铺的成交额便达到近 2000 万人民币,短时的巨额销售引发了众人
对网红营销的深思。随着网红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商的这个群体发展越来越壮大,网络营销慢慢开启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淘宝店铺慢慢走向直播营销,教穿搭搭配等等各种会方便网民购买的一系列营销。一些时尚达人或者是那些对穿搭有自己见解的或者独特创意的博主们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个群体的统计数据已经超过了 1000 家。
在 4.0 时代,网红还可以利用自己网红的身份,粉丝的基础,大量吸金。比如,网红届的鼻祖 PAPI 酱,一开始她只是玩微博,发布搞笑段子吐槽视频,随后,她又把自己的搞笑视频进行变声,内容也更加生动形象,收获了不少粉丝,同时也有了一些名气。之后 A 站的运营团队发现了 PAPI 酱,认为 PAPI 酱肯定能火,不出意外 PAPI 酱在 A 站的视频非常受欢迎,视频的点击量每个都在 50 万左右,慢慢的,她的微博也在网络上迅速的火了起来,现在拥有 3050 万粉丝,PAPI酱的视频专辑已经达到 174 条,这些数据还在持续的更新。但是网红如果靠打赏获得大量收入只在少数,这时候网红有很大影响力的时候,各种投资商,广告会找网红来合作。例如,美即面膜找到了 PAPI 酱合作,美即面膜是一款老品牌的面膜。哒哒英语也找到了 PAPI 酱合作,哒哒英语是线上教青少年英语的课程的平台,PAPI 酱为哒哒英语制作深入广告的“PAPI 酱的周一放送”,为哒哒英语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PAPI 酱的突然爆火,给 PAPI 酱吸引了很多的投资商,很多家公司投资 PAPI 酱的工作室,是 PAPI 拿到的首轮投资,当时估值就高达 1.2亿。
PAPI 酱的走红彻底拉开了网红 4.0 时代盛行,网红的变现渠道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内容也更加多样化。PAPI 酱做了一个很好的网红榜样,当网红有一定名气和影响力时,不局限于打赏作为收入,可以寻找很多广告、投资商来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再收获更多的粉丝,还可以有大量的收入。PAPI 酱的突然爆火,也绝不是偶然,这是打开了新时代的帷幕,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速的日益更新、各类社交平台的火速发展,PAPI 酱更是带领了网红跨进了新的阶段,让变现的渠道也更加丰富起来,唯有顺应时代潮流我们才能更加获得成功。
( ( 三) ) 网红经济 的优势
1. 意见领袖
网红是粉丝的意见领袖,对粉丝购买商品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网红的粉丝基数很大,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指导粉丝购买或者给粉丝提供专业的意见,粉丝关注网红,首先肯定自身喜欢网红,认可网红的人品和品味,甚至专业的网红,有一技之长或者是某一领域专业的专家,粉丝们认可网红的眼光和品味,喜欢网红,追随网红。网红就可以利用自己社交媒体的资源,庞大的粉丝团,进行精准营销。网红可以把粉丝集中引导去各个店铺,让粉丝们去各种店铺进行消费来实
现收益。网红可以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独特的见解给粉丝提供各种建议,粉丝认可网红,网红指导粉丝购买商品。商家或者公司可以根据这一网红的自...
篇二:“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要: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红已成为一种现象式的新型职业。这种新兴职业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并对他们的择业观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要从加强网络监管、优化网络环境、 加强对大学生择业观和名利观的教育以及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这三个角度加以引导,促使网红现象产生积极影响。关键词:网红;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4-0192-01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4.187一、网红现象及网红经济网红,顾名思义就是网络红人。这些人通常是凭借自身颜值、才能或者观点等在网络上获得极高关注度的人。网红由开始的个例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现象,并由此产生了网红经济。1. 网红现象。
网红的发展从最早一批的如痞子蔡、安妮宝贝等网络“草根”写手,到后来以 QQ 空间、博客、微博等平台为媒介的、以“文字 + 图片”为典型特征的图文网红,再到现在的通过视频 UGC ( User Generated Content )走红的播客网红,逐步从个案发展成为一种职业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包装自身、 分享原创视频、 开通网络直播等方式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再利用网红身份谋取利益。2. 网红经济。
伴随着网红的大量活跃,网络经济应运而生,它主要是指网红自身或者网红背后的操控者利用网红的高关注度通过一定的变现渠道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商业模式。二、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特点当代大学生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自身的思想观念也有着这代人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痕迹, 这两点体现在择业观上就表现为多元化和功利化。1. 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多以 95 后乃至 00 后为主,他们出生和成长的环境就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也更能看到新型职业,更乐意接受新兴行业,视野面更广,择业观念更加多元化。2. 功利化。
很多大学生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并且由于对物质和金钱的过度追求,很多大学生甚至向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这种观念放在择业中就变成了功利化的择业观。三、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网红这种新兴职业, 不仅能满足大学生渴望获得更多关注度、渴望发声的愿望,也满足了他们向往光鲜亮丽的物质生活的职业幻想,更由于名利双收的巨大吸引力,因此,网红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 网红现象给大学生择业观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红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职业的新型职业, 其迅速发展让大学生看到了自主创业的希望和可能, 其发展模式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门路。从这个角度看,网红现象促进了大学生择业观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同时网络平台为这一职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2. 网红现象给大学生择业观带来的消极影响。
网红现象虽然给大学生的择业观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同时给大学生的择业观带来很多误导性的消极影响。第一,简便的入行方式和看似轻松的工作方式会对大学生产生错误导向, 以为创业很轻松,使大学生放松自我提升和学习,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只要颜值够高或者稍微会点才艺就可以当网红、赚大钱。第二,短时间内迅速爆红和积累财富的网红现象,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择业观,一旦创业遭遇不顺,就会出现心理上承受不了的情况。第三,一些人靠发布自身奢华生活视频而走红的网红现象, 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为了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去工作的心态, 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第四,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而通过传播不雅视频、低俗言论甚至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内容。
这种走红的网红现象会给大学生做出错误示范,使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没有底线。第五,网红的不诚信代言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择业时不顾道德诚信。四、应对网红现象给大学生择业观消极影响的对策1. 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红”市场。
即从社会层面、法律法规层面,加强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监管,对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网络内容严加惩处, 对于不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网络行为和言语严加监管,不断优化网络环境。
同时,也要对网红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专门教育和管理, 引导其遵守法律道德规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使其发挥正能量,共同推进网络环境风清气正。2. 加强观念教育,做好正向引导。
即从学校层面,通过课堂正面传播、教职工榜样引领、校园文化熏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名利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名利观。3. 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我修养。
即从学生自身层面,要择业首先要克服不劳而获的思想, 明确无论自身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都需要自身的努力付出,才能取得成绩;其次要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职业理想和发展方向;最后,要积极为之努力,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自我, 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能量,做出有价值的事。网红现象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殷丽云(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参考文献:[1] 孙博逊,初明利 . “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 11 )
.[2] 郑文聪 . “网红 3.0 ”时代的特征及受众心理 [J]. 新媒体研究, 2016 ( 6 )
.[3] 靳颖 . 从“微商热”现象看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择业观 [J]. 中国商论, 2018 ( 7 )
.[责任编辑 张翼翔]作者简介:
殷丽云( 1993 — ),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年 12 月第 34 期学周刊LEARNING WEEKLY探索争鸣Dec.2019Vol.34192 - -2019-34 期万方数据
篇三:“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数据万方数据
摘要I摘要“网红”即网络红人,是网络技术普及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热潮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红”溯源于文字时代、发展于图文时代、爆火于宽屏时代,主要涵盖娱乐、休闲、消费等领域,具有互动性、草根性、娱乐性等特点,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青少年价值观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正确认识“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两面性,探究其影响机制,对于寻找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突破口和创新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网红”的新 4C 营销原则(场景、内容、社群、连接),立足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四个环节(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整合),对“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从“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作用看来,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红”拓展了青少年的视野,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及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红”又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认知、价值评价,弱化了青少年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给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避“网红”的消极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净化网络信息,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精准定位青少年网络社群,进行监督和引导;多方合力,对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和价值整合实行长期的、动态的干预和引导,进而达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关键词:“网红”;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引导路径万方数据
AbstractIIABSTRACT“Online celebrities”, the Internet celebritie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popularization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Online celebrities” era ofroots in the tex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graphic, and in widescreen era presents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blowout, mainly cover in entertainment, leisure,consumption and other field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ve, grassroots,entertaining, and through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marketing mode of teenagersability of cognition, judgment and choice.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s values is an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trend affects the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of youth’s values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methods by correctlyunderstanding the two sides of “online celebrities” on the influence of youth’s valuesand exploring its influence mechanism.Based on the new 4C marketing principles of “online celebrities” (scene, content,community, conn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four links of the 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youth values (value cognition, value evaluation, value selection andvalue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process and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celebrities” on youth values. The influence of“online celebrities ”on teenagers has two sides. On the one hand, “online celebrities”broaden the horizon of teenagers and exert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m to formcorrect value cognition, establish correct value standards, make correct value choicesand improve their own value embodiment. On the other hand, “online celebrities”mislead the value cognition and value evaluation of teenagers, weakens the autonomyof value selection of teenagers, dispel the influen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bringgreat challenges to the education of values of teenagers.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avoi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online celebrities” and guide teenagers to establishcorrect values:Purify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good external conditions for万方数据
AbstractIIIteenagers to form correct value consciousness; Accurately locate the youth networkcommunity, supervise and guide them;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various parties, thelong-term and dynamic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of value selection and valueintegration of teenagers can be realize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uiding teenagersto set up correct values.Key words: “online celebrities”; Teenagers; Values; Influence; solutions万方数据
目录IV目 录第 1 章 引言..................................................................................................................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51.2 研究现状与述评.............................................................................................51.2.1 研究现状..............................................................................................51.2.2 研究述评..............................................................................................9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3.1 研究思路............................................................................................101.3.2 研究方法............................................................................................111.4 研究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1第 2 章 “网红”的概述及影响机制分析................................................................132.1 “网红”的概念和特征...............................................................................132.1.1 “网红”的概念................................................................................132.1.2 “网红”的特征................................................................................142.2 “网红”的发展逻辑及现状.......................................................................152.2.1 “网红”的发展逻辑........................................................................162.2.2 “网红”的现状................................................................................172.3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机制分析...............................................222.3.1 引导性内容建构青少年价值认知.....................................................242.3.2 社群渗透强化青少年价值评价.........................................................242.3.3 多行为结合激励青少年价值选择.....................................................252.3.4 多节点连接推动青少年价值整合....................................................26第 3 章 青少年关注“网红”的现状考察................................................................273.1 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概况...........................................................................273.1.1 调查问卷............................................................................................273.1.2 深度访谈............................................................................................28万方数据
目录V3.2 调查问卷分析...............................................................................................283.2.1 青少年对“网红”的认知程度........................................................293.2.2 青少年对“网红”的关注程度........................................................303.2.3 青少年对“网红”的态度................................................................32第 4 章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分析........................................................354.1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354.1.1 助力建构科学的价值认知................................................................354.1.2 促使确立健康的评价标准................................................................374.1.3 引导践行正确的价值选择................................................................394.1.4 推动更新完善价值体系....................................................................414.2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434.2.1 导致价值认知偏差............................................................................434.2.2 诱导评价标准偏航............................................................................454.2.3 弱化价值选择自主性........................................................................474.2.4 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51第 5 章 “网红”现象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路径......................................525.1 净化网络信息,优化价值认知...................................................................525.1.1 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打击负能量“网红”....................................525.1.2 优化监督管理体系,净化网络环境................................................545.1.3 打造优质文化产品,鼓励正能量“网红”发展............................555.2 监督管理社群发展,引导价值评价标准...................................................575.2.1 把握航向,正确处理价值取向的“一”与“多”........................575.2.2 精准定位,重点监控青少年网络社群.............................................595.2.3 宏观治理,建构网络伦理规范........................................................605.3 优化价值观教育生态,监督引导价值选择................................................615.3.1 学校引导:创新思政课形式和完善奖惩机制相结合....................625.3.2 家庭引导: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重视家风建设相结合........635.3.3 同辈引导:同辈群体引导和抓住“关键少数”相结合................655.3.4 自我教育:培育媒介素养和提升道德水平相结合........................66万方数据
目录VI第 6 章 结语................................................................................................................68致谢..............................................................................................................................69参考文献......................................................................................................................70附录 1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调查问卷.................................................74附录 2 访谈提纲.........................................................................................................77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8万方数据
第 1 章 引言1第 第 1 章 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自第一条网线接入中国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网红”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
篇四:“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经典 社会透视99社会透视“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石晨迪(常州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摘 要】 “网红现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社会热潮,并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亟待塑造的重要阶段,“网红现象”的传播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并对他们的就业观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和特点产生的变化和影响,从高校、教师、学生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树立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词】 网红现象;……大学生;……就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红”逐渐成为一种新鲜的、有趣的、特殊的社会现象。网红现象越来越普及的同时,网红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元化,有美妆博主、美食博主、旅游博主等各种类型;同时网红活跃的平台也在不断增加,如微博、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网红们通过搜集信息、传播自己独特的、有人格化特征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图片、文字、视频,甚至是直播,在各大平台发布来获取粉丝流量,扩大个人知名度,丰富大众的生活。一些互联网企业成立网红孵化公司,打造专业网红;有些流量网红还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获得了投资,以老带新,网络红人这一职业逐渐形成规模产业链。这使得“网红现象”在促进新经济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增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与此同时,尽管“网红现象”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良莠不齐的负面影响也不少,比如少数网红凭着自身的影响力在直播中公然售假售劣、发表不当言论等。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只看到网红光鲜亮丽的一面,对其深层次的现象缺乏思考,对网红产生的过程缺乏了解,容易盲目追风。低门槛、高收入的特点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网红现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一、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较之以往有很大改变,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社会环境较大的干扰,就业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功利化倾向明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少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就业时染上了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习气。据调查,大学生在专业对口与工资待遇福利两项选择中,绝大部分同学将工资待遇作为自己择业的关【基金项目】 2019年度常州大学商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 究——以商科学生为例”(CDSXY201907)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石晨迪,常州大学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石晨迪/“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100石晨迪/“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键要求。对薪资要求过高,对金融、计算机等行业普遍感兴趣,对制造业则比较排斥,这样的就业观念使一部分学生不再下功夫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和综合素养上,限制了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甚至使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体现出功利化倾向,向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事情发生。其次是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传统观念,大学生们从小都承载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寒窗苦读数十载后都希望自己拥有美好的未来,那么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大学毕业后是否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工作是否有一份可观的薪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初入社会,大学生们逐渐发现现实与理想的背离,工作机会与岗位与自己理想中的情况有差距,很多学生没有找到达到自身预期的工作就选择待业在家继续“考公”“考编”,这就体现在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上,就业难的真正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大学生对于自身期望值过高与就业单位的待遇供给不匹配形成的一种自愿失业,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大特点。再次是对自己缺乏合适的定位,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人生还没有长远规划,对本专业没有足够的兴趣和了解,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进行系统思考,对职业选择问题更多的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例如现在的大四毕业生都一味地选择创业、考研、考公等发展方向,在每年的公务员选拔考试中,不乏一个岗位千人竞争的情况,其中更有不少国内外各大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报名;又比如现在微博、抖音上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网红经济,面对月入十万甚至百万的网络红人,许多大学生也都渴望加入其中。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另一大特点则是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只是盲目地跟从社会流行的大风潮,这样的就业观念极易做出不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1] 。最后是就业方向多元化。当今社会,“80后”“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担当起了时代大任,而大学生多以“95后”乃至“00后”为主,他们出生和成长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从小接受更为开放的社会教育,同时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不再受限于朝九晚五的工作,传统行业对其的吸引逐渐淡化,通过网络自媒体的方式,他们更能看到新型职业,更乐意接受新兴行业,大学生们的就业视野面更广,如此一来就业观念发生改变的同时,就业方向也更加多元化。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随着以微信、微博等为媒介的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加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网络红人”这类群体迅速崛起。例如,众所周知的李佳琦作为目前的超级网红,顶级流量,很多大学生都在其直播间秒杀过产品,在各大平台粉丝达千万 [2] 。做网红很“容易”、很“赚钱”,轻轻松松坐在手机前动动嘴皮子就能月入百万,这让不少大学生也萌生了当“主播”、做“网红”的念头。因此网红这种新兴职业,不仅能帮助缓解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满足大学生对于关注度、知名度的愿望,也能够满足大学生们对于物质生活、高薪资的职业幻想,让一个普通大学生成为名利双丰收的成功者,这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见,网红现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红现象”给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正面影响。第一,“网红现象”传播的社会正能量,以李佳琦为例,从欧莱雅化妆品柜员到成为如今的“口红一哥”,也经历了不少的艰难困苦。只身到上海创业、每年直播300多场、日直播时长平均6小时,他的成功与他的辛勤付出分不开。因此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认识到一群积极进取、锐意进发的当代青年人,也能激发自身的正能量。第二,网红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职业的新型职业,其迅速发展让大学生看到了自主创业的希望和可能 [3] ,其发展模式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门路,李佳琦作为舞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而是遵从自身兴趣及跟随社会潮流踏上了美妆直播的职业道路促进了大学生传统就业观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第三,“网红现象”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选择和渠道,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行,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人才市场
石晨迪/“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101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来越大,网红们的成功可以为大学生们带来信息,从事任何行业只要付出努力都能够成功,拓宽了就业观念,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就业渠道。其次是“网红现象”给大学生就业观带来的负面影响[4] 。第一,对大学生金钱观的正确形成产生影响。低门槛、高收入的网络红人,靠话题、流量吸引大众眼球并且短时间内迅积累财富的“网红现象”,会对社会经验匮乏的大学生的金钱观念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走捷径的思想,在就创业日益艰难的求职路上,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顺,极易出现自我否定、消极厌世的情况。第二,对大学生职业选择造成误导。网红工作拥有看似轻松、自由、高收入的表象,这吸引了许多不愿朝九晚五大学生的目光,在家直播、带货、拍短视频就能够轻松月入过万,让许多大学生误以为做网红很简单,从而放松自己对于学业的态度,不再花时间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殊不知光鲜亮丽的网红工作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对大学生求职产生错误的导向,不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第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道德素养。由于对网络环境监管的不全面,导致一些娱乐化、低俗、甚至是违背道德的言论或者是视频等素材在网络中传播。一些三观不正、缺乏道德诚信的带货博主,售卖三无产品、虚假宣传等现象屡屡发生。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他人的误导,尤其是面对网络上喜欢的博主时,更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拉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三、“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影响的引导对策第一,从学校层面出发,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榜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寄语:“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5] 。伟大的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真正的“网红”,也需要那些能够带给我们精神鼓舞的人成为“网红”。高校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熏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的职业理想以及正确的名利观,从而培育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身边的老师、同学是除父母外最亲近的人,如果能够将身边最亲近的人打造成正能量的网红,成为身边的榜样力量,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通过“抖音”“微博”等自媒体途径进行榜样力量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榜样事迹的思想引领作用,用优秀榜样带动广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增强就业路上的竞争力和思想意识。第二,从教师层面出发,传授就业技能,传播正能量。发挥好就业指导课上的就创业指导作用,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必要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及配备专业的就业导师,加强就业课程导师的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企业高管、人力资源主管等职场一线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开展求职培训,使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了解就业道路上所需要做好的准备,充分认识自身个性特点,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提高就业竞争意识,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等,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思政课的“第一课堂”,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传播作用,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带领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三,从学生自身层面出发,树立理想信念,提升自我修养。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6]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被眼前一时的利益所蒙蔽,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成熟、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过硬,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其次要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正确认识社会发
石晨迪/“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引导研究102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我后,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不盲目跟风,明白自己喜欢干什么,想做什么职业,确定自身适合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方向。最后,做好职业规划,科学规划自身发展目标,通过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了解,对职业定位以及目标设定做好提前准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在就业时获得相应的经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克服不劳而获的思想,明确无论自身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都需要努力付出,即使是做光鲜亮丽的“网红”也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取得成绩,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多充实自己,加强专业技能和知识,戒骄戒躁,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能量,做出有价值的事,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攀登。当前社会,是开放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在社会发展的同时,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高校、高校教师要针对“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充分吸收“网红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发展正向的指导作用,规避“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不良职业观、就业观的影响[7] ,规避不良思潮的干扰和冲击,充分发挥优秀网络红人的正能量作用,充分发挥主流思想的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本人也要提高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拓宽就业渠道,不局限于传统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参考文献】[1]林民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问题解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05).[2]陈乾. “网红”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以“口红一哥”李佳琦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1).[3]殷...
篇五:“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78 2019 年 7 月下半月刊(总第 95 期)教育“网红”现象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思考邓钥琼 钟春燕 梁家翠摘要:“网红”风靡的互联网时代,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实效性受到全面影响,破解低俗“网红”现象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局,应扩展教育阵地、革新教育方式;应紧抓意识形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关键词:大学生;网红;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78-03一、“网红”与“大学生”的群体内涵及特征1、“网红”的群体内涵及特征“网红”即网络红人的简称,特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广大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网红”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字时代网络红人”、二是“图文时代网络红人”、三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红人” [1] ,由于文章中另一个主体“当代大学生”的年龄限定,所以本文所指“网红”特指“新媒体时代网络红人”。“高关注”、 “高收入”以及“低门槛”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红人的特点。高关注是“网红”的生存条件。“网红”的分类多种多样,从“美妆博主”、“穿搭博主”、“情感博主”、“才艺主播”到近两年大火的“视频解说博主”、 “吃播”……他们通过微博、QQ 或纷繁的网络直播平台与“粉丝”进行网络互动,满足“粉丝”现实生活当中的各项需求。通常一个“预备网红”不会仅活跃于一个平台,他们会在多个网络平台输出内容、曝光自我从而获取更多关注。一旦关注形成规模,一个“网红”便正式形成,而一定的关注度会带来平台的推荐、粉丝的转发,从而带来更高的关注度。高收益是“网红”的生态续力。从已有成功案例来看,网红经济商业模式的一个基本逻辑是:引导粉丝遵循“网红”的价值标准,而“粉丝”或“潜在粉丝”通过内容付费,如刷礼物、打赏、付费提问或购买“网红”店内商品等方式进行经济反馈。同时,庞大的粉丝数量和流量也为“网红”带来了隐秘的广告收入,根据粉丝数量,“网红”在网络平台打广告的费用几千到几万不等,网红群体的高收入现象追根究底是粉丝买单的行为结果。低门槛是“网红”的群体保障。纵观互联网世界,众多网红的年龄、职业、外貌、学历、道德品质大相径庭,他们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更没有复杂苛刻的要求,只要能博得眼球和关注,就能成为“网红”。比如“凤姐”就是依靠扮丑以及夸张的言论走红,很多网红也是依靠极度娱乐化、商品化自我博得关注。低门槛保障了网红群体的存在可能。2、在校“大学生”的群体内涵及特征在校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而还未毕业走进社会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未来高级专业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在校大学生拥有“接受度高”却“判断力弱”的特点,在流行的“网红”面前缺乏善恶、美丑、真假的判断能力,而抵御低俗“网红”诱惑的能力更差。接受度高是当代在校大学生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一大显著特色。当代在校大学生成长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不断接受新事物是当代在校大学生融入社会群体、在新时代立足的内在需求。同时,国家的开放、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兴起为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这些信息和资源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使得他们思维更加敏捷、头脑更加灵活,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强。判断力弱是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成长期”短板。从年龄来说,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 18—22 岁之间,处于青年期。这个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处于构建阶段,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思想体系;从社会经验来说,在校大学生多年间一直置身于校园,从未脱离监护人而独自踏入社会,处于“学生”与“社会人”之间,所以社会经验严重缺乏。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中学校园进入自由开放、包罗万象的大学校园时,就意味着他们需要用自身从未有过或极少拥有的知识、经验去面对全新的信息认知挑战,从更多的信息选项中去粗存精,取其所需。可是,由于“成长期”短板所限,难免良莠难辨,陷入一种“选择”困惑。二、低俗“网红”现象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大量研究认为,“网红”自出现在互联网上以来,本有雅俗之分。一些励志性、知识普及性或生活常识“网
079 2019 年 7 月下半月刊(总第 95 期)教育红”也进入了网友的视野并发挥了积极效应。遗憾的是,一些低俗的“网红”以其张扬的眼球冲击力泛滥其中,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局势,影响极其恶劣。本文主要针对的正是此类低俗“网红”。低俗“网红”现象携带的网络低俗文化,看似无害,实则百害。其以商业性与娱乐性的包装不仅挑战着现实世界的一些严肃性话题,比如人性底线、法律尊严、社会原则等等,而且具有相当的误导性和不良示范性。长期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必将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首先是损害当代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红”为了博得眼球常常将礼义廉耻弃之不顾,用“非常”手段吸引眼球、博得出位。如炫富炫特权、发表“雷人”言论,甚至拉帮结派揭丑闻、炫耀未婚未成年生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等。这些出格行为暴露了低俗“网红”群体的行事嚣张、法律意识淡薄与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品质,在校大学生在如此众多的不良行为示范下,身心健康发展自然会受到不良影响。事实已经证明,长期沉醉在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网红世界”,使得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无法正常对待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整天浑浑噩噩,醉心玩乐;有的审美观、成才观、是非观、荣辱观出现偏差,在“毕业即失业”、“没日没夜辛辛苦苦,一看工资两千五”的自嘲中,羡慕“网红”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形成了畸形的职业观。其次,由于“网红”现象中“高颜值”被认为是博取观众认同、喜爱的重要因素,因而深受影响的当代在校大学生便产生“更好的外貌等于更好的就业”错误心理,使得很多在校大学生在毕业前突击整容以期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再次是“急功近利”的意识增强。一些网红没有经过所谓的“十年寒窗”而“一夜成名”,随之而来的是高关注度、高收入以及奢侈轻松的生活,单纯的在校大学生在这种信息的笼罩下容易滋生一种“我尚在起点,同龄人已经在巅峰”的焦虑感与恐慌感。反映在职业观上,便是对无名无利职业的轻视与职业高额回报的追逐,所以毕业求职时很多学生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关系”和为找到“实惠”的工作而奔忙上,他们往往忽略个人奋斗,不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才与社会要求联系在一起,只单纯地追求财富而选择不正确的成功捷径。三、低俗“网红”现象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网红”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是随时随地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网红群体带来的普遍是消极甚至是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首先是教育环境受到污染。“网红”现象已经对教育对象的价值观与道德素养产生了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低俗“网红”渗透能力极强,覆盖面极广,大学生只要打开网络,各视频网站、社交媒体、贴吧论坛最显眼位置一定是被各种或恶搞、或猎奇、或夸张的“网红”占据,再配上一些“抓人眼球”的标题,只要你曾经点开过这类视频或文章新闻,大数据关联的此类“推送”便接踵而来。这种戏谑、娱乐、不严谨的氛围,严重影响了教育环境的纯洁和健康。其次是教育实效性受到打击。“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355 通俗来说,实效性即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将大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新人,“网红”的风靡却助长了一种与之相悖的风尚。在电视剧《少年派》中,原本成绩不错的主人公因为受到“吃播网红”的“启发”,开始瞒着家长开直播赚钱,在这个过程中扮丑、逃课、撒谎、成绩倒退,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她还理直气壮地说“努力读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找工作赚钱?而我现在已经在赚钱了。”这绝不是无中生有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多类似的新闻,在抖音红人“温婉”的评论区甚至还有 15 岁的少女评论道“自打关注了温婉姐姐,我就觉得以前在学校太浪费青春了,我已经和家人吵架离家出走,明天就去学校退学,我 15 岁了应该做点事了,我也要整容去夜场蹦迪钓富二代,为我加油吧,读书太没意思了,谢谢温婉姐姐告诉我还能这样活!”“读书无用论”在这些年轻人中流传,其实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这种“网红”的存在给了一部分学生另类希望,认为不用努力获得知识、不用辛苦提高自我也能过得很好。除此之外,“网红”群体所鼓吹的风尚潮流大多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孝慈友恭、勤劳节俭的美德,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背道而驰。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这种环境中取得如同传统教育模式所期望的理想效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四、由“网红”现象引发的思考及其变革教育方式的对策面对“网红”现象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如何破解低俗“网红”现象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局,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精神免疫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形势,解决“网红”现象下如何对在校大学生引导教育的新问题,完成传播、示范科学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鉴于低
080 2019 年 7 月下半月刊(总第 95 期)教育俗“网红”正在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校园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在呼吁社会加大对低俗“网红”加大清理和打击力度的同时,本文也针对校园教育环境的改善提出以下应对之策:1、扩展教育阵地、革新教育方式“网红”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是因为“网络”的发达,“网络”通过手机、电脑、iPad 等工具占据了大学生闲暇的大部分时间。这块“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必须占领。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着微信、QQ、微博、论坛、贴吧等不下二十种的新媒体。高校思政工作完全可以在做好“第一课堂”的同时,将教育阵地扩展至“网络”,利用政治优势,将网络话语权与宣传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使那些反动的、低级的信息无立足之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多管齐下、共同发力,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积极渗透和影响,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育网络。此外,高校思政工作还应做到“上扬正气、下接地气”。网络的发达,信息获取渠道与话语表达空间的多元导致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单向传播式受到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多向的、辐射式的传播模式使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单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他们既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发表观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施教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思政工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是平等的,彼此的对话是开放式、交互式的,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更接地气,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当然,“自我调整”与“更接地气”并不单纯只是要求教育者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施教者应该学习“网红”,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群体,议学生之所论、教学生之想学,关注、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和人生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旨趣。2、紧抓意识形态、强化理想信念网络是一些西方国家兜售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网络“自由”的口号声中,一些西方国家在网上借“民主”、“人权”等话题攻击我国的政治体制,意欲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实现其险恶用心。由于“网红”群体的高关注度以及持续热度的需要,“网红”群体或被收买、或为博眼球,被动、主动地参与到这种意识形态之争,成为不良言论的传播者。比如昔日斗鱼直播平台的网红“陈一发儿”,拥有庞大粉丝量的她居然在直播时公然把一些民族惨痛记忆作为调侃的笑料。在被封杀近一年后,网上依然还有人在为她辩解、发声,表示对她的支持以及对社会的失望,在这些粉丝眼中,维护国家尊严、铭记历史也似乎不那么重要了。虽然不能确认这些粉丝所怀目的是什么,但是,当厦门大学田佳良事件、湖南城市学院新生辱国言论事件、安徽医科大学张冬宁事件接连爆发,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意识到“紧抓意识形态、强化理想信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再联想到近期香港发生的严重骚乱,我们更应当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此,我们要指导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建立“网络红色文化”阵地,利用网络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深深植入大学生群体,以收到抵制“低俗网红”,净化网络环境的实效;最后,要持续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积极引导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加强当代在校大学生自觉抵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力。参考文献:[1]雷静.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徐州 : 江苏师范大学 ,2018.[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1.[3] 庄芩 .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及对策 [D]. 广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4] 江 传 月 , 刘 曼 曼 . 论 当 代 青 年 价 值 观 的 现 状 [J] 前沿 ,2010(23).作者简介:邓钥琼(1993—),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单位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钟春燕(1986—),广东韶关人,单位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梁家翠(1993—),湖南永州人,单位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董惠安)
篇六:“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p>2017 年 3 月总第 347 期
第 2 期
March,2017Serial No.347
No.2
· 44 ·
· 45 ·
[ 收稿日期 ] 2016-11-01[ 作者简介 ] 孙晓蓓,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文化传播。从“网红”大火现象谈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主体性危机孙晓蓓(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摘 要] 青少年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网络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不断带给青少年全新的认知与消费体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主动性与能动性。“网红”现象火爆是互联网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折射出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主体性面临的深刻危机。本文从认知、态度与行动三个层面逐渐深入解读,对青少年认知与审美的主体性、消费行为的主体性,以及价值观塑造的主体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这场全民狂欢背后青少年的主体性迷失。[关键词] 互联网;青少年;主体性;网红[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7)02-0044-05“网红”一词是 2016 年最热的词语之一,“网红”文化正在逐渐演化成为当代标志性的网络文化。最早的网红“芙蓉姐姐”“凤姐”虽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大众的主流认知中,网红多半意味着廉价、档次低,无法进入公共知识领域。近年来“网红”现象从社会的边缘逐渐步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网红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宰制性文化”的倾向,并潜移默化地形塑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加速主体理性的衰落,并入侵经验世界,颠覆了青少年作为媒介主体的地位。
一、青少年是“网红”文化的主要追捧群体“网红”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现象,大众文化借助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主流文化。《2016 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显示,我国的网红人数超过 100 万。青少年是网民的主力军,“网红”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2016 年 1 月对 2002 人(“90 后”占 25.3%)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56.1% 的受访者认为“网红”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负面的。
[1] 但是,正是青少年对“网红”的追捧使“网红”群体从以往的特殊的边缘化的地位逐渐内化为社会的普遍的日常的现象,甚至很多普通的青少年借助网络传播也成为“网红”群体的一员。那么, “网红”文化为什么会对青少年群体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网络时代的符号化社会催生了“网红”文化,青少年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依赖手机媒介,小屏幕浏览的阅读方式使得传播内容越来越琐碎和浅薄。
· 44 ·
· 45 ·
2017 年第 2 期相比文字信息,图片与视频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而“网红”文化正是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的表现载体。与以文字呈现的文化相比,就更容易被青少年所获知。青少年处于介乎童年依赖与成人责任之间的特殊的社会位置,处在由家庭向广大社会的过渡阶段。这种过渡需要一个过渡的文化空间以及对青少年的社会化。
[2] 在社会转型中社会化的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社会化又是一个人学习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过程,“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智能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应用为其接触“网红”文化提供了可能性,而“网红”本身也大多属于年轻人,“网红”文化所传达的意义对青少年具有切身的相关性,因而也就更容易被接受和追随,也就是“网红”在此过程中充当了模范的作用,青少年借助“网红”的模范力量以塑造与社会变化相匹配的价值观念。这也是“网红”文化如此受青少年追捧的重要原因。二、认知危机:“网红”文化成为代理经验“网红”文化本质上属于网络信息,其引导作用首先体现在互联网传播方式消解了文化的深度模式。以文字作为主要的传播载体的传统媒介传播方式被摒弃,网络传播更多地以视觉和听觉刺激来支配观众的信息接受。“网红”传播的内容主要以视频、图片为主,文字大多以字幕、弹幕的形式出现,即视觉信息取代了文字,其注重感官刺激的本质特征使其在传播中较少涉足偏抽象性与较深度的内容。传统的文字阅读注重读者的想象性思考,是受众在了解文章内容与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外延性获取,而这种延伸正是来源于个人想象性思考建构出的意义,但文字所传达的意义对于社会经验不同的人来说并不均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符号化的社会,视觉传播注重的是感官刺激,尤其是在商业化的驱使下,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视觉传播为主的网红传播更偏向于快感消费,也就是在满足青少年的视听快感,满足其窥探欲、好奇心、情绪发泄等感性化的东西。之前曾有人直播自己睡觉的后脑勺,竟然也获得了数十万的追捧者关注,成为新时代的另类“网红”,究其原因,一方面,网络传播背景下,受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感官刺激,而考虑其内容是否具有文化深度的认知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正如梅罗维茨所说的“所有共同的经历、信息将人与其他人分开,会使人们有一种共同身份的感觉……网络媒介损坏了物质地点和社会场景的传统联系,允许人们在信息上避开由地点所确定的群体,并允许外人不用进入其中就能侵入许多群体的领地” [3] ,尤其对于自我意识薄弱,缺乏认同感的青少年在直播平台上实现了缺席的在场,强互动获得了“共同身份”的感觉。所以,网红直播传递的信息更多的是感官与感觉刺激,在网络环境中完成社会化的青少年的认知逐渐向媒介引导的感觉倾斜,缺乏主动的逻辑与理性思考。这也印证了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的“电视人”的概念,在电视画面和音响感官刺激环境中的人,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的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形成鲜明对比[4] 。网红直播产生了与电视媒介的异曲同工的效用。视觉信息所传达的意义是具有一定规范性的,或者说影像完全是按照创作者所框定出的意义进行拍摄的。比如,papi 酱的微博内容看似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在某个有感而发的夜晚在自己家中的随意吐槽,但却是精心制作的内容,“网红”文化的兴起实则是商业团队的内容推广以此形成议程设置效应。所以,在泛滥的“网红”文化的充斥下,理性意义上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失灵,青少年往往会缺乏判断力,过度的视觉刺激使感官变得麻木,传统的审美方式被舍弃,深度文化也被肢解成文化碎片。因此,“网红”文化只是一个缩影,影射了青少年在网络信息面前的无力性,也就是缺乏对信息选择、评价与利用的媒介素养能力。无疑,网络使得“网红”文化和受众数量大幅度扩张,今年上半年百度知道利用大数据盘点了过去 10 年间关注度最高的网红 TOP10,安妮宝贝以关注量 1233 万人荣登榜首,其次是芙蓉姐姐,关注度为 1116 万,王思聪的关注度为 1077 万。这是 2006-2016 年 10 年累计的成果,而新晋“网红”papi 酱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位居 TOP9,足以可见其制作输出的庞大信息量。媒介认知是接触、分析、评价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要求受众成为一个有批评意识、深思熟虑的传播消费者,需要对文字、图像、图示和声音在一起产生微小和巨大的效果都有所理解[5] 。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实践,“网红”文化却提供了一个足以取代体验世界的途径。并且,网红段子手们对现实世界的二次加工呈现出的内容偏肤浅,以搞笑娱乐为目的,并不会引导人们的深入思考。从 2015 年 8 月起,papi 酱就开始在微孙晓蓓 从“网红”大火现象谈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主体性危机
· 46 ·2017 年第 2 期 总第 347 期
· 47 ·
博上发布了一系列的台湾腔加东北话、上海话加英语等的秒拍视频,内容涉及男女关系吐槽、年度烂片点评等。几分钟的视频并不能交代清楚事实真相,而媒介素养不高的青少年却极易接受间接经验,对有关国家、社会、民生等重要议题麻木不仁,“网红”文化渗透的草率的结论成为青少年的代理经验。可以说,“网红”已经在很多方面成为青少年的经验代理人,代替青少年去感知思考世界。这对于已经有自我意识的成年人危害尚且不大,但是青少年的网络接触率已远远高于成人,这对其影响却是深重的。缺乏实践与深入思考的环境中完成社会化,得到的是一种“习得性”的信息,而非一种“获得性”的体验,“网红”文化在认知过程中占了很大比重,其结果必然是一种“青少年”的消逝,必然与现实世界割裂。三、媒体奇观:“网红”传播加速人文气息的衰落以视听刺激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网红”文化,借助高度发达的自媒体传播构建了一幅声势浩大的“媒体奇观”。道格拉斯 · 凯尔纳提出的“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现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介文化现象”。
[6] 网络上流行的网红段子手等的微博内容,大多是涉及现代社会中的矛盾话题,比如贫富差距、男女关系、明星八卦等,这也是即将步入成人世界的青少年所要面对的问题,“网红”文化以嘲弄吐槽的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表达能够得到青少年认同的观点或态度。如首富之子王思聪就曾以与汪小菲的骂战以及批评某些明星得到了大众的追捧。以王思聪为代表的网红群体,仍旧属于精英阶层,网络平台呈现的并非是个人的真实状态,但是,在媒体奇观效应下,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解压阀的作用。真实的社会问题依旧是存在的,贫富差距也并非是一个段子一段视频就可以化解的。媒体奇观构造是以形象为中介的,人们通过视觉化的中介物来认识世界,而网红就充当了中介物的角色,它可以让青少年沉迷在媒介奇观中,而失去了对现实世界判断的主体性。网红段子手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肤浅的吐槽嘲讽,却使得即将成为社会主体的青少年变得麻木不仁,将其注意力从积极的实践和创造上转移开,沉醉于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感官与感觉的刺激,而缺乏对社会与人文的深度思考。在无等级的网络世界里,少年取得了颠覆性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狂欢化的奇观效应成为潮流。不仅如此,奇观时代的图像是由媒介机器制造和大规模复制传播的,这使得置身于这个时代中的我们拥有的是技术化的视觉经验。
[7] 由此“网红”文化整体地体现了流行的生活方式。“网红”文化又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电商、植入广告、商家代言及融资依托于“网红”的持续的关注度与人气。因此,“网红”文化需要利用网络大规模复制与传播使得其倡导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偏向在其主要消费群体的青少年心目中实现认同,商业气息逐渐取代了人文气息,通过夺人眼球的视听刺激,技术理性取代了审美感性。“网红脸”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主流审美,大街上随处可见年轻人身着“网红爆款”。媒体奇观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泛娱乐化。调查发现,“网红”大致处于大众认知评价的两端,要么是“审美”抑或是“审丑”, “美”的“网红”指的是能以个人的奋斗经历传播正能量,给予青少年教育、鼓舞和激励;而“丑”的“网红”则是靠出位与夸张的言行消费自己,吸引眼球,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是感官的刺激和消遣娱乐的无聊心理。而“网红”大多以后者居多,这也是泛娱乐化造成的后果。在以资本为驱动的网红经济链中,受众数量决定着网红的吸金能力,由此引发了各大网红运营平台的激烈竞争,“网红”文化过度泛滥,娱乐至死现象颇为严重。为了迎合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趣味和审美口味,网红群体制作和传播的内容并未有较高的传播水准,更多的是什么赚钱、什么能吸引受众就上什么内容,青少年的社会阅历尚浅,认知水平不高,越是能满足窥私、猎奇等原始欲求的内容越能吸引其关注,于是越来越多浅薄和庸俗的节目内容不断消解青少年的接受程度与审美底线。四、快感消费:文化工业社会的网红经济在网络时代,文化总是“内在于”媒体,并且依赖媒体,“网红”文化与媒体的结合使经济功效发挥到最大化。一般意义上的“网红”也从属于青年人群体,借助于媒体对特定或某一类人物的突出报道,比如对明星名人的平民女友的报道,以“网红脸”为其贴上标签,以显示其与传统认知的偏差。与“网红”女友同属年轻人的相关性出发,青少年对此类媒体文本解读出类似于“如果自己整容成‘网红脸’,穿着打扮时尚些,就会有机会成为自己偶像的女友”的意义,由此产生了“这个看脸的社会”“整容改变人生”等造成整个社会“道德恐慌”的观点或言论。其实,媒体“贴标签”的报道造成的“误解”却是文化产
· 46 ·
· 47 ·
2017 年第 2 期业的目标,而目标就是青少年。“网红”女友们拥有知名度后,在微博上分享商品信息以刺激青少年的购买欲,体现了“明星效应”。另外,这也带来了青少年对“微整”的青睐,在大众认知中对“整容”比较排斥,但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更偏向于追求独立、个性,而媒体报道所造成的“道德恐慌”更多的是一种炒作,结果就是青少年更为激烈的反应偏差,越来越多的长着“网红脸”的少男少女涌入人们的视野。不仅如此,不少青少年想使自己也成为“网红”,并引发了整容、“网红”制作团队的培训以及娱乐节目、网店售卖、直播等的“网红”经济链。由此可见,在“网红”经济链条的连锁反应中,青少年始终处于消费链的末端,而其消费的动机归根到底就是与媒体主流意识形态一致或反抗的快感。“网红”经济的主要运作方式为网店售卖和直播平台两种,青少年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媒体推广为开设网店的“网红”塑造了...
篇七:“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百家论坛浅谈网红现象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李超 赵丹宁夏大学摘要:网络红人现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不同以往研究对于网红的分类,本文根据网红的走红方式和走红目的,对网红现象进行了重新分类。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青少年也加入到了网红的拥趸之中,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接触网红现象的途径,以及网红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以求能够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助益。关键词:网红现象 ; 分类 ; 途径 ; 影响从早期的“木子美”、“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到现在的“papi 酱”、“泡面哥”,网络红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已成为网络社会不可忽视的现象,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对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青少年产生着重要影响一、网红现象概述( 一 ) 什么是网红网红,即网络红人,通过某种行为或某个事件,主动或被动地获得了网民的关注,并在网络媒介的推动、商业运作和受众心理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走红于网络的人。网络红人由于其传播的广泛性和全民参与的热度,已成为网络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二 ) 网红分类根据网红的走红方式和走红目的,我们大体可以将网红分为事件型网红、展示型网红和商业型网红三种。所谓事件型网红,就是那些通过某些行为或事件,无意之中受到关注,并引起广泛反响的网红。这些人起初并无心走红,多是因为自己的有意或无意的举动,被他人或网络媒介推到网红之位的,如浙江台州的消防官兵“泡面哥”,因过于劳累,晚上一人吃光了一盆泡面,引起大家的一致称赞,火遍网络。展示型网红,此类网络红人较为良莠不齐,是凭借向大众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特殊之处,而引起的受众的关注,进而成为网络红人的,比如靠超高的游戏水平而成为网络红人的游戏玩家;“蛇精男”则靠展示自己整容脸和高调炫富而闯入大众视野。商业型网红,则是指那些为了商业目的和商业利益,经过商业运作和媒介推广之后,而名噪一时的网络红人,他们背后一般有着明确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产机制,他们更像这种机制下生产出的网络商品,在大众面前进行着网红产业机制为其安排的“表演”,比如说 2016 年红遍网络的“papi 酱”,就是在遵循商业规则下生产出来的短视频网络红人;还有一些主播类网红人也是属于这一类。二、网红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据 2017 年 1 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 ( 简称 CNNIC) 发布的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6年 12 月,我国 19 岁及以下的网民数已经占到了总体网民数量的23.4%,约为 1.71 亿;网民中的学生群体所占的比例更是达到了25.0%,是我国网民职业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青少年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最主要的网络用户之一,而网红现象也作为当今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了青少年群体之中。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网红现象对于青少年有何影响。( 一 ) 网红现象影响青少年的途径由于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对于网红现象的接触和追捧,多是来自于被动接受,即由于媒介的强行灌输和周围环境的带动,此外,青少年自身的猎奇心理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1、网络媒介信息的强行推送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社会承载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地增长,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夹杂其中,强行的推送功能使人们对于这些信息没有拒绝的权力,只能被动接受,尤其是各种垃圾信息的混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不便和不利的影响。这也成为了青少年接触网络红人现象的主要途径之一。2、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传递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青少年正处在对于世界的认知尚不完整的阶段,其同辈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则对于促进青少年认知世界、发展自我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网红现象的娱乐性和网络媒介的不可抵抗性,一旦该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之中出现,便极易通过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沟通网络扩散开来。3、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正在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网络社会的变幻莫测和大量的娱乐性内容,使青少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诱使着青少年去点击关注。网红现象以其充分的话题性和热议度,使本身便有强烈好奇心的青少年忍不住去主动了解,一探究竟。( 二 ) 网红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应当辩证的来看待网红现象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毕竟网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的一方面,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对于青少年成长不利的一方面,我们应当对其进行规范限制。1、对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影响前文我们多次提到,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黄金阶段,同时他们又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用户之一;加之,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发育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不强。万方数据87百家论坛机制,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自行考试的途径,接受更高文化水平的教学内容,使中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5] 。( 二 ) 将精准扶贫措施落实到实处,构建完善的资助制度中职教育落实的过程中,仍旧有诸多的贫困家庭学生无法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学费,致使他们读不起书,而这一因素也主要是由于中职院校所需要的学费较高,所需要的开支较大,因此国家一定要正视中职院校中的贫困学生的发展现状,而后将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体现出来,可通过构建国家助学金体系的方式,实现温暖工程,有关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地做好调查工作,对于一些真正具有困难中职学生家庭,通过建设档案卡的方式,对经济上具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费减免等,这样则会给经济上真正具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相应的动力,使他们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后期的从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 拓展资助渠道,转变教学模式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家庭真正具有困难的家庭,还可以对资助渠道予以拓宽,转变教学模式,比如,实施“院校 + 企业”的发展模式、“院校和组织或社团的发展模式”亦或是“个人资助模式”等等,对资助渠道予以拓宽,积极提高院校教育水平,也为中职院校的贫困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束语:现阶段的中职院校发展中,将会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阻碍,而贫困生无法具备切实的资金支撑则是其中的典型,在实际的发展中,中职院校内的贫困生很可能由于本身的贫困而选择辍学,这样将会无法体现中职教育的实际意义,也无法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有关的教学工作者就要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保证贫困生可以顺利的完成学业,进而达到区域性的脱贫目标。参考文献:[1] 李世举,赵亮 . “互联网 +”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以贵州省为例 [J]. 经济研究导刊,2016,23(11):38-40.[2] 朱爱国,李宁 .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 [J]. 职教论坛,2016,81(1):16-20.[3]民建中央调研部.关于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17(20):29-30.[4] 朱爱国 . 基于精准视阈的职业教育扶贫策略探究 [J]. 新课程研究 ( 中旬 - 单 ),2016,26(1):4-7.[5] 孟庆国 . 全力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 [J]. 江苏教育( 职业教育版 ),2016,41(10):1.所以,网络社会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积极正面的网络红人可以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榜样的作用,如消防官兵“泡面哥”就可以让人感受到消防官兵的辛勤和无私;还有 2016 年奥运会期间感动世界的 41 岁“高龄”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以其感人的事迹红遍网络。这些带有“正能量”的网络红人,无疑是为青少年提供了正确的行为规范,是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但是,一些“负能量”网红则与之背道而驰,他们依靠哗众取宠的不良言行博得人们的关注,一些依靠暴力、色情等内容为大众所熟知的网红,都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青少年模仿学习其夸张言行,甚至是不良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和限制,以保证青少年网络环境的健康。2、对青少年“三观”的影响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正能量”网红,能够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志向,从而为青少年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提供条件。同样,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虚幻性,对于阅历不足和辨别能力不够的青少年来说,极易被网络社会构筑起来的假象所迷惑。有记者采访小学生问“长大了想做什么”,竟有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生的回答是“当网红”,这不禁引起了许多人的深思。孩子的想法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最直接反映,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只看到了那些人前显贵的网红的表面,没看到这假象背后所隐藏的复杂的商业因素和道德因素。三、结语作为现今网络社会不可忽视的现象,网络红人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并对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青少年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以及其自身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薄弱,网红现象对其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我们应加强对网络社会的建设和监管,以保证为青少年营造出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陆贵山 .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孙博逊,初明利 . “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 [J]. 中国青年研究,2016,249(11):24-30.[3] 韩立勇 . 网红经济应有益于公序良俗 [N]. 人民日报,2016-04-29(005).[4] 邓海建 . 孩子 25 万打赏网红谁之过 [N]. 现代金报,2017-02-20(A02).[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本论文是赵丹主持的 2016 年度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女性主义视角下网络红人身体消费现象的文化解读” (GIP201672)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超,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2015 级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媒方向研究生。赵丹,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2014 级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媒方向研究生。( 上接第 85 页 ) 万方数据
篇八:“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
dquo;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谢晨琳(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摘要: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网红”应运而生,其生长速度和受关注程度急剧增加。其中,晋升为“网红”和追捧“网红”的大多为大学生和中学生群体,青少年人群成为“网红现象”影响的主要对象。然而,“网红”作为一种新兴的热潮现象,其中杂糅着或正确或错误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以消极影响居多。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树立榜样教育,对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网红现象”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8970(2018)04 -0094 -03[收稿日期]2018 -05 -09[作者简介]谢晨琳(1995 - ),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红”指通过网络途径走红的人,他们活跃于各社交网站,通过直播、短视频、弹幕等形式展现自我,并与粉丝互动。“网红”不同于偶像和明星,他们与粉丝地位平等,任何人都能够成为“网红”。有人认为“网红”是某个细分领域的“精神领袖”,他们通过价值输出形成鲜明的人格特征,并获得粉丝的追随[1] 。当前,“网红现象”成为社会热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应发挥“网红现象”的积极影响,克服“网红现象”的消极影响,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网红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一)互联网快速发展是“网红现象”产生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产生前,现实社会是人类活动与发展的唯一社会领域。互联网的产生,大大拓展了人类活动和发展的领域,建构出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们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也不用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人们可以凭借互联网这个媒介充分地展现自我,释放自己的潜能。伴随“互联网 + ”的发展和 4G 网络的普及,人们进一步超越了外在条件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与此同时,秒拍、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快速占据了互联网,为“网红现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有力的技术和平台支撑。人们借助这些平台,可以便捷地进行社交活动,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新颖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内容,进行更直接多元的交流。(二)自媒体的兴起是“网红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逐渐兴起,媒体的发展阶段也由传统媒体时代过渡到新媒体时代,最终发展成为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亦称个人媒体,即个人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电子媒介获取或传递信息的渠道。其依附于博客、微博、微信等个体媒介来参与社会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相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更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平民草根性的特点[2] 。在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是图片、文字或视频等信息的第一发布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转发评论成为信息的传递者,“网红”正是借助自媒体这一特性衍生发展起来。(三)“网红”自身鲜明的个性及趣味内容是“网红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力互联网和自媒体为“网红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养分,“网红”自身则是其发展的根本。当前,随· 4 9 · 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0 1 8 年 第 4 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DOI:10.16145/j.cnki.cn23-1531/z.2018.04.030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碎片化、快消化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特点,人们更青睐富有创新性、诙谐性、趣味性、能够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内容,“网红现象”正迎合了当前受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在早期的文字和图片时代,“网红”就凭借原创性的内容、趣味性的文字以及娱乐性的图片吸引着大众。当前宽频时代下,“网红”更以出格和夸张的行为、诙谐和搞怪的语言立体地展现自身鲜明的个性,激起大众的兴趣,使大众在短时间内产生深刻的记忆。同时,“网红”传播的内容大多为原创,且贴合社会热点和人们的生活实际,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使大众更容易解读和掌握。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一)“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1. 强化了大学生的平等观念当前,中国“网红”数量已超百万,并且仍在持续增长。“网红现象”不断向外延伸、扩展,究其主要原因是平等空间的不断拓展。自媒体时代,人人拥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红”,都可以打造属于自身特点的文化。“网红现象”的平等性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传递了平等的价值观。在正面能量的引导下,其增强了大学生对平等观念的认知,推动大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就业平等观、机会平等观,使大学生更有信心融入学校、融入社会。2. 展现了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现在的大学在校生多为“95 后”,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勇于展现自我、表达自我。但在“时间就是金钱”、人与人之间关系趋于冷漠的社会里,其个性的棱角常常被社会的快节奏磨得平平整整,缺少一个可以充分释放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网红现象”的兴起使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大学生寻觅到一个全新的舞台去释放自我、展现自我。在这个虚拟的平台里,他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定,避免与他人直接碰撞和摩擦,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满足释放自己潜能、展现自我个性的需求。同时,在与粉丝的互动中,大学生能够提升自我认同感,实现自我价值。3. 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网红现象”得以繁荣的原因不仅在于其符合当下青年人的兴趣,更在于其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有新意、有深度的原创性内容和品牌 [3]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强,普遍缺乏创新性。“网红现象”的原创性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近年来“网红”的传播主体不断延伸,马化腾、马云等创新型人才也晋升成为“网红”。通过创新型人才的正面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被激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二)“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1. 扭曲大学生的是非观“网红现象”在传播正面能量时,也存在着挑战主流文化、传播负面能量的一面。当前,“网红现象”泛滥,大部分“网红”都依靠低俗、恶搞的内容来博取人们的眼球,有的甚至违背了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如通过炫耀财富来展示奢靡享乐的生活、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激进评论来哗众取宠等。不良“网红现象”的存在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是非观,将“网红”的不良行为误认为是展现个性、追逐时代的潮流,并在实际生活中对其进行效仿,产生不良行为。2. 传递错误的消费观随着“网红”的兴起,“网红经济”作为“网红现象”的附加物,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网红”成为商品代言的新载体。“网红”通过直播平台或微博等自媒体直观地展示和宣传食品、服装等商品,与粉丝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红”的宣传影响下,大学生易形成从众、攀比和求异的错误消费心理,追崇“网红奶茶”“网红化妆品”等。此外,还有许多“网红”在直播平台上展现自己奢靡享乐的生活,传递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消费观,极易使大学生沉迷高消费,产生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同时,打赏也是“网红现象”的衍生物。粉丝可以通过打赏的形式来表达喜爱之情,虽是自愿行为,但大学生的消费观尚未形成,对网络消费缺乏概念与正确的价值认知,容易产生“天价”打赏、非理性巨额打赏等消费行为。3. 误导大学生的成才观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4] 。作为一名大学生,根本任务是要通过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成就自己的事业。然而,在“网红”泛滥的时代,大学生这种正确的成才观受到了巨大冲击。不少· 5 9 · 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0 1 8 年 第 4 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网红”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宣扬“读书无用论”,灌输“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思想,使大学生颠倒主次,将“网红直播”凌驾于学习之上,错误地将成才的标准定义为物质、金钱和粉丝等。三、应对“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红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价值输出,其中包含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念,存在着许多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地方,对主流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容易误导大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因此,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推动“网红”输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观念,如输出“工匠精神”的敬业价值观、反对“精日”分子的爱国价值观等,带动粉丝一同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消除“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根本途径不在于封闭“网红现象”的发展和堵塞“网络红人”的言论,而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主要是疏通和引导,既要集思广益,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5] 。也就是说,一方面要让大学生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不堵塞各种“网络红人”的言论和奇思妙想,促进网络领域“百花齐放”;另一方面要将“网络红人”的思想和言论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引领,保证“网红现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注重“正面网红”的典型教育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 [6] 。通过宣传弘扬“正面网红”的典型事迹,发挥“正面网红”的榜样示范作用,启发、教育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从而克服“负面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通过宣传弘扬“最美教师”“最美大学生”等“正面网红”的先进事迹,推动大学生从中学习、仿照和借鉴,不仅使大学生将“正面网红”作为他们的行为示范和道德榜样,还将其作为价值引领和精神导向。四、结语在“网红现象”纵深发展的时代,“网红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会减少,相反应是日益加深。面对“网红现象”蕴含的褒贬不一的价值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用“正面网红”的力量激励大学生,进而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参考文献】[1]张帅. 网红经济学:人格力量下的 C2B 商业逻辑[M].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7:12 -18.[2]祁程,安芳华,李朝军.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指导[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13 -16.[3]黄楚新,商雅雯. 论新媒体时代的“网红”现象[J]. 教育传媒研究,2017(1):38 -40.[4]习近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 -05 -04(1).[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8 -21.[6]苏振芳. 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45 -246.(责任编辑:刘丽)· 6 9 · 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0 1 8 年 第 4 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网红”现象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研究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