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 海上福建” 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特制定以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海岛、海岸带、海洋“点线面”综合开发,加快完善海洋设施,壮大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拓展海洋合作,加强海洋管理,推进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陆海统筹、湾港联动。以海带陆、以陆促海,统筹陆地、海岸、近海、远海空间布局和资源开发,打造安全高效陆海通道,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好湾区经济文章,推动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促进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联动发展。
坚持科技兴海、创新驱动。统筹优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筑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推进海洋科技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攻关,突破制约“海上福建”建设的科技瓶颈,推动海洋经济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海洋资源永续利用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出发,促进开发与保护并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加快建设美丽海洋,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树立国际视野,秉承开放包容理念,扩大高水平向海开放,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与海洋开放开发协同互促,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三)主要目标
到 2023 年,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海洋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打造海洋渔业、绿色石化、临海冶金、海洋信息、航运物流、滨海旅游等 6 个千亿产业。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1.5 万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8.5%左右。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 6.5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 1920 万标箱。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 87%左右,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达 82%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 37%。
到“十四五”末,在“海上福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基本建成海洋强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1.8万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 30%左右。海洋基础设施体系跃上高水平,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 7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150 万标箱。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展现高颜值,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 88%以上,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达 83%左右,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 37%。
到 2035 年,在“海上福建”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跃上更大台阶,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海洋基础设施、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稳居全国前列,海洋开放合作水平迈上新高度,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和我国科技兴海重要示范区,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重要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促进海洋信息产业实现倍增
1.构建海洋信息通信“一网一中心”。加快建设海洋信息通信网,实施“光纤上岛”工程,完善海上移动通信基站、水下通信设施和海洋观(监)测站,打造海洋立体观测体系,构建海上卫星通信和海洋应急通信保障网络,推广船载卫星通讯系统,形成海洋信息感知和传输网络系统。加快建设海洋信息能源管理服务中心,重点构建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围绕渔业管理、远洋渔业、水产养殖、海洋生态、海上交通、海上救助、防灾减灾等需求,整合提升原有涉海数据中心,构建管理与服务数据综合资源库,提升海洋气象服务中心,搭建海洋云服务平台、大数据计算平台和云安全平台。(责任单位: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通信管理局、海洋渔业局、数字办、福建海事局。以下均需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培育海洋信息服务与设备制造业。加快海丝卫星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等一批智慧海洋项目建设,推动天通卫星、新一代高通量卫星等应用。培育发展海洋卫星应用产业,拓展海洋智慧旅游、智能养殖、智能船舶、智慧海上风电运维、智能化海洋油气勘探开采等设备制造和应用服务项目,打造“数字海洋产业”福建示范区。(责任单位:省数字办、海洋渔业局、工信厅)
(二 )大力发展临海能源产业
1.发展地下水封洞库储油。发挥我省沿海港口和地质条件优势,加强地下水封洞库选址调查和统筹谋划,有序推进漳州古雷、泉州泉港等地下水封洞库储油项目建设,提升石油储备能力,积极发展石油贸易,拓展保税、物流、结算和离岸金融服务,建设区域性油品交易中心、国际航运补给中心和期货交割地。(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自然资源厅、应急厅、商务厅、金融监管局、地矿局)
2.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有序推进福州、宁德、莆田、漳州、平潭海上风电开发,坚持以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吸引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来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项目,不断延伸风电装备制造、安装运维等产业链,建设福州江阴等海上先进风电装备园区。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与海洋养殖、海上旅游等融合发展,探索建设海洋综合试验场。(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厅、国资委)
3.培育“渔光互补”光伏产业。利用海上养殖场水面,推动建设漂浮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渔光互补”,力争增加装机 70 万千瓦。(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厅、海洋渔业局)
4.做强液化天然气产业。加快推进一批液化天然气(LNG)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莆田 LNG、漳州 LNG 冷能开发利用。(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厅)
(三)建设海上牧场
1.加快养殖业蓝色转变。大力发展深海智能养殖渔场,实施深海装备养殖示范工程,支持省属企业牵头组建全省深海养殖装备租赁公司,促进深海养殖装备发展和应用推广,加强水产品销售服务,构建养殖装备研发制造、运行维护、渔业养殖、饲料供给、冷链物流、水产品销售和加工全产业链。积极发展陆基工厂化全循环海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级养殖、全塑胶渔排养殖等模式。推动新建深水抗风浪网箱 500 口以上,更新应用环保型塑胶渔排 10 万口以上,建设筏式养殖设施 10 万亩以上,打造定海湾、南日岛、湄洲湾南岸、东山湾、诏安湾等 5 个绿色养殖示范区。持续推进福清东瀚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连江海洋牧场,投放养护型人工鱼礁 8 万空立方米以上。(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局、发改委、国资委、工信厅、科技厅)
2.培优做强水产种业。推进渔业良种化,加快生物育种技术运用,发展工厂化育苗、智能化生态繁养,建设 3 个地方特色品种遗传育种中心,培育 10 家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渔业种业龙头企业。建设大黄鱼、鲈鱼、坛紫菜、海带、牡蛎、鲍鱼等 10 个以上水产养殖产业核心品种种质资源库,进一步巩固对虾、绿盘鲍、方斑东风螺、石斑鱼、大黄鱼、花蛤、紫菜等特色优势种业全国领先地位。(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局、科技厅)
3.拓展远洋渔业发展长板。支持“造大船、闯深海”,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更新改造远洋渔船 80 艘以上,鼓励发展大洋渔业,拓展过洋性渔业,加强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建设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促进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健康发展,力争开发 3 个以上新入渔国。到 2023 年,渔船总数达650 艘,年产量 60 万吨以上,力争实现产值 50 亿元以上,居全国前列。(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局)
4.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连江、福清、东山等 12 个年产值 20 亿元以上水产加工产业县(市),加快福清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建设,构建闽东、闽中、闽南三个水产品加工产业带。提升大黄鱼、对虾、海参、河鲀、鲟鱼籽、紫菜、海带等水产品加工现代化水平,新增先进生产线 30 条以上。建设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厦门)分中心。(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局、工信厅)
5.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水产品交易集散平台,打造马尾和元洪国际食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新建提升一批万吨级冷库,扩大超低温冷冻库容,完善水产品预冷、低温仓储、运输、配送等全冷链物流体系。到 2023 年,全省水产冷库日冻结能力达到 7 万吨。(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局、交通运输厅、商务厅)
6.培育水产龙头企业和品牌。构建海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管理体系,大力拓展海产品国内外市场,培育产值 10 亿元以上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超过 22 家、年产 3 万吨以上远洋龙头企业 9 家,打造 1 个百亿级水产品商贸龙头企业。到 2023年,创建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知名水产品牌达到 15 个以上,打响宁德大黄鱼、福州鱼丸、莆田南日鲍、漳州石斑鱼、莆田花蛤、福州烤鳗、晋江紫菜、霞浦海参、
漳州白对虾、安海土笋冻、平潭仙女蛤和“福鲍”“福鳗”“福藻”等系列区域品牌。(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局、市场监管局)
(四)推进临海产业现代化
1.壮大海工装备和海洋船舶产业。着力发展用于海底采矿、水下打捞、海上救援、海道测量、港口航道施工、深水勘察等海洋重大装备,打造福州、宁德、厦门等 3 个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引进培育造船龙头企业,打造闽江口、三都澳、厦漳湾等 3 个船舶修造产业基地,提升深海采矿船、汽车滚装船、邮轮游艇、电动船舶、新型高性能远洋渔船等高技术船舶产品,发展船舶设计和高附加值船用装备。(责任单位:省工信厅、发改委)
2.建设全国重要绿色石化基地。抓好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可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炼化一体化、烯烃、芳烃、己内酰胺等一批龙头项目建设,延伸拓展石油化工、盐化工产业链。到 2023 年,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和江阴、可门化工新材料专区(园区)产值分别达到 3600亿元、700 亿元、600 亿元、400 亿元。(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工信厅)
3.锻造临海冶金优势产业链。加快宁德、福州、漳州等不锈钢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不锈钢冷轧及深加工、镍不锈钢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到 2023 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超过 2300 亿元。打造福州、宁德铜铝生产基地,着力推进特种合金铝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到 2023 年实现产值超过 300 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信厅、发改委)
4.培育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积极开发关键超滤、纳滤、反渗透膜材料、元件及专用技术设备,结合离岛等缺水地区需求,开展中小型海水淡化工程示范。拓展浓海水制盐和化学元素(钾、溴、镁、锂等)提取,支持临海工业企业开展海水直流冷却应用,稳妥推进海水淡化与电力联产联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海洋渔业局)
(五)做大做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1.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智慧港口。着力打造厦门国际集装箱干线港,突出抓好海沧集装箱重点港区建设,实施港口码头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构建通往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网络,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开拓外贸集装箱中转业务,建立新型第三方物流体系和航运交易市场,到 2023 年厦门港年吞吐量达到 2.2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1250 万标箱。加快建设福州国际深水大港,推进福州港罗源湾、江阴、宁德漳湾等重点港区专业化规模化开发,建设大宗散货接卸转运中心、规模化工业和公共服务港区,积极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打造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港,到 2023 年福州港年吞吐量达到 2.65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400 万标箱。推进湄洲湾港南北岸重点港区合理布局,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打造福建沿海重要港口和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出海口。推进泉州港重点港区统筹开发,发展内贸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打造福建沿海重要港口和对台运输的重要通道。(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发改委)
2.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宁德漳湾、白马铁路支线对接衢宁铁路。建设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对接可门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江阴港经莆田至兴泉铁路货运通道,串联江阴港、湄洲湾港、肖厝港。推进厦门海沧至兴泉铁路货运通道
建设,实现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续建港尾铁路。加快推进白马支线、漳湾支线、城澳支线、罗源湾北岸支线、松下支线、秀涂支线、古雷支线等疏港铁路支线前期工作。推进铁海联运、公海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责任单位: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
3.延伸航运物流服务价值链。推动海运企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吸引境内外大型航运企业落户,发展大型和专业运输船队,培育运力规模超 100 万载重吨的海运龙头企业和超 10 万载重吨的海运骨干企业,支持造船企业、航运企业和货主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鼓励发展中转配送、流通加工服务,支持船公司、代理、运输、仓储等企业联动发展,探索“物流+互联网”等特色模式,每个沿海市(区)建设 1 个以上示范物流园区。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培育引进航运保险、船舶和航运经纪、船舶管理、海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 10 家以上。到 2023 年,实现全省铁路、公路、水路货运周转量分别超过 190、1200、9500 亿吨公里。(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发改委)
(六)构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地
1.建设“蓝色药库”载体平台。依托厦门大学、集美大学、...
篇二: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强国建设的重点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适势求是)杨朝光
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开发、利用、管控和保护海洋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中之重。2017 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 776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9.4%,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培育壮大特色海洋产业,努力形成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牵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个“牛鼻子”,将创新作为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着力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一是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推动海洋产业高水平聚集发展。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通过加强技术革新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海洋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二是促进海洋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使高效要素进得去、低效要素退得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海洋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海洋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拓展提升海洋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着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线上与线下创新活动、涉海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活动深度融合,为人才创新提供有利条件,充分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坚持发展绿色经济。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相协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和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海洋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海洋油气、海洋化工、海洋交通运输等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同时,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海岛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海水养殖、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水利用、海洋化工、海洋盐业等领域开展循环利用示范;依托海洋产业园区,促进企业间建立原料、动力综合利用的产业联合体,开展海洋产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推广活动。加大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
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开放型特征日益突出。事实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大力打造蓝色经济合作平台,推动建立蓝色经济合作国际机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深化同“一带一路”参与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共建海外海洋经济园区为着力点,同有关各方一道制定合作规划,鼓励国内沿海省区市海洋产业园区、涉海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投资和项目建设。引导涉海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鼓励涉海企业、科研院所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联合设计与技术交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促进涉海企业向国际先进质量标准看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涉海品牌企业和产品,以更多国际品牌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作者为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篇三: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生,向海图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力量及区位优势,又同时存在因制度差异等原因导致的多种不利因素,借鉴国际先进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经验,调整并优化发展方式,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一)海洋经济引擎作用持续增强。广东省海洋经济实力雄厚,2018 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 1.93 万亿元,连续 24 年居全国首位,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珠三角地区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香港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支撑了地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根据香港统计年刊(2017)相关数据,2016 年上述四大产业占全港 GDP 比重达 56.6%。澳门主要的海洋产业是滨海旅游和海洋运输业,根据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公开发布的数据,近 12 年来入境旅客呈上升趋势,2018 年澳门入境旅客超过 3,580 万人次,同比上升9.8%。上述一系列数据展现出海洋经济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 年广东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7颐37.1颐61.2,港澳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 90%,综合来看湾区内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均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门类齐全、优势突出、以现代产业为主导的海洋产业体系。其中,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渔业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图 1,数据来源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广东统计年鉴 2017)(三)海洋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一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组建了一批海洋技术创新联盟。《2017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粤港澳地区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二;二是强化创新载体建设,设立海洋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专项发展基金,完善了“苗圃-孵化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析□文 / 原 峰 李杏筠 鲁亚运(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提要]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家经济研究的重要论题。目前湾区内主要存在海洋经济大而不强、区域内海洋产业重复、海洋资源利用不均衡、海洋生产要素待优化等系列问题。本文将借鉴国际先进湾区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实际,从创新海洋管理机制、制定产业支持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合作等多角度,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基金项目: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用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机制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GDME-2018E006);2019 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海洋经济发展用途)项目: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 (项目编号:GDOE[2019]A47 号)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 年 5 月 22 日图 1 2016 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占比图2016 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占比图40003000200010000香港 澳门 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东莞 中山 惠州 江门 肇庆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经济 / 产业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 No.8s 圆园20
器-加速器”创新链条;三是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建设了海洋人才港;四是2018 年广东省财政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几年湾区内海洋科研机构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大约为 67%。二、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海洋经济大而不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产总值逐年攀升,但总体上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海洋资源开发的低水平、粗放式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突出表现为海洋产业尤其传统海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且生产粗放、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对大湾区海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发现,传统的海洋盐业、海滨砂矿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而作为海洋基础产业的海洋渔业,其生产技术水平仍相对落后,并已成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附加值较高的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游艇制造等,因前期重视程度不足,尚欠缺产业规划和政策倾斜支持,行业技术和专业人才也相对缺乏。(二)部分海洋产业建设重复。由于海洋资源相似,且前期区域发展的协调度不高,湾区内存在典型的同质性竞争,造成产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和发挥聚集效应。如,近年来,在“一城一港”政策指导下,以及对港口带动作用的再认识,各地建设发展港口的热情高涨,再加上湾区内港口经济腹地高度重叠等因素的叠加,粤港澳湾区港口间的竞争相对激烈。在湾区几何中心半径 100 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广州-深圳-香港、中山-东莞-珠海等多组规模大小相似的港口,港口功能的类似加剧了珠三角港口群发展的不确定性。(三)海洋资源利用不均衡。由于地区行政体制的差异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距,香港、深圳、广州及澳门经济实力雄厚,海洋经济发展快速,海洋资源利用高度集中。江门、珠海、惠州等其他地区尽管也具备良好的海洋资源禀赋,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海洋经济发展缓慢,海洋资源利用程度偏低。(四)海洋生产要素配置待优化。由于在海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关制度以及自身禀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香港、深圳、广州等龙头城市自带强大的“虹吸效应”,促进大量人才、资本、设备、信息等海洋生产要素的集聚,惠州、江门、中山等其他相对落后的城市则难以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因此,湾区内海洋生产要素配置亟待优化。三、国际先进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经验借鉴(一)纽约湾区贯彻金融湾区战略。通过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纽约湾区成功地建立了产业分工合理的雁阵布局体系。纽约州作为核心区扮演着经济增长点和发动机的角色,金融资本高度集聚,金融保险业、专业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极其发达,在产业价值体系中占据了附加值较高的环节;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等作为外围区,发挥着承接核心区产业转移和配套设施的功能,布局的主要是与核心区产业关联度较高、处于价值体系中间位置的产业部门,如制造业、航运业和生物医药等。另外,湾区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科研技术水平、高端人才培养能力等高度发达,也是成就纽约湾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旧金山湾区以科技先导为发展战略。科技是推动旧金山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湾区内拥有众多全球顶尖的高校和研发机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而且得益于完善的金融政策保障,个人创业及企业融资渠道顺畅,风投资本雄厚,孵化器助推微软、谷歌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20 多种产业引领全球科技前沿。(三)东京湾区坚持靠港向海协同发展战略。东京湾区是临港重工业发展的典范,得益于日本政府提出的《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思》,湾区内形成了鲜明的职能分工体系,各港口城市在产业分工、人才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重集群协同发展。比如:千叶为原料输入港,横滨专攻对外贸易,东京主营内贸,各港口虽然独立经营,却各有占据优势的产业职能,彼此间又紧密相连,在对外竞争中形成一个整体。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发达的港口城市、强大的核心都市、健全的创新体系、合理的分工协作、高效的基础设施衔接、自由的要素流动、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国际三大湾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共同特征。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借鉴国际先进湾区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机制体制创新、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协同分工、科技创新驱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一)创新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机制1、建立湾区内互联互通的协同合作发展模式。大湾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应以“通”为基准点和定盘器,推动珠三角和港澳的合作。一是促进政策沟通,创新现有的湾区政策协调机制,加强部门政策对接,协调好利益分配;二是加强设施联通,建设综合交通网络,促进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物流园区等物流信息互通;三是保障贸易畅通,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探索建立海洋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加强广东和港澳的互补协作关系;四是完善资金融通,统一海洋产业投融资体系,拓宽海洋产业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开放式的海洋投入机制;五是推动要素流通,打破
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要素流动壁垒,加快劳动力、技术、知识、资本等要素在大湾区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2、建立海洋经济“一张图”及智慧数据库。一方面是建立统一的海洋空间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管理流程化、业务数据一体化、数据分析智能化、成果展示可视化;利用系统数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各类用海的现状、需求和变化趋势,定期提交海洋资源状况、海域使用现状等监测与评价报告,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另一方面是建立大湾区海洋经济智慧数据库,解决当前资源配置效率低这一问题。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通过建设智库,对化工产业、油气开发、生物产业、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海洋运输等行业进行宏观控制,海洋经济发展资源得到高效配置。3、创新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深化区域内海洋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突出市场化配置及有偿化使用导向。健全和完善用海项目会审制度,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集约用海。统筹陆域开发与海域利用,统筹近海与远海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海岸带和海岛开发建设,优化海洋开发和保护格局,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融合发展。4、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工作,加强与相关涉海部门及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搭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联动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平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涉海法人单位清查及重点涉海企业的甄别遴选工作,建立海洋经济数据中心。加强海洋经济运行分析评估和海洋经济重大问题研究,提高涉海行业运行和企业经营数据的常态化分析解读能力,适时提出有关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高辅助决策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二)强化海洋经济产业政策支持1、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应主动引进国外以及港澳地区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制定专项政策重点扶持以下产业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航运业等传统优势海洋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现代信息服务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临海石化、临海钢铁、临海能源等高端临海产业。2、建立海洋专项基金。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产业投资基金,以政策金融和市场金融相结合的方式运行,由政府担保,以金融界的杠杆效应撬动市场资金,吸引内地市场通过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进驻。建立国际合作经济圈投资基金,以国际间合作的形式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深度的合作开发,从而实现共赢互利、共同发展。(三)促进海洋经济科技合作与创新1、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整合大湾区内各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园资源,建设成为珠三角涉海产品应用环节的具体载体,打造成为环大湾区海洋科技产业带。进一步强化与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积极带动高端制造技术等一批新型企业的发展,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大科学中心。打造全链条的海洋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与资本、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为涉海企业提供全方位海洋科技创业孵化服务。2、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海洋科技政策,释放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研发服务活力,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完善海洋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和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产权激励作用。打破区域壁垒,在大湾区内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大湾区服务中心和多元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为大湾区科技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中提供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主要参考文献:[1]2018 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R].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019.6.[2]姚少华,欧与恒.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探析[EB/OL].农银国际,2019.5.[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R].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8.4.[4]王瑞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光有底气还不够[N].中国海洋报,2019.3.1.[5]李奇霖.创新驱动 区域规划和纽约湾区转型[R].粤开证券研究报告,2019.12.[6]刘艳霞.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与启示[J].城市观察,2014(3).[7]赵泓博.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8]张一玲.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用海[N].中国海洋报,2017.3.20.[9]纪玉俊.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理[J].华东经济管理,2018.27(9).[10]陈明宝.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N].中国海洋报,2019.7.23.
篇四: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说经略海洋打造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文本刊特约评论员海韬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要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明确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的发展新格局。这是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要把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广东产业体系新支柱”等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经略海洋,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推动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其中,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是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是保障,而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则是关键重点。要把握新定位。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和时代的高度赋予广东全新的战略定位,也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责任担当。广东要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探索海洋科技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开展国际海洋生态环保合作,借助国外先进环保技术,促进广东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下,全面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支持海域适度开发、发展高端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合作、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推进与港澳深度合作。携手港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培育壮大汕潮揭、湛茂都市区,打造广东区域新发展示范区,将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串珠成链”,加快实现共赢共享高质量发展。要构筑新支柱。20 1 7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8万亿元,已连续23年领跑全国,海洋经济已成为广东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发展质量也不高,因此广东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除了继续壮大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之外,应当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充分挖掘海洋资源潜力,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海洋公共服务业等六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通过建设海岸带综合示范区、产业试验区,引导和支持六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沿海重点城市集聚,加快培育成产值超干亿、万亿的超级产业集群,形成广东产业发展的新支柱。万方数据侑%。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广东要紧紧依托高质量的科技支撑,加快j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果转化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海洋科技攻关,争取形加快建设重大创新载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创建综合性国家海洋科学中五所建设,打造国家海洋实验室第二梯队。支持国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广东海洋创新联盟和“海洋智库”作用,整合涉海前沿科研力量建设深海公共试验中心、深海工程中心,以产业链和创新链重大需求和关洋生物、海洋新兴能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前沿技术、洋开发能力。!纽。海港是由陆向海的重要节点,更是集成运输的重要枢纽。习近平总:述中,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放在首位,可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持陆海统筹,打造功能明确、协调联动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港口群。以广州配置和功能定位,加快区域内港口资源整合,打造两大世界级枢纽港区。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促进东西两翼港口群协调发展。同时联运系统,推动东西两翼沿海地区与大湾区互动发展,加速海洋战略性新万方数据
篇五: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关于推动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弋1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经略,7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并要求山东省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对发展海洋经济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并将海洋经济增长率列入沿海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差异化指标。为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市,东营市政府研究室与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统计局等单位就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高瑞国李梦海李香颖一、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东营市海洋资源相对富集,拥有海岸线413公里,浅海滩涂6000平方公里,石油储量55亿吨,天然气储量416亿方,盐矿储量5000亿吨,湿地总面积4567平:m砌。东一战一宪1 5万方数据方公里。近年来,东营市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本次机构改革组建了海洋发展委员会和海洋发展部门,设立了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东营海洋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健全完善了制度体制和制定保障措施。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培育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海洋渔业、滨海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2018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775亿元,占全市GDP的18.7%。三是科技实力持续提升。拥有省级及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26个,海洋高新技术企业60家,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业大学、烟台■■■■■■■■—■■■■■■■I调查研究大学在东营市设立了科研基地,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在东营市设立了黄河三角洲海洋渔业科研推广中心,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河口区三方联合签订了渔业科技精准对接合作协议。四是港口支撑力不断增强。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目前建有生产性泊位55个,对外开放泊位20个,有中海油、万通、宝港三大临港物流园,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650万方,远期规划将达到2000万方。广利港集装箱泊位建成投用,开通至烟台港集装箱航线,与烟台港集运中心、中远海运集运合作不断深入,2019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运输4258标箱。二、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海洋发展意识不强。受传统单一陆域空间思维影响,重陆地轻海洋、重近海轻远海、重浅海轻深海等观念依旧存在,部分领导干部甚至“近海不知海”,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的措施不够、办法不多。‘二是发展质量有待提升。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还不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二产带动,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海洋渔业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海洋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高。三是要素供给仍较薄弱。现有人才多分布于石化、盐化、渔业等传统产业领域,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科研人才较为匮乏。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受到缓慢,特别是缺少16.一竞。㈣m万方数据
涉海科研院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涉海科技支撑力较弱,缺少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涉海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金融供应不足,金融机构对现代海洋产业认知度低,涉海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四是基础设施支撑不够。东营市路网总体比较发达,但与青烟威等地区相比,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特别是港口基础配套不完善、集疏运能力较弱。三、关于加快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尽快摸清海洋经济家底。结合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发布和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试点工作开展,尽快建立完善市级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并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海洋经济调查,建立涉海单位名录库和海洋经济数据库,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全面摸清海洋经济家底,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支撑。(二)聚力打造发展平台。一是抓好项目承载平台。石化是东营市重要涉海产业,坚持“港区融合、三位一体”方向,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东营港开发区港区一体化建设步伐,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石化产业发展平台。鼓励各县区和市属开发区整合资源,规划建设涉海产业园区,引导海洋经济在园区:调查研究、_。分类集聚。东营区重点引导涉海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做强涉海石油装备制造园区。垦利区重点加快规划建设15.3平方公里海洋经济产业园区,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型和花园式海洋经济园区。东营开发区高标准提升广利化工专业产业园区,推进华泰化工、金岭和金茂公司延伸做强产业链条。广利港加快推进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建设,形成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二是强化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研究和推进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黄河三角洲海洋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推进方案,明确责任,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加快东营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适时启动中试基地,将发展动力逐步转换为创新和投资“双核驱动”。三是培育创新研发平台。整合市内科研资源,创建黄河三角洲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力求在海洋经济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瞄准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河口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为海洋渔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支撑。四是做大港口支撑平台。顺应区域港口融合发展趋势,积极融人渤海湾港口资源整合战略,制定港口差异化发展战略,立足液体化工码头方向,加快推进北防波堤4个10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2个15万吨级、2个3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及LNG码头规划建设,尽快完成疏港铁路和油气液体化工品管网建设。广利港要借力发展内外贸支线和远洋喂给运输,加大航线航班密度,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三)大力培育海洋主导产业。坚持集群和四新四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一是突出项目支撑。结合省市新旧动能转换相关意见要求,筛选论证一批引领性、牵动性、支撑性强的重大海洋经济项目,组建海洋经济项目库。成立专班,推动与中海油深度合作,加快推进合作开发渤海区域垦利油田群项目、渤海湾油气资源在东营港上岸项目、渤海油田海上作业岸电直供项目、渤海油田生产生活保障基地项目和合作建设化工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是做强现代海洋渔业。做强水产种业,鼓励建设对虾、刺参等优质水产品育种场,培育高产、抗病、抗逆、优质新品种,推动优质苗种规模化培育。依托垦利省级农高区规划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水产品附加值。支持海洋牧场科学发展,编制现代海洋牧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东营)海洋牧场综合体建设,推动现有海洋牧场争创国家和省级牧场。支持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吣m.一战一17万方数据
黑■■黑舅__■■■■_____■黑黑■■舅舅■_____黑___!__—■■■—————■—■—■■●_____■黑■■_舅舅_■黑黑黑■舅舅舅舅黑_黑_舅舅舅舅黑黑__;㈨㈨懋甍㈨删獬氍嚣舞荆幽㈨剿㈣嬲㈨臻臻嬲黼懋荆臻嚣戮嬲黼谢㈣㈨矧誊黼瓢嬲鳓鳓戮茧嘲黼蓍蠹㈨㈨氍Ⅲ戮臻巷鳓獬㈨iⅢ垂嘲㈣黼㈣㈣㈨㈨黼黼躺㈨鳓㈨躺㈣㈦臻㈨獬㈣戮鳓㈨豁越;调查研究黼;搿黼嬲鳓曩:粥鲥鳓懋黔鳓戮戮缀㈨雏裂臻㈨㈨等现代化养殖业发展,推动海水养殖集约化、装备化和智能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逐步缩减近海捕捞,支持发展远洋捕捞,推动近岸渔业向离岸深海发展。三是提升传统海洋产业。滨海化工是东营市优势产业,重点提升盐化和石化两大产业。石化产业,以建设海洋石化产业强市为目标,加快推进炼化整合重组和“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重点围绕乙烯、丙烯、芳烃、碳四等四条产业链建设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石化产业由传统燃料型向高端化工型转变,培育5000亿级产业集群。盐化产业,重点发展吃氯项目,发展甲烷氯化物、新工艺环氧氯丙烷、有机硅、三氯氢硅、氯化聚烯烃等耗氯产业链,提升液氯的就地消化率,推动氯资源向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等产业聚集,并探索发展氢能产业。滨海旅游产业,突出抓好黄河口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建设,做好与周边地市旅游路线融合文章,拓延旅游资源空间。实施“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游钓业,打造“海洋牧场+旅游”线路;加快盐田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盐业+旅游”线路;建设海参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渔业旅游观光线路。结合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加快实施退养还滩、滨海湿地修复等项目,重点修复红地毯、怪柳林等沿海自然景观。四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产业,围绕黄河三角洲丰富的海18山一。吣m洋生物资源,引进海洋生物企业,重点开发甲壳素、海参多糖、海藻多糖等海洋生物保健品和降血糖、心脑血管治疗等海洋生物医药新产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高端涉海石油装备和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点开发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海水下生产设施等海洋油气装备产品,深水采油树、井口头等深水装备产品,新型智能海洋传感器、智能浮标潜标、智能观测机器人等海洋高技术探测装备产品和海洋牧场智能平台、大型深水智能网箱等海洋渔业装备产品。海洋新能源产业,统筹海陆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渔光互补、海上风电产业,推进河口风电产业园建设,拓展风电装备产业链。(四)优化发晨机制环境。一是搞好科学谋划。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编制全市海洋经济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海洋经济规划布局、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实现路径,引导海洋产业向深蓝拓延,实现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筛选确定一批重点培育涉海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研究破解阻碍民企资本进入海洋经济基础设施领域的体制性障碍,为民营资本进入海洋经济领域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通道。在产业发展基金中,分类设立涉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民企多形式参与涉海基础设施投资,深层次参与海洋经济开发。在涉海产业领域推行“亩产论英雄”,重点扶持高成长性、高投资回报率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对涉海企业新建并晋升为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重点给予奖补。三是加强人才培育。聘请国内外海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建海洋强市建设专家智库,为海洋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开展全国涉海高校院所和知名专家走访活动,引进涉海人才团队。探索组建“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联盟,通过创新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等政策支持,吸引、集聚和留住一批紧缺专业人才和优秀团队。东营港开发区加快收回闲置的中职胜利海运学校,推进与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和东营职业学院合作,设立环渤海石油化工大学,采取在职培训为主办学模式,培养培训中专、大专、本科等层次化工领域专业化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四是完善工作机制。海洋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好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作用,组建成立海洋产业专班,细化专班职能。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领导干部海洋意识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本领。目(作者簟位:东蕾市致府研究窒)万方数据
篇六: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
目
录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一 、 发 展 环 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一 )
发 展 成 就 . . .... ... ... .. .... ... ... ... ... .... ... 2
( 二 )
面 临 形 势 . . .... ... . .. .. .... ... ... ... ... .... ... 5
二 、 总 体 要 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一 )
指 导 思 想 . . .... ... ... .. .... ... ... ... ... .... ... 7
( 二 )
发 展 原 则 . . .... ... ... .. .... ... ... ... ... .... ... 7
( 三 )
发 展 定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四 )
发 展 目标 .............................. ...... 1 0
三、重点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一)打造全域一体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 12
1.高质量打造沿海海洋经济隆起带................... 12
2.高水平建设沿江海洋经济创新带................... 15
3.高起点拓展腹地海洋经济培育圈................... 15
(二)构建特色彰显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6
1.推进海洋传统产业深度转型...................... .16
2.推进海洋新兴产业提质扩能...................... 1 8
3.推进海洋服务业拓展升级......................... 2 0
4.推进海洋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22
5.推进临海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2 3
(三)提升自立自强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24
1.强化海洋科创力量整合……...................... 2 4
2.推进海洋关键技术突破 ........................... 2 5
3.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 2 6
4.打 造 海 洋 人才 高 地 .............................. . 2 6
(四)建设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格局............. 27
1.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2 7
2 . 加 强 海 洋 生 态 保 护 修 复 ...... .. .. .. .. .. .. . ... .. . 2 7
3.防控海洋生态环境风险........................... 2 8
4.提高海洋预报预警能力 .......................... 2 9
(五)拓展聚合有力的海洋经济开放空间……......... 29
1.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区域合作............................ 29
2.持续拓展蓝色经济国际合作空间....................... 30
四、保障举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一)加强党的领导................................ 3 1
(二)加强要素保障................................ 3 2
(三)加强试点示范................................ 3 2
(四)加强监测评估................................ 3 2
(五)加强宣传教育................................ 3 3
— 1 — 引 言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蓝色空间,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阐述“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我国海洋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强省建设,持续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湖海呼应、港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江苏特色海洋经济。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江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是全省未来五年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一、发展环境
江苏临海拥江,区位优势独特,海洋资源禀赋富有特色,管辖海域面积约 3.75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954 公里,沿海滩涂面积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 1/4,近海风能资源丰富,滨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时期,全省海洋经济呈现总量提升、
— 2 — 质量攀高、结构趋优的稳健成长态势,为“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实现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成就 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2020 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 7828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7.6%,“蓝色引擎”作用持续发挥。“十三五”期间,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 3 个百分点。海洋主导产业特色更加鲜明,2020 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四大海洋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38.1%、24.3%、14.3%和 11.3%。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幅达 19.4%。海洋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多元,涉海设备、涉海材料等海洋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江苏海洋大学成立,设臵海洋学院的高校增至8所。深海探测、海洋遥感、海洋药物、海洋渔业等领域建设多个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打造的江苏省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揭牌成立,江苏智慧海洋产业联盟、海洋装备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相继组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成功下水。
— 3 — 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更趋优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格局进一步深化,以沿海地带为纵轴、沿长江两岸为横轴的“L”型海洋经济布局形成。沿海、沿江地区海洋经济规模大体相当,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占比稳定在52%左右。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初见成效,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优势彰显。盐城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重大临港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海上风电产业带动海洋新能源产业扩能增效。连云港“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稳步推进,徐圩港区临港产业重大项目集群式落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建设成果突出。沿江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持续发展,涉海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沿江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省比重达85%左右,造船完工量占全省比重超过80%。
涉海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健全。港口航道建设加快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北翼赣榆港区和南翼徐圩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建成通航。盐城港滨海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丰港区深水航道一期10万吨级工程建成。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工程、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一期通道工程集中开工。连盐、宁启二期、徐宿淮盐高铁、沪苏通铁路,连淮扬镇高铁、盐通、徐连高铁陆续通车,江苏沿海铁路大通道全面打通。沿海地区高速公路
— 4 — 网和普通干线公路网骨架初步形成,“县县通高速” 和“沿海主港区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体系不断健全,覆盖管辖海域的海洋观测网建成运行。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严格执行海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强化海洋工程全过程监管和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监督,实现“湾(滩)长制”全覆盖。近岸海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优良海水面积比例稳定提高。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本省籍运输船舶全部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含油污水收集和处理装臵。积极推动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滨海、射阳、临洪河口等岸线生态修复以及秦山岛、兴隆沙等海岛整治修复主体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连云港连岛入选全国“十大美丽海岛”。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全国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
海洋管理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颁行实施《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连云港市、盐城市相继制定海洋牧场建设、海岛保护、滨海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海洋管理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江苏省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实现海洋经济基础数据在全省、全行业的全覆盖。强化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定期发布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发展报告、发展指数报告等。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支持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及沿海产业发展、城乡发展、滩涂开发等。南通市“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成果丰硕,率先通过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验收。连云
— 5 — 港市、盐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首批认定的省级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海岸线、海域、海岛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用海得到有效保障。
(二)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江苏在新发展阶段开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新发展理念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打通梗阻、增创优势。
从机遇看:一是全球“蓝色经济”释放巨大能量。向海发展成为主要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全球海洋经济版图深刻重构。江苏实体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才资源富集、海洋开发空间广阔,正成为吸引国内外涉海投资的强磁场,为江苏海洋经济创新转型、借力登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海洋强国建设蕴藏发展良机。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布局落地,沿海新型基础设施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为江苏激发海洋经济更深层次发展动能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新发展格局释放内需潜力。大国市场效应加速显现,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带动消费持续升级,海洋旅游、高品质海产品、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海洋大消费大健康领域需求日益旺盛,江苏正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开放赋能海洋经济的优势效应更加彰显,将极大拓展江苏
— 6 — 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四是国家战略叠加赋能海洋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布局交汇叠加、深入实施,江苏沿海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城市能级显著提升,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徐圩新区、滨海港工业园区等战略平台进入项目集聚期和能量爆发期,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挑战看:一是海洋输入型风险加剧。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成本持续抬高,江苏海洋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风险挑战不容忽视。二是海洋科技短板凸显。全球科技制高点和价值链竞争日趋激烈,海洋科技面临“卡脖子”风险,江苏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等重点海洋产业均面临核心技术或关键零部件供给不足挑战。三是涉海优质资源要素争夺激烈。国际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新兴产业制高点争夺激烈展开,上海、青岛、深圳、宁波、厦门等纷纷布局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海洋创新资源向核心板块集聚加速,江苏缺少竞争力强的海洋中心城市,集聚涉海优质要素面临更强竞争压力。四是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模偏低、增速相对较慢;海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海洋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科教大省优势发挥不足,海洋
— 7 — 领域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海洋科研“国家队”,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核心关键技术自给率偏低;全域化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有待深化,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协调海洋开发与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系列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湖海呼应、人海和谐,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活跃、海洋产业实力雄厚、海洋开发集约高效、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教育兴盛的海洋强省,为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注入海洋动能,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提供坚强保障。
(二)发展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强化科技兴海,突出创新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促进涉海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海洋重点领域核心装备和关键...
篇七: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十四五”时期,是城市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和实施《城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贯彻落实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海洋经济新动能,提升海洋治理能力和水平,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支撑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规划期 2021—2025 年。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回 顾 “十三五”期间,围绕打造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目标,着力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海洋经济总体实力逐步提升,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海洋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海洋资源条件支撑经济发展。本市管辖海域面积约 2146 平方公里,海岸线北起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北线,南至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南线,岸线全长153.67 公里,自然岸线长 18.63 公里。本市拥有港口、油气、盐业和旅游等优势海洋资源,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
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断提升。海洋生产总值由 2016 年 4046 亿元增加到2019 年 5268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5.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 30%以上,成为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单位岸线海洋生产总值 34.3 亿元,居全国领先。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占主导,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本市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优势集聚、合理分工的原则,优化布局海洋产业,新区“核心区”驱动作用逐步凸显,沿海蓝色产业发展带和海洋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带建设日渐完善,南港工业区、城市港保税区临港片区、城市港港区、高新区海洋科技园、
中新城市生态城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核两带五区”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港保税区临港片区获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海洋先进制造与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城市港保税区临港片区为核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形成,企业为龙头,高端海洋装备产业集聚。海水淡化装机规模 30.6 万吨/日,占全国的 19.4%,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自然资源部城市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海水淡化—浓温海水化学元素提取—浓海水化工”循环经济模式被列为全国海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并纳入市政供水试点单位。
海洋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港口引领作用持续增强,2020 年城市港集装箱吞吐量 1835 万标准箱,增幅继续位居全球十大港口前列。以中新城市生态城为核心的高品位海滨休闲旅游区初步建成,海洋博物馆开馆试运行,接待超过 166 万人次。邮轮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邮轮母港口岸进境免税店正式对外营业,邮轮母港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船舶海工租赁产业加速聚集,国际航运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业务分别占全国的 80%和 100%。
海洋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海洋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形成海洋平台生活楼、动态海洋柔性复合软管、综合船桥系统等一批核心技术产品。海洋科技平台建设不断加快,临港海洋高端装备产业示范基地获批成为全国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十三五”以来,本市形成涉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约 400 项,省部级以上海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达到 35 家,建设科技兴海示范工程 39 个,培育产生海洋领域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 58 家。
海洋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紧紧围绕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编制实施了城市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城市市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三年作战计划,对标对表要求,制定了 12 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作战计划,渤海综合治理全面提速升级,“十三五”期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平均占比提升至 51.1%。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印发《城市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海岸线保
护与利用规划)》,加快实施岸线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海洋环境监测网逐步完善,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保驾护航。
海洋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海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修订了《城市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城市古海岸与湿地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出台了《城市市海洋听证工作规则》等十几项规范性文件,政务公开、法律顾问、社会监督等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洋执法监察,海域岸线资源从规模开发向集约利用转变,完成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 18 公里的目标。深化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坚持陆海统筹,重组建立市规划资源局,进一步提升海洋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看到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海洋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需要在“十四五”时期加以解决。
一是海洋经济较先进省市仍存差距。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城市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对标沿海先进省份,仍然存在明显差距。2019 年城市海洋生产总值 5268 亿元,居全国第 7 位,仅约占上海的 1/2,海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
二是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进展缓慢。海洋油气、海洋化工等传统海洋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总体规模不大,占城市海洋经济总量不足 10%。海洋服务业水平依然偏低,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城市港虽位居世界十大港口,但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三是海洋经济发展活力有待提升。海洋经济发展仍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企业不足,经济活跃度和创业活跃度不高。海洋产业发展较为零散,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间联系不紧密,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高。
四是海洋自主创新能力亟需增强。海洋领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条件建设仍需加强,国际领先的研发成果不多,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重要领域缺乏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机制和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上海拥有全国 7 个涉海重点实验室中的 3 个,城市目前尚属空白。
五是海洋资源环境问题短板突出。岸线资源稀缺,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明显制约,海洋环境承载力较弱。尽管近年来城市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长期看形势依然严峻,陆源入海污染压力持续存在,部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依然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二)面临的形势 纵观国内外发展形势,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我国战略全局中的作用将更加突显,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
发展机遇。从国际看,蓝色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主要与国际组织纷纷加紧战略布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兴经济体加速向海洋价值链高端布局,全球海洋经济版图深刻重构,将为城市深化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从国内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与扩大内需同步推进,将为城市培育海洋经济新引擎注入强大动力。从城市看,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汇聚,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将为城市海洋高端要素集聚、新动能培育与壮大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城市港地处受台风影响极小的渤海湾,是国内最安全、年度工时最长的深水大港,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加凸显濒海临港的“出海口”优势和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研发与生产优势,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
面临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加深,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短链化”态势明显,将对城市海洋产业对外投资和合作建设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内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实体经济困难增多,国内投资消费减缓,部分海洋行业产能过剩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并存,将对城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较大压力。周边沿海各地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以主要海洋城市为引领的城市群虹吸海洋高端要素与资源、积极抢占海洋科技和人才战略高地。从城市看,城市港受到周边港口的冲击,面临着先行优势减弱、竞争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对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区域海洋经济优化布局,推进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深化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为高质量建成经济领先、技术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合作、生态宜居的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陆海统筹、协调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提高陆海资源要素统筹配置效率和陆海经济联动发展水平,推进陆海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协同发展,加快形成资源整合、设施对接、产业联动、生态共建、管理高效的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强化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入海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恢复并维护海洋生态功能,全面构建绿色宜居的“蓝色海湾”,着力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赢。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突破海洋领域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优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模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协同创新,持续推动海洋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互利共赢、开放发展。坚持海洋经济全球发展观,秉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海洋产业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深度融入“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新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民生需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根本导向,扩大海洋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引导海洋资源供给利用向消费服务型转变,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防范环境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发展定位 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支撑引领区。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强化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加快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引导海洋高端要素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集聚,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挥本市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发挥城市港在协同发展中的海上门户枢纽作用,对标世界一流港口,以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为引领,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加快建成航运基础设施完善、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齐备、资源配置能力突出的城市北方国际航运枢纽。
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依托城市海洋科教人才优势和先进制造业基础,加快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健全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突破海洋装备、海水淡化、海洋油气等领域关键技术,推动形成以海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油气为核心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建设海洋文化交流先行区。依托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设施,加强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宣传普及,扩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地区航海文化、海洋贸易文化、海洋文物遗产等海洋文化交流合作,形成海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建设海洋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深度融合大生态格局体系,依托河、海、湿地等生态资源,大力推进蓝色海湾修复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生态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营造美丽海岸、碧净海水、洁净海滩的亲海亲水生态空间,打造地区重要的生态宜居家园、绿色发展高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四)规划目标 到 2025 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深度拓展,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海洋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5%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达到 33%,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稳步提升,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提质增效迈出实质性步伐,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海洋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海洋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200 万标准箱,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达 1 亿立方米左右,海水淡化实际产能利用率超过 60%,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 600 亿元,海洋原油产量达到 3800 万吨。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优势领域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海洋专利授权数年均超过 120 件,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超过 3500 人。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 18 公里,海洋自然保护地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达到 10%,海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层次显著提升。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一带一...
【实施重大工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