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10篇

时间:2022-10-07 13:3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10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25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混凝土构造设计(AA)试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10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10篇

篇一: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卷代号:125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学期“ 开放本科 ” 期末考试

 混凝土构造设计(A A )试题

 1 月

 一、单向选取题( 每小题2 2

 分,共计 40

 分,将选取成果填入括弧)

 1.

 现浇楼盖是指在现场整体浇筑楼盖,关于其优缺陷表 述不对的是()

 A.整体刚性好 B.抗震性差

 C.防水性能好 D.构造布置灵活

 2.

 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若 4 表达短边计算跨度, 乙表达长边计算跨度,则()。

 A.

 当[2“i42 时,可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B.

 当人/《〈I 时,不适当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C.

 当/2“122 时,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D.

 当 2</2“]<3,宜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3.

 关于井式楼盖特点,下列论述错误是()。

 A.需较多地设立内柱 B.

 能跨越较大空间

  C.

 合用于中小礼堂、餐厅以及公共建筑门厅 D.用钢量和造价较高 4.

 关于无梁楼盖特点,下列论述错误是()。

  A.荷载由板直接传至柱或墙 B.使房间净空高、通风采光 好

 C.施工时支模复杂 D.用钢量较大

  5.

 依照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经验,另一方面梁经济跨度 为( )。

 A.

 2〜4 米 C.5〜8 米 B.

 4〜6 米 D.7〜10 米

  6.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 内力可以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

 A.在板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某些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有利影响

 C.

 次梁对板约束影响

 D.

 浮现活载最不利布置也许性较小

 7.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钢筋混凝土持续梁破坏标志 是()。

 A.某截面钢筋屈服B.整个梁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C.浮现第一种塑性较 D.某截面浮现裂缝 8.

 单层厂房构造体系中,纵向平面排架构造体系是由()

 构成。

 A.屋面梁或屋架、纵向柱列和基本等B.屋面梁或屋架、横向柱列和基本等

 C.纵向柱列、地基、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 D.纵向柱列、基本、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

 9.

 作用在厂房构造上大某些荷载都是通过()传给基本、 再传到地基中去。

 A.屋盖 B.纵向排架C.牛腿 D.横向排架 10.()是为了避免厂房因基本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开裂 和损坏而设立。

 A.防震缝 B.伸缩缝C.沉降缝 D.隔离带 11.关于单层厂房中纵向水平支撑作用,下列论述对的 是()。

 A.加强屋盖整体刚性B.保证屋架侧向稳定 C.

 将山墙抗风柱所承受纵向水平力传至两侧柱列上

 D.

 加强屋盖构造在横向水平面内刚度,使横向水平荷载 沿纵向分布

 12.单层厂房构造中,()作用是支承墙体重量, 连系纵向柱列,增强厂房纵向刚度传递纵向水平荷载。

 A.连系梁B.圈梁C.基本梁D.过梁 13.

 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中,屋面活荷载不涉及()。

 A.屋面均布活荷载 B.风荷载 C.积灰荷载 D.雪荷载

 14.

 在单层厂房中,牛腿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A.当().75<。/为《1 且箍筋配制局限性时B.当“/&W0.1 且箍筋配制局限性时

 C.

 当 0.75<“/小 41 且纵筋配制局限性时

 D.

 当“/%<0.1 且纵筋配制局限性时

 15.

 采用(),其长处在于开间布置比较灵活,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楼板跨度也较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较 少。

 A.横向框架承重体系B.纵向框架承重体系C.斜向框架承重体系D.混合承重体系 16.()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框架构造。但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弱,不适当在地震 区应用。

 A.现浇式框架 B.预制装配式框架C.现浇预制框架构造 D.钢框架构造 17.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 I 时应考虑现浇楼板对它影响,为以便设计,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取为(

 )。(I。为矩形截面梁截面惯性矩)

 A.Io B.1.21o

 C.1.51()

 D. 21o18.框架构造在()作用下, 各杆弯矩图都呈直线形,且普通均有一种弯矩为零反弯点。

 A.竖向均布力 B.水平均布力

 C.节点竖向集中力 D.节点水平集中力

 19.

 在进行框架构造设计时,在内力组合之前,可对梁 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恰当调小 B.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恰当调小 C.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正弯矩恰当调小 D.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正弯矩恰当调小

 20.

 在框架构造梁端弯矩调幅计算公式中,B 为弯矩调幅 系数。对于现浇框架,B 可取( )。

 A.0.8 〜 0.9B.0.7 〜 0.8

 C.0.6 〜 0.7D.0.6 〜 0.8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2

 分,共计

 30

 分 。将判断成果填入括弧,以 J 表达对的,以*表达错误)

 21.

 肋形楼盖荷载传递途径是板一次梁一主梁一柱或墙 一基本一地基。()

 22.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理论计算办法与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办法相比,前 者计算成果更偏于不安全。()

 23.

 对单向板肋梁楼盖板,可沿板长跨方向取出 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代表整个板受力状态。()

 24.

 钢筋混凝土静定构造“破坏”标志不是某个截面“屈服”(浮现塑性较),而是形成几何可变体系。()

 25.

 无梁楼盖特点在于传力体系简化,楼层净空增大, 底面平整,模板简朴,便于施工。()

 26.

 排架构造形式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 架)、柱和基本组合,排架柱上部与屋架较接,排架柱下部 与基本刚接构造形式。()

 27.

 作用在厂房构造上大某些荷载(屋盖上竖向荷载, 吊车上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横向风荷载或横向地震作 用,某些墙体和墙梁自重以及柱上设备等荷载)都是通过横 向排架传给地基、再传到基本中去。()

 28.

 伸缩缝从基本顶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上部构造 完全分开,留出一定宽度缝隙,当温度变化时,构造可自由 地变形,防止房屋开裂。()

 29.

 有楝屋盖体系由小型屋面板、楝条、屋架和屋盖支

 撑构成,该体系具备较好整体性和刚度,合用于大中型单层 厂房。()

 30.

 单层厂房排架柱内力组合时控制截面应为上柱底部 截面、牛腿顶部面和下柱顶部截面。()

 31.

 横向框架承重体系中梁刚度比较大,有助于提高房屋横向侧移刚度。由于纵向跨度不大于横向,故而楼板跨度 不够经济合理。()

 32.

 民用框架构造房屋惯用柱网尺寸普通在 6〜9 米之间, 工业建筑柱网尺寸普通在 6〜12 米之间。

 ()

 33.

 现浇式框架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因而在实际工 程中采用比较广泛。但现场浇筑混凝土工作量较大。()

 34.

 采用分层法进行框架构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时,可近似地按有侧移框架进行分析。()

 35.

 框架构造中,如果柱上下端转角相似,反弯点就在柱高中央;如果柱上下端转角不同,则反弯点偏向转角较大 一端,亦即偏向约束刚度较小一端。()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 5

 分,共计

 20

 分 )

 36.

 什么是现浇楼盖?其有何优缺陷?

 答:

 37.

 单层厂房普通在什么状况下应设立沉降缝? 答:

 38.

 何谓钢筋混凝土持续梁塑性内力完全重分布? 答:

 39.

 框架构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什么办法?该办法需做哪些假定? 答:

 四、阐述题 ( 10

 分 )

 40.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为什么可以 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办法? 试卷代号:125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学期“ 开放本科 ” 期末考试

 混凝土构造设计(A A )试题答案及评分原则

 (供参照)

 1 月

 一、单项选取题( 每小题2 2

 分,共计 40

 分,将选取成果填入括弧)

 1.B2.A 3.A4.C 10.C

 5.B6.C 7.B8.D9.D

  11.D12.A13.B14.C15.B16.B17.D

  :

  18.D19.A20.B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2

 分,共计

 30

 分 。将判断成果填入括弧,以“丫”表达对的,以“*”表达错

 21.J 22.* 23.* 24.* 25.J 26.J27.*28.J29.义 30.*

  31.* 32.J 33.J 34.* 35.J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 5

 分,共计

 20

 分 )

 36.

 什么是现浇楼盖?其有何优缺陷?

 答:现浇楼盖是指在现场整体浇筑楼盖。其长处是整体刚度好,抗震性强,防水性能好,构造布置灵活;其缺陷是由于混凝土凝结硬化时间长,因此施工速度慢,耗费模板多, 受施工季节影响大。

 37.

 单层厂房普通在什么状况下应设立沉降缝?

 答:当相邻厂房高差较大,两跨间吊车起重量相差悬殊, 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差别,厂房构造类型有明显差别处等容易引起基本不均匀沉降时,应设立沉降缝。

 38.

 何谓钢筋混凝土持续梁塑性内力完全重分布?

 答:钢筋混凝土持续梁在荷载作用下可以按预期顺序浮 现塑性较,并按照选定调幅值形成破坏机构,且其承载能力 达到预测极限荷载,这成为内力完全重分布。

 39.

 框架构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什么办法?该办法需做哪些假定? 答:框架构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分层法。该办法假定:(1)作用在某一层框架梁上竖向荷 载对其她楼层框架梁影响不计,而仅在本楼层框架梁以及与 本层框架梁相连框架柱上产生弯矩和剪力。(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框架侧移。

 四、阐述题 ( 10

 分 )

 40.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为什么可以 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办法? 答: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

 理论计算办法得到内力包络图来选取构件截面及配筋,显然是偏于安全。由于这种计算理论根据是,当构件任一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即以为整个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理论对于脆性材料构造和塑性材料静定构造来说是基 本符合,但是对具备一定塑性超静定持续梁、板来说,就不完全对的,由于当这种构件某截面受拉钢筋达到屈服进入第HI 阶段时,只要整个构造是几何不变,它就仍有一定承载力, 依然可以继续加载。只但是在其加载全过程中,由于材料塑性性质,各截面间内力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种状况就是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运用该现象可以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储备,因而,在构造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2021 年国开电大政府经济学自测答案

 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 CTR1.+F 来搜索试题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正确答案是:各级政府 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权力

 1776 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正确答案是:《国富论》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 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正确答案是:政府

 政府经济学属()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 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正确答案是:应用经济学

 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政府收入,政府支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需要。

 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

 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是()。

 正确答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的任务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规范分析 ()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

 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 的理论概括。

 正确答案是: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政府机构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正确答案是:“错”。

 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 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正确答案是:“对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 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正确答案是:“对 政府经济活动仅仅关系到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 以及政府职能的实现。()

 正确答案是:“错”。

  政府经济以私人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企业、个人的 经济行为是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正确答案是:“错”。

 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

 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 供求关系时所产生的垄断属于()。

 正确答案是: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 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正确答案是: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 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正确答案是: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 性

 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 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 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 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上述政策选择 属于()。

 正确答案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 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正确答案是:寡头垄断

 下列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信息的不对称性,外部效应 下列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是: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政府在决策过 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 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工资制度,财 政补贴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的是(正确答案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以 ()的思想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 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

 正确答案是:管理就是服务

 自然垄断是由于企业在一定时期掌握了某些生产技术, 如专利权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正确答...

篇二: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 形考任务 3 3 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三 一、填空题(0 10 分)

 1.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

 恒星

 和

 星云 。

 2.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 大陆漂移 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 Intel

 4004 ,诞生于

 1 1971 年。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

 英国科学家达默 。

 二、名词解释(0 10 分)

 1、星系:

 也叫恒星系,星系是有千百亿颗恒星以及分布在它们之间的星际气体、宇宙尘埃等物质构成的、占据了成千上万光年空间距离的天体系统。

 2、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指从它的核心到外部由不同的圈层构成,每个圈层都有各自的物质成分、物质运动特点和物理化学等性质,厚度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以地心为共同的球心的同心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大气、水、生物)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3、CPU:

 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中央处理单元),CPU 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信息控制和加工的核心。

 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可以使计算机系统产生故障的一段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之间复制、扩散和传播并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犹如生物病毒使生物染病一样,故命名之。

 三、简答题(0 30 分)

 简述宇宙的未来。(15 分)

 答:大爆炸宇宙论指出 150 亿年之前的大爆炸是空间、时间、物质与能量的起源,这一学说是有关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种种学说中最有说服力,观测事实最为丰富,因而也最广泛地为人们所采纳。但我们的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下去?宇宙今后的图景和未来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大爆炸宇宙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诞生后不断膨胀,与此同时,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对膨胀过程进行牵制。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宇宙膨胀将永远继续下去。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则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宇宙就将一直膨胀下去。在这个系统里,引力虽不足以使膨胀停止,但会不断地消耗着系统的能量,使宇宙缓慢地走向衰亡。宇宙越来越稀薄和寒冷,直至物质本身最后衰亡,只剩下宇宙背景辐射。到非常遥远的将来,所有的恒星燃尽熄灭,茫茫黑暗中潜伏着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体。黑洞释放出微弱的辐射,最终全都以热和光的形式蒸发掉。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连质子这样稳定的基本粒子也衰变、消亡了,宇宙最终变成一锅稀得难以置信的汤,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来越少的电子和正电子。所有这些粒子都在缓慢地运动,彼此越来越远,不会再有任何基本物理过程出现,出现寒冷、黑暗、荒凉而又空虚的宇宙,它已经走完

 了自己的历程,达到了“热寂”的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膨胀停止而代之以收缩。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大于某一特定数值,那么总有一天宇宙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造成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收缩过程与大爆炸后的膨胀是对称的,像一场倒放的电影。收缩的过程起初很缓慢,随后越来越快。宇宙的体积开始缩小,背景辐射温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变成一个越来越热的熔炉,行星、恒星也毁灭了,分布在如今浩瀚空间中的物质被挤进一个很小的体积内,任何天体都在劫难逃。最后三分钟来临了,温度变得如此之高,连原子核也被撕毁,宇宙又成了一锅基本粒子汤。然而这种状态也只能生存几秒钟的时间。随后,质子和中子也无法区分,挤成一堆等离子体。在最后的时刻实现“大紧缩”,宇宙逆转回到出发点。引力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作用力,所有的物质都因挤压不复存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空间和时间本身,都被消灭,成为一切事物的末日。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于无,此刻也归于无。

  宇宙是膨胀还是收缩这两种可能主要取决于宇宙物质的总量。根据目前的估算,宇宙物质的总量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如果仅仅依据观测证据,则可预言宇宙会继续无限地膨胀下去。但是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未被我们探测到,可能最普通的基本粒子中微子也存在静止质量,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总引力便足以阻止膨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

 此外,宇宙大爆炸学说在两个关键问题上无法解释:其一,大爆炸以前宇宙的图景如何?大爆炸宇宙的理论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其二,如果宇宙最终重新坍缩回到原点,又会发生什么?有天文学家提出了宇宙“无始无终” 论:宇宙一直在反复地收缩然后又膨胀着。宇宙曾经处于体积非常大、物质密度非常小的状态,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渐渐收缩、聚拢起来,直到所有的物质统统撞到一起为止。这样的宇宙被称为收缩宇宙。然后,它突然爆炸了,结果形成我们今天观测到的这个膨胀宇宙。今天的宇宙膨胀将被不断起作用的引力所抵消,最终引力迫使宇宙的膨胀完全停顿下来,进而又转为收缩。因此有可能宇宙并没有什么开端,它一直在反复地聚拢然后又分开,分开而后又聚拢,聚拢分开永无止境。这样的一幅图景被称为振荡宇宙。

 宇宙的过去和未来究竟是怎样的?相信科学终将会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简述你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看法。(15 分)

 答:(1)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个人性”。在真实的社会,个体的人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的“监视”之下,人们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自觉和不自觉的约束和控制,这就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在网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只能靠所提供的信息来相互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无法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境况,容易使人暴露出自私、贪婪、欺骗的本性。

  (2)网络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的“虚拟性”。当人们卸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粉饰,再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虚拟的世界时,人们是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容易淡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网络的虚拟性,给予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的同时,也给与各种欲望的膨胀留下了一片的“沃土”。于是,一切在现实社会中视为离经叛道、另类甚至卑鄙龌龊的事都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大放厥词。

  (3)网络道德的问题也折射出真实社会的问题,社会上的种种道德问题在网络中都有表现,只不过由于约束的松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而已。

  (4)网络道德失范特别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对于是非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青少年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青少年学生较难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

 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5)要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建立符合网络特性的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二,加强真实社会的道德建设;第三,提高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论述题(0 20 分)

 试叙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答:“宇宙大爆炸理论” 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宇宙处在这个阶段的时间特别短,短到以秒来计,称为“太初第一秒”。刚刚诞生的宇宙是极其炽热、致密的,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高密的状态,当时除氢核——质子外,没有任何别的化学元素,只有由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混合而成,成为热平衡状态下的“宇宙汤”。

  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化学元素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中子和质子开始核聚变过程,所有的中子迅速合成到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这一时期还合成了其它轻元素,如氘、氚、锂、铍、硼等,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这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和质子、电子、光子等,光辐射很强,但没有星体存在。

 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这个阶段,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先后形成了各级天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再进一 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人类也终于在地球上诞生了。

 五、小论文(0 30 分)( 计算机与我的工作、生活。(800 字以上)

 答: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又快捷。

 大多数的同学家或某些家庭可能都有电脑,电脑成为我们的交流平台。这个交流平台就是“QQ”和微信聊天,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打电话需要交一两毛钱,可我们的电脑呢?它的 QQ 和微信聊天系统每个月不需要交太多的钱。QQ和微信聊天不仅可以打字聊天,还可以面对面地交谈,从这里可以看到那个人在那边的情况,从这里到那里可以像电话一样可以对话。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络交通网”,全球就可以互动地交流。我聊天就是这样。

 电脑不仅是我们的交流工具,还是我们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们的办公用具。就比如说我的妈妈吧!她是一名药师,每天有护士到她那里拿药,然后就把领药的数据发到药房里,她就不用跑一趟了,也不怕数据被搞丢。还有需要药的时候,妈妈就打“广西药物交通系统”,然后把药物点到购物单去,第二天就有人送药来了,是不是方便又快捷呢?

  当你有问题的时候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找谁呢?去找老师和家长或朋 NO,NO,NO,

 当然是找电脑啦!打开网站,中间有一条空格,然后打你想知道的东西,点一下“百度一下”就会出现你想知道的东西了。比如我想知道《飞得更高》的演唱者是谁,然后百度一下就出现《飞得更高》的作者是汪峰。

  电脑也可以当做电视来看噢!桌面上下载好的就点一下《PPTV》,在这个浏览器上大你想看的电视节目或电影,比如你想看《广西卫视》就打这个频道,如果你想看电影就打你想看的电影。电脑方便又实惠,买了一电脑就等于买了一台电视。

 放松一下吧!电脑是我们的好玩伴。当我写完作业或无聊的时候,我就打开网站点点小游戏就会有很多的游戏,什么类形都有,如:体育类、赛车类、搞笑类……但是不要玩超过两个小时。

  电脑不仅是我们网络的交流、交通工具,还是我们的工作学习的好帮手。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有着很大的帮助,是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改变,我们怎能不深信科技的力量呢?

篇三: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 1 1- -4 4 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 1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8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3、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 19 世纪后半叶到 20 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 20 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 20 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简答题(17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论述题(25 分)

 1.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为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 ①目的任务不同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②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反过来,技术也为科学提供了眼睛、耳朵和部分肌体,扩展了人的触觉、听觉和感觉。例如,电子计算机使气象研究、人口统计、基囚结构研究和其他以前不可能进行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对某些工作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例如测量、数据收集、样本处理等等,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研研究。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例如基因工程技术促进了绘制整个人类脱氧核糖核酸基因构造的工作,这项技术不仅提供了绘制基因结构的理由,也使绘制工作成为可能。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近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在某些领域,例如,固体物理学(包括晶体管和超导体),由于研究物质的能力和制造物质的能力相互依赖,以至于人们不可能把科学和技术截然分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科学的进步,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总之,可以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五、小论文(30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读一篇科学家传记或科学史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800 字以上)

 参考答案:

 《爱因斯坦文集》读后感 爱因斯坦是位科学巨人,又是位纯朴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智慧如同他的科学成就样,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敬意。

 爱因斯坦承认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白然。但在这点上,爱因斯坦却不否认数学是科学,他说:“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白己创造出来的概念,象在数学中就是那样。”尽管如此,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的共性却是明显的,他认为这就是“求真”或者说“追问是”。除了客观性以外,他还认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科学本身没有感情愿望,没有善恶观念。“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城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 那么,科学与伦理毫不相关么?爱因斯坦认为并非如此。他首先承认“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伦理准则要表达清楚和贯彻贯一一致,就离不开科学理性,特别是逻辑理性。在他看来,伦理准则不是直观的,也不是任意想象的,而是从一些隐含的前提中推论出来的。要推出有效,自然要讲逻辑。这些隐含的前提是“伦理公理”,它在某些方面像形式公理一样可以没有意义,但事实上却是人们经验的升华,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伦理公理”的来源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痛苦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爱因斯坦文集》里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的、般认识论的、数学哲学的、科学哲学的、伦理学的、哲学观的、社会学的、政治的,等等。尽管这本文集对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严密的论证,但这不足以泯灭这部文集的价值,毕竟这只是一部随笔,而随笔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人:另外,毕竟一爱因斯坦是一一位科学超人,是我们崇敬的“人化之神”,就像他说的人类不能没有宗教性的信仰一样。

 1938 年 10 月在纽约预计于第 I 年春季开幕的世界博览会 I 地上,把一些纪念品装在一只坚周的金属盒里,埋在地下,准备等到 5000 年后(即 6939 年)让

 后代子孙把它掘出来打开。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写给五千年后了孙的封信也被装进了该金属盒并埋在了地下。该信的内容如下:“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灭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器的力量横渡海洋,并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角落互通讯息。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伯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引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爱因斯坦也是 20 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从他这封信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大科学的家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以及对世界和平和全人类前途的深情关怀。他是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这句话充分表明他对五千年后世界的想象也是美好的。

 今天的世界已经跟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大不一一样,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达的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方便条件。今天的世界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为太平,并且世界大部分地方的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形考任务 2 一、填空题

 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原子的范围是(1010)m。

 2.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

 3.夸克的的范围(1020)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聚变)、原子核

 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核裂变)? 6.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链式)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 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氨酸)。

 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是由原子核的变化释放出的能量。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超导材料——是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6.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 DNA 技术,是按着人们的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片段),在体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组 DNA,然后将重组 DNA 与载载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将其引入到没有该 DNA 的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题 三、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答: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 式中的 E 为能量,m 为质量,c 为光速。光的速度为 c=3x10km/s,是↓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付增加△E,相应

 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入 m=△F/c;反之,每减少△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Om)c 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大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2. 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答:生物技术也成为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传统的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需要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物技术。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特殊需求,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雏形逐步形成,20 世纪 70 年代 DNA 体外重组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式诞生。

 根据操作的对象和技术,现代生物工程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3. 简述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

 答:(1)研究层面由由宏观向微观发展; (2)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 (3)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4)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发展。

 这些特点表明了现代化学总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在高度分化的趋势下,现代化学从自身产生了很多新的化学学科分支,如:无机固体化学、配合物化学、分子动力学等。另一方面,化学又与其他白然科学相互渗透交义,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量子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等。

 四、论述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 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答: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

 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Fe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

 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相信核电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2. 当代新材料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人们开发种新材料,首先要求材料具有结构上的作用,其次还要求具有特定的功能或者具有多功能,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的较完美的结合。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感知”也就是具有自我调节和反馈的能力,犹如具有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即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功能。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费弃后,应尽可能少的对换及产生污染。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

 (5)节约能源。开发新材料要考虑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叩应用的时间较长,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

 总之新材料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创新过程,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加强材料科...

篇四: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2021 年更新版) )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 3 3 答案

 1.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网址是() A.www.ouchn.cn B.www.ouc.com.cn C.www.guokai.edu.cn D.www.ouchn.edu.cn 参考答案:A 2.由国家开放大学开发的能够与学习网同步学习应用程序的名称是() A.国开学习 B.国开在线 C.在线学习 D.国开远程学习 参考答案:B 3.下面哪些作业类型不属于形成性考核() A.上传单个作业 B.阶段性测验 C.专题讨论 D.毕业论文

 参考答案:D 4.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考核方式通常采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A.纸质考核 B.终结性考核 C.网络考核 D.阶段性考核 E.形成性考核 参考答案:BE 5.课程学习一般需要完成以下哪些环节() A.学习导学资料 B.浏览课程视频 C.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 D.学习拓展知识 E.完成终结性考核 参考答案:ABCDE 6.依据在考试时是否允许学生携带、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参加考试,考试一般又可分为() A.闭卷 B.开卷

 C.半闭卷 D.全开卷 E.半开卷 参考答案:ABE 7.学生参加考试时必须要携带的证件有() A.准考证 B.身份证 C.学生证 D.课程资格证 E.工作证 参考答案:ABC 8.在“国开在线”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上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会导致“国开在线”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个人信息不一致。()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9.形成性考核既可以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完成,也可以在“国开在线”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上完成。()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10.论坛不需要登录。()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11.任何人博客内容浏览者都可以看到并可以进行评价。()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12.QQ 群可以随意加入,不需审核。()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13.学生只能管理个人资料,无法查看好友资料。()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14.进入课程页面后,学生只能按顺序一章一章的进行系统学习。()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篇五: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 形考任务 3 3 试题 及答案

 形考任务 3 3

 题目 1 (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 答:化学反应的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物本身,这是内因;从外因,即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题目 2 (2)试述煤气(CO)的致毒原因和解毒办法。

 答:一氧化碳( CO )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法 用五官感知的有毒气体,能抑制血液的携氧能力。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一氧化碳进入肺部抢先与血红细胞结合,使血红细胞丧失运输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多个器官缺氧,导致组织受损甚至死亡。

 解毒办法:当发现煤气中毒后,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进行人工呼吸和利用新鲜空气或高压氧以使一氧化碳从血红毒解脱。

 题目 3 (3)化学反应式配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配平的主要依据是物料平衡,又称为质量平衡。在电解质溶液进行的反应中,考虑电荷平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则考虑得失电子平衡。物料平衡的基 础是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原子学说,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因此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会改变,也就是说投入的物料(反应物)与产生的物料(产物)的总质量相等。

 电荷平衡的依据是任何电解质溶液必须是电中性的,即溶液中正离子所带的总电荷必须等于负离子所带的总电荷数。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根据是得失电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题目 4 (4)什么是核反应? 答:粒子(中子α粒子、β粒子、γ光子等)或重离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变化的过程,叫做核反应。

 题目 5 (5)太阳能的基础是什么? 答:太阳能的基础是热核反应。“热核反应”即原子核的聚变反应,这是一个清洁的过程,但聚变需要高能量克服核之间的排斥,这就是需要将物质加热到几千万度乃至上亿试的高温。

 题目 6

 (6)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催化一切代谢过程的酶也都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只比水少,而比其他各种物质都多,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50%以上。

 题目 7 (7)什么是种群? 答:在一个物种的分布区域内,既有适合它生存的环境,又有适合它生存的环境 ,两种环境交替存在。物种就在这些分散的、不连续的适合生存的环境里,形成大大小小的个体群。每一个这样的个体群就是一个种群,也就是说,种群是一种生物栖息在同一个特定环境的全部个体的组合。

 题目 8 (8)五界说的各个生物类群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 1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均由原核细胞组成。身体是单细胞或群体,少数种类是多细胸的丝状体。营养方式是自养或异养。多数不能运动,少数种类用鞭毛运动。原核生物界主要由蓝藻、细菌和支原体等类群组成,已知有 0 400 余种。

 (2 2 )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均为真核生物,身体是单细胞或群体 ,营养方式是自养或异养。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主要由甲藻、金藻、裸藻、黏菌和原生动物组成。

 (3 3 )真菌界:真菌是异养的真核生物,靠吸收现成有机物生活。菌体主要由菌丝构成,不能运动。真菌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组成。

 (4 4 )植物界:植物是自养的真核生物,体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绝大多数不能运动。植物界是由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组成。

 (5 5 )运动界:运动界是异养的真核生物,身体均由多细胞组成,多数种类具有完备的器官系统,特别是感觉、神经、运动等 系统尤为发达。绝大多数能够自由运动,依靠摄取现成有机物维持生活。运动界主要由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组成。

 题目 9 (9)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 答: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1 1 )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就是无机环境。它主要包括土壤、岩石、沙砾、水、阳光、空气等。(2 2 )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就是生物群落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群。

 <1> 生产者包括所有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

 <2> 消费者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大多数动物。

 <3> 分解者包括细菌、真菌以及土壤中的线虫、蚯蚓和节肢动物等小型无 脊椎动物。

 题目 10

 (10)什么是食物网? 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种群规模越大,食物链就越多,彼此之间的联系就越复杂,从而就会相互交错,形成网状联系。在这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联结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题目 11 (11)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答:①

 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 , 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

 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 , 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 湿地在蓄洪 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题目 12 (12)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题目 13 (13)什么是有氧呼吸? 答:有氧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题目 14 (14)说明食物在人体胃中是怎样进行消化的。

 。

 答:当食物进入胃后,通过胃的不断蠕动,将食团压碎并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搅拌混合,形成食糜。

 题目 15 (15)说明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答:(1 1 )运输代谢原料和代谢产物,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进行。血液能携带人体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把它们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

 (2 2 )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为生命活动提供最适宜的条件。由于血液不断地流动,把营养物质不断地供给组织细胞(中间经过组织液)利用,同时又不断地将代谢产物带走,所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不会越来越少,代谢产物不会越来越多,内环境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3 3 )运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某些白细胞,对于外来的病原微生物有吞噬功能,血液中的淋巴 细胞,具有免疫功能,随着血液循环,这些细胞可以随时被送到发病部位,消灭

 病原生物和防止疾病发生,因此,血液循环有防御功能。

 题目 16 (16)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各举一例说明? 答: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联系是暂时性的。例如:吃过酸杏的人,看到酸杏就会流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非条件的神经联系是固定的。例如:没有吃过酸杏的人,吃到酸杏时,唾液腺就会流出唾液。

篇六: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21 年国开电大教育学形考任务 3 答案 形考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集体教学

 B. 协同教学

 C. 班级授课制

 D. 个别教学

 2.

 该课程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此种课程称为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隐性课程

 D. 显性课程

 3.

 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的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和过程称为

 A. 课程资源

 B. 课程目标

 C. 课程设计

 D. 课程开发

 4.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

 A. 元认知学习

 B. 自主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合作学习

 5.

 我们将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将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活动称之为

 A. 课程资源

 B. 课程开发

 C. 课程评价

 D. 教育评价

 6.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的是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地域课程

 7.

 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叫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分科课程

 D. 综合课程

 8.

 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文件,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我们称之为

 A. 教科书

 B. 课程计划

 C. 课程标准

 D. 课程目标

 9.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元认知学习

 10.

 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是

 A. 教育

 B. 教学

 C. 智育

 D. 上课

 二、多项选择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1.

 按照评价的不同主体,可将课程评价分为

 A. 自我评价

 B. 主体评价

 C. 客体评价

 D. 他人评价

 2.

 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特点包括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固定性

 3.

 按照评价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课程评价分为

 A. 决策性评价

 B. 过程性评价

 C. 研究性评价

 D. 工作性评价

 4.

 新课改中提倡的学生评价的类型有

 A. 发展性学生评价

 B. 档案袋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学生自我评价

 5.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包括

 A.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座位排列多样化

 C. 逐渐淡化班级授课制

 D. 集体教学中增加个别化教学

 6.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 练习法

 B. 演示法

 C. 实验法

 D. 实习作业法

 7.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读书指导法

 D. 参观法

 8.

 教学内容的优化应注意

 A. 教学目标是首要

 B. 领导决定是根本

 C. 精心选择是关键

 D. 删减和整合是保障

 9.

 新课改中的教师评价一般提倡

 A. 发展性教师评价

 B. 奖惩性教师评价

 C. 教师自我评价

 D. 学生评价

 10.

 按照评价的不同方法,课程评价可以分为

 A. 定量评价

 B. 单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综合评价

 11.

 校本课程的特征包括

 A. 服务性与民主化

 B. 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C. 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D. 教师角色转变

 1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C.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

 D. 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篇七: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4 分)

 1.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网址是(

  )

 选择一项:B

 2.进入课程页面后,学生只能按顺序一章一章的进行系统学习。(

  )

 选择一项:错 a. 错

 b. 对

 3.由国家开放大学开发的能够与学习网同步学习应用程序的名称是(

 )

 选择一项:A a. 国开在线

 b. 国开学习 c. 在线学习 d. 国开远程学习

 4.下面哪些作业类型不属于形成性考核(

  )

 选择一项:C a. 上传单个作业 b. 专题讨论 c. 毕业论文

 d. 阶段性测验

 二、多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4 分)

 5.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考核方式通常采用(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选择一项或多项:AE a. 形成性考核

 b. 网络考核 c. 阶段性考核 d. 纸质考核 e. 终结性考核

  6.课程学习一般需要完成以下哪些环节(

  )

 选择一项或多项:ABCDE a. 学习拓展知识

 b. 完成终结性考核

 c. 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

 d. 浏览课程视频

 e. 学习导学资料

  7.依据在考试时是否允许学生携带、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参加考试,考试一般又可分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ADE a. 半开卷

 b. 全开卷 c. 半闭卷 d. 开卷

 e. 闭卷

  8.学生参加考试时必须要携带的证件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ADE

 a. 学生证

 b. 课程资格证 c. 工作证 d. 身份证

 e. 准考证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计 12 分)

 9.在“国开在线”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上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会导致“国开在线”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个人信息不一致(

  )

 选择一项:错 对 错

  10.形成性考核既可以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完成,也可以在“国开在线”移动学习应用程序上完成(

 )

 选择一项:对 对

 错

 11.论坛不需要登录。(

  )

 选择一项:错 对 错

  12.任何人博客内容浏览者都可以看到并可以进行评价。(

  )

 选择一项:错 对 错

 13.QQ 群可以随意加入,不需审核。(

  )

 选择一项:错 对 错

  14.学生只能管理个人资料,无法查看好友资料。(

  )

 选择一项:错 对 错

篇八: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3一 、 单选题(每题1分, 共计4分)试题l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网址是( )

 选择 一 项:a.w w w .ouchn. enb.w w w .ouc.com.cnc. www . guokai. edu. en d.w w w .ouchn.edu.cn试题2进入课程页面后, 学生只能按顺序 一 章 一 章的进行系统学习。( )

 选择 一 项:a.对b.错试题3由国家开放大学开发的能够与学习网同步学习应用程序的名称是(选择 一 项:a.国开学习b.国开在线c.在线学习d.国开远程学习试题4下面哪些作业类型不属千形成性考核(选择 一 项:a.上传单个作业b.阶段性测验c .专题讨论d .毕业论文

篇九: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讨论与思考参考答案

 1. 科学认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古代天文学和古代力学就是在古代农牧业和建筑、航海等需要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一般地说,在 19 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那时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技术的进步,再促进科学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技术—科学,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而从 19 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顺序。例如,无线电技术就是麦克斯威电磁场理论预言被证实后,才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们研究的科学领域主要涉及宏观的、低速运动现象。工业技术所利用的,也是人们早已熟悉的自然界的“力”和物质。人们可以依靠经验而不必系统地了解它们的许多特性。并且,当时人们也很难去追索这些实践经验背后所隐藏着的一般规律,所以,实践对于科学的促进作用和决定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工业生产和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熟悉的范围。一些研究甚至一时还看不出,能否直接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景。科学的任务,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地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途径。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但我们还不能简单认为,这种变化意味着“决定作用”已经由实践转向了理论,科学在今天之所以超前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正是以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其条件的。现代科学研究仍然要依靠生产技术提供的实验手段,至今仍有不少理

 论研究的内容是来源于生产和技术实践之中。因此人类的生产活动仍然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动力或最终原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①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科学不仅是静态的知识,而且是创造、加工知识的精神活动,科学活动方式是科学实验、理论研究,是人和物组成的动态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两个主要源泉,也是验证科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因此,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的无限循环,构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归根到底都是理论和实践不断矛盾斗争的结果。我们在研究和学习科学时,既要重视学习现有理论和研究方法,又要有创新精神,鼓励提出新观点和新预见,并到实践中去检验。各种观点、假说、理论之间的矛盾。

 ②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科学理论中经常充满着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即使在同一学科中,由于彼此观点和理论的不同,还会形成不同的学派。新旧理论总是不断地进行验证、修改。例如,关于物质可分性问题,有限与无限的争论非常激烈。正是通过争论,人们对于物质世界无限性的理解已经不只是指分割无限,还可指属性、联系、中介、转化等的无限丰富性。现代科学研究和进步,使那些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错误的或片面的理论,不断被更完善的新的学说所代替,从而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

 2. 技术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技术的来源有 3 条渠道。第一条是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源泉,许多技术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技术的第二条来源是科学实践。科学家专门投入到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的研究中,这直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科学实践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技术的第三条来源是科学理论。20 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来源于

 科学理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大大加强,科学理论提供了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并指明了技术努力的方向。

 3. 科学与技术存在怎样的联系? 参考答案:

 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常常需要新见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术,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4.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如何演化的?如今是怎样相互促进的? 参考答案: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论述,开创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制度变化和经济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理论分析的先河。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江泽民同志又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社会成为主要推动力量,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切实推进科技创新,使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技术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

 (1)树立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观念 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科技进步的核心问题,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我们要树立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观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勇于创新,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完善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体系

 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科技应用,以及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发展的飞跃。

 我们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要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把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形成有利于国家科技快速发展的创新体系。

 (3)建立与创新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和学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的创新模型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创新性模型。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合有效途径。促使产业界、政府、科技界之间建立发展科学和技术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使科研人员如鱼得水,企业发展如虎添翼,促使科学与技术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4)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21 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新世纪要求公民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具有勇于进取、积极开拓、善于合作等良好素质,发掘人的潜能去克服物质极限,实现经济与社会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协调发展。教育必须要为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5. 为什么说细胞学说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参考答案:

 因为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6.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

 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

 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能量守恒的意义首要的是建立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种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对此,我们无需知道物质间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无需知道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间的转化途径,只要建立和物质运动状态相对应的能量与物理量间的关系,就可以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得初状态和终状态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这样便于对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量求解。

 7. 是什么原因促使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参考答案:

 (1)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一切必要前提通过圈地运动这种特殊方式的资本主义土地改革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进而开展农业技术革新还最先形成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资劳动力者三层式社会结构使英国农业由落后变为先进最终为英国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切必要前提。

 (2)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国家政治统一推翻封建制度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掌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的到来。

 (3)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这一时期英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进行奴隶贸易从殖民地掠夺财富。对

 内政府还发行大量国债搜刮国内人民。这些财富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手中并且转化为工业革命必需的资本。这些都是实现工业革命所必需的经济条件。

 (4)七年战争对工业革命具有特殊意义七年战争英国战胜法国获得了法国在北美、非洲和亚洲的大量殖民地奠定了不列颠帝国的基础英国成为世界商业和殖民地霸主为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同时工业革命也是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基础的。16 世纪末到 18 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如培根、牛顿等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为机器的出现解决了许多理论上的问题。

 8. 是哪些原因导致了 19 世纪化工技术的革命? 参考答案:

 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崛起和发展,使化学工业与化学科学的关系更趋密切,形成了共存关系。化学基础研究成果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带来了 19 世纪中后期的化工技术革命。

 (1)化肥工业的诞生 化学肥料的诞生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他的毕生研究使世界上产生了一项全新的产业——化肥工业。

 李比希致力于研究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来源问题。1840 年,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阐明植物吸收的矿物质元素,是其生长和形成产量所必需。矿质营养学说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化肥工业成为无机化学工业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人工合成染料 1856 年,年仅十八岁的英国人威廉·亨利·珀金发现了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它可以把丝绸染成一种红紫色。

 新的有机结构理论研究促进了染料工业的发展。到了 20 世纪中叶,商用合成染料的数目已不下 3 500 种。另一方面,化学家们在实验室中还成功地合成了天然染料的替代品。

 (3)制药工业的诞生 19 世纪后半叶,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分支——制药工业诞生了。在这一时期,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成了水杨酸、阿斯匹林等药物。

 1839 年,一位法国化学家首先实现了人工合成水杨酸。后来,德国拜尔药厂研制出了一种经过结构转换的水杨酸类似物,发现它不仅能减轻发热和炎症反应,而且能为关节炎患者止痛。这种药物就是人们熟知的、沿用至今的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aspirin)。

 (4)19 世纪化学工业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炸药 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俗称火药。火药发明后从中国经阿拉伯传入欧洲,黑火药一直应用到19世纪。

 1846 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制得了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无色油状的猛烈炸药,其爆炸威力比过去的火药强得多。诺贝尔进行了几百次实验,改进用硝化甘油作原料的炸药。1867 年,他发现硅藻土可以吸收硝化甘油,制成“安全炸药”。这种安全炸药在采矿、筑路、开挖隧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个 19 世纪是化工技术全面发展的时期。到 19 世纪末,化工技术已与能源技术、电力技术并驾齐驱,共同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强大动力。

 9. 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给人类固有观念带来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在化学领域,有人认为现代化学键理论是继原子论和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上的第三次飞跃。现代化学键理论的中心问题是从微观粒子的本性及其量子力学规律出发,研究分子的电子运动与原子核间的相对振动。现代化学价键理论使人们对各种物质的分子结构逐步深入,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篇十: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开放大学最新《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形考任务 1

 (正确答案已红色标注)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一、填空题 (每题 2 分

 共 8 分)

 (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1 完成 满分 8.00 题干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

 手段

  。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

  科学发现 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蒸汽机的使用 。

 手段; 科学发现;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蒸汽机的使用

 信息文本 二、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

 共 20 分)

 (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2 完成 满分 20.00 题干 1.科学

 2.技术

 3.电力革命

 4.新技术革命

 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 20 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 20 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信息文本 三、简答题

 (17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3 完成 满分 17.00 题干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

 答案: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信息文本 四、论述题

 (25 分)

 题目 4 完成 满分 25.00 题干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案:联系:科学为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1)目的任务不同: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科学的突破叫发现。技术重实践,以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技术的创新叫发明。

 信息文本 五、小论文 (30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5 完成 满分 30.00 题干 读一篇科学家传记或科学史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800 字以上)

 答案:

 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巨人,又是一位纯朴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智慧如同他的科学成就一样,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敬意。

 爱因斯坦承认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自然。但在这一点上,爱因斯坦却不否认数学是科学,他说:“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象在数学中就是那样。”尽管如此,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的共性却是明显的,他认为这就是“求真”或者说“追问是”。除了客观性以外,他还认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科学本身没有感情愿望,没有善恶观念。“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

 那么,科学与伦理毫不相关么?爱因斯坦认为并非如此。他首先承认“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伦理准则要表达清楚和贯彻贯一致,就离不开科学理性,特别是逻辑理性。在他看来,伦理准则不是直观的,也不是任意想象的,而是从一些隐含的前提中推论出来的。要推出有效,自然要讲逻辑。这些隐含的前提是“伦理公理”,它在某些方面像形式公理一样可以没有意义,但事实上却是人们经验的升华,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伦理公理”的来源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痛苦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爱因斯坦文集》里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的、一般认识论的、数学哲学的、科学哲学的、伦理学的、哲学观的、社会学的、政治的,等等。尽管这本文集对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严密的论证,但这不足以泯灭这部文集的价值,毕竟这只是一部随笔,而随笔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人;另外,毕竟——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超人,是我们崇敬的“人化之神”,就像他说的人类不能没有

 宗教性的信仰一样。

 1938 年 10 月在纽约预计于第二年春季开幕的世界博览会工地上,把一些纪念品装在一只坚固的金属盒里,埋在地下,准备等到 5000年后(即 6939 年)让后代子孙把它掘出来打开。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写给五千年后子孙的一封信也被装进了该金属盒并埋在了地下。该信的内容如下:“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器的力量横渡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讯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引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爱因斯坦也是 20 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从他这封信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大科学的家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以及对世界和平和全人类前途的深情关怀。他是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这句话充分表明他对五千年后世界的想象也是美好的。

 今天的世界已经跟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大不一样,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达的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方便条件。今天的世界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为太平,并且世界大部分地方的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形考任务 2

 (正确答案已附题目之后)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一、填空题 (每题 1 分,共 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1

 完成 满分 10.00 题干 1.原子的范围是_______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________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________、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6.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

  。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

 答案:

 1.10- - 10

  2.10- - 14

  3.10- - 20

  4. 核裂变

 5. 核裂变

 6. 核聚变链式

 7. 合成橡胶

 3 8.1953 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 A DNA 双螺旋结构

 9. 氨基酸

 10. 核苷酸

 信息文本 二、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2 完成 满分 18.00 题干 1.原子核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 2.核能(或称原子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超导材料 4.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5.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集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6.基因工程 6.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

 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性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信息文本 三、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题目 3 完成 满分 7.00 题干 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答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E=(△m)c 式中的 E 为能量,m 为质量,c 为光速。光的速度为 c=3×10 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8 分)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E/c ;反之,每减少△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m)c 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题目 4 完成 满分 7.00 题干 简述生物技术的定义与范围。

 答案: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细胞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作为某种化学反应的执行者,将原料进行加工成某种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通俗地说,生物技术就是利用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或其产物,来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质或生物。生物技术并不完全是一门完全新兴的技术,按历史发展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

 传统生物技术是应用发酵、杂交育种等传统的方法来获得需要的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改变细胞或分子的性质而获得需要的产品。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物技术。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特殊需求,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生物技术的雏形逐步形成,20 世纪 70 年代 DNA 体外重组的成功,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式诞生。根据操作的对象和技术,现代生物工程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

 题目 5 完成 满分 7.00 题干 简述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

 答案:

 现代化学发展有如下特点: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这些特点表明了现代化学总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在高度分化的趋势下,现代化学从自身产生了很多新的化学学科分支,如:无机固体化学、配合物化学、分子动力学等。另一方面,化学又与其他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量子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等。

 信息文本 四、论述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题目 6 完成 满分 12.00 题干

 为什么说核能是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能源? 答案:

 1.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2.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的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解决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基本特点。3.核能是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不会发生类似原子弹的爆炸现象。核电站的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被层层包围在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三道屏障内,不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和生物。历史上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事故,是由于人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核电站的安全乃是有充分保证的。

 题目 7 完成 满分 12.00 题干 当代新材料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对环境产生污染。(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

 题目 8 完成

 满分 12.00 题干 目前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三个方面。

 答案:

 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物技术在材...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10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