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5篇

时间:2022-10-07 12:55: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5篇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大学辅导员技能大赛谈心谈话案例分析——学生顶撞专业课老师,你如何批评教育约谈对象:小彬主要问题:在王教授讲课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5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5篇

篇一: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辅导员技能大赛谈心谈话案例分析——学生顶撞专业课老师,你如何批评教育约谈对象:小彬主要问题:在王教授讲课之时,学生朱彬懒懒散散的趴在桌子上,王教授请他回答问题,他当场跟老师说你的教学内容太陈旧,教学方法太简单,看书都比听课有意思,一些学生还在一旁起哄,王教授将此事告知辅导员。解决思路:1)从上课开导学生,以提问的方式教育学生,上课不是浪费时间;2)开导学生,老师不是向辅导员告状,沟通学生老师关系;3)老师在一方面理解学生,但是学生也要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4)以学生父母为例,教导学生,应该尊重教授,可以存有质疑,态度却是很重要的,应该抱着求知的态度与老师沟通。

篇二: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dquo;他们甚至都没看我的简历, 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甲说起自己 2010 年 11 月这一个月以来的求职经历, 十分委屈。

 在学校里, 学生甲是个十分优秀的学生, 班上的文体委员, 学校调频台的女主播, 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均获奖。

 学生甲尤其喜欢英语, 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她在学校的外语学院旁听了一年的课, 自学了语言学等课程。如此优秀的学生甲,在求职过程中却屡屡遭遇失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是和辽宁师范大学的一个女生去应聘一个教师岗位。” 学生甲告诉辅导员, 当时招聘者只看了 看她们所填的应聘表格, 便把自己打发走了, 甚至没留她的简历。

 回到学校后, 学生甲大哭了一场, 她不明白, 招聘者甚至对自己一无所知, 怎么就知道她不适合这个职位呢? 她告诉辅导员, 这一个月以来, 她已经参加了近十个学校的小型招聘会, 都是留下简历后就一直被动地等待用人单位的消息, 最终一无所获。

  加强学风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经常“进班级”、“进寝室”, 甚至不定期地以“同学” 的身份深入课堂, 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 使辅导员更透彻的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辅导员应带领学生组建志愿者服务队, 组织优秀的青年志愿者以义务教师的身份到事先联系好的实践基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丰富了 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在就业工作中, 从教育实习工作到毕业生鉴定、 毕业生详细情况统计、 学生个人简历制作, 从收集就业信息到指导应聘、 签约, 辅导员应有计划、 有步骤、分类别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化的教育培训。

 一方面, 突出对教育实习过程的引导。

 另一方面, 提高学生应聘礼仪和择业技巧。

 培训毕业生面试时如何着装、 鞠躬行礼以及应答面试的言行举止; 帮助学生自信地应对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

 另外, 辅导员还应为学生讲授在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宜, 以及优秀学生成功应聘的案例, 使之在应聘时能够胸有成竹、 稳中求胜。

 1. 此类案例发生的原因显而易见。

 物以稀为贵。

 过去, 我国大学生数量少,毕业生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进入 21 世纪后,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经济结构的调整, 市场竞争的加剧, 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之高教结构的不尽合理, 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毕业生供需矛盾客观存在,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

 目前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式, 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难, 不要说自己理想的工作不好找, 就连专业对口的工作都不容易找, 有时还要不断地降低择业标准才有就业的机会。

 这种情况的出现, 令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 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找到满意的单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还存在着“等待”、“依赖” 的现象,“主动求职”意识和“职业发展” 意识不强。

 2. 通过此案例, 应实践“发展式生涯辅导”, 实现大学生教育培训全程化。基于以往毕业生通常采取被动式的择业态度, 辅导员应尝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择业问题, 从保守的就业“临时促销型” 转变为发展式学业生涯辅导。

 从大一新生入学抓起, 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规划辅导, 大学一年级时引导学生学会设计自己, 规划好自己的现实蓝图, 侧重加强学生专业意识教育、 心理指导及人生观教育; 大学二、 三年级时引导学生学会塑造自己, 将自己的实力精致化、 系统化,突出综合素质指导; 大学四年级时引导学生学会营销自己, 强化择业观教育和应聘技巧的指导, 实现全程化的教育培训。

 3. 应不断学习并掌握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把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上升到能够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始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使毕业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心、 辅导员老师的关爱, 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实行毕业生“首问制”, 即每一位毕业生无论有任何问题, 都能于第一时间在辅导员这里得到满意的答复, 决不将学生推向其他部门。

 定期召开尚无工作意向学生的座谈会, 逐一地与尚未签约的学生谈话, 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把握机遇,解决应聘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顺利就业。

 建立大学生个体就业信息档案, 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就业情况、 未签约学生的就业意向等诸多内容。

 鼓励学生多种就业途径, 鼓励学生考研, 鼓励学生积极响应西部计划和辽西北计划的号召,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指导学生报考公务员,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留校选聘,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灵活就业、 办理就业代理等。

  在原有大学生个体就业信息档案的基础上建立电子版的管理系统, 做好对毕业生就业进展状况的动态把握。

 在学院网站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版块, 随时发布并及时更新就业信息, 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消息并加以指导, 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每一次就业机会成功就业。

 同时要求学生及时浏览校园网, 掌握就业信息, 主动寻找就业机会, 不能坐等。

  每次招聘会辅导员应亲临现场, 了解就业形势, 并根据大学生就业状况对自身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调整, 教导学生看清自身位置, 了解自身缺陷, 在今后学习中弥补; 指导学生通过电话、 网络查询等各种途径, 做到事先了解相关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有准备地参加招聘会。

 在与用人单位的交往中, 辅导员应和学生一样提前掌握该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 做到知己知彼; 积极配合用人单位的工作,加强交流, 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基地,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篇三: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探索 206

 2016 年 2 期 高校辅导员如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进行干预 姚 尧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反应,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及危机事件。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大比例是人际关系失调所引起的,作为‚人生导师‛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

 关键词:辅导员;人际交往;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6X(2016)02-0206-01

 1 人际交往危机的征兆 作为辅导员要积极预防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危机。密切关注学生出现交往危机的征兆,及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忽视这一阶段的后果将可能使辅导员丧失帮助那些问题学生的最好契机。

 首先,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的情况。辅导员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了解、掌握学生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形成比较畅通的信息传送渠道,同时要尽可能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谈心,了解学生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建立师生间的信任与沟通。实践证明,师生间的信息沟通是化解危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其次,人际交往危机也有一些明显的征兆比如:社交焦虑:存在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自我封闭,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抑郁倾向:对社交活动失去主动性和兴趣,孤僻,对生活丧失希望,自我评价偏低,认为自己是不受别人欢迎的人。强迫倾向:对特定情景或特定人际关系过分敏感,思维方式固定化,逃避人际交往,胡思乱想,表现为无意义的观念及重复性的行为。语言障碍:口吃或言语表达障碍,由人际关系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引起。情感障碍:由伙伴、朋友、恋人或其他人际关系、社会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引起情感的相互伤害,导致人际关系疏理或崩溃。攻击性行为:对人充满敌意,采取冲动性语言或粗暴行动对待周围的人。因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非常重要。辅导员可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测试情况、和学生谈话以及其他人的反映中掌握学生出现危机的征兆,从而发现危机干预的对象。

 2 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及干预措施 2.1 人际关系危机 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主要是指作为在校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适、自闭、逃避、自恋、自负以及难以调和与他人关系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大学生,尤其在刚入学的新生,特别容易发生人际关系危机,他们初次离开父母,有些学生第一次住进集体宿舍,开始集体生活。一个性格健全,有一定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在这个阶段也会遇到一些交往的障碍和困难,更不用说那些不善言辞、身处异乡的学生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摩擦和挫折,会产生拒绝、畏惧、慌张、不安的感觉,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危机。人际关系危机常常会使人产生一种反常的情绪状态,影响自身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而这中不良情绪还会进一步造成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2 人际关系危机的干预 作为辅导员,在进行危机干预时需要具备以下帮助技巧:专心致志;准确地倾听并做出适当的反映;思维、情感和行动方面保持一致;稳定和支持学生的技巧;分析、综合和判断的基本能力;探索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的评估和转介技巧。危机干预有六个基本的步骤:(1)确定问题;(2)保证求助者安全;(3)给予支持;(4)提出可替代的解决方法;(5)制定现实的短期计划;(6)获得求助者的承诺。前三步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基本的倾听和反应技术是进行危机干预的前提条件,要求我们以投入、真诚、尊重、接收、不偏不倚和关心的态度进行倾听、观察、理解和作出反应。后三步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即根据求助者的需要和状态(是否具有能动性)以及可利用的环境支持,采取非指导性的、合作的或指导性的干预方式。就危机干预的核心而言,辅导员对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干预也参照以上步骤进行。在具体实践中,辅导员一旦遇到学生出现了人际交往危机,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及时向有关上级领导汇报,获得外部环境的支持;向同学、室友了解情况,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调动身边同学、朋友的积极性,做好朋辈咨询;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帮助。同时,辅导员针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危机,在干预过程中要结合以下策略:自我检查策略。在交往危机出现的时候,引导学生第一个采取的步骤就是好好地问一下自己我到底在哪里做得不够。在与对方的沟通中运用自我检查的策略,可以润滑彼此的关系,促使对方的改变。求同存异策略。交往的双方若心理相容,容许不同的存在,则态度与行为就容易引起彼此肯定的反应。引导学生做一次角色换位,扮演一下对方的角色,体验一下对方的情感,就能很好地改变自己的看法,做出有利于交往的行为来。情谊联络策略。与人交往,必须以诚相待,热情待人。但光有热诚还不够,必须要有一定的情谊联络的技巧和手段。要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自然、朴实、得体。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交往非常顺利,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记住:自己的态度决定别人的态度。很多时候,情感联络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需要指出的是,保证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信息畅通非常重要。比如登记学生个人和家庭的联系方式,尤其是关注一些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在危机得到初步解决后,辅导员仍需对有关同学保持一定的关注,防止出现反复。

 参考文献 [1]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汪汉荣.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消除对策[J].经济师,2005(2). 作者简介:姚尧(1981—),男,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思政及德育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课题编号(YN2015-17)。

篇四: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5用“三心” 做“三长”王以一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大学辅导员角色意识浅谈摘 要:在“三育人”模式下,辅导员即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也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者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者。辅导员应当充分认识自己在“三育人”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用“责任心”、“同理心”和“耐心”,做好学生的“师长”、“家长”和“兄长”, 实现辅导员育人效率的最大化、效果的最优化。关键词:辅导员 三育人 角色定位辅导员与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一起,组成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辅导员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不同于进行专业课老师,也有别于行政、后勤管理人员,虽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但是各自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立足点乃至时间段都是不尽相同的。在我国,高校施行“三育人”制度,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三育人”的模式下,辅导员应对自己的角色有全面准确的定位,既要看到自己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异同,又要充分认识自己在“三育人”中所处的优势地位,用“三心”,做“三长”,实现辅导员育人效率的最大化、效果的最优化。一、用“三心”——精诚至,则金石开辅导员应该以一颗挚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而爱心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具体而言,即需要有责任心、同理心、耐心!1.辅导员的责任心。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对学生负责,就是要推己及人,将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全方位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解决,有问题也要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及时指出。既要注重优秀学生的培养,又要关心帮助后进生,激励中等生。眼光要停留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放过一个人,更不放弃一个人,对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学生工作的特点注定了辅导员要有超强的责任心。学生工作的内容多,包括奖、勤、助、贷、补等事务性工作,也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爱情方面的等等问题;学生工作也是忙碌的,上下班时间不规律,工作地点难以固定,哪里需要辅导员就出现在哪里,“跑断腿、磨破嘴”,而这些就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作为支撑。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才能始终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传递给学生温暖、友爱和正能量。2.辅导员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也叫共情。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同理心是辅导员在三育人的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同理心告诉我们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成长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辅导员必须承认这种差别,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都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辅导员应从同理心的角度出发,承认并尊重每一名学生之间的差异,耐心地倾听每一名学生的心声。同理心告诉我们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辅导员常常为自己的苦口婆心不被学生理解感到苦闷,也为学生的一些行为感到不可思议,经常生出这样的疑问: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同理心告诉我们,不是学生怎么了,而是学生就这样。我们的学生常常崇尚个性的张扬,思想的自由,又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就业压力,所以他们的思想、行为往往与我们的要求不合拍。辅导员不了解这一点,就难以与他们沟通。因此,辅导员需要暂时搁置自身的参照体系,忘记自己老师的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从学生的处境来体察其思想和行为,理解学生的感受。3.辅导员的耐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老师的苦口婆心,学生的不断坚持;辅导员要想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实现的,需要真诚相待、朝夕相处。由此可见,耐心也是辅导员的必备素质之一,是做好“三育人”的关键。耐心就是给学生一个成长的空间,成功的空间。人都是发展的、变化的。有的人大器早成,有的人大器晚成,如果辅导员仅据学生一时的表现就对给他们贴标签,甚至对一生做出否定的推测,岂不是大错特错!作为辅导员,如果你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或者犯了什么错误,你就门缝里瞧人,对他报以不屑的眼神、轻蔑的嘲讽,甚而推知他一生的平庸,那么也许你毁掉的是一个总统,一个科学家。耐心就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教育要耐心:辅导员要善于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讲解,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管理也要耐心:要耐心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反复,在对学生的反复教育转化过程中,耐住性子;服务也要耐心:要耐心的聆听学生们的心声和诉求,耐心的为他们进行解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效果只能更差。二、做“三长”——信其师,则亲其道1.辅导员是“师长”。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辅导员扮演的第一个“角色”。他们通过党团建设、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手段从事第一课堂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少辅导员通过自身努力,走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讲台,成为一名一线教师。

 辅导员需专注于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辅导员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要认真组织各类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开展团体辅导,让学生们在互动体验中健全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辅导员更多的是教无字的书。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人生的领航员。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大,一方面就业需求之多与岗位之稀缺,一方面是现实岗位与学生心理预期岗位的距离之大,所以很多学生对就业前景表现出一种茫然。辅导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要研究学生的就业状况、做好就业指导;也要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描绘发展蓝图。2.辅导员是“家长”。一个个学生组织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集体,对集体的管理需要有制度纪律等刚性的约束,比如请假制度、学习制度、学分制度、学籍管理等。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把班集体当作一个家庭,除了用行政手段来管理这个班集体之外,辅导员还可以用家庭管理的形式来管理班集体。“家长”要了解、爱护每一个孩子。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最为了解的,因为血缘的关系,他们爱每个孩子,坚信每个孩子都很优秀,正如俗话所说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所以作为辅导,更要关爱“孩子”,熟悉每个“孩子”的情况。不能只关系其学习,也要关心其生活;不要只看到其缺点,更要要看其优点;不要只关注眼前,更要着眼其未来。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好的。“家长”不要事必躬亲,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一个家庭“家务”繁重,一个班集体更是如此。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同样班集体也是这样,辅导员应该和学生一起民主制定班级公约,与学生约法三章,以制度管人。过去家庭孩子多,父母忙不过来,聪明的父母会发挥哥哥姐姐的作用,以大带小,让年长一些的、懂事的孩子分担一些家务。辅导员也要善于发现并培养班级中的“哥哥姐姐”,让学生管理学生,锻炼“三自”能力。3.辅导员是“兄长”。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也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学生中的一员,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是一名兄长的角色。以兄长的角色去工作,更容易增进师生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辅导员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高人一等的布道者。任何颐指气使、道貌岸然,自以为是,只会拉开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育人工作的难度。辅导员应该尽兄长的义务,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以兄长的角色去工作,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辅导员是兄长,意味着辅导员是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的心是相通的,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可以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有效地消除师生的隔阂,拉近师生的距离。参考文献:[1]姚玉平.高校辅导员须具备“三心一体”[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2):7-9.2015年·8月·上期经营管理者学

 术理

 论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篇五: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34 卷

  第 9 期Vol.34

 No.9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 年 9 月 20 日Sep.20 2014·192·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9.095社交恐惧症 (social phobia, SP)

 , 也称为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anxietydis-order,SAD)

 , 是指患者害怕他人在场时做事或在公开场合进行社交活动, 对新环境或陌生对象产生恐惧、 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并达到异常程度。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社交恐惧症使他们学习的机会与社会交际锻炼的机会明显减少, 是大学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心理问题[1]。一、 原因分析( 一 )

 生理原因社交恐惧症发病的生理原因包括神经生化异常、 遗传因素等, 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有 5- 羟色胺功能和多巴胺功能失调。外貌、 身高、 体味、 生理缺陷等原因可能导致心理自卑, 出现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

 “郎才女貌” 等传统思想让女孩子对于外貌关注度较高, 如果肤色、 身材、 身高距离自己期望太远, 对自己接纳不够, 则会产生自卑情绪。生理缺陷如口吃、 残疾等, 对于男孩和女孩都容易导致社交恐惧。这样的学生倾向于回避人多场合, 减少别人对自已的关注, 长期会导致社交恐惧。( 二 )

 社会原因1.成长经历大学生如果在婴幼儿时期, 因家庭冲突、 父母去世、 离异等原因, 缺少家庭的温暖, 可能导致自卑、 人格退缩、 交往困难等。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过于保护或过于专制都容易导致孩子缺少社交训练, 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交往自信具有积极的影响。2.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能为其提供爱, 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且能使大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 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从而改善社交焦虑, 减少社交逃避行为[2]。学生进入大学后社会支持存在由纵向、 家庭内支持为主, 向横向、 外部化发展的趋势。绝大部分社交焦虑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一转变, 很多同学仍然依赖家庭给予的支持, 没有意识到同学、 朋友之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存在社交恐惧的大学生未能构建起自己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方面渴求交往, 另一方面内心郁闷孤独, 这种心理矛盾十分常见。3.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直接诱因, 如根据生理缺陷而起的不雅的外号、 来自权威人士(如学校教师)或青春期异性的负性评价、 人际交往中的重大心理挫折等。(三)心理原因1.内向的性格具有社交恐惧的大学生往往性格内向, 自尊心较强, 敏感多疑, 追求完美, 对自己的缺陷不能很好地接纳, 遇到心理挫折往往倾向于内归因。如将遭遇别人的嘲笑归因为自己的无能, 而不是归因为别人的道德品质问题。2.不合理认知认知偏差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和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对自己的认知偏差往往表现为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对自己的优点认识不足, 而对缺点加以放大。在偏差的自我印象、 自我观念、 自我评价基础上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 如自卑、 孤独、 焦虑等, 有时出现外表孤傲与内心自卑同时存在于个体身上。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表现在对人际交往的目的、 意义、 内容、 方法认知不合理, 往往从消极角度看待人际交往, 如认为人情淡漠, 人际交往目的就是互相利用, 拉关系、 走后门, 人际交往过程中心理防卫过强, 总认为别人在挑自己毛病, 交往过程小心翼翼, 过于紧张。3.缺少人际交往技巧大学生社交恐惧症形成原因及干预策略罗泽如(淮阴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摘 要:

 社交恐惧症形成原因有生理原因、 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等。

 干预策略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 (SPIN)进行初步筛选, 对于程度较轻的社交恐惧采用预防性干预策略, 对于中等程度的社交恐惧采用针对性干预策略, 对于程度严重的社交恐惧采用个别心理咨询干预策略。关键词:

 社交恐惧症; 形成原因; 干预策略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4)09-0192-02收稿日期:2014-08-14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学校预警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FDY011)。作者简介:

 罗泽如 (1970—)

 , 男, 江苏盱眙人, 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93·社交恐惧的大学生往往缺少人际交往技巧, 一旦交往失败, 会对自信心造成更大的打击, 更加恐惧和回避交往。例如不善于交往中倾听, 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给予合适的赞美, 在交往中不善于把握尺度, 人际交往中不善于整饰形象等。二、 干预策略采用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进行初步筛选, 该量表是Kathryn、M.Connor 等人在 2000 年发表的, 采用 5 点计分方法(0-4), 共 17 项, 总分超过 19 分者为有社交焦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联合西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率的检验, 结果均达到了满意的水平[3]。本研究对超过 19 分的社交恐惧学生开展主动干预。( 一 )

 预防性干预主要是针对轻度社交恐惧的大学生, 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自我调节能力。预防性干预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主要采用开设人际交往选修课程, 鼓励动员轻度社交恐惧同学参加这些课程的学习。1.学习人际交往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交恐惧症形成的原因, 学会恰如其分地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优势, 对缺憾学会自我接纳。从积极的角度理解人际交往的目的和意义, 进行言语沟通技巧和非言语沟通技巧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 分析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完善, 并学会积极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情绪管理, 提高情绪体察能力, 调整消极情绪, 增加积极情绪体验。2.进行心理资本训练2004 年,Luthans 等人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 “心理资本” 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 “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 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 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 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4]。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乐观(optimism)、 希望(hope)、坚韧性(resilience)4 个维度。将心理资本纳入社交恐惧症干预范畴, 体现了干预过程的人性化, 激发学生内在的正能量主动战胜社交恐惧, 训练包括:

 ①自我效能感训练, 通过挑战恐惧程度由小到大的级别任务, 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自我效能感。②乐观情绪训练, 根据心理咨询情绪 ABC 理论,A 代表诱发事件, 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 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的结果。训练学生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 使之转变为合理观念, 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5]。③希望训练, 设立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短期、 中期、 长期目标, 纳入大学生生涯规划, 目标切合实际, 通过努力可以实现。④心理韧性训练, 在人际交往中勇于挑战自我, 不怕挫折。( 二 )

 针对性干预对象为中等社交恐惧的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以帮助他们有效缓解, 需要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干预要兼顾干预效率和专业性, 包括团体辅导干预和朋辈辅导干预, 积极增加他们的人际互动, 改善社交恐惧。1.团体辅导干预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 它是通过团体中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 学习、 体验, 认识自我, 探索自我, 接纳自我, 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根据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成员之间存在多向沟通过程, 求助者相同的认知和体验, 可以互相交流、 相互接纳。同辈成员成功的经验更容易成为最有说服力的榜样力量, 给同伴以鼓舞。团体心理辅导在改善社交恐惧症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宣泄消极情绪, 改善自我接纳, 增加人际交往的温暖体验, 调整不合理认知, 提升交往自信。2.朋辈辅导干预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 通过对学生骨干进行朋辈辅导技能培训和社交恐惧症干预策略培训,让朋辈辅导员基本掌握谈话技巧, 选择个性化的介入方式, 开展人际交往辅导。朋辈心理距离更近, 在助人自助活动中可以加深同学友情。朋辈辅导可以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 让个体体验到人际之间的温暖。朋辈之间的鼓励接纳尊重, 可以很好地改善自我体验, 提高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朋辈辅导还可以积极创造拓展活动机会, 帮助改善过敏性的人际恐惧, 增强人际交往效能感。朋辈辅导也是真实的人际交往过程, 获得的成功体验可以很好地提升交往自信, 有助于改善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认知等。(三)个别心理咨询干预主要针对程度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学生, 干预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主, 特别强调干预的专业性。首先, 根据 CCMD3确诊为精神疾病、 抑郁症、 严重神经症的患者, 需要征求本人及家长意见, 和心理咨询中心一起协商转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心理咨询中心职能范围的社交恐惧症学生, 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干预。对求助者成长经历中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社交恐惧, 采用钟友彬的认知领悟疗法, 促进领悟缓解焦虑。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调整不合理认知观念, 训练积极情绪反应模式。进行放松训练或生物反馈治疗, 改善躯体化症状,采用系统脱敏疗法缓解人际交往的恐惧情绪等。参考文献[1]韩惠民 . 社交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3)

 :2121-2122.[2]汪隽 . 社会支持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3)

 :293-295.[3]肖融 . 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 华西医学,2007,(3)

 :477-479.[4] 仲理峰 . 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7,(2)

 :228-229.[5]郭念锋,虞积生 . 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 :

 陆水东)

 大学生社交恐惧症形成原因及干预策略大学生社交恐惧症形成原因及干预策略作者:罗泽如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刊名:开封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罗泽如 大学生社交恐惧症形成原因及干预策略[期刊论文]-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9)2014(9)

【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5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