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4篇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 二、智猪博弈:对诸多经济现象的解释1.智猪博弈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端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位于猪圈另一端的食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
智猪博弈:对诸多经济现象的解释 1. 智猪博弈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端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位于猪圈另一端的食槽中就会有10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每按一下按钮会耗去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端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位于猪圈另一端的食槽中就会有10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每按一下按钮会耗去相当于2单位猪食的成本。如果大猪先到食槽,则大相当于2单位猪食的成本。如果大猪先到食槽,则大猪吃到9单位食物,小猪仅能吃到1单位食物;如果两猪同时到食槽,则大猪吃7单位,小猪吃3单位食物;如果小猪先到,大猪吃6单位而小猪吃4单位食物。表2给出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猪吃到9单位食物,小猪仅能吃到1单位食物;如果两猪同时到食槽,则大猪吃7单位,小猪吃3单位食物;如果小猪先到,大猪吃6单位而小猪吃4单位食物。表2给出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表2
智猪博弈小猪按等待按小猪按等待按大猪5,14,4大猪等待9, -10,0
这个博弈大猪没有劣战略。但是,小猪有一个劣战略“按”,因为无论大猪作何选择,小猪选择“等待”是比选择“按”更好一些的战略。这个博弈大猪没有劣战略。但是,小猪有一个劣战略“按”,因为无论大猪作何选择,小猪选择“等待”是比选择“按”更好一些的战略。所以,小猪会剔除“按”,而选择“等待”;大猪知道小猪会选择“等待”,从而自己选择“按”,所以,可以预料博弈的结果是(按,等待)。这称为“所以,小猪会剔除“按”,而选择“等待”;大猪知道小猪会选择“等待”,从而自己选择“按”,所以,可以预料博弈的结果是(按,等待)。这称为“重复剔除劣战略的占优战略均衡”,其中小猪的战略“等待”占劣战略的占优战略均衡”,其中小猪的战略“等待”占优于战略“按”,而给定小猪剔除了劣战略“按”后,大猪的战略“按”又占优于战略“等待”优于战略“按”,而给定小猪剔除了劣战略“按”后,大猪的战略“按”又占优于战略“等待”
篇二: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
14 年第 6 期第 22 卷(总100 期)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SJTU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6 , 2014Vol.22Nov , No.100收稿日期:2014-05-1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管理民间社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CZZ030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枢纽性社会组织研究”( 14ZS040 )作者简介:王向民,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政治学博士;许文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①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5期:第96-110页。②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上海:中华书局, 2000年,第11-12页。③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第 54-55 页。制度缺失的理性行动:PX事件中政府与民众博弈的“内卷化”现象王向民 许文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上海 200241 ) 摘 要:日益增多的PX环保事件显示出“内卷化”趋势,民众强硬地“邻避”或索要高价,政府则机会主义地宣布停建或缓建,使国民经济中必需的PX项目无节制地流产。这是一种政府与民众理性行动却由于制度缺失而导致非理性的结果。本文以近年来发生于厦门、大连、宁波、昆明的四次 PX 事件为例,从博弈论与政策过程的角度,解释了政府与民众的理性行动及其导致的零和博弈窘境,并指出了通过制度设计与重复学习走出零和博弈怪圈的出路。关键词:内卷化;理性选择;博弈; PX事件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7095 ( 2014 )
06-043-10“内卷化”(Involution )概念最早源自人类学家戈登威泽( Alexander Goldenweiser ),用来指称一种文化模式达到某种最终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即系统在外部扩张条件受到严格约束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① 黄宗智将“内卷化”概念应用于华北小农经济及长江三角洲乡村发展研究,以“过密化”表征“内卷化”的具体内容,“过密化”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②杜赞奇则将“内卷化”概念拓展到政治社会研究领域之中,提出“国家政权内卷化”,用以说明民国时期国家权力在基层的扩张并没有带来效益的相应提高 ③ 。“内卷化”概念的测量有三个维度:第一,就外部投入而言,人力、物力、财力持续得到加强与扩展,形成了一系列增长;第二,就制度模式而言,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内部发展模式和严格的约束机制,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行为模式形成高度的路径依赖乃至制度固化;第三,就生产效益而言,表现为不断增加的投入量与不断减少的单位产出之间的矛盾,也即一种“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近年来频发的PX事件呈现出清晰的政府与民众博弈的“内卷化”特征。第一,PX事件在各地频发,参与群体、行动方式以及目标诉求日益增多,政府与民众投入博弈的时间、精力、财力等资源成本不断增加;第二,博弈模式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无论是作为抗争者的民众还是决策者的政府,都难以摆脱先前的思维惯性与行动框架,“散步”、大规模抗议游行成为表达民意的DOI: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14.06.00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常规剧目,隐瞒、公开、回应、让步则成为政府回应的一般模式,双方的博弈方式呈现出固化趋势;第三,尽管事件有持续发展与不断升级的趋向,但双方通过彼此沟通、互动博弈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果却不断削弱,最终使PX性事件陷入僵局,决策停摆,走向“两败俱伤”。除2007年厦门案例以民众的克制、理性与政府的公开、民主而实现了“双赢”的结局外,此后的 PX 事件都朝着政策停摆的“双输”趋向发展。成熟共同体必有稳定而可预期的“社会黏性”,缺乏行动共识与制度规范的“社会黏性”直接导致机会主义的行动方式和毫无妥协、非此即彼而又随时停摆的零和博弈。近年来连发的 PX事件的内卷化让我们思考:政府与民众是否已经形成了理性化与理性行动?理性化为何在政策过程中导致内卷化的非理性结果?怎样破除这种内卷化的非理性结果?本文选择2007-2013年的四个近年来影响较大的 PX事件作为分析案例。这四个事件之间具有影响传递与学习模仿的行动框架关联、事件过程中政府和民众具有鲜明的理性化特征与博弈策略。在资料搜集上,我们以慧科数据库及龙源期刊数据库为资料平台,对媒体中关于 PX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了集中搜索与统一系统地收集整理,共取得《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以及事发当地媒体资料并从中选取报道资料112篇,将这些报道文本作为案例的主体来源;此外,事发当地政府网站关于 PX事件的相关通知公告与处理举措,也被广泛收集,用来分析政府的态度,推断其理性化与行动方式。同时,为了弥补现场田野之不足,我们对参与报道的深度报道记者进行了追忆访谈,并使用了他们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一、理性化与理性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塑造PX事件的内卷化,反映的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博弈主体的理性化与理性行动反而造成事件的非理性结果。因此,必须首先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与政治是否已经形成了理性化的行动主体。新中国的前30年,社会主体及其行动方式主要是由意识形态塑造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社会自主性缺乏或者完全丧失,呈现出明显的“总体性”特征,个体习惯并依赖于国家的资源配置,服从并信仰于国家的意识形态,在泯灭利益需求、丧失独立人格的同时,坠入了国家控制与自我控制的双重轨道。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与发财致富观念催生了个体主义与理性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去集体化、城市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性改革策略将个体从集体和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松绑” ④ ,民众开始有了独立决定权并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此同时,私人经营逐步兴起,乡镇企业风起云涌,精英下海蔚然成风,世俗化而非新教伦理的个人追求财富、积累财富的经济行动得到了社会正当性 ⑤ 的直接激励。随着经济权益意识得到解放,个体化从“解放维度”向“祛魅维度”不断发展 ⑥ ,个体理性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权益意识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抽象而具体的权利意识,参与诉求迅速集聚,通过体制内的民意表达渠道与体制外的群体性事件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个体不再是集体单位的一分子,他“获得了更多力量,并作为具有政治决策力和文化判断力的重要的、独立的社会范畴而出现” ⑦ 。个体经济理性的社会性扩散形成了个体行动中的理性算计。这种理性算计不仅体现为集4 4④⑤⑥⑦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第358-359页。金碚:《财富的觉醒: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道路》,《南京师大学报》 2008 年第 3 期:第 5-10 页。成伯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南京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2 期:第 129-135 页。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第365页。
2014年第6期 王向民,等 制度缺失的理性行动:PX事件中政府与民众博弈的“内卷化”现象体行动中抗争者对“以法抗争”、“依势博弈”、“以理抗争”、“权变抗争” ⑧ 等抗争手段的审慎选择与灵活运用,而且体现为充分利用法治话语、媒体舆论、行政体系等政治机会结构 ⑨ 与社会资本 瑏 瑠 促成逐利型、维权型集体行动 瑏 瑡 的主动反应。作为抗争政治的分支领域,环境保护事件多被纳入“环境抗争”分析框架,将其视为社会力量的呈现与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其消极性(“邻避运动”研究虽然讨论抗争的消极性,但仍未直接考察其消极性)。事实上,学术界关于PX事件的大量研究已经论证了行动主体的理性行动及其对事件走向的关键作用。周娟关于厦门PX事件的深入调查,认为在当代中国人们参与环保运动的动机更多的是个人利益的算计。
瑏 瑢周志家将PX事件中的当地居民的行为动机进一步细分为社会动机、一般环保动机、自利动机和厦门环保动机,并探讨了不同动机对集体行动的作用影响。
瑏 瑣孙玮的厦门PX事件的大众媒介报道研究,发现大众媒介通过定义“我们是谁”推进了运动中的集体认同感建构。
瑏 瑤而“邻避运动”( Not In MyBackyard )的分析结论 瑏 瑥 ,几乎是PX事件中行动主体理性化的再现,其风险诱因、发生机制与决策模式都是理性选择的行为展开。现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理性并不总是带来集体的理性,公共事件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就理论层面而言,公地悲剧、囚徒困境、“搭便车”的经典模型描绘了集体行动困境的生产机理; 瑏 瑦 就实践层面而言,随着爆发频率的不断增加,公共事件世俗化、基层化、暴力化 瑏 瑧 的特点也愈发明显。上海浦东新区“列车工程”流产事件、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等5 4⑧⑨ 瑏 瑠 瑏 瑡 瑏 瑢 瑏 瑣 瑏 瑤 瑏 瑥 瑏 瑦 瑏 瑧相关研究参考: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文史博览》 2008年第12期:第60-63页;董海军:《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社会》 2010年第5期:第96-120页;朱健刚:《以理抗争:都市集体行动的策略———以广州南园的业主维权为例》,《社会》 2011年第3期:第24-41页;王军洋:《权变抗争:农民维权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以生态危机为主要分析语境》,《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第16-27页。童志锋:《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理论月刊》 2013年第3期:第161-165页。石发勇:《社会资本的属性及其在集体行动中的运作逻辑———以一个维权运动个案为例》,《学海》 2008年第3期:第96-103页。王国勤:《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学术界》 2007年第5期:第264-273页。周娟:《环保运动参与:资源动员论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第10期:第41-47页。 周志家:《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居民 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社会》 2011年第1期:第1-34页。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构建——— PX 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新闻大学》 2007 年第 3 期:第 140-148 页。环境事件的“邻避运动”分析论文,参考:汤京平:《邻避性环境冲突管理的制度与策略———以理性选择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六轻建厂及拜尔投资案》,《政治科学论丛》 1999 年第 10 期:第 355 页;何艳玲:《“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公共管理研究》 2006 年第 4 期:第 93-103 页;丘昌泰:《从“邻避情结”到“迎臂效应”:台湾环保抗争的问题与出路》,《政治科学论丛》 2002 年第 17 期:第 33-56 页;汤京平,翁伟达:《结构邻避运动———国道建设的抗争与地方政治动员》,《公共行政学报》 2005年第14期:第125-149页;汤京平,陈金哲:《新公共管理与邻避政治:以嘉义县跨域合作为例》,《政治科学论坛》 2005年第23期:第101-132页;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 2009年第12期:第102-114页;陶鹏,童星:《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南京社会科学》 2010年第8期:第63-68页;邓君韬:《“邻避运动”视野下 PX项目事件审视》,《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5期:第85-88页。[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第10-19 页。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学海》 2009 年第 4期:第146-152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案例分别暴露出“自由行动者缺席与能力短缺” 瑏 瑨 、去组织化与暴力化相结合的“原始抵抗” ② 瑏 瑩 等问题,进而在揭示个体自利本性、理性能力有限、情绪化行动的基础上,阐释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上述研究的共同结论是,PX 事件的抗争个体反映出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其动员机制与行动策略都是理性选择的社会扩展。相较而言,政府的理性化与理性行动研究更多体现在政策执行领域。中国的制度变迁表明,政策失败的起因有以下几种: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
瑐 瑠就政策执行而言,中央与地方之间呈现阳奉阴违的“斗鸡博弈”( Chicken Game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智猪博弈(Boxed Pigs Game )而同级地方政府之间则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 Dilemma )。 瑐 瑡同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营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博弈和交易,形成了政府治理形态的嬗变。
瑐 瑢政府的理性化也带来地方政府的恶性扩张、地方保护主义 瑐 瑣 等非理性结果,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与侵占,而且在政府自利理性之下,引发公共管理危机,导致资源利用无度、组织效率缺失、政策执行失范、利益表达异质、社会秩序混乱 瑐 瑤 等现实困境。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已经形成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化,正是这种理性化使之采取了基于算计的理性行动。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用理性博弈的理论对其行为加以分析。二、理性博弈:政策过程中的政府与民众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充满着利益主体的互动博弈。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瑐 瑥 ,公共政策的博弈过程可以使用艾伯特·塔克( Albert Tucker )的“囚徒困境”模型加以理解,互动博弈的双方是政府与民众,互动博弈贯穿于政策的构建、制定、执行以及评估的过程之中。该模型假定,政府与民众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博弈过程中建构有利于自己的行动策略。公共权力的政治角色,决定着政府的核心职能在于最大限度地提供并维护公共利益。
瑐 瑦政策过程中的政府“合作”策略表现为:(1 )政策构建过程中的利益察觉与诉求协商;( 2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公开与沟通互动;(3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序与法制化执行;( 4 )政策评估过程中的自觉接受监督与注重民意反馈。与此相对,自利倾向的扩大将导致政府的“不合作”策略,以机会主义的决策方式呈现出来,它表现为:(1 )议程设置的“关门模式” 瑐 瑧 ,政...
篇三: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
智猪博弈:对诸多经济现象的解释二、 智猪博弈:
对诸多经济现象的解释 1. 智猪博弈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 在猪圈的一端设有一个按钮, 每按一下, 位于猪圈另一端的食槽中就会有10单位的猪食进槽, 但每按一下按钮会耗去相当于2单位猪食的成本。
如果大猪先到食槽, 则大相当于 单位猪食的成本猪吃到9单位食物, 小猪仅能吃到1单位食物; 如果两猪同时到食槽, 则大猪吃7 单位, 小猪吃3单位食物; 如果小猪先到, 大猪吃6单位而小猪吃4单位食物。
表2给出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如果大猪先到食槽, 则大
表2 智猪博弈小猪按等待按大猪大猪5,14,4等待9, -10,0
这个博弈大猪没有劣战略。
但是, 小猪有一个劣战略“按” , 因为无论大猪作何选择, 小猪选择“等待” 是比选择“按” 更好一些的战略。所以, 小猪会剔除“按” , 而选择“等待” ; 大猪知道小猪会选择“等待” , 从而自 己选择“按” , 所以,可以预料博弈的结果是( 按, 等待)
。
这称为“重复剔除劣战略的占优战略均衡”其中小猪的战略“等待” 占劣战略的占优战略均衡” , 其中小猪的战略“等待” 占优于战略“按” , 而给定小猪剔除了劣战略“按” 后,大猪的战略“按” 又占优于战略“等待”
篇四: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
博弈论及其应用 ◆ 平媛媛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3O 601) 【 摘 要】博弈论主要研究策略选择问题,强调的是个人选择的理 性 。本文主要研 究完全信 息静 态博弈和不完全信 息动 态博弈 两种类 型 。
运用“智猪博弈” 的经典博 弈模型对学生合作 学习发现教师对合 作 学 习结果评价采 用 同等分值会 出现 “搭便 车” 的 问题 ; 另外 , 用 不
完全信息动 态博 弈及其精炼 贝叶斯 均衡 分析现 实中流行 的 网络 团
购现象, 指 出网络 团购存在 的问题 , 有现 实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炼 贝叶 斯 均衡 择等待, 也只有成绩较好者需支付 25, 即最后收益为(75, 10o) ; 只有 成绩 较差 者积极投入任务 , 较好者 选择等待 , 需要付 出双倍努 力却 只能 基本 完成任务 , 假设 计分 70, 最终 收益为 (70, 20) ; 但如果 二者 都选择等待 , 则收益 只能是 (0, 0) 。这样该博弈的标准式为 :
一、 博弈论的理论分析 博弈论最初主要 研究 象棋 、 桥牌 、 赌博中的胜负问题 , 对博弈 局 势 的把握只停 留在经验上 , 没有 向理论化发展 。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 , 始于策墨洛 , 波雷尔及冯 ·诺伊 曼。博 弈论 又称对策论. 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 下最优 决策 问题 的理论 。
冯 ·诺依曼和摩根斯坦 的定义是“研究决策主体 的 行 为在直接相 互作用 时, 人们 如何进行决策 、 以及这 种决策 如何达 到均 衡的问题 ”。一般 的博弈问题由三个要 素构成:
参 与人 、 策略、 支 付等 的集 合,即策 略集合 以及每 一个 参与人所做 的选择 和赢得集 合。博弈 分析 的 目的就是使用博弈规则预测均衡 。
博弈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基准也有不同的分类 。一 般认为 , 博 弈 论可分为合作 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理论 ; 从行 为的时间序列性 , 博 弈 论进一步 分为静态博弈 、 动态博弈两类 :
按照参与人对 其他参与 人 的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
目前经济 学家们现在所谈 的一般 是指非合作博弈 , 分 为 :
完 全 信息静态博弈 , 完 全信息动态博弈 ,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不 完全信 息动态博弈 。
与上述 四种博弈相对应的均衡概念为 :
纳什 均衡 , 子博 弈精炼纳什均衡 , 贝叶斯纳什均衡 ,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
博弈论在现实生活 中有着广泛而深刻 的意义 ,它涉及经 济学 、
政治学 、 军事、 外交 、 国际关 系、 公 共选择等领域。
现代很 多学者将博 弈论应用 到更广 阔的领域 :
运用博弈论得 出企业选 择不开展校企合 作而学校开展 校企合作是该博弈的均衡解 , 并从企业的角度 出发对 此及其成 因进 行分析 ;市场竞争 中大小 企业之间 的关 系可 以学 习
“智猪博弈 ”的经验 , 在不同的发展 阶段正确给 自己定位选择合适 的 策略 ; 中美 战略关系经历了从零 和博弈 向第一个非零和博弈纳什 均 衡的转变。
完成 了向第二个纳什均衡的转变。
二 、 两种类型博弈的分析及应用 (~ )“智猪博弈 ”和合作学 习
著名 的智猪博弈是经典的完全信息静态合作博弈 , 不难 发现等 待是 小猪的严格优势 策略 , 而行 动则是大猪的 占优策 略 , 即(行动 ,
等待 )是这个博弈 的纳什均衡 。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 为基本形式 , 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 素之间的互动 , 共同达成教学 目标 的教学活动。现代很多教学 中采 取合作 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测试。但是 . 如果教师对合作学习结果评 价采用 同等分值 , 就会出现的“搭便车”现象 、 “ 费力 不讨好 ”等问题 。
下面运用“智猪 博弈”解释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 。
通常学 习
小组采取异质分组 , 即每组存在能力差异和成果差异 。我们假设很 好得完成一项任务 每人可 以得 10o 分 , 需要付 出时间和精力 , 支付 25。对于任务 的完成可能有几种情况 :
成绩优异者和较差者全身心 投入 积极合作 , 能很好地完成 任务 , 可得满分 , 但是除去各 自的支付 即得最后的收益 为( 75, 75) ; 只有成绩较好者 积极完成 而较差者选 1 86
由标 准式可得 , 该博弈 的纳什均衡为 ( 行动 , 等待 ) 。这样 , 较 差 者就会“搭便车”完成任务而获得最佳效用 。
显然 , 采用同分值造成了合作学 习中的不公平 。
对此 , 可以采取 分工明确 , 按难易程度合理分配 ; 对学 习成果 的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
既要评价结果也要评价过程 . 不仅要评价总体成果也要评价个人努 力 :
在合作学习 中引入监督者 。
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互 助。
(二)不完全信 息动态博弈 与网络 团购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 弈指存在 不完全信 息, 参与人的行动又有先 后之分的博弈 , 其三个特征为 :
首先 , 参与人之 间的信息不完全 ; 其 次 , 博弈的行动有先有后 , 先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后行 动者的行为 ; 第 三 , 参 与人随新信息 的出现不 断调整和更新 自己的信念 . 且使 自己 的策略与新的信念相一致 。
它 的均衡称之为精炼贝叶斯均 衡。精炼 贝叶斯均衡要求 :
给定其他 参与人类 型的信念 , 参 与人的策略在 每 个信息集开始 的“后续 博弈 ”上构成贝叶斯纳什均衡 . 而且在所有 可能 的情况 下 ,参与人要根据 观察结果来修 正对 其他参与人 的信 念 , 据 此选择 自己的最优化行 为。
先用市场进入 阻挠 问题理解精炼 贝叶斯均衡。
某商品生产厂家 甲 目前垄断市场 , 但是乙也觊觎该 市场利润 , 希望进入。
假设该 问题 分 为两 个阶段 , 第 一个阶段 甲制 定销售价格 , 第二个阶段 乙决 定是 否进入市场 。
甲知道 乙会根据 自己在第一阶段制定 的售价判断 自己 的类型 , 所 以制定价格时考虑问题也 比较复杂。
表 1 在位者 的垄 断利润情况 一P:
4 P:
5 P= 6 高成本 2 6 7 _
低成本 6 9 8 表 2 两企业同在市场的各 自利润情况 均衡价格 在位者 进入者 高成本 5
3
3-2=1
低成本 4 5
l 一 2=一 l 表 1 、 2 给出了在位者 和垄 断者 的利润关 系。
下面用博弈树表示 在位者和垄断者的博弈关 系. 见图 1.
图 1 在位者和垄断者的博 弈关系( 下转第 189 页 )
抗震性 能等优点 , 且综合 了混凝土结构 、 轻钢结构 的有 点 . 有利于缩 短建筑 工程施工周期。轻 钢所 用材料具有环保 、 节能 、 绿色特性 . 因 此轻钢 混凝 土结构可作为 未来 工业 、 民用建筑 工程的发展方向。当 然 , 轻 钢混凝土结 构需要我们不 断研究 , 进行更 深层次 的探索 与思 考 , 以更好的服务建筑业。
参 考文献 :
【 1】
柯长仁. 轻钢龙骨体系多层房屋力学性能比较分析 【 D】
. 武 汉理工大学, 2006.
[2】
罗云标. 钢一连续纤维复合筋及其增强混凝土结构性能研 究[D 】
. 东南大学, 2008.
[3】
王锁军, 王元清, 吴杰等. 钢 一混凝土组合框架在多层轻钢 结构中的应用 【 C】
. /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 一混凝土组合结 构分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暨钢 一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新进展 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7:
543- 547.
[4】
李秉仁. 混凝土结构用钢使用现状发展势和建议 ⋯ . 中国 冶金, 2000, (3) :
31— 32, 14.
【 5】黄后伟.轻钢骨网片混凝土结构住宅的结构特点及施工
[J 】
. 山西建筑, 2008, 34(28) :
95- 97.
[6] 赵天雨.轻钢骨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及抗剪性能的研究 【 D】
. 河北理工大学, 2005.
( 上接第 186 页 ) 先验概率 , 此时乙根据先验概率判 断不进入 :
①在第一阶段, 低成本的甲选择价格为 5, 揭示 自己的真实类 型 。
②高成本的甲需要权衡:
选择价格为 6, 揭示了自己的类型, 导 致 乙进 入市场 , 甲收益 为 10 ; 选择 价格为 5 , 伪装成低成 本者 , 乙无 法修正先验概率则不进入 , 甲收益为 13。权衡 比较选择价格 5。
③精炼贝叶斯均衡为(混同均衡) :
低成本与高成本的在位者甲 均在第 一阶段选 择价格 5; 进入者 乙不进 入市场 , 除非 它观察 到市 场价格 6。
先验概率 . 此时 乙根据先验概率判断进入市场 :
①那么在第一阶段, 低成本的甲权衡:
选择价格 5, 无法扭转乙 的信念 , 甲的收益为 14; 选择价格 4, 进一步揭示 自己的低成本 , 则 乙不进入 , 甲的收益为 15 。权衡 比较选择价格 4。
②高成本的甲需要权衡:
选择价格 6, 导致乙坚定地进入市场,
甲的收益 为 10 ; 选择价格 5 , 乙无法修正先验概率则进入 , 甲收益为 9。
选择 4 不划 算。权衡 比较选择价格 6。
③精炼贝叶斯均衡为( 分离均衡) :
在第一阶段 , 低成本在位者 选择 价格 4 , 高成本在位者选 择价格 6 ; 进 入者 乙选 择进 入市场 , 除 非它观察 到市场价格为 4。
随着 电子商务 的普及 以及网商群体的兴起 ,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 新型 的团购方式逐步兴 旺起来。
所 谓网络团购 , 是指通过网络平台,
将有相 同需求和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组 织起来 , 形 成较大数 量的购买 订单 . 享受 集团采购价的一种全新 的消费形式 。
在团购过程中. 团购 网站 、 厂商 与消费者是三方共赢 的关系 。由于信 息不对称 和逆 向风 险的存在 , 合作 常面临一定 的博弈风险 。
团购 网站 与厂商博弈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第 一 , 在信息不对 称 的情况下 。
团购 网站具有同低水平厂商合作 的可能性 。团购网站不 能确定高低水 平厂商 的概率分布 。
以 自己的预期 收益为 目标 , 仍 有 可能会选择低水平 厂商 。团购网站 若选 择低水平厂商 . 将 承担巨大 的舆论风 险和经济风险 ,从而对企业 的长期 发展 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 , 由于逆 向选择 , 具有较 高产 品质 量和服务水平 的厂商分布概 率会降低 , 团购网站选择低水平厂商的概 率增大 。
以上 分析 可见 , 博弈论对人类生活有很 大影响 , 对现 实中各种 决策 、 均衡 问题用博弈论分析会事半 功倍 。博 弈论及其发展对我们 的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 1】
冯艳妮. 如何走出产学结合的困境:
基于博弈论的理解[J 】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3):
22- 25.
[2] 张建英. 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J】
. 理论探索,
2005( 2):
36- 37.
[3】
苗东升. 维护中美战略博弈的纳什均衡 [J]. 西安外事学院 学报, 2007(9) :
23— 27.
【 41叶莉. 智猪博弈对合作学习评价方法的启示[J 】
. 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 2011(8):
183- 184.
【 5】
李晨焕. 团购模式的博弈分析【 J 】
.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6( 4) :
61— 63.
作者简 介:
平 媛媛 ( 1988一) . 女 。
安徽淮南 人 , 安徽大学经 济学 院硕士 。
研 究方 向: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18 9 |
【智猪博弈与偷税漏税现象及其治理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