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8篇

时间:2022-10-06 15:5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8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电气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以下资料为精心收集整理免费提供给大家建议可以先下载再阅读包含了经验心得、选题指导、参考文献、范文还有格式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8篇

篇一: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自动化专科毕业论文 以下资料为精心收集整理 免费提供给大家 建议可以先下载再阅读包含了经验心得、选题指导、参考文献、范文还有格式整理的技巧对论文写作绝对非常有用如果对论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搜索伯乐论文网上查看对应专业的范文或者直接咨询在线指导老师。

  【写作论文前必看——伯乐论文网老师总结的论文写作经验】

  1.论文写作万不可抄袭。大家着手准备论文时首先就是寻找参考资料和范文借助搜索引擎的强大我们能够在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但是来伯乐论文网的同学们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参考文献和范文不能合理利用想偷工减料直接借用是非常常见的。现在无论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都会通过抄袭检测软件查重直接影响到毕业。所以请大家务必重视。

  2.论文需要创新不能随大流。这点大家都能想到如果跟你同学的题目或者内容一样肯定不会的高分论文的创新可以从提出新的观点结合案例分析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结合新的理论等方面进行。

  3.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如果你仅仅是想毕业而不是做出杰出的科研成就那么就少看一些正规的论文写作方法。首先找出一堆最新的参考文献与范文最好是近 2 年的如果太老旧肯定在网上传遍了可能你同学也在用最近范文可以在伯乐论文网的数据库中搜下然后通过结合多篇文章给自己拟个题目和提纲与别人的论

 文区别开来最重要的就是提纲的写作 一定要细分到三级提纲 最后参考 http://www.594wm.com/a/gongke/1000.html 这篇文章对论文的抄袭检测机制做了解对文章理论部分进行改写再结合案例做具体的分析描述。

 以下是伯乐论文网该专业众多范文中的一篇 镍基合金材料服役行为多尺度毕业论文

  【论文内容】

 本文在宏观-细观多尺度下研究涡轮盘材料-Ni 基合金组织结构的状态,来建立材料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然后通过材料微观结构的信息,来寻找,优化宏观材料的有效性能。

 本研究集成了材料变形、损伤、断裂一系列过程,目的是为了研究材料从细观到宏观的连续响应。

 从而形成一整套工程实际意义上的材料物理性能研究方法。分析过程包括对涡轮盘材料数据的准备,Ni 基合金单晶材料数据的准备,对 Ni 基单晶,多晶体本构关系的研究,涡轮盘热力耦合分析、 力学下的分层多尺度计算,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的应力应变分析,载荷谱作用下材料细观宏观性能退化响应,损伤积累响应,材料失效产生裂纹。本项研究旨在运用计算机仿真与模拟技术,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从模拟缺口试样实验,到针对具体的涡轮盘服役,我们运用“虚拟材料”技术,创立一套能够对涡轮盘的关键部位进行全寿命服役行为的预测流程;建立涡轮盘关键部位材料服役过程状态档

 案,对涡轮盘的服役寿命实行个性化管理;开发出涡轮盘服役行为的仿真与模拟软件平台,将“虚拟材料”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我们力争在技术的综合运用方面、实战性程度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镍基涡轮盘材料,建立了分层多尺度划分方法,阐述了分层多尺度划分中的技术要点,创立了“材料/结构”响应“从大到小”的继承方式以及材料性能与行为“从小到大”的上传方式,开发出相邻尺度之间衔接时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边界状态自动“提取-继承”算法与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规划了涡轮盘服役中的“虚拟环境”、“虚拟耦合”、“虚拟过程”技术的内涵以及发展方向,在分层多尺度衔接和计算的基础上,界定了“计算材料工程学”的概念、 定义和作用,制定了“计算材料工程学”的工程应用路线图,成功地将涉及涡轮盘服役行为研究的“虚拟科学”推向了服役行为预测的“虚拟技术”。

  【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the macro - meso study multi-scale material-Ni base turbine disk alloy structure of the state, to create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Then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mat- erial microstructure, to find and optimize the effective performance of macro- material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aterial deformation, damage, fracture series of processes, the purpose was to study the material from the microscopic to the macroscopic continuous response. To form

 a complete set of engineering sense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research methods.Analysis of data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turbine disk material, Ni- based alloy single crystal materials to prepare the data for Ni base single crystal, polycrystalline constitutive relation, coupled thermal analysis of turbine disk, under the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mechanics calculation Material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of the stress and strain analysis, load spectrum under the action of macro-meso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response, response to damage accumulation, material failure to crack.This study aims to us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technologies, "Virtual reality " environment, notched specimens from the simulation exper- iment, the turbine disk for a specific service we use "virtual materials" tech- nology for turbine disk to create a The key parts of the whole service life pre- diction of the behavior process; build key parts of turbine disk material pro- cess state file service, the service life of turbine disk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alized management; developed a turbine disk service behavior simulation and model- ing software platform, the "virtual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used in aircraft engine turbine disks. We

 strive to make compre- hensive use of technology, the degree of actual combat reach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Based on this theory, for the nickel base turbine disk material, by estab- lishing a hierarchical multi-scale method, described by the hierarchical multi- scale technical points, the creation of a "material / structure " response "from big to small"in Inheritance and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from small to large, "the uplo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d- jacent scales of material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boundary state auto-matically "extract - inheritance " algorithm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cess, planning Service in the turbine disk "virtual environment ", "virtual coupling", "virtual process " technology, 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a hie- rarchical multi-scale convergence and the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com- putational materials engineering"concept, Definition and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ing road map, suc- cessfully serving behavior of turbine disks involved in a "virtual sci- ence " into the service behavior prediction "virtual

 technology. "

 由于篇幅所限以上题目对应的毕业论文范文请到【伯乐论文网】查阅另外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毕业论文写作服务在线咨询何老师 qq【149-1529-079】

 如果您还在为论文的写作烦恼立刻搜索“伯乐论文网”获得在线写作指导数百名在线论文辅导专家等着您。

 【伯乐论文网专注于】

 论文在线辅导、论文抄袭检测、格式整理、论文原创写作服务、论文润色与修改。

 如果您对自己写作的论文还不满意或者根本无从下手时更或者不知道如何修改应对老师时 立刻咨询伯乐论文网的在线辅导老师你将获得全面的写作建议与指导。

 如果你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论文写作 在没有一个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一篇优质的论文是极其痛苦的。

 论文的写作包含诸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查阅参考文献、文章的写作、论文格式的编辑、专业用词用语等等方面都是大部分同学感到苦恼的。在此伯乐论文针对大家写作论文的难题特别开设了写作辅导专版。专注于本科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的服务】

  ★伯乐论文团队由百余位在线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辅导老师组成所涵盖的专业众多包括教育类、科技类、经济类、管理类、工程技术类。

 ★首先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大部分论文所包含的附件程序编制如 C++、VB、JAVA 等软件仿真如 adams、CAM 等专业的分析软件等这些附件很多朋友为了程序发愁为了数据发愁不知道如何获取研究所用的素材。不用担心我们会给你完整的附件文档 。

  ★其次很多同学在网络上已经看到有很多类似的机构从事论文辅导工作大家可以细心对比很多通过银行卡直接转账的流程是不够完善的在没有任何材料时就开始是不诚信的做法。因此伯乐论文采用的淘宝类型的流程进行保证了双方的利益。

  ★最后对于很多论文独立完成的同学来说一篇完美的论文需要多次修改自己看自己的文章肯定有忽视掉的地方伯乐论文的专业老师会帮你仔细审核文章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有利于同学们能力的培养。

 通过修改 --审核--查阅资料--再修改的过程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篇二: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自动化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简要介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专业知识

  关键字„„„„„„„„„„„„控制、系统、检测、网络化

  前言„„„„„„„„„„„„„„„„„„„„„„„„1

 第一章

 自动控制统„„„„„„„„„„„„„„„„„„2 1.1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2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控制方式„„„„„„„„„3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4 1.4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5 1.5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6 第二章

 自动检测系统„„„„„„„„„„„„„„„„„7 2.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8 2.2

 传感器与传感器的分类„„„„„„„„„„„9

 2.3

 测量方法„„„„„„„„„„„„„„„„„10 2.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11 2.5

 温度检测„„„„„„„„„„„„„„„„„12 2.5.1 温标及测温方法„„„„„„„„„„„„„12 2.6

 压力检测„„„„„„„„„„„„„„„„„13 2.7 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原理„„„„„„„„„„„„15 第三章 PLC 在面向微型化、 网络化、 PC 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19

 小结„„„„„„„„„„„„„„„„„„„„„„„„„„20

 前言

  电气自动化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工科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 自动控制、 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控制、电气测量、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弱电结合、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是强电和弱电、 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专业学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 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测量、电力拖动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适合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也能在科研院所、 高等学校从事电气信息与自动

 化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与改造及教学工作。

  、

 a)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一、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中 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对象 使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给定信号变化规律去变化的过程。如图 1-1 所示。

  图中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为物理装置而给定值和被控量均为一定形式的物理量。

 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构成。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则是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任务。

  给定值

 控制装置

  受控对象

  被控量

 图 1-1 自动控制示意图

  二、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控制方式

  1.

 开环控制 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 称为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的特点是系统结构和控制过程很简单但抗扰能力差、 控制精度不高故一般只能用于对控制性能要求较低的场合。

  2.

 闭环控制

 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 不但有顺向作用 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既有被控量对控制过程的影响这种控制称为闭环控制相应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又被称为反馈控制或按偏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偏差来实现控制作用的故这种控制常称为按偏差控制或称反馈控制。此类系统包括了两种传输信号的通道 由给定值至被控量的通道称为前向通道 由被控量至系统输入端的通道称为反馈通道。

 闭环系统能减小或消除作用 但若设计调试不当 易产生震荡设置不能正常工作。

  自动控制原理中所讨论的系统主要是闭环控制系统。

  3.

 复合控制 反馈控制是在外部的作用下 系统的被控量发生变化后才做出相应调节和控制的 在受控对象具有较大时滞的情况下 其控制作用难以及时影响被控量 进而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控制。

 前馈补偿控制 则在测量出外部作用的基础上 形成与外部作用相反的控制量 该控制量与相应的外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被控量基本不受影响即在偏差产生之前就进行了防止偏差产生的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中 由于被控量对控制过程不产生影响 故它也属于开环控制。

 前馈补偿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 就构成了复合控制。

 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按输入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和按扰动前馈补偿控制的复合控制如图 控制器 前馈控制 检测元件 受控对象

  给定值 被控量

  a

  按输入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

  前馈控制 受控对象 检测元件 控制器

  扰动

  给定值

  被控量

 (b)按扰动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2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由线性微分方程或线性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为线性系统由非线性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

  3定常系统和事变系统

  从系统的数学模型来看若微分方程的系数不是时间变量的函数则称此类系统为定常系统。否则称为是事变系统。

 若系统既是线性的又是定常的则称之为线性定常系统。

 4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采样系统

  从系统中的信号来看若系统各部分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即模拟量则称此系统为连续系统若系统中有一处或多处信号为时间的离散函数如脉冲或数码信号则称之为离散系统。若

 系统中既有模拟量也有离散信号则又称为采样系统。

  5恒值系统、随动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若系统的给定值为一定值而控制任务就是克服骚动使被控量保持恒值此类系统称为恒值系统。若系统给定值按照事先不知道的时间函数变化并要求被控量跟随给定值的变化则此类系统称为随动系统。

 若系统的给定值按照一定时间函数变化并要求被控量随之变化 则此类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此外根据组成系统的物理部件的类型可分为机电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气动系统以及生物系统等。根据系统的的被控量又可分为位置控制系统、速度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一个理想的控制系统在其控制过程中应始终使被控量等于给定值。但是由于系统中储能元件的存在以及能源功率的限制使得运动部件的加

 速度受到限制其速度和位置难以瞬时变化。所以当给定值变化时被控量不可能立即等于给定值而需要经过一个过渡过程即瞬态过程。所谓瞬态过程就是指系统受到外加信号作用后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

 瞬态过程可以反映系统内在性能的好坏而常见的评价系统优劣的性能指标也是从瞬态过程定义出来的。对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

  i.

 稳定性

  稳定性是这样来表述的系统受到外作用后 其瞬态过程的震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如果系统受到外作用力后 经过一段时间其被控量可以达到某一稳定状态则称系统是稳定的否则不稳定的。

 2 快速性

 快速性是通过瞬态过程时间长短来表征的过渡过程时间

  越短表明快速性越好反之亦然。快速表明了系统输出 c

  (t)对输入 rt响应的快慢程度。系统响应越快说明系

  统的输出复现输入信号的能力越强。

  3准确性

 准确性是由输入给定值与输出响应的终值之间的差值来表

  征的他反映了系统的稳定精度。若系统的最终误差为零

 则称为无差系统否则称为有差系统。

 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往往是互相制约的。

 在设计与调试过程中 若过分强调系统的稳定性 则可能会造成系统响应迟缓和控制精度较低的后果 反之 若过分强调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则又会使系统的震荡加剧甚至引起不稳定。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述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是如何接受控制对象和环境特征通过能动地采集和运用信息 施加控制作用 使系统在变化或不确定的条件下正常运行并具有预定功能。

 它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其主要内容涉及受控对象、 环境特征、 控制目标和控制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有“自动”功能的装置自古有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上离心调速器是比较自觉地运用反馈原理进行设计并取得成功的首例。麦克斯韦对它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于 1868年发表的论文当属最早的理论工作。从 20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形成了以时域法、 频

 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要内容的 “经典” 控制理论。6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航天等高科技的推动 又产生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现代”控制理论。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力求使设计的控制系统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 为了使系统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喜下 其某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而实行的控制称为最优控制。

 当对象或环境特性变化时为了使系统能自行调节 以跟踪这种变化并保持良好的品质又出现了自适应控制。

 虽然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与经典控制理论相比较 它能解决更多更复杂的控制问题 但对于单输入、 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而言用经典控制理论来分析和设计仍是最实用最方便的。

 真正优良的设计必须允许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不精确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即具有鲁棒性。

 这是当前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 。另外 使理论实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数学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前面谈到的主要是针对线性系统的理论。近年来在非线性系统理论、离散事件系统、 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理论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智能控制在实用方面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它主要包括专家系统、 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元网络等内容。

 总之自动控制理论正随着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而它反过来又成为高新

 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和推动力。

 它在工程实践中用得最多 也是进一步学习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

  第四章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是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在仪器仪表的使用、研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自动检测就是在测量和检验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或仅需要很少的人工干预而自动进行并完成的。实现自动检测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程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和人为差错可以提高生产过程或设备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

 1. 自动检测的任务 自动检测的任务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被测参数直接测量并显示出来以告诉人们或其他系统有关被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即通常而言的自动检测或自动测试二是用作自动控制系统的前端系统以便根据参数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实施自动控制。

 2. 自动检测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 自动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数据处理。

 3.测量系统 确定了被测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后就要设计或选用装置组成测量系统。目前的测量系统从信息的传输形式看主要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模拟式测量系统 模拟量测试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显示、记录装置和或输出装置组成。

 2数字式测量系统 数字式测量系统目前主要是带微机的测量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组件、输出接口和显示记录等外围设备组成。

 4.检测技术的特点 1实时性强 2精确度高

 3可靠性高 4通道多 5功能强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检测技术是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广义的讲 检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四个支柱之一从信息科学角度考察检测技术任务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种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确定二者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从反映某一信息的多种信号表现中挑选出在所处条件下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以及寻求最...

篇三: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8 级电气自动化专业

  科

 目:

  电力电子技术

  题

 目:

 单相相控整流电路的应用 班

 级:

 XXX

  学

 号:

  XXXX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日期:

 20XX 年 0X 月 XX 日

 目 录 标题、 摘要、 关键词--------------------------------------2 前言----------------------------------------------------3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4

  1. 1 本所设计电压等级--------------------------------4 1. 2 电源负荷----------------------------------------4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6 2. 1 主接线接线方式----------------------------------6 2. 2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8 第三章 所用电的设计-------------------------------------10

  3. 1 所用电接线一般原则------------------------------10

  3. 2 所用电接线方式确定------------------------------10 3. 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10 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12

  4. 1 短路计算的目的----------------------------------12 4. 2 短路计算过程------------------------------------12 第五章 继电保护配置-------------------------------------20 5. 1 变电所母线保护配置-----------------------------20 5. 2 变电所主变保护的配置---------------------------20 第六章

 防雷接地----------------------------------------22 6. 1 避雷器的选择-----------------------------------22

 6. 2 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23 6. 3 接地装置的设计---------------------------------23 致谢----------------------------------------------------27 参考文献------------------------------------------------28

  电气自动化 110-35kv 变电所设计

 摘

 要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这次设计以 110kV 降压变电所为主要设计对象, 分析变电站的原始资料确定变电所的主接线; 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及型号。

 根据短路计算的结果, 对变电所的一次设备进行了选择和校验。同时完成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短路电流计算; 一次设备; 防雷保护

  前

  言 本次设计题目为 110KV 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培养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同时检验本专业学习三年以来的学习结果。

 此次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

 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 安全, 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 确定了110kV 主接线, 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

 容量及型号, 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 在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结果, 对设备进行了选型校验, 同时考虑到系统发生故障时, 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装置, 因此对继电保护做了简要说明。

 对于来自外部的雷电过电压, 则进行了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最后对整体进行规划布置, 从而完成 110kV 变电所一次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1. 1 本所设计电压等级

 根据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电压等级为:

 110/35KV 1. 2 电源负荷地理位置情况 1、 电源分析 与本所连接的系统电源共有 3 个, 其中 110KV 两个, 35KV 一个。具体情况如下:

  1)

 110KV 系统变电所 该所电源容量(即 110KV 系统装机总容量) 为 200MVA(以火电为主) 。

 在该所等电压母线上的短路容量为 650MVA, 该所与本所的距离为 9KM。

 以一回路与本所连接。

 2)

 110KV 火电厂 该厂距离本所 12KM, 装有 3 台机组和两台主变, 以一回线路与本所连接, 该厂主接线简图如图 1. 1:

  图 1. 1 110KV 火电厂接线图

 3)

 35KV 系统变电所 该所距本所 7. 5KM. 以一回线路相连接, 在该所高压母线上的短

 路容量为 250MVA. 。

 以上 3 个电源, 在正常运行时, 主要是由两个 110KV 级电源来供电给本所。35KV 变电所与本所相连的线路传输功率较小, 为联络用。

 当 3 个电源中的某一电源出故障, 不能供电给本所时, 系统通过调整运行方式, 基本是能满足本所重要负荷的用电, 此时 35KV 变点所可以按合理输送容量供电给本所。

 2、 负荷资料分析 1)

 35KV 负荷 表 1. 1 35KV 负荷参数表 用户名称

 容量(MW)

  距离(KM)

 备注 化工厂 3. 5 15 Ⅰ 类负荷 铝厂 4. 3 13 Ⅰ 类负荷 水厂 1. 8 5 Ⅰ 类负荷

 注:

 35KV 用户中, 化工厂, 铝厂有自备电源 2)

 10KV 远期最大负荷 3)

 本变电所自用负荷约为 60KVA;

 4)

 一些负荷参数的取值:

 负荷功率因数均取 cosφ =0. 85, 负荷同期率 Kt=0. 9c,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max=4800 小时/年, 表中所列负荷不包括网损在内, 故计算时因考虑网损, 此处计算一律取网损率为 5%, 各电压等级的出线回路数在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

 各电压等级是否预备用线路请自行考虑决定。

 第 2 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核心部分, 也是电力构成的重要环节。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依据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所的性质, 选择出某种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

 2. 1 主接线接线方式 2. 1. 1 单母线接线

 优点:

 接线简单清晰, 设备少, 操作方便, 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缺点:

 不够灵活可靠, 任一元件(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等)

 故障时检修, 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 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 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 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 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母线的供电。

 适用范围:

 35-63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 3 回; 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 2 回。

 2. 1. 2 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

 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 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 有两个电源供电。

 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 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切除, 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缺点:

 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 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当出线为双回路时, 常使架空线路出现交叉跨越。

 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适用范围:

 35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 4-8 回时; 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 3-4 回时。

 2. 2. 3 单母分段带旁路母线

 这种接线方式在进出线不多, 容量不大的中小型电压等级为35-110KV 的变电所较为实用, 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 2. 4 桥型接线 1、 内桥形接线 优点:

 高压断器数量少, 四个回路只需三台断路器。

  缺点:

 变压器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 需动作两台断路器, 影响一回线路的暂时停运; 桥连断路器检修时, 两个回路需解列运行; 出线断路器检修时, 线路需较长时期停运。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 变电所并且变压器不经常切换或线路较长, 故障率较高的情况。

 2、 外桥形接线 优点:

 高压断路器数量少, 四个回路只需三台断路器。

 缺点:

 线路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 需动作两台断路器, 并有一台变压器暂时停运。

 高压侧断路器检修时, 变压器较长时期停运。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 变电所并且变压器的切换较频繁或线路较短, 故障率较少的情况。

 2. 2. 5 双母线接线 优点:

 1)

 供电可靠, 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致使供电中断; 一组母线故障时, 能迅速恢复供电; 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 只停该

 回路。

 2)

 调度灵活。

 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 能灵活地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

 3)

 扩建方便。

 向双母线的左右任何的一个方向扩建, 均不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均匀分配, 不会引起原有回路的停电。

 4)

 便于试验。

 当个别回路需要单独进行试验时, 可将该回路分开, 单独接至一组母线上。

 缺点:

 1)

 增加一组母线和使每回线路需要增加一组母线隔离开关。

 2)

 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 隔离开关作为倒换操作电器, 容易误操作。

 为了避免隔离开关误操作, 需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装设连锁装置。

 适用范围:

 6-10KV 配电装置, 当短路电流较大, 出线需要带电抗器时; 35KV 配电装置, 当出线回路数超过 8 回时, 或连接的电源较多、 负荷较大时; 110-220KV 配电装置, 出线回路数为 5 回及以上时, 或 110-220KV 配电装置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 出线回路数为 4 回及以上时。

  2. 2. 6 双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分段可以分段运行, 系统构成方式的自由度大, 两个元件可完全分别接到不同的母线上, 对大容量且相互联系的系统是有利

 的。

 由于这种母线接线方式是常用传统技术的一种延伸, 因此在继电保护方式和操作运行方面都不会发生问题, 而较容易实现分阶段的扩建优点。

 但容易受到母线故障的影响, 断路器检修时需要停运线路。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当连接的进出线回路数在 11 回及以下时, 母线不分段。

 2. 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2. 3. 1 35kV 电气主接线 根据资料显示, 由于 35KV 的出线为 4 回, 一类负荷较多, 可以初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

 1)

 单母分段带旁母接线且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 电压等级为 35kV~60kV, 出线为 4~8 回, 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也可采用双母线接线。

 2)

 双母接线接线 表 2. 2

  35KV 主接线方案比较

 方案项目 方案Ⅰ 单母分段带旁母方案Ⅱ 双母接线 技术

 ① 单清晰、操作方 便、易于发展 ② 可靠性、 灵活性差 ③ 旁路断路器还可以代替出线断路器, 进行不停电检修出线① 供电可靠 ② 调度灵活 ③ 扩建方便 ④ 便于试验 ⑤ 易误操作

 断路器, 保证重要用户供电 ④ 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经济

 ① 设备少、 投资小 ②用母线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节省投资① 设备多、配电装置 复杂 ② 投资和占地面 大

 虽然方案Ⅰ 可靠性、 灵活性不如方案Ⅱ , 但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鉴于此电压等级不高, 可选用投资小的方案Ⅰ 。

 2. 3. 2 110kV 电气主接线 根据资料显示, 由于 110KV 没有出线只有 2 回进线, 可以初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

 1)

 桥行接线, 根据资料分析此处应选择内桥接线。

 2)

 单母接线。

  表 2. 3

 110KV 主接线方案比较 方案项目

 方案Ⅰ 内桥接线 方案Ⅱ 单母分段

 技术

  ② 线清晰简单 ②调度灵活, 可靠性① 简单清晰、 操作方便、 易于发展

  经比较两种方案都具有接线简单这一特性。

 虽然方案Ⅰ 可靠性、 灵活性不如方案Ⅱ , 但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可选用投资小的方案Ⅰ

  第 3 章 所用电的设计 变电所的所用电是变电所的重要负荷, 因此, 在所用电设计时应按照运行可靠、 检修和维护方便的要求, 考虑变电所发展规划, 妥善解决因建设引起的问题, 积极慎重地采用经过鉴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使设计达到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 保证变电所安全, 经济的运行。

 3. 1 所用电接线一般原则 1) 满足正常运行时的安全, 可靠, 灵活, 经济和检修, 维护方便等不高 ② 可靠性、 灵活性差 经济

 ①占地少 ②使用的断路器少 ① 备少、 投资小

 一般要求。

 2) 尽量缩小所用电系统的故障影响范围, 并尽量避免引起全所停电事故。

 3) 充分考虑变电所正常, 事故, 检修, 起动等运行下的供电要求,切换操作简便。

 3. 2 所用变容量型式的确定 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经常的负荷需要, 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所, 应考虑当一台所变压器停运时, 其另一台变压器容量就能保证全部负荷的 60~70%。

 由于S站=60KVA 且由于上述条件所限制。

 所以,两台所变压器应各自承担 30KVA。

 当一台停运时, 另一台则承担 70%为 42KVA。

 故选两台 50KVA 的主变压器就可满足负荷需求。

 考虑到目前我国配电变压器生产厂家的情况和实现电力设备逐步向无油化过渡的目标, 可选用干式变压器。

 表 3. 1 S9-50/10 变压器参数表 电压组合 型号 高压 高压分接范围低压连接组标号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空载电流 阻抗电压 S9-50/10 10±5% 10; 6. 3;6 0. 4 Y, yn0 0. 17 0. 87 2. 8 4

 3. 3 所用电接线方式确定 所用电的接线方式, 在主接线设计中, 选用为单母分段接线选两台所用变压器互为备用, 每台变压器容量及型号相同, 并且分别接在不同的母线上。

 3. 4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3. 4. 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作用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目标:

 为消除或减少损失, 保证用户不间断供电。

 BZT 定义:

 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以后, 能迅速自动的将备用电源投入或将用电设备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去, 使用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简称备自投或 BZT 装置。

 3. 4. 2 适用情况以及优点 1)

 发电厂的厂用电和变电所的所用电。

 2)

 有双电源供电的变电所和配电所, 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

 3)

 降压变电所内装有备用变压器和互为...

篇四: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践

  课题名称:

  基于 N:N 通信的复杂控制自动化生

 产线的设计和实现

  系别:

  电气电子工程系

 专业:

  电气自动化

 班级:

  自动化****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专业技术职务:

 导师

 20** 年

 4 4 月

 课 课 题 摘 要

 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这里,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亚龙 YL-335B 型是一套典型的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它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

 我们此次要做的任务就是将这套设备上所有小站功能利用 N:N 网络连接起来,模拟成一套高仿真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而在项目当中,综合了很多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所以,我们最后要想实现一个从供料站到分拣站的一个联机的流程,我们必须先对各小站进行了解,这个了解包括 PLC 的接线,各单元的气动及传感器的位置调试和传感器在装置侧的接线。然后编写个小站的程序,联机程序,以及 MCGS 的组态动画。最后实现一个联机的过程。本文介绍了整个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的组态与实现,重点介绍了上位机组态的过程

  关键词

 PLC,YL-335 B, 自动生产线(小 4 号宋体)

 目

 次

  1

 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 1 章,小 4 号宋体,行距 18 磅,下同)

 ………… 1 2

 ×××××× (正文第 2 章)…………………………………………………… Y 2.1

 ×××××× (正文第 2 章第 1 条)

 ………………………………………… Y 2.2

 ×××××× (正文第 2 章第 2 条)

 ………………………………………… Y 2.X ×××××× (正文第 2 章第 X 条)

 ………………………………………… Y 3

 ×××××(正文第 3 章)

 ……………………………………………… Y ………………………………………(略)

 X

 ×××××(正文第 X 章)……………………………………………………… Y 结论 …………………………………………………………………………………… Y 致谢 …………………………………………………………………………………… Y 参考文献………………………………………………………………………………Y 附录 A

 ××××(必要时)

 ………………………………………………………… Y 附录 B

 ××××(必要时)

 ………………………………………………………… Y 图 1

 ×××××(必要时)………………………………………………………… Y 图 2

 ×××××(必要时)………………………………………………………… Y 表 1

 ×××××(必要时)………………………………………………………… Y 表 2

 ×××××(必要时)………………………………………………………… Y

 一·引言

 所谓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的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上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

 另外,与自动化相关的一个术语就是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一般的说,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自动控制则除了上述研究外,还研究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例如生物控制、经济控制、社会控制及人口控制等,显然这些都不能归入自动化的研究领域。不过人们提到自动控制,通常是指工程系统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是相似的。

 关于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发展但是其上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自动化装置的出现和应用(18 世纪以前)

 古代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利用自然界的动力(水力、风力等)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杂的脑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御火力控制系统和飞机自动导航系统等军事技术问题,各国科学家设计出各种精密的自动调节装置,开创了防空火力系统和控制这一新的领域,经典控制理论应运而生。

 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开始在美国、西欧和苏联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自动控制课程。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苏联还在大学里设置了自动化方面的专业,专门培养控制方面的人才。1950 年张钟俊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伺服机构原理”课程。

 1945 年美国数学家 N.维纳把反馈的概念推广到生物等一切控制系统。1948 年他出版的《控制论》一书为控制论奠定了基础。1954 年,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全面的总结了经典控制理论,在 美 国 出 版 了 用 英 语 撰 写 的 、 在 世 界 上 很 有 影 响 的 《 工 程 控 制 论 》(《Engineering Cybernetics》)一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迅速发展,随着高速飞行、核反应堆、大电力网和大化工厂提出的新控制问题的深入研究,经典控制理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又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复杂工业、复杂工业过程和航天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都是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

 合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但经典控制理论的直接应用于到了困难,在 20 世纪 70 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对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此时,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含苞待放。

 公元 1956 年,前苏联科学家庞特里亚金提出极大值原理。同年美国数学家 R.贝尔曼(Bellman)创立动态规划。两者为解决最优控制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1960 年美国数学家 R.卡尔曼(kalman)提出能控性和能观性两个概念,揭示了系统的内在属性。卡尔曼还引入了状态空间法(State Space Method),提出具有

  var cpro_psid = "u2787156";

  var cpro_pswidth = "966";

  var cpro_psheight = "120"; 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状态反馈率,为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给出了自动调节器的概念。这些新概念和新方法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诞生. 控制与自动化是不断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今,可以说是从“人类手脚的延伸”扩展到“人类大脑的延伸”。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时时在为人类“谋”福利,可以说无所不在、无处没有。

 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正在迅速的渗入家庭生活中。如全自动洗衣机,不用人手就可以把衣服洗干净;电脑控制的微波炉,不但能按时自动进行烹调,能做出美味的饭菜。而且安全省电;电脑控制的电冰箱,不但能自动控温,保持食物鲜美,而且能告诉食物存储的数量和时间,还能为烹饪美食佳肴提供建议……还有许许多多运用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例子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工厂,人们使用各种自动化装置或系统,如机器人、自动化小车、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运输、存储等工作。在钢铁、石化、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人们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装置来控制生产参数,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自动化。

 在办公室,人们广泛地引入微型电脑及信息网络、文字处理机、电子传真机、专用交换机、多功能复印机和秘书机器人等技术和设备,不断实现办公自动化。

 在交通运输行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行业也普遍的运用了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在我看来,自动化下一步可能趋向于生物自动化,把生物体的一些功能赋予机器,使其智能化有一个质的提高;另一个趋势是家用机器人的研制,可以是人类得到更大的解放;再就是可以盖建筑物的大型自动化装置和机器人;还有一个在科幻电视里看到的,可大幅度压缩的便携式自动化装置,如皮包压缩成黄豆大小。

 一·绪论

 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这里,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因此,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 PLC 技术及 PLC 网络技术的技术人材是当务之急。

 亚龙 YL-335B 型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安装送料、加工、装配、输送、分拣等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典型的自动生产线的机械平台,系统各机构的采用了气动驱动、变频器驱动和步进(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等技术。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每一工作单元由一台 PLC 承担其控制任务,各 PLC 之间通过 RS485 串行通讯实现互连的分布式控制方式。因此,YL-335B 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知识,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 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利用 YL-335B,可以模拟一个与实际生产情况十分接近的控制过程,使学习者得到一个非常接近于实际的教学设备环境,从而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YL-335B 采用模块组合式的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采用了标准结构和抽屉式模块放置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实训考核或技能竞赛的需要。

 MCGS 嵌入版组态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并且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普通工程人员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迅速掌握多数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运行操作。同时使用 MCGS 嵌入版组态软件能够避开复杂的嵌入版计算机软、硬件问题,而将精力集中于解决工程问题本身,根据工程作业的需要和特点,组态配置出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度专业化的工业控制监控系统。

 MCGS嵌入版采用全中文、可视化、面向窗口的开发界面,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要求。实时性强、有良好的并行处理性能。MCGS 嵌入版以图像、图符、报表、曲线等多种形式,丰富、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完善的安全机制完善的安全机制多样化的报警功能。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实现“设备无关”。良好的可维护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

 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因此,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 PLC 技术及 PLC 网络技术的技术人材是当务之急。

 因此,本设计将组态技术与 PLC 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组态技术,对自动生产线的各单元进行高仿真。达到模拟运行的目的。

 二· 嵌入式组态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S 2.1 MCGS 嵌入版

 MCGS

 嵌入版是在 MCGS 通用版的基础上开发的,专门应用于嵌入式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MCGS嵌入版包括组态环境和运行环境两部分,它的组态环境能够在基于Microsoft的各种 32 位 Windows 平台上运行,运行环境则是在实时多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 WindowsCE 中运行。适应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能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和报表输出等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案,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 MCGS嵌入版还带有一个模拟运行环境,用于对组态后的工程进行模拟测试,方便用户对组态过程的调试。

 S 2.2 MCGS 嵌入版组态软件的构成

 MCGS 嵌入式体系结构分为组态环境、模拟运行环境和运行环境三部分。

 组态环境和模拟运行环境相当于一套完整的工具软件,可以在 PC 机上运行。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裁减其中内容。它帮助用户设计和构造自己的组态工程并进行功能测试。

 运行环境则是一个独立的运行系统,它按照组态工程中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各种处理,完成用户组态设计的目标和功能。运行环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必须与组态工程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构成用户应用系统。一旦组态工作完成,并且将组态好的工程通过串口或以太网下载到下位机的运行环境中,组态工程就可以离开组态环境而独立运行在下位机上。从而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确定性和安全性。

 由 MCGS 嵌入版生成的用户应用系统,其结构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个部分构成,如图 2.2 所示。

 图 2.2

 图 2.2 MCGS 的构成 窗口是屏幕中的一块空间,是一个“容器”,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在窗口内,...

篇五: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

  数字抢答器设计

 姓

  名:

 徐涛

 干君峰

 学

  院:

  工 学 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

  班

  级:

  09 级( 2)

 班

  学

  号:

  09177036

 09177043

  日

 期

  2011 年 12 月 14 日 —2011 年 1 月 6 日

 指导教师:

  刘

 权 、 马德贵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电工程系

 目

 录

  1.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3

 2. 单元电路的设计……………………………………3

 2.1 设计思路………………………………………………………3 2.2 抢答开关电路设计………………………………………………5

 2 . 3 报 警 电 路 设 计 … … … … … … … … … … … … … … … … 8

 2. 4 计分电路设计…………………………………………………10 2.5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10

 3. 系统电路总图………………………………………………………11

 4. 经验体会…………………………………………………………12

 参考文献………………………………………………………………12

 1.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1 基本要求:

 1、 设计一个可容纳6组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 每组设一个按钮,供抢答使用。

 2、 抢答器具有第一信号鉴别和锁存功能, 使除第一抢答者外的按钮不起作用。

 有指示灯显示抢答组别, 扬声器发出2-3秒的音响。

 3、 设置一个计分电路, 每组开始预置50分, 由主持人记分, 答对一次加5分, 答错一次减5分。

 4、 设置犯规电路。

 对超时抢答的组别明喇叭示警。

 1.2 设计要求 1. 画出电路原理图;

 2. 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3. 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的全过程, 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 有心得体会。

  2. 单元电路的设计 2.1设计思路 1.基本原理 (1)

 本题的根本任务时准确的判断出第一抢答者的信号并将其锁存。

 实现这一功能可用触发器和锁存器等。

 在得到第一信号后应立即将电路的输入封锁, 即使其他组再次发出抢答信号也无效。

 同时还必须注意, 第一抢答信号应该在主持人发出抢答命令之后才有效, 否

 则应视为提前抢答而犯规。

 (2)

 当电路形成第一抢答信号之后, 用编码、 译码及数码显示电路显示出抢答者的组别, 也可以用发光二级管直接指示出组别。

 还可以用鉴别出的第一抢答信号控制一个具有两种工作频率的交替变化的音频振荡器工作, 使其推动扬声器发出两个笛音音响, 表示该题抢答有效。

 (3)

 记分电路可采用两 位七段数码管显示, 由于每次都是加或减5 分, 只要十位和个位做加/减计数即可, 可采用十进制加/减计数器完成。

 2.设计框图

 数字式智力竞赛抢答器原理框图 接通电源后, 主持人将开关拨到"清零"状态, 抢答器处于禁止状态, 编号显示器灭灯, 定时器显示设定时间; 主持人将开关置拨至开始"状态, 宣布"开始", 抢答器工作。

 抢答定时器30 秒倒计时, 扬声器给出声响提示。

 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抢答时, 抢答器完成:

 优先判断、编号锁存、 编号显示、 扬声器提示等功能。

 如果再次抢答必须由主持

 人再次操作"清除"和"开始"状态开关。

  2. 2 抢答开关电路设计 抢答开关电路原理图

  该电路完成两个功能:

 一是分辨出选手按键的先后, 并锁存优先抢答者的编号, 同时译码显示电路显示该编号; 二是禁止其他选手按键操作无效。

 工作过程:

 开关S 置于"清零"端时, RS 触发器的R端均为0 , 4 个触发器输出置0 , 使74LS148 的ST =0 , 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当开关S 置于"开始"时, 抢答器处于等待工作状态, 当有选手将键按下时(如按下S5)

 74LS148 的输 ,经RS 锁存后, 1Q=1 , 74LS148 处于工作状态, 4 Q3 Q2 Q=101 , 经译码显示为"5 "。

 此外, 1Q =1 , 使74LS1 48的ST =1 , 处于禁止状态,封锁其他按键的输入。

 当按键松开即按下时, 74LS148 的= 1,

 此时由于仍为1 Q =1 , 使ST=1 , 所以74LS148 仍处于禁止状态, 确保不会出现二次按键时输入信号, 保证了抢答者的优先性。

 如有再次抢答需由主持人将S 开关重新置于“清除” 端,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抢答。

 74LS148 为8 线-3 线优先编码器, 图3 为其功能表。

  图3 74LS1 48 的功能真值表 74LS48 功能说明:

 动态灭零输入端RBI:

 低电平有效。

 当LT =1 、 RBI =0、 且译码输入全为0 时, 该位输出不显示, 即0 字被熄灭; 当译码输入不全为0 时,该位正常显示。

 本输入端用于消隐无效的0。

 如数据0736. 40 可显示为736. 4。

  2.3 报警电路设计 时序控制电路是抢答器设计的关键, 它要完成以下三项功能:

 ①主持人将控制开关拨到"开始"位置时, 扬声器发声, 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进入正常抢答工作状态。

 ②当参赛选手按动抢答键时, 扬声器发声, 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停止工作。

 ③ 当设定的抢答时间到, 无人抢答时, 扬声器发声, 同时抢答电路和定时电路停止工作。

 图中, 门G1

 的作用是控制时钟信号CP 的放行与禁止, 门G2 的作用是控制74LS1 48 的输入使能端ST 。

 时序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是:

 主持人控制开关从“清除” 位置拨到“开始” 位置时, 来自图2 中的74LS279 的输出1 Q=0, 经G3 反相,

 A=1, 则时钟信号CP 能够加到74LS192的CPD 时钟输入端, 定时电路进行递减计数时。

 同时, 在定时时间未到时, 则“定时到信号” 为1 , 门G2的输出ST =0, 使74LS1 48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从而实现功能①的要求。

 当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按动抢答键时, 1Q=1 , 经G3 反相,

 A=0, 封锁CP 信号, 定时器处于保持工作状态; 同时, 门G2的输出ST =1, 74LS1 48 处于禁止工作状态, 从而实现功能②的要求。

 当定时时间到时, 则 “定时到信号” 为0, ST =1 , 74LS148 处于禁止工作状态, 禁止选手进行抢答。

 同时, 门G1 处于关门状态, 封锁CP 信号, 使定时电路保持00 状态不变, 从而实现功能③的要求。

 集成单稳触发器74LS1 21 用于控制报警电路及发声的时间。

 2. 4 计分电路设计 计分器的电路结构图, 由两片 74LS192 构成, 高位 74LS192 预置数为 0101, 次位 74LS192 预置数为 0000, 这就满足各组显示的初始分数均为 50 分, 192 的预置数端(即 PL 端)

 相连由主持人控制,其余各端子均无效。

 次 192 的加法输入端与减法输入端引出由主持人来控制加减分数, 从而实现了主持人对各参赛小组的分数控制。

 显示分数的电路由 74LS48 与数码显示管组成。

  2.5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1. 共阴八段数码管 13 个;

 2. 74LS48 集成块 13 块;

 3. 74LS148 集成块 1 块;

 4. 74LS192 集成块 13 块;

 5. 555 定时器集成块 2 块;

 3. 系统电路总图

 4. 经验体会 本次实习有机地结合了理论与实践, 既考察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还反映出我们实际动手能力, 更主要的是它激起我们创新思维, 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创下良好条件, 为以后的就业也打下一个根基, 真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 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许多。

 作为现代的大学生, 如果仅停留在以往的层次上, 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也无法使自己立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 通过此次实习, 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水平和差距。

  参考资料 [1] 金定洲著.《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合肥 :

 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5 月. [2]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北京:

 高教出版社,2006. [3]阎石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

 高教出版社, 2003.

 [4]唐治德主编《数字电子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9 年 [5]彭捷华主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0 年12月 范文一: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 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

 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 老师, 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 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另外, 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 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 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 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 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 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 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 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范文二:

 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 严谨的治学精神,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 同时还在思想、 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 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 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 我的心情无法平静,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的师长、 同学、 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 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 谢谢你们!

 最后, 再次对关心、 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三:

 免费毕业论文致谢的相关文章。

 致 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 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 亲友的大力支持下, 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 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 思绪万千,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 名人为我所崇拜, 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 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 学识渊博, 思想深邃, 视野雄阔, 为我营造了 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置身 其间, 耳濡目 染, 潜移默化, 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 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 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养育之恩, 无以回报, 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 我的心情无法平静,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的师长、 同学、 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 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 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 严谨的治学精神, 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 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两年多来, 郑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 同时还在思想、 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 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 105 各位同门, 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 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 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 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 我的心情无法平静,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有多少可敬的师长、 同学、 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 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 谢谢你们!

  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http://www.diyifanwen.com, 请保留此标记。)

 论文的所有研究工作从论文的选题、 实现条件到论文的写作等阶段都是在简弃非副教授和张勇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两位导师在作者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

 两位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渊博的学术知识、 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作者获益颇多。

 谨向两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我上课的老师们, 特别是研室的梁荣光教授、 赖汉闻老师、 吴坚老师、 张国强老师、 巫江虹老师等。

 感谢我认识的师兄弟、 师姐妹们。

 需要一一感谢我的同学们, 有幸与你们同学是我读研的最大收获:

 感谢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的李国超、 孙绍云两位军队的老大哥; 感谢陈会平,本论文撰写得到你不少帮助, 从你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感谢我的合作者胡永飘; 感谢给我帮助的叶子波; 感谢双重校友刘海燕; 感谢带给我多彩生活的梁立明; 感谢关心和帮助我的冯长溪。

 同时还要感谢宿友叶艳辉。

篇六: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摘 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0.4kV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 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 ;配电装置 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

 根据电气主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本变电所电气主 接线的高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对低 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 为减少无功损耗, 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本 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功率因数从 0.69 提高到 0.9;短路电流的计算 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 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 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 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 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前言 目录 第 1 章 毕业设计概述 ------------------------------------------------------------------------------------------------------------- 2

 1.1 毕业设计题目 ------------------------------------------------------------------------------------------------------------------- 2

 1.2 毕业设计目的 ------------------------------------------------------------------------------------------------------------------- 2

 1.3 毕业设计内容 -------------------------------------------------------------------------------------------------------------------- 3

 第 2 章 主变压器选择 ------------------------------------------------------------------------------------------------------------- 3

 4.1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台数、型号选择 ----------------------------------------------------------------------------------- 3

 4.1.1 变压器容量 --------------------------------------------------------------------------------------------------------------------- 3

 4.1.2 主变压器台数和型号 -------------------------------------------------------------------------------------------------------- 4

 4.1.3 主变压器确定 ------------------------------------------------------------------------------------------------------------------ 4

 4.2 干式变压器的结构 ------------------------------------------------------------------------------------------------------------- 4

 4.3 干式变压器的特点 ------------------------------------------------------------------------------------------------------------- 5

 4.4 干式变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 5

 第 3 章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 6

 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 壮大,特别是各种高、新、尖、

 精的技术应用,而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电,而电 的中枢—变电所更是必不可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伴随负荷的不同,对电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

 10kV 的变电所应用较为广泛,其涉及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所以说对 10kV 变电所 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设计的题目是针对 10kV 变电所进行的扩大初步设计,在设计伊始,在工 程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对变电所进行了参观学习,并把所设计的有关内容做了整体 的记录,参观过程中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变电所的 高低压部分设计,这部分设计相信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本设计 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首先:依照主接线的特点,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进行综合比较, 选择最佳接线方式。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

 再次:根据所选电气元件,结合实际绘制设计图纸,包括主接线图、二次回

 路图等。最后进行校验。

 以上是理论知识的体现而更中要的一点是在设计中培养自己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工程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应用所 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大胆地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以便 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了解整个设计的目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设计的资料推备。资料准备主要 通过查阅 (包括上网查问 ) 文献资料和参加生产实习两条渠道进行。

 此设计充分吸 收专业理论知识, 考虑自己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查阅与选 题方向有关的文献资料, 特别是在参加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搜集生产过程 及新技术、新设备、改革新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资料,这也是为毕业设计课题收集 资料的最重要途径。选定题目后,应再有针对性地查阅一些资料,最后对所有收 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完善,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而言,文字与图纸并 存。文字的详细叙述使内容丰富,而图纸则一目了然。

 第 1 章 毕业设计概述

 1.1 毕业设计题目

 《综合教学楼变电所扩大初步设计》

 1.2 毕业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针对变电所进行的扩大初步设计,设计中涉及“发电厂电气部分” 、 “ 电力系统分析”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有关内容,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学 能力; 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即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包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含文献检索) ;方案论证、技术方案的计划与实施;理论 分析、设计和计算;撰写学术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等的能力。

  1.3 毕业设计内容

 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母 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 ; 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绘制电气主接线图,绘制配电装 置平面图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1. 进行 10kV 变电所扩大初 步设计;

 2. 完成任务书中的全部内容;

 3. 绘制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4. 绘制配电装置平面图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5. 毕业设计说明书按统一格式打印装订成册;

 6. 说明书文字在 1 .5 万字以上,语言通顺简练,图表画法符合国家标准;

 7. 完成与设计有关的英文资料翻译;

 第 2 章 主变压器选择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用来向电力系统或用户输送功率的变压器,称为主变 压器。在输配电系统中,变压器起到桥梁作用,变压器是借助电磁感应原理,以 相同的频率,交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

 4.1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台数、型号选择

 4.1.1 变压器容量

 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需用较大的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需由供电系统供给, 变压器容量如选的过大,不但增加投资,而且使变压器长期处于轻载运行,出现 “大马拉小车”现象,使空载的损耗增加,功率因数降低,网络损耗增加。若容 量选的小,会使变压器长期过负载,易损坏设备。

 变压器的最佳负载率在 40%-70%之间, 负载过高, 损耗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 由于变压器容量裕度小,负载稍有增长,便需要增容,更换大容量的变压器,势 必增加投资,且影响供电。总之选择变压器的容量,要以现有的负荷为依据,按 照 5-10 年的发展计划来确定,按照辽宁工学院综合楼变电所的设计选用的变压 器容量

 为 1000kVA 。

 4.1.2 主变压器台数和型号

 1.台数

 变压器的台数应根据负荷的特点和经济运行进行选择,要由负荷大小,对供 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来决定,并兼顾节约电能、降低运行造价、维护设

 备等因素,确定变压器台数应综合考虑,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比较。

 按负荷的等级和大小来说,对于带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当一、二级负荷 较多时,应选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如只有少量的一、二级负荷并能从相邻的 变电所取得低压备 用电源,可以只采用一台变压器。

 对于像辽宁工学院综合楼来说主要负荷是二、三类负荷 ,二级负荷主要是 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负荷;而三级负荷主要是电力设备和普通照明,根据需要 拟装设两台变压器。

 2.型号

 主变压器的型号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 变电所的所址选择; 2) . 建筑 物的防火等级; 3) .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4) . 主要用电设备对供电的要求; 5) . 当地供电部门对变电所的管理体制等。

 设置在一类高、低压主体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 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二类高、低压主体建筑也宜如此,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火 措施。

 主变压器安装在地下时,根据消防要求,不得选用可燃性油变压器,地下层 一般比较潮湿,通风条件不好,也不宜选用空气绝缘的干式变压器,而宜采用环 氧树脂浇注型或者六氟化硫型变压器,综合所述结合校的具体情况选型为

 4.1.3 主变压器确定

 位于辽宁工学院综合楼地下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型号为环氧树脂浇注型, 其技 术参数如表 2-1 所示。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4.2 干式变压器的结构

 为了确保供电安全,迫切需要即可深入负荷中心又无燃烧危险的变压器,而 当今,随着社会进步,干式变压器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国家标准《干式变压 器》定义,所谓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心和绕组不浸入液体中的变压器。

 干式变压器的结构与油浸式变压器的差别不大,采用晶粒取向电工钢片,轭 和柱采用全斜接缝,心柱用钢带或自干型绝缘粘带绑扎,也有用粘结剂将铁心胶 合,铁心为防止因凝结而引起锈蚀,在铁心表面涂有耐热的防锈覆盖漆或树脂, 容量较大时,铁芯中要有气道,气道尺寸为 15-20mm ,而干式变压器的绕组材料 是铜箔或铝箔,有时也采用铜线绕制,而低压线圈(1000V 及以下) ,用铜箔(或 铝箔)与预浸环氧树脂的绝缘材料紧密绕制,采用缠绕玻璃纤维加强树脂包封, 经过工艺处理后,使高低压线圈各自成 为一个坚固的整体,不但具有很强的承受 短路能力,而且经过冷热循环试验,证明了线圈具有耐潮、耐裂、阻燃和自熄功 能。

 由于干式变压器的适用材料不同,其绝缘等级也不同,绝缘材料等级与绝缘 材料最高允许温度见表 4-2。

 表 4-2

 绝缘等级与最高允许温度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4.3 干式变压器的特点

 1. 占地面积小, 不必单独建设变压器室, 它可以和 10kV 的高压柜, 380220V 的低压配电柜装在一个室内。

 2. 运行、维修量小。

 3. 具有耐热、防尘、耐潮的特点,适合于安装负荷中心,对系统经济运行 节电起到了一定作用。

 4. 损耗小、噪声小。

 5. 绝缘性好,局部放电量小,耐雷电冲击力强。

 6. 机械强度高 , 抗温度变化,抗短路能力强。

 7. 价格昂贵。

 8. 寿命期后,不易回收,污染环境。

 4.4 干式变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干式变压器选择不同的外壳,是由所处的环境和防护要求而定。

 2. 干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很大程度影响变压器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3. 自然空气冷却和强迫空气冷却。

 4.干式变压器的过载能力与环境温度、载前的负荷情况、变压器的绝缘散 热情况和发热时间常数有关。

 第 3 章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 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用规 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 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置的 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电气主接线是变电 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首要环节。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 求概括地说应包括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5.1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5.1.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是指主接线能可靠的工作,以保证对用户不间断的供电。衡量可 靠性的客观标准是运行实践。经过长期运行实践的考验,对变电所采用的主接线 经过优选,现今采用主接线的类型并不多。主接线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次设备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还要考虑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故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同时,可靠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种主接线对某些变电所是可靠的,而 对另一些变电所可能是不可靠的。

 2.灵活性

 主接线的灵活性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 调度要求。

 可以灵活的投入和切除变压器、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够 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下、检修方式下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2) 检修要求。

 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 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 进行安全检

 修,且不致影响对用户的供电。

 3) 扩建要求。

 可以容易的从初期过渡到终期接线, 使在扩建时, 无论一次和 二次设备改建量最小。

 3.经济性

 经济性主要是投资省、占地面积小、能量损失小。

 5.1.2 电气主接线的原则

 1.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所在电...

篇七: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业 论 文

 题

 目: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专

 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

 级:

 07 机电技师

 学生姓名:

 李永胜

 指导教师:

 刘志远

 答辩日期:

  2009.05.17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机电系

 电气自动化专业

 06152 班

 李永胜同学:

 一、 毕业论文课题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二、 毕业论文内容和目标

 三、 参考资料 [1]李秀忠主编, 单片机应用技术,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第 1 版 [2]李朝清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2002 年 12 月.[3]谢自美主编, 电子线路设计,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孙传友主编,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 北京:

 北京航空航空大学出版 2001 年 3 月.

 [5]朱清明主编, 传感器与单片机接口及实例,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年1 月.

  四、 毕业论文课题时间:

 2009 年

 02

 月

 25

 日至

 2009

 年

 05

 月

 10

 日 五、 进度安排:

 周 次 1--3 周 搜集资料, 写好提纲 资料搜集充足, 提纲拟定。

 面谈 4--5 周 初稿写定 工作内容 预定目标及检查方式 初稿条理较清晰, 框架分明。

 发邮件检查 对初稿问题做修改, 要求重点突出, 不离题。

 发邮件检查 针对二稿问题做修改, 要求论据充分。

 发邮件检查 6--7 周 初稿修改 8 周 10--11 周 四稿修改, 定稿 针对四稿问题做修改, 要求文从字顺。

 面谈 12 周 答辩 顺利通过面谈,

 答辩.

  六、 备注:

 1、 本任务书一式三份, 教研室、 指导教师和学生各执一份;

 2、 学生须将此任务书按装订要求进行装订。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二稿修改

  毕业设计(论文)

 评审表 (工科· 指导教师用)

 学生姓名 李永胜 学号 13 专业班级 06152 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题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分值 评分 选题 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与本专业密切相关, 具有相当的先进性、 深度和难度, 能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实践进行, 现实意义明显。

 15

 学术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论文)

 方案合理, 见解独特, 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成果突出。

 20

 综合应用能力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表述概念清楚、 正确;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正确。

 图纸规范, 表达清楚。

 25

 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 设计报告(论文)

 结构严谨, 逻辑缜密, 论述层次清晰, 文字流畅; 图表制作精确、 优美。

 15

 规范要求 设计报告(论文)

 格式符合规范化要求, 字数 8000 字以上, 参考文献丰富, 其它资料齐全。

 10

 实际动手能力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作品已制作成实物。

 15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合计

 评语:

 从毕业设计的选题、 设计方案合理性、 实验数据可靠性、 工作量、 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 文字表述和图表质量、 规范要求等方面予以评述。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

 评审表 (工科· 评阅教师用)

 学生姓名 李永胜 学号 13 专业班级 06152 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题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分值 评分 选题 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与本专业密切相关, 具有相当的先进性、 深度和难度, 能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实践进行, 现实意义明显。

 15

 学术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论文)

 方案合理, 见解独特, 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成果突出。

 20

 综合应用能力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表述概念清楚、 正确;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正确。

 图纸规范, 表达清楚。

 25

 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 设计报告(论文)

 结构严谨, 逻辑缜密, 论述层次清晰, 文字流畅; 图表制作精确、 优美。

 15

 规范要求 设计报告(论文)

 格式符合规范化要求, 字数 8000 字以上, 参考文献丰富, 其它资料齐全。

 10

 实际动手能力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作品已制作成实物。

 15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合计

 评语:

 从毕业设计的选题、 设计方案合理性、 实验数据可靠性、 工作量、 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 文字表述和图表质量、 规范要求等方面予以评述。

  评阅教师: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

 评审表(答辩委员会用)

 学生姓名 李永胜 学号 13 专业班级06152 班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题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分值 评分 报告内容 思路清晰; 语言表达准确, 概念清楚, 论点正确; 实验方法科学, 分析归纳合理; 结论严谨; 样机或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毕业设计(论文)

 有应用价值。

 50

 报告过程 准备工作充分, 时间符合要求。

 10

 答辩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 基本概念清楚, 主要问题回答准确、 深入。

 30

 创新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 或有独特见解。

 10

  合计

 评语:

 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等方面予以评述。

 答辩委员会(小组)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分:

 (30%)

  评阅人评分:

 (30%)

  答辩评分:

 (40%)

  综合评定成绩:

  百分制

  等级制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防盗成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铁门铁窗等已经不能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安全感, 社会对报警器材的需求日益迫切。

 智能防盗系统, 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

 他包括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进入破坏行为、 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罪犯以及提醒值班人员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防盗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住宅区。

 目前市面上所拥有的家庭电子防盗报警器, 只能用于单一的住宅, 不利于统一管理, 而且也不能满足现代住宅区的发展要求, 所以很有必要对家庭电子防盗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这是一种基于单片机信号处理技术的防盗检测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应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在反应速度、 误报率、 漏报率以及抗干扰能力方面都具有较好性能。

 本系统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红外辐射与红外探测的原理, 设计的新型探测器, 测量范围广,

 响应速度快,

 灵敏度高, 抗干扰能力强, 安全可靠 。

 并采用单片机 89C51 作为人体探测系统的核心, 以热释电红外线为数据采集部件, 经过比较放大之后, 输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判断及处理。

 当检测到有被测物体进入测量范围时, 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等待一段延迟时间后自动消除报警信号, 并可手动解除报警信号。

 当有主人在家系统无需报警时, 可开启楼道灯控制系统, 即传感器探测到有人经过时照明灯亮,等待一段延迟时间后自动熄灭, 并可手动来控制延迟时间的长短。

 系统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检测人数及最大容量人数控制, 当探测头探测到有人经过时, 系统自动计数加一, 并可以通过键盘控制最大容量人数, 如果探测到的人数超过最大容量人数时则发出自动报警信号, 并通过 LED 显示检测到的人数与最大容量报警人数。

 系统使用单片机与 PC机通信原理, 把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统一处理。

 关键词:

  热释电传感器

 单片机

 声光报警

 键控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应用元件的介绍……………………………………………………………2 2. 1 热释电传感器的红外辐射与红外探测的原理结构……………………………2 2. 2 红外测温原理……………………………………………………………………2 2. 3 热释红外传感器的结构…………………………………………………………3 2. 4 菲涅尔透镜………………………………………………………………………5 第三章 总体电路设计…………………………………………………………………6 3. 1 系统组成………………………………………………………………………… 6

 3. 2 单片机系统 ……………………………………………………………………

 7

 3. 3 热释电传感器的基本电路分析及设计………………………………………

  8 3. 3. 1 高低通放大器…………………………………………………………………………

  8 3. 3. 2 电压比较器……………………………………………………………………………

  9 3. 3. 3 开关电路………………………………………………………………………………

  10 3. 3. 4 延时电路……………………………………………………………………

  10

 3. 4 执行电路…………………………………………………………………………

 10

  3. 5 键盘控制电路设计………………………………………………………………

 10

  3. 6 LED路设计………………………………………………………………………

  12 第四章 软件设计……………………………………………………………………… 14

  4. 1 主控程序……………………………………………………………………………15

  4. 2 键盘扫描程序………………………………………………………………………16

  4. 3 动态显示程序设计…………………………………………………………………17

 4. 4 系统的总程序………………………………………………………………………18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分析………………………………………………………………21

  5. 1 测试设备……………………………………………………………………………21 5. 2 测试方法……………………………………………………………………………21 5. 3 功能测试……………………………………………………………………………21 5. 4 指标测试及结果分析……………………………………………………………

 21

 第六章 本设计的功能及使用环境…………………………………………………24

  6.1 本设计的功能………………………………………………………………………24

  6.2 本设计使用环境……………………………………………………………………24 结论……………………………………………………………………………………… 25 参 考 文 献…………………………………………………………………………… 26 致谢……………………………………………………………………………………… 27 附录 1 …………………………………………………………………………………… 28 附录 2…………………………………………………………………………………… 29

 06 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第 1 页 共 29 页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 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私有财产也不断地增多, 因而也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现代人们住宅发展的趋势来看, 现代人们住宅主要是向群体花园式住宅区发展, 向高空中发展, 一般都是一个住宅区有几栋至几十栋以上, 但目前市面上所拥有的家庭电子防盗报警器, 只能用于单一的住宅单元, 不利于统一管理, 而且也不能满足现代住宅区的发展要求, 所以很有必要对家庭电子防盗报警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防盗系统。它在以前的防盗器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 不但可以用于单一的住宅区, 也可以规模用于比较大规模住宅区的防盗系统, 它的工作性能好, 不易出现不报和误报现象, 安全可靠。

 不仅如此, 它使用了 单片机做信号处理器, 这样有利于与计算机相连接, 利用计算机统一管理, 使整个小区的住户基本情况、 资料等在计算机内存储起来, 方便来访人的查询和保安人员的统一管理。

 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 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一)

 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由于压力板式安装在垫子内, 当主机停止工作, 主人在家走动时, 都很容易失报和误报, 其可靠性低。(二)

 开关式电子防盗报警器一般只有一个定点, 有效范围小, 而且各种开关也易坏, 失报和误报率就高, 不可靠。(三)

 遮光式触发防盗报警器在受到太阳光照射就会引起误报, 同时如果由于风吹窗帘的摆动等遮住了 光也会引起误报, 所以这种报警器的可靠性也不高。

 再者, 就闭路监控电路防盗系统而言:

 它的安装线路复杂, 而且技术要求比较高, 价格也比较昂贵, 不利于广泛利用。

 综合以上报警器的不足, 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它的制作简单、 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 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 抗干扰能力强、 灵敏度高、 安全可靠。

 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 不易被盗贼发现。同时它的信号经过单片机系统处理后利于跟 PC 机通信,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

 李永胜:

 室内防盗智能控制系统 第 2 页 共 29 页 第二章 应用元件...

篇八: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

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设计(论文)

 题目:

 兴隆矿区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的设置与整定设计

  学生姓名:

  学

 院: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自动化 年

 级:

  指导教师:

  2011 年 5 月 11 日

 目

  录

  摘

 要------------------------------------------------------------------3 前

 言

 ----------------------------------------------------------------3 1. 继电保护概论--------------------------------------------------------3

  1. 1 继电保护的作用----------------------------------------------------3

  1. 2 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3

  1. 3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4

 1. 4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简史--------------------------------------------5 2. 35KV 线路故障分析---------------------------------------------------6 2. 1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6 3、 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7 4. 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7

  4. 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7

 4. 2 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11

 4. 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4

 4. 4 电流三段保护小结----------------------------------------------------17 5.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接地保护-----------------------------------17

 5. 1 零序电流保护--------------------------------------------------------17 6、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18 结

 论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兴隆矿区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的设置与整定设计

 摘

 要:兴隆庄煤矿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设计年产 300 万吨大型现代化矿井, 电是煤矿生产所用的主要动力源, 对矿井主要机电设备中断供电, 不仅会影响矿井生产, 而且会对矿井和矿井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就必须采取措施, 确保矿井和矿井中主要机电设备供电的不中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 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 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兴隆矿区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与整定设计。

 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矿井电网的安全运行, 需要对矿井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 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 线路长度、 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 给矿井 35KV 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 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 设计原理、 矿区供电

 前言 继电保护器在矿井 35kV 变电站中的应用广泛, 它不仅保护着设备本身的安全, 而且还保障了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此, 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对于保障矿井设备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是十分重要的。

 当矿井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 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 及时的保护动作, 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

 继电保护运行凡是的选择、 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符合电流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 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正、 继电保护零序电流整定计算和校正、 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1 、 继电保护概论 1 . 1 继电保护的作用 1. 1. 1 继电保护的概念及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 自动、 快速、 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 保证非故障设备继续运行, 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电力系统出现异常运行状态时, 根据运行维护的要求能自动、 及时、 有选择地发出告警信号或者减负荷、 跳闸。

 1 . 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1. 2. 1 反应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器元件(设备)

 一端所测基本参数的变化而构成的原理(单端测量原理, 也称阶段式原理)

 运行参数:

 I、 U、 Z∠φ

 反应 I↑ →过电流保护

  反应 U↓ →低电压保护 反应 Z↓ →低阻抗保护(距离保护)

  1. 2. 2 反应电气元件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及正常运行)

 时两端所测电流相位和功率方向的差别而构成的原理(双端测量原理, 也称差动式原理)

  以 A-B 线路为例:

  规定电流正方向:

 保护处母线→被保护线路 规定电压正方向:

 母线高于中性点

 利用以上差别, 可构成差动原理保护。

  如:

 纵联差动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等。

 1. 2. 3 保护装置的组成部分

  ┌──┐

  ┌──┐

  ┌──┐

  输入─→│ 测量│ ─→│ 逻辑│ ─→│ 执行│ ─→ 输出 信号

 └──┘

  └──┘

  └──┘

 信号

 ↑

  └ 整定值

 1 . 3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 3. 1 选择性

 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 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 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d3 点短路:

 6 动作:

 有选择性;

  5 动作:

 无选择性

  如果 6 拒动, 5 再动作:

 有选择性(5 作为 6 的远后备保护)

  d1 点短路:

 1、 2 动作:

 有选择性;

  3、 4 动作:

 无选择性 后备保护(本元件主保护拒动时):

  (1) 由前一级保护作为后备叫远后备.

 (2) 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叫近后备.

  1. 3. 2 速动性 继电保护的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切除故障设备。

 故障后, 为防止并列运行的系统失步, 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及故障元件损坏程度,应尽量地快速切除故障。

 (快速保护:几个工频周期, 微机保护:

 30ms 以下)

 故障切除总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

 一般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0. 06-0. 12s, 最快的可达 0. 02-0. 04s; 一般断路器动作时间为 0. 06-0. 15s, 最快的有0. 02-0. 06s。

 目前常用的无时限整套保护的动作时间表 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速断保护装置 各型距离保护装置 高频保护装置 线路横差或纵差保护装置 元件纵差保护装置

 1. 3. 3 灵敏性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对于其应保护的范围内发生故障的反应能力。(保护不该动作情况与应该动作情况所测电气量相差越大→灵敏度↑ )。

  一般用灵敏系数 Klm 来衡量灵敏度。

 1. 3. 4 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误动; 再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 应可靠动作; 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任何情况下, 应可靠的不动作。

 (主保护对动作快速性要求相对较高; 后备保护对灵敏性要求相对较高。)

 1 . 4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简史 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了 装于断路器上并直接作用于断路器的一次式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 本世纪初,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

 这个时期可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

 1901 年出现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

 1908 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1910 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得到应用, 在此时期也出现了 将电流与电压比较的

 0. 06-0. 1s 0. 1-1. 25s 0. 04-0. 15s 0. 06-0. 1s 0. 06-0. 1s

 保护原理, 并导致了本世纪 29 年代初距离保护的出现。

 随着电力系统载波通讯的发展,在 1927 年前后, 出现了利用高压输电线上高频载波电流传送和比较输电线两端功率或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

 在 50 年代, 微波中继通讯开始应用与电力系统, 从而出现了 利用微波传送和比较输电线两端故障电气量的微波保护。

 早在 50 年代就出现了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实现快速继电保护的设想。

 经过 20 余年的研究, 终于诞生了 行波保护装置。

 显然,随着光纤通讯将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采用, 利用光纤通道的继电保护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继电保护原理的发展过程。

 与此同时, 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元件、 材料、 保护装置的结构型式和制造工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50 年代以前的继电保护装置都是由电磁型感应型或电动型继电器组成的这些继电器统称为机电式继电器.

 本世纪 50 年代初由于半导体晶体管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称之为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 70 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在我国大量采用的时期满足了 当时电力系统向超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的需要. 80 年代后期标志着静态继电保护从第一代(晶体管式) 向第二代(集成电路式) 的过渡. 目前后者已成为静态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形式.

 在 60 年代末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由此开始了对继电保护计算机算法的大量研究对后来微型计算机式继电保护(简称微机保护) 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70 年代后半期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开始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

 80 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已趋于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这就是第三代的静态继电保护装置. 微机保护装置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潜力因而受到运行人员的欢迎. 进入 90 年代以来它在我国得到了 大量的应用将成为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型式.可以说微机保护代表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未来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保护控制运行调度及事故处理的统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 35KV 线路故障分析 2. 1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2. 1. 1 雷电事故 矿井架空配电线路一般较长, 配电变压器在雷雨季节期间常遭雷击, 由此产生的事故是架空线路较常见的。

 其现象有绝缘子击穿或爆裂, 断线, 避雷器爆裂, 配电变压器烧毁等。

 (1)

 绝缘子质量不过或存在隐患运行, 尤其是配电线路瓷质绝缘子使用年久, 绝缘性能下降, 在雷击时易引起线路接地或相间短路。

 (2)

 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不足。

 10~35kv 系统网络覆盖面积大, 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增多, 不仅直击雷造成危害, 而且由于防雷措施不够完善, 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较低, 地闪, 云闪形成的感应过电压也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导致设备损坏, 危及电网安全

 (3)

 六氟化硫断路器保护整定值不适合。

 (4)

 避雷器性能下降或失效。

 (5)

 接地不合格。

 2. 1. 2 接地事故 (1)

  污闪故障。

 10~35kv 配电网络中因绝缘子污秽闪络, 使线路多点接地的故障也经常发生。

 绝缘子污秽放电, 是造成线路单相接地的主要原因。

 (2)

 铁磁谐振过电压。

 10~35kv 配电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随着其规模的扩大, 网络对地电容越来越大, 在该网络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空载变压器的非线性电感相对较大, 感抗比容抗大的多, 而且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直接接地, 受雷击,

 倒闸操作等的激发, 往往能形成铁磁谐振, 谐振产生的过电压最高越到达线电压的 3 倍,能引起绝缘闪络, 避雷器爆炸, 甚至电气设备烧毁。

 (3)

 弧光接地过电压。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 完好相电压将升高到线电压, 但是假如发生单相间歇性的对地闪络、 线路下的树木在大风作用下间歇性地对导线形成放电, 接地点电弧间歇性地熄灭与重燃, 引起电网运行状态的瞬息变化, 导致电磁能的强烈振荡, 并在健全相和故障相产生暂态过电压, 健全相得最大过电压为线电压的 3.5 倍, 故障相得最大过电压可达到 2 倍。

 假如网络中存在绝缘弱点, 势必会引起击穿、 导致短路危及电气设备, 形成严重事故。

 2. 1. 3 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 风的影响。

 风力过大, 超过杆塔的机械强度, 就会使杆塔倾斜或损坏。

 3、 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1、 短路保护采用两相两继电流保护, 它是一种阶段式电流保护。

 以第 1 段、 第 2 段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以第 3 段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2、 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方式之一:

 零序电流保护。

 4. 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在电网中 35kv 及以下的较低电压的网络中主要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 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 可靠,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三段式过流保护包括:

 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电流速断保护或电流ⅰ 段)

 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 段)

 3、 过电流保护(电流ⅲ段)。

 电流速断、 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都是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 它们相互配合构成 一整套保护, 称做三段式电流保护, 它们的不同是保护范围不同。

 三段的区别主要在于起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

 其中速 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某一点...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8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