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10篇

时间:2022-10-05 17:40: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10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武汉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武汉市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10篇

篇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武汉市教育系统普法工作水平和质量,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等工作要求,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结合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努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实践导向,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引导广大干部

 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坚持服务导向,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目标。到 2025 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教育系统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升,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法治课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法治实践教育成效显著,“互联网+”法治教育深入推进,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宣传重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普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落实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学校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突出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重要位置,重点宣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三)突出宣传民法典。重点宣传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推动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学好用好民法典。

 (四)突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等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实施“双减”工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等重点工作,加强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宣传。

 (五)深入宣传与干部师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公共卫生安全、网络安全、科学技术普及、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禁毒、交通安全、消防、食品安全、档案、保密、税务、防灾减灾、防治家

 庭暴力、防范校园欺凌、反有组织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涉外法律法规。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三、重点任务

 (一)持续提升法治素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让法治教育成为终身必修课,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法治素养。

 (二)切实增强普法质效。根据不同岗位、年龄等人群的法治需求,推进精准普法,分类设计普法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探索开展菜单式普法,提高普法内容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三)深度融入法治实践。推动普法与依法治教紧密结合,融入立法、执法全过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四、重点举措 (一)实施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1.牢牢把握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坚持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将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内容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引导领导干部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把维护教育公平、提升育人质量、保障受教育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入推进教育部门日常学法用法。建立健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治内容。完善教育系统干部法治能力培训机制,组织举办全市教育法治干部培训班,推动干部培训规范化、机制化。

 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相关情况,更好地引导教育系统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2.切实将中小学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应用,细化法治课教学要求,加强教学行为指导和规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完善法治教育教材相关内容,保证法治教育课时占比。加大学科融入法治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日常实际,将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法治内容融入教育

 教学之中。强化对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继续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推动网上宪法学习,进一步了解宪法基础知识,树立宪法基本理念。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设计分学段的宪法教育内容,选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健全活动机制,加强指导督促,将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宪法晨读”特色活动。利用晨读、班(团、队)会、课外活动等开展宪法教育,在学生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契机学习宪法、参与法治实践活动。

 3.注重提升教职工“普法主力军”的法律素质。结合学校依法治理的需要,贴近教师工作生活的实际,提高广大教师依法执教、依法参与学校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要特别提高校长和管理人员队伍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师法治教育,突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切实增强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和抵制侵害学生行为的能力。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进一步加强法律相关内容的考核。实施教师全员法治培训,

 通过专题培训、法治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努力让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 5 个学分的法治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二)实施法治文化创新行动 1.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促进法治文化阵地准确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同时便于师生学习理解法律、便于开展法治实践活动。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让校园内处处能体现法治元素。推动加强法治文化长廊建设,基本实现每校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

 2.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创作。组织开展法治童谣创作,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推广法律。创建一批法治文化传播品牌项目。继续组织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通过歌曲、舞蹈、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情景剧展演、志愿活动、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3.组织开展红色法治文化教育。组织开展校园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发、展示利用、宣传普及、传播交流等活动。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国家省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发挥其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教

 育引导全体师生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三)实施法治资源整合行动 1.大力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政策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设立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作规范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青少年法治资源教室。鼓励开设法治教育在线课程,加强和完善法治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将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努力推动中小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 2 课时。

 2.不断完善法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落实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制度,建立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评价与考核机制。推动学校加强与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交流沟通。与高校法学院合作,推选品学兼优学生担任法律志愿者。配合社区和家庭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

 (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1.着力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充实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任教。在市级教师培训项目中落实相关法治知识内容,5 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和高中思政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建立法治课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教师研修机制。

 打造一批法治课精品在线课程。创新法治教学方式和手段,推动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注重通过依法执教“行为世范”,当好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的引路人。

 2.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学校内部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深入推进学校依法治理。研究制订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和法治能力评测制度,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学校引进专业法律人才,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管理人员的法治素养。组织开展国家、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3.推动健全教育普法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构建立体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办好武汉教育法治在线等平台建设,为干部师生学习法治知识提供便利条件。组织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校长、教师等群体使用在线学法资源平台,通过网络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充分发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作用。加强校园法务室建设,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做到“一校一律师”,推进学校治理法治化。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市教育系统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将普法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科学研究制订本地区本单位普法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推动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健全保障机制。要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普法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普法能力和水平。要将普法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鼓励地方和学校设立普法专项经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

 (三)优化考核评价。继续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依法治教考核、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绩效考核等重要范围,把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第三方评价,为改进普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健全激励机制,及时宣传推广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篇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要]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润疆工程”,并将“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就是运用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效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保障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新文化润疆方式,提高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水平,在文化润疆中彰显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中“润”的作用;在文化润疆中增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担负起文化润疆使命,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润”,做好文化润疆工作,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力和创新力。[关键词] 文化润疆 法治文化 宣传教育[中图分类号] D92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08X(2022)01-0029-06文化润疆视野下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研究— —以哈密市为例郝 备(中共哈密市委员会党校 新疆 哈密 839000)收稿日期:2021-10-08作者简介:郝备(1969- ),女,中共哈密市委员会党校科研部副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文化学。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哈密市法学会课题“文化润疆视野下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研究”(2021年哈密法学会-N003)阶段性成果。“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研究文化润疆视野下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本课题组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发放电子问卷410份,有效问卷408份。问卷发放范围涵盖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群众等。召开座谈会5场,访谈了哈密市司法局、市人大法工委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共186人,梳理了“文化润疆”视野下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做法,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充分认识“文化润疆”视野下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推进依法治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是关键,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力抓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现象的态度、心理、感情、习惯等多种要素构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主义文化现象,体现在观念、制度、行为层面,以此实现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文明、法治制度文明和法治行为文明。在“文化润疆”中应当如何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1 期 2022 年 3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新时代治疆方略研究29

 更好地去“润”、怎么“润”,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为“文化润疆”工程提供了基础支撑,充分认识“文化润疆”工程对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找准定位、明确目标、选准切口。(二)基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有利于维护稳定、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脱贫攻坚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效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保障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就会守法、护法、崇法。(三)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对于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用突出,意义重大通过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在推动“文化润疆”工程中使得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等诸多价值要素,在保障和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依法治疆向纵深发展。二、哈密市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成效显著(一)坚持高位推动机制保障,形成良性普法工作格局1.坚持“一个目标”引领实践。在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发之际,哈密市依法治市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下发《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措施》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工作的通知》,出台17个方面42条措施,对各级各部门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指明了防控方向。2.坚持“九项机制”创新发展。完善普法宣传教育、协调协作、志愿者服务、 “谁执法、谁普法”、媒体公益普法、法律顾问推行等工作机制。形成符合哈密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去极端化”和反恐维稳工作及市域社会治理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的通知》等机制,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化。3.坚持“一个导向”推动考核。哈密市委、市政府将法治建设和依法治理纳入年度综治、绩效、精神文明考核,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增加领导干部述法内容,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普法对象需求,组织征订和编撰宪法口袋书、宣传册、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10余本系列丛书。通过法治考核,找差距,补短板。4.坚持“一个硬指标”保障经费。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高出自治区人均0.6元的标准,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保障普法经费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依法治市氛围日益浓厚坚持清单管理。对 34个市直执法单位普法任务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推动普法任务全面落实。坚持执法普法并重。各责任单位积极履行主体责任,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以案说法、领导干部旁听重大案件庭审等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市卫健委、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各单位注重社会普法,不断掀起普法工作热潮,累计收集各类典型案例2400余件,市检察院推送的《哈密特大诈骗案》被选入司法部案例库。(三)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1. 加强主题主线宣传。利用“宪法法律宣传月” “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通过法律考试、有奖竞赛、微视频、宪法法律十进等活动,开展宪法宣誓、宪法晨读、 “升国旗讲宪法” “我和亲戚学宪法”等多形式的普法宣传。2.加强总目标宣传。坚持把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工作通过以案说法、法律咨询、 “送法进企业”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丁 丁 丁丁丁 丁 丁丁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1 期 2022 年 3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新时代治疆方略研究30

 广泛开展“今冬明春”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 “服务总目标普法行” “农业用地清理整治”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3. 加强重点任务宣传。大力宣传防范金融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非法集资、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法律法规。利用国旗下宣讲、 “青年志愿者普法行”等形式开展集中培训、入户宣讲。4.加强民生工作宣传。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征用、食品药品安全、消费维权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法典》法律法规。5.围绕防控疫情和法治同行进行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市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普法责任单位,重点围绕《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连夜制定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印制宣传口袋书10万册,发放至各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各部门(单位)、基层组织和一线检查站、隔离医学观察点等,吹响了疫情防控“冲锋号”。利用属地联合传播机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法律法规、科普、预防类文章。开设《战“疫“警示》专栏,先后播出《疫情当前,这样做,违法了!》《不戴口罩进店还谩骂殴打执法者,拘役!》等百余条案例,通过主流媒体,乡村大喇叭、广播车等打好线上线下宣传组合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依托全市 4831 名网格员、292 个基层调解委员会、1100余名人民调解员,依法妥善化解涉疫矛盾纠纷。(四)突出抓好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1.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自 2016 年以来,市委党校各类法治课程占比21%。每年组织全市1.48万余名公职人员参与网络学法及各类网上无纸化答题活动,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地考试,重点行业“第一责任人”讲法, “与法同行”万人宣讲,9100 名领导干部旁听 128 场次重大案件庭审活动。2.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100%配齐配强全市177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建立学校和派出所联系制度,连续七届组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利用哈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3.强化基层群众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国旗下宣讲、农牧民夜校、 “访惠聚”驻村干部入户走访、 “民族团结一家亲” “青年志愿者普法行” “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 “马背宣传队” “流动宣传车”等形式,推动法治宣传进基层。累计接受法律咨询8352人次,以案释法3000余场次。4.强化宗教人士法治宣传教育。2016年以来,共举办法治培训班43期836人次,组织编印汉、维、哈宣传资料6000余份。5.强化流动人口法治宣传教育。将流动人口宣传教育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当中,开辟农民工“绿色通道”,开通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热线电话。(五)全面提升载体运用,法治文化丰富多彩1.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落实法治文化阵地“五个一” “四个一” “三个一”建设要求。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公园,打造法治一条街、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LED灯箱等进行法律知识宣传,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法治氛围。2.强化法治文化宣传实践。组织开展有奖知识网络竞答活动,大力开展禁毒法治摄影书画展览、法治征文评选、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不断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伊州区选送的“我与宪法”入围司法部微视频大赛。3.强化法治文化媒体阵地建设。加强与当地主流媒体协调联系,分别开设了“周末说法” “律师法律热线” “法治中国”等日播电视栏目以及“谁执法谁普法进行时”民生服务栏目和“微普法” “普法讲堂”,通过以案释法节目、律师现场讲法等形式,不断拓宽普法宣传面。打造“百姓汇慧惠”平台,开展“法治文艺活动下基层”,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4.强化法治文化宣传载体建设。利用“网信哈密” “哈密发布” “瓜乡网事”等新媒体拓展普法阵地,通过微信平台、手机报、QQ群,依托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创作播发《灵魂的救赎》《婚房闹剧》等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1 期 2022 年 3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新时代治疆方略研究31

 6部不同类型的普法栏目剧,实现了普法宣传效果最大化。(六)全面落实依法治理,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1.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各区县、各部门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诚信守法企业” “依法行政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促进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2. 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坚持把吸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安置帮教人员、精神病人的监护管理职责纳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范围。目前,全市163个行政村、71个社区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全部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内容和要求,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3.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各部门以提高干部学法守法、依法行政、依法履责意识和能力为切入点,健全完善执法责任、争议化解、评议考核等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法治市工作全面推进。三、文化润疆视野下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七五”普法以来,各类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采取建立法律咨询服务站、举办法治文化教育培训班、法治文化宣讲等方式,利用周一升国旗、党员学习日、宪法宣传日等时机,加强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培训,使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逐渐呈现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发现在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各族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存在法律信仰缺失、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的现象和问题通过问卷调查 408人了解到,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活动,经常举办的占到73.33%,很少举办的占到 24%,几乎没有的占到2.67%。遇到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占到85.6%,运用社会关系解决的占到6.4%,信访途径解决的占到2.13%,其他占到5.87%(见图一)。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很了解的占到39.47%,知道有这个法典的占到58.67%,没听过的占到1.87%(见图二)。认为最需要的法律知识是物业管理及买卖房屋、土地纠纷的占71.73%,认为是车辆及交通安全的占59.47%,认为是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占65.6%,认为是劳动及社会保障的占73.33%,认为是医疗纠纷的占51.2%,认为是金融投资的占33.87%,认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占60.8%,认为是民事、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的占 52%,其他占 11.2%(见图三)。图一: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知晓程度调查图表图三:最需要的法律知识占比丁 丁 丁丁丁 丁 丁丁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1 期 2022 年 3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新时代治疆方略研究32

 (二)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供给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法治文化宣传形式单一,接受程度低,普法时间无保证,普法受众较为单一在基层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大都是挂横幅、贴标语、在宣传橱窗张贴宣传资料,分发的宣传资料印刷精美、内容...

篇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基层普法阵地筹建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委 省政府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的要求,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行业特点,依托全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建工地、绿色建筑、历史建筑、物业小区、公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基层单位(点),在全省建立基层线下普法阵地。推进法治创建和依法治理相结合,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东,贡献住建法治力量。一、总体思路依托全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建工地、绿色建筑、历史建筑、物业小区、公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基层单位(点),在全省建立基层线下普法阵地,计划“八五”普法期间建成 1000 个基层普法阵地。2022 年计划建成 400 个基层普法阵地,2023 年计划建成 300 个基层普法阵地,2024年计划建成 300 个基层普阵地。普法阵地联系点由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推荐,建成以后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建立普法宣传工作台账,收集汇总普法宣传资料、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好的经验推广运用。二、主要任务围绕《关于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中开展普法宣传

 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要求开展普法宣传。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与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深化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等活动,发挥基层普法阵地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点和面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普法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打造住建普法宣传品牌。三、组织实施(一)筹建方式。由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推荐基层普法阵地联系点,在全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建工地、绿色建筑、历史建筑、物业小区、公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基层单位(点)中筛选符合建立基层普法阵地的单位(点),2022 年每个部门推荐 10 个基层普法阵地联系点,基层普法阵地联系点应合理布置,我厅将择优选择 400 个联系点,授以“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普法基层联系点”。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有关部门都要确定 1名联络员负责协助本辖区内基层联系点的联络,每个基层普法阵地应确定 1 名负责人;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购买第三方社会力量,每个基层普法阵地配置 1 名普法项目专员,统筹协调普法活动实施。(二)基层普法阵地推荐条件。1.有适合组织线下普法宣传活动的场地(室内 100 平方左右且能提供大屏、投影、音响等必备设备,室外 200 平方

 以上且能提供音响等必备设备)。2.能提供 1 个普法项目专员办公位。3.“红色工地”、“红色物业”、“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点位可直接列入基层普法阵地,不限数量。(三)基层普法阵地活动组织。普法阵地活动组织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制定年度基层普法阵地活动计划,各地市联络员、普法阵地负责人配合,普法项目专员统筹负责每月在各普法阵地至少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建立基层普法阵地作为“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把好政治关、质量关,确保建成一个,用好一个,推动“八五”普法宣传有效落实。(二)加强协调联动。建立省、市、县基层普法阵地联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定期协调。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有关部门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各项普法宣传活动高效落实。(三)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各地要积极发动公职律师、“民法为民 粤建越美”优秀普法宣讲人、法律顾问团队等参与公益普法宣讲进基层活

 动。附件:1.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层普法阵地推荐名单汇总表2.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层普法阵地推荐表

 附件 2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基层普法阵地推荐表普法阵地名称地址普法阵地负责人联系电话基层普法阵地具备条件情况(300 字左右)普法阵地所在单位意见(盖章)年 月 日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主管部门意见(盖章)年 月 日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主管部门意见(盖章)年 月 日

篇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省发展改革系统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 2021- -5 2025 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安排部署,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 - 2025 年)》相关要求,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一步提高发展改革系统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工作的能力,增强全系统党员党章党规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着力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把全面依法治省各项要求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到 2025 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法治素养显著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观念有效树立,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发展改革中心工作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对发展改革相关法律法规知晓度、对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对高水平高标准法治机关建设的认同度明显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要求。

 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从 2021 年开始到 2025 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21 年)。各市(州)发展改革委要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五年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八五”法治宣传教育的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2022 年 6 月底前,要将本部门(单位)的领导机构成立情况和“八五”法治宣传教育方案报至省发展改革委法规处。

 2.组织实施阶段(2021 年至 2024 年)。各市州要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完善普法责任“四清单一办法”制度,明确普法内容、普法措施和普法标准,压实普法责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和推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做到精准普法、有效普法、高质量普法。2023 年,省委将开展中期评估,重点督查建立和实施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以及普法教育成效等进展情况。期间,也将召开不同规模、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充分听取基层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加大法治建设力度。

 3.检查验收阶段(2025 年)。各市州要认真做好“八五”法治宣传教育的终期检查、总结验收等工作,及时将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上报至省发展改革委。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按照方案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发展业绩推动依法行政取得新成效。

 二、明确普法内容,突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和讲话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发展改革系统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重点内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问答列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课程主要内容。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新论述、新指示,每年至少开展 1 次专题宣讲。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持久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与宪法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宪法宣誓仪式、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党员干部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宣传法治建设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决策部署。

 (四)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有特色、接地气的宣传活动,通过访谈问卷、专题专栏等形式深入阐释解读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把民法典普法工作融入民法典实施全过程、融入发展改革相关工作,让民法典走到党员干部身边、走进党员干部心里。

 (五)深入宣传与发展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立足国家重大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乡村振兴、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要,大力宣传《长江保护法》《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招标投标法》《价格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公务员法》《煤炭法》《电力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甘肃省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条例》《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和新出台的与发展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强化《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范政府共同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密切跟踪“八五”普法期间立法进程,及时宣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认真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将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衔接协调。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学习情况,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三、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持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素质

 (一)坚持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发挥领导领学促学作用,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的重点内容,每年至少举办 2 次专题法治讲座,并专题研究一次党内法规落实工作。委党组应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和讲话精神。

 (二)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领导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将法治教育融入本单位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中,每年开展 1 期以上法治培训,培训内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及与发展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进行,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健全党员干部日常学法制度。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本单位日

 常工作需要,制定领导干部年度学法清单,明确党员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强化法治学习情况督促检查,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党员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将组织学习宣传重要法律法规、党员干部参加集体法治学习培训情况作为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突出新提任、新录用干部学法。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明确法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将法治教育作为党校进修班、干部任职培训班、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等各类综合性培训的必训内容。增强新提任干部依法依规办事能力,形成遇事找法律依据、办事依法定程序、解决问题用法律的习惯。组织机关新提任、新录用公务员和委属单位新入职工作人员参加宪法宣誓入职仪式,推动新提任、新录用公务员尊崇宪法,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和制度观念。

 (五)突出重点岗位人员学法。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岗位工作人员,每年组织开展 1 期以上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出台法律法规、立法技术专题集中培训,使负责立法和制度建设、审批许可、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工作能力。

 (六)做好学习交流研讨。强化党务业务融合,充分利用党建学习平台学习法律法规。运用“三会一课”等学习机制开展法治学习和交流研讨。

 四、将普法融入法治实践,推进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

 (一)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融合。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法治建设规划、年度计划或工作方案,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科学决策制度,规范依法行政程序,完善和推广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围绕社会和群众特别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

 (二)把普法融入立法过程。在推动重大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投资管理、能源管理、经济安全、社会信用、价格管理、招标投标、数字经济等重点立法和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甘肃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立法和制度设计的法规文件。通过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扩大社会参与。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解读法律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公布时,应当同步进行宣传解读。建立规章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制度,对于已经公开印发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时在门户网站同步公开。

 (三)把普法融入执法和化解行政争议过程。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把向行政相对人的普法融入资金下达、项目核准批复、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等程序中,帮助行政相对人理解作出相关行政决定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利用受理、审理、决定等各环节向行政相对人普及行政行为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做好法律、政策规定解释工作,提示引导申请人依法维权、表达诉求。

 (四)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建立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年报制度,将各类典型案例通过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八五”普法专栏集中发布。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法律解读,发挥“以案说法”作用,把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反馈给业务部门,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普法,使典型案例依法解决的过

 程成为普法过程,力求“办理一案、规范一片”。每年至少组织 1 次党员干部旁听法院案件庭审,参观法治教育基地。

 五、持续创新新形式,提升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一)加强发展改革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法治阵地建设,运用好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展板等,积极打造法治长廊、法治园地、法治橱窗。依托发改书吧等各类学习培训平台,邀请法学专家、法律顾问及发展改革系统同志等开展法治讲座,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学法用法良好氛围。

 (二)积极拓展普法网络平台。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应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机关办公内网等平台,开辟法治专栏,通过视频、漫画、文字稿等形式,及时更新展示常用法律法规、热点政策、典型案例、法治工作信息等。推动与全国智慧普法平台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扩大法治文化传播影响力。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法宣在线”等 APP 平台,丰富法治学习场景。

 (三)加大媒体公益普法力度。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传媒要承担公益普法责任,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中国品牌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重要版面、重要频道、重要时段设置普法专栏专题,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例事件及时开展权威准确的法律解读。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内容,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制度化。

 六、加强组织实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立以主要领导和普法责任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发展改革法治机关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

篇五: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在全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 XX 建设,服务“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

 (一)指导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环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 XX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逐步优化。

 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

 (一)突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镇村干部培训的重点课程,推动镇村干部带头学习用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让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各类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突出深入宣传宪法。在全镇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开展全镇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三)突出深入宣传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推动各单位和各村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四)深入宣传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围绕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组织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

 (五)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围绕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把学

 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员教育培训和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一)加强教育引导。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提高法治意识,培养法治信仰。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宪法宣誓等制度。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加强法治教师、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充分依托法治副校长等法治教育资源,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学第一课等教育节点,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宣传活动。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发生。

 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开展村“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联防长、网格员等法治培训,提高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根据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其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和能力。加强重点人群的法治教育,提高其尊法守法意识,加强涉外人员普法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二)推动实践养成。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关注细节、走进生活为导向,从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提高规则意识,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

 (三)完善制度保障。积极选树群众身边崇法向善、坚守法治的典型人物,大力宣传表彰“道德模范”“最美 XX 人”“见义勇为”等典型事迹,完善激励制约制度,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乡村振兴夜校、法治书屋、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等场所和设施,大力推动镇、村两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将法治宣传教育与 XX 高腔等地方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普法品牌。

 (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鼓励推动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精品,在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下基层。

 (三)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开展红色法治文化展示利用、宣传普及、传播交流等活动。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五、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一)加强基层依法治理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加大普法力度,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织镇村干部学法,落实村“两委”干部依法履职、依法办事各项规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提高创建质量。

 深化依法治校。深化“法律进学校”,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加强法治教师培训,推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围绕防范校园欺凌、诈骗、网络沉迷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法治教育,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

 深化依法治企。深化“法律进企业”,落实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优化营商环境。

 (二)深化行业依法治理 引导和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章程和行为规范,依法维护成

 员合法权益。深化“法律进网络”,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上群众服务能力,打击遏制网络犯罪,提高网民法治意识。

 (三)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六、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一)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 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过程。加强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在答复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过程中阐明相关法律规定,引导教育申请人依法维权、表达诉求。充分运用巡回审判等形式宣讲法律,释法说理。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办案程序中。

 把普法融入法律服务过程。落实《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时,加强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

 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及时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典型案(事)件开展法律解读。

 (二)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普法

 壮大社会普法力量。畅通和规范志愿者等参与普法的途径,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支持法律实务工作人员、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文艺工作者参与公益普法活动。

 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管理服务、组织引导以及政策、资金、项目扶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普法项目。

 (三)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 拓展普法网络平台,加快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普法手段,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七、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各单位要把推进全民守法普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科学制定普法五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要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各村、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普法责任,确保普法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压紧压实各单位普法职责。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各企事业单位学法用法,加强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普

 法。

 (三)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推进重心下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将普法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纳入网格化管理。

 落实经费保障。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镇每年按照人均不少于 0.5 元列入财政预算,并落实逐年增长机制。

 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普法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实基层普法一线的法律专业力量,提升普法工作专业化水平。

 注重理论研究。加强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等专业人才培养。

 (四)加强评估检查 开展中期评估,及时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发出提示函或建议书,必要时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通报批评,依规依法处理。开展终期总结验收,对“八五”普法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镇党委、镇政府进行表彰。

篇六: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2021 —5 2025 年)》

  为加快推动河南省法治社会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河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权利,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我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二)主要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三)总体目标。到 2025 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国情省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 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宣

 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原则。

 (四)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涵盖广泛的宏大工程。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确保法治社会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

 (五)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宪法列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宪法。将宪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课程。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宪法宣誓。抓住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开展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推进宪法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

 (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广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自觉尊崇、信仰和遵守法律。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让民法典进入千家万户。开展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经常性宣传,积极组织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尊重司法裁判,维护司法权威。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提高

 党内法规的普及度和知晓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对全社会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不断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办好“卓越杯”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教师法治教育培训,配齐配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到 2022年为每个行政村培养 5—8 名“法律明白人”。突出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以及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加强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平台,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普法宣传教育网站,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智慧普法。

 (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培育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宣传栏等阵地全面覆盖、提档升级。围绕长征、长城、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和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水平,打造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普法品牌。依托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和农贸会、庙会、各类集市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为青春梦想护航”、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

 (八)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推进“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实现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对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地方立法,加强对新出台法律法规规章的解读,把立法过程变为宣传法律法规规章的过程。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报社、

 电台、电视台、网站、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自觉履行普法责任。培育壮大普法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动员各类企业、社会服务机构、民间团体开展公益普法宣传,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法活动的实践格局。

 三、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社会领域法规制度,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社会规范,强化道德规范建设,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以良法促进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善治。

 (九)完善社会重要领域立法。完善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物安全、污染防治、城乡建设管理、道路交通、扶贫、慈善、社会救助等领域和退役军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正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地方立法,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疫情防控地方立法,全面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建设。健全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社会工作等方面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见义勇为、尊崇英烈、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方面地方立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时启动我省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立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十)促进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协调社会关系、约束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等社会规范建设,推动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深化行风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入章,指导社会组织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注重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确保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对社会规范制订和实施情况的监督,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章程备案机制,制订完善我省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示范文本,指导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十一)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支撑法治文化。实施精神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

 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学习宣传,用好“出彩河南人”楷模发布厅平台,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强化道德规范的教育、评价、监督等功能,通过发动社会捐助、协调慈善救助、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褒扬奖励先进模范制度机制。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依法惩处高空抛物、酒后驾驶、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道德失范的违法行为,大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现象,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索要大额彩礼的不良风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增强公民公共卫生安全和疫病防治意识,倡导分餐制餐饮方式。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及时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融入法治建设,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

 (十二)推进信用河南建设。完善综合性制度规范、行业性制度规范、信用地方标准规范等配套制度,逐步形成以《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为主体的“1+N”信用法规制度体系。实施信用体系数字化应用工程,持续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开放、共享、应用、服务、支撑能力。实施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激励、惩戒、修复等机制。实施“信易+”守信激励创新工程,拓展“信用+金融”“信用+民生”“信用+政务”等应用场景,助推信用惠民便企。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管理和诚信自律机制,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组织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自发自愿、激励相容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权利保护 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有效维护各类社会主体合法权益。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社会主体要履行法定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

 (十三)健全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机制。制定重大公共决策事项目录,畅通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的渠道。制定与人民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和出台重大改革措施,要注重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听证会、实地走访等,广泛听取群众意

 见。没有法律和行政法规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在重大公共决策中,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积极作用。健全涉企地方立法及政策制定参与机制,对关系企业、职工切身利益,专业性较强的涉企专项政策,可吸收企业家代表、职工代表、相关领域专家、行业协会商会等共同参与起草。

 (十四)保障行政执法中当事人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促进严格执法。创新执法方式,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人民群众监督评价工作,促进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野生动物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不断提高。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制度。强化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有效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和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实施《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统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决定、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决定、行政征收决定等,依法予以公开。

 (十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加大涉民生案件的查办力度,严厉打击涉民生领域犯罪。探索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集体诉讼制度。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严格落实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制度,努力实现以程序正义促进实体正义。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对非法取证行为的源头预防,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健全案件纠错机制,有效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坚持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加强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扩大军人军属法律援助范围,为军人军属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完善“互

 联网+诉讼”模式,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设施建...

篇七: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各人社分局:

  现将《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局法制与政策研究科反映。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 年 3 月 16 日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 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做好我市人社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法治人社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全市人社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

 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并贯彻到人力资源法治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人社系统工作人员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法治素养,持续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到 2025 年,我市人社系统“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质量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人社领域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社会知晓度显著提升;人社系统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工作人员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人社领域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二、组织领导

  成立局“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我市人社系统 2021-2025 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局主要领导

  副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

  成 员: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人社分局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法制与政策研究科),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法制与政策研究科的局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法制与政策研究科科长担任,局属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普法联系人和志愿者为工作人员。

 三、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市人社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推动各层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全市人社系统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列入人社系统干部教育重要课程,切实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在全市人社系统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全面依法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活动,学习宣传宪法确定的理念和原则,学习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学习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三)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

  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广泛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四)深入学习宣传人社法律法规和政策

  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人社领域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宣传强化就业优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和政策;大力宣传社会保险法及养老、工伤、失业、居保等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法规政策,宣传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新政策、新机制;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国家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国家深化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举措,宣传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人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五)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党员干部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相关情况,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全市人社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从 2021 年开始,到 202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筹备启动阶段(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2 月底)

  市人社局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对全市人社系统普法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局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普法方案和计划,并确定一名普法联系人及志愿者。市人社系统“八五普法”工作小组成立,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正式启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2 年 3 月至 2025 年)

  局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市人社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和各单位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的内容,定期向办公室报送普法工作进展情况;局“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对全市人社系统普法宣传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于 2023 年开展中期评估。

  (三)检查验收阶段(2025 年)

  局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对照本规划和各自普法工作计划进行自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书面汇报工作成果;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普法工作的终期检查、验收和总结。将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以及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效果,纳入法治人社示范创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全面落实普法工作责任

  健全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普法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普法内容、

 措施标准和责任。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分工,贯彻落实就业创业、人力资源、人事人才、社会保险经办、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察等人社业务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融入规范和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强调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开展普法,落实工作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切实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到社会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二)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并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2.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针对性普法。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进乡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12·4”宪法日、法律法规颁布施行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前向全体社会公众开展各类主题普法活动。

  (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1.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建立健全新媒体普法的工作机制,打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宣传矩阵。依托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活动,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

 2.创新普法产品和形式。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3.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普法的途径,发展和规范公益性普法组织。加强普法志愿队伍建设,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四)加强组织实施和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和各人社分局要充分认识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把推进全民普法和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并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认真组织实施。要定期收集普法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普法相关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2.强化工作保障。配齐配强法治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普法工作中的作用。切实保障普法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将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充实到普法工作一线,确保普法工作有效开展。

  3.加强指导检查。加强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以及日常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普法经验。注重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落实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并提出意见建议,必要时进行约谈,要求进行整改;对造成较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进行通报批评,依规依法处理。

篇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局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 2021 —5 2025 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各项工作,根据《法治社会建设规划(2020—2025 年)》部署,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两个确立”,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 xxx 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 xx,聚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

 主要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坚持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三)

 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完成,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符合城市实情、体现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社会建设生动局面,为 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1. 坚持学习宪法。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宪法法律学习列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年领导班子至少安排 4 次以上法治专题学习,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忠实执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 积极宣传宪法。认真组织“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宣传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念,广泛深入开展尊崇宪法、

 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全民国家意识,弘扬爱国精神。

 (二)推动城市管理立法,完善城市管理制度规范 1.参与科学立法。紧扣建设 XXX 生态型现代化城市,紧贴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城市,加强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

 2. 动态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发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等制度。动态调整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不适应法律法规规定、中央精神、时代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优化城市管理配套制度。

 3. 推动地方性法规实施。各单位在行政执法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执行适用地方性法规。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1.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实现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相衔接,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权责清单履职尽责。确保城市管理执法始终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对权责事项进行梳理并进行动态调整。

 2. 贯彻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畅通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及时收集公众意见;加强决策前的讨论,保证决策可行性和科学性。

 3. 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全部公开,并为公众查阅提供服务。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认真进行解释说明。除依法不予公开的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并向社会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

 4. 持续推进“三项制度”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讨论制度,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修订本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细化处罚位阶、量化处罚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等。

 5. 编制“四张清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制度,编制“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四张清单,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提升执法效能。

 6. 严格文明执法。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 省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以及本局关于行政执法程序的有关要求开展执法活动,避免程序缺漏、颠倒,确保执法行为公平、公正、规范、有效,维护法律严肃性。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

 度,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加强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

 (四)

 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1.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上级部署,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分类推进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2. 贯彻落实“马上就办”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线上线下协同落实首问负责、首办负责、一次告知、“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预约服务等制度。待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后按要求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便民化管理水平。

 3.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监管,构建更透明、更实效、保安全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五)

 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进全民守法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加大普法力度,增强市民知晓度,推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2.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内容、对象、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依法行政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创新普法理念、载体、方式、方

 法,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培训,推动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新形势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能力,做到知法执法,文明执法。

 4. 把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在执法办案中向案件当事人开展普法教育,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现执法办案全程普法,推动法律法规实施。

 (六)化解纠纷、强化监督,推进行政执法政务公开 1.化解矛盾纠纷。依法积极参与信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贯彻落实《XX 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切实提升多元化解纠纷水平。

 2. 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好有关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履行其监督决定;公布监督电话,畅通人民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投诉举报分析研判和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认真办理各项投诉举报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3. 强化内部监督。开展内部工作督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督查结果定期通报,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持续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构建防控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4. 推进执法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执法公开,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七)强化“关键少数”学习提升,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1.加强学习教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党内法规列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执政能力。

 2.全面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贯彻执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党内法规知识考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办事的能力。

 3.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履行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

 三、工作保障 (一)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文件部署,强化担当履职,明确目标任务,积极做好各职能范围内的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推进更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法治建设。

 (二)夯实基础,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继续聘请法律顾问参与行政诉讼及法律指导,发挥法律顾问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参谋作用。落实《XX 市城市管理局公职律师内部管理暂行办法》,充分调动和发挥

 公职律师作用,扩大法治审核队伍,参与行政执法案件审核工作。积极开展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组织人员参与执法资格考试,提升持证率,确保依法行政。

 (三)

 提高效率,加强科技信息保障。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有序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依托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数字城管),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汇聚共享相关数据资源,建设各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

 抓好督查,严格责任落实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督促落实机制,加强对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落实情况的检查督查。把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健全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使法治社会建设可量化、可评估。

 2021- -5 2025 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 XX 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法治 XX 建设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法

 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要求,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强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 xx 省法治宣传教育月全民普法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青少年网上学法用法等活动。持续开展“宪法十进”活动,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弘扬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

 2.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把…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省重点理论报刊设立专栏,持续做好…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工作。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大社会广泛关注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精选典型案例,注重以案释法,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创新信访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维权。

 3.落实普法责任制。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制定实施我省“八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公开报备、工作台账、工作会议、报告总结和评价通报五项工作制度。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健全法官、检察官、行政

 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并常态化、长效化运行。建立统一规范的典型案例库。推进法治行为实践养成试点工作。

 4.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推动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建设实践。推进学生“法育工程”,强化课程监测,提高法治课程建设质量。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推动企业合规建设,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开展实时普法。强化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和法治文艺宣传队伍建设,培育法治宣传优秀团队和品牌。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普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法治宣传队伍。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各级各类媒体普遍设立普法栏目。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

 5.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画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2 年年底,全省每个村(社区)至少建设 1 处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公益广告、法治小说、法治剧本、法治微电影、法治漫画、法治故事等征集、评选、展示活动。实施“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每年扶持创作 100 部不同艺术

 门类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组织法治电影下乡村、法律图书贈基层、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等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二、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 1.加快推进社会领...

篇九: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第 1 篇: 2022 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年文体广旅系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全县文体广旅事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完成“八五”曾法规划各项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学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的重要论述”专题讲座。把学习宣传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举办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骨干培训班,推动全系统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党内法规学习。深入学习《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法治政肩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全县文体广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守法纪底线、自觉接受监督,带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深化普法宣传,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大力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围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H 除 E、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结合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实际,持续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各种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乡村普法行”等宣传,增强普法实效。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托送戏下乡、新时代文明建设基地等阵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举办宪法学习讲座,发挥“关键少数”学习用法表率,带动全系统干部学法用法。

  *.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宣传行动,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大力宣传我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防护知识,在全行业形成良好疫情防控习惯。

  *.全面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效能。创新监管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广泛宣传扫 H 除 E 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八进”为主要载体和关键抓手,广泛宣传扫 H 除 E 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努力营造全系统动员,全人员知晓、全员参与的扫 H 除 E 浓厚氛围。

  三、深入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营造法治环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下发“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方案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建立台账管理机制。实行普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制度,编制本单位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职责及全年各个时段普法重点内容、对象、措施和步骤,层层传导普法责任。

  *.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入党委议事日程,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举办领导干部法治、政纪讲座*次以上,领导干部年学法时间达到*小时以上,做到内容、形式、要求、效果四落实。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落实党委书记讲法治课制度,党委书记每年最少讲党课*次。建立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记录档案、学法情况公示制度。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述职中围绕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个人学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开展法治教育、个人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述法。

  *.加强以案释法普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将典型案例、热点案(事)件推送微信平台和机关干部微信群,通过链

 接专家点评、法律法规等方式,把案件处理过程情况变成全行业普法公开课。

  *.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按限《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省进一步健全充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把国家工作人员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纳入本单位、本部门普法工作总体布局,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细化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法治培训、依法履职等制度。

  *.实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推广使用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及考试系统,将学法用法考试情况纳入公务员年度考评体系。

  四、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实效。*.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加快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发挥普法网、普法官方微信、微博、客户端在新媒体普法中的作用,及时反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动态,传播法律知识,讲好普法故事。利用“两微一抖”开展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整体宣传声势和效应。

  *.提升文化旅游矛盾纠纷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文化旅游投诉处理和诉转案系统培训指导,加大文化旅游执法力度,提升投诉处理水平。

 *.加强文化、体育、旅游安全普法。通过开展文化、体育、旅游市场安全检查、文化旅游安全应急演练等形式,利用“*.*国家安全日”、旅游旺季、重大节假日和“*.*”中国旅游日活动,强化文化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旅游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引导旅游者平安出行、安全出游。

 第 第 2 篇: 2022 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2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启动之年。做好今年的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创新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四届一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让更高水平法治成为 xx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任务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普法工作体系,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法治社会、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普法理念、制度和实践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全民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加快推动全民普法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新篇章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一、坚持政治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部署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校重点课程。举办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骨干、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工作。

  2.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普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各类基层普法阵地建立专区、专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筹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充分发挥好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作用,研究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开展。

  二、坚持高点谋划,全面启动 二、坚持高点谋划,全面启动“ 八五”普法 普法

  4.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广泛调研征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七五”普法的意见建议,

 科学编制我区“八五”普法规划,提请区委、区政府印发,并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出台相关决议。

  5.提请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我区“七五”普法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6.开展“八五”普法宣传主题活动,全方位、多渠道集中宣传“八五”普法规划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举措,形成推进“八五”普法实施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掀起我区法治宣传教育新高潮,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坚持重点突出,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7.结合建党 100 周年,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强化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8.持续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 2022 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9.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深入学习宣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接续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等主

 题普法活动,加强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发事件应对、疫病防治、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反恐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强富美高”xx 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0.放大“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民法典联动宣传教育“十进”,结合民法典颁布一周年,启动实施民法典解读工程,上好民法典网课、利用好微视频资源库,推广全生命周期法治宣传,持续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坚持分类施策,狠抓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11.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把领导干部按分管业务领域明确的应知应会法律目录开展学习的情况,作为其学法基本任务、法治素养评估基本依据和年度述法基本内容。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旁听庭审等活动,不断强化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12.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突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组织开展全区“第三届青少年学法活动周”“学宪法讲宪法”、民法典联动宣传教育进学校等活动,全面

 健全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有效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全面优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13.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规章制度,持续深入开展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和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推行企业守法信用记录,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接续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不断推动安生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

  五、坚持强基导向,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14.进一步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力度。严格执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提档升级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推荐参加第八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争取更多的法治文化阵地被省级命名。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内涵,把法治元素融入其中,推动法治文化精品小镇建设,各区镇要结合自身特色建设法治文化精品小镇,办争今年再成功打造一个法治文化特色小镇,满足人民群众法治文化需求。组织参加第五届全国“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暨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及获奖作品展览(播、映)、第十五届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认真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作品研发创作。各地各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和工作特点,创作一

 批法治戏曲、法治歌舞、法治小戏小品、法治书画、法治摄影、法治动漫、法治故事等,形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成果。

  15.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巩固提升年”活动,对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淘汰制度,鼓励申报第十五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对创建成功的村(社区)予以激励,全面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质量。

  16.大力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落实分级培训制度,健全遴选考核机制,推动“法律明白人”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使其成为基层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

  17.依托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完善“援法议事”制度,深入推进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修法”,探索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议事平台”等制度,重点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制管理,构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党建+法律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制定司法行政参与基层治理行动方案,出台“三治融合”建设方案,推广“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马庄模式,培育打造区域性乡村治理样板,探索乡村治理海门经验。

  六、坚持创新发展,健全普法工作体系

 18.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的通知》,细化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建立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制度,强化年度普法联动重点事项跟踪督促、结果评价,强化实现普法责任对全区党政机关的广泛覆盖,落实重点对象普法责任制,健全完善 323 普...

篇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贯彻落实省属企业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根据省政府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知》 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省属企业法治建设实施意见在 XX(以下简称“集团”)的落地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推进集团法治体系、法治能力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国企建设,为做强做优做大集团提供法治服务保障。

 二、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集团法治理念更加强化、组织及制度建设更加合规、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各

 方面、全过程,职工法治素质显著提升、法治文化更加浓厚,依法治企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集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

 三、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落实集团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统筹谋划,将法治国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集团改革发展和“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切实在强化法治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按照总体目标要求,成立集团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集团其他领导担任副组长,经营层助理、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有效实施。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接替职务人员进行递补,不再另行发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经营管理部,具体负责集团日常法治建设统筹协调推进工作。

 四、重要任务及进度安排

 (一)抓实法治学习培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1 1 、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结合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的学习宣传工作纳入集团学习计划,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必学内容,纳入干部培训、党员学习、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态化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核心要义。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宣讲队伍作用,制作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宣讲视频,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2 2 、推动法治学习教育培训走深走实。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每年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和应知应会法律目录,推动集团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加大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和考查力度,将学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严格落实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集团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经营、依

 法管理能力。健全完善职工日常学法制度,将法治学习教育纳入职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组织法治专题讲座、学法交流、法治培训等学法活动。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3 3 、推动党内法规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持续做好《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准则、条例的宣传学习工作,把党内法规制度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法治宣传教育规划,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的党内法规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二)建强组织领导机构,强化法治保障措施

 4 4 、压紧压实法治建设推进责任。集团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党委定期专

 题学法、定期听取和研究法治工作、干部任前法治谈话等制度,进一步细化法治建设职责清单,并将第一责任人职责向子公司延伸,督导子公司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建立法治工作考评制度,将法治建设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纳入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结合年度考核干部,严密组织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工作,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5 5 、健全完善依法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审核把关作用,科学配置各治理主体权利、义务和责任,完善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确保章程依法制定、依法实施。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职能,将法治工作情况作为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健全法务管理机构职能,持续完善合同管理、案件管理、普法宣传等职能,积极拓展制度管理、合规管理等业务领域。严格落实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机制,强化党委对领导人员依法行权履职的监督。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经营管理部、审计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6 6 、持续加强法务队伍建设。加大总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力度,将总法律顾问岗位设置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定位、待遇等内容写入公司章程,制定专项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促进总法律顾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积极推进法律顾问和公司律师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司律师应有的法律审核把关作用。加强法务管理机构建设,集团及其重要子公司原则上独立设置,充实专业力量,努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法治工作队伍。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董事会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三)突出重点工作任务,增强法治工作质效

 7 7 、系统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执行、评估、改进等工作机制,形成制度体系完整闭环。开展规章制度梳理,编制立改废计划,完善重点改革任务配套制度,修订重要领域管理规范。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机制,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确保各项制度依法合规。建立规章制度评估机制,开展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评价,及时

 堵塞制度漏洞。强化规章制度落实监督机制,法律、审计、纪检和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审计部

 配合部门(单位):办公室、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经营管理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8 8 、逐步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合规管理强化年”活动,建立集团主要负责人领导、总法律顾问牵头、审计部归口、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合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审计部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督促落实作用,加强合规制度建设,定期开展合规审查、考核和分析。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合规培训机制,积极培育合规文化,强化全员合规管理意识。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审计部、党委组织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9 9 、严格落实法律审核机制。改进和规范集团“三项”法律审核机制,规范审核程序、审核形式、审核内容,强化结果管理和审核责任,并推动有关要求向子公司延伸。将法律审核作为规章制度制定、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合同签订、重大项目运营等经营管理行为的必经程序,确保规章制度、经济

 合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率 100%。集团及其重要子公司全面建立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主、外聘法律顾问为辅的法律审核工作机制,对重大事项实行双重法律审核。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0 、持续加强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类指导、分级负责、专人跟进的案件管理体系,定期统计分析案件总体情况。建立重大法律纠纷案件预警机制,全过程管控对标的额较大的合同,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薄弱环节管控,制定化解法律风险预案。加大法律纠纷案件处置力度,综合运用诉讼、仲裁、调解等多种手段妥善解决。加强积案清理力度,认真开展“压存控增、提质创效”专项工作,加强典型案件分析,深化以案促管、以管创效。落实案件报告制度,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应当及时报告省政府国资委。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1 、着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常态化开展法律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加强法律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多层次预警体系,系统梳理分析法律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应对处置。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2 、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制度。集团及其子公司要全面建立完善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规范有序地公开企业信息。加强信息公开合法合规性审查,着重突出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真实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依法确定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定期完善本单位信息公开目录,确保信息公开内容的全覆盖。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董事会办公室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3 、严格落实依法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细化各层级决策范围、事项和权限。严格落实总法律顾问列席重要决策会议的制度要求,将合法合

 规性审查和重大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事项必经前置程序。认真落实职工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程序要求,确保决策的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办公室、经营管理部、审计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4 、扎实做好涉外法律风险防范。健全完善境外法治工作组织体系,建立涉外重大项目和重要业务法务人员全程参与制度和提前介入工作机制。加快建立法律风险评估机制,构建国际化风险评估团队,在项目投资建设前进行全面的法律尽职调查,在项目开始后建立法律风险评估台账、持续监测跟踪。深入研究、掌握运用所在国法律和国际规则,特别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际规则、所在国法律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境外业务。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规划发展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四)全面实施“ 八五” 普法,营造法治良好环境

 15 、压实责任提升普法质效。建立普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建立集团普法任务清单、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普法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清单管理、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党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动态推动普法工作落实落地。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6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普法调研活动,以干部职工的法治需求和关注热点作为切入口,结合民航机场行业特点,提高普法质量。广泛开展“4·15”“12·4”“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服务大局普法行”等系列活动,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惠企政策、电信网络诈骗等普法宣传力度,推动法律进企业。广泛宣传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采用“互联网+普法”形式开展精准普法,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广泛实施“指尖”普法,切实增强普法的便利性、拓宽普法的覆盖面、提升普法的影响力。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经营管理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17 、积极打造法治特色文化。将培育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构建诚信守法、合规经营的集团法治文化。加强法治文化品牌和阵地建设,把法治元素融入系统领域文化建设项目和各类文化设施、阵地,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群众知晓、广泛认可、具有民航特色的普法品牌。广泛组织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活动,积极参加全省普法作品征集活动,制作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组织法治文艺展播活动,营造普法良好氛围。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单位):各部门、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法律意识,营造良好氛围。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法治素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全员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合规管理。结合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重点改革任务,强化对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法律监督,对于存在的法律风险及时提醒,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确保集团各项改革于法有据,依法合规,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建立考评制度,完善责任追究。以法人治理、合规管理、队伍建设、述法工作为重点,建立依法治企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完善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制度化、信息化手段,将各项要求转化为各部门、各单位的自觉行为。

 。

 (四)做好信息反馈,加强沟通交流。要通过专题座谈、实地调研、邀请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场集团内部的沟通交流。对推动落实法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10篇】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