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书”“表”文体源流辨析(1)【完整版】

时间:2022-09-28 12:0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表”文体源流辨析(1)【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书”“表”文体源流辨析(1)【完整版】

 

 “书” “表”文体源流辨析(1)

  摘要:

 书牍文完全脱离公牍的性质, 而成为个人交流思想感情、 互相交往的工具, 当始于汉代。“书”是古代书信的总名, 因书写的材料和规制的不同称谓种种,书牍很早就成为我国古代文章中的重要文体。

 历代作家文士都很重视书信的写作。

 书信与一般文章比较起来, 更加具有私人色彩。

 从找国传统的杂文学观念来度量, 书信兼有叙事、 议论、 抒情、 体物等特点, 既是实用文牍, 却常有审美鉴赏功能, 可谓之为“应用文学” 。

  关键词:

 书牍文; 公牍文; 应用文学

 先秦两汉时期, 臣下向皇帝陈言进词所写的公文、 与亲朋间往来的私人信件, 代写论文均称为“书” 。

 因此, 古代以“书”名篇的文字, 实包括两种文体。

 为了加以区别, 一般把前者称为“上书”或“奏书” , 属公牍文的“奏疏”(亦称“奏议”)类; 后者则单称“书” , 或称为“书牍” 、“书札” 、“书简” 、“函”等, 属于应用文的“书牍”类。

  一、 从历史文献上看, 战国时代始称奏议文字为

 “书” 。《战国策》 中保存有《苏代遗燕昭王书》、《乐毅报燕惠王书》,《史记》中保存有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的《谏逐客书》 是一篇名文, 是为谏劝秦王取

 消昔误的逐客令而发。

 作者在这篇上书中, 论说了人才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征之以史实, 陈之以利害, 全文议论风发, 很有说服力, 为后世奏议文树立了榜样。秦统一天下后, 把臣子的上书改称为“奏” 。“奏”取《尚书》 中“敷奏以言”的意思,于是后世沿袭使用, 作为臣子向帝王上书进言的通名。

 所以王充说:“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 )刘勰也说:“陈政事, 献典仪(指定朝仪, 兴礼乐等), 上急变(上陈急紧变故), 劾愆谬(弹劾、 检举罪赶), 总为之奏。

 奏者进也。

 言敷于下, 情进于上也” 。

 (《文雕龙·奏启》 )因此, 后世臣子向皇帝陈言上书, 虽然有种种别名,但总的说来都可以称为“奏书” , 或者在其他异称别名上冠以“奏”字, 以表示是属于上呈给朝廷的公文, 如奏章、 奏议、 奏疏, 奏启、 奏本等等。

 虽名称纷繁, 但总的性质并无大的差别。

 我国的书牍文完全脱离公牍的性质, 而成为个人交流思想感情、 互相交往的工具, 始于汉代。

  “书”是古代书信的总名, 因书写的材料和规制的不同称谓种种。

 书牍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 很早就成为我国古代文章中的重要文体。

 历代作家都很重视书信的写作。

 书信与一般文章比较起来, 有不同之处, 首先它较之一般文章, 更加带有个人的以至私人色彩。

 一般说来, 在书信中除了那些纯属应酬性的往来信件以外, 它总是有所为而作。

 为了某一需要而写, 而且是希望在思想感情上与对方有所交流, 以引起对方的响应或同情。

 正因为这样, 我们可以从书信中, 比较多地看到生活真实和思想感情的真实。

  在我国书牍文发展史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

 首先, 从当时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资料看,这时书牍文的数量明显增多。在许多作家的文集中,都有书信体作品, 有些文人学士就专以善写书信而闻名。

 至韩愈、 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 以散体文代替了骈体文, 并提倡“载道”文学, 则要求文章要有充实的

 内容, 要有实际的社会效用, 要“惟陈言之务去” 。

 古文运动实际上是在复古的口号下, 对当时的文体、 文风、 文学语言的一次全面改革运动, 它推动了各体文章的发展, 从而使作为文章一体的书牍文别开生面, 走上了广阔的道路。

 他们在书牍文中或论议时政, 或讨论学术, 或批评诗文, 或传授专业, 或抒写遭际, 或劝谕亲朋, 一般都能做到发自肺腑, 言之有物, 吐露衷情。

 宋代古文家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因此唐、 宋两代出现了不少有政治、 学术价值, 又十分亲切感人的书牍作品。

  书牍文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 它在内容上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作者可以称心而言, 意到笔随。

 而我国古人也正充分利用了这一文体的长处, 挥洒成篇,或抒怀抱, 或发议论, 写出了许多思想、 艺术俱佳的名篇。

  二、 中国古代文体中, 有~ 种名为“表”的文章。

  “表”即“奏表” , 又称“表文” , 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

 古代给君王上书, 有各种名称, 代写毕业论文不同的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

 刘勰《文龙·章表》 云:“章以谢恩, 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 议以执异” 。

 意思是说,“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劫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当然, 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 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

 单以“表”来说, 是秦汉时代开始有的, 秦汉以至唐宋以后, 虽以沿用, 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围, 却有所变化。

 如唐、 宋以后, 表文不仅多用四六文体, 而且诸如谢恩、 劝进物等事项, 一般皆用“表” 。

 表虽是古代的一种公文, 但和其他一般上书奏状不同, 有些表文在表达上内容充实, 语言简洁明畅, 常含有表志陈情、 诉说心曲的意思。

 因此, 某些写得好的表文和书牍文一样, 就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诸葛亮的《出师表》 和李密的《陈情表》 是散体表文的代表作品。《出师表》

 是蜀相诸葛亮准备出师北伐时上给后主刘禅的, 表中反复劝勉刘禅要奋发有为,励精图治, 并充满了诸葛亮个人对先帝刘备的“受恩感激”之情。《陈情表》 是李密辞不应征, 上给晋武帝的表。

 文中陈诉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

 不能远离, 所以不能应召,陈说他辞命不就并不是有意矜尚名节,留恋旧朝。

 两者的内容虽不同,但都意在表白心迹和恳切陈情, 可见“陈情”是表文的显著特点。

 如李密的《陈情表》 中一段写道:

【“书”“表”文体源流辨析(1)【完整版】】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