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浅析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完整)

时间:2022-09-28 11:15: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完整),供大家参考。

浅析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完整)

 

 浅析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

  摘 要: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部分, 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兴科学与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 促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被充分应用到各个领域, 缓解了全球粮食等资源短缺、 促进了 农业发展等一系列难题。

 虽然这一技术解决了目前人类的诸多难题, 但是技术的双重性必将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社会问题、 生态问题、 安全问题等伦理道德问题。

 因此, 一项科学技术的诞生, 必须要对其进行思考、 研究, 使之高效地为人类服务。

 将系统、 全面的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简述, 提出主要的伦理问题并提倡理性看待这一技术。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科学; 生物; 安全

 中图分类号:

 B8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3)33-0044-02

 一、 转基因生物的简介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 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 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 在媒体上常被称为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遗传基因被改造修饰过的生物体, 或者叫作转基因生物, 简称 GMO。

 转基因生物分为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在动植物上进行了广泛应用。

  1982 年, 由美国人帕尔默特和布林斯特培育的带有人生长激素的超级小白鼠诞生, 这是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动物。

 1983 年,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

 因植物的培育获得成功。

 这标志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诞生。

 1996 年, 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大约是 170 万公顷, 2000 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了25 倍, 达到了 大约 4420 万公顷。

 技术的日趋成熟从而形成大量的转基因食品, 如转基因西红柿、 转基因大豆等。

 目前, 转基因粮食也在研究、 试验阶段。

 我国目前主要处在转基因种植和消费地位, 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并得到了“863” 等国家项目的支持, 近年来在农作物的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2011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六, 主要种植作物是转基因棉花, 我国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态度是积极而谨慎的, 一方面积极的肯定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的应用有利于缓解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并进行投入、 积极研究; 另一方面, 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检测制度。

  二、 对安全性问题的争论

 从转基因技术出现时起, 对于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 影响展开激烈的争论并实施不同的对策。

 从目前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情况来看, 确实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 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

  (一)

 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 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使其在性状、 营养品质、 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的食品。

 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 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 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使食品具有产量高、 营养丰富、 抗病力强等优势, 可以解决包括全球饥荒在内的多个问

 题, 尤其可以缓解我国人多粮少的紧张局面。

  但是面对新兴技术, 其不可知的危险尚且存在, 转基因食品的反对者认为, 转基因还存在安全性隐患, 如:

 在基因的提炼与加工过程中, 可能会增加或积聚了 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在转基因技术操作过程中, 尤其是从某些细菌中提炼出来的基因会引起过敏反应, 特别是儿童及体质敏感的人; 转基因食品在形成过程中还会使原有的天然食品营养流失甚至变异, 从而破坏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

 这些都是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

 生物安全问题

 生物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遗传工程改变植物种子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把这些修改过的再符合基因转移到另一些植物种子内, 从而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长的植物物种。

  转基因的生物经过人工改造, 比同类的生物更具生存优势。

 比如, 被植入人类生长激素的三文鱼, 要比普通的三文鱼大 3 倍以上, 并且生长速度也变快; 人们将黑樱桃树从德国移到北美, 就灭绝了当地原有的樱桃树;将尼罗河鲈鱼放到非洲的维多利亚湖中, 使得湖中原有的鲈鱼大大减少。生态学研究专家很担心, 因为有生存优势的转基因生物会在“物竞天择,汰弱留强” 的进化过程中, 淘汰自然界原有的物种。

 由此, 生态的自然规律被搅乱, 生态平衡被打破。

  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 刊登了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 论文中指出, 蝴蝶幼虫等农田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 死亡率特别高等问题。

 (三)

 环境安全问题

 转基因农作物一般通过基因杂交的方式进行传播, 将基因转移到另一生物体中, 而在传播过程中, 基因便容易扩散到其他植株或环境中去, 这就是基因漂流现象。

 目前在研究中均发现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其次, 转基因农作物中含有毒蛋白, 会从其根部渗透到土壤中去, 而毒素又不可降解,影响生物的生长, 不仅影响了 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对生态的循环也产生了 破坏作用; 最后就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农作物问题, 随着这种农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 除草剂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 而除草剂会随着水土、 雨水等转移到其他地方, 造成连续的土壤、 水质和环境污染。

  三、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一)

 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

 技术的双重性必然导致转基因技术的伦理争议,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适当的争论可以修正错误从而使技术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 但是裹足不前甚至是恶意的争论不仅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会为舆论带来错误的导向。

 这就需要各领域的研究者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 正视争议的问题, 用科学有理有据的事实材料证明观点。

 另一方面, 由于某些媒体的炒作, 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科学界不断拿出种种证据, 以打消社会对转基因作物的疑虑。

 但由于转基因的一些机理尚不能完全被解释清楚,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心有增无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

 所以一个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的形成是技术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

 社会的监督

 技术的发展、 应用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

 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接受; 任何一项技术的使用都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

 要实现公众的监督, 首先必须要让各界关心伦理的人发表意见, 充分表达他们的合理诉求, 应当让人们通过充分的公共讨论, 剔除那些非理性的、 不客观的因素, 使最终理性的决策结果通过人们的讨论而达成共识。其次, 政府需要对公众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 以确保公众能够产生科学的认识。

 最后, 国家、 政府需为公众的监督提供多条途径, 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与到讨论与监督中去。

 使得有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决策能够在公共决策和专家、 学者决策中趋于平衡。

  (三)

 加强监督管理和风险评估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 但是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尚待完善, 2001 年颁布的条例缺乏相应的效力并且遭到欧美等国家的指责, 认为其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所以加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监督管理、 完善相应的法律还需有计划地制定和完善专门的生物技术安全条例, 如:

 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条例; 胚胎干细胞技术安全管理条例、 人体基因技术管理条例等, 使转基因技术在法律的框架下发展, 使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其次建立严格完整的转基因产品检测和安全评价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比较先进, 但是安全防范系统还比较落后, 应加快完善安全保险体系、 建立风险评估检测体系。

 严格把好国内应用转基因技术这一关, 及时掌握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动态并且严格检测进口的转基因食品, 防止国外有害基因进入我国, 造成污染、 泛滥。

  (四)

 参与国外合作、 借鉴国外管理办法

 转基因技术是全球性问题, 这就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安全防护系统, 共同参与、 研究、 抵御外来物种入侵、 传染的防治,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借鉴他国有益经验和办法, 及时更新技术和管理;其次发达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产品管理的美国模式, 一种是基于技术管理的欧盟模式。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管理模式,由特定的管理机构管理, 对转基因进行标注、 检验, 一旦发现过敏、 毒性、新成分等必须停止生产、 销售; 欧盟的管理就比较严格, 欧盟分别针对转基因的技术和产品, 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并且规定对于含有转基因的必须加以标注并进行检测, 并且实行审定和可溯源回收制度, 其中不仅涉及实验、 生产、 销售环节还涉及农用、 餐桌、 回收等都要一一进行标识,以确保基因的可追溯性。

  四、 总结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虽然存在着不容忽视潜在危险, 但是它带来的方便和利益毋庸置疑, 任何一项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伴随着伦理道德的争议,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将焦点放在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上, 从而使之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更加符合伦理道德的标准。

 另一方面,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必然要在舆论、 监督与法制的框架下发展, 才能使得转基因这项技术更加符合人类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认识它,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 会也逐渐地被公众认可, 转基因技术也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亚光. 生物转基因技术利与弊[J] . 发明与创新( 中学时代),

 2010, (07)

 .

  [2] 李涛. 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导致生态灾难[J]. 北京科技报, 2005,(03)

 .

  [3] 聂练兵. 转基因作物及其检测技术与安全性评价问题[J]. 种子科技, 2001, (03)

 .

  [4] 杨通进.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0, (02)

 .

  [5] 何余堂, 解玉梅, 吕艳芳.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J]. 食品科学, 2007, (08)

 .

  [6] 陆旭, 严艳. 国内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中国的发展对策[J]. 食品与机械, 2012, (07)

 .

  [7] 陈锦凤, 杨虹, 葛萍. 浅谈转基因技术的“双刃性” 及中国规避风险的策略[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5)

 .

【浅析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完整)】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