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办公室新人应避开三种心理误区,供大家参考。
办公室新人应避开的三种心理误区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与办公室的年轻人联系相对较多,这里从办公室年轻人常见心理误区的角度,谈一谈新入职同志应该注意的事项。
逆反心理
以己之长、度人之短
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超旧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近年来,很多机关办公室通过招考、遴选等途径引进了一批年轻人。他们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释放了青春活力,展示了青春风采。
但不可否认,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阅历、积淀、感悟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入职后付出程度不一样,很快便出现了收获的分水岭:有的人高歌猛进,如鱼得水;
有的人甘居中游,自得其乐;
有的人落伍掉队,忧心如焚。
少数落伍者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也不愿客观评价别人,总是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比如,有的年轻同志抱怨:“我的办文质量比张三高,办会水平比李四优,办事能力比王五强,‘好处’却总是和自己不相干。”结果越比心里越不平衡,不自觉地把烦恼写在了脸上,带到了工作中。
其实,作为年轻人,应有乐见同事快速成长进步的胸襟,要把别人的进步作为自己提高的动力,自觉摒弃“同行是冤家”的错误思想。即便要比,也要找准参照系,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要通过比较找准自己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丰富自己的积淀,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回避心理
眼高手低、担心犯错
能进入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是在“过五关、斩六将”的筛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大多学历高、反应快、学习能力强,拥有干好工作的激情,也有追求卓越的决心。有的初来乍到时信心十足,对未来充满遐想;
有的熟悉职能后精心谋划,对事业满怀憧憬。
一方面,他们往往对业务知识一学就懂,对运作程序一看就会。但另一方面,他们尚未完全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缺少岗位历练和实践经验,一些认识和感觉仅停留在表面,很难做到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也难以体会到每项工作的真正内涵;
对高质量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极端负责、奉献精神等,仍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
这种情况下,一旦自己成为某项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和“操刀人”,往往会手忙脚乱,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困惑,绞尽脑汁也拿不出满意的方案,尽心竭力也交不出满意的答卷。正如一位年轻同志所言:“遇到这些事后,有时真对自己的智商、情商产生怀疑,对干好工作也没了自信。”
也有的同志怕捅娄子、担责任,产生了宁愿不干事或少干事也不愿犯错的心态,主要表现是: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则推、能躲就躲;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自己退避三舍;
遇到问题绕道走,回避矛盾和困难,等等。
其实,以这种心态对待工作,在成长过程中是会付出代价的。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分门别类地形成看得见、摸得着、可借鉴、能复制的蓝本,为今后承担类似的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才能够避免再次走弯路、撞南墙。
压抑心理
强调尊严、曲直难辨
年轻人爱面子、自尊心强,喜欢听好话、鼓励的话,希望自己承担的工作得到肯定和认可,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在他们周围,往往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少数人不时说出“带刺儿”的话,让人听了不舒服,比如,“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等。也许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很多年轻同志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
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一些同志会有不妥的言行,比如,有的存在“先来后到”的盲目优越感,有的喜欢端架子、摆资格。对于这些现象,年轻同志应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善于看主流、看大势、看积极因素,如果钻到牛角尖里不能自拔,对工作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提高自己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要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警醒自己。有些同志说的话尽管不中听,但出于好心,并没有恶意,只是表达方式欠妥;
有的同志性子急,恨铁不成钢,想用激将法促进年轻人尽快成长。因此,要善于听弦外之音,多用“正能量”去思考。
试想,如果在一个单位工作,“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存在差距不努力,出了差错不面对,有了问题不整改,这样对个人成长和单位发展都不利。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年轻人?别人说出的问题,如果存在,就应虚心接受、及时改正。即使在自己身上没有表现出来,也可能是机关年轻人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今天没有不等于明天不会发生,自己要引以为戒,避免踩底线、触高压。
【办公室新人应避开三种心理误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