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存问题及审计对策(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项目建设方面均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性措施和规范性文件。执行过程中,总体上来说管理水平方面显著提高,投资风险也得到了有力防控,但通过审计看来,部分问题仍然存在,笔者根据自身经历,就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提出以下薄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超计划现象突出。一是有些项目业主单位前期工作精细化不够,部分项目没进行可行性研究就草率“上马”,有的概算漏列建设期项目,管理费用控制不力。二是有些建设项目 “先天不足”,项目实施决策缺乏科学性,形成劳民伤财工程。三是部分项目设计时就超过发改部门立项计划。四是部分项目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没有考虑到基坑支护,软基处理、材料涨价等因素,导致项目超投资。
(二)招标制度执行不严。一是部分项目先施工后办理招投标手续。二是招投标监督管理不力,有部分工程存在围标串标现象存在。三是部分业主单位为规避招投标管理,只对主体工程进行招标,肢解工程、化整为零。四是部分工程分包给多家施工单位和个人,层层抽取费用,造成工程质量低劣;五是部分业主单位提高招标条件门槛,施工企业无法公平竞争,致使工程落入业主意向施工单位。六是部分设计、监理、招标代理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而是由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直接指定。
(三)工程变更随意性强。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国家政策、材料价格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设计变更,特别是对投标时低价中标的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变更,导致项目投资增加。项目“招小做大”,采取“钓鱼”的方法,故意降低投资总额,待项目招标实施后,再不断变更设计方案追加投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大而全、高标准和高档次,突破预算。
(四)合同签订不严谨。一是合同条款签订有明显将风险转嫁给施工单位的现象。二是应当实行固定单价合同改为固定总价合同。三
是材料涨价及政策性风险调整没有约定。四是工程计量没有约定。五是总承包商与各专业分包商以及各分包商之间常因合同界定不清,责、权、利不明确,导致出现纠纷或互相推诿影响工程结算。
(五)施工管理松懈。一是设计考虑不周,在施工中出现“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造成工程资金浪费。二是业主和监理单位签证把关不严,部分签证不符合逻辑,签证随意性较大。三是业主对材料和设备价格把关不严,没有进行市场调查,施工单位基本购低价材料以次充好来利益最大化。四是工程竣工验收不及时,工程资料收集不完整,工程竣工后没有绘制竣工图或者不真实,致使后期结算比较困难。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严格执行招投标法,促进项目管理规范化。一是抓好招投标、评标、定标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对所有投标单位都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二是依法签定和按照规定执行合同、确保概、预算的严肃性。三是加大建设工程项目监理、中标公司、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的责任落实,切实履行职责,保证工程质量。
(二)建设单位要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管理。一是严把合同关。要细化合同内容,通过合同约束施工单位按照国家定额标准和建设规范来执行。二是严格把好变更签证关。建设单位要会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在征求原勘察、设计等部门意见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变更签证手续后再进行施工。三是严把造价关。合同内的项目对主要材料要认真审核,看是否按照预算标准进行采购,施工单位投标时会降低材料价格,在实际施工时会按照中标价购买;工程变更一般不增加造价,确需增加要报相关管理部门批准。
(三)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工程竣工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据实绘制竣工图。收集保存好涉及工程的有关经济技术资料,健全工程技术档案,以利工程质量的检测和工程价款的结算。
(四)建设单位要认真办理工程决算。工程项目的建设审批程序多,建设周期长,且具专业性和个体性,同时涉及多个管理和项目
实施单位,因此建设项目程序和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合规性及工程造价。同时建设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严格按计划和规定程序实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有关单位责任。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决算之前应组织施工、监理等有关人员对工程结算进行认真审核把关,确保工程决算的真实性。
(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的领导。政府要督促有关部门要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及投资管理、投资控制办法进行一系列改革,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同时要加强部门协调,促进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出现问题及时追责,才能真正把建设项目落实到实处。
【政府投资项目存问题及审计对策(完整文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