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 “晓之以礼、 动之以情
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
我刚接这个班时, 他上课无精打采, 要么搞小动作, 要么影响别人学习, 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下课追逐打闹, 喜欢动手动脚; 作业不做, 即使做了, 也做不完整, 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 我找他谈话, 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以学习为重, 按时完成作业, 知错就改, 争取进步, 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 父母喜欢、 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 毫无长进, 真是“承认错误, 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 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 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 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 必须面对现实!
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 誓不罢休。他无进步, 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 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 感化他, 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 乐于助人、 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 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事前, 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
为了班集体, 不要歧视他, 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 耐心地帮助他, 使其进步。
这位同学满口答应, 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 教育他。有时, 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 说他不太听话, 不太乐学……此时, 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 慢慢来。
后来, 他取得进步时, 除了表扬他, 我还鼓励他们说, 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 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他自己的努力下, 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 纪律上更遵守了, 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 劳动也更积极了, 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 我会心地笑了。
后来, 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 他说:
“老师, 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 爱护我, 帮助我, 如果我再不努力, 对得起她吗? ”我笑着说:
“你长大了, 懂事了, 进步了。
我真替你高兴。
”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 他取得了 73 分的好成绩。
我为了鼓励他, 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 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
第二学期, 他学习更努力了, 在期中测试中, 他取得了 92 分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一、 以人为本, 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 都应“以人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 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李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 敞开心扉, 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于情, 晓之于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 用情去感化他, 用理去说服他, 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 以生之助, 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 是必不可少的, 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 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
因此, 我让李某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 和好同学一起坐, 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 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让他在快乐中学习、 生活, 在学习、 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通过同学的教育、 感染, 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 习惯, 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 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因材施教, 正确引导。
李某的情况比较特殊, 主要是自制力差, 对自己的错误、 缺点认识不足, 对老师的批评
教育产生厌恶、 憎恨心理。
因此, 我就以爱心为媒, 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 使其认识错误, 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 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 编排一个责任心强、 学习成绩好、 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 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 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 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 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 进取心, 使之改正缺点, 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 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 精心转化, 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黄某同学摇身一变, 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 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 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 您好!
”我总是报之一笑, 并说上一声:
“你好。
”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 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 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愿:
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 捧起关爱之情, 燃起信心之火, 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 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德育教育案例 忠旭是一名“特殊”孩子,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 棘手。
忠旭的脾气很倔强:
平时同伴间有了矛盾,老师如果不帮他, 他有时会怒气冲冲、 瞪眼与你对峙半天, 一言不发, 令你无法收局; 有时会情绪激动,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 措到东西就扔就甩。
有一次让我震惊、 担心了许久。
记得是在收拾玩具, 准备解便洗手吃午点了, 我看见他拿着玩具绕转圈地追着冬冬乱跑, 我拉住他, 好言相劝, 边拿掉他手中的玩具准备放好。
谁知, 忠旭却一反常态地拉着冬冬就是使劲地捶打, 还一个劲地喊着:
“要你抢我的玩具, 我不吃午点了, 我讨厌你们……”说完就往外冲, 我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一、
教师与家长携手, 达成共识。
原来, 小旭父母工作忙, 从小就是婆婆一人照料他。
小旭调皮, 爱捣蛋, 腿脚有点不方便的婆婆,总是会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非常的溺爱孩子。
平时, 在家里, 小旭不吃饭, 婆婆总是到处追着他喂饭吃;婆婆从来不会骂孩子, 即使有错也会迁就他的。
父母起早贪黑工作繁忙, 回家后也难得与孩子相处, 索*爱心倍加, 常常放纵孩子, 让为所欲为。
于是, 小旭只要稍有不顺心就赌气不吃饭或者摔东西, 甚至出手打人。
有一次, 妈妈气不过打了孩子几下, 他竟然与妈妈对打, 爸爸不但不阻止, 反而大笑起来, 这就更加助长了小旭的嚣张、 任* 。
为了尽快改变小旭, 我决定家访, 利用家访的时间与家长沟通。
具体做法:
1 、 家访时我带上一些自制的小玩具, 利用玩具的魅力吸引小旭, 让他能愉快的接纳我, 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2、 在与小旭的父母交谈时, 我以诚恳的言语换取了家长的信任。
在拉家常的过程中, 婉转的提出问题, 举例说服家长, 让他们认识到小旭不良* 格的严重* , 劝说家长与我互相配合, 携手共同教育孩子。
同时也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 父母应连成一线, 唱一个调, 不让孩子有空隙可钻。
3、 在说服家长, 得到他们的认同以后, 我为他们推荐了几本早已准备好的幼儿教育杂志, 特别是《幼教博览》 的“家教职坛”栏目, 使他们知道教育孩子必须家园同步, 进一步更新观念, 强化行为。
二、
持之以恒, 事半功倍。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 铁棒磨成针”, 凡事贵在坚持, 特别是对于孩子某种不良习惯* 格的纠正,就更不能操之过急。
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做好心理上的长期准备, 只有统一战线, 坚持不懈, 不让孩子钻空隙, 逐步提高要求, 才会最终达到目的。
在这学期里, 我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 家园共唱一个调, 注意经常保持联系。
具体做法:
1 、 当家长感到疲惫无力过问时, 我就上门家访, 把意见对策送上门, 得到家长的同意, 支持后再行动, 保持家园的一致* 。
2、 当孩子取得了小进步, 家长兴致较高时, 就通个电话简单扼要的讲明下一步计划, 同意意见, 双方互相提醒不可放松, 以防孩子出现反复。
3、 当孩子出现突发事件, 三言两语无法讲清时, 我就写纸条, 讲明事发原因, 我的处理意见, 并劝孩子的父母双方统一意见, 心平气和的处理事情, 坚持家庭之内、 家园之间唱一个调。
4、 过一段时间后, 我与孩子的父母通过电话联系, 互相总结孩子近期表现, 找出闪光点, 予以引导,鼓励, 找出不组之处, 探索新方法。
通过我与家长双方的不断努力, 小旭变了, 变得活泼开朗, 爱说爱笑了, 学习也认真了, 会唱几首歌曲, 会背几首古诗了。
虽然有时还会发脾气, 但在 教师的提醒和暗示下会很快扭转过来的。
现在, 他能主动的与伙伴分享玩具, 和睦相处了 , 我已将小旭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待, 不再“特殊”看待, “特殊”照顾了。
一、 沉默是金。
俗话说, 班主任要嘴勤, 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 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周康, 在五年级刚转来时很令我头疼:
作业不做, 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 几乎天天违反纪律。
开始时, 我对他除了说教, 就是处罚甚至惩罚, 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 他又犯错了, 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 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
正好办公室没老师, 我看着他, 什么话也没说, 就那样平静看着他, 因为说实话, 我不知道说啥, 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
我发现, 他慢慢有了变化, 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
又过了一会儿, 他低下头, 偶尔抬头瞟一下我, 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 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 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
他的头越发低了, 也更加不安了。
良久, 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你可以走了。
”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
“你可以走了。
”我重复了一遍。
他默默地走了。
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 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
后来尽管他有反复, 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 他变了。
现在, 他是个好学生, 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
有一次, 班上语文测试, 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 可我发现, 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 很少有人踏实复习。
成绩出来的, 整体情况很糟糕。
发完试卷后, 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 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
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 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 最后轻轻说了句:
“好了, 过去了, 关键是以后。
”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二、 以身作则。
案例:
五年级时, 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 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 拿着大扫把一阵飞舞。
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 尤其到了冬天, 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 太冷, 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
看到这种情况, 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 当然, 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
每天, 当我们扫完操场, 带着一些微汗, 面色红润走进教室, 回到教室的时候, 面对全班学生, 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
“劳动使我们快乐, 我为你们自豪!
”现在每天早上, 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 我相信:
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
几乎所有范围。
三、 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
一天上课, 叫起一名学生张旭回答问题, 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 为何? 他上课没认真听, 回答的是前一道题, 当然牛头不对马嘴。
我也笑了, 不过是微笑, 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
“你辛苦了, 快吃饭!
”学生都笑了, 那个同学也笑了, 剩下的时间里, 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
生活需要幽默, 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 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
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 顺其自然。
案例:
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 这不, 到了五年级后, 班上议论纷纷, 好些同学神秘地告诉我:
某一男生很奇怪, 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绕好长一段路, 为的是送我们班的班长(女)
回家。
我听后笑着说:
“好呀, 他多热心呀!
”好多学生有来告诉我,应该找他们谈一谈, 但我都拒绝了。
当然, 在班队会上, 我讲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级男生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 应该正确的对待与处理。
我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只针对那个男生讲的。
但是, 可以看出, 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
他和班长现在相处得很好, 很正常, 同其他同学一样。
当然, 现在这个男生不送班长回家了。
分析:
所谓的“早恋”是完全正常的, 只要讲清了道理, 就应该先充分相信学生, 一定程度上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
适用范围:
所谓的“早恋”。
五、 收回权利。
案例:
班上有四[FS:PAGE]组, 每组轮流值周, 组长全权负责。
有一小组完成值周任务情况很糟糕, 我调查一下, 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
指导过后, 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
于是, 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 小组工作大有起色。
一段时间后, 我将原来的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 这次, 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
收回权利, 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 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
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 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
肯定有一些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 我们应该认识到:
所有的方法, 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 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平等地对待他们。
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优秀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