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时间:2022-09-14 12:45:04 来源:文池范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

 作者:

 项冬林 指导老师:

 魏祥生

  [内 容摘要] :

 众所周知, 新课程教材中已不再有“应用 题” 的用 语, 这并不是因为教材中不再有这样的题型, 而恰恰相反, 作为数学知识呈现与应用 的主要方式, 应用 题在教材中随处可见. 解决问题是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学习 数学的目 的, 而且是学习 数学的主要方式; 在数学学习 中, 问题解决能帮助学生巩固、 拓展知识和技能, 它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因此, 在进行“解决问题” 教学时, 结合自 己多 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

 教学内 容要突出现实性; 解决策略要彰显自 主性; 练习 设计要体现开放性。

  [关键词] :

 小学 解决问题 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

 “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 可见,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解决问题教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联系, 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 它能帮助巩固、 拓展知识和技能, 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师通过数学课堂这个主渠道, 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才能实现。

 现结全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 教学内容——突出现实性 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又应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背景价值。

 由此, 呈现的教学内容及问题应突出现实性, 力求从学生

 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 精心选择学生亲近的、 熟知的素材。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解决问题的背景材料, 特别是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 习题进行改造, 摄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变换成为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 使教学材料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 有效地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热情。

 1、 联系实际, 丰富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 它只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大家借鉴的范例。

 要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气, 使教学活动丰富而有童趣, 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把学生感兴趣的而教材中并未显示出来的, 但对教学确实有辅助作用的素材, 运用到课堂中来, 使课堂教学更具体、 更亲切。

 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 学习就会入境、 入心,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教学“相遇问题” 时(如:

 小强和小丽, 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 相向而行, 小强每分钟走 65 米, 小丽每分钟走 70 米,经过 4 分钟两人相遇。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

 , 当学生讨论解答完例题后, 教师问:“现实生活中, 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情况吗? 谁还有其他想法, 说一说。

 ” 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 把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观察、 实践探究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从而突破教材、 例题知识的局限, 致使相遇问题的关键要素(1)

 运动地点:

 两地、 同地; (2)

 运动方向:

 相对、 背向、 同向; (3)

 运动时间:

 同时、 不同时; (4)运动结果:

 相遇、 相距等抽象含义在生生、 师生的互动交流中有了 深刻的理解。

 这样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再现生活情景, 既拓展了 数学教学的内容,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立足现实, 重组教材 虽然教材为知识的呈现和教学提供了 尽可能完美的原始材料, 但它不等于“教学内容” 的全部。

 由于祖国地域辽阔, 城乡 差异显著, 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在呈现方式上就很难适应所有的地区和学校。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学生实际, 本着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 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在不违背原教材的基础上, 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动或重组, 使之更多地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实、 亲切、 有趣, 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 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 以“六(1)

 班有男生 27 人, 女生 18 人。

 现在分成男、 女两组,进行掷垒球训练, 老师准备了 15 个垒球, 怎样分配合理” 的熟知背景, 代替教材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分配” 的陌生背景, 让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 以唤起解决问题

 的内在需求。

 再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 同样以学生熟悉的班级男、 女人数作为教学素材:

 “我们六(1)

 班有男生 27 人, 女生 18 人。

 ” 问:

 “你能根据这两个数据提出什么问题吗? ”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

 (1)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4)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5)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引导他们进行分类。

 问:“这些问题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你会解决吗? ”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 , 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 联系旧知积极主动地探究解题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解决策略——彰显自主性 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 承载着培养探究能力、 提高合作能力、 发展数学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学目 标。

 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不能仅关注解题类型, 将视角放在解题的结果上, 而要更多地关注“解决问题” 的过程,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波利亚曾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是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

 ” 为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 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促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主动地、 开放地去探究、 去发现, 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时, 由于该题难度不大, 可让学生独立思考, 直接尝试, 自主探究解题策略。

 其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引出例题:

 师:

 同学们, 项老师准备把 15 个垒球分给我们六(1)

 班的男女两组学生进行训练, 男、 女生分得个数的比是 3:

 2, 男、 女生各能分到几个垒球? 看到这个比, 你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对 3:

 2 展开联想, 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作好铺垫。

 )

 生:

 (略)

 2、 合作探究, 寻求解题策略:

 师:

 这道题谁会解答? 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试一试, 并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

 一说。

 3、 展示汇报

 (按照学生的回答, 教师有意分类板书。

 )

 (1)

 归一法:

 求出总份数:

 3+2=5, 再求出平均每份数量:

 15÷5=3。

 男生:

 3×3=9(个)

 ; 女生:

 3×2=6(个)

 。

 (2)

 比例法:

 求出总份数:

 3+2=5,

 男生:

 15×35=9(个)

 ; 女生:

 15×25 =6(个)

 。

 (3)

 方程法:

 设男生分得 x 个, 女生为23 x, 列方程为:

 x+23 x = 15,

 x=9, 女生:

 15-9 =6(个)

 。

 (4)

 分数法(以男生或女生分得的个数为标准, 用分数除法计算)

 :

 男生:

 15÷(1+23 )

 =9(个)

 ; 女生:

 15-9 =6(个)

 。

 …… 每汇报一种解法, 均鼓励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教师点拨。

 这样,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不断发现, 不断拓展, 学得主动, 较好地掌握了 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结构, 明确了 按比例分配是以等分为基础, 是归一问题的发展, 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变形,可用整数、 分数、 方程等方法解。

 学生理解透彻、 印象深刻, 记得住, 用得活, 既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又使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 练习设计——体现开放性 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大都具有完整的结构, 即包括“适量” 的条件, “唯一”的答案, 相对“程式化” 的数量关系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实” 的数学问题并非完全如此。

 恰恰相反, 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 问题答案有时也并不唯一。

 因此, 教学中必须适度强化开放性, 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的数学信息、 解题思路多样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 , 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 我在开放题的设计上, 主要从条件开放、 问题开放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1、 条件开放, 明辨是非

 (1)

 条件富余。

 适当增加过剩的数学信息, 形成干扰因素, 让学生选择其中可用的信息作答,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

 一个车间 7 人接到生产 2800 套运动服的生产任务, 前 4 天完成了全部任务的20%。

 照这样计算, 完成全部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

 解决策略有以下三种:

 方法①2800÷(2800×20%÷4)

 ; 方法②:

 4×(1÷20%)方法③:

 4÷20%。

 在解答这道题时, 通过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很容易发现“7 人” 是一个多余条件。

 大部分学生会采用第①种解法, 而解法②和解法③明显比解法①要简便, 而且“2800 件” 也成了多余的条件。

 这们的设计, 能够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条件中, 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 抓住问题的本质, 高效、 简洁地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条件不足。

 设计数学信息不充分的题目, 让学生合理地补充, 满足解题需要,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可能答案, 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如:

 一批货物, 运走 10. 5 吨, 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 题目出示后, 学生意识到条件不够, 于是教师启发道:

 “看谁补充的信息又多又新? ” 学生纷纷投入紧张的思考中, 多种条件和解法接踵而至。

 简单的有假设“剩下的吨数” , 稍复杂的有假设“剩下的吨数是运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 。

 甚至有学生会假设“剩下的比运走的 2 倍还多0. 6 吨” 等数学信息。

 这样, 由简单到复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的结构, 有效提高了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 要注意多给学生机会,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 尝试解决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提高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2、 问题开放, 拓展思维 数学问题的设计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

 数学问题设计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教学的成效。

 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 设计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开放性问题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 解决策略具在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学生乐于参与, 主动探索, 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学生首先都是作为具体的、 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 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而且也表现在认知风格、 学习态度、 学习信念及学习动机等各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 如能设计开放性练习, 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 则有益于调

 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 得到不同的结论, 使其思维空间比较开阔, 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如:

 在长方形面积练习课时, 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24 平方厘米, 它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长、 宽均为整数)

  方法 面

 积 (平方厘米)

 长 (厘米)

 宽 (厘米)

 周

 长 (厘米)

 1 24 6 4 20 2 24 8 3 22 3 24 12 2 28 4 24 24 1 50 待整理完毕, 学生齐叹, 想不到周长差异竟然这么大!

 这样的设计, 既加深了 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又使他们获得了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这一新知, 发展了 比较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而且, 学生得出结果的多少, 考虑问题是否有序, 反映出了 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

 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 因为有时问题的开放性并不十分明显, 这就需要教师作出必要的引导和挖掘, 从而真正实现这类问题的教育功能。

  总之,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之中。

 只在我们坚持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 创造性地汲取生活化的数学信息材料, 灵活处理教材, 以学生发展为本, 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 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刘娟娟

 著:

 《上好课:

 问题与对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05 月 。

 ( 2)

 文恒益

 主编:

 《小学教学研究》, 江西出版社, 2008 年 6 月 。

 ( 3)

 周玉仁

 主编:

 《小学数学教学论》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2 月 。

  ( 4)

 沈重予

 著:

 《用 “解决问题” 的理念改进应用 题教学》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4 月 。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相关文章:

1.户外活动主持人演讲稿(2篇)

2.2024年烟草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5篇)

3.厂房租赁协议书合同范本(4篇)

4.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

5.老年大学舞蹈课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