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的要求。
创新思维是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思维活动。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创造性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其次努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还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 创新思维 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而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思维活动, 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是指使人能够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它包括注意力、 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思维力。
其中思维力是智力五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
其次,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当今世界的竞争, 最本质的是人才的竞争。
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否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创造能力。
而学校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地方,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为社会提供
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 说、 读、 写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那么, 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 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有疑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 困惑、 探究的心理状态。
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 瓦特如果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的问题就发明不了 蒸汽机; 牛顿如果提不出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的问题就发现不了万有引力。
只有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并努力去探索问题, 学生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学生也才能从现成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 对新问题又有新的思索。
也只有这种过程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想问、 敢问、 善问。
1. 1 激发好奇心, 使学生想问。
好奇心是指人对事物或问题感到奇特而想探究的心理。
它是发现问题的内驱力。
激发好奇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 促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并伴有渴望了 解、 探究的心理, 进而使他们想问。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或是在讲解分析文章时, 到精彩部分或关键部分提出一个颇有意味的问题, 让学生意犹未尽,迫切想知道答案。
如上《济南的冬天》 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 我们这儿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
干
燥、 风沙漫天, 没有生气……看到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出来, 我就趁机引导他们说, 要是让我们换一个地方去过冬天, 你们会有什么期待呢?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体验一下远在千里之外的济南的冬天。
当然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恰到好处, 留下的精彩要引人思考。
1. 2 鼓励质疑, 使学生敢问。
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 使学生敢问就要解放学生的大脑, 让他们敢想; 解放学生的嘴巴, 让他们敢问。
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 愉悦、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想、 敢问,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疑虑。
首先,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 平等的信息,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他们平等相处, 与他们一起探索、研究。
课堂上,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如当学生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言、 插话; 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提问时,允许他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
其次教师要循循善诱, 多加赞扬。
教师可用亲切的询问和学生近距离对话。
诸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感觉这里有什么问题吗等等。
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 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 赞扬他敢问的勇气, 然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 让他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提问题的胆量就会变大,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从而培养学生多思好问的 “问题意识”。
1. 3 授之以渔, 使学生善问。
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 思考问题时往往肤浅。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从而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首先教
师要做好示范, 因为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提问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受到启迪, 感到有方法可循, 以便让学生明确在哪儿找问题。
其次, 学生提问题往往会不得要领, 有时只言片语, 有时浅显幼稚。
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一把, 送一程”, 循循善诱不厌其烦, 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 进而实现问得巧、 问得精、 问得新, 问得有价值。
2. 打开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就是要让学生思维不拘泥于一条思路, 多向流动, 使学生看问题时能从问题的不同角度、 不同方向进行探索、研究, 对问题横向拓展、 纵向挖掘, 有所创新, 有所创造,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
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从两方面入手。
2. 1 引导学生思维多角度拓展。
多角度拓展学生思维是就思维的广度而言, 它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够从一个发散点灵活地向多个角度和方向拓展, 既有顺向思维, 又有逆向思维,还有横向思维。
顺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 按照原材料提供的信息, 直接循着问题思考,
从问题的正面得出结论。
这种思维容易走入老路, 落入俗套。
逆向思维是指把问题倒过来想一想, 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不同的看法, 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 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 使文章的思路独辟蹊径, 进而写出见解新颖独到的文章。
例如, 以“玫瑰” 为题写作, 一般的思维是极尽赞美之能事, 表扬它的美丽。
但是, 如果从反面落
笔, 写玫瑰虽然外表华丽, 却会在人不经意间刺伤人, 是一个“温柔的杀手”, 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