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关于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的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因此,建立政治生态评估机制是当前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今年以来,鄂州市纪委监委在全省率先开展政治生态画像工作,全面启动“一单位一画像”“一村一画像”“一干部一画像”。基于前期工作实践,笔者对建立政治生态评估机制进行了认真调研思考,形成报告以供参考。
一、正确把握政治生态的时代内涵 政治生态,是生态学理论在政治领域的运用,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的外在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政治生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政治性。政治生态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区域发展环境、事关干部个人成长,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生态建设的各项要求贯穿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二)导向性。政治生态建设,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州市查处的各级“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 210 件,占总立案数的 9.1%,被查处“一把手”所在单位的政治生态也存在严重问题。实践证明,党员领导干部出问题,是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抓起严起。
(三)系统性。政治生态建设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范、政治责任等要素。治理、净化、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需要强化系统思维,既“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更要“护森林”,提高“森林”和“树木”的“免疫力”;既要解决纲纪废弛之弊,又要治疗人心变化之病,做到查防一体、标本兼治。
(四)保障性。良好政治生态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推动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各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必须更加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凤凰涅槃式的跨越发展。
(五)脆弱性。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目前,治理政治生态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绝不能有差不多了、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绝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绝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要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政治生态逐步好转。
二、构建政治生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 综合调研情况和监督执纪、巡视巡察等方面情况,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大体上可通过八个指数来衡量与评价:
(一)政治忠诚指数。这个指数是衡量政治生态的核心指标,主要看“四个意识”强不强、政治觉悟高不高、是否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看表述,更要看行动,最终看效果,不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衡量政治忠诚度要细化和体现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是否实实在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来,重点看是否有“七个有之”问题,有没有弄虚作假、各行其是、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
(二)政治生活指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靠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党要管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把政治生活质量情况作为政治生态评价的重要基础性指标,围绕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重点看民主集中制是否得到贯彻落实,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严肃认真,组织生活是否制度化常态化。
(三)政治修为指数。评价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最关键的就在于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政治修为状况精准画像,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政治生态的整体轮廓。评价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政治修为状况,重点要看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能否驾驭复杂局面,是否将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运用到履职、用权、行政等各方面,班子成员和“一把手”自身廉洁、民主集中、遵纪守法、敢抓敢管的“头雁”效应是否得到发挥等方面情况。
(四)政治责任指数。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是检验各级党组织“四个意识”是否牢固的“试金石”,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牛鼻子”。当前,在主体责任落实上,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轻党务,抓面上工作多、触及深层次矛盾问题少,“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等问题。评估政治责任指数,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围绕落实全面从严、全体从严、全域从严的要求,将被评估单位的主体责任传导、“一岗双责”落实、监督责任到位、巡视巡察反馈移交问题处理等方面情况,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
(五)作风纪律指数。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是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标志。决定“生死”的不是体制、政策、资金等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干部的作风纪律问题。从作风纪律方面衡量和检验政治生态好坏,要重点看是否存在把责任、资金、权力、决策、禁令、岗位“当儿戏”的问题,是否及时严肃纠正“四风”问题,“三个后”顶风违纪情况,本单位班子成员、本系统党员干部、重要职能内设机构及二级单位有关人员违规违纪违法情况,等等。
(六)选人用人指数。用人生态是政治生态的重要“湿地”,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选人用人是否公道正派、让人信服,能否调动最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能动性,是衡量一个地方、单位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选人用人指数,主要看是不是坚持好干部“五条标准”,是不是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形象关,有无“带病提拔”、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违规提拔等问题,干部队伍是否配备到位、是否有活力,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工作机制是否建立,等等。
(七)群众满意指数。研判政治生态,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满意标准体现和落实到政治生态评估的各个环节。要把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作为政治生态状况评估的重点,通过有关检查考核和问卷调查、巡察和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受理情况、社情民意舆论反映等
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更加直接、量化地反映群众对本地方、本单位政治生态建设的客观感受。
(八)生态修复指数。主要从政治生态培育和涵养层面衡量政治生态状况,涉及查处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整改和防范有关情况,重点看巡视巡察反馈移交问题处理、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办理的有关事项落实情况,查办案件后的警示教育、制度完善等“后半篇文章”是否做实做到位,等等。
三、建立政治生态评估机制的基本思路 建立政治生态评估机制,实现对政治生态精准画像,应当围绕解决“画什么”“如何画”“如何用”等基础性问题,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完善、稳步推进。
(一)“画什么”:开展四级画像。政治生态画像是一项宏大工程,一次性描出政治生态的整体画像,可能存在“失真”风险,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从局部画起,从个体画起,分层分类把脉问诊,为提升整体画像的逼真性奠定基础。从操作层面看,可以通过四个层面探索开展政治生态“画像”工作。一是从部门画起,由单位向系统推进,逐步进行市直机关和行业系统政治生态画像。聚焦政治生态评估指数,制定《市直单位政治生态评估报告》模板,将政治忠诚、政治生活、政治修为等指数具体化,依托巡察工作,开展“一单位一画像”“一系统一画像”。二是从村级画起,由基层向中层推进,逐步进行区(开发区、街道)和乡镇政治生态画像。将政治生态评估指数具体细化为村级党组织建设、“两委”班子建设、精准扶贫(乡镇振兴)、扫黑除恶、宗教渗透、“三资”管理、群众信访和乡村文明等八个方面,制定村级交叉巡察“一村一画像”内容清单,分步完成村级组织的画像工作。三是从纪检监察干部画起,由个体向群体推进,逐步进行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生态的自我画像。采用全员谈心、全员家访、全员把脉等方式,围绕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纪律作风、特殊困难和发展方向等六个方面,对纪检监察干部“一人一画像”,逐步实现从画干部到画部室、画机关推进。四是在前三个方面的工作基础上,由局部向整体推进,逐步形成地方政治生态整体画像。在完成市直单位、村级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画像
工作的同时,同步推进区级相应层面的画像工作,逐步完成对市、区两级政治生态的整体画像。
(二)“怎样画”:用好四种画笔。开展政治生态画像工作,必须坚持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作用,坚持定性与定量、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实现精准画像。从职责分工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用巡察监督的笔描基础像。把开展政治生态画像作为贯彻中央和省委巡视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由各级巡察机构承担画像的第一道工序,巡察完成基础画像,巡察“回头看”进行一次补图,三年内实现各地各单位政治生态画像的全覆盖。二是用派驻监督的笔描关键像。注重发挥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前哨”作用,建立派驻、巡察、执纪监督一体化监督机制,充分运用省纪委监委授予的监察权限,推进派驻监督向基层延伸,用派驻监督的笔描出被监督单位的“风吹草动”。三是用暗访监督的笔描抓拍像。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既紧盯重要节点,又淡化节点意识,全方位、不间断开展明察暗访。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和平常工作日,不打招呼、不预设地点,组织开展突击式检查,发现和医治 “节日病”“顽固病”“变异病”,并将暗访监督情况描绘进有关单位的画像之中。四是用审查调查的笔描透视像。各审查调查部门在查处腐败案件的同时,着力发现深层次问题,注重分析描述案发单位“癌细胞”的扩散程度和病变风险,并纳入政治生态画像之中。
(三)“如何用”:发挥好四个作用。政治生态画像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和涵养政治生态。要按照边画边建的思路,针对政治生态画像暴露的问题,发挥四个方面的功能作用,把画像工作成果转化为政治生态建设成果。一是发挥引领引导作用。通过明确各个层面政治生态画像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指引和指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确可为不可为的政策法纪边界。通过大力整治政治生态画像暴露出的问题,努力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文化,把政治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融入”每名党员和公职人员的骨髓。二是发挥决策参考作用。将各单位政治生态画像情况作为分析研判反腐败形势、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
的重要参考,作为衡量主体责任落实、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工作情况的重要素材,作为各单位评先表彰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成果共享、精准识别、一体运用。三是发挥预警纠偏作用。针对局部或个体画像中反映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解决,防止“小病”变“大病”、“破纪”变“破法”。针对政治生态画像较差的单位,注重分析这些单位已发生“四风”问题、腐败案件的特点、规律及对政治生态的破坏程度,查找和堵塞制度漏洞,健全内控防范机制。四是发挥监督监察作用。强化敢办案是德、会办案是能、爱办案是勤、办铁案是绩的理念,把政治生态画像作为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渠道,对违纪违规行为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问题绝不姑息、绝不迁就,坚决清理干部队伍中的残枝败叶,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关于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的报告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良好政治生态是涵养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土壤, 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要整体把握地区、部门、单位的政治生态状况,注重动态分析判断,聚焦政治 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担当和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协助党委(党组)有针对性地、与时俱进地加强政 治生态建设。
一、存在问题
政治导向不明确。当前,个别地区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切实扛起第一责 任人的职责,压力向下传导层层弱化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基层一把手不知何为政治生态,更不知道抓什 么、如何抓。有的单位党组(党委)半年多没开过党组(党委)会,没有定期研究部署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有 的政府部门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认为管得太严、管得太死会没人干事,个别党员干部 对严的氛围不知敬畏,顶风违纪现象依然存在。
查摆问题不深入。个别地方和单位对于政治生态建设认识不足,
站位不高,查摆问题蜻蜓点水、不深不透。
对于上级指出的问题,也没有深入剖析问题原因,提出的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解决问题的态度不端正。调研发 现,有的单位和部门仍然存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不严格,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建设、 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制度规定落实不到位,存在一把手或少数人说了算等问题。
机制制度不健全。个别地方和单位抓政治生态建设没有形成科学配套的机制制度,缺乏系统谋划部署,平时 对党风廉政建设不管不问,检查突击应付,没有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跟踪问效机制。调研显示,这些地方和单位 没有构建以明责、督责、考责、问责为主线的科学责任落实机制,更缺乏包括日常监督、定期研判、情况反馈、 督促整改的配套长效监督机制。
二、原因分析 觉得政治生态建设可有可无。个别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面对地区经济社会改...
【对于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范文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