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镇位于省市区最北端,距县城 52 公里。区域面积 105 平方千米,属山区丘陵地带。下辖 7 个行政村,1 个直属农场,1 个社区,103 个村小组,84 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 16696 人。截止2020 年 12 月共脱贫 231 户 616 人,实现了整镇脱贫出列。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宣传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聚焦脱贫攻坚,聚力乡村振兴”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为抓手,扎实推进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高位布局从大处着眼,靠实了创建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尽锐出战,全员发力。一是主要领导包片抓,由镇党委书记、政府镇长各分片包抓 4 个村,凡是下村调研,必看精神文明,必看创建进度,随时记录反馈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在一线指导,一线推进。二是分管领导专门抓,安排一名党委班子成员分管精神文明建设,配备专干 1 名,确保日常工作开展有规划、有计划、有活动、有经费,各项目标
落实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帮扶单位配合抓,充分利用全镇 16个帮扶单位力量,整合资源,协调政策,助力创建,对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面夯实,先后对接大小项目 69 个,路、房、水、田等发展瓶颈得到了有效破解。四是包村领导统筹抓,为每个行政村(社区)确定 1 名科级干部统筹包抓,将创建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对涉及到的指标和任务制定订单、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督促落实,实现各项指标落地见效。
二、紧盯核心从难处攻关,实现了脱贫致富。大力推行产业扶贫新模式,全力消除贫困问题,切实助推群众增收,解决了贫困这个制约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一是建设施,夯基础。累计新建(改造)公路、危桥 12 处,维修 1 座中型水库、4 座小型水库,解决农民灌溉难的问题,并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户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办联社,搞分红。倡导“三变”改革,新建种植、养殖合作社 7 个,带动贫困户年年分红,实现户均增收 1500 元。三是抓特色,做订单。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并引进专家和技术给予支持,全镇发展了雷竹、茶叶、火龙果特色经济种植产业。四是建车间,抓输转。年均输转劳动力 1000 余人(次);设置保洁、护路等公益性岗位 120 个;新建扶贫车间 2 个,带贫就业 100 人以上。
三、补短强弱从薄处发力,改善了人居环境。紧盯文明乡镇
创建目标,聚焦乡村发展薄弱环节,以扶贫项目落实为载体,全力夯实基础短板。一是修路,新修硬化路 32 公里、砂砾路 70 公里,集镇柏油路全覆盖,全面打通了集镇跨越发展的末梢神经。二是通电,完成农网改造升级 120 公里,辐射农户 800 余户,为产业振兴开启了强力引擎。三是饭碗田,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2000 亩,为机械化耕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安全房,完成危旧房改造 90 户,开展“送钥匙工程”,为符合政策条件的贫困户新建安全房屋。五是人人喝干净水,新建供水站 6 处,辐射 8个行政村(社区),全镇人人都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四、振兴乡村从细处作为,推进了三大革命。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全力提升村容村貌。一是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新建公厕 3 处,卫生厕所 793 处,拆除镇内所有老旧旱厕,同步开展了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了后期管护机制。二是推进“垃圾革命”,每月组织镇村组干部、保洁员、护林员、党员对街道及易地搬迁点、镇村主干路段、村庄进行大清扫、大清理;建成污水处理厂 1 处,成立了 11 人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在聚居区配备密闭式垃圾箱 2 个,为在家农户购置垃圾桶 1459个,指派专人每周对生活垃圾及时清运。三是推进“风貌革命”,全面实施“三清一改”,与街道居民及个体户签订责任书 260 份,制作环境宣传牌 8 个,发放宣传资料 2500 份;栽植公路行道树160 余公里;通过培育典型,推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提升村
容村貌。
五、丰富载体从弱处施策,凸显了正向激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重要论述,确保创建工作与扶贫扶智同频共振。一是多措并举营造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0 余次;衔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 4 次;在公路沿线新栽“习语”“传统美德”专题宣传牌 20 面,张贴悬挂各类标语 70 余条,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展示墙 10 面,印发传单1000 余份;在“红色”微信平台推送各类信息 60 条,向上级媒体投送稿件 46 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弘扬。二是搭建平台提振精神,在重阳节为老人举办文艺演出,参与老人 400余人;每年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区文化展演活动;新建乡村舞台 8个,发掘培育民间文化能人 19 人,组织自乐班活动 30 余场次;年均开展精神扶贫文艺演出 10 场(次),社会反响良好。三是表彰先进正向弘扬。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常态化开展各类评选、创建工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投身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每年表彰“最美脱贫工作者”“卫生家庭”“五好家庭”“最美乡贤”等先进模范,切实促转价值导向。
六、移风易俗从小处入手,倡树了文明乡风。持续深化移风
易俗,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等手段,陈规陋习明显遏制。一是盯紧网络“不良风”,全面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配备网络舆情评论员、信息员、宣传员各 1 人,开展专业培训,及时上报网络舆情,坚持以网络新风促转乡风民风。二是摒弃人情“攀比风”,全面推进“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行动,鼓励党员干部和村组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并成立在各村(社区)组织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三是大力惩治“违法风”,结合普法教育活动,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带头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重点人员”实施“人盯人”监督管控。四是弘扬传统“美德风”,在全镇积极宣扬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并充分利用村级“红黑榜”及各类表彰大会,累计奖励“好儿媳”“好婆婆”等道德模范 30 余名,曝光失德行为 10 余起,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七、党建助推从高处定向,提升了创建水平。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以党建成效促创建成效。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围绕村级党建“4 个方面定标准化、6 个方面立规范化,1张网络连整体”的三化建设要求,扎实开展对标创优行动,按照五至一星级和后进党支部六个等次分类定级,逐个建立台账,完成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二是夯实队伍建设。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完成了村支书、
主任“一肩挑”工作,全面充实和加强了创建队伍。三是促进融合提升。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跟进”的模式,将党员布设在文明创建第一线,推动党建和精神文明相融互促。四是强化村务监督。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依托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五是建设平安乡村。结合平安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为精神文明创建创造良好环境。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