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全县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掌握全县服务业发展现状,促进我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园区、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服务业也称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我县服务业经过不断整合、发展、提升,行业结构日趋合理,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全县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县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对GDP的贡献率也逐年加大,2022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9.5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3.9%,较2018年增加11.56亿元,年均增长5.4%。从增长速度看,由2019年的增长2.4%逐年提高到2022年的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今年以来,服务业继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4.53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GDP增幅0.6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分别比一、二产业高出3.7、3.1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服务业的增加值行业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5.5%;
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8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3.8%;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1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4.4%;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7.7%;
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3%;
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1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6.5%,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37.5%。从服务业各行业看,其他服务业占三产的54%,在三产中占比最大。说明我县第三产业是以批发零售和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的结构体系。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等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等具有广阔前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在三产中占比较小。
(三)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县人口结构变化,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服务业点多面广,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截至2022年末,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为4.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1.2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23.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业人员0.5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10.9%;
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0.4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8.4%;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业从业人员0.4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8.2%;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0.4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7.9%;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从业人员0.2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4.7%;
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0.06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1.2%;
房地产业从业人员0.05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1.1%。
(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强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持续升温,我县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全县共有国家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1个,“南骊靬、北圣容、中武当”的旅游格局基本形成,车辘沟石林景区、南坝滑雪场、毛卜喇“卍”字灯城建成投入运营,汉明历史文化长廊、南坝花果山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何家湾百年核桃园等乡村旅游点建设初见成效,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人数和收入保持双增长。2022年末全县接待游客169.76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4亿元;
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79.23万人次,同比增长69.12%;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63.67%。
(五)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其发展领域逐步向房地产、咨询服务、广告、社会服务、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特色餐饮、民办教育等新兴业态拓展,对各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其中,2022年全县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12亿元,与2018年相比,年均增长2.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与2018年相比,年均增长2.7%。
二、当前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规模较小竞争实力不强。近年来,虽然我县服务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企业数量也不断增长,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较弱。2018年以来,由于企业停业关闭、规模不达标等原因退出报表的服务业企业共有37家。目前,全县在统的46家规上(限上)服务业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行业代表性不足,同时,由于受资金、技术等问题的制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难做大做强。
(二)服务业结构不优发展动力不足。服务业内部结构中,还是以传统的消费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比重较低,对社会贡献率不高。从今年上半年各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来看,各行业所占比重失衡,比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累计分别达到了5.5%、13.8%、7.7%。另外,从全县46家达到规模的服务业分布情况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房地产三大行业企业数量共有41家,占比达到89.1%;
剩余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物流行业。总体来看,服务业结构还不够优化,缺乏新兴服务业经济增长点,持续性发展能力不足。
(三)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制约快速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受县域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主要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无业人员构成,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同时,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还面临着县域缺乏高等院校支撑,外引难以留住人才的困境,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信息服务、创意设计、商务管理等方面高端服务业人才匮乏,这成为制约当前服务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加快全县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高点站位谋划,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要把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的高度来认识、谋划和发展全县服务业。立足我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坚持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并重,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坚持企业做强与集聚发展并进,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态提升。
(二)强化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把服务业打造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目标,以旅游、居民服务、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加强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积极融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在研发设计、仓储物流、融资租赁、售后服务等方面多环节、多层次、全方位融入,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业与工业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互利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以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为导向,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冷链物流服务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与养老、民俗、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深度叫响“宜养宜游、幸福X”旅游品牌,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三)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要制定政策,多渠道地引进物流、旅游、商贸流通、文化传媒、休闲娱乐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策划、管理人才,形成与现代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人才结构。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在职培训学习,大力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闯劲、重实干的服务业业务骨干,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要完善奖励机制,为培育和引进人才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2024年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