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2 年中国特色复习考点(紫色部分为 2012 年真题)
一、 名词解析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 公平 马克思认为, 公平的基础是平等, 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平等, 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 在于消除等价交换、 消灭阶级和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 在于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
4 经济制度
是一种社会、 法律、 文化、 教育制度等的基础, 它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全部经济关系或财产关系, 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及在这种所有制决定下的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
5 市场经济(2013 年考题 名词解释)
从一般意义上讲, 就是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 就是通过市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 其本身并不包括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内容。
也就是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来进行, 市场在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的含义是多层次、 多角度的。
从本质上看, 市场经济不是一种经济制度, 也不是一种社会经济调节方式, 它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里面出现的。
从经济运行上来看, 市场经济是一种运行制度, 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也是一种管理方式。
P121 6 城乡 二元结构(2013 年考题 名词解释)
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城乡 对立、 城乡 分割、 城乡 劳动力流动隔绝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7 基层民主制度(2013 年考题
名词解释)
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治、 经济、 社会和文化事物领域, 直接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县市、 乡 镇、 市辖区、 城市街道、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工厂、 商店、 学校、 医院等企事业单位。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3 年考题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 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 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
倡导富强、民主、 文明、 和谐, 倡导自 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2013 年考题
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10. 协商民主(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 多层、 制度化发展。
通过国家政权机关、 政协组织、 党派团体等渠道, 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 广纳群言、 广集民智, 增进共识、 增强合力。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推进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更好协调关系、 汇聚力量、 建言献策、 服务大局。
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 界别协商、 提案办理协商。
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二、 简答题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 P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具有紧密的渊源关系, 它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渊源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
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渊源。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⑵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2、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P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 它既没有背离科学这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也没有固守传统的理论教条, 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
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其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现了重大突破。
最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旗帜。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区别与联系(2013 年考题 简答)
区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 二者在所有制和分配制的内容上存在区别。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其次, 所包含的阶段不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在于社会主义一切发展阶段,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不发达的起始阶段, 而非存在于任何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起始阶段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阶段。
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又具有内在的联系。
首先,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 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应当包含的。
其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反映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有制依然是所有制的主体, 按劳分配也是分配方式的主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反映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
4、 如何形成公有制为主题,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需要明确如下几点:
第一、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二、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克服市场的缺陷, 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长期动态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 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条件 2、 鼓励、 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 具体有劳动者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和外贸经济等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必须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第一、 要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 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增加就业,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就应支持、 鼓励其发展。
第二、 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三、 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股能源、 交通、 电信和供水、供热、 供气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建立企业集团公司, 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控股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
第四、 支持和帮助包括个体、 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类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引导他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 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3、 推动公有制积极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有机结合 首先,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寻求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条件下, 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具体途径。
其次, 正确认识和把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两者在地位上是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
5 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P151(2013 年考题
材料论述)
1、 重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1)
打破城乡 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加快农村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2)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2、 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1)
政府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财政收入、 企业收入和个人可分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2)
健全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完善税收政策 (1)
完善个人所得税 (2)
简化累进税率(3)
完善财产税。
(4)
强化消费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
4、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1)
警惕“削高补低” 的平均主义倾向。
(2)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
(3)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制度变革。
(4)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5)
发挥政府间接宏观调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作用。
(6)
完善人力资本培育制度, 建立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稳定机制。
6 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性 P17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即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1)
1894 年, 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 兴中会的宗旨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这里的“合众政府” 就是以美国为模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
(2)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 年元旦,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 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北伐胜利后, 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 并仿照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建立了 五权分立的国民政府,创制了所谓的“五权宪法”。
(4)
抗日战争胜利后, 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 拒绝组建联合政府, 发动内战, 是期望和平民主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更加坚定地站在了 中国共产党一边。
民主党派纷纷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 经济主张, 就连一些原本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总之, 中国的国情和近代的国际、 国内形势是中国人民选择了 在中国中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 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7 如何理解民主政治道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P188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这是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科学结论 (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这是在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特殊性的鲜明体现 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
必须以我们党和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为基本遵循 (3)
必须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调动人民积极性为根本目标 8 简述现阶段社会公平、 公正、 平等问题出现的新特点 P240 (1)
具有长期性和过渡性
社会公正总是与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的。
理性看待社会公正问题, 不但要联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而且要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之中, 一些政策、 方针的出台是具有过度性质的, 其目的是为了 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 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实践效果看, 这些政策的制定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