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供大家参考。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最初是在印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 反映了古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看法。
这种伦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区发生着影响。
后来, 随着佛教传播地域的扩大, 它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 它在中国等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甚至在亚洲外的不少地区都有影响。
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东方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态之一, 在世界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拟对这一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 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笔者看来, 可主要概括为三条, 即:
平等观念、 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
平等观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 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早于佛教)
的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婆罗门教反映了 印度社会里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
吠陀是天启的, 祭祀是万能的, 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
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
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 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 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 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
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
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
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
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 而是由于人的行为。
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
如 《别译杂阿含经》 卷第五中说:
“不应问生处, 宜问其所行, 微木能生火, 卑贱生贤达。
”《长阿含经· 小缘经》 中说:
“汝今当知, 今我弟子, 种姓不同, 所出各异, 于我法中出家修道, 若有人问:
汝谁种姓, 当答彼言:
我是沙门释种子也。
”佛教在这里明显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
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
不过, 客观地说, 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 它主要强调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 修习佛法。
它的种姓平等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 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
佛教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种姓制, 它不可能真正开展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尽管如此, 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反对种姓不平等的观点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 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
例如, 在基本理论方面, 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
反对在事物中有一最高的实体或主宰体。
这和婆罗门教是完全不同的。
婆罗门教认为在一切事物中有一最高的本体或主宰体——梵, 认为万物以梵为根本, 梵是不变的, 永恒存在的。
而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
则认为, 不存在一个万有的主宰体, 事物是缘起的, 是互为因果的, 互为条件的。
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有这种主宰体, 而且在人或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体。
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蕴”, 即色、 受、 想、 行、识。
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乘佛教)
中无高低主次之分。
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的:
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或一切的主体, 又怎么可
能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
再如, 在佛教的教规方面, 也体现了其在伦理思想中的平等精神。
佛教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等。
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的侵犯, 其行为都是建立在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的。
如婆罗门教中的一些派别虽然也讲不杀生和不任意拿走别人的东西等, 但这主要是适用于相同种姓之间, 而在上等种姓对待下等种姓时, 则不受此限;上等种姓在许多场合可以任意处置下等种姓或其物品, 包括伤害下等种姓的生命。
佛教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观念是坚决反对的。
(二)
克己观念 这里所谓“克己”即克制自己, 特别是克制自己的欲望、 自己的行为、 自己的意识。
“克己”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括。
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
的理论有不少。
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 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念。
佛教认为, 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之中, 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
烦恼有多种,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 即所谓“三毒”。
三毒具体指“贪”、 “瞋”、 “痴”。
解释三毒的佛典很多。
如《大智度论》 卷第三十一中说:
“有利益我者生贪欲, 违逆我者而生瞋恚, 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 故是名为痴。
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
”不难看出, 三毒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特别是早期佛教), 人生现象中是没有“我”的, 但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
这样, 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的事情就贪恋并追求, 对自认为世俗世界中不利于“我”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包括与之相关的他人)
就憎恨, 贪和瞋的基础则是无知或无明, 这也就是所谓“痴”。
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烦恼。
这也就是要“克己”。
在三毒之中, 灭除“贪”就是典型的克制自己。
佛教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 克服自己对财富、 权利、 地位、名声等的贪欲。
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中也涉及了“贪”的问题。
如“集谛”是指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爱欲或贪欲, “灭谛”是指认识到应当消除这爱欲或贪欲。
三毒之中的“瞋”与“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 自然就生愤恨之心, 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
在佛教看来, 必须克制或消除这种“瞋”。
否则是不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的。
三毒之中又以“痴”为根本。佛教的不少根本教义中都涉及到“痴”。
如在“十二因缘”中, 最初的环节是“无明”, 无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 如果消除了这无明, 则人的生死轮转(轮回)
也就消灭了。
因而消除“痴”对“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义。
在佛教理论中, 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 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
三学即戒、 定、 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 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 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
凡是虔诚的佛教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欲、 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
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如可以分为五戒、 八戒、 十戒、 具足戒等。
佛教的戒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
如较重要的《四分律》 中规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 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
“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 使身心安定, 止息种种意念或思虑, 将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 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 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
由于佛教中有不同的分支或流派, 因而戒、 定、 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派别中会有所区别。大乘佛教中的“六度”或“十度”中有不少成分涵盖了 小乘的“三学”, 但具体解释或含义有很大区别。
克制自己的方式有不同。
(三)
慈悲利他观念 佛教讲“平等”, 讲“克己”, 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他”。
在“慈悲利他”中, “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 “慈”指使众生快乐, 给他们幸福, “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 使之摆脱痛苦。《大智度论》 卷第二十七中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 慈悲在一些佛教典籍中被分为三种:
一是众生缘慈悲心, 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 如父、如母、 如兄弟姊妹子侄, 常思与乐拔苦之心。
这种慈悲心多在凡夫或有学人未断烦恼之时产生。二是法缘慈悲心, 已断烦恼之三乘圣人, 达于法空, 破吾我之相、 一异之相等, 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 一心欲拔苦得乐, 随其意而拔苦与乐。
三是无缘慈悲心, 这种慈悲只在诸佛之中, 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 不住于过去、 现在、 未来世之中, 知诸缘不实, 颠倒虚妄, 故心无所缘, 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 往来五道, 心住诸法, 取舍分别, 故心无众生缘, 使一切众生自然获得拔苦与乐之益。(参见《大智度论》 卷第二十等; 参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 1 984 年版, 第 1 1 64-1 1 65 页)
佛教的慈悲不仅指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慈悲, 而且有时也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
慈悲在佛教教义中也常被包摄在所谓“四无量心”之中。
四无量心中除了慈和悲之外, 还包括喜和舍。
“喜”指看见他人快乐而随之欢喜。
“舍”指内心保持不偏执的平衡, 平等无差别(舍弃亲疏差别)
地利益众生。
无论是慈悲, 还是四无量中的喜舍, 都包含“利他”的思想。
但佛教的利他思想主要是在大乘佛教中才突出起来的。
这需要联系原始和小乘佛教的有关学说或观念来论述。
小乘佛教在总体上说是重视所谓“自利”的, 即主要追求自身的解脱。
小乘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
目的是证得“阿罗汉果”。
阿罗汉果就是求取个人解脱, 即所谓“自利”。
修习的具体内容就是小乘的“三学”和“三十七道品”。
而大乘佛教则一般修以“六度”(布施、 持戒、 忍、 精进、 定、 智慧)
为主要内容的菩萨戒, 把成佛、 普度众生(利他)
作为最高目的。
在小乘佛教看来, 解脱境界(涅槃)
与“世间”是两个不同的、 有分别的境界, 自己注重自身的修炼, 摆脱外界的烦恼,就能达到一种脱离“世间”的解脱境界, 至于别人的解脱或“世间”的苦难等, 则与个人解脱没有多大关系。
大乘佛教在这方面有很大变化, 不仅讲“自利”, 更强调“利他”。
在大多数大乘佛教派别或信徒看来, 解脱境界(涅槃)
与“世间”不是绝对分离的, 它们是“无分别”的。
如中观派的主要典籍《中论》 中就明确说:
“涅槃与世间, 无有少分别。
世间与涅槃, 亦无少分别。
”达到解脱并不是离开“世间”而去追求另一不同的境界。
大乘佛教徒要“即世间即涅槃”。
作为菩萨或成佛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利他”, 菩萨或佛不是存在于“世间”之外, 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
为了救度众生, 菩萨或佛什么都能舍弃。
也就是说, 大乘佛教徒要真正成佛, 就一定要慈悲利他。
仅仅“自利”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 并不能真正达到涅槃。
佛教中的这种转变(由重自利到重利他)
对佛教后来的发展极为重要。
因为如果佛教仅仅是一个教个人如何修炼, 达到个人解脱的宗教, 他就没有后来佛教所具有的那种感召力, 就不会产生后来那么大的社会影响。
只有强调慈悲利他, 只有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的改变(别人的脱苦)
联系起来, 才能激发大量的佛教徒自觉地在世间利乐有情, 造福众生。
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佛教影响的扩大。
因此, 慈悲利他的观念后来成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
二、 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 客观地说, 佛教的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其主要经典中已经形成。
随着佛教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等地的传播, 这种伦理思想也逐渐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继续发挥着影响。这种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消失, 而且在某些地区还有所
发展。
佛教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或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
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包括伦理思想在内的佛教各种理论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亚洲的许多国家或地区。
在古代是如此, 在现代, 从总体上看仍是如此。
佛教虽在不少亚洲外的国家或地区也有流传, 但影响大的区域仍是在亚洲。
亚洲受佛教影响较大的国家在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或是印度教(婆罗门教)
文化系统(如印度等一些南亚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国家), 或是儒家文化系统(如中国、朝鲜或韩国、 日本等国家)。
但发展到近现代, 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 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
而现代西方文化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成分。
如果说这样讲不大准确或不大符合事实的话, 至少可以说不少东方国家(上述国家或地区)
的人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样看或这样理解。
从总体上说, 西方文化在欧洲文艺复兴后, 特别重视个人的利益, 强调实现个人价值, 维护个人尊严, 追求个人幸福。
但在这种强调或追求的过程中, 确实有某些走入极端的情况。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当说为这种极端倾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受西方这种文化的影响或受对这种文化理解的影响, 现代的一些东方国家中流行着利己主义或
享乐主义的思想或行为。
如一事当前, 先为自己打算; 只要对自己有利, 哪怕损害他人利益,也毫无顾忌; 一味追求当前的享乐, 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甚至也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
在有这种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思想或行为的人中, 一部分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 他们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是较为隐秘的或通常不易被发现的。
而大多数人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人, 这部分人的利己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行为或表现则较...
【佛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