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第133届广交会有哪些亮点(一览),供大家参考。
第133届广交会有哪些亮点(一览)
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透过广交会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中国外贸依然韧性十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第133届广交会有哪些亮点,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第133届广交会有哪些亮点
150万平方米 展览规模历史最大
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首次启用了展馆D区,总展览面积从以往的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从2.5万家增至近3.5万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
增设6个新题材 开辟新专区
本届广交会紧贴市场热点增设6个新题材,包括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孕婴童用品3个新展区,以及智慧生活、“银发经济”、检测和防护用品3个新专区。展区数增至54个,专区数增至159个。
5700家优质企业 参展结构持续优化
参展企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企业占到了一半以上;民营企业占90.1%,是最大参展主体。本届广交会组织了品牌企业2000多家,加上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共计约5700家。优质特色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3.9万家线上参展 线上线下融合办展
本届广交会线上参展企业超过3.9万家,线上上传展品超过300万件,其中新产品近8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近50万件。
进口展扩至3万平方米 覆盖展会全周期
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区从原来的2万平方米扩大至3万平方米。首次在三个展期设立进口展,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8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占73%,实现境内外企业同台展示、融合发展。
广交会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我们说的广交会将于今天(5月5日)闭幕。截至昨天,累计进馆人流量283.7万人次,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本届广交会的火爆无疑更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优势以及中国制造的蓬勃活力和生机。
据介绍,作为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一届广交会,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总展览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从2.5万家增至近3.5万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线上参展企业达到3.9万家。
本届广交会新设了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孕婴童用品三个展区,以及“智慧生活”“银发经济”“检测和防护用品”3个专区,为更多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广交会看中国外贸新动能
新机遇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34岁的俄罗斯采购商兼参展商斯拉斯京·安东预判了广交会期间广州酒店“一房难求”,提前一个月拜托中国的朋友预定了来广州的机票和住宿酒店,却发现广交会展位“一位难求”。“4月13日就全被预订满了”,为了帮俄罗斯ELKA品牌不锈钢万向管打开中国市场,他最终以超出一般摊位3倍的价格“抢摊”在11.1馆参展。
“一定要来,必须要来”。当印尼长友集团的董事长黄一君得知133届广交会要线下开展时,他高兴地带了六十多位买手组成的大型采购团队来参会。
该集团采购总监朱志伟说:“印尼大卖场需要中国制造。广交会上我们总能看到满足印尼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新颖的新展品。”
“过去3年,我们都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家居用品更新迭代非常快,我们想在广交会上寻找新产品、新伙伴。”日本采购商久积美代子表示。
广交会4月15日开展首日,超6.7万名外商参会,带动展会周边酒店、餐饮“双增长”。
“133届广交会期间,我们酒店整体入住率超85%,约七成客人是来参加广交会的。”保利洲际酒店市场销售部行政助理经理张腾说。
展会人气旺起来背后是中国外贸回稳动能不断增强的“确定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4.8%的增长。
通过广交会等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广交天下客,将经贸回暖的“确定性”分享给各国,为全球增长注入有益增量。
新展品 中国“智造”“种草”全球
在新启动的展馆D区,一辆自动运行的无人叉车灵活运行着,展示着机器人领域“佛山无影脚”。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说,没想到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就收获超200个具体的访客和询盘。
然而20年前,嘉腾只是一家合成石材料的供应商,正是发现客户在使用合成石材料制成的夹治具产品时需要高频次地反复搬运,他们转型做AGV小车,并催生出口业务。
主动“智造”升级,才能下好先手棋。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说:“本届广交会亿航展位火爆,粗略估计到我们展台洽谈合作的中外采购商超过150家,这让我们对布局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业充满信心!”
本届广交会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达到了5700家。走过66年的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制造转型“智造”,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形成出口新动能的故事。
新趋势 “广州看展 中国看厂”促订单落地
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外采购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选择来中国看工厂,买设备自产,减少买成品,买半成品回国组装。
来自中国香港的参展商陈亚域(Eric Chan)参加过90多届广交会,他说,一些“精明”的印度采购商连续5天都在展馆反复询价比价,最后会买电子元器件零件回去印度组装。
连续参加133届广交会的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期斩获超400万美金订单,该公司副总经理翟辉说,不少非洲、东欧、东南亚地区的老客户长期定制公司的加工机械零件运回国内组装,他们更倾向于线下参会,看看工厂和设备,研究产品品控要点。
“广州看展,湾区看厂”成为促进外贸订单落地的新趋势。
然而,越来越多尝试“出口替代”的海外采购商最终发现,中国制造魅力挡不住,中国“智造”创新技术和完善产业链难取代。
“前段时间,我们一部分欧洲客商将灯罩订单转移到越南,利用当地较低的原材料成本和低关税进行生产和出口,但灯罩中的电线和灯头零件需要各种认证和产业链配套,最终他们将订单转回中国。”博白凰图工艺创始人黄连将表示。
印尼长友集团采购总监朱志伟说:“本届广交会,我们与中山市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我们看中了中山灯饰、小家电和五金的产业集群和配套优势,接下来将去中山厂家实地考察。”
“新品容易被模仿,所以我们中山灯饰企业更注重外观设计专利和功能性专利申请,在广交会上不断上‘新’。”生产带有闪粉水晶球灯饰的中山市澳富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出口业务负责人袁显璟说。
更多的参展企业开始从做简单贴牌代工(OEM)转型为自己建厂做自主研发。
广东玛喜儿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陈适庭说:“我们经历过三次厂区搬迁升级,目前拥有19台生产设备。只有建工厂,加强做匹配海外市场的研发,做高端自主品牌才有出路。”
“大雁带着小雁飞”。粤港澳大湾区集群式创新和个体差异化创新齐飞,“三新”潮涌的广交会,涌动的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2023第133届广交会有哪些亮点(一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