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3篇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 李商隐《夜雨寄北》有关素材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
隐《夜雨寄北》有关素材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赏析二】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
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霍松林)
。
【赏析三】
此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通常指自己的妻子。当时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著称。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
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有人考证,认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作。那时诗人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也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友人而非妻子。但李商隐入梓州,与其妻去世,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去世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这样的推测成立,那么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如果终究没能在现实里落脚,那它又是以怎样的伤痛结束?这一切今天的我们已无从知道,只是,当我们今天再读这首诗时,会不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一边是天人永隔,一边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在那音讯难通的时代,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日子,他们的思念比之现代的情侣,是不是更深挚,更真切?
诗人是否得到他遥望的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他也再无交代,但是,他的诗歌至少描述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在巴山夜雨那样的愁苦中,幸福,也是可以遥望的。(来源:五车书斋)
【赏析四】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 852 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 848 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 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晕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
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
篇二: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
17 年第 1 期 总第 圆愿4 期纳兰性德悼亡词意象探析李成满(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北碚 400715)摘 要院文章以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为研究对象,通过野风冶和野雨冶这两个意象袁探析其在纳兰性德悼亡词中所起的作用和对纳兰悼亡情感表达的影响遥我们发现袁这两个意象加深了纳兰性德的凄凉尧孤独尧飘摇之感袁使他的悼亡词笼罩了一股浓烈的哀伤尧愁苦情绪曰奠定了纳兰性德悼亡词凄凉哀伤的情感基调袁为他凄凉苦闷心境的表达尧孤独落寞处境的展现尧对妻子思念不舍情感的抒发作了很好的注解遥关 键 词院古代文学曰清词曰纳兰性德曰悼亡词曰意象分析中图分类号院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584(2017)01-0员缘6-0远一、引言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在 20岁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卢兴祖之女为妻。卢氏时年 18 岁,青年夫妻,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十分恩爱。“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1] ,是他们当时生活的写照。可惜这段幸福的婚姻只过了三年的时间,卢氏因难产致病,于一个月后去世。纳兰性德异常悲痛,写下许多哀感顽艳、凄婉欲绝的悼亡词。通过对《饮水词笺校》中收录的词作进行梳理统计,笔者发现共有 61 首词作可视为悼亡词,这 61 首悼亡词中共出现 71 个意象,这 71 个意象出现的总次数为 398 次。其中“风”意象和“雨”意象的出现频率均为 22 次,各占意象出现总次数比例的 5.53%,二者占到总意象出现次数的 11.06%。本文选取这两个意象,探析其在纳兰性德悼亡词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纳兰性德悼亡情感表达的影响。二、谁念西风独自凉—— — 以“风”意象为中心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的惯例, “东风” “西风”“南风” “北风”分属于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写“东风”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西风”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者简介院李成满渊1989要 冤袁男袁汉族袁山东莒县人袁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遥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敦煌文献整理遥民·族·文·学156
写“南风”如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写“北风”如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作为常见的自然意象,带有自然特征的本色,作者更多的是借它来表达自身的感受。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风”意象主要有“东风” “西风”与“雨”或“月”并列出现的风和风影响下的人或物四种。其中写“东风”的有 3 处,分别是“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此情拟倩东风浣。奈吹来、佘香病酒,旋添一半” “东风吹绿渐冥冥,不信一生憔悴,伴啼莺”;写“西风”的有 6 处,分别是“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西风不管,一尺萍水,几点荷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和“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与“雨”或“月”并列出现的有 9 处,分别是“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和“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写风影响下的人或物有 4 处,分别是“疏花已是不禁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 “风絮飘残已化萍”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和“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在此,我们选择包含“风”意象的两首词进行分析: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浣溪沙》晶 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 《菩萨蛮》第一首词首句为“谁念西风独自凉”,奠定了全词的凄凉哀伤的基调,给人孤冷凄清的感受,“西风”之“独自凉”是纳兰性德自我内心的凄凉。紧接着, “黄叶” “疏窗” “往事” “残阳”出现,构成了一幅傍晚夕阳西下、风吹黄叶秋景图, “西风”“黄叶” “疏窗”勾起了纳兰性德对往事的回忆。那么“往事”是什么呢?下阕便来回答纳兰性德回忆的“往事”: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借用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恩爱美好的生活来写自己和妻子卢氏往日的恩爱场景。结尾“当时只道是寻常”,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往日那些寻常的生活永远都不可能再拥有了,其中情感有怀念、追忆、后悔;失去心爱的妻子已不能复生,纳兰性德感到悲哀、惆怅。
“西风”触发了纳兰性德内心的情感,勾起了纳兰性德对“往事”的回忆, “斜阳”也为这追忆做了铺垫,使其具有浓浓的凄凉感。第二首词“云鬟香雾成遥隔”,纳兰性德与妻子已经天人永隔,自从妻子逝去后,没人为纳兰性德添置衣物、对他嘘寒问暖,妻子在世时的体贴让他内心无法承受这种落差。又是一个不眠夜,月亮已经西下,西风不停地吹着络纬,不许纳李成满荫 纳兰性德悼亡词意象探析157
2017 年第 1 期 总第 圆愿4 期兰性德入睡。其实何曾是“西风”的原因,是纳兰性德自己不能入睡,便归咎于西风,来表现“西风”的无情和不解风情。“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一个“欲”字将纳兰性德那种哀伤至极却又无泪的情状传达得相当巧妙。三、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 以“雨”意象为中心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主要表现两种情感体验:一是写愁苦,如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和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二是表达欢乐的气氛和感受,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雨亦奇”。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雨有“檐雨” “杏花微雨” “寒更雨歇” “雨歇梧桐泪乍收” “幽窗冷雨一灯孤” “泣尽风檐夜雨铃” “和雨和烟两不胜”等。雨本身有疏密、大小、缓急等不同,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纳兰性德悼亡词中“雨”的主色调还是冷的,大部分“雨”也都是写“夜雨”以及“夜雨”给人带来的孤独、飘摇的感受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如下面这首词: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葡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 《东风齐着力》上阕前三句点出凄绝伤感和悲苦伤悼的主旨。
“有泪如潮”,泪水如潮水般涌出。“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纳兰性德勉强作出欢娱戏谑的状态来自我宽解,但还是感到无聊。接下来, “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离恨在心中积深积久,已没有办法去消解,结尾三句化情语为景语,凄咽的箫声表达出了纳兰性德一天的愁绪。下阕承接上阕的意脉,开启了下阕追忆的情景。“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葡萄”,这四句追忆的都是往日欢会的情景:夜晚为妻子整理梳妆,饮酒作乐,这更加表达出纳兰性德情伤彻骨的悲苦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结句“风雨飘摇”,加深了悼亡的凄凉、孤独、飘摇之感,使全词笼罩了一股浓烈的哀伤愁苦情绪。在纳兰性德悼亡词中, “雨”常与“风” “日”“月” “云”等意象一同出现,如“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欲去还留” “萧萧几叶风兼雨” “风鬟雨鬓” “冷雨凄风打画桥” “泣尽风檐夜雨铃”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澹月澹云窗外雨”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等。雨与其他自然意象的连用,营造出了凄凉、孤独、寂寞之感。如下面这首《生查子》: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 《生查子》这首词主要写长夜怀思的苦情。上阕写彩云飞逝,不知道飘落到何处。合欢花早已不见,只落得空倚相思树的悲凉情境;下阕写别时的情境总民·族·文·学158
是历历在目、不时浮现,让纳兰性德辗转反侧、彻夜不能入眠,孤独凄冷的哭,一夜又一夜,连钟情雨的纳兰性德都感觉到了厌倦。“惆怅”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合欢花”和“相思树”的今昔对比,让人更感到纳兰性德心中的悲苦和落寞。“雨”作为冷色调的一种意象,放在词作的末句,表面上是雨,实际上是纳兰性德眼中“泪”的诗化。“厌厌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闷。四、冷雨凄风打画桥—— — “风” “雨”同现文人常将风和雨放到一起,借以表现自然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张志和《渔歌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 “风”和“雨”共同出现在《梦江南》《菩萨蛮》《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东风齐着力》《南楼令·塞外重九》《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这 6 首词中,在此选取其中的两首词来进行探析: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这两首悼亡词都作于特殊的夜晚,一首作于亡妻的忌日前夜,另一首作于特殊的地点:双林禅院(亡妻灵柩所在的地方)。在特殊的时间,怀念妻子;在特殊的地点,睹物思人。第一首词纳兰性德多次“偷拭青衫泪”,一个“偷”字写出了纳兰性德心中的凄凉悲苦;见到亡妻的遗物—— — 翠翘,睹物思人,又加上这特殊的日子,作者心中唯有恨;描写从室内转向室外,五更这一深夜落花时分,纳兰性德在室外感受到“衰杨叶尽丝难尽”,让我们感受到叶对树的依恋和不舍,也是写纳兰性德对亡妻卢氏的依恋和不舍,更让人悲伤的是“凄风冷雨打画桥”,让这凄凉悲苦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第二首词纳兰性德夜宿禅院,说自己已经心灰意冷,是一个“有发未全僧”,经历了风雨消磨、生离死别,纳兰性德只是对禅院中的那盏灯感到似曾相识, “情在不能醒”,纳兰性德沉浸在对亡妻日日夜夜、缠绵不绝的思念中不愿醒来。纳兰性德能做的便只有请人在妻子的灵前奏乐,请僧人念经拜忏,为妻子超度亡灵。风雨的无情,生离死别的苦痛,纳兰性德的痴情,让我们感到纳兰性德夜宿双林禅院时内心的悲苦。五、结语“凄风冷雨”,不仅表现了凄冷的自然环境,而且将哀思之情寓于凄凉之景。只有在“凄风冷雨”的夜晚,风雨的无情和不解风情,纳兰性德才能够更好地抒发他的无奈和表现他内心的凄凉愁苦。“西风”触发了纳兰性德内心悼亡的情感,“夜雨”带给纳兰性德孤独、飘摇的感受,触发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风雨飘摇”加深了纳兰性德的凄凉、孤独、飘摇之感,使他的悼亡词笼罩了一股浓烈的哀伤愁苦情绪。“风”意象和“雨”意象,李成满荫 纳兰性德悼亡词意象探析159
2017 年第 1 期 总第 圆愿4 期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in Nalan Xingde’s Lament PoetryLi Chengman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Nalan Xingde’s mourning poems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explores the func原tion and influence on emotion expression of the two images--“wind”and“rain”in Nalan Xingde’s mourn原ing poem. We find that these two images deepen the feeling of desolation, loneliness, and drift and make hismourning poems coated with bitterness and grievance. They also set the emotional tone for his desolation andforlorn. What is more, they annotate for the expression of Nalan Xingde’s desolate and anguish mood, thedemonstration of his lonely situation and the reflection of his love and yearning for his wife.Key Words: ancient literature; poems of the Qing Dynasty; Nalan Xingde;the mourning poems; imageryanalysis奠定了纳兰性德悼亡词凄凉哀伤的情感基调,为他凄凉苦闷心境的表达、孤独落寞处境的展现、对妻子思念不舍情感的抒发作了很好的注解。“风雨消磨生死别”,我们可以感受到纳兰性德对于亡妻深深的依恋和思念,感受到他内心的愁苦和哀伤,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纳兰性德悼亡词“婉丽凄清” “哀感顽艳”的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注释譹 訛《纳兰性德悼亡词意象统计表》见李成满《浅析纳兰性德悼亡词中夜晚氛围的描写—— — 以“灯”意象为中心》[J].现代语文,2016(8):29-30。参考文献[1]纳兰性德.饮水词笺校[M].赵秀亭,冯统一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3]龙建春.人间何处问多情—— — 纳兰性德词情解[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5-226.[5]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黄曙辉,印晓峰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邓兰.纳兰词审美意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责任编辑 徐雯雅)民·族·文·学160
篇三: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
亥先贤】林觉民:
千古绝唱《与妻书》
时间:
2011-10-12 14:3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通讯员 林丽明 / 文 周明太 / 图
一身白色中山装, 面白如玉, 肝肠如铁——随着电影《辛亥革命》 的热映, 由人气偶像胡歌演绎的翩翩少年林觉民成为人们热议的人物。
因为千古绝唱的《与妻书》 , 林觉民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平添了几分绕指柔情。
笔者近日特意走访了位于福州的林觉民故居和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听取众多专家解读这位烈士的一生。
少年不望万户侯 福州三坊七巷, 是中国城区现存的唯一巷格局式老街。
林觉民故居就坐落在南后街与杨桥巷的交叉路口。
一走进故居, 迎面而来的是朱门、 灰瓦、 高高的封火墙。
在翠竹掩映下, 林觉民的半身塑像目光炯炯, 直视远方。
林觉民名满天下, 因为他是“为天下人谋永福” 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也因为他写下的《与妻书》 ——融革命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与一体——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美的情书” 。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 尚是世中一人; 汝看此书时,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 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 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位于福州的林觉民故居。
玻璃橱窗内, 陈列着那篇著名的《与妻书》 手稿复制件, 娟秀的小楷一丝不苟。
《与妻书》 原稿现存福建省博物馆, 这封在生离死别之际写于一方手帕之上的家书, 情真意切, 字字泣血, 缠绵悱恻而正义凛然, 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 催人泪下, 撼人心魄。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原馆长李厚威介绍, 许多慕名前来的人惊叹的不仅是林觉民如此年轻, 牺牲时才2 4 岁, 而且才情过人, 时光已越百年, 但文章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这篇“天下第一情书” 是如何诞生的呢? 林觉民故居东西厢房的一帧帧图片, 记录了这位革命先驱少年时代挥斥方遒、 投身革命、 喋血黄花的传奇一生。
林觉民幼年时过继给叔父为子, 他天资聪颖却十分厌恶科举考试。
1 3 岁时, 他参加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 后掷笔离去。
1 5 岁那年, 林觉民考入末代皇帝溥仪老师陈宝琛在家乡 兴办的新学堂——全闽大学堂, 课余时大量阅读《苏报》 、 《警世钟》 等进步书刊, 他常对同学说: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 林觉民性格刚直, 不畏强暴, 被同学推为领袖, 数次参与领导为争得平等权利的学堂风潮。
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在听讲解员介绍林觉民《与妻书》 。
在全闽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叶在琦眼中, 林觉民是一位聪颖好学、 大器早成、 能言善辩的学生。他意味深长地说:
“是儿不凡, 曷少宽假, 以养其刚大浩然之气。
” 一次, 林觉民在城内七星庙作“挽救垂亡之中国” 的演讲, 在场的学堂一学监悄对人语:
“亡清者, 必此辈也!
”
在自己家中, 林觉民也办起一个别具一格的“女校” , 首先他把自己新婚妻子陈意映动员起来,再发动堂嫂、 弟媳、 堂妹等亲友家属十余人入学。
林觉民除了教她们国学, 还传授西方的文化知识,介绍世界局势, 抨击封建礼教。
在林觉民的影响下, 她们纷纷放了小脚, 走出家门, 进入刚建立的福州女子师范学堂, 成为该校第一届学生。
1 9 0 7 年, 林觉民自费留学日本, 第一年专攻日语, 第二年转入庆应大学学习文科, 专攻哲学, 兼习英、 德两国语言。
到日本后不久, 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期间撰写了《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 驳斥君主立宪的谬论, 并出版《莫那国犯人》 和《六国宪法论》 两本译著。
“为天下人谋永福”
1 9 1 0 年广州起义失败后, 同盟会内部笼罩着一种失败主义情绪, 而孙中山坚定认为“愈不可为, 愈为。
” 1 9 1 0 年1 1 月, 孙中山召集黄兴、 赵声等同盟会骨干举行会议, 决定向海外华侨募款购置武器, 从各地革命党人中挑选几百名敢死队员, 在广州再举义事。
黄兴把此事密告在日本的同盟会机关。
当林觉民到达香港跑马地统筹部机关时, 黄兴喜不自禁,“天助我也, 运筹帷幄, 何可一日无君” , 当即命林觉民回闽策动和组织义士赴广州。
李厚威说, 林觉民到家后, 家人惊问其故, 他只好以学校放樱花假, 和同学结伴旅游相应对。林觉民在福州停留了1 0 天, 动身时带敢死士十余人赴穗。
当时林觉民还负有运送炸药的任务, 他原打算请妻子扮为孀妇, 用出殡的方式把炸药伪装藏入棺木中运出, 可妻子已怀孕八月, 经不起长途跋涉, 只得改由方声洞姐姐方君瑛等人担任。
1 9 1 1 年4 月, 起义准备紧锣密鼓, 各路英雄云集粤港。
4 月2 4 日晚, 夜深人静之际, 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写下了《与妻书》 :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司马青衫,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
仁者‘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
写完《与妻书》 , 已是四更, 心上的重担终于卸下。
林觉民又取出一张英文作业纸, 写道:
“父亲大人, 儿死矣, 惟累大人吃苦, 弟妹缺衣食耳, 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 大罪乞恕也!
” 寥寥数语,表现了林觉民杀身成仁的决心。
1 9 1 1 年4 月2 7 日黄昏, 林觉民等人随黄兴直扑两广总督署, 因腰间中弹而被擒, 最终两广总督张鸣岐下令杀掉林觉民等革命党人。
此情绵绵无绝期
林觉民走了, 带着未酬的壮志。
他留下的《与妻书》 , 成了一百年来感动、 震撼、 鼓舞无数中国人的不朽华篇, 海峡两岸都将其收入中学课本。
林觉民夫妻卧室位于大宅西南隅, 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六年。
一厅一房, 房中仅容下一床一桌一凳。
但即使再小的陋室, 也依然承载起最热烈的情爱。
“窗外疏梅筛月影, 依稀掩映, 吾与汝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 何事不语, 何情不诉” 。
林觉民妻子陈意映。
李厚威说, 林觉民在广州遇害时, 他的岳父陈元凯恰好在广州候补知县, 他托人连夜赶到福州报信, 家人以最快的速度将房子出售, 陈意映怀着八个月身孕迁至光禄坊的早题巷。
夜里, 一个小包裹从门缝中塞入, 打开来看, 是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上写下的那两封遗书。
林觉民与妻子聚少离多, 当年陈意映曾泣告丈夫:
“望今后有远行, 必以告妾, 妾愿随君行。
”如今天人永隔, 情何以堪? 半个多世纪后, 台湾歌手齐豫一首《觉》 让人再次体验了 这种锥心之痛:“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
李厚威说, 林觉民牺牲不到一个月, 陈意映含泪生下次子林仲新。
由于悲伤过度, 两年后, 陈意映抑郁而终。
不久, 他们的长子林伯新也患病夭亡。
解放后, 林仲新将《与妻书》 捐给福建省博物馆。
1 9 1 9 年5 月2 日, 林觉民的堂兄林长民, 时任国民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主任, 率先将“巴黎和会” 内容在报章公布, 从而引发了 “五四” 游行。
中国文坛的一代才女林徽因, 就是林长民之女。
“林觉民牺牲后, 林家为‘避祸’ , 将房子出售, 冰心祖父谢銮恩买下这座房子。
因此, 今天林觉民故居门口有了‘林觉民故居’ 、 ‘冰心故居’ 两块牌子。
” 李厚威说。
生平简介 林觉民, 1 8 8 7 年生, 字意洞, 号抖飞, 从小过继给叔父, 天资聪颖, 刻苦用功, 博闻强识,少年时就立下报国大志。
1 9 0 2 年, 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 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19 0 7 年, 为寻求救国真理, 东渡日本留学, 不久参加同盟会; 1 9 1 1 年4 月, 受同盟会派遣,回国组织、 参加广州起义; 4 月2 7 日, 起义失败被捕, 英勇就义, 年仅2 4 岁, 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他留下的《与妻书》 , 震撼了千百万中国人的心灵, 表现了其“为天下谋永福” 而勇于献身的崇高情怀, 流传后世。
【专家评说】
本栏目 学术顾问、 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杰:
舍生取义
情真意切 《与妻书》 一曲绝唱, 道出林觉民情爱与理想抉择背后的悲离。
林觉民非不懂感情之人, 1 90 5 年游学返乡 , 与陈意映完婚, 情深爱笃, 尝语人曰:
“吾妻性癖好尚, 与我绝同, 天真烂漫女子也。
” 他曾著《原爱》 一篇, 论爱情之真理, 颇得读者好评。
然而, “好梦” 难圆。
甲午战败尔后, 国势日下。
有志之士渐趋于共识, 奋起寻求救亡之道。1 9 0 2 年, 林觉民入读福建高等学堂, 开始接触民主思想, 向往自由平等。
举目 故国神州, “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 为家国天下计, 他“不能学太上之忘情” , 唯以“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
从此, 林觉民毅然走上了反清救国之路, 林氏的悲情结局也无可避免。
1 9 0 7 年, 林觉民自费留学日本, 研习日语, 翌年补官费生缺额入庆应大学文科, 作《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 译著《莫那国犯人》 、 《六国宪法论》 、 《各国时政近况》 , 宣传民主思想。期间加入同盟会, “与林文、 林尹民两烈士齐名, 一时有三林之称。
”
1 9 1 1 年, 同盟会行将广州事起消息传出, 林觉民遍邀党人志士, 编入“选锋” , 共赴大义。激战中, 他因伤力尽被执。
狱中羁押, 受审数日, 水米不进, 尤能纵论世界形势与革命道理, 奉劝清吏除暴革政, 向往共和。
清水师提督李准感其才识横溢, 特准解下镣铐, 奉为上宾。
他泰然赴刑场, 面不改色, 俯仰自若, 笑曰:
“吾今日登仙矣” 。
林觉民舍生取义, 遂酬壮志。
他的生命连同《与妻书》 一样, 感天泣地, 与日月共存!
【旁边故事】
怜子如何不丈夫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9 月中旬的一天, 在临近闭园时分, 记者走进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那个年仅2 4 岁的鲜活生命, 被凝刻成合葬墓碑上没有温度的7 个字:
“林觉民· 福建闽侯” 。
在讲解员李佳琳的眼中, 因为《与妻书》 , 让“林觉民” 这个名字在与其他烈士共有的爱国壮志、 拯民水火和侠肝义胆中, 平添了一分与众不同的绕指柔情。
正如鲁迅先生《答客诮》 中的那句:“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
腰部中枪 力竭被捕 李佳琳娓娓道来的讲述, 仿佛把记者带回到了 百年前那次载入史册的黄花岗起义现场。
1 9 11 年4 月2 7 日下午5 时3 0 分, 一声嘹亮的号角划破了羊城黄昏的寂静。
不顾黄兴阻拦而自荐为“选锋” (即敢死队)
的林觉民与1 3 0 多位臂缠白巾的同志随黄兴直扑两广总督署, 与督署卫队展开激战, 击毙卫队管带。
两广总督张鸣岐望风而逃。
起义军焚烧督署, 转身扑向督练所等地。
刚刚涌到东辕门, 起义军就遭遇了清朝援兵, 激烈的巷战随即展开。
枪战间, 一发尖啸的子弹啪地钉入林觉民的腰部。
战至半夜, 革命党人退到高阳里盟源米店, 抬米袋作垒向外射击。
清兵点了一把火, 米店顿时浓烟弥漫, 革命党人呛咳不止。
林觉民和队员抱头冲出火堆, 拐入叉巷。
枪战持续了一阵, 他终力竭不支, 慢慢瘫在墙根。
清军一拥而上, 把起义党人团团围住。
人头攒动之中有人飞报:
抓到了 一个“剪短发、 穿西装的美少年” 。
英语陈词 满庭震动 李佳琳说, 当时清两广总督张鸣岐、 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审讯。
林觉民不会广东话, 就忍着伤痛用流利的英语把国际局势、 清朝腐朽以及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业一一道来, 慷慨处, 激烈的手势把身上的镣铐震得直响。
“至时局悲处, 拍胸顿足, 劝清吏洗心革面, 献身为国, 革除暴政, 建立共和。
”
林觉民逼人的英气、 灼灼的目光和满腹的才华震撼了李准。
他挥手命人解开林觉民的镣铐, 请其上座, 笔墨伺候。
林觉民挥毫疾书自述状, 墨迹淋漓飞溅。
悲愤之处, 林觉民大咳几声, 却把痰含在口中而不肯唾到地上。
目睹这一切, 张鸣岐俯身对旁边一幕僚小声说:
“惜哉, 林觉民!
面貌如玉, 肝肠如铁, 心地如雪, 真奇男子也。
” 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 张鸣岐立即板起脸正襟危坐:
“这种人留给革命党, 岂不是为虎添翼? 杀!
”
临刑时刻 色不少变 被押回狱中后, 林觉民从此滴水不肯入口。
数日之后在天字码头, 一发子弹击中了 他的心脏。临刑时林觉民谈笑自若。
在咨议局门前暴尸三天三夜后, 众烈士的遗骸才由慈善组织在羊城的淅沥冷雨中收殓。
一个2 4 岁的英俊少年, 从此长眠异乡 黄花岗。
一年后的民国元年, 黄兴在南京举行的黄花岗周年纪念会演讲中回忆:
林觉民“当未发动之先,即寄绝命书与其夫人, 又告同人云‘吾辈此举, 事必败, 身必死, 然吾辈死事之日, 距光复期, 必不远矣。
’ 其眼光之远大, 就义之从容, 有如此者。
”
“以天下人为念, 为天下人谋永福。
” 写于方巾上的《与妻书》 , 自此成为千古绝唱。
【人物访谈】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原馆长李厚威:
《与妻书》 激励国人追求真理 林觉民纪念馆原馆长李厚威说, 林觉民因其《与妻书》 革命激情和夫妻爱情“双情” 并茂, 流传甚广, 而成为黄花岗英烈的杰出代表。
林觉民英勇就义后, 《与妻书》 历经福州闽侯尚干人、 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社会推荐, 并列入中学课本。
林觉民的遗书, 简要地描述了他的故居:
“回忆后街之屋, 入门穿廊, 过前后厅, 又三四折,有小厅, 厅旁一室,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 林觉民的《与妻书》 , 连同其笔下的这座故居, 已成为架设在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心灵上的桥梁, 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追求真理、 追求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
【天人永隔与妻子的送别发言稿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