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照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对照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
41 卷第 3 期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 年 3 月Vol.41
No.3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Mar.
2022《 《 论犹太人问题 》 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孙子冀(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 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 ] 《 论犹太人问题 》 是马克思针对布鲁诺 • 鲍威尔在 《 犹太人问题 》 等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犹
太人宗教解放问题解决方案而作的一篇辩论 。
鲍威尔提出的方案将宗教解放和人的解放混为一
谈 , 无法为犹太人带来真正的解放 。
马克思在 《 论犹太人问题 》 中对宗教 、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
关系的论证和反思以及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批判 , 为犹太人的解放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
这种
思辨和论证对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 《 论犹太人问题 》 ; 马克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 A81 ; G64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 -7602 (2022)03 -0125-05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各种西方的腐朽价值观和思想也在不断深入我国 。
由于市场经济
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由其带来的落后思想对大学生的腐化也越来越频繁 。
我
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合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 这
项工作的成败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中国梦 ” 的实现 , 所以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
《 论犹太人问题 》 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经典文献之一,是马克思全部政治哲学理论的纲领性文件 , 其中包含
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 对指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 掌握科学理论 , 有效指导实践关于犹太人解放的问题 , 马克思和鲍威尔的观点虽然有共同之处 , 但马克思对该问题的看法更加深刻和
透彻,能解决现实中犹太人解放的问题 。
鲍威尔 “ 将世俗的问题化为神学的问题 ” , 在寻找解决犹太人问题的
方法时始终无法脱离宗教领域 。
他认为解决犹太人问题应实现以下两个目标:首先是废除宗教 。
鲍威尔混淆
了国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 , 认为废除宗教可以通过政治解放来实现 , 而且这种废除将是对宗教的彻底废除 。
在废除宗教后 , 犹太人的问题就能一并解决 , 所以他将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政治解放 。
其次是犹太
人必须自己放弃宗教 。
鲍威尔认为只有犹太人放弃犹太教 , 才能使其自身作为政治国家意义上的公民而得到
解放 。
鲍威尔的这种主张反映了他将宗教的特权当作造成人们在现实中不平和不自由的原因 。
这种不平等
和不自由使得现代政治国家无法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接纳犹太人 , 导致犹太人在现实中遭受不平等待遇 , 所以
鲍威尔认为必须从政治上废除宗教的特权 , 进而动摇宗教存在的力量 , 消灭宗教,解放犹太人 。
可以发现 , 鲍
威尔总是力求通过对宗教的批判来解决犹太人的问题,始终在神学领域中寻找犹太人解决的方法和道路 , 有
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 。相比较于鲍威尔 , 马克思则抛弃了唯心主义观点 , 转而关注现实 。
他认为对宗教的批判不能停留于对宗
教的批判 , 而应该找到使宗教成为可能的现实条件 。
“ 人就是人的世界 , 就是国家,社会 。
这个国家,这个社
会产生了宗教 , 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 , 因为他们就是颠倒的世界 。
” 所以马克思将神学问题转化为世俗问题 ,[ 收稿日期 ] 2021-11-22[ 作者简介 ] 孙子冀 , , 男 , , 硕士研究生 , , 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
125
-
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入手 , 寻找能够解决犹太人问题的真正方法 。
鲍威尔认为应该通过政治革命建立现代国家
来消灭宗教,马克思对此进行反驳 , 他通过对已经完成政治革命的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国家 一 美国的研究发
现 , 政治解放并没有彻底消灭宗教 , 它只是把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 但市民社会中仍然有宗教存在 。
在完成
了政治革命的现代国家中 , 宗教与国家可以共存,否定了鲍威尔的第一种解决途径 。
之后马克思发现政治革
命将现代国家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领域 , 而在依旧没有从宗教中解放的市民社会领域中 , 信仰宗教
成为个人的事务 , 并且国家和宗教一样具有抽象性 , 政治国家超越性地位仍然需要通过民众对国家抽象性的
认可来达成 。
所以让民众主动放弃宗教不仅没有可能 , 还会动摇现代国家存在的根基,从而驳斥了鲍威尔的
第二种方法 。
最后,马克思通过论证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 , 得出二者互为目的的结论 , 并且推断出
随着市民社会的不断发展 , 为了追求私人利益和财产 , 自私自利 、 实际需要的社会生存环境 一 同时也是犹太
教的基础必然会催生出货币拜物教 , 人会进一步被异化 , 并且逐渐丧失对政治国家超越性的认可 , 现代国家的
存在根基受到动摇 。
所以若要实现犹太人以及普遍的人的解放 , 必须将人们从追求私人财产的泥潭中解放出
来 。
从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 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从思辨的唯心主义走向客观存在的唯物主
义 , 实现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转变 。
从此马克思走向彻底的唯物主义 , 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从鲍威尔和马克思两人对犹太人解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的对比中 , 可以发现世界观教育对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地位 。
鲍威尔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唯心主义等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导致其看问题具有局
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把握犹太人问题的关键因素 , 致使其对犹太人解放的研究遭到失败 。
反观马克思的研究,
他汲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 抛弃了其唯心主义 , 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 , 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
行分析和研究 , 最终发现了犹太人解放问题的秘密,也感知到了解放全世界人的方法 。大学生处于准备正式步入社会实践的人生关键期 , 大学学习期间正是他们形成自己实践方法的重要阶
段 。
有些大学生没有形成或遗失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在学习和生活中盲目迷信 , 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大学
生甚至迷信邪教 , 被错误的世界观蛊惑,导致学业和人生都受到严重影响 。
这提醒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 , 促使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认识 、 分析和解
决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社会历史现象 , 主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指导实践 。
只有这样才能帮
助大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 、 科学的方法 , 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 ,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信心;才能正确看待市场经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看到党和政府为解决
问题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才能使自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中正确 、 高效地解决所遇到的种种
难题 。二 、 认清国家命运 , 坚定奋斗决心在 《 论犹太人问题 》 中 , 马克思预言了现代国家的衰落并予以论证 , 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国家的命运 。
鲍威
尔把犹太人问题归结为宗教问题 , 认为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方式是行政治革命,建立现代政治国家 。
但马克思
对此表示质疑 , 他以远在大西洋对岸的已经行了政治革命并建立了现代国家的美国作为参照并进行研究分
析 , 最终将犹太人问题的实质归结现代国家缺陷的问题 。
马克思认为 , 行了现代政治革命的现代国家并没有
真正地将人从宗教之中解放出来 , 它只是将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 分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两个部分 , 宗教
则变成市民社会的一部分 。现代国家和宗教一样 , 都是抽象的 。
宗教是借助 “ 耶稣基督 ” 这个中介将人从世俗的各种复杂关联中斩
断 , 然后放到以耶稣基督为中介的共同体当中去;现代国家则借助 “ 政治国家 ” 这个中介 , 将人从市民社会中
超拔出来 , 成为现代国家的一员 。
政治生活与宗教一样 , 二者都不真实地解决人在实际生活和市民生活中所
真实经历的与他人的分离 、 对立和差异 。
在行了政治革命后 , 国家可以从宗教中解脱出来 , 但市民社会中的人
仍然被按照种族 、 财产 、 信仰等因素区别开来 。
由此可见 , 即使在现代国家中 , 人们依然过着和之前一样的双
重生活 。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像之前一样是分离的 , 因而现代国家是抽象的 。- 126
-
但真正达到了政教分离高度的现代国家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国家 , 因为它作为超越了基督教的下一
个环节 , 以政治的方式实现了上一个环节的真理:基督教的真理一人的主权 。
与基督教相同 , 政治国家的优
越性必须得到公民的确认 , 而对现代国家优越性地位和目的性地位的真实认同又靠的是市民社会中的宗教 。
宗教和政治国家相似 , 只讲述超越了人间的差异的普遍的东西 , 这种宗教精神反过来成为人们理解政治国家
对市民社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的重要支撑 。
所以宗教对现代国家的重要性在于让人们相信抽象的事物是更
重要的 , 进而使得人们承认抽象国家的重要性 。问题在于行了政治革命之后 , 现代人生活在 “ 政治国家 ” 和 “ 市民社会 ” 两个领域中 , 有着 “ 公民 ” 和 “ 市
民 ” 的双重身份 。
而马克思对现代国家作为目的所追求的 “ 人的主权 ” 内容的分析,发现以 “ 人权 ” 为目的的现
代国家实际上是以保护市民社会中人的私人利益为目的 , 即以市民社会为目的 。
现代国家要被公民认作国
家 , 那么它必须被公民认作高于市民社会 。
但另一方面 , 这种现代国家在对人权的追求中却利用自身的法律 、
国家行为等将市民社会中私有财产的关系作为自己真正的诉求 , 二者之间产生了互为目的的矛盾关系 。在国家的保障下 , 随着市民社会的充分发展 , “ 自私自利 ” 和 “ 实际需要 ” 成为市民社会中的个体的实际生
存境况 。
这种境况致使市民社会当中的人认为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既不是曾经的 “ 上帝 ” , 也不是在行
政治革命时追求的 “ 现代国家 ” , 而是 “ 货币 ” 。
渐渐的 , 人们被一种新的以货币为中介的外部力量 一 货币拜
物教掌管 。
这意味着曾经支撑现代国家的宗教精神将逐渐分崩离析 , 与此同时,现代国家也丧失了相对于市
民社会的目的性地位 , 丧失了自身的存在根据,最终必然走向灭亡 。
马克思在 《 论犹太人问题中 》 对现代国家
命运的分析和论证不仅揭示现代国家至诞生时起就存在于其内部的矛盾 , 也预言了其必然消亡的命运 。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四十多年间 , 我国的国民财富急剧上升 , 经济成倍增长 。
但与此同时 , 城乡区域发
展差距 、 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 道德失范和腐败问题 、 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民生问题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
地呈现在大学生眼前 。
大学生群体在这一年龄段还处于思想冲动期 , 且即将步入社会,参与到社会事件中直
面这些问题 。
若没有正确的引导 ,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暂时性和阶段性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国
家的信心 , 影响其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热情,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这警示我
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国家观教育 , 使大学生能清楚认识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现状 , 并
认清我国的光明前途 , 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 , 但仍要经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为
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我们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以发展我国
的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表面
上看似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政治国家保障市民社会中国的私人利益 ,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有相似之处 , 但实
际上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
首先 , 它们的根本目的不同 。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 , 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 ,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
济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 它是实现个人私利的手段 , 它只关心少数人即资本家们的利益 。
其次 , 它
们伴随社会制度的时间不同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会持续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 在
社会生产力得到足够的发展 、 市场经济体制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将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 让位给更先进的
体制 ; 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是资本逐利的制度保障 , 它将伴随资本主义的始终 , 直至资本主被社会主义制
度消灭和替代 , 与资本主义制度一起走向灭亡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们的社会性质根本不同 。
我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 、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 具有顽强生命力和远大
前途的事物 。
而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内部矛盾 , 注定走向灭亡 。
在 《 共产党宣言 》 中 , 马克思 、 恩格斯提出 :
“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 这一论断是从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出发 , 全面分
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
社会主义之所以可能 , 不是由人的理性和天才人物的意志决
定的,而是由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
篇二:对照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
竺婴竺!!盟!塑鳖从新闻媒体看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口王 燕 刘 莹【摘要】伴随着政治生活的复杂性,新闻媒体中出现了大量的政治谣言,必须进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中的政治谣言可以分为主动型政治谣言和被动型政治谣言。不同类型的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运用方式和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主动性政治谣言目的性强,容易识别,被动型政治谣言对社会公共危机更具有煽动性。【关键词】新闻媒体;政治管理;政府;政治谣言;政治生活政治谣言与政治管理在政治管理中,政府既需要政治谣言,同时又惧怕来自民间的政治谣言:民众既运用政治谣言.也常常被政治谣言所愚弄。政治谣言是出于特定的给正常政治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动机和目的,利用一系列传媒宣传手段恶意散布谣言,并导致在社会上得以连锁性传播的无法确认其内容、缺乏事实根据甚至是故意、恶意捏造的社会政治信息的界定。政治谣言借助数字时代在政治管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时刻关注来自民间的、网络上的政治谣言,民众不时运用政治谣言进行利益要求,敌对势力利用政治谣言伺机而动。Ⅲ通常.政治管理中政治谣言的运用已变为一种常态,分析政治管理中的各类政治谣言,无论是对政府防治政治谣言,还是民众逃离政治谣言困境、辨清政治谣言,都是一种有效的思路。政治管理中的政治谣言分为:主动型政治谣言和被动型政治谣言。主动型政治谣言是指政府主动将政治谣言运用于政治管理中为其政治管理工作服务。被动型政治谣言是指来自民间的、影响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的政治谣言。新闻媒体中的政治谣言主动型政治谣言在新闻媒体中的表现。一方面,政治管理中政治谣言的政策试探功能。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会影响到各方利益、涉及诸多群体。一项政策的出台能够得到多少人的支持,受到多大程度的反弹是政府必须考虑的。一项政策出台后如果反对的人过多,就会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取消或修改政策.就会有损或降低政府威信;置之不理,便可能影响政局稳定。因此,政府为保证政策可以得到最多民众的支持或者说在正式出台前能够有修改适应民意而不被看穿的机会.政府就会使用政治谣言进行政策试探了解民众心态。另一方面.政治管理中政治谣言的政策强化功能。政府推行政策有时候会遇到阻力,面对阻力政府会在政策出台前或推行中运用政治谣言渲染气氛,使政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顺利执行下去。其中通过运用渲染外部威胁的政治谣言是政治管理中政府运用政治谣言强化政策推行最常见而且是最成功的方式。被动型政治谣言在新闻媒体中的表现。第一,政治谣言的诉求功能。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利益诉求功能是指民众的利益需求无法通过正当渠道进行表达,必须通过政治谣言影响舆论、形成影响力,让政府听到来自民众的利益需求。对于民众的利益诉求,无论是政治民主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走向民主的发展中国家都无法面面俱到地接收来自民众的声音。面对这种情况,为表达需求,民众会通过制造政治谣言的方式夸大形势,从而吸引传媒关注、政府重视,进而正确表达利益诉求。特别是在新型媒体普及的当今社会,在网络中发布帖子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信访、围堵静坐、示威游行等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为使帖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他们往往运用政治谣言的方式加大影响力、吸引注意力.但这种借助新型媒介运用政治谣言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有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或者伸张正义,而有时又可能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式传播,还会引发社会秩序混乱,更容易产生所谓的群体暴力现象。第二,政治谣言的陷害功能。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陷害功能主要是指民众等基于某些原因制造、传播关于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谣言,对其人身、名誉进行诽谤的功能。或无聊胡闹。或为发泄不满的人运用政治谣言对行政人员进行陷害的事件不绝于耳。众所周知,对行政人员的公开陷害是一种违法行为.而政治谣言的匿名性为这种陷害提供了一种隐秘的方式,同时政治谣言借助互联网又将这种陷害扩大化。无论真假,它的功能已经发挥出来了。第三。政治谣言的破坏功能。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破坏功能主要是指国内分裂势力、反动势力运用政治谣言欺骗民众,破坏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统一的功能。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可能是完全和谐的,分裂势力和反对群体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分裂国家,他们的手段也是明确的——不择手段。运用政治谣言这种不择手段的方式之一达到他们分裂国家的最终目的不足为奇。这种方式在一些多民族国家最为常见,而且往往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协助”。新闻媒体中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主动型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一方面,试探政策支持度,降低政策实施风险。探查政策的适用性和支持度,用例如问卷调查、访问等直接的方式既不多见也不恰当,因为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这种方式会让民众看穿当局者的企图和心理期望.从而使利益受损群体滋生对当局的不满情绪:这种方式不仅花费较多,而且不一定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民意反馈。而政治谣言则不同,它隐秘,即使被怀疑也不会被证实:它匿名,因此最真实的声音就会发出。除此之外,运用政治谣言进行政策试探,还会提高民众的心理预期,政治谣言中的政策往往是极端的,这样当真正的政策出台时,民众就会觉得温和很多,阻力就会大大减小,民众就更容易接受。通过政治谣言。政府会了解到哪些是民众支持的,哪些是民众反对的,就可以加以更改、调整甚至取消。近些年.在我国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变动的政治谣言一直不绝于耳,例如,“一独生二胎”、“双独生二胎”等。但是官方鹳向蔹精者 16态度仍旧保持谨慎,2010年2月4日,在南方十二省计生委主任级座谈会上.国家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传达了近期国务院有关领导对于计划生育政策问题的重要讲话,讲话中说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坚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即2010年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El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之日.在这封被视作计划生育政策发端的公开信中有一句话:等30年后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缓和时,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El政策了。前后两个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讲话存在矛盾,政策试探意图明显。这样的试探既可以避免政策受阻。也可以帮助政府找到最合适的关于计划生育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推行力,引导民众支持。政府一旦决定要推行某一政策时,当面对反对的声音,如果单纯用言语说教或强力推行,往往不会奏效,相反,有时还会引起强烈的反弹。运用政治谣言进行渲染,这种避开政策本身、绕开政府口吻的政策推行引导方式,可以从内心强化民众对政策的认同,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政府的决议、支持政府的主张、接受实施的政策。美国五角大楼对这一方法的使用可谓驾轻就熟,不知为何。一到美国五角大楼提出增加军费开支的时候,中国就成了伴随语.一时间无论是官方的正式文件还是通过有人蓄意渲染出的政治谣言,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军费增加等舆论真真假假相混而出,民众无法分辨,中国政府的言语也无法得到美国民众的信任。无论真假,美国民众相信了中国已经从武力上开始威胁他们了。那么,五角大楼关于增加军费开支的政策顺利通过也就不足为奇了。官方的正式文件不会造假,但是政治谣言可以随意,伴随着正式文件的虚假,政治谣言才是五角大楼增加军费预算顺利通过的真正帮手。新闻媒体中被动型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第一,实现政治诉求.满足个人或团体利益需求。个人或团体如果用制度化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时会被忽视。运用政治谣言就不同了,政治谣言往往会夸大事实、扭曲真相,互联网上对政治谣言的传播会强化其夸大和扭曲的作用,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迫使政府不得不进行处理,达到实现利益诉求的目的。2011年8月20日有网友爆料指出,在“7·23”事故中遇难的意大利籍旅客茜茜家属获赔三千万欧元,此网友称“我是从媒体圈的朋友那里知道的消息”。[21当晚11时20分铁道部出面辟谣称.在网上盛传的“7·23”事故中遇难的意大利籍旅客获赔三千万欧元一事纯属谣言。对本次事故中遇难的外籍旅客,铁道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与中国籍遇难旅客实行同一赔偿救助标准。这则谣言的目的.一是其他遇难者家属和公众担心补偿标准不统一.遇到差别对待:二是用对外籍人员的高赔偿对比对国内遇难者补偿金过低;三是无聊而已。不管制造者是谁,目的是哪一个.结果是铁道部对赔偿标准一致进行了保证并随后提高赔偿金额。虽然说这是应该的,但是政治谣言迫使铁道部快速、直接地解决了问题。第二,破坏政局稳定,造成政治分裂、政府管理失序。无论个人的无聊。还是分裂势力和反对团体别有用心地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都可能被不知真相的民众相信,从而造成社会的恐慌、分裂.影响政治稳定,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分裂。2008年6月28日瓮安县女学生李树芬溺水身亡,很快关于李树芬的死因传闻很多:一说被奸杀;二说在其叔叔李秀忠在与公安人员的争执中被公安人员打死;三说元凶是县委书记的亲侄女.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又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等,这让家属的情绪反复,在传言和鉴定结果之间游移、徘徊,此后关于李树芬死亡原因的各种谣言在瓮安县越传越多.这使得李树芬的家属更加确信“孩子的死另有其因”,并一直拒绝安葬遗体。[31随后死者的家属在瓮安县城进行游行,不明事实的大量群众也围堵县政府,并在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下,袭击民警,冲进公安局、瓮安县委和县政府大楼进行打、砸、抢、烧。这次在少数不法分子蓄意制造的政治谣言的煽动下激化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而引发的“瓮安事件”。不仅从经济上造成政府部门的严重损失、对政府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为社会作出了不良示范.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第三,诬陷国家公职人员,破坏政府声誉。行政人员作为政府政策的执行者,直面群众;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直面竞争。行政人员在行政中的过失及不可避免地对他人利益的触及.有可能遭到他人运用政治谣言的诽谤以及伤害。运用政治谣言对行政人员造成的声誉损害会很严重且辟谣困难。2011年10月20日晚,一个名为“行政执法他爸”的网友在各大论坛发帖称:“今天下午三四点钟,行政执法局约十来人冲进市区一家煤气经营部。打伤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老人现受伤在医院,老人已报警。打人者是南门中队的一名胖子。”【4】这个帖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是拥有行政权的执法者,一个是弱势群众,二者对比强烈,舆论走向显_『『ii易见。网上随即开始了对行政执法者的谩骂,这不仅使得这个被称作“胖子”的执法者受到了侮辱,而且整个行政执法局也受到了攻击。可后来执法局公布录像显示行政执法人员并未动手打人,这只是一则诽谤诬陷行政执法者的政治谣言,但对行政人员声誉的破坏结果已经造成了。f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基于公共服务的河北电子政务Web2.0研究”(项目编号:HBl2TQ002);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类型分析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SQl21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与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BJY005)】参考文献:【1】刘邦凡,刘莹,刘乃都.浅析政治谣言在西方政党竞争中的运用[J1.学习论坛,2011(6):49—51.[21#J春瑞.铁道部否认动车事故遇难外籍旅客获赔2.7亿元【N].新京报.201 1-08—21.[3】陈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研究——以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为倒【D】.导师:彭涛.华中师范大学,2011.[4】浙江在线.网曝温州行政执法殴打七旬老人?回应:纯属诬陷[EB/OL]201 1—10-24,hnp:/hjnewⅡjolcomcngl5zjnew豳ystemr201 1/10r24017939069.shtIIll.(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编校:郑艳17粥向震謦者
篇三:对照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
04 年 7 月第 13 卷 第 4 期东 北 亚 论 坛Northeast Asia ForumJul1 ,2004Vol1 13 No1 4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日关系刘 雪 莲(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 地缘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以及国家关系的稳定制约因素 ,是不可忽视的 。中日两国作为地缘上非常接近的国家 ,其关系必然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
从两国所处的自 然地理状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和美国这一地缘制衡力量对现实中日关系的影响 ,在两国利益上的共同点和难以解决的矛盾点都存在的情况下 ,两国关系只能是有限合作、有限冲突 ,但合作应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关键词 : 地缘政治 ;中日关系 ;美国 ;战略需求 ;战略选择中图分类号 : D8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7411 (2004) 04 - 0075 - 05 冷战结束以后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使中日两国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发生了 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 ,资源的全球性配置 ,带来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 ,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成为 “孤立的存在”。
合作、互利、双赢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 ,中日两国也不例外 ;世界的多极化打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框架 ,实际上拓展了 中日 两国外交的空间 ,增强了 外交的灵活性。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 ,中国和日本都在不断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对外战略的调整 ,从而必然带来中日 之间关系的改变。自从对日新思维提出以后 ,对中日 关系如何定位成为理论界普遍思考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 “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因 素显然是地理”[1 ] (152)。
因此 ,本文试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一下中日关系的有关问题。 一、 中日 两国的地缘状况及其地缘战略价值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侧 ,东临太平洋 ,西部则深入欧亚大陆的腹地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从地缘政 收稿日期 : 2004 - 02 - 05作者简介 : 刘雪莲(1965 - ) ,女 ,吉林人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治理论来看 ,中国应属于海陆复合国 ,既有广阔的大陆和丰富的自 然资源 ,又有漫长的海岸线 ,出入自由 。
可谓 “得天独厚”。
但是 ,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 ,更喜欢把自己的生存方式与陆地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因而中国主要是一个农耕主导型的、内向的 、封闭的国家。
这也是造成庞大的中国逐步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幅员辽阔的领土 ,使其地缘方面的战略价值不断呈现出来。
从政治方面来讲 ,中国作为一个亚洲大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在维护亚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努力 。
中国在朝核危机中的作用和出色表现可见一斑。
从经济方面来讲 ,中国已逐渐成为蓬勃发展的亚太经济圈的中心市场 ,中国市场的巨大活力与吸纳能力客观上聚合了地区的经济资源与自 然资源。
改革开放后 ,中国充分利用背陆面海的优越地理条件 ,与众多邻国建立起密切的经济关系 ,近年来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使中国在亚洲特别是东北亚的地位不断上升。—57—©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日本是在我国东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个岛国 ,主要由本州 、九州 、四国 、北海道 4 个大岛及附属岛屿组成。
日本西部的先岛群岛与我国的台湾相距仅 100 公里 ,可谓 “近在咫尺”。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资源贫乏 ,且台风、火山 、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 ,生存和发展条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日本是海洋型国家 ,发展有很大的灵活性 ,可以利用广阔的海洋上的交通便利 ,开创自 身 发展的条件。
这是日 本能发展到今天的有利的地缘优势。自明治维新开始 ,日 本就大力吸收海外的先进科技和先进思想 ,走上了 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二战后 ,日本提出 “科技立国”的口号 ,注重发展教育与科技 ,并利用海洋优势使经济高速发展 ,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
但在政治和安全方面 ,日 本自 身 的力量相对弱小 。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发展的脆弱性以及侵略的历史 ,使日 本难于将庞大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政治上的权利和威望。
因而 ,在政治与安全方面日 本还要依靠于美国 ,这就使其世界大国的地位存在明显的缺陷。 二、 中日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 自然的地理状况是不易改变的 ,地缘环境也无法去重新选择 ,但是两国的地缘政治关系由于双方力量对比关系的改变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在历史上 ,中日 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过几次变化。
在中日 甲午战争以前 ,基本上是中强日 弱的历史 ,中国以天朝大国自 居 ,视日 本为弱小的邻邦 ,日本是作为中国东亚体系边缘国而存在的 。
自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逐渐走上强国之路 ,在顺利征服朝鲜半岛以后 ,就将中国作为其地缘战略的首要目标。
1894 年的甲午战争将中日 关系带入了 敌对状态 ,此后的中日国力对比基本处于中弱日强的态势。由此可见 ,历史上中日 两国之间的交往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基本上是在实力不对称的状态下进行的 ,因而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缺乏两强共处的经验。冷战结束以后 ,中日 两国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中国的崛起上。改革开放 20 余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 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 ,这种差距无疑是在逐步的缩小 。
从 1979 年到 2002 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爆炸性”的发展速度 ,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3 880 亿美元 ,居世界第 7 位 ;2002 年对外贸易额为 6 208 亿美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 2003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首次超过 8 000 亿美元 ,达世界第 4 位。
从经济角 度讲 ,1997 年香港的回归和 1999 年澳门的回归进一步壮大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力量 ,并为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提供了 另一个平台 。
中国近 10 年来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也取得一些可喜的成就。
我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随之不断增强。
这一切迹象都在表明中国是一个处于崛起中的国家。而相对来讲 ,日本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泡沫经济”崩溃后 ,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1997 年的金融危机又使日 本经济雪上加霜 ,像北海道拓殖银行等多家企业倒闭 ,经济甚至出现了 负增长。
2001年日 本的失业率首次达到 5 % ,反映了 日 本经济的不景气状况仍然持续存在。
经济不景气就想在政治方面寻求突破。
冷战后日本社会的右翼势力不断膨胀 ,2001 年 4 月 小泉上台后 ,更有加强之势。
表现为 :拒不承认侵略历史 ,小泉不顾国内外的反对 ,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 ;2003 年 5~6 月间通过了“有事法制”三法案 ,即 《武力攻击事态对应法案》、 《自卫队法改正案》、 《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改正案》 ,直接对抗战后以来的和平宪法 ;过去以 “借船出海”的方式向海外派兵 , “9・ 11”之后 ,更以反恐为名向海外输送军事力量 ,等等。
日本一直就想作为一个 “普通国家”而存在 ,走政治大国之路 ,以弥补它成为世界大国的缺陷。从以上两国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崛起虽未从根本上带来对日 本的重大优势 ,但这种量的积累却足以让过于敏感和传统等级制思想色彩浓厚的日本对中国的发展持担忧的态度。
问题不在于中日目前实力差距有多大 ,而在于这种差距的不断缩小给日本造成了多大的战略心理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在日本国策制订者和国民对中国的认识上影响有多大。
日 本一位叫伊藤洋一的学者曾写了 一篇文章 ,题目就叫 《中国腾飞日本怎么办》 ,提出中国和日本两国应承认现实的变化 ,重新思考相处之道。日本与生俱来的地缘劣势使大和民族具有永恒的忧患意识。
中国的持续发展与日本的徘徊不前使日本担心终有一日 中国会超过日 本 ,持有等级制和“与强者为伍”观念的日本相信中国成为强国后一定会利用等级的优势对日本进行打压。
这是因为日本认为它对中国犯下的历史罪行一定会遭到强大后的中国的历史性报复 ,所以 ,中国的强大就自然成为日本所面临的直接威胁。
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的日本大肆宣扬 “中国威胁论”也就不足为怪了 。
而中国对—67—©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日本右翼势力的加强及其对日本政府政策的影响表示担忧 ,因为中国在历史上曾有过切肤之痛。
但中国目前还不想去引发矛盾 ,特别是不想引发与大国 、邻国之间的矛盾 ,因为它有背于中国的大局。
因此 ,中国提出 “以邻为伴 ,与邻为善”的外交口号。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在改变着东亚的地缘政治形势。
中国的崛起 ,使其在东亚的地位突现出来 ,地缘的优势 ,使其影响力迅速辐射到周边地区。
而日本 ,经济的强劲势头在逐步弱小 ,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举动又很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普遍反对和抵制。
这就使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关系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使两国从历史上强弱对比明显的不对称关系逐步转向强国之间的竞争关系 ,这是两国都必须承认的现实和必须面对的新形势。
从这一点上来说 ,中日关系的确有重思的必要。
然而 ,中日 之间的关系又不是单纯的 ,它有一个重要的外力在起作用 ,那就是美国 。 三、不可忽视的地缘制衡力量 — — —美国 在探讨中日关系问题时 ,不能不涉及到美国 ,因为中日关系的状况是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冷战时期 ,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中国 ,对日本进行扶持 ,并使其成为在地缘上遏制中国的桥头堡 ,这就使中日 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在中美关系解冻之后 ,中日 之间的关系才开始向友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并没有摆脱美国全球战略的框架束缚。冷战结束后 ,美日 之间继续保持并加强了 政治和安全上的联系 ,重新修改了 《美日安保条约》 ,扩大了 两国的合作范围和合作方式 ,也使日 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美国 。冷战结束后 ,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其主要的战略目的就是如何维护或巩固美国目 前的地位 ,防止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力量。
相对于欧亚大陆来说 ,美国现在是一名 “离岸平衡手” ,在关注着欧盟、俄罗斯、中国等的实力变化 ,以便随时采取措施 ,遏制这些力量的过度膨胀。其中 ,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也很有市场 ,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 《大国政治的悲剧》中就体现了 这一思想。
所以 ,为了遏制中国力量的膨胀 ,日本的作用对美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而日本在其政治和军事实力还不强的情况下 ,还离不开美国的保护。
但长远来说 ,就日本自 身 的地缘状况和所处的地缘环境来看 ,即使日本的军力达到一定的规模 ,大概也需要与美国或外界的某个大国合作 ,以抵御地缘上可能存在的威胁。
因此 ,美国和日 本之间的政治同盟关系还将在一个长期的时期内保持 ,因为它包含了 各自战略利益的需要 ,而这些需要都与中国有关。
1997年的 《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提到 “周边事态”是这样写的 ,周边事态是对日 本的和平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态。
周边事态的概念不是指地理上的概念 ,而是着眼于事态性质的概念。
日美两国政府必须尽最大努力 (包括外交上的努力在内) ,防止周边事态的发生。
在对付周边事态时所采取的措施可以因情况而异[2] (636)。
美日同盟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对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钩鱼岛问题以及未来处理南中国海问题都有巨大的遏制作用 。
美国维持台湾海峡适度危机可满足其冷战后的多重政治需要[3 ] (144)。
美日同盟显然在这个方面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日本没有明确指出 “周边地区”究竟是指哪些地区 ,也始终没有作出“周边地区”不包括台湾的承诺。
这种对于“周边地区”的模糊处理不能不让中国感到担忧。
勿庸质疑 ,日美同盟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 四 、两国的地缘战略需求与选择 目前 ,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机遇和发展的灵活性 ,在机遇面前 ,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的一极 ,两国在地缘战略方面必然存在竞争性 ,各自 也会有具体的战略需求和战略选择 ,因此 ,适当处理好两国关系 ,必将有利于两国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实现。冷战后 ,中日两国有着战略利益的共同点 ,这就是要寻求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减少冲突 ,减少对本国的安全威胁。
这是与中国一贯的外交原则相一致的 。
1991 年 9 月 25 日钱其琛外长在 46 届联大上的发言明确阐述了 中国的主张 ,他说 :“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人心所向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政府认为 ,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和原则 ,也应符合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行之有效的原则。
实践证明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概括了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准则 ,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和原则 ,反应了 ...
【对照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