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调研汇报材料2篇建筑企业调研汇报材料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为全面了解全市建筑施工企业运行情况,及时反映企业的呼声和企业的生存情况,市建筑业协会于10月下旬,组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企业调研汇报材料2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建筑企业调研汇报材料
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为全面了解全市建筑施工企业运行情况,及时反映企业的呼声和企业的生存情况,市建筑业协会于 10 月下旬,组织人员对三县两区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建筑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施工企业 308 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 5家,二级资质企业 52 家,三级资质企业 203 家,组建了187 家专业、劳务公司。资质结构呈现一种金字塔形,队伍结构基本趋于合理,逐步形 瓷 成总包、专业承包 瓷 分包、劳务分包同 瓷 步发展的格局。1 瓷 -9 月份共完成建 瓷 筑业总产值100 瓷 .7 亿元,建筑业 瓷 增加值约 24 亿元 瓷 ,同去年同期增加 瓷 了25%和 24% 瓷 。从业人员 13. 瓷 1 万人,营业利润 瓷 2.4 亿元,建筑 瓷业施工企业基本保 瓷 持正常发展。
二、 瓷 建筑施工企业 5 个 瓷 显著特点
1、 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 瓷 视建筑业发展。建 瓷 市以来,市委市政 瓷 府制定建筑业发展 瓷 年度目标任务,并 瓷 进行考核。XX 年 瓷出台《市政府关于 瓷 加快全市建筑业发 瓷 展的意见》、XX 瓷 年出台《市政府关 瓷 于加快建筑业改革 瓷 与发展的意见》, 瓷 有力的推动我市建 瓷 筑业的快速发展。
瓷
2、产业结构 瓷 趋于合理。建筑业 瓷 产业关联度高,就 瓷 业容量大,是拉动 瓷 国民经济发展的重 瓷 要手段之一。建市 瓷 初,我
市建筑施工 瓷 企业主要是从事房 瓷 屋建筑施工。经过 瓷 近十年发展,产业 瓷 结构更加合理,截 瓷 至 XX 年 10 月, 瓷 房建总承包121 瓷 家,市政总承包 2 瓷 3 家,水利总承包 瓷 9 家,公路施工总 瓷承包 5 家,专业承 瓷 包钢结构企业 13 瓷 家,装饰装修企业 瓷 55 家,园林绿化 瓷 企业 2 家,劳务企 瓷 业 55 家,企业施 瓷 工能力逐步覆盖了 瓷 大建筑业。
3 瓷 、一业为主,产业 瓷 触角不断延伸。我 瓷 市建筑企业以前主 瓷 要是从事建筑施工 瓷 单一产业,经过多 瓷 年的培育,现呈现 瓷出一业为主,多业 瓷 并举的格局。部分 瓷 房屋建筑施工企业 瓷 涉及市政、装饰、 瓷 钢结构、水利、园 瓷 林等利润空间较大 瓷 的行业,相应的装 瓷 饰、钢结构、商品 瓷 混凝土企业、建筑 瓷 智能化等专业承包 瓷 企业也得到蓬勃发 瓷 展,部分企业着手 瓷 申请增项公路桥梁 瓷 资质,更有的企业 瓷 成功转型为房地产 瓷 开发企业,带动建 瓷 筑施工企业发展的 瓷 新局面。
4、 瓷 外埠市场开拓成绩 瓷 显著。**劳动力 瓷 资源较丰富,素有 瓷 外向开拓建筑市场 瓷 的历史。20 世纪 瓷 70 年代后期即组 瓷 织成建制施工人员 瓷 开赴新疆南疆油田 瓷 ;80 年代初期就 瓷 组织人员北上,参 瓷 加首都建设,至今 瓷 果实累累。目前在 瓷 新疆、XX 两地完 瓷 成产值近 20 亿元 瓷 ,在黑龙江、内蒙 瓷 古、宁夏等地都有 瓷所建树。外出施工 瓷 占我市建筑施工总 瓷 产值超过 20%以 瓷 上。广泛带动了农 瓷 民工就业,每年增 瓷 加农民收入 3 亿元 瓷 多元。
5、骨 瓷 干龙头企业带动明 瓷 显。**拥有一级 瓷 资质企业 5 家,
分 瓷 别是**市建设工 瓷 程有限公司、江苏 瓷 铭豪建设工程有限 瓷 公司、江苏兴邦集 瓷 团有限公司、** 瓷 中厦建设工程有限 瓷 公司、江苏恒通市 瓷 政工程建设有限公 瓷 司,均在省外开拓 瓷 。目前,江苏铭豪 瓷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瓷 房屋建筑一级总承 瓷 包资质,同时具有 瓷 建筑装饰、机电设 瓷 备安装、防腐保温 瓷 三个专业承包一级 瓷 资质,主要在省外 瓷 承接业务,每年承 瓷 接 10 亿元以上的 瓷业务,是典型的“ 瓷 外向型”企业。* 瓷 *市建设集团在 X 瓷 X 也得到了较好的 瓷 发展,发展势头强 瓷 劲。龙头企业带动 瓷 了大批农民走出家 瓷 门,发家致富。
三 瓷 、**建筑业目前 瓷 存在的主要问题
瓷
尽管我市建筑施 瓷 工企业具备良好的 瓷 发展前景,但约束 瓷建筑业发展的“瓶 瓷 颈”仍然突出,主 瓷 要表现在:一是政 瓷 府相关部门对建筑 瓷 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瓷 不够。建筑业后发 瓷 强劲之势的浙江省 瓷 ,从上到下、从省 瓷 到市县有专门负责 瓷 建筑业的领导,在 瓷 企业的发展壮大、 瓷 政策扶持、企业融 瓷 资等方面得到了有 瓷 力的支持,使得浙 瓷 江建筑业蓬勃发展 瓷 ,迅猛的占领上海 瓷 乃至国内的主要建 瓷 筑市场。我省南通 瓷 市,建筑业的发展 瓷 在全省遥遥领先, 瓷 也都有专门的市县 瓷 领导分管。我市建 瓷 筑业总体规模小, 瓷 建筑施工企业没有 瓷 得到象重视工业企 瓷业一样来发展重视 瓷 建筑业。在现实的 瓷 市场经济条件下, 瓷 建筑企业存在垫资 瓷 、压价、拖欠、乱 瓷 收费等众多问题。
瓷 税务部门征收的企 瓷 业所得税,由于计 瓷 税方式问题,给建 瓷 筑企业
的生存发展 瓷 ,带来了不可估量 瓷 的影响。在清欠农 瓷 民工工资方面,出 瓷 现了“头疼医头, 瓷 脚疼医脚”的模式 瓷 ,没有从体制上来 瓷 解决问题,政府的 瓷 拖欠,开发商及其 瓷 多数业主采取不验 瓷 收、不结算等手段 瓷 拖延时间,恶意拖 瓷 欠施工企业资金, 瓷 造成了施工企业负 瓷 债累累,劳动部门 瓷 按工程造价收取农 瓷 民工工资保证金, 瓷 雪上加霜的加大施 瓷 工企业周转资金的 瓷困难,工商部门在 瓷 企业的营业执照年 瓷 检过程中,采取变 瓷 相手段收取企业的 瓷 费用,招标代理等 瓷 许多建设费用应有 瓷 业主支付移嫁到施 瓷 工企业。施工企业 瓷 承接一个工程,缴 瓷 纳各种保证金占到 瓷 工程造价的 10% 瓷 以上,使得施工企 瓷 业不堪负重。二是 瓷 企业规模小,综合 瓷 实力弱。我市虽然 瓷 有 5 个一级施工企 瓷 业,但整体规模不 瓷 大,资金匮乏、人 瓷 才奇缺、装备不足 瓷 ,科研几乎没有投 瓷 入,建筑经济增长 瓷 方式落后,承接高 瓷 、大、难的高利润 瓷 工程能力不强,多 瓷 元化经营尚没有形 瓷 成规模,企业抗风 瓷 险能力低。三是建 瓷 筑市场不规范,建 瓷 筑市场无序竞争。
瓷 建筑施工企业上规 瓷 模的少,小而全的 瓷 企业多,造成“僧 瓷 多粥少”,恶性竞 瓷 争,制约了建筑企 瓷 业的健康发展。
四 瓷 、**建筑业发展 瓷 思考
1、全方 瓷 位多层次开拓省内 瓷 外建筑市场。我市 瓷 建筑业要快速取得 瓷 发展,就要以 5 家 瓷 一级企业龙头企业 瓷 ,大张旗鼓地开展 瓷 宣传活动,在一些 瓷 大中型城市举办* 瓷 *市建筑业优势企 瓷 业推介会,市政府 瓷 及建设主管部门要 瓷 加强同外地建筑主 瓷
管部门的联系,对 瓷 外地的市场规模、 瓷 发展潜力进行调研 瓷 考察,进一步提高 瓷 我市骨干企业在省 瓷 外重点市场的知名 瓷 度和覆盖率。还要 瓷 以依据市建设集团 瓷 对外签约权的优势 瓷 ,在境外市场开拓 瓷 承揽境外工程。
瓷
2、规范建筑市 瓷 场,树立诚信企业 瓷 。建筑施工企业已 瓷 经走入低谷,政府 瓷 主管部门出台相应 瓷 的规章制度,加强 瓷 执法检查,规范各 瓷 方责任主体行为, 瓷 加大对招投标代理 瓷 等中介机构监管力 瓷 度,实行建筑业企 瓷 业信用管理制度, 瓷 完善企业诚信管理 瓷 体系,实施信用监 瓷 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瓷 ,建立健全企业自 瓷 律。在监督检查中 瓷 ,对企业的不良行 瓷 为列入“黑名单” 瓷 ,在媒体上曝光。
瓷 及时对责任单位和 瓷 责任人进行严肃处 瓷 理,限期整改。促 瓷 进建筑市场走上健 瓷 康发展轨道。
瓷 3、加大科技投入 瓷 和人才开发,提升 瓷 企业核心竞争力。
瓷新技术的应用,对 瓷 于提高工程质量、 瓷 降低成本、缩短工 瓷 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瓷 ,取得经济效益和 瓷 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瓷 。**建筑业的发 瓷 展,要以科学发展 瓷 观为指导,以科技 瓷 创新和人才积聚为 瓷 基石,是**建筑 瓷 业做大做强必由之 瓷 路。鼓励建筑施工 瓷 企业积极开展省级 瓷 施工工法、QC成 瓷 果的申报与应用, 瓷 有条件的应积极申 瓷 报国家级工法。为 瓷 加大科技投入,促 瓷 进建筑业科技进步 瓷 ,建设主管部门、 瓷 建筑业协会可设立 瓷专项资金,用于奖 瓷 励科技贡献的单位 瓷 和个人。积极同科 瓷 研部门、高校加强 瓷 合作,促使科技进 瓷 步转化为现实生产 瓷 力。
在人才开发方 瓷 面,继续加强培养 瓷 和造就各个不同层 瓷 面的优秀人才。
瓷
4、树企业信誉 瓷 ,创企业品牌。在 瓷 新的形势下,企业 瓷 的信誉、品牌是企 瓷 业在市场经济中寻 瓷 求发展不可忽缺方 瓷 式,一方面要引导 瓷 企业规范自身行为 瓷 ,诚信经营,抓好 瓷 企业的安全生产和 瓷 工程质量,创企业 瓷 品牌,树企业信誉 瓷 ;另一方面在建设 瓷 主管部门领导下, 瓷 行业协会要认真做 瓷 好企业和建造师的 瓷 评先工作,同时出 瓷 台国家优质工程“ 瓷 鲁班”奖、省优质 瓷 工程“扬子杯”奖 瓷 的奖励政策,引导 瓷 企业多创精品工程 瓷 。
5、努力减 瓷 负,为建筑企业营 瓷 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瓷 。虽然我市建筑业 瓷 发展面临困境,但 瓷 机遇与挑战同在。
瓷 政府要继续抓好企 瓷 业收费项目清理工 瓷 作,下决心砍掉不 瓷 合理的乱收费项目 瓷 ,下决心搞好工程 瓷 款清欠工作,组织 瓷 相关职能部门,深 瓷 入企业,调研我市 瓷 建筑企业的现状, 瓷 努力为企业减负, 瓷制定具体可行的政 瓷 策,扶持建筑业健 瓷 康快速发展。
篇二:建筑企业调研汇报材料
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5年 3 月 20日)3 月 18 日,接到省厅《关于组织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后,我市迅速行动,立即将通知转发给我市建筑业企业,要求企业提报相关材料,并将于下周一组织部分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3 月 19 日,我们又接到了省厅召开座谈会的通知,由于时间紧迫,企业的情况还未能及时反馈到我局,更详细的情况还未能全面掌握。现就目前掌握的我市建筑企业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紧紧围绕“平安、安全”这条工作主线,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外出施工、建筑市场治理整顿、农民工工资清欠等重点工作,全市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建筑企业 985 家,其中总承包企业310 家(一级 19 家,二级 138 家,三级 153 家),专业承包企业 408 家,劳务企业 267家。建筑业全年平均从业人员13.6 万人,高峰期 20 余万人,绝大部分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均收入 5.3 万元。2014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30.74亿元,同比增长 11.45%;建筑业增加值 76.35 亿元,同比增长 5.73%;房屋施工面积 2106 万平方米(含未竣工工
程),同比增长 5.09%;全市建筑业地税收入 10.65 亿元( 全 市 地 税 收 入 75.09 亿 元 )
, 占 全 市 地 税 收 入 的14.18%;外出施工合同额 105.63 亿元,同比增长 4.5%,外出施工产值 86.57 亿元,同比增长 16%。
(一)强化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把质量安全作为保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生命线。市管区域实行了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全市形成了主管部门监管,企业自控,建设、监理单位监控的综合管理体系。当前全市在建工程(含往年结转工程)2861 个、2021.2 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比较稳定。
(二)推进了外出施工工作。实行“行业鼓励、政策支持、舆论引导、服务保障”,通过创造条件与“中字号”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措施,鼓励本地企业“抱团发展”、“借船出海”,开拓外埠市场。近五年,全市外出施工产值年均增长 19.7%以上。
(三)扎实开展建筑市场治理整顿。以严格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加强外来队伍管理,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六个行业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以规范招标投标程序,打击压级压价、串通投标、阴阳合同、违法分包转包为工作重点,治理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逐渐营造良好、有序、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积极打造装饰业品牌。我们把装饰业作为特色产业培育,目前我市的石材干挂、玻璃幕墙和门窗等专业,施工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市建筑业极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五)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坚持前期预防和投诉处置同步抓,实行了投诉纠纷快速处理和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努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我市建筑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我市建筑业企业积极探索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方法,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筑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受全国经济下行和房地产形势的影响,我市建筑企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转型发展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是发展理念滞后。目前,我市建筑业行业结构单一,大部分企业产品种类单一,多以普通工业民用建筑为主,依靠房地产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大多数本地企业缺乏专业工程承建能力、配套能力,承揽的工程多处在市场竞争的低端,无法适应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方向转换,缺乏轨道交通、隧道工程等专业,“有需求,无能力”矛盾突出。
二是缺少核心竞争力。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普遍低,目前没
有一家特级企业,企业“多、小、弱”特征明显。许多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偏高,偏重经营,不注重科技创新和投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资源整合不足。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本运作能力不强,产业资源整合不足,不能有效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低。我市建筑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之间的整合重组不够,建筑业企业与建材业、房地产业、工程设计与咨询以及投资金融业的联合发展不足。
(二)高投入和高成本,使建筑企业经营负担过重。在承接工程初期,大部分建筑企业在人力、物力、资金投入过大,除去物价上涨因素,目前建筑用工紧缺,人工费上涨过快,使得施工现场各项投入越来越多,工程成本增加。而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设单位趁机人为压低价格,在招标中片面强调最低价中标,施工企业为承接工程,不得不压低价格、盲目让利,导致施工企业恶性竞争,有的工程中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
(三)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不及时,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一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因资金不到位或遇到相关政策,造成其后续资金衔接不上,导致工程款项拖欠。二是部分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往往仅施工主体结构,开发商要求工期非常短,总承包企业在工程前期垫资大、一次性投入非常高。可主体结构完成后,部分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肢解分包,对工期限定比较宽松,工程迟迟不能
竣工,变相拖欠总包企业工程款,且拖欠金额大、时间长。三是在工程竣工后,开发商往往故意设置障碍,以种种理由拖延竣工结算书的审计,使总包单位无法向开发商要求支付工程结算款,严重影响了总包单位资金周转和职工工资发放。三是在工程竣工后,开发商往往故意设置障碍,以种种理由拖延竣工结算书的审计,使总包单位违法向开发商要求支付工程结算款,严重影响了总包单位资金周转和职工工资发放。
(四)工程款支付不及时,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是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主管部门在解决时,只能强压施工单位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对工程延期、延迟结算、执行难等导致的拖欠工作款问题也无力解决,而施工单位在垫付一定程度后无力垫付,造成工人讨要工资困难。二是有一些恶意上访的人员,通过查找合同漏洞或施工过程中制造摩擦等办法,到主管部门以拖欠工资为由进行上访,影响了社会稳定,也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五)各类证书的培训、年审等,导致培训负担过重。随着对各项培训、持证上岗等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培训、年审的各类人员的越来越多。但因企业所处的区域不同,特别是离市区较远的郊区、县、市,参加培训、年审都要到市区,交通食宿极不方便,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培训的人力、物力、财力。
(六)工人流动快,用工荒问题突出。一是建筑业人员流动性太大,而且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文化水平较低,如果施工企业对他们管理过严,他们便要求辞职离开。工人在培训、办理上岗证书时,人员已经离开现场,给企业增加了无效成本投入。二是用工荒现象影响行业发展。建筑施工现场比较累,现场操作人员老化,年轻工人极少,出现断层及用工短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及工期需求。三是社保金缴纳难度大。由于建筑业工人流动性太大,尤其是劳务分包企业,工人数量多、流动快,缴纳社保的负担太重。
(七)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建筑业关联度高,能带动 50 多个行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系数为 1:176,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等。社会各界对建筑业是支柱产业和富民工程已形成共识,但是对建筑业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扶持政策始终不能到位,有的只是口头支持,精神鼓励,实际的政策扶持措施很少。社会上对建筑业也存在诸多偏见,把建筑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统统称为“包工头”、“黑老板”,职工则称为“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形象不佳。
三、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出台扶持与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建议制定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配套政策。政策应突出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调整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改变房建产值比重过高局面,扩大新型建筑经济领域产值份额,形成多专业协调、均衡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发展,通过开展定向辅导,辅助企业适应国家建设投资方向转换。三是扶持骨干企业做强做优,鼓励骨干企业发挥资源优势,采取兼并收购、换股参股等方式进行企业重组,实施行业关联互补优势的战略合作,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引导企业“走出去”,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企业投资、地区推介等方式开拓市场。
(二)进一步优化服务,打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按照国家关于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简化审批程序,开辟服务企业“绿色通道”,轻管理、重服务,帮助企业成长,助推行业发展。
(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建议对涉及建筑业的各类保证金收费进行理顺,按信用实行差别化管理,做到合法合情合理收费。二是合理培训减轻企业负担。建议将部分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进一步下放到各市,由当地主管部门组织完成。适当延长证书的年审期限,为企业适当减轻负担。
(四)不断完善建筑工人保障体系。建议做好建筑从业人员保障工作,加快解决建筑从业人员在进城务工过程中子女上学、养老、医疗、培训、住房、户籍等方面的问
题,尽快出台关于建筑工人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让建筑工人体面工作、体面生活,解除后顾之忧。
(五)打造建筑劳务市场。注重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队伍组织化程度,探索建立劳务输出基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劳务企业税收等方面支持,争取建筑劳保金调剂向劳务企业倾斜。
【建筑企业调研汇报材料2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