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例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范文
范文一:
本书是根据《柳林风声》这篇小说的故事人物和部分主线行编纂和撰写的。
通过每次蛤蟆和心理医生的互动,中间穿插蛤蟆和几个朋友的故事来交叉进行展开。
心理咨询循蛤蟆极度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心理状态展开。
随着治疗不断深入,蛤蟆逐渐从被动回答的压抑状态逐渐向主动开放坦诚并讨论自己的问题,到后来能够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和方向,变化实在是明显。
同时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了很大的提升。从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个人学习了以下几点:
1.“解铃还须系人”这个论点不一定适用解决原生家庭对人造成的“损伤”, 尤其当事人是成年人时。
原因如下:
1)因为原生家庭的父母一辈人“积习已深”,不容易发生改变; 2)有的父母一辈已经过世(像故事中蛤蟆的父母一样),无法再改变现实(即使还健在也不一定能改变); 因此,修复损伤这个重要任务就落在了当事人自己的身上,通过个人的努力进行自我修复。
2.自我修复的基础就是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明镜悬心更能正衣冠。
书中提到了人的三种状态, 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
这三种状态会伴随人一生。但是这三种状态中只有一种是能够让人成长和进步的。
可以先预测下是哪个。
1)儿童自我状态:表现是怄气,撒泼,哭闹,情绪化; 2)成人自我状态:表现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3)父母自我状态:表现是挑剔,批评,教育,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成人的自我状态才更有可能让人像是一个”正常人“和别人平等交流,心平气和地向哪怕是大多方面不如自己但有闪光点的人去学习。才能有更多改变自己的机会和可能。
3.想要活得真实,就必须真诚地应对当下的需求。
很多时候,人是别人意志的“傀儡”,分明是自己在活,却一直都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为了让父母开心,让朋友认可,让他人佩服,往往做一些不符合自身心底渴求的事情,最后满足了所有人的愿望,却落得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不满足感,从而想去找更多的事情做来填补这个 void。这是多么真实却痛苦的现实啊,但是却真实地发生在每一天。
人需要勇敢地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自私”地为自己着想一下,因为 deep down inside,你知道那是你想要的。
而且也必须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你自己过得好,才有可能有让你周围的人也过得好。
突然发现自己还蛮喜欢这种偏谈话类的书籍的,从他人的话语间来感受智慧,拓宽认知。就像是自己非常喜欢看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一样,不需要直接被告诉,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知。
范文二:
亲爱的,你是否觉得不开心?感觉做什么都没意思?活着好像很虚无,没意义。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什么也不想做?明明存了很多电影,可是也不想打开?不想出门,觉得孤独,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你?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谁又曾例外过呢?幸运的是,我们都有走出来的能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向来风风火火的蛤蟆突然抑郁了,在朋友河鼠、鼹鼠的帮助下,找到了心理医生河鹭,在一次次的倾听交
流后,慢慢得到治愈。整本书可读性非常强,期待着蛤蟆一步步变好,是怎么变好的,怀着这样的心情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结尾。
人为什么会抑郁呢?书里面给出的答案是和童年有关,或者说是“原生家庭”。想象你还是个四五岁的孩子,弱小无助,一切全部要靠着两个高大的大人,他们大部分时候是爱你的,但有时候会对你发火、责骂,而你非常依赖他们,因为力量不足。所以,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这样就意味着自由和独立,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
一个人有三种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当你处在“儿童状态”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弱小无助,很可怜,希望别人可以无条件的爱你。当你处在“父母状态”的时候,常常会指责别人,觉得都是别人的问题,处处彰显自己的优越感。有的人对别人没有这么严厉,但他们常常进行严厉自我批评,自我指责,觉得别人都很优秀。当你处在“成人状态”时,才会具有真正的自我,懂得反思和自省,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的,控制情绪才是真正的成人礼。当你随意得发脾气,不就是一个撒泼耍赖的小孩子嘛。别人说你一下,你就开始眼泪直掉,很难过,却没有想过别人是不是讲的是客观事实还是评价,是不是故意针对你,他说的对你来说有没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范文三:
这本书红极一时,据说是心理学入门必读书目,而且 2022 年的读书会主题投票心理健康也得到了最高的票数,可见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过去我们以为的那样是少数人的困扰,不再有“神经质”的标签,不再是“无病呻吟”的小众,这都是大众认知的提高和进步。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是一个很平常很正常的现象,也有正规的疗愈方法和治愈的希望,最怕的是我们抱着陈旧的己见不肯去正视它,解决它。
故事是用《柳林风声》里面熟悉的卡通形象作为故事的主角和配角的。蛤蟆可以说是富二代富三代了,祖父和外祖父都有着成功的事业和名望,但是他并不快乐,尤其是开场它甚至病入膏肓把朋友们都吓了一跳。在大家的撺掇下它去见了心理医生苍鹭。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因为起码对症下药,起码要先确定症是什么。
苍鹭聪慧而又耐心带领蛤蟆回忆了他的过去他的处境他的父母他的童年……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很著名的话。有些人要用一辈子来疗愈童年……我们都不是平白无故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过去层层叠叠堆砌成了今天的你我,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们会有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候的软弱无助去从别人身上试图得到童年没得到的东西,我们也会处在父母自我状态,去谴责和责备身边那些儿童自我状态的人甚至审判自己。父母和原生家庭像两个沉重的枷锁,似乎可以解释一切的悲哀和痛苦。但是别忘了各位,我们现在是成年人,只要经过刻意的思考和努力,我们是可以作成功的成年人状态,为自己的一切负责任的,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可以斩断过去对我们的恶性影响的链条。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但我们还是自我的主人。希望我们都能勇敢的从过去中走出来,重建自己的人生象限:你好我也好。如果过去真的让你痛苦,就抱抱呵护那个软弱哭泣的自己,如果过去没有得到什么,那就自己先好好爱自己,去勇敢的与身边的人连接,获得你想获得的东西。一切理论知识,都要用爱去实践了才会变成对你有用的部分。希望这本书,不是只留下了一些浮光掠影的心理学概念,而是让我们都勇敢的走出属于自己的阴影,去寻找阳光寻找解决办法去快乐地面对生活。
范文四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慢慢长大,但长大也并不意味着独立,不再依赖父母或他人。
而一味的依赖,又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动权,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依赖和独立的故事。
本书以经典童话《柳林风声》中的动画童话人物为大的背景,讲述了一只患有抑郁症并习惯依赖他人的蛤蟆,通过多次心理疏导咨询,终于告别依赖,学会独立,实现自我成长。
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在英国亨利商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凝聚了他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 20 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成为作者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蛤蟆先生,去见证他的成长历程。
01 不自信始于依赖他人
蛤蟆先生,本来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
但现在却陷入颓废,神色黯淡,衣冠不整,毛衣上沾满了食物的油渍,椅子上堆满旧衣服,房间满是灰尘;诺大的庭院里,黄叶满地,树篱枝叶无人修剪,花坛杂草丛生,放眼望去,一片零乱凋敝,一看就知,无人打理。
一向生气勃勃的蛤蟆先生,如今成日无精打采,用酒精度日,到了晚上又睡不着。
看着蛤蟆陷入消沉,朋友们把他送到了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苍鹭问道:“是什么让你感到不快乐?” 蛤蟆先生:“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别人受人尊敬,我却像个笑话。” 这一次,他从监狱一路逃亡,被人扔进水里,偷别人的马然后卖钱,之后又头脑发热抢别人的汽车。回来后,朋友们嫌弃、指责、批评、羞辱他,说他丢人现眼、是十足的混蛋。
蛤蟆感觉很受伤,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感觉每个人都对他不友好。
朋友们这样对蛤蟆,明明蛤蟆自己很受辱很生气很伤心,但蛤蟆却从来不发火,还承认自己就是个十足的混蛋,向朋友保证会改正自己的行为举止。
而这都是蛤蟆的一贯的做法。当朋友们对自己生气时,蛤蟆会不自在,只要让朋友们重新喜欢上自己,自己可以忍受心底的不快或愤怒,可以承诺改正,可以装作不在意朋友的嫌弃和羞辱。
相比于自己心底的不快,蛤蟆更在意朋友们是否喜欢自己。
可以看出,蛤蟆其实对自己非常不自信,而他的自信取决于朋友的喜欢与否。也就是说,他的自信依赖于他人和外部。
这种依赖,会让一个人忽略甚至忘记自己内心的需求,而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最终成为他人眼中的自己。
而真正的自信是来源于自身,是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是独立的种子。
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丧的时刻,都想着能依赖他人,关键是不让自己深陷其中,能及时清醒过来。弄清让自己的丧和不自信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之法,让人生再次开启希望之光。
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人能让你永远依赖,除了你自己。
02 成长的本质
成长是什么 ? 成长就是不断碰壁受伤,却仍昂首前行。
经过几次治疗,咨询师苍鹭专注倾听他的讲述,并不断发问,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渐渐地,他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这样做,其实他自己还没意识到,他已经开启了学习模式。
慢慢的,他逐渐从对别人的依赖中摆脱出来,走向独立,迈向成熟,学会成长,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对自己负责。
也就书中提到的从“儿童自我状态”,升级到“成人自我状态”,不再总是停留在“儿童自我状态”。
作者认为,所谓“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而儿童具备几种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和恐惧,这些情感与生俱来。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
如果当我看到有人非常深情,或者发怒、悲伤和害怕,说明这人正处在“自然型儿童”的状态。
处在“自然型儿童”的状态,我们可以大胆随性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身体逐渐强壮,情感世界也丰富起来,能量更加充沛。
但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也会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比如,面对哭闹的婴儿,母亲通常的反应是给予爱和安抚,但也有父母会缺乏爱心的举动。母亲可能累了,甚至病了,就会表现得很严厉冷酷。甚至有些心狠的父母,不但不管自己的孩子,反而嫌弃孩子碍事,虐待毒打幼小的孩子。
面对强大的父母,弱小的孩子,根本无力反抗,也无处逃离,只能学着适应。他们还不会用逻辑思考,但会从经验中学习。
这意味着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
这就是所谓的“适应型儿童”,要调整自己的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形,以利于生存,同时也借此保护我们个体的完整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得学会处理愤怒,包括父母的愤怒,还有我们自己的。
通过顺从的行为来适应,包括同意、取悦、道歉、依赖。
这些最早期的调整而形成的行为习惯,塑造了一个人的人格雏形,影响着人的一生。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依赖着父母。当我们弱小而无助时,这是很自然的行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昔日的孩子逐渐长大,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也需要成长。
而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种依赖,才能让自己成为 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遗憾的是,很少人能真正实现独立, 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有些人却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现在俗称的“啃老族”,就是“典范”。
这些人,其实都还没有真正长大成人。最终拖累了父母,也耽误了自己。
3 03 学会成长,走向独立,开启新生活
依赖是一种毒药,而且慢慢上瘾。
对他人的依赖,是一种情感的执着,也是对自己的禁锢。
想要改变,就要由内而外地成长。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让自己习惯性的向外寻找救赎,改成向内探索自己。
在咨询师的帮助和指引下,蛤蟆先生经历了痛苦的心路历程,终于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走向独立。
10 次咨询后,他恢复了社交,内心充满力量,同时着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安排了日程,开始了行动,他要创业。
当一个人,感到快乐,精力充沛,更有力量,偶尔也许会有悲观消极的情绪光临,但却能不再被这种消极情绪控制,说明,这个人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都在提升。这个人当下就处在“成人自我状态”。
书中讲到,“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决定、行动,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或者他人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很容易责怪他人。但若一个人处在”成人自我状态”,就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当你开始懂得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例文【完整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