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心理学开题报告4篇

时间:2022-10-29 16:00:07 来源:文池范文网

心理学开题报告4篇心理学开题报告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的水平,产后抑郁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他并不属于精神病,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开题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开题报告4篇

篇一:心理学开题报告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的水平,产后抑郁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他并不属于精神病,只是属于抑郁症的一种,这种患者的症状一般是:有很长时间的情绪不高涨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和其他的人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办法去和他正常的去交流,所以患者经常的会感到生活很没有兴趣,没有好的心情,经常性的为了一点小的事情会和别人发脾气,所得这种病的人也能知道自己在情绪上是不好的,但是再发脾气的时候总是认为是别人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原因,产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属情绪障碍引发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为 10%-15%。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易激惹等。采取心理护理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积极效果。长期以来,国内将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上,忽视了对病人的全面评估。仅凭护士个人经验来进行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受判断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得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的评估出现一定的局限性 [3]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有关的学者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进行相关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没有采用相关统计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不能够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为了保障产妇安全渡过产乳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为了进一步探讨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于孕妇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一定的现实的实际的作用。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

 探索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本文的研究的目标:

 对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对于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三、关键词及定义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

 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

 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 2 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心理:心理是指人内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四、文献回顾 薛海英(2015)认为:抑郁患者往往与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常孟春(2015)认为: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强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原鸿(2015)认为:产后抑郁是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可持续数周。对于初产妇是一个应激因素,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为了保障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汪飞飞(2013)认为: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病性的一种抑郁症状群,发作后症状可持续数周。面对角色的突然转变,产妇易发生其对周围事物认知的改变,此中认知变化超过一定界限后会发生病理性的转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包括焦虑、自备观念明显、自杀观念等)、躯体症候群(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昼重夜轻等)。为了确保产妇分娩后安全的度过产褥期,并进行安全有效的母乳喂养,需增加对出现抑郁症状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产妇行为,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有利于促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五、研究设计类型 描述性研究

 六、研究对象 通过对于我院产科于 2017 年 6 月到 2018 年 6 月 700 多名的产妇中,会有一百多名的产妇会得产后抑郁症,通过调查所得产妇抑郁症的妇女的年龄主要分布在 20 到 45 岁,平均的年龄在 30 岁左右其中初产妇 16 例,经产妇 14 例,阴道侧切 13 例,剖宫产 8 例,顺产 9 例。生女孩 5 例,生育畸形儿 3 例,死胎史 3 例,经济不佳 5 例,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不良 14 例。在这些产妇中都会存在这种症状例如:产后不想去吃东西,心情也是非常的差的,感觉到身体特别的累,没有外界因素

 所去影响的时候患者患者有想哭的举动,去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6 名妇女非常想得到男孩但是剩下了女孩,所以感到自卑,妇女的感情经常的不稳定,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经过对这些患者妇女进行心理的治疗,这些妇女都已经正常安全的出院。

 七、研究工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的情绪变化。判定标准:SDS 分为 20 项,总分 100分,将 50 分定为界限,轻度抑郁为 50~59 分,中度抑郁为 60~69 分,重度抑郁为大于 70 分。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 100 分。满意:>85 分;基本满意:60~85 分;不满意:<60 分。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1、征求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同意研究开始前,由研究者对科室的护士长就研究内容进行说明并征得管理者的同意,便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研究人员的培训:选择大专以上学历、在外科工作 5 年以上的注册护士作为研究人员,对其进行集中的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3、评估阶段:在征得病人或其家属同意后,保证 24 小时内完成外科来诊病人的评估,评估时一记录病人来诊时间,建立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录产后抑郁患者心理与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预防措施。

 4、观察阶段:对一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后,根据美国国家产后抑郁患者心理顾问组使用的压疮分期标准,研究者与外科护士每次交接班时观察其皮肤状况并予以一记录,直至病人离诊、转入病房或死亡。

 5、资料的回收:完成研究对象的评估后,研究者每天一次进行资料统一回收。资料回收后,研究者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待患者入院后,告知患者及其家 属相关注意事宜。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包括多数患者会在入院治 疗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待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接待要热情,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 方案,向患者耐心讲解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手术中应注意的 事项、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症状,鼓励患者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 信心,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出现失眠障碍的患者,可指导患 者或家属在患者的涌泉、百会等穴位进行按摩或按压,使患者身 心放松,以利于睡眠。也可于患者三阴交、神门、内关等穴位行针 灸治疗,

 帮助其宁心安神镇静,助其入眠。

 九、统计学分析 收集到的数据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十、 年度研究计划 时间

 工作内容

 9 2019 年 年 6 6 月 月 7 7 日至 6 6 月 月 22日

 进行选题

 6 6 月 月 2 22 日至 6 6 月 月 0 30 日

 情况调查表

 7 7 月 月 1 1 日至 7 7 月 月 5 15 日

 撰写开题报告

 7 7 月 月 6 16 日至 8 8 月 月 0 10 日

 撰写论文初稿

 8 8 月 月 0 10 日至 8 8 月 月 0 30 日

 修改初稿,提交论文终稿

 9 9 月 月 1 1 日至 9 9 月 月 0 20 日

 准备答辩

  十一、经费预算 经费合计 500 元,人员费用 200 元,材料费 300 元。

篇二:心理学开题报告

生社会角色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大学生们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而敏感, 渴望与人交往, 获得友谊、 尊重和理解,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同甘共苦、 无话不说的知己, 因而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与迫切的要求。

 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使得许多大学生发出了“知音难觅”“、 做人真难” 的感叹。

 大学生中, 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兴趣爱好造成了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 使得一些同学产生了戒备, 甚至形成闭锁心理, 不愿轻易向人敞开心扉。

 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的匮乏, 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 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

 在书山题海中挣扎出来的大学生, 缺少闲暇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是原始的、 经验性的, 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 人际冲突和危机的应对策略知之甚少。

 在人际关系中, 他们往往凭感觉、 直觉, 凭情绪、经验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人际问题, 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 很多情况下甚至会弄巧成拙, 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社会现状:

  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 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 自尊心强, 性格内向, 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 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因此,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 自闭的现象, 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 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 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 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大学校园中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由于家庭、 经济、 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的现象。

 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 作为大学的主体大学生源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 他们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影射。

 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 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

 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距, 使得进入同一学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 大学生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特点。由于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心理,一些农村的贫困学生较为敏感, 自尊心强, 性格内向, 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被动, 不敢与人交往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因此,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巨大压力下出现自卑、 自闭的现象, 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而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 生活上并没经济压力, 性格表现更为外向开朗, 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在中国,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很多, 主要涉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 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其中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因素的研究上, 前人主要围绕大学生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自身人格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而很少提及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对他们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 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存在空白, 使我们的研究更有意义。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的因素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 在社会认知方面——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2. 在校园认知环境中——自我澄清 3. 在家庭层面——正确地接受自己 4. 在个体层面——积极的自我认知 五、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秀玲. 和谐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4) .

 [2]王涛, 席波, 王翠丽, 徐立柱. 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5) .

 [3]李全彩.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1) .

 [4]董国强.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规律性初探[J]. 学术交流, 1997, (3) .

 [5]张灵, 郑雪, 严标宾, 温娟娟, 石艳.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

  [6]赵崇莲, 郑涌, 李宏翰, 张建梅.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6, (2) .

 [7]李蓉蓉, 韩向明. 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2002, (2) .

 国内外主要研究 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 西方国家比我们进行得要早,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国外的人际关系理论有很多种, 大致可以分为人际交往理论(PAC)、 人际特质理论、 人际激励理论。

 比如人际交往理论(PAC)

 是美国精神科医生艾里克. 伯恩(E. Berne, 1910-1970)

 博士 1964 年在《人们玩的游戏》 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提出了 PAC 理论和方法。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 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 这就是“父母” 、“成人” 、 “儿童” 状态。

 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Parent(父母)、 Adult(成人)、 Child(儿童), 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 PAC 分析。

 “父母” 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 通常表现为统治、 训斥、 责骂等家长制作风。“成人” 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

 “儿童” 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 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一会儿逗人可爱, 一会儿乱发脾气。

 根据 PAC 分析, 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 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 人际交往就会受到影响, 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

 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西方人际关系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作用。

 从国内研究来看,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主观方面

 有自卑、 自负、 猜疑、 胆小、 害羞、 嫉妒等, 客观原因有性别的限制、 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交流和沟通难度的增大等原因。

 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刘兴民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 一文中指出,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表现在: 交往以同龄人为主,

 尤其是以同室、 同班、 同乡 的居多; 交往的内容多围绕学习、 娱乐、 思想交流与感情沟通进行;交往的动机以情感为主,

 较少考虑功利因素; 交往的层次差异大,

 有一般的交往,

 也有亲密的交往; 多数同学能正常交往,

 但少数同学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

 大学生渴望真诚与友谊,

 但多数人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异性交往愿望强烈,

 但实际交往不尽如人意,

 主要原因是怕人议论和缺少机会;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以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为主,

 思想因素、 能力因素相对次之。

 (二)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1)

 自我概念:

 武申丹(2007. 5)

 的研究, 该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自我总分和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相关极明显,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满意、 自我认同、 自我行动、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批判因子与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显著相关。

 (2)

 学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的研究影响。

 (3)

 主观因素:

 赵崇莲等人采用 Rosenberg 自尊量表、 EMBU、 大学生价值观问卷、 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及人际关系质量量表为工具,

 对 1,

 137 名本科生进行调查, 探讨了大学生自尊、 价值观、 父母教养方式及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关系。

 结果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 价值观与自尊对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很低,

 它们对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要以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为中介。

 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安全、 人际张力、 人际阻抗、 人际报复。

 (三)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包括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分类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原则; 对人际关系原则的研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交互原则、 功利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益的研究, 将其分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

 (四)

 大学生社交范围的研究:

 刘涛等人在《当代大学生社交范围的多样化分析》 一文中将大学生社交交往范围分为生活交际圈、 公共交际圈、情感交际圈和求职交际圈。

 而钟甜钳则分为寝室、 班级、 社团、 学习、 娱乐、 网络、 老乡 、 恋人、 合租、 兼职十个圈子。

 [1]陈景春则在《对大学生“社交圈” 渗透的思考》 一文中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动因和社交圈特点提出应当对“社交圈” 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和渗透。

 冯溪屏在《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分析》 一文中, 分析了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范围、 交流与相互沟通的程度、 异性交往方面、 师生关系方面。

  四、

  研究意义 1. 调查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是人的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

 其发展方向、 好坏程度,

 往往由很多因素所决定。

 对于正处在学习和成长之中的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将来走向职场、 走向社会的需要。

 因此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工作开展, 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2. 比较人际关系研究的不同方法, 分析不同研究路径的不同之处。

 在学习、 研究与实践中, 充分体会研究方法的适用, 不拘泥于传统科学研究方法, 积极体会观察、 实验、 调查等各种方法的异同。

篇三:心理学开题报告

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儿童在博弈游戏中的公平行为与其心理理论的关系

  报 告 人:

 某某

 申请学位:

  心理学硕士

  所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指导教师:

 某某

 报告时间:

  2010 年 12 月 30 日

 某某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80 年代以后, 心理理论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受到心理学研究者们的关注, 并就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综合以往研究可以看出, 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的探讨多是基于学前儿童(3-5岁) 。

 其中的研究包括了 采取一级信念任务测查心理理论能力的状况; 心理理论与其它心理现象, 如语言能力、 情绪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心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结构机制等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 一级错误信念水平外, 随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还会出现嵌套性认知, 即深层次的心理理论理解---二级错误信念水平。

 但是对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的研究多是在能力测评方面, 或少部分探讨了 与某些社会认知行为的关系, 没有如研究一级错误信念般, 结合语言能力、 情绪理解能力等心理现象进行讨论研究。

 从对心理现象发展的研究方法上考虑, 并结合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 有必要基于中国本土化背景, 全面分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状况, 分析心理理论的两级水平, 以对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规律、 结构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在社会发展中个体社会化发展对其一生都会存在重要影响,

 对儿童经济社会化过程中对资源的公平分配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了 解有助于对其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

 在社会化过程中, 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 信念等心理状态, 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 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

 拥有较成熟的心理理论, 还可促进儿童的许多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 父母、 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需要的。

 儿童若具有相应的关于心理的知识, 就可使他们初步地观察刺激和行为, 进行行为倾向、 心理状态或心理特质的正确归因, 并预测将来的行为。

 儿童若提高了 对相互矛盾的心理表征的认识水平, 就可以理解看法、 偏见、 信念、 欺骗、 争执、 印象、 反语、 讽刺、 错误观念和解释等概念的含义, 并且认识到, 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表征,因此每个人自己也就可能持有错误信念, 即自己关于某事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可以利用心理理论发展的规律指导、 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进而指导日常认知与社会行为, 以及帮助特殊个体, 如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知识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目前国内外博弈实验研究大多关注成人, 探查儿童经济活动中行为发展的研究非常有限。

 有学者提出经济研究中提出像愤怒, 内疚及其他的道德情绪可能是人们互惠行为的重要原因, 它使人们心甘情愿的为了 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从而在分配

 有限资源时能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利益。

 在心理学和经济学两者近来的实证研究中, 都挑战了 是西方经济学者提出 来的“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 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 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 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 并为此可不择手段。“经济人” 意思为理性经济人, 也可称“实利人”。这些研究提出即使在例如独裁者博弈这样的情景中即个体自私的行为也不会带来任何消极后果的时候, 个体也不会如经济人假设那样表现出来完全以自己利益为目标, 而是会表现出适当的利他行为。

 那么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是否在个体做出分配行为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对博弈实验中儿童的分配行为和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 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为博弈实验的研究提供了更宽泛的理论依据。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元认知之后, 又一个研究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新角度和范式。

 因此,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

 对于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发展的探讨更能够在深层意义上揭示儿童心理理论或社会认知发展的本质。

 本研究拟采取幼儿园儿童为被试, 分析了心理理论的特点, 对于分析整个人生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进行补充, 并且分析了 博弈实验中儿童的分配决策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拓宽了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畴, 对心理理论的毕生研究及其与儿童在做出分配决策时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对心理理论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提供了 更多的参考。

  注:

 可用 A4 纸加附页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博弈及心理理论的界定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1 博弈实验的界定:

 博弈(game playing)

 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 利用 对方的策略变换自 己的对抗策略, 达到取胜目 标的理论。

 决策博弈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手段之一(Kahneman &amp; Tversky, 1982; Hedden &amp;Zhang, 2002;Camerer, 2003) 。

 在博弈中 博弈者通常 会猜测对手会做什么 , 从而帮助自 己做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种猜测是交互的, 因为对手也会猜测你将会做什么 , 直到交互的一致性反应达到“ 一个平衡” 为止, 此次博弈才算结束。

 博弈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

 博弈可以分析自 己与对手的利弊关系, 从而确立自 己在博弈中的优势, 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论, 可以帮助对弈者分析局势,从而采取相应策略, 最终达到取胜的目 的。

 博弈的类型分为:

 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 非完全信息博弈、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等等。

 博弈的要素包括:

  (1) 决策人或提议者:

 在博弈中 率先做出 决策的一方, 这一方往往依据自身 的感受、 经验和表面状态优先采取一种有方向性的行动。

  (2) 对抗者或响应者:

 在博弈二人对局中 行动滞后的那个人, 与决策人要做出 基本反面的决定, 并且他的动作是滞后的、 默认的、 被动的, 但最终占优。他的策略可能依赖于决策人劣势的策略选择, 占去空间特性, 因此对抗是唯一占优的方式, 实为领导人的阶段性终结行为。

  (3) 局中人( players)

 :

 在一场竞赛或博弈中, 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参与者成为一个局中 人。

 只有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现象称为“ 两人博弈” , 而多于两个局中 人的博弈称为 “ 多人博弈” 。

  (4) 策略(strategies) :

 一局博弈中 , 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 即方案不是某阶段的行动方案, 而是指导整个行动的一个方案,一个局中 人的一个可行的自 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 称为这个局中 人的一个策略。

 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 则称为“ 有限博弈” , 否则称为“ 无限博弈” 。

  (5) 得失(payoffs) :

 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

 每个局中人在一局

 博弈结束时的得失, 不仅与该局中 人自 身 所选择的策略有关, 而且与全局中 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有关。

 所以, 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 是全体局中 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 通常 称为支付( payoff)

 函数。

  (6) 次序( orders)

 :

 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 且一个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决策选择, 就出 现了 次序问 题; 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 博弈就不同。

 (7) 博弈涉及到均衡:

 均衡是平衡的意思, 在经济学中 , 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

 在供求关系中 , 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 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 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 , 此时我们就说, 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 均衡。

 所谓纳什均衡, 它 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

 独裁者博弈( Dictator Games, 简记为 DG)

 是对最后通牒博弈进行修改,取消 响应者对提议者( 分配者)

 所提要求的否决权, 那么, 这个分配者就可以被叫 作“ 独裁者”。

 这种严格不平等条件下的谈判博弈被称为“ 独裁者博弈”。在这里, 响应者没有拒绝的选择, 主要是考察提议者( 独裁者)

 如何分配。

 最后通牒博弈( Ultimatum Games, 简称 UG)

 是一个极度简化的博弈模型:一个提议者和一个回应者就交易中 的 m 元收益价值进行讨价还价。

 提议者出 价x 元( 0<x≤m)

 给回应者, 留给自 己 m-x 元。

 回应者接受, 则回应者得到 x元而提议者得到 m-x 元。

 回应者拒绝, 则双方什么都得不到。

 对于最后通牒博弈, 如果提议者和回应者都是完全理性的, 则当提议者出价给 x 元回应者而留下 m-x 元给自 己时, 回应者将选择接受, 因为选择接受能够得到 x 元, 选择拒绝则什么 都得不到, 能够得到 x 元比什么 都得不到要好。

 提议者知道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考虑, 不论出价多少回应者都将接受, 提议者则出价 x 就会尽量的少,而使自 己所得利益 m-x 达到最大。

 博弈实验中的分配行为即在博弈实验中作为提议者的一方愿意将收益(如金钱、 代币、 文具等)

 分配给回应者的份额。

 1. 2 心理理论的界定:

 “心理理论” 的概念最早是由 Premark &amp; Woodruff 于 1978 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 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所谓一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 我们指的是这一个体能将心理状态加于自己及他人。

 一个这样的推理系统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理论, 首先因为这种状态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其次, 因为这个系统需要预测能

 力, 特别是对其他有机体行为预测能力的支持” (Premark &amp;

 Woodruff, 1978,p. 515) 。

 此后, 发展心理学家采纳并发展了这一观点, “心理理论” 一词本身 的涵义也随之更加丰富。

 目 前, 对心理理论比较: 一致的理解是指, 心理理论包括对他人信念、 意图、 愿望和情绪等心理状态的认知, 通常采用错误信念任务(Wimmer &amp; Perner,

 1983; Sullivan et al. 1994; 方富熹等, 2009) 作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指标。

 一般 4~5 岁儿童能够通过一级错误信念而 3 岁儿童不能, 6~8 岁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Wellman &amp; Liu, 2004; 张文新, 2004; 王彦, 苏彦捷, 2008) 目前, 对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已取得公认, 认为儿童在 4 岁时就获得了 心理理论能力。

 但研究者们同时又认为, 人们的心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而是一个非正式的日常理论, 是一个“框架性” 的或基本的理论, 所以常常把这种心理特点称为常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Henry &amp; Susan, 199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 1 有关心理学的博弈实验研究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 Vernon Smith)

 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 特别是研究了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

 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 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 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 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 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进了经济学。

 目前国内对基于博弈进行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数量并不是很多, 当前国内在博弈实验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上, 主要集中于研究在博弈实验中影响儿童的分配行为的决策情景和在经济博弈中儿童的信任的发展及对在博弈游戏中儿童所表现的公平行为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也有学者基于博弈论的矩阵博弈范式对大学生诚信、 就业选择时诚信缺失、 考试作弊行为等进行研究。

 另外也有学者将博弈论与道德风险、 道德本质等结合在一起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陆劲松 2010)。

 国内有学者曾利用博弈问题探查了儿童的同伴接纳类型与社交策略,

 该研究显示经济学博弈问题可以作为儿童社会化的较好测量工具(穆岩,苏彦捷, 2005)。

 有关学者研究探查了中国文化下小学三、 六年级、 初二、 大学一年级四个年龄组学生在最后通牒 (UG) 和独裁者博弈 (DG) 中的经济决策行为发展。

 研究同时比较了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差异。

 儿童在两个博弈中的提议金额都显示出公平和分享行为,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儿童在 UG 和随后进行的 DG 中的提议分配金额呈减少趋势。

 这个发现与以往国外研究结果明显不同。

 两个博弈的顺序对 UG 没有影响,但对 DG 有影响; 儿童的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结果没有显示显著差异(朱莉琪, 皇甫刚, M.

 Keller, 牟毅, 陈单枝等, 2010)。

 郑璞、 俞国良、 郑友富(2010)

 等研究了利用信任游戏考察 242 位小学 3 ~ 6 年级儿童在经济活动中信任的发展状况 , 其研究结果表明: (1)

 在游戏中, 儿童信任的年级差异显著, 三年级儿童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 而四五六年级儿童信任水平逐渐增高; (2)

 在代表群体做出决策的情境下, 儿童表现出比个体情境下更高的信任水平; (3)

 经济活动中儿童的信任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的信任水平要高于女生。

 博弈范式的引入则为研究儿童的公平行为提供了 新的方法和角度。

 该文主要介绍了 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中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趋势, 并对已有的矛盾性结论进行了 原因分析, 探讨了公平行为的内团体偏差效应、 公平的本质是意图公平还是结果公平、 以及心理理论与公平行为的关系等问题。

 最后, 该文指出今后对儿童公平行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情境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

 2. 1. 1 儿童的博弈实验中的年龄效应 目前关于儿童决策行为的研究还很少, 探查儿童决策行为发展...

篇四:心理学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青少年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姓

 名

 ×

  ×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学

 号

 ×××××××

 学

 院

 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

  ※※※

 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现状:

 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Block 在 1950 年提出了 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这个概念,这可能是心理学界第一次使用 resiliency(心理弹性)这个术语(Block,1996)。而美国心理学家 Rutter、Garmezy 等人于上世纪 70 年代对 resiliency(心理弹性)的大量研究为以后心理弹性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虽然心理弹性已经有着 50 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对于心理弹性的概念、测量工具等方面研究者都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有不同的定义,但总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作为个体品质进行定义、作为一种适应过程进行定义、作为一种适应结果进行定义。作为个体品质进行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作为一种适应过程进行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为一种适应结果进行定义,重点从个体遭遇逆境后的结果性表现来定义心理弹性。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戚、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会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联系程度。在应激研究领域, 一般是指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学术界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已有研究证明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与否与其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关系,社会支持的缺乏与个人的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甚至物质滥用都有显著的负相关。

 关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大量文献已证实社会支持能缓冲压力、逆境事件对身体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个体的身心健康。国内外对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个体行为对应方式的关系研究较为流行,集中领域大多是弱势群体。Daniel Fu 从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视角讨论了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同的影响,揭示了同伴支持很重要。罗鹏程等的研究认为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儿童和贫困大学生的研究,把社会支持作为心理弹性的一种保护性资源,期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对于青少年,研究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的文章较少。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特殊时期,对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关系进行相关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现状,有助于家长、教师及社会心理工作者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社会支持,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

 可行性分析:

 1、 资料准备方面:拥有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可为本研究提供解释依据。

 2、 研究工具方面:采用张文新等修订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和肖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

 3、 研究实施方面:随机选取淮北 4 所初高中发放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可操作性强。

 4、 课题指导者方面:指导老师在学习心理、情绪心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可对指导本论文的撰写提供及时帮助。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研究的关键问题:

 1.了解了解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并调查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特征。

 2.确定初中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3.归纳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和展望。

 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对初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运用 SPSS18.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再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任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得出结论。

 文献分析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与本研究相关的专著、期刊文献等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把握前人研究的现状,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找到本研究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问卷调查:通过对淮北市青少年发放量表并现场收回,从量化的角度对研究结果给予科学的解释,提高研究的说服力。

 三、论文纲要 1、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本次研究的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与工具:包括被试的选取、测量工具、施测过程、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3、结果: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4、分析与讨论: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解释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 5、结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研究的结论,分条列出。

 四、主要参考文献 高丙成,刘儒德.(2011).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类型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34(3),608-612. 金灿灿,侯珂等.(2011).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心理科学,34(6),1353-1359. 李永鑫,聂光辉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6),127-130. 李 志 凯 ,(2009). 留 守 儿 童 心 理 弹 性 与 社 会 支 持 的 关 系 研 究 . 中 国 健 康 心 理 学 杂志,17(4),440-441. 席居哲,桑标等.(2011).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06,607-618. 席居哲,桑标等.(2011).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心理科学,34(3),581-587. 席居哲,左志宏等.(2008).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31(4),995-998. 张琳琳,(2012).大专生情绪弹性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年

 月

 日 日六、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年

 月

 日 日注: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接受学校和学院抽查。

 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接受学校和学院抽查。

【心理学开题报告4篇】相关文章:

1.教育收费自查报告存在的问题(3篇)

2.平安建设自评报告怎么写(7篇)

3.2023最新浪费调查报告(大全11篇)【完整版】

4.2023年度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篇)

5.2023年保险公司实践报告(大全8篇)(范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