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8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232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 ——以甘肃省为例效评价实证研究赵爱玲潘姝(西北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2 甘肃社会科学2012 年第 2 期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绩——以甘肃省为例 效评价实证研 究 赵 爱玲潘姝 (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730070) 提 要:
在借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 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对研究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 键 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绩效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C93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3 — 3637(2012)02 — 0232 — 04 一、 引
言 从经济角度来看, 随着一国经济的 日趋发达, 行政事业单 位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会逐步增加, 从温饱型社会 向富裕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社会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 求程度会越来越高。截至 201 0 年,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 额为 1 0 4 , 099. 75 亿元, 扣除负债后净资产总额 68, 929. 65 亿 元 ,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 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 1/ 3 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还以每年 17%左右的速 度持续增长, 而在某些西部欠发达地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规模甚至超过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国 有资产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在国有资产总量中所 占比重也持续 上升, 但长期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定位 常常是重视与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也主要 是围绕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没有提高到应有的程度与水平, 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与管理绩效评价手段相当滞后E
。
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 政府应转变职能, 回归到公共 服务提供者地位, 树立服务意识和成本与效率观念, 增强对社 会公共需求的回应力。而实现公共资产管理活动的投入产出 效率与服务质量目标的根本渠道在于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 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绩效评价。笔者认为, 要想获得有效的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 必须首先明确产权主体。从行政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历程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 权主体很显然不属于国家、 中央政府, 而只能归于全体公 民。
在多重公共委托代理关系下, 公民将管理资产的责任委托给政 府 , 而政府在接受委托后, 又将这一资产管理职能委托给行政 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既是政府进行资产管理的执行人, 同 时也可以视为资产管理事务的受托人, 其最终必须忠于全体公 民( 委托人) 的利益 , 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研究我国行 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对于提升其资产管理的财 政效率 、 降低运营成本, 减少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 , 稳固政 权基础 , 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 明确、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责任职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 选择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行政事 业单位国有 资产 管理绩效 目前, 国内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非 常少, 且尚未形成一套正规的绩效评价体系。从现行条件来看,
只能借鉴国有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比较常见的分析评价体 系有:
杜邦分析体系、 沃尔分析体系、 帕利普分析体系、 哈佛分析 体系以及我国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和 中央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等。但是深人分析上述国有企业绩效评 价体系我们不难发现, 适合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 方法以及指标, 借鉴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上面临着一系列 无法逾越的障碍。( 1)评价目标不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追求的是公共效益, 也就是说进行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有 限的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 从而避免资 产闲置浪费而带来资产流失的现象, 故而设计指标要考虑到管 理人员主观定性评定, 不能单纯的运用硬性定量指标; 而国有企 业绩效评价指标更看重其经营成果最大化 , 核心在于财务指标 的选择, 权重也相对较大, 这显然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绩效的目标。(2) 资产来源不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多数来源 于政府拨款, 社会捐赠, 各级单位再次分配等, 其收益呈现非货 币性的特点; 而国有企业资产来源于市场交易行为, 资产的购 置、 使用、 处置均呈现货币性的特点, 绩效评价指标都可通过货 币性、 公式性的指标进行衡量。(3)会计核算基础不同。我国现 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 现制, 当收入实现和收到款项或费用发生与支付款项不在同一 会计期间时, 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 和运行成果, 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 价值相背离, 而这与企业会计核算大相径庭 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 解决上述 难题 , 在现有的可执行方法中, 选择模糊层次分析法最为妥当。
该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将特定的经济、 管理领域 中的问 题 , 制定为要达成的总目标, 如“ 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绩效评价” ; 然后将问题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元素, 如配置、
制度 、 使用、 处置、 清查等指标; 再按照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将元 素按其层次的不同再进行聚集组合,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 构 ; 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 供决策的方案、 措施等) 相对 于最高层( 总目标) 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 的排序问题 J。权重的确定主要依据专家打分定性得出, 再以 。
管 理 233 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 , 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 , 将一些隶属 关系不清、 不能用定量指标进行考核的因素定性化, 适用于对 规律不明晰事务的整体评价 。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的特殊性质, 使得模糊层次分析法成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不二之选。首先,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具有多目标性, 它最终由层级组 织来落实, 并通过各个级别不同、 部门不同的行政人员对资产 进行分配、 使用 、 处置等一系列管理, 进而作用 于整个管理系 统。所以说, 除了模糊层次分析法, 目前我们还无法找到一种 替代方法, 能够将如此多的目标分解和落实到下属机构和部 门, 并通过它变成 日常行政行为。其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的管理需要有明确的绩效 目标, 并且需要将其转化成具体、
可测定的指标。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要求, 也是行政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选择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最根本的原因。
在处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 应该做到提出任务、 形成 目标后 , 进行设计 评价指标 , 与一般的统计活动过程一样 , 需要对数据处理分析,
得出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最终在验证方法的同时, 给予试 探性合理化建议。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逻辑框见下图 1所示。
图 1
模糊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运用过 程 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及实证 分析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原则 , 将指标体系设计成三层 , 第一层是 目标层, 即我国行政事 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第二层是标准层, 主要考虑六方 面的因素:
配置指标 、 制度指标、 使用指标、 处置指标、 清查指标 和社会满意指标。第三层是措施层 , 具体内容见图 2所示。
在我国部分欠发达地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我国国 有资产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规模和比例 , 甚至超过企业经营性 国有资产。本文选取甘肃省为例, 在确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基础上, 把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 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我们知道, 案例分析的样本数 量以及范围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否则难以得出科学、 合理、 与 实际相符合的结论。因此笔者在选择调查对象时, 选取了不同 层次、 不同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 从部门角度来看, 包括了街道 办事处、 公安消防队、 看守所 、 基层税务所、 财政局、 派出所和小 学、 高校、 煤炭管理局 、 医院等; 从层级角度来看, 包括了省、 市、
区( 县) 、 镇 、 乡等。本文研究的 目的在于对甘肃省行政事业单 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水平进行估计 , 同时分析出建立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 否合理、 科学, 最终总结出影响和制约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国 有资产管理绩效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对策建议。所以 案例的分析只是为达到此 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不是 目的本 身, 故此不具体标明调查问卷回收的单位名称。
我 国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绩 教 管 理 评 价 I
I配 置 指 标I
制 度 指 标l
使 用 指 标l /奉\
黜 I
奁 指
I
社 会 满 意 指 柄
瓷 血 配 配 配 配 置 置 置 有 纳 执 规 入 行 定 部 财 的 门 务 配 预 会 置 算 计 指 管 制 标 理 度 资 资 盘 盘 瓷
建 立 和 和 和 执 执 执 行 行 行 资 宙 产 计 产 入 和 座 考 臀 评 记 制 制 度 建 建 立 立 瓷 峦 盘 使 使 用 用 内 与 部 财 管 务 理 管 情 理 况 结 瓷 处 置 资 产 循 环 公 开 、
公 正 、
公 皿 原 则 处 置 资 产 产 程 遵 序 守 规 政 范 府 处 置 资 苴 资 位 基 财 本 务 情 蒲 况 清 查 资 产 损 益 认 定 行 行 政 政 事 事 业 业 业 茁 盥 位 位 是 是 否 否 具 具 有 有 社 社 会 会 行 政 事 有 效 利 用 情 况 置 与 政 府 采 购 适 应 情 盟 位 是 否 具 有 人 力 资 理 情 情 况 况 信 息 管 理 制 非 税 收 入 A
口
_一
管 蛊 贡 誉 献 资 谭 贡 献 -一
况 。
。
一
度 情 况 情 况 情 度 理 的 规 定 况 _一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结构 图 ( 一)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从完善政府的职能,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容 易存在问题出发, 以 2006 年 5 月 30 日, 财政部公布了《 行政单 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以及同年 6 月 7 日 公布的《 事业单 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的相关信息为依据, 将绩效评价体 系的影响因素分成 6 大指标, 具体内容见表 1。
( 二 ) 构造两 两比较判 断矩 阵 递阶层次结构建立 以后, 根据各层因素间的隶属关系, 下 层因素以上层某因素为准则, 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 比较判断矩 阵。比如, 上层因素 A 对下层因素 B1, B2 , ⋯ , Bn 有支配关系,
那么就可以建立以 A 为判断准则的 B1, B2, ⋯ , Bn 两两比较判 断矩阵。如果该矩阵记为 C , 则 C = ( C ) (其中 i = 1, 2, ⋯ , n; j =1, 2, ⋯ , I1 ) 。C 的值 由Bi , Bi 两两比较确定。通过 1 —9 比 率标度法对比较结果加以量化, 如表2 所示。
本文根据表 1, 选取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中负责资产管理 的相关专家与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 性进行打分, 最后得到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三) 计算各元素的相对权重,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在构造了两两比较判断矩阵以后 , 就要开始定量计算 , 以 确定下一层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 并进行 致性检验。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 YAAHP 软件计算判断矩阵 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w , 所得特征向量就 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即权数的分配。Bj 对 A 的权重 分配集为 W = {w 。
, w ⋯ ⋯w
}。
W :{0. 2433, 0. 1577 , 0. 3284, 0. 1169, 0. 0895, 0. 0641} .
一~. max = 6 . 0 13 3 W = {0. 1235, 0. 2250, 0. 5007, 0. 1508} , ~. max =4. 0000 W2= {0. 5938, 0. 1565, 0. 2497} , kmax =3. 0044 w 3= {0. 1599, 0. 2726, 0. 5675} , hmax :
3. 0000 W4 = {0. 3400, 0. 5072, 0. 1528} , hmax =3. 0000 W :{0. 1454, 0. 0. 2650, 0. 5896} , hmax =3. 0000
234 甘肃社会科学201 2 年第2 期 w 6= {0. 3400 , 0. 5072, 0. 1528} , hmax =3. 0000 表 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 级指标 备注
资产配置 有规定的配备 标准Cll 配备标准与其职能适应度、 定额定员标准、
与 其他单位共享资 产比 重、 资产配置效率 资产配置纳入部门预算 按照部门预算的规定配置资产、 预算编制
精细 化、 配置资产价款与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相符合 配置指标 管理c1 2 B 1 资产配置执行财务会计 制度81 3 资产取得时以实际成本记账、 盘盈和接受 捐赠有凭据
资产配置与政府采购适 应情况c1 4 资产购置纳入政府采购项目的比重、 委托 采购代理机构的比重
建立和执行资产入库登 记制度情况C 2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严把数量、 质量关 1
制度指标 1 1 2 建立和执行审计和考评 制度情况c22 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以及资产管理进行审 计、 建立单位法人代表和资产管理责任人 离任审计检查制度
建立和执行资产信息管 理制度情况C2 3 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对国有 资产进行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
我
国 行
政 事
业
堕
位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资产利用率、 资产使用寿命率、 资产出租出
借率主要固定资产构成、固定资产利用率、 固定资产收益率、
资产有效利用情况c31
、指标财政性资金使用 使用指标 效率、 资产闲置率
B3 资产使用内部管理情况 c32 定期清查、 账、 卡、 实相符、 无形资产的管理 资产使用与财务管理结 对外投资、出租出 借专项管理、 信息披露及 时、 风险控制得当
合c33
出售、出让资产采取拍卖、 招投标、 协议转 让等市场竞价方式以及国家法律、 法规规 定的其他...
篇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4财 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财讯
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沈彦军 摘
要:“十三五”时期,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巨大成果,预算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基本确立。从“控制取向”到“绩效导向”是我国预算改革理念的重要转变,其深刻影响了我国各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对“十三五”时期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概述,结合当前形势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讨论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形势下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财务管理模式;业财融合 “预算是庶政之母”,作为现代财政管理的产物,预算所具备的财政资金分配功能、公共资源配置功能、行政管理功能、社会政策功能,使其不仅成为政府履职的财力保障,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预算绩效具有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四个特征,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是将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方法融入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运行监控为保障,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关键,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本质仍是预算管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改善政府治理,提升治理水平。二是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和责任归属。三是促进政府内外预算参与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四是增强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十三五”时期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基本概述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财政支出的效益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预算绩效理念也逐步引入我国。“十二五”期间,财政部首次正式提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确立完整意义上的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做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适时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并取得重大成效。
(1)预算绩效管理顶层设计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拓展绩效管理层级,通过将各级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及政策项目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构建起全方位预算管理格局。通过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建立起全过程管理链条。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完善了全覆盖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并对其建章立制,推进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创新绩效评估评价方法,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成果显著,逐步系统构建起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
(2)中央和省级部门初步构建以项目支出为主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会议费等 12 类项目支出设置共性绩效指标 109 条,分 18 个行业领域,100 多个行业类别,500多个资金用途设置 5000 多条指标,初步建立绩效指标标准体系,推进中央和省级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实现绩效目标管理管全覆盖。通过跟踪收集绩效目标值,对执行情况特别是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执行偏差和目标完成的可能性进行预计,提出纠偏措施、形成跟踪报告、及时整改,强化结果运用,基本实现绩效运行监控全覆盖。
(3)地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初步建立。截至目前全国 31 个省份均已出台贯彻实施意见,新疆、河北、福建、山东等 18 个省份的 80 多个地市、110 多个县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如四川省财政厅、省纪委、省监察委、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联合印发《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浙江省发布《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天津、河北等 10 个省级财政部门新设绩效处,全国 30 多个省份、40 多个地市、200 多个县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专门机构。2018 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绩效评价工作,评价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专家和第三方力量参与之深前所未有。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健全评价结果挂钩机制,让绩效管理的制度长出牙齿。
虽然“十三五”期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巨大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绩效意识和理念尚需提高。部分地区和部门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部分资金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没有充分体现“谁花钱,谁负责”的原则;传统预算管理中“保基数、分增量”的惯性思维尚未扭转,缺乏内部挖潜、节支增效的行动自觉。二是“最后一公里”尚未全部打通。部分部门和单位的财务管理统筹能力有待加强,“业财融合”不紧密;个别地区改革进展偏慢,特别是市县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存在本领恐慌和畏难情绪。三是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保障还需加强。核心指标和标准体系还不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还显不足;第三方机构支撑力量还需充实培育和引导规范;绩效与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融合不足。
二、针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概述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对行政单位预算资金及其他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调度和监督等万方数据
125
财 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财讯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收入管理、结余管理、资产管理、应缴款项和暂存款项管理等。做好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重要举措。
为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各行政单位均按照 2014 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对各级政府提出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要求,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同时,为提升行政单位的治理水平,规范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促进实现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流程化、标准化,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各行政单位按照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制定了内部控制手册、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汇编、编制了内控流程指南和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综上,当前我国各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块化现象突出,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分散开发,不能相互衔接、无法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管理效率低,管理成本增加,信息“孤岛”现象突出,难以发挥财政大数据的作用。
三、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给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 (1)对预算管理方面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预算绩效管理是对传统“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预算管理的完善,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传统预算管理控制取向的特点决定了其编制和执行的环节无法形成逆向动态可溯的反馈机制,无法形成预算全过程的管理闭环。从“花钱办事”的单向二维升级为“花钱办事问效”的立体循环,从“预算花了完事”到“注重项目实效”的转变,决定了预算管理各环节必须以预算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托项目库对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预算支出以预算项目形式全部纳入项目库,加强跨年度项目支出与各年度预算的衔接。基于业财融合,要求人人懂会计,树立“先谋事后排钱”的理念,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的原则,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将会计核心环节——会计判断前置于项目储备的预算编制,强化顺向环环相扣的控制机制。
(2)对收支管理方面的具体影响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决定了必须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各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也就明确了收支管理责任,有助于各行政单位将财务收支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开展的紧密结合,拓宽会计的管理职能。各行政单位要强化收支管理的合规性、合法性与追求绩效的融合,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否则,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将会打折扣。
(3)对资产管理方面的具体影响 优化资产配置,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有效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构建资产长效管理机制,都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应有之意。将资产管理嵌入预算绩效业务各环节,建立财政资金形成实物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准确核算和动态反映资产配置、价值变动、存量等情况,形成会计核算和实物资产管理的双向控制,确保账实相符,全面准确反映资产的价值信息。依托存量资产信息审核资产配置预算,测算资金需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增强预算执行的绩效性。
四、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优化对策 (1)加强业财融合,推动实现会计职能对外拓展,全面提升行政单位财务综合管理水平。预算绩效一体化对会计职能的拓展、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提出新的要求。实现传统会计工作反映和控制(核算与监督)职能向参与决策的管理职能的拓展,有助于单位微观管理水平的提升。
(2)推动预算绩效信息管理系统融合与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政府版的 GRP(Government Resource Planning )。参考企业 ERP 理念,秉承“一次录入,全局共享”理念,将各类管理信息体统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努力整合到一个信息系统内部,实现对单位基础信息和会计核算、资产管理、账户管理等预算信息与绩效管理的有效融合,以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五、结语 各行政单位要加快预算管理改革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对现有预算管理手段、信息化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提高数据管理能力,夯实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加强对政府预算会计信息、财务会计信息和成本会计信息的分析应用,为更好地服务政府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 号. [3]薛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陈伯英.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经贸,2014(22). [5]陈选.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经贸,2016(09). [6]黄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5). [7]许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9(24). [8]樊林红.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指标的构建[J].知识经济,2020(04).
万方数据
篇三: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研宪考考2015年第33期(总第2665期) 仟 政 事 业 性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绩 致 评 价 指 标 俸 系 设 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谭 静 中 国 财 政 杂 志 社 李艳芝 摘 要 :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并探 索适合我 国国情的行政事业性 国有资产管理 绩效 评价体 系是 国有资产管理突破 性进展和公共财政管理 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绩效 指标的合理设计则是整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的重点和难点。应 当 按照差异化的设计思路 ,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评价指标 ,具体包括资产保障水平、 资产管理能力、资产运行 效率、资产管理 与运行效果等 四个 一级指标和若干个 二 级 、三级指标 。关键词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绩效指标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8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 —3151( 2015) 33 —0025 —16 一、 评 价 指 标 的 分 类 和 分 层 应 当 分 类 别 和 分 层 次 的 设 计 行 政 事 业 性 国 有 资产 管 理 绩 效 评 价 的 指 标 体 系 。
所 谓 “ 分 类 别 ” 是 指应 当根据行 政 性 国有资 产 和事业 性 国有 资产 管理 绩 效 目标 和评 价 重 点 的不 同分 别 设 计 其绩 效评 价 指 标 ,区别 确 定 其 指 标 权 重 和 指 标 标 准 。所 谓 “ 分 层 次 ” ,则 是 指 应 当本 着 全 程 评 价 、重 点 突 出 的 原 则 将 行 政 事 业 性 国有 资 产 管 理 绩 效 评 价 的 指标 分 为 三 个层 次 ,即一 级 指标 、 二 级 指 标 、三 级 指 标 。其 中 一 级 指 标 突 出 的 是 资产 管 理 的过 程 性 和 共 性 ,行 政 性 国有 资 产 和 事 业 性 国有 资产 管 理 的绩 效 评 价 的一 级 指标 可 以 相 同 。二 三 级 指 标 是 对 一 级 指 标 的 细 化 和 具 体 化 ,可 以根据 不 同类 资产评 价 的侧 重 点 而差 异 化 设 计 。
( 一 ) 分 类别 设计 评 价指标 。
基 于 行 政 单 位 和 事 业 单 位 职 能 的 不 同 ,行 政 性 国有 资产 和事 业性 国有 资 产也 各 有特 点 ,其 管 理 目标 也各 有 侧 重 。行 政 性 国有 资 产 更 强 调 配 置 的财 政 主导 性 ,资产 的使 用 性 和消 耗 性 、资 产 的安 全 与完 整性 。
因此 ,行 政 性 国有 资 产管 理 的 目标 应该 是 保证 国有 资产 的安 全 性 与完 整性 、促 进行 政性 国有资 产 占用 的公平 、提 高 国有资 产 的 使用 与管 理效 率 、实 现行政 性 国有 资 产 管理 的法 制化 、实 现行 政性 支 出 占 比的逐渐 减 少 和推 动行 政机 构支 出信 息 的公 开 与透 明。事 业 性 国有 资 产则 更加 强 调和 突 出公共 性 和服 务性 ,其 管 理首 先要 确保 公共 产 品 和公 共 服务 的有 效 、高质 量供 给 ,同 时 还 要 兼 顾 事 业 性 国 有 资 产 配 置 和 运 营 效 率 的提高 。通 过合 理 配置 、科 学使 用 、规 范处 置 、
锯崭硒宪考考2015年第33期(总第2665期) 高效 运 营事业 性 国有 资产 ,继 而 引 导并 推 动公 共 财政 支 出结构 的科 学 与合理 ,提 高财 政 资金 的使 用效 益 和财 政 预 算 的公 开 、透 明。
因 此 ,对 行 政 性 和事业 性 国有 资 产 管 理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的 设 计 应 当严格 以行 政 性 和 事 业 性 国有 资 产 的 特 点 和 目标 为依 据 ,在 强调 共性 的 同时更 应 突 出各 自评 价 的 侧 重 点 。
具 体 而言 ,对 于 行政性 国有 资产 管 理绩 效评 价 指 标 的设 计 应 当 重 点 突 出 与 反 映 行 政 单 位 占 有和使 用 国有 资 产 履 行 职 能 的效 率 及 质 量 以及 行政单 位 在履行 各项 职能 过程 中节省 财 政 资金 、 减轻财 政 负担 的情 况 。
x,1-于事 业 性 国有 资产 管 理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的 设 计 则 应 重 点 突 出 事 业 单 位 占有 、使 用 国有 资产 提供公 共 服务 或公 共 产 品 的 效率 和质 量 。
当然 ,在 指 标 标 准 的确 定 上 ,行 政 性 国有 资产 管理 应 当做 到“ 以最小 的投入 获 得最 大 的产 出” 的 目标 ,尽量 降低 行 政 单 位 的 运行 成 本 ,尤 其是 要 降低 “ 三 公 ” 支 出 。因 此 ,从 行 政性 国 有 资 产 的 规 模 上 看 ,并 非 越 大 越 好 。事 业 性 国 有 资产 管理 则有 所不 同 ,其 规 模不 能 简单 地 用 多 或 少 来 衡 量 ,事 业 单 位 的运 行 成 本 应 当 是 越 少 越 好 ,而 业 务 发 展 资 产 则 应 与 社 会 公 众 的 实 际 公 共 需求相 适应 。总之 ,分类设 计 行政 性 和 事业 性 国 有资产 管 理绩 效 评 价 的 指 标 是行 政 事 业性 国有 资产 管理 的 必 然 要 求 。但 是 ,本 文 限 于篇 幅 ,不 能 全 面 展 开 对 两 大 类 资 产 分 别 设 计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仅设 计 一些 共性 指标 供借 鉴和参 考 。
( 二 ) 分 层 次 设 计 评 价 指 标 。
行 政 事业 性 国有 资 产 管 理绩 效 评 价 指标 的 设 计 采 取 分 层 次 设 立 的 模 式 ,即 分 为 三 级 指 标 。
首 先 根 据 行 政 事 业 性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的 特 点 和 绩 效评 价 的重 点设 计 一 级 指标 。行 政 事 业 性 国有 资产 管理 的一 级指 标可 以分 为 资产保 障水 平 、资 产管 理能 力 、资 产 运行 效 率 、资 产 管 理 及 运 行 效 果 指 标 四 类 核 心 指 标 。
每 个 一 级 指 标 又 可 以 下 设 几类 二级 指 标 。资 产 保 障水 平 指标 可 以包 括 资产规 模 、资产 结构 、资产 质量 、占用公 平 性 等 二 级 指标 ;资产 管 理 能力 指 标 包 括 组 织 机 构 、制 度 建设 、人 员保 障 、信息 管理 等二 级指 标 ;资 产运 行 效率 指 标主 要 包 括 资 产 使 用效 率 、处 置 效 率 、财 务管 理 等二级 指标 ;资 产管 理 与运 行效 果 指标 包 括 资 产 安 全 性 、日常 运 行 效 果 、公 共 职 能 履 行 效 果 以 及 社 会 满 意 度 等 二 级 指 标 。
在 不 同 的 行 政 事业 性 国有 资 产 管 理 绩 效评 价 工 作 中 ,一 级 、二 级指 标 的设计 可 以基 本 参 照 本 体 系 的思 路 和 逻 辑 。
各 个 二 级 指 标 又 下 设 多 个 三 级 指 标 ,j级 指 标 的设计 则应 当充 分体 现不 同单位 、不 同资产 的 差 异 性 ,可 以 视 具 体 评 价 范 围 和 评 价 需 求 而 设 定 ,本 文 仅 提 供 一 些 指 标 供 参 考 。
二 、指 标 内涵 与赋 值 标 准 根 据行政 事 业 性 国有 资 产 管 理 绩 效 评 价 指 标确 立 的基本 原 则和 资产 管理 重 点 ,按 照三 级 指 标 的设计 思路 ,本 文拟 提 出 以下具 体 指标 及标 准 供 参 考 。
需 要 特 别 说 明 的 是 本 文 并 未 就 三 级 指 标 的确立 进行 全 面列举 ,只是 给 出 了部分 指 标 和 赋 值 标 准 供 参 考 。
在 绩 效 评 价 工 作 开 展 过 程 中 还应 当根据具 体 情 况 设 计 个 性 化 指标 并 根 据 实 际 需 求 适 当 调 整 赋 值 标 准 。
( 一 ) 资 产保 障水平 指标 。
资 产 保 障 水 平 ( A 1) 指 标 主 要 是 反 映 行 政 事 业单 位存 量 资 产 的信 息 。通 过 该 指标 并 结 合 行 政事 业单 位 的实 际资产 需 求情 况 ( 可 以通 过 人 员 构成 、具 体职 责 等 加 以反 映 ) 可 以很 好 地对 比分 析 出行 政事业 单 位 正 常运 行 和公 共 职 能 实 现 的 保 障程 度 ,很 好地 反 映各 级财 政部 门对行 政 事 业 单 位运 行及公 共 事业 发展 的支 持 与保 障程度 ,很 好 地 评 估 出行 政 事 业 性 国 有 资 产 配 置 的 公 平 性 。
具体 而 言 ,资产保 障水 平 指标 主要 包 括 资产 规 模 指 标 、资产 结构 指标 、资产 质量 指 标 、占用公 平 指 标 四项 二 级 指 标 。
1.资 产 规 模 指 标 ( B 11) 。
资 产 规 模 指 标 主 要 是 从 总体 上考 察 行 政 事 业 性 国有 资产 的 配 置 情 况 ,可 以通 过 国有 资 产总 额 、国有 净 资 产 总额 、 非经 营性 资 产 占 比、经 营性 资产 占 比等 三级 指标 反 映 。
国有 资产 总额 ( C111) 是 指 行 政 事业 单 位 占 有 、使 用 的 国有 资 产 总 额 ,是 包 含 负 债 在 内 的行 政 单位 或 事业 单位 占有 和使 用 国有 资 产 的 总和 , C 111 属 于 参照 指标 ,可 以不 考 虑 赋 值 ;国有 净 资 产 总额 占比( C112 ) 是 减 去 负 债后 的行 政 单 位 或 事 业 单位 占有 和使 用 国有 资 产 的总 和 占全 部 国 有 资 产 的 比 率 ,即C112 = ( C111 一 负 债 ) / C 111 X 100% 。C 112 属 于正 向指标 ( 即指 标值 越 高分 值越 高 ) ,指标 值 /> 80% 的计 100 分 ,80% > 指 标 值 ≥60% 的计 80 分 ,50% ≤指标 值 < 60% 的计 60 分 ,指 标 值 < 50% 的 计 40 分 ;非 经 营 性 国有 资产 占比 ( C 113) 是 指单 位 用 于 非 生 产经 营 目的的所有 国有 资 产 的 总 额 占单 位 全 部 国有 资 产 的 比例 ,C113 = 非 经 营性 国有 资 产 总 额/C111 X 100% 。C1 13 也 属 于正 向指 标 ( 即指标 值 越 高 分 值越 高 ) ,计分 标准 同上 ;经 营性 国有 资 产 占比 ( C 114 ) 是指 单位 用 于 生产 经 营 的 国有 资 产 占单 位 全部 国有 资 产 的 比例 ( C 114 = 经 营 性 国 有 资 产 总 额/C 111 × 100% ) 。
随 着 未 来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改革 的不 断推 进 ,实现行 政 事业 单 位 与经 办 实 体 的脱 钩 是 必 然 趋 势 。因 此 ,C 114 属 于 负 向 指 标 ( 即指 标 值 越 低 分 值 越 高 ) ,指 标 值 ≥80% 的 计 40 分 ,80% > 指 标 值 ≥ 60% 的 计 60 分 , 50% ≤指 标 值 < 60% 的 计 分 区间 为 80 分 ,指 标 值 < 50% 的计 100 分 。
2.资产 结 构 指 标 ( B12 ) 。资 产 结 构 指 标 主 要 是反 映 行政 事 业 单 位 占用 的 国有 资 产 中 固定 资 产 、流动 资产 、对外 投 资 、无 形 资产 以及 其他 资 锯衙硒宪考考2015年第33期(总第2665期) 产 的构 成 情 况 。
固 定 资 产 中 又 包 括 土 地 、办 公 用 房 、车辆 、大 型仪 器 设 备 的 规模 及 占 比情 况 。具 体 可 以包括 固定 资 产 占 比 、流 动 资产 占 比、无 形 资产 占比 、对外 投 资 占 比、其 他 资 产 占 比等 三 级 指 标 。① 固定 资产 占比 ( C 121) 是 指 单位 固定 资 产 总 额 占全 部 国 有 资 产 总 额 的 比例 ,即 C 121 = 固定 资 产总 额/C 111 X 100% 。
固定 资 产 占 比指标 还 可 以细 化 到 土 地 面 积 及 价 值 、办 公 用 房 面 积 及 其 总 价值 、公 务用 车 和业 务用 车数 量 及 其 价值 、通 用类 办公 设 备 和 专 用 类 办 公 设 备 数 量 及 其 价 值 等指 标 。
以某高 校 为例 ,可 以设计 诸 如 教室 总 面 积 、图 书 馆 座 位 拥 有 量 等 指 标 ;流 动 资 产 占 比 ( C 122) 是指 单位 流 动 资产 总额 占全部 国有 资 产 总额 的 比 例 ,即 C 122 = 流 动 资 产 总 额/C 111 X 100% ;无 形资 产 占比 ( C123 ) 是 指 单 位 无 形 资产 总额 占全 部 国有 资 产 总 额 的 比例 ,即 C 123 = 无 形 资 产 总 额/C 111 X 100% ;对 外 投 资 占 比 ( c 124 ) 是 指对 外 投 资 资产 总 额 占全 部 国有 资产 总额 的 比例 ,即 C 124 = 对 外 投 资 总 额/C 111 X 100% ;其 他资产 占 比 ( C 125 ) 是 指 其 他 资 产 总额 占全 部 国有 资 产 总 额 的 比例 ,即 C125 = 其 他 资 产 总额/C111 X 100% 。
以上 几个 指 标 除 了 C124 指 标 为 负 向指 标 , 其 他几 个 指标 均为 两端 型指 标 ( 即指标 接 近标 准 值 或平 均值 绩效 分 数就 越高 ,趋 向于两 端 的分 值 渐 低 ) ,可视 具体 情 况为划 定 得分 情况 。
3.资 产 质 量 指 标 ( B13 ) 。资 产 规模 指 标 和 结构 指 标仅 仅 是 反 映 资 产 数 量 及 其 分 布 的 基 本 指标 ,而 资产 质量 指 标则 是反 映 资产 是 否具 有 实 用 价值 以 及 价 值 大 小 的 重 要 指 标 。B 13 可 以主 要通 过 固 定 资 产 可 用 率 指 标 ( C 131) 加 以反 映 。
只有 确 实具有 使 用 价值 的 国有 资 产 才 是 真 正保 ①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当根据拥有资质的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为准。
指标 的设 计 上 ,本 文 所 列 举 的指 标 设 计 更 加 全 未 一一 列举 。在 具体 评价 工作 实践 中 ,应 根 据选 面 、规 范 、逻辑 性更 强 。另外 ,本 文 坚持 差 异化 的 取 的评价 对 象不 同 ,在 该设 计指 标 体 系 的基 础上 指标 设计 思路 ,仅 就一些 共 同点 和 相 似指 标 给 出 有 针对 性地 设计 更加 具体 的指 标 体 系 ,不 可 简单 总体 建议 ,对 于 更 加 具 体 的第 二 、第 三级 指 标 并 的采取 “ 一 刀切 ” 模式 。
表 1 行政 事 业性 国有 资产 管理 缋效 评价 基本 指标 框 架 ( 仅供 参 考 ) 指 标 公 式 权 重 单 位 名 称 一级 指 标 ( A ) 二 级 指 标 ( B) 满 分 :100 分 ( % ) 样 本 值 修 正 值 标 准 值 评 价 分 三 级 指 标 ( C ) A 1 资 产 保 障 水 平 满 分 :100 分 11.82 B11 资产规模 13.94 C 111 国 有 资 产 总 额 ( 万 元 ) c l 12 国 有 净 资 产 总 额 占 比 ( % ) ( C 111 一负 债 ) /C 111 × 100% c 113非 经 营 性 国 有 资 产 占 非 经 营 性 国 有 资 产 总 额...
篇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资产使用绩效管理的新模式□ 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课题组近年来,一方面,随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深入,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随之提高,“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 ,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资产管理绩效成为需要。另一方面,绩效管理在国内蓬勃发展, 理论研究、 实践探索不断深入, 特别是财政部 《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全国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涵盖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的工作程序,促使探索资产使用的绩效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高绩效成为需要和可能。江苏常州市从 2006 年开始绩效评价探索以来, 先后开展了项目 资金评价、 行业评价、 部门综合评价, 探索了联动评价、 跟踪评价模式,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实现了 跟踪评价与联动评价同推进, 资金总量和评价范围全扩大, 经验总结和结果运用齐深入, 单位管理与评价水平双提高的绩效评价工作局面。2011 年, 试点预算绩效管理, 实行对财政专项资金从预算绩效目 标设定、 预算执行绩效跟踪、 到项目 完成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整个过程开展评价的管理新机制。
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为开展资产的绩效管理工作积累了 经验, 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一、常州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1.处置程序规范化印发 《常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从处置范围、 处置方式、 处置审批、处置收入管理等全方位、 多角度严控国有资产处置行为, 实现资产处置 “四统一” , 即统一的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式, 所有资产处置均需填报 《常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统一的资产处置流程,形成了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 财政业务处室复核、 资产管理处审批的处置程序; 统一的报废资产交易平台, 报废资产均委托常州市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统一的处置收入收缴方式,资产处置收入纳入政府非税收入,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出台《关于明确常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通知》,严格控制资产报废报损行为,充分发挥资产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绩效最大化。
2011 年度累计审批处置各类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14103.29 万元。2.日常管理信息化按照 “统一平台、 纵横联网” 的目 标, 构建 “江苏省常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 除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资产外, 所有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均纳入系统管理, 实行数据库实时更新, 资产购置及时登入系统, 资产处置纸质表、 信息系统“双轨制” 运行, 形成日 常监控、 定时检查、 年底对账机制, 实行国有资产动态、 规范、 有序管理。3.电子废物处置专业化制定 《常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电子废物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 “统一回收、 专业处置” 的原则处置电子废物。
经批准同意处置的计算机、 打印机、 传真机、 复印机、 投影仪等电子废物, 依据保密要求先行拆除涉密存储载体交保密局, 后按季统一由市产权交易所回收, 再委托列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名录的定点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单位专业处置利用, 防止电子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维护生态安全。
2011 年度共计处置电子废物 4888 件, 账面原值 3539.83 万元。4.房屋公车处置联动化市财政联合市公安、 房管、 国土、 工商等部门出台了 《关于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管理的通知》, 明确市财政部门负责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 车辆等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公安、 房管、 国土、 工商等部门配合做好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管理工作, 形成国有产权变动分工明确, 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从根本上杜绝了 单位未经财政审批自 行处置不动产、 机动车辆绩效管理JIXIAO GUANLI
1220122012 年第 12 期 总第 57 期行政事业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财务财务与与的行为, 保证了 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2011 年度共计处置土地房屋 7 件次, 面积 10.01 万平方米, 车辆 67 辆,账面原值 1471.06 万元。5.国有资产出租市场化市财政联合市监察部门于 2009 年印发了 《常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暂行办法》,形成 “明确管理范围、 合理设计流程、 规范操作交易、 按季申 报审批、 强化收益监管” 的操作模式, 扭转了一贯以来的单位自 行出租造成的随意性大, 管理混乱, 合同不规范, 租期过长的局面, 迈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台阶, 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 实现国有资产最大收益。
2010、2011 两年累计成功招租 692 项, 实现年租金成交总额 4169.88 万元, 与原租金收入相比净增 1070.18 万元, 增长率高达 34.53%,效果明显, 成绩显著。6.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审批严格化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 《常州市市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严格控制和规范市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 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做到资金来源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审批, 申报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 原有投资项目 无收益的不予审批。
2011 年度累计批复同意事业单位对外投资 8 项,投资总额 11692 万元。7.陈列品管理有序化针对陈列品类国有资产普遍存在价值难以估量,管理无序的现状, 出台 《关于加强常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陈列品管理的通知》, 从职责分工、 入账价值、 日 常管理要求、 出租出借、 处置审批等五个方面规范陈列品类国有资产管理, 逐步形成分工明确、 全程监控、 有序管理的机制, 确保陈列品类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二、资产管理亟需完善的方向1.制度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市制定了 资产使用管理、 资产处置管理等有关制度, 但在资产配置、 产权登记、 产权界定、 收益管理、 资产统计报告等方面还存在空白 。2.配置标准体系有待探索构建目 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配置环节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配置、 重复配置、 盲目 配置的现象为充分提高资产使用绩效, 规范国有资产配置行为, 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3.使用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 政府分级监管, 单位占有、 使用的管理体制, 财政代表政府负责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
目 前在使用监管方面尚需加强。
一是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 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未建立调剂、 处置制度; 二是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设立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资产处置、 收益等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4.信息系统急需整体性升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虽已初步建立, 实现了 资产管理手段的更新, 但是与资产管理最新要求尚有差距, 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政府采购信息系统暂未有效衔接。
二是资产管理购置、 使用、 处置分析预警功能未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类汇总统计功能尚 不健全。
四是系统数据完整性有待加强, 信息不详、 价值出入、 类别归属不准等问题尚有存在。
五是需进一步开发资产配置预算等相关功能。5.绩效管理有待探索性实施针对国有资产面广量大的情况, 资产管理的难度十分巨大。
要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实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引 入先进手段、 开展绩效评价必不可少。
而目前该手段的缺失, 难以准确评价各单位占有、 使用资产的效益, 难以明确区分各单位资产存量过多或者不足,难以确定个别单位特殊性资产是否真正需要配备。三、资产使用的绩效管理有关建议1.资产购置定目标,严把资产管理 “入口关”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资产管理后续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资产管理由事中、 事后向事前移动的基础和保证。
要依托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经验, 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形成目 标导向、 绩效优先的资产配置新机制。(1)
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以满足单位运行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根据单位人员编制、 性质和财力情况, 分行业、 分类别确定各类资产配置的数
绩效管理量、 价值、 使用年限、 性能参数等指标, 优化资源配置,JIXIAO GUANLI解决各单位资产配置苦乐不均的现象, 提高资产配置绩效。
在实现路径上, 按照 “先易后难、 有点及面、 由通用到专用” 的原则, 在部分行业、 个别单位先行试点, 积累经验, 逐步推开, 最终实现配置标准全覆盖。(2)
形成目 标导向的资产预算编制制度。
各预算单位编制资产购置预算时, 需以单位资产存量为基础,以资产配置标准为约束, 结合单位运行、 发展需求, 拟定年度各类资产处置、 更新、 配置计划, 编制资产分配、使用管理报告, 明确资产年度使用目 标, 确保单位资产既不投入过多导致闲置, 也不投入过少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提高资产使用绩效。(3)
建立规范高效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
在预算执行、 资产采购中, 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 对于超标准、 超预算的资产购置, 一律不予满足; 若由于工作任务等的变化, 确实有需要的, 由单位提出申 请, 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后准予采购, 杜绝超编、 超标准配置资产的现象发生。2.资产使用重绩效,形成资产管理 “使用关”资产使用管理是资产管理的中心环节, 是提高资产管理整体绩效的关键要素。首先, 注重调查摸底。
资产管理部门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对各单位占有、 使用的资产进行清查, 充分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其次, 打造调剂共用平台。
对于各单位闲置或较少使用资产, 先行调剂或与其他单位共用, 后考虑出租出 借、 对外投资或者处置, 确保物尽其用。再次, 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
一是强化出租出借管理, 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 产权交易所公开招租操作流程, 加强宣传、 通报结果, 实现闲置国有资产能租尽租, 资产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 继续严格投资审批, 不断强化产权登记、 资产处置管理、投资收益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最后, 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单位资产实时监控; 二是形成资产定期统计报告制度; 三是实行单位内 部总结, 主管部门监督、财政监督检查相结合, 日 常监督与突击性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结合单位预算制定目 标, 及时收集信息, 纠正购置、 使用中的偏差, 确保使用绩效。3.资产处置要监控,紧守资产管理 “出口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 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转移及核销, 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 出 售、 置换、 报损、 报废等。
加强资产处置管理, 需要:(1)
以现有资产处置制度为基础, 不断优化处置流程, 严格审批手续, 畅通处置渠道, 强化公开竞价制度,实现资产处置 “有规范、 全透明、 高效率、 好效益” 运行。(2)
针对各单位历史原因形成报损资产较多的情况, 研究制定报损资产审批程序, 联合监察等部门开展报损资产专项清理, 确保各单位账实相符, 做到资产有实物, 绩效可评价。4.资产评价重实效,搭建资产管理 “评价关”绩效评价是实现以绩效理念加强资产管理的核心环节, 绩效评价是否有效果是绩效理念在资产管理中得到运用和发挥效益的关键。
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应从资产的取得是否合规、 资产的使用是否充分有效、预期的目 标是否实现、 有无资产闲置情况、 资产的处置是否符合要求等几个方面出 发,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细化量化评价指标、 目 标、 标准值, 采取单位自 评和财政重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从而促进资产占有单位合理利用资产, 降低管理成本, 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提高资产使用和管理绩效。5.评价结果需运用,突出绩效管理 “运用关”逐步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运用多样化的评价结果运用 机制。
一是建立评价结果定期通报制度。
财政部门将单位资产管理评价结果及时向单位通报, 定期或不定期向政府和人大汇报,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研究评价结果公开制度。
财政部门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 公开制度, 促进各单位相互比较借鉴, 促进资产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研究落实奖惩问责制度。
将资产管理评价结果作为批复单位资产预算的参考依据, 奖优惩劣, 不断提高资产占有单位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和自 觉性, 形成资产管理重绩效的良好氛围。(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课题组成员:
包文忠、 梁晓英、 贝 珏、 张凌伟执笔:
张凌伟)
篇五: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p>、 、陈 少 强
摘要: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是建立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步骤. 是预算管理与资产
管理的结合点.也是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 求。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应体现中国特色:
行政考评与市场评价相结合. 以行政考评为主:
内部考评和外部考评相结合. 以外部考评为主:
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以过程考评为主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基本框架包括基本原
则、 指标建立、 组织实施和结果应用等内容
关键词:
行政性资产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通 过一定的评估方法对行政性资产的投入和产出
进行评估和判断.它是政府绩效考评体系的组 成部分 与企业资产考评相比. 行政性资产管理 绩效考评也包括考评对象、 考评主体、 考评方法 等要素。
但前者侧重于考评资产的增值程度. 后 者侧重于考察资产的安全完整
绩效考评 一、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是大势所趋 自财政部2006年公布 《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5号) 以来, 中国行 政性资产管理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资产管理长
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突出表 现在:行政单位缺乏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内在 动力, 行政单位资产配置不公, 使用效率不高.
处置程序不规范等等。
因此.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 效评价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实现财政预算 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以及实现资产精细化管 理具有重要意义
( 一)它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步骤
“服务型政府” 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它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 体现。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政府资产 管理状况应向社会公开. 接受公众的监督
国家
通过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将行 政单位资产管理状况公布于众.有助于促进行 政单位改善资产管理
(二) 它是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点
长期以来. 行政单位“重资金、 轻管理”和
“重资金、 轻资产”的观念十分普遍. 这种现象造
成预算和资产管理出现“两张皮”. 既不利于提 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利于改善资产管 理 通过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进行绩效评估. 通 期消费。首先,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逐步将混合所有制、 非公
有制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经商的
农民工等纳入保障之内. 增加其消费意愿。
其次, 完善失业保 险制度. 对失业人员进行必要的经济帮助。
保证其基本生活
消费。同时. 政府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职业技能培训和公 共就业服务上.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介绍机构. 为
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和多渠道的职业介绍. 帮助其 实现再就业, 恢复其长期消费的信心
再次, 建立与消费价格 指数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 改善低收人家庭的生活消费状况。
另外, 政府要加大对 农村基础设施、 医疗卫生、 养老保险和教育的投入, 建立和完
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提高农村
居民的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彩耀.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居民消费增长[J ].
宏观经济研究. 2ooo(7).
[2] 赵芳春. 关于启动消费需求的税法思考(J ]. 法商研
究. 2ooo(5).
[3] 赵黎明. 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税收政策研究[M]. 上海:
10
南开大学出 版社. 2001.
[4] 杨继瑞. 20o3~ 结构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J ]. 金
税. 2O O3(4).
[5]岳树民, 安体富. 加X WTO?~的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
增长[J]. 财政与税务, 2O O 3(5).
[6]郑秉文, 等.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D]. 北京:
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 2005.
[7]王梦奎. 中国:
经济发展月与社会和谐[F].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2006.
f8]朱雨可. 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影
响[J ]. 消费经济, 2006( 1).
[9] 郭聪. 关于我国收入差距的社会现状探析[J ]. 经济研 究. 2000(7).
f 1 0]董炜琛.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下的财税政策选择
简议[J]. 财经政法资讯, 2006( 1).
◇ 作者信息:
山东威海职业学院
◇ 责任编辑:
杨◇ 责任校对:
杨嵘 嵘 D (2O O 9年第7期) 财玄两充
行 政 单 位 资 产 绩 效 评 价 研究
过部门预算、 政府采购等途径对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进 行监督. 有助于把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状况与预算额度联系起 来。
(三)它是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是通过规则的
系统化和细化, 运用程序化、 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 使组织 管理各单元精确、 高效、 协同和持续运行。
通过建立行政性资
产管理绩效考评的基本框架. 考察行政性资产配置计划编报 是否规范、 资产购置和资产处置是否规范等. 有助于实现行 政性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二、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应体现中国特色 在设计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体系时. 应立足于中国
国情. 稳步推进
(一)行政考评与市场评价相结合. 以行政考评为主 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将市场机制和 行政计划机制结合起来。
并以市场评价为主。这些国家的政 府资产多采用租赁制. 市场价格是考评资产使用管理成本收 益的基准指标
负责美国政府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的联邦服务 局在设计2005年考评指标时. 将财务责任制作为资产管理绩 效评价的重要一级指标. 并在其下设立与市场价格和市场收 益率相关的二级指标, 这包括:
租用办公用房低于市场价格 的比率. 车辆购置发票价格折扣率. 车辆出租价格低于市场 价格比率. 收益率达到6%以上的政府自有资产比例. 维修保
养费用低于私人部门最佳水平的比率 中国自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市
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多种原因。
政
府内部资产配置的“模拟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行政资产管理 配置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而非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 资产 管理绩效考评也主要通过行政方式进行 向、 质量至上观念的逐步引人. 中国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 当然. 随着顾客导 评也会由政府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考评主体由公 共组织扩展到社会公众. 市场在绩效考评中的作用将 日趋明
显 。
( 二) 内部考评和外部考评相结合. 以外部考评为主
国外发达经济体的管理体制一般相对稳定. 权责关系明
确, 资产管理的考评较多从宏观和整体上加以把握. 政府赋 予有关部门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政府资产管理绩效考评 以内部考评为主。例如. 新加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侧重于宏 观管理, 确定五年的预算管理额度, 并保持一定的浮动范围
美国联邦政府服务总局在设计资产管理绩效指标时. 也是建 议各个业务部门自行提出并自主制定达到的业绩目标
由于管理体制不畅等原因。中国资产管理制度薄弱. 行 {=》 (2009 年第7期) 财玄厕宛 政性资产管理水平不高. 行政单位缺乏自 行考评的内在驱动
力.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应以外部考评为主。
(三)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以过程考评为主
般来说.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要按照“投入一过 程一产出”这一逻辑设计指标体系。
在国外. 政府资产管理绩 效考评严格遵循“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规则. 着重考察 政府资产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国内, 由于行政性资产
管理绩效考评的文化环境有待进一步培育. 各行政单位的资
产管理职责也未充分理顺. 加之行政性资产所带来的效益难 以准确评估.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应侧重于过程考评。
三、 中国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基本框架
中国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
容:
基本原则、 指标建立、 组织实施和考评结果运用。
( 一)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的基本原则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是行政性资产管 理绩效考评的基本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指标设计标准客观公 正, 考评执行过程符合程序且公正合理, 考评结果公平公开。
效率原则要求考评工作可操作性强. 考评的结果有助于促进 各单位完善管理. 提高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指标优点是简明扼要. 不足之 处在于可获得性较差; 定性指标优点是便于观察, 容易理解,
缺点是难以量化。在设定考评指标时. 应注意将二者有机结
合起来。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以静态指标反映现状. 动态指标反
映发展. 现状和发展结合起来考核行政性资产管理比单纯一
一个方面的考核更合理 (二)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的指标建立
I. 指标设计。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可分为社会目 标、 能 力建设和财务责任这三个一级指标 社会目标一级指标分为单位职能和其他责任两种二级 指标。单位职能指标表示行政单位履行其赋予的职能情况.
其他责任包括应赋予的责任, 如社会责任、 生态环保、 节能减 排等。
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之所以要考虑设立社会目
标, 就是因为行政单位本身就肩负着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
职责, 同时作为社会运行单位之一. 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和
使用要符合社会要求(如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等) 。
能力建设一级指标反映行政单位资产组织和能力建设 状况, 它可分为组织管理、 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三个二级指 标。其中, 组织建设指标反映行政单位制度设计和执行情况.
其下又分为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两个三级指标:
财务管理指
标分为账卡匹配指标和资产账目设置指标. 反映行政单位资
产财务制度
财务责任指标表示行政单位执行资产财务管理的实际
状况。由于行政单位不追求盈利目标。
资产管理和使用不以
增值为目的. 因而在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下. 财务责任指标
实际上就是实物资产管理指标. 这种实物管理指标体现在资
产配置、 资产使用、 资产处置和资产维护四个方面。
具体说来, 资产配置指标表示行政单位房屋、 车辆、 设备 等资产总量和人均固定资产配置状况. 国家通过将各行政单 位的资产状况和其人员编制、 行业特征、 经济发展和财力水 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对比. 考察单位资产配置是否超标或者不
足。
资产使用指标表示行政单位资产实际使用状况。
包括:
资
产利用率和损毁率, 资产出租( 出借、 转让)率。
资产使用寿命 率指标. 以及反映账实是否相符的资产完整率指标
护指标反映每平米房屋、标准车辆和标准设备维修费用情
况
资产处置指标反映行政单位是否按报批程序处置和资产 收益进库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 指标权重。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 无论是经 济发展指标还是生态环保指标.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结 果最终都以一个综合值(绝对值或相对值)的形式出现。
这就 需要将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相对重要性的指标赋予不同
的权重。
指标具体权重的方法有多种, 如专家意见法、 层次分 资产维
析法、 比较平均法、 对偶比较法和主成分法等多种. 具体可视
情况而定
但一旦对不同指标设定了不同的权数. 就应保持 相对固定
(三)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 1 . 财政部门负责规则制定和组织实施
按照国务院2008 年“三定方案”的要求. 财政部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据此可以认为.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考核办法和负
责组织实施. 包括:
制定绩效考评制度、 管理方法和工作规 范. 设计考评指标体系:
组织实施重要计划、 重要资产的绩效 考评. 对各部门执行绩效考评进行监督、 指导和质量控制; 综 合应用绩效考评的结果与相关信息, 研究提出改善行政性资
产管理及计划. 提高资源分配的决策能力:
加强绩效考评的
能力建设. 组织或委托进行绩效考评的业务培训:
实行绩效
考评报告登记备案制度, 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行政单位绩效考 评结果。
2. 社会专业组织参与绩效考评 政府在开展资产管理效 果满意度调查时. 应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考评, 力争 使考评结果客观公正。
美国民间机构锡拉丘兹大学坎贝尔研 究所自1998年以来就与美国《 政府管理》 杂志合作, 每年对各 1 2 州或市的政府绩效进行评估, 并发布评估报告. 引起了政府 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此外. 美国一些州政府在对其部门年终 业绩进行评估时, 也往往请专门的社会评估机构参与 美国
的上述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3. 行政单位负责具体执行。
行政单位是资产管理绩效考 评工作的具体实施主体, 它既是考评工作的客体. 又是考评 工作的主体, 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是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要 求, 组织本单位的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向财政部门等单 位汇报资产管理情况:
二是针对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和财政部 门反馈的相关信息. 改进本单位的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配置
效率。
(四)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的结果应用
行政性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报告将至少用于三个方面:
一
是财政部门根据行政性资产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实际情况. 确
定原先的资产配置标准是否安排科学.以便调整资产预算
二是更好地监督行政性资产管理
位. 财政、 审计等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提出改进建议或削
减单位资产配置预算. 在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或者行政单位领
导反映.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政单位的人事安排。
弥补现 行干部人事考核制度的不足。三是通过预算等方式表彰先 进. 促使行政单位加强资产管理。
对于资产管理不好的单
参考文献:
f 1]财政部行政执法司.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
篇六: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交通财会2013. 05(总第310期)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存在问题进入新世纪, 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 益紧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节约资源, 不是简单地控制资源的投入,而是要注重资源的使用效益, 力求“花小钱,办大事”。
从财政的角度来看, 如何在现有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下实施财政支出效益评价, 使有限的财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是加强财政支出科学监管的重要手段, 是转变财政管理职能、 改进财政预算管理的需要, 也是对财政支出管理提出的新课题。近年来, 我国先后进行了部门预算、 会计委派、 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支出领域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距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实现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目 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财政支出管理上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的运用探析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管理一直是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问题较多、 与财政改革要求差距较大, 需要特别强化的方面。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钱多好办事”、“重投入、 轻效益” 的传统观念仍然比较突出, 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不讲效益、花钱不精打细算、 大手大脚、 浪费严重的现象。另外, 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 没有严格的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 无力跟踪查效, 绩优没有奖励, 绩差没有惩罚, 造成各业务部门忙于追加、 争夺资金, 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 导致预算执行随意无序, 失去严肃性,资金利用效率低下。2. 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没有余一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海事局海口航标处, 海南 海口 570311)YUSUANGUANLI预 算 管 理[摘 要] 本文在分析目 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 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 立足我国国情, 提出把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引 入财政支出管理, 通过构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来解决财政支出管理主要问题的总体思路和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建议。[关键词] 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 财政支出 预算管理[作者简介] 余一慧, 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毕业后在美国一力农业集团公司担任会计工作。
现任海南海事局海口航标处计划财务科科长助理。[中图分类号] F21 3. 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 005-901 6(201 3)
05-1 1 -09
预算管理YU SUAN GUAN LI12交通财会2013. 05(总第310期)严格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规定, 造成责任不清、 前清后乱的现象; 部分资产入账不及时, 资产到了报废期仍没有入账; 单位资产因人为损坏或丢失, 没有履行问责机制,没有相关责任人的合理赔偿; 报废资产, 普遍没有体现出残值收入, 或收入没有按规定入账。3. 项目 管理方面当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项目管理前期工作滞后、 项目实施缓慢、 结余资金存量较大等问题。
首先是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 缺乏科学的论证, 不少项目因不具备实施条件而延误, 造成财政支出进度总体偏慢, 项目预算完工率低, 年底结余资金过大。
其次是在项目 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很少对项目经费使用的效益进行考核, 继而增加了项目经费使用的随意性。4. 资金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
一是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不是一种事先的法律和制度约束, 而是一种事后的层层审批。
重视资金支出的规模和事后的财务检查, 但是不重视财政支出的过程管理和效益评估。
二是行政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这类问题在基层政府开支中更为突出。
会议费、 接待费、车辆运行费超出预算, 公私不分现象严重, 公家付费私人消费、“搭便车” 现象。(二)
问题成因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管理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 考核和奖惩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不是仅仅依靠财务管理人员的优质服务就可以顺利开展的,因为财务部门不具备考核和激励的功能, 若是没有将各部门的绩效激励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势必造成财务部门只能监督各部门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 , 分析并发现部门营运中的问题, 但是却不能促使各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自己的工作。
因此, 引入绩效考评理念,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绩效考评, 可使各部门单位更直接地了解到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自觉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同时, 财政部门可以及时发现部门单位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促进部门单位严格执行预算, 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财务支出的运作和管理上, 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 内部规范的财务支出管理机制,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益也将得到有效改善。二、 引 入绩效评价进行财务支出管理可行性分析1. 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化为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提供了 良好的经济环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为整个社会走向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 实行部门 预算为 建立财政支出 绩效考评奠定了 基础。实行部门预算, 要求部门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各种收支都在一本预算中反映, 这就是将部门的职能及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为制定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计划创造了基础型条件。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了 技术支持。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存储、 分析、 快速查询得以实现, 增强
预算管理YU SUAN GUAN LI13交通财会2013. 05(总第310期)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同时节省了绩效评价所需的大量人力、 物力和财力, 提高了评价效率。三、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想(一)
概念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是指在一定时限内,对公共支出的绩效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主要涉及绩效目标、 效果、 影响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 是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载体。(二)
设计原则1. 价值导向原 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 效率性、 有效性要求, 体现价值导向性。2. 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
绩效评价应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 但在目前的条件下, 财政支出的绩效并不能完全通过定量指标来反映, 需要同时采用定性指标。3. 通用 性与 专用 性相结合。
虽然财政支出的绩效有统一的内容和标准, 但仍需根据各类财政支出的绩效目 标不同, 分别设计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三)
实施范围按照“统一组织、 分级实施、 先易后难、 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的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先以项目 支出 绩效评价( 以下简称“项目 评价”)
为重点, 全面推进财政项目 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逐步推进单位财政支出整体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评价),积极探索部门(单位)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四)
组织方式和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由计划管理部门, 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评价工作, 采取主管部门自行评价(以下简称“自评”)、 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五)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具体指标。
基本指标是绩效评价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指标, 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 , 又分为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
财政及部门(单位)
可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 不断完善基本指标。
具体指标是在评价对象确定后,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 对基本指标内容细化、 分设的评价指标, 又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如图1 所示)。(六)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具体指标中的定量指标, 可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 反映评价结果。
定性指标则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 需图1
预算管理YU SUAN GUAN LI14交通财会2013. 05(总第310期)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
对定性指标的测定, 可从以下几方面取得判断基础或依据 :一是专家经验判断。
专家凭借工作经验,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综合以往年份同类资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所做出的经验判断。二是问卷测试。
对于一些涉及服务满意度、 应达到的支出目标等指标, 可通过公众评判的方式测定。三是横向比较。
综合比较同类财政支出绩效所达到的结果做出判断。当评价对象确定后, 从具体指标中选取若干指标, 构成评价对象的一套完整指标。具体指标的设定、 选用、 权重(或分值), 原则上由主管部门或单位与财政部门研究确定。一般而言, 业务指标(A)
占整个指标体系的60%, 财务指标(B)
占 40%。
每类指标总分都为 100 分, 根据其具体指标对照评价标准后的得分(Pi)
和设定的权重(Ii)
计算出得分(A 或 B), 再将每类指标的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加总, 初步得出评价分值(S)。 S=A× 60%+B× 40% A= ∑(Pi× Ii)Pi :
每项个性指标算出的结果转化成相应的分值 ;Ii :
根据评价财政支出的性质, 对所选指标设定相应的权重 ;B 的计算方法同 A。(七)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考虑到各行政事业单位类别较多, 绩效评价内容既具有共同点, 又具有不同:一方面,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共同点, 对基本指标中的共性指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设。
另一方面, 由于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功能和目标又存在较大差异, 仍需对基本指标中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个性指标进行分设。
在具体评价时, 根据财政支出的特点, 可对三级共性指标进一步细化或选择,与个性指标相结合, 共同构成某一财政支出评价的具体指标(见表1 )。 表1 财政支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一览表基本指标具体指标备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业务指标目标设定情况依据的充分性目标的明确度目标的合理性完成的可能性目标完成率目标完成质量完成的及时性验收的有效性管理制度保障支撑条件保障质量管理水平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目标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可持续性影响个性指标 - 实例说明个性指标 - 实例说明个性指标 - 实例说明个性指标 - 实例说明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共性指标财务指标资金落实情况资金到位率配套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及时性财政投入乘数资金使用率支出的相符性支出的合规性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及时性制度的健全性管理的有效性制度的健全性制度的有效性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支出情况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四、 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说明(一)
共性指标的分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由目 标设定情况、 目标完成程度、 组织管理水平、 资金落实情况、 实际支出情况、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等 8 个二级指标构成。
这 8 个二级指标又细化和分设为 26 个三级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的共性细化指标
预算管理YU SUAN GUAN LI15交通财会2013. 05(总第310期)主要是针对前面提到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 资产管理、 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而设置的, 以解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具体指标解释如下:1. 目标设定情况。
指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 合理, 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 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
依据的充分性 :
是否符合有关规划要求, 或有相关部门批复文件。(2)
目 标的明确度 :
财政资金使用 的预定目标是否明确。(3)
目标的合理性 :
财政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设置是否客观、 科学, 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如是项目资金,需考核项目是否符合立项程序的要求(包括建议书、 环境报告书、 建设用地手续、 工可报告、初步设计、 施工图等程序的合规性)。(4)
完成的可能性 :
根据财政支出实际进展情况, 预测预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2. 目 标完成程度。
指财政支出总体目 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
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
目 标完成率 = 目 标完成数 ÷ 预定目标数 × 100%。(2)
目 标完成质量 = 实际达到的效果 ÷预定目标 × 100%。实际达到的效果是指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的效益, 当效益可以量化时, 则采用相应的数额 ; 当效益不可量化时, 可以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 得出结论。
目 标绩效指标评价对象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预定目 标, 目 标绩效为 100。以项目 评价为例, 实施项目 目 标完成质量可从工程质量合格率、 单位工程优良品率和项目操作规范性三方面考核。①工程质量合格率= 单位工程合格数量÷ 全部单位工程数量 × 100%(以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质量监督报告或验收报告为基础)②单位工程质量优良率= 单位工程优良数量 ÷ 全部单位工...
篇七: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
工业集团公司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贵州水成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根据六盘水市水城区国有资产和金融服务中心安排,现将贵州水成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1 2021 年国有资产数据情况
各子公司资产总额为 1518693.35 万元,其中:流动资金 72569.56 万元,应收账款 36542.23 万元,股权投资43643.29 万元,固定资产净值 35329.10 万元,其他资产1330609.17 万元。生产经营性资产 1518693.35 万元,无低效、无效资产。负债总额 1316113.85 万元,其中:短期银行借款 13680 万元,拖欠应付款项 119216.31 万元,长期银行借款 231573.84 万元,长期非银行借款 88780.03 万元,其他负债 862863.67 万元。净资产 202579.5 万元,资产负债率 86.66%。
二、 2017- -1 2021 年资产年度比较和分析
2017 年度,各子公司营业收入总计 215341.71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213283.81 万元,营业支出 230973.46万元,净利润-15631.75 元。2018 年度,各子公司营业收入总计 403979.48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393198.44 万元,营业支出 427056.62 万元,净利润-23077.14 元。2019年度,各子公司营业收入总计 413756.3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407595.07 万元,营业支出 426590.85 万元,净利润-12834.55 元;2020 年度,各子公司营业收入总计475993.93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472418.41 万元,营业支出 474524.68 万元,净利润 1469.25 万元;2021 年度,各子公司营业收入总额 617353.39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
入 610846.79 万元,营业支出 586398.12 万元,净利润30955.27 万元。
(一)营业收入增加。因电解铝销售市场单价上涨,新成立贸易公司业务拓展,营业收入增加 402011.68 万元,增长 186.69%,其中主营业务增加 397562.98 万元,增长 186.40%。
(二)营业成本增加。因原材料、电费价格上涨,新成立贸易公司经营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加 355424.66 万元,增长 153.88%。
(三)净利润增加。因商品销售单价上涨幅度高于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幅度,净利润增加 46587.02 万元,增长298.03%。
(四)资产负债增加。2021 年相较 2017 年,因公司数量较少,新成立公司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基数较低,在之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各项资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变动,资产总额增加 336925.82 万元,增长 28.51%。股权投资减少 10449 万元,减幅 19.32%。固定资产净值减少10111 万元,减幅 22.25%。其他资产增加 400001.53 万元,增幅 42.98%。因公司发展和园区建设需要,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金额大幅度增加,负债总额增加 217887.51,增幅 19.84%。拖欠应付款项减少 15756.63 万元,减幅11.67%。长期银行借款减少 98940.16 万元,减幅 30.33%。其他负债增加 230124.27 万元,增幅 36.13%。
三、资产管理情况
(一)扣牢责任 “ 安全锁 ”
集团公司按照“管好现有资产、关注新增资产、探索相关资产”的思路,紧跟国有资产管理新形势。
一是抓好基础管理制度建设,构建规则完善、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堵塞资产管理制度“漏洞”,理顺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二是
将“四清”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下发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召开专题研究会安排部署,对资产、投资项目、债务及人员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并对所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清理,针对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全面摸清家底。
三是积极协调街道办、经开区社事部门,对住宅小区、厂区等区域人流量数据进行摸排梳理,研判水、电、气、停车位等资源的消耗量,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四是请第三方机构对住宅小区、厂区等区域空地可划定停车位数量、需要监控数量等数据作实地测绘,并依托相应数据编制可研报告。自组建以来,集团公司冻结资金账户全部解封,信托信用风险全部化解,债务本息全部清偿,停工停建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二)共筑提效 “ 加速器 ”
集团公司按照国有资产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的使用原则,积极推动国有资产集中管理。一是大力加强各子公司自用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一系列国有资产使用层层把关,对资产报废调拨及出租进行审核,严格管理各子公司资产使用及处置行为,有效防范国有资产闲置,不断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力争提高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益,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积极盘活“僵尸”企业,依托六盘水新耀建材有限公司为操作主体,搭建集团公司钢材采购交易平台,有效盘活了六盘水新耀建材有限公司业务,保障了产业链的钢材供应;编制可研和设计图,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挂图作战,将整个经开区物业纳入贵州锦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业务管理范畴,打造集团公司物业板块大平台,有效盘活贵州锦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严禁各公司将小修小补工程项目外包,统一由贵州启昊建筑有限公司承建,有效盘活了贵州启昊建筑有限公司业务;建立健全贵州全路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将经开区车辆租赁和采购纳入贵州全路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业务管理范畴,有效盘活贵州全路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业务。自组建以来,集团公司实现营业
收入 11.08 亿元、利润 5508 万元,缴纳税费 6200 万元,债务减少 5 亿元。
(三)筑牢风险 “ 防火墙 ”
集团公司坚持市场化运营、企业化运作模式,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产资源的新方式、新路径,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招商等实际困难和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分析,找出原因症结,积极走向市场寻求破题机会,认真开动脑筋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项目合作、促进土地利用,争取让闲置低效资产尽快发挥综合效益。
一是认真算好社会效果账、投入产出账、综合效益账“三本账”,始终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量与质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确保项目投在正确方向,保障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二是成立投转固工作专班,找准问题症结,按照由易到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措施和推进计划,从少量资金盘活项目着手,将投转固项目分三个批次完成,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形成优良有效资产。自组建以来,集团公司谋划项目共计 101个,开工建设 4 个,其余的正在开展相关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完工项目 1 个,在建项目 15 个,涉及总投 37.5 亿元,其中经营性项目 8 个,投资 10.71 亿元,预期收益9.06 亿元;完成投转固项目 5 个,总投资 10.05 亿元,2022 年度预计完成投转固项目 9 个,预计完成总投资10.2561 亿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基础较薄弱
个别子公司对资产的管理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基础工作薄弱;资产使用、处置等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部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配置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及发挥应有效益,存在一定的闲置浪费现象;资产管理队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强、专业性不强、考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二)资产效益总体不高
个别子公司资产总体规模虽然很大,但“虚”的资产多,“实”的资产少,基础性公益性资产多,实际能产生效益的经营性资产占比小;整体运营实力不强,缺乏优质项目运作及实体产业的支撑,难以形成“资金—项目—资金”的良性循环,市场化运作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盈利低下。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结合各子公司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从预算环节到最后的处置环节,形成完善细化的制度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具体工作责任,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内控制度。并且确保制度规章的可操作性,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二)对国有资产合理预算分配
遵循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事务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资产配置时,科学的进行资产预算,精确的计量资产价值,考虑资产增量与结存量之间平衡。合理安排资产,对有偿使用资产进行核查,确保收益的收回。对闲置低效运行资产则进行重新分配,发挥其效用。对于资产的处置程序,则要制度化。
(三)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考核目标责任制
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项目和指标,对土地、房屋、机器设备、投资资产、投资收益等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考评考核,增强资产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报告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