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课:永葆信仰之真,,让党旗高高飘扬,供大家参考。
党课:永葆信仰之真 让党旗高高飘扬
永葆信仰之真 让党旗高高飘扬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是当前全党全国头等大事,同学们普遍对此非常关注,纷纷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广泛了解相关情况。前不久,有“钟南山第二”之称的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长张文宏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在疫情开始蔓延之际,张文宏召开党小组会,决定把一线医生全部换成共产党员,其“心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肯定是要上去”的“硬核”发声更是圈粉无数。俗话说,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危难时刻更显信仰成色。在这次防疫攻坚战中,一大批共产党员走上第一线、挑起第一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信仰的时代内涵。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实际上,早在就任总书记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起草十八大报告时就专门要求加入一句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十八大以来,党的领袖始终第一位强调的,就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的同志可能要问,我们不讲信仰好像也没出啥问题,工作照干、生活照过,那为啥还需要信仰?带着这个疑问,来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寻信仰本真——说一说,我们为何需要信仰
为什么需要信仰?回答这个问题,就跟回答为什么需要粮食一样,说的都是原本价值所在。那说到粮食,我想请问,粮食与信仰,我们更需要哪一个?这时有人会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当然是粮食重要了。实际上,这一问题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子贡问孔子:“老师,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孔子答道:“只需要三个元素——粮食、军队、信仰。”子贡又问:“太多了,能否去掉一个?”孔子再答:“那就去掉军队吧。”子贡接着问:“还是太多了,如果只保留一个呢?”孔子沉思片刻,坚定回答:“那就保留信仰!”那么,为何信仰这个元素如此重要?其实,就在于信仰的独特品质。
特质一:信仰如光,指引前进的方向。有位哲人曾说:信仰就像一个遥远的光点,哪怕渺如星斗,也能让人奋然前行。1952年,世界上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佛洛伦斯,挑战太平洋沿岸一个约34公里宽的水域。当天雾大水冷,佛洛伦斯在游了15个小时后坚持不下去而登上了救生船,这时她才得知其距终点仅仅只剩200米。后来佛洛伦斯坦诚地说道:“真正令我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和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历史实践启示我们:信仰是人生的灯塔,没有信仰的指引,人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航向。我们都知道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那请问,是谁在大会上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他就是一大会议主席张国焘,而此时毛泽东还仅是做会议记录的书记员。但大家都知道,两人随后的人生轨迹却截然相反。那么,从建党之初便身居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张国焘为什么会走向人民对面、成为历史反面?其实,从其退党声明就可窥探一二,他在声明中说道:“这个共产党已经不是我毕生向往和为之浴血奋斗的那个党了”,换言之,彼时的张国焘已经公然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而毛泽东则始终坚守信仰,历经磨难却从未动摇,终成当世一代伟人。
特质二:信仰如电,劈开前进的荆棘。在邓小平同志晚年时,女儿毛毛曾问他:“您长征的时候都干了什么?”随后,小平同志轻描淡写地说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三个字:“跟着走!”事实真的这么轻松写意吗?当然不是!真相就是,长征途中险象环生、危机重重,既有前后围堵的强大敌人,又有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还有缺吃少穿的补给匮乏,但衣衫褴褛、装备落后的工农红军却辗转二万五千里,最终跳出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实现了举世闻名的战略大转移。是什么让红军做到攻坚克难、所向披靡的?小平同志后来给出了答案:“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特质三:信仰如火,催生前进的能量。上世纪30年代,红军在反围剿遭遇重大挫折后,不少官兵质疑“红旗还能扛多久”。对此,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写成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予鲜明回答。事实证明,正是这点点火星,历经十几年汇成了燎原大火,烧死了黑暗势力,烧红了整个中国,催生了红色政权。“为什么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疑惑不解的张学良在多次与其部下探讨后,终于找到了答案:“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每一个士兵都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力量!”而国民党呢?拥有800万军队和远超解放军的机械化武器装备,却仅仅3年就被“小米+步枪”的解放军彻底打垮。痛定思痛的蒋介石,在总结失败教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第一条就是信仰缺失,要金条不要信条。由此可见,信仰一旦产生,就如同一个火种,一经点燃很快就变成一团火球,最终化作一片火海,释放出无尽的能量。
特质四:信仰如磁,汇聚前进的资源。抗战时期,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抛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抱着“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精神,穿过一道道封锁线,从祖国四面八方、世界各个角落奔向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据统计,1938年前后,来到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大约有6万人,其中达到中学以上文化水平的就占到70%。1950年起,面对百废待兴、亟需人才的新中国,华罗庚、邓稼先等数千名海外留学生,不畏艰难、克服重重阻挠回归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被美军称之为“抵得上五个师”、后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钱学森。多年后,当有人问及为何抛弃美国优越工作生活环境而选择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时,钱学森回答道:“因为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由此可见,一个拥有崇高信仰的民族必将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号召力,引领整个民族万众一心,最终实现伟大复兴。
那么,70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信仰是否依然如昨、保鲜如常。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警惕信仰失真——聊一聊,我们的信仰怎么了
2014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曾发起“当前社会病态调查”,结果显示:“信仰缺失”位列第一。现在,5年过去了,在党中央、习总书记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大抓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生态重塑下,信仰缺失问题确实得到很大程度的克服与解决,但信仰失真的问题还有一定市场。以下4种现象需要高度关注和警惕。
一是利己主义依然存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毛泽东曾专门强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现实中,我们有些人凡事以个人为中心,考虑的是对自己有没有利、是否符合个人意愿,甚至搞自我设计,变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正如今年春晚小品中的一句流行语:“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有的同志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热衷于算“小账”“近账”“实惠账”,对“大账”“远账”“集体账”不考虑不关心。出现上述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党员的宗旨意识淡化。比如,有的干部受领任务跟组织讲条件、不满足就不干;
有的利益面前跟群众抢名额、不如愿就抱怨;
还有的工作动机不纯正,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提升前不停转、提升后歇脚看等等。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我们身边有没有,我们身上有没有,有多少?
二是享乐主义仍有市场。习总书记严肃告诫,一定要狠刹奢靡享乐之风。现实生活中,在市场经济冲击影响下,享乐主义突出体现为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据传,1951年,美国中情局制定了搞垮中国的策略,内部代号称之为《十条诫令》。其中第1条就是:“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既然飞机大炮打不跨中国,那就用“糖衣炮弹”腐蚀我们赖以夺取胜利的优良传统。当前,我们一些年轻同志“三苦”问题还相对比较突出,哪“三苦”?即:学习不刻苦、生活怕艰苦、平时爱叫苦。
三是历史虚无主义还较突出。2014年10月,习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亲切接见过一个叫周小平的80后草根作家。周小平为何受到重视?就在于他始终致力于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周小平曾总结出美国对我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九大绝招,其中第六招为“亡其史”,即通过全面诋毁中国历史,让我们忘记过去,丢掉传统。前几年,网上炒作的黄继光堵枪口是假的、董存瑞炸碉堡是被骗的、邱少云烈火烧身违反生理学等等,其实都是美国扶持的网络水军一手策划的。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一次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年轻的主持人突然发问:“王老师,现在网上说黄继光是假的,你作何评论?”王树增当场震怒:“节目不做了,我以个人名义封杀你们这个电视台。黄继光是真的,有两个理由:第一,他的战友李继德亲眼目睹黄继光的牺牲;
第二,我写过一本书叫《朝鲜战争》,勘察过当时的战场,了解过当时的背景,采访过他的上级和下级,包括当年从山上背下来的那个志愿军女卫生员。”主持人被吓坏了,连忙赔笑道:“王老师你千万别生气,就当我说着玩吧!”对此,王树增不无忧虑地讲道:“孩子,我不反对你们娱乐至死,但英雄不能说着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民族来调侃自己的先辈,我们这个国土上高楼大厦太多,纪念碑太少。”现实中,一部分年青人存在对党史国史军史不了解、不愿学、不真信的现象,不容忽视。
从上述三种现象不难看出,我们的信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真,换句话说,信仰的味道不够纯正。那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又该如何永葆信仰原味、提纯信仰成色呢。这也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永葆信仰纯真——谈一谈,我们怎样坚守信仰
被誉为“欧洲的良心”的罗曼·罗兰曾说过一句话:“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
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伟大的信仰,必定源于伟大的实践;
伟大的实践,必能引领伟大的信仰。那么,如何填好信仰的新时代答卷?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在真学理论中坚定信仰。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理论之根扎得越深,信仰之基才筑得越牢。一个人的理论修养、精神追求不是与生俱来的。1936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到:“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主席提到的是哪三本书,大家谁知道?没错,就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实际上一直到去世,伟人卧室床边还摆放着他经常阅读的三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前前后后一共读了100多遍。由此可见,信仰不是单纯的朴素感情,而是建立在准确认知和深刻理解之上的理性把握。近两年,全党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今年初的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总书记又专门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由此足以看出,党的领袖对理论武装的重视和抓理论武装的决心非同一般。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就是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主动来一场理论大学习热潮,常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不断领悟信仰之真、坚守信仰之道、夯实信仰之基,真正学出信仰来、学出真正信仰来。
(二)在破除迷雾中坚守信仰。当前,意识形势领域斗争十分复杂,“四种考验”“四个危险”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言论日益宽松,谣言与真相混杂,谩骂与质疑齐飞。这次抗击新冠肺炎,党中央为从全国抗击疫情大局着眼,从全国人民生命健康、根本利益着眼,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果断做出了武汉封城的决定,为此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但国外有的媒体却说这是对人权、对人身自由的公然践踏;
人民解放军的医疗力量除夕之夜火速增员武汉,国人看到无不感动,国外媒体却说这是疫情不透明、军队去镇压,这些言论我看到后十分生气,更让人感到寒心的是一小撮人在疫情初发阶段竟然还认同这样的观点。不错,社会是复杂的。但是,越是有这样的舆论迷雾,我们作为党员越要保持高度的冷静和清醒的头脑。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杂音毕竟是少数,发出这种杂音的人,或者是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或者就是别有用心。如果我们因为这种杂音,而动摇信仰、放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那正中了敌对势力下怀。一名理性的共产党人,应该做到——面对质疑不动摇,面对谩骂不埋怨,面对谎言不轻信,时刻紧绷信念之弦,铸牢自己的精神防线。这样的信仰才能算得上坚定!
(三)在追随榜样中砥砺信仰。《苦难辉煌》这本书想必大家都看过,有的可能看了不止一遍。当被问及写这本书的初衷,金一南将军回答道:“我写这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曾经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中有这样一位,对他的颁奖词写道:“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吗?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2012年11月,随“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不幸殉职。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和航空事业,直至最后一刻。他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用几十载无悔青春谱写了一曲大爱忠诚,用生命书写了为国为民的华丽篇章。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上,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共产党员的冲在一线的身影。钟南山院士我已经不需要过多介绍了,新闻报道,3月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入党宣誓仪式,领誓人就是钟南山院士。这样英雄榜样,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脊梁,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汲取他们的精神和力量,在追随中砥砺自己的信仰。
同志们,我们党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英国广播公司曾于1999年和2005年分别发起“千年第一思想家”和“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评选,结果马克思均无可争议地排名第一,足见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感召力与世界影响力。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信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让党旗在信仰的高地上永远飘扬。
【2022年度党课:永葆信仰之真,,让党旗高高飘扬】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