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9篇

时间:2022-10-05 18:1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9篇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教学课件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人才,乃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9篇,供大家参考。

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9篇

篇一: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课件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人才,乃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一、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二、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四、

 一、 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一、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

 (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二)不断完善人才事业顶层设计(三)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一、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二)不断完善人才事业顶层设计 强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将“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 提出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聚 焦 全 面 深化 改 革 , 专门 提 出 “ 建立 集 聚 人 才体 制 机 制 ”的改革任务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将人才发展纳入法治建设轨道

 一、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从定位作用到目标举措,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习近平围绕人才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进一步牢固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021年5月,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 在人才工作方面主要提出的要求(三)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二、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3.人才国际竞争优势稳步增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2020年国际专利申请量以68720件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快速上升到第14位。专业技术人才1.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壮大。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7839.8万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2.人才素质整体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 高 等 教 育 的 比 例 从 2010 年 的12.5% 提高到21.2%,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由35.9% 提高到48%。2010 年 2019 年5550.4 万人7839.8 万 人2010年 年 2019 年2010年 年 2019 年12.5%21.2%35.9%48%受过高等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三)着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五)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四)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紧紧嵌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标任务瞄准战略需求来确立,政策措施围绕战略实施来制定,工作成效根据战略成果来检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二)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高校建设200多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清华大学“学堂班”等一批实验项目作出有 益 探 索 。

 “ 国 家 杰 出 青 年 科 学 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百人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上下贯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体系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人才快速成长。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三)着力培养早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放权、松绑”为核心,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 《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我国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140余项,各省区市出台改革政策7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四)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紧紧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四管”职责,抓住影响全局和人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宏观协调,注重区域统筹,突出改革创新,狠抓督促指导,确保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五)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自主性、自信心、自豪感。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持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化课程思政,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一)明确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二)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目标——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擘画出分三步走的清晰路线图。( 一 )

 明确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25年 到2030年 到2035年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二)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三)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只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人才强国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各种行业、各具特点的人才,尤其是战略科学家。对我国来说,战略科学家培养是解决我国人才队伍大而不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科技人才日趋年轻化的今天,更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黄大年钱学森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培养一流教师队伍,让一批德才兼备、热爱教育、造诣深厚的“大先生”投身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破解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的难题,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钥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创新创造活力必将被不断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1. 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的目标是什么?2. 为什么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青年学子如何成为国家的战略人才力量?3. 为什么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高校如何做好人才自主培养?考题考题

篇二: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解读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人才,乃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一、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二、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四、

 一、 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一、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

 ( 一 )

 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 二 )

 不断完善人才事业顶层设计( 三 )

 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二)不断完善人才事业顶层设计 强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将“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 提出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聚 焦 全 面 深化 改 革 , 专门 提 出 “ 建立 集 聚 人 才体 制 机 制 ”的改革任务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将人才发展纳入法治建设轨道

 从定位作用到目标举措,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习近平围绕人才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进一步牢固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2021年5月,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 在人才工作方面主要提出的要求(三)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3.人才国际竞争优势稳步增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2020年国际专利申请量以68720件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快速上升到第14位。专业技术人才1.全国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壮大。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7839.8万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2.人才素质整体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 高 等 教 育 的 比 例 从 2010 年 的12.5% 提高到21.2%,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由35.9% 提高到48%。2010 年 2019 年5550.4 万人7839.8 万 人2010年 年 2019 年2010年 年 2019 年12.5%21.2%35.9%48%受过高等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 一 )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 )

 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三 )

 着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 五 )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六 )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四 )

 体制机制改革让 “ 人才红利 ” 加速释放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紧紧嵌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标任务瞄准战略需求来确立,政策措施围绕战略实施来制定,工作成效根据战略成果来检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二)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高校建设200多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清华大学“学堂班”等一批实验项目作出有 益 探 索 。

 “ 国 家 杰 出 青 年 科 学 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百人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上下贯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体系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人才快速成长。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三)着力培养早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放权、松绑”为核心,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 《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我国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140余项,各省区市出台改革政策7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四)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紧紧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四管”职责,抓住影响全局和人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宏观协调,注重区域统筹,突出改革创新,狠抓督促指导,确保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五)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三、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发生巨大变革 砥砺奋进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自主性、自信心、自豪感。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持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化课程思政,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 一 )

 明确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 二 )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三 )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四 )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五 )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目标——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擘画出分三步走的清晰路线图。( 一 )

 明确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 2025 年 到 2030 年 到 2035 年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二)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三)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只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人才强国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各种行业、各具特点的人才,尤其是战略科学家。对我国来说,战略科学家培养是解决我国人才队伍大而不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科技人才日趋年轻化的今天,更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黄大年钱学森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培养一流教师队伍,让一批德才兼备、热爱教育、造诣深厚的“大先生”投身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破解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的难题,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钥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创新创造活力必将被不断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目录“八个坚持” 01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02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 03打造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04谈培才引才用才 04讲话金句 04

 “八个坚持”在这次会议上,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明确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八 个 坚 持 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

 “八个坚持”一是八个坚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 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 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 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延伸阅读“八个坚持”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

 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此次会议上,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给出了“时间”与“空间”。时间到2025年 1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 2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 3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延伸阅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空间上海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延伸阅读三年前的两院院士大会上,需自行替换文字需自行替换文字,“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需自行替换文字,“激...

篇三: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才的价值导向和实践理路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强劲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百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不仅展现了党对青年一以贯之的培养与教育,更涵盖了党对培养青年一代的最新要求。百年大党培养青年的历史既是青年事业的宝贵经验,也为青年事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只有不断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才的历史经验、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才能更好地探索与我国国情相符、体现中国特色且能充分体现发展优势的青年人才培养道路,从而引导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实践中更好地贡献青春力量。

 对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才历史经验的梳理和总结,需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与指导,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仅从价值论范畴认识和理解青年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和地位,而是放置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中去考察,这也为我们梳理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历程当中所持有的青年观提供了重要方法。

 一、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才的历史经验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中最具潜力、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也是挖掘、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青年人才的培育和使用密切相关。总结百余年来青年人才培养与使用的经验,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党管人才,掌握青年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领导权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与主动权,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青年人才培养实践中最突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青年运动,1939 年的“一二·九”运动、1945年的“一二·一”运动、1947 年的“五·二〇”运动,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它们体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需要,积极组织、

 发动青年人才参与革命,也让青年人才在革命的硝烟与战火中不断成长。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结合的实现路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1〕309。邓小平同志在这一基础上又深刻阐述了“红”与“专”的内涵。他指出,“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2〕92,“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88。毛泽东同志与邓小平同志的又红又专人才观中的所谓的“红”,都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内容,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觉悟;而所谓的“专”也都涉及对业务的要求,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可以说这一时期,“红与“专”是共同构成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标准,更有利于把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吸收到党内、团结在党的周围,更有利于党管人才,并为建设新中国做好了人才准备。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

 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对青年培育是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根本宗旨,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密切契合,体现了党对青年地位与角色定位的清晰,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选人用人策略上的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破除妨碍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实行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3〕。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既强调了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人才原则,又要求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代人才工作实践中,重要的是善于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着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动权,从而确保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党和国家的需要,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才资源。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青年人才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组织网络,以组织工人运动、发动学潮等为主要的革命斗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和广大民众树立救亡图存的理想信念,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对青年进行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理想信念教育。在这一历史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被作为先进典型广为传颂,鼓舞和激励了更多的青年树立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头脑,引领青年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站稳意识形态立场,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先后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不断带领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

 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加强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各类学校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立德树人”成为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引领,从而树立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让青年人才能保证政治方向的正确性,行成政治共识的凝聚力,让青年始终跟随中国共产党的步伐,加入到实现中国梦的队伍当中。

 (三)紧贴时代主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在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紧贴时代主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中国共产党青年人才培养的宝贵历史经验。培养和选用青年人才与时代背景和国情党情密切相关,按需选才,按需育人,把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青年人才凝聚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这是中国革命、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程度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引发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颠覆式革命,知识快速更新,社会分工更加明确,

 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业。全球竞争实际上已经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人才是作为支撑的首要资源,在国家发展当中,必须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这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结构上要兼具学术研究型和应用型,既能够拥有一支掌握世界顶尖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研究型顶尖人才队伍,同时还要有大批量的能够符合信息化时代生产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青年人才在知识覆盖上应突破单学科壁垒,成长为复合型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状况,新时代的青年人才还必须要有知识更新意识,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更迭。

 二、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主动权,探索出青年人才培养的丰富工作经验。未来青年人才培养要在辩证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眼历史新方位,围绕坚持党管青年、坚持科学指导、坚持需求导

 向、坚持时代主题的原则,提升青年人才培养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

 (一)坚持党管青年,把握培养青年人才的原则性与政治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首要历史经验,这属于体现决定性、根本性的规律总结。党的领导是做好党与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青年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关系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计。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人才,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也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实支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明确提出“坚持党管青年”〔5〕109,培养青年人才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原则性不动摇,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增强青年的政治觉悟,凝聚青年群体最广泛的价值共识。

 (二)坚持科学指导,培养把握青年人才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首先,把握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注重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未来青年人才培养要以科学理论与有益经验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培养青年人才的新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已有认识,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性。其次,把握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培养青年人才应把握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培养青年人才的历史规律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演進历程,用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培养青年人才工作的本质和核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坚持需求导向,把握培养青年人才的社会性与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技术、知识以及管理等重要载体,在各种社会生产力要素当中,人才都是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社会发展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只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社会才能进步,只有在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因此,青年人才的培养既要满足

 社会发展需求,将社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内容相挂钩,突出青年人才的社会性;又要兼顾青年个体需求,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发挥青年人才的主体性。

 (四)坚持时代主题,把握培养青年人才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每个时代的主题不同,而每一代人也承担着属于自己的使命。不同的历史阶段,培养青年人才的主题以及使命,就是使其能够积极承担民族复兴的责任。一方面,培养青年人才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培养时代新人这一具体任务,抓住新时代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机,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大势,把握时代性,力争创新性,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培养青年人才要坚持以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目标,以增强青年发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找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我国实际的结合点,把握实践性,追求实效性,锐意进取,谋求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才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

 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斗争中绽放绚烂之花。”〔6〕基于此,培养青年人才应坚持把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能力强、视野广、敢担当作为价值导向,培养一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7〕的青年人才队伍。

 (一)青年人才的政治要强 政治强是青年人才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压舱石”,青年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体而言,就是要有牢固的政治根基,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有较强的政治辨别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敏感性显著提升,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有坚定的政治定力,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规矩以及政治纪律;有较高的政治自觉,以政治思维谋事、以政治标准衡效,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到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和各环节。

 (二)青年人才的情怀要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8〕54,青年人才必须具备人民、国家、民族情怀,促使个人价值选择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首先,人民情怀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青年人才必须始终具有高度的人民情怀,以人民立场为基础,扎根基层,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愿望。其次,青年人才要有深厚的国家情怀,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增强对中国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最后,青年人才要有深厚的民族情怀,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青年人才的人格要正 人格体现的是个人的外在行为模式和内在的动力组织的统一体,是其道德品质以及个人能力多个方面的体现。青年人才的人格正主要体现在为人正、做事正两个方面,即青年人才在社会的具体实践中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四: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

 前言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人才强国、为什么要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擘画了新时代建设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推动我国人才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

 关于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主题,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宣誓: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个主题就是当前和今后若干年人才强国建设的方向、任务、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准 确 把 握 新 时 代 人 才 强 国 建 设 的 时 代 主 题

 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涵盖着三个重要思想:第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谋新篇、布新局。新时代是最大的背景,也对人才强国建设提出了新战略、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我们都要很好地研究和落实。第二,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任务,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要让顶端的、高层次的、战略型的人才不断地向中国聚集。第三,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21世纪以来中央三次人才工作会议: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名称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有三个重要贡献,一是确立了党管人才的原则,二是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的理念,三是把能力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名称仍然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于2021年9月27日和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更名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国”改成“中央”,进一步凸显了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的重要位置。

 二、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着人才强国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的人才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才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引领未来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逐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的人才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 加 珍 惜 新 时 代 人 才 强 国 建 设 的 宝 贵 经 验

 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高度概括成“八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以上8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 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和国家一切组织、各项事业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过去的支撑、助推,变成现在的引领、拉动,这是人才理论的重大飞跃,是人才使命的重大转变。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通过科技自主创新,要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即技术壁垒问题。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科学技术一定要融入经济建设当中,不能搞成“两张皮”,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科学技术的贡献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人才工作要服务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等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人才工作要为健康中国服务,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什么是全方位?既包括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全链条开发,又包括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者人才等各类人才的整体开发,就是全方位。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改革还要继续深化、务求实效。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这个重要思想告诉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必须把握大势、放眼全球,广聚天下英才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环境是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和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来说,环境好,人才则聚,事业就兴旺发达;环境不好,人才则散,事业就衰败。人才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等等。现阶段中国的人才环境建设重在软环境的营造,因为硬环境的打造需要时间和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软环境建设可以超前进行,比如说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等等。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科学家精神作出界定。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它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六个精神集中起来就是科学家精神。倍加珍惜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三、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

 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投入维度投入一定要强,我们必须在拥有世界一流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国际占比上形成综合优势,成为汇聚人才特别是汇聚高水平人才的高地。过程维度人才作用发挥的程度一定要高,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与潜能。结果维度科技贡献率、人才贡献率必须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应该具备世界一流的人才产出、人才效能和人才贡献。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

 加速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支撑点地转变,要从人才队伍的质量水平和结构,替代过去的数量规模和素质;要从过去关注人才“有没有、多不多”,转到今天关注人才“优不优、强不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点应该从以往人才的拥有量,转向人才结构地优化和人才效能地提升。相应的人才强国战略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更多地关注水平指标、质量指标、效能指标,并且更多地体现与世界一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比较。深 刻 理 解 新 时 代 人 才 强 国 建 设 的 科 学 内 涵

 四、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全局高度提出,新时代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就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人才保障。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党上下除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之外,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还要继续同步抓好两项重要工作。准 确 把 握 新 时 代 人 才 强 国 建 设 的 目 标 任 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提出了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为编制好“十三五”规划作出指导。在“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研究“十四五”规划制定时,继续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五大新发展理念”。因此我们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新时代的人才强国建设不能忘记“五大新发展理念”对人才工作的引领。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包括我们的“十四五”,都要持之以恒地为破解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服务,解决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人才领域就存在着“三个不平衡”和“三个不充分”,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破解的良策。“三个不平衡”是供需不对接、结构不合理、能岗不匹配;“三个不充分”是创造力开发不充分、能量发挥不充分、成果转化不充分。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

 五、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一定要坚持党管人才第一,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管好四件事情:管规划、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第二,各级四个“一把手”都要齐心抓人才,包括党组织的一把手、行政的一把手、组织部门的一把手、人力资源部门的一把手。第三,各相关部门要合力抓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教育、科技、工信、安全、人社、文旅、国资、金融、外事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一定要把好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方针,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广大人才爱党、爱国、爱人民。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一定要谋好篇、布好局第一,要根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党组织科学制定“十四五”人才规划。第二,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未来若干年人才发展的质量、结构、产出做出预测。第三,要努力形成人才结构的“雁阵格局”。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一定要坚固好“一体两面”“一体”就是建设世界人才强国这个本体,“两面”就是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人才同创新紧紧联系起来,“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要统筹兼顾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系,要均衡给力、互为支撑、协调发展。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五)一定要立足自主培养人才工作要立足于自主培养、自力更生、自立自强,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六)一定要坚定人才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完全能够”对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才工作者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让我们更加增强了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必胜信心。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

篇五: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论文五篇推荐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5 篇】

  懂得理财的人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想让财富实现增长,必须做到开源节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学会理“才”也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拥有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建设的资本。

  学会储蓄,循序渐进。清代魏源曾这样形容人才: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我们需要手工匠师传承文化,也需要他们改革创新、为传统注入新活力;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老师教书育人,也需要程序员研发新媒体教学;我们需要技术工人建设道路交通,也需要研发人员造火箭上天……对待人才求知若渴,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容纳人才,长此以往,储纳人才的小口袋必定会“胀”得鼓鼓的,等到急需人才的时候,只需打开“人才藏宝库”。

  学会投资,开源节流。要想成为一名技能型人才,第一步就是要拥有匠心:理想信念、文化熏陶、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匠心生成的重要因素。理想信念的缺失,造成了人才的难以坚持;文化氛围的缺失,使得人才会逐渐随波逐流、泯然于众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一方政府来说,选择好的方法投资人才,才能实现双赢。而现实中,各大城市已经拉开了“抢人大战”:南京启动“宁聚计划”、天津“海河英才”计划、西安“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青岛租房即可落户……释放人口红利的结果是人才们愿意去建设这个城市,城市的发展也一片光明。

  学会记账,有效取舍。理财的人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记账。记账这回事,

 虽然看起来很鸡肋,但是如果你真正的使用一个月,就会发现钱花到哪里,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的,从而进行取舍,实现财富增长。记账是开源节流的关键点,一个政府也要会记账:为人才投资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简化了什么程序……等过了一段时间,小小的“人才账本”会清晰地反馈人才的需求与带来的效益,当地的建设才能够有的放矢、井井有条。

  理“才”如理财。理财最大的目标是合理地利用钱财为自己所用,除了勤恳地梳理人才、合理地利用人才、有效地发掘人才之外,当地政府也应该投资自己,使自己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到位,这样,必定能使人才在其位、谋其职。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5 篇】

  近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到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传达了总书记对专家人才的关心和重视,展现了党和国家广聚英才的诚意和决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也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更多爱国奉献、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我们伟大的事业中来。这就要求我们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努力消除“中梗阻”,切实畅通人才成长之“道”。

  真聚才,畅通“快车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前,各地区各领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拼资源、拼项目,逐渐向拼人才、拼引智,聚得英才就意味着抢得先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要坚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打破以往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纠治“官本位”痼疾和唯地域、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做法,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纠正任人唯亲、圈定条件录取的陋习,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真正让德才兼备的人

 才进入组织视野。同时,要注重“适销对路”,按照本地需要、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和品牌化需求,提高选人靶向性,避免“水土不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等情况,切实让组织选人渠道“路路畅通”“快马加鞭”。

  真爱才,畅通“加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来金凤凰”的前提是“栽得梧桐树”,否则势必导致“孔雀东南飞”,这就需要有惜才的意识和爱才的诚意。思想要加速转型,实打实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坚持感情上“厚爱一分”、政策上“高看一眼”,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工作机制,切实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措施要加速落实,积极开展“英才大走访”“人才大慰问”等行动,持续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让人才在微末之间感受到爱才诚意,并针对人才住房、就医、社保、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特别地,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真正让人才看得到厚爱,为“近者悦、远者来”加速鼓劲。

  真助才,畅通“专用道”。人尽其才,百事俱举。人才引进后不能“束之高阁”,科学使用、才尽其能、人尽其力,方能激发潜能、创造最大价值,这也是对人才的肯定,更是对人才成长最大的助力。要坚持“术业专攻”,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根据人才各自的特点与专长,分门别类搭好“舞台”,把改革发展最前沿和基层工作第一线,作为广大人才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让人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经历风雨、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坚持“知人善任”,敢于给位子、压担子,大胆地把人才置于重要岗位进行历练,进一步激励人才贡献才智、各展所长,不断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同时,要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评价质量和公信力,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真正让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

 “道道通则事事明”。畅通人才成长之“道”,方能让优秀人才“C 位”出“道”,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行其“道”。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5 篇】

  近日,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强调:“热忱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热忱欢迎更多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陈希部长强调的“两个热忱欢迎”,不仅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人才强国”的“邀请函”,点亮了来中国创业奋斗之“路”,更让人读懂了组工干部厚重的“人才观”。

  树立“千秋大业靠人才”观念,做科学管才的“智库”。国家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组工干部要认真落实“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拓展人才工作眼光,熟练掌握人才工作政策,精准了解区域人才工作现状,提高人才工作的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和业务能力,成为区域人才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当好区域人才工作的“高参”和“智库”,推动区域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树立“不拘一格选人才”观念,做慧眼引才的“伯乐”。人才是带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人才的引进直接关系着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组工干部要当好人才引进的“伯乐”,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宽广的视野发现和挑选人才,突出需求导向,着眼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保证区域引进的人才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要求相匹配。坚持以一双慧眼甄别挑选人才,善于精准识别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力求把具有浓厚爱国情怀、高超专业技能、敢于担当负责的优秀人才挑出来、引进来,树立出良好的引才选才“风向标”,真正达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效果。

 树立“千方百计育人才”观念,做悉心育才的“园丁”。“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需要悉心的培育才能使用。组工干部要坚持把培养与引进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到本土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实现本土和引进的人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相互配合互补。坚持培养与需求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挂职锻炼等途径,促进人才干事活力,点燃人才干事激情,大力培养适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坚持把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民生服务作为主战场,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机会、搭建梯子、压实担子,激发人才成长进步的灵感,使其所学知识真正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升华。

  树立“心无旁骛用人才”观念,做合理用才的“经理”。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引才聚才体现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和眼光,用才留才考验的是一种政治智慧和担当。组工干部要心无旁骛用才留才,创造形成用才留才“磁吸效应”,遵循因事择才和量才使用,把最合适的人才用到最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岗相宜,使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妥善解决人才及其家人在医疗保健、子女就学、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做好排忧解难,增强人才的岗位归属感、工作成就感、事业荣誉感。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广泛营造“拴心留才”宽松环境,真正实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纳百川,广聚人才。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5 篇】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受习近平同志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日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向各位专家并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当今社会,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第一手资源。如何唱好新时代的“识才、引才、用才”之歌,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建设的伟业中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重要,搞懂什么是人才更为重要。“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辨英识才尤为重要,不仅要发现人才想干事会干事的本领,更要关注品德高尚、敢于担当的品质。爱国爱民、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是“人才”的前提;自觉担负起推进改革发展的重任,敢于“挑担子”“啃硬骨头”者是“人才”的担当;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能用创新维解决复杂问题是“人才”本领。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党和国家需要各行各类人才,要用鲜明的立场、科学的标准和过硬的实力来识别人才、发现人才,让更多的“千里马”驰骋在各自的疆场上。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从古代“治国者,以人才为药”,再到现在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无不体现出对人才的重视。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即将兴起的今天,人才竞争进一步成为城市发展动力的核心要素。“筑巢归雁”引人才,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爱才、惜才”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鼓励、支持回乡创业的良好氛围。搭建联络平台,共谋家乡发展,要利用传统节日外出人才返乡探亲之际组织召开茶话会、座谈会,听取在外人才的意见建议,积极向在外人才宣传人才政策、展现发展成果。积极引进在外人才,唱好新时代的“引才之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引进人才之后,如何让引进的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首先要切实落实优惠政策,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让他们创业有激情、就业有热情,让他们能发挥特长,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成绩、实现价值。同时,解决好人才的落户、子女上学等“后勤保障”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创业或投入工作岗位。再次,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晋升机制,针对在企业、国家机关的不同人才,严格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科学奖励标准,拓宽个人上升渠道和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5 篇】

  近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戴河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向各位专家并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真诚的关心和关爱。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二程粹言·论道篇》中,对“真诚”的重要性做过深入分析,无论修身、做事还是待人,“真”是命根基、是命脉。当前,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聚四方之才、借八方之力,务必要时刻保持一份“真”。

  首在真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吸引人才首先在于思想上重视人才,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才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提高人才的自豪感、荣誉感。感情上贴近人才,主动与人才打交道,真心与人才交朋友,不当高人一等的“官老爷”,不摆高高在上的“官架子”,把姿态放低,把心态摆正,与人才真诚交流、以心换心,让人才充分感受到爱才的诚意,增强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人才才能源源不断汇聚而来。

  重在真作为。打造让人才舒心的“软环境”。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把对人才的关心体现在各个细节,主动为人才解决生活上的而困难、卸下思想上的包袱;注意区分人才类型、层次、需求,不断完善改进服务工作的方法,为人才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全方位的服务,为让人才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落实让人才安心的“硬制度”。不折不扣兑现人才政策,配套完善人才利用知识产权、贡献、技术等要素作为资本参与分配的分配机制,让人才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创新创业中。

 贵在真实效。引才是要为产业所用,展人才所长,而不是为了汇报总结中干巴巴的数字,也不是为了装点门面,如果只是把人才当做“花瓶”‘摆设’,人才迟早会离开。要在精准用...

篇六: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中 / 国 / 共 / 产 / 党 / 百 / 年 / 辉 / 煌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决议》专题党课课件模板主讲:XXX 时间:XXX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 中 / 国 / 共 / 产 / 党 / 百 / 年 / 辉 / 煌 /前言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强调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健康成长和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为全面推动人才引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

 / 中 / 国 / 共 / 产 / 党 / 百 / 年 / 辉 / 煌 /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培养人才,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团结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引领人才,注重人才驱动的平台引领和精神引领1234目录坚持成就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5

 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PART-01

 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人才工作是具有国家战略性、制度长远性的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根本保证。突出政治优势,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用科学真理和实践真知加强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各方面人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将人才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之下,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让广大知识分子忠诚爱党,心怀“国之大者”,走在世界前列。党管人才是保证新时代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才爱才兴才的必由之路。

 强化政治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的深度融合。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任人唯贤,选拔任用政治素质过硬、又红又专的各类人才。当前,国际环境的开放性使得人才队伍呈现出结构多样化、背景复杂化、思想多元化等特点。党建工作必须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做好各类人才的党史学习教育、国情研修等工作,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以此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2021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这表明,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人才成长搭“桥梁”、竖“阶梯”,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发展通道,才能确保人才工作的制定出台、推进实施精准高效,不断夯实各类人才的信仰之基、学习之基、能力之基和创新之基。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

 坚持培养人才,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体系PART-02

 坚持培养人才,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人才特别是自主培养人才,是加快建立我国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新时代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的融合问题,需要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和第一资源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源头培养从简从优。要从源头上当好人才培养的关键引领者,注重在基层中、群众中和乡语口碑中甄别人才、发现人才。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可以采取毛遂自荐、他人推荐、公开考试、组织审核等多种方式,把他们挖掘开发出来,大胆使用,量才选用。对于急需人才,可以简化部分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将人才安排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岗位上去,使他们扬长补短,人尽其才。要实施年轻人才“墩苗”培养计划,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跟踪培养从细从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使人才各尽其用;通过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结合人才专业背景和技能,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提升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育其科学精神。

 坚持培养人才,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全程培养从广从严“从广”是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给人才以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完成基础学科建设和“高精尖缺”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一些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更要做好攻克难关的长期准备,不能苛求一蹴而就。“从严”是指对人才的发展方向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从严监管,确保人才始终行进在正确的人生发展和科学研究轨道上,在政治底线上绝不退让,在专业技术上健全考核方式,严格落实考察、谈话、监督、教育等管理机制。

 坚持团结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PART-03

 坚持团结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团结人才就是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严密组织体系、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做到包容人才、扶持人才,协同政策落实,加强集成联动,激发为国家、为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持续增强人才效能。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既善用人才之长又善避人才之短,既给人才提供尽可能好的机会和平台,又为其提供增强素质修养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关怀,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在实际工作中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宽容干部和各类人才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坚持团结人才,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切实关注人才的多种需求时刻关注人才的成长状态,是团结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各级各类人才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要深切关怀、跟踪管理。要广开进贤之路,为人才快速发展提供空间,让广大人才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在解决人才反映的现实问题时,构建能够使人才充分展现其自身价值的平台,在发掘人才过程中主动和人才打交道,而不是隔着“车窗”、站在“屋外”,在做优、做实、做细、做强人才服务上下更大功夫,把人才的需求放到心坎上、落实到细节处。

 坚持引领人才,注重人才驱动的平台引领和精神引领PART-04

 坚持引领人才,注重人才驱动的平台引领和精神引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引领,既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撑,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塑造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平台引领。平台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搭建联动式、立体化平台,为人才在科学研究、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以便其集中精力潜心创新创造活动,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尖端创新能力。同时,高度重视对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教育引领,通过国家人才战略的宣传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流动整合、优势互补与深度合作,加强集体攻关、团结协作,从而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坚持引领人才,注重人才驱动的平台引领和精神引领精神是引领人才奋进新时代、攻克科技难关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建党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对知识分子具有直接的教育、启迪和激励意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我们要教育引领人才继承发扬好这些伟大精神财富,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守正创新的精气神,以精神之火和信念之光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精神引领

 坚持成就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PART-05

 坚持成就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给予扶持和帮助,能够助力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提升人才的成就感;通过成就人才,提升人才的归属感,能够助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实现人才与国家、社会的同频共振。在人才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发展体制机制保障,

 坚持成就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坚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系统观念,通过规章制度、奖励扶持、舆论导向等多种手段,统筹开发利用各方人才资源,优化人才成长的社会生态,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人才及其成果予以大力支持、维护和推广。同时,着力构建人才自我省思、自我约束的自律机制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理顺人才工作联动机制,为人才规范有序、公平竞争保驾护航,助力人才脱颖而出、在创新创业中不断提升价值。全面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成就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战略科学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帅才”,要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为其全身心投入科研创新创造活动松绑、减压和赋能。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团队的“急先锋”,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青年人才是我国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战略目标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后备军”,对青年人才要不唯台阶、不唯资历,悉心培育、大胆使用,鼓励其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全力打造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 勇于创新

 坚持成就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发展的保障机制其中“党管人才”是根本,是“培育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四个方面的思想原点、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点。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深刻揭示了人才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点燃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奋力续写新时代的璀璨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和实践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2021年11月8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须从党的“百年总结"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昂扬斗志,厚植为民情怀,吹响新的奋斗号角,推进新的伟大建设。现将我最近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向组织汇报如下:从党的“ “百年总结" "中汲取“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信仰之力。还记得“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视死如归,还记得黎明曙光前走向刑场的义无反顾,还记得党岭雪山“最后一次党费”的革命挚爱,还记得“共甘苦、共生死"的英雄气概。无数革命先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的铮铮誓言,让信念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从“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到“深藏功与名,奉献赤子心",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甚至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理想信念。迈上新征程,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在学史力行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坚持同党同心同德同行,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豁出去、敢为人先,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决的行动一心一意奔赴新时代“赶考之路”。从党的“ “百年总结" "中汲取“ “越是艰险越向前" "的奋斗之力。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我们党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取得胜利的,更多的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艰苦奋斗、更多的是“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当工房"的不懈斗争、更多的是“敢为天下先,勇当"拓荒牛""的敢闯敢试、更多的是从“飞机飞两遍"到“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不断奋进。在新的征程上,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从“百年总结"中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之力,康续革命先辈啃着冻土豆也能打胜仗的气魄、穿着破草鞋也能走长征的无畏、饿着肚子也要坚决与敌人周旋到底的意志,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在危机时刻迎难而上,在风雨淬炼中锻造克敌制胜的立业之术、立威之能、立身之本,在新的奋斗征程中坚定信心、不懈前行。从党的“ “百年总结" "中汲取“ “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为民之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篇七: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奋进, ,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范文(四篇)

  砥砺奋进, ,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篇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同时这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用心用力的一件大事。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在思想上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增强“四力”为抓手,打造人才高地,培育“人才森林”,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选育出党的好干部和群众的贴心人。

  增强“引领力”,加强思想淬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上的弦不绷紧,就会在方向上迷离、轨道上偏离。培育“人才森林”,要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升华思想境界、提升思想能力。要引导干部经常检视自身的思想言行,及时掸去思想上的灰尘,不断加强自我净化、自我约束、自我修炼,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潜移默化中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产生“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效果。只有经受严格的思想

 淬炼,才能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思想防线,培育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增强“鉴别力”,突出政治历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组织部门要从“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着力,为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续火添柴,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始终。要将站稳政治立场当成“头等大事”来办,决不犯迷糊、搞动摇。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以政治分析和解决问题,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清醒头脑,对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坚定不移地做。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严守纪律,明辨是非,经得住“糖衣炮弹”袭击,摆得脱名缰利锁束缚,做到不为欲所扰、不为贪所绊,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增强“战斗力”,注重实践锻炼。“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实践锻炼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干部最管用的办法。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注重实践锻炼,就要干部多一些接“烫手山芋”、做“热锅蚂蚁”的经历,使其在“吃劲”岗位上磨炼摔打、经受考验,在学习感悟、历练成长中,逐渐练就处理“棘手事”、解决“矛盾窝”的硬功夫。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能检验干部是否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勇气,是

 否具备应对风险、直面挑战的能力,从事组织工作,一定要把实践锻炼作为重点,选拔培育出更多能战风雨、勇挑重担的优秀人才。

  增强“竞争力”,强化专业训练。“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当前,知识“保质期”越来越短,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部分干部蛰居于一方小天地,沉迷于“坐井观天”“管中窥豹”,妄想用老办法、老套路解决新问题、新挑战,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一事无成。加强专业训练,就是要全面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本领恐慌”“能力危机”的忧患意识,跳出“闭门造车”的怪圈,勤于进行知识更迭。要拿出“燕子垒窝”恒劲,练就一番过硬本领,让干部在补短板、强软肋、扫盲区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各部门单位中的“金招牌”“活字典”。

 砥砺奋进, ,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篇二

 治国兴邦,人才匆忙,地区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近年来,夺人战争在各地循环上演,各地为了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全身解数,陆续发表了人才新政。“筑巢”是引才的基础,但“如何引”,也有不小的学问。

 着力创新,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瓶颈”。创新引才模式是解决不少中西部地区或者不发达小城镇引才难的新技能。以人博会数博会为平台,以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城乡三变等中心工作为载体,开展在线引导模式,不断提高引导岗位的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人才引进的方向也需要改变,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引资的智慧相结合,立即提供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人才管理服务等政策。针对基层引才困难、成本高等问题,重视灵活引才,打破全时全职工作观念,采用打工候鸟型模式引进优秀专家,帮助区域内企业提高技术改造,开发创新和管理水平,以智力优势促进产业发展,补充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引才生态。

  注重培养,打造高层次人才成长快车道。人才既要“引”也要“养”,做好培养,才能保证引得来,留得住,能干事,干成事。各地应拓宽建言渠道,建立主要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优秀专家人才,及时听取对区域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对引进人才做充分分析,选贤举能,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锻炼。同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考察,掌握人才思想动态、政治表现、工作业绩,及时解决人才工作和生活问题。制定相应的人才成长计划,除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专题培训外,还定期派人才队伍到上级机构、经济发达地区、海外、科研大学进行专题学习,为人才队伍充电,积累能源。

 搭建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直通车”。加强校地合作,各地应充分发挥本地高校聚集地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推进与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加强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等的建设,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纽带,打造出更多便捷高能的“众创空间”。办好引才活动,围绕本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路线,积极参加并远赴知名高校开展引进人才活动,跨区引才。加强平台建设,新建一批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小镇”“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实现人才集群,打造人才“智高地”,建设好产业创新基地。

  “筑巢引凤”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紧需工作,解当下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更要有长远之谋。“筑巢”与“引才”是两条腿,步调一致才能走得稳。引才的同时也要注意挖潜,只有引育并举,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砥砺奋进, ,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篇三

  2020 年以来,xxx 自治区扶绥县认真落实党管人才责任,通过优环境、强队伍、搭平台“三位一体”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实施,以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优化引才环境,倾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该县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障人才政策“落地开花”。

 落实引进优秀人才政策,用好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发布招聘公告,举办校园双选招聘会,吸引 108 名引进人才到扶绥就业创业。建立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出台《关于加强扶绥县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乡村人才做大做强经济项目,引导乡村人才创建乡村品牌,对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三带”方面具有显著成绩的乡村人才,给予资金资助发放、职称晋升奖励、县委联系服务等支持。建立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组织县四家班子领导、处级领导干部担任规上企业服务专员,研究打造“网聘直通车平台”,帮助 14508 人实现务工就业。

  强化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该县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联手,对人才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培养。通过“校地合作”订单培养党政人才,与 xx 民族大学、xx 民族师范学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乡镇挂职锻炼,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与高校生“一对一”结对联系,发挥传帮带作用,切实提升高校生解决基层事务的能力水平。通过“医联共体”定向培养实用人才,与 xxx 自治区人民医院、xx 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开辟“绿色通道”公开招聘卫生技术人才 49 名。通过“县乡联动”合力培养教育人才,印发《扶绥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县城区优质中小学校及非义教学校选派优秀骨

 干教师到学校进行为期 1 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累计送教下乡 53 次,培训乡镇教师 10557 人次。

  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该县通过搭建集试验示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服务社会于一体的新型协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方位合作,搭建科技创新中心,引进建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xx 研究院,依托研究院强大的科研优势,建设“国家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基地”,支持 xx 久洋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设,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和综合栽培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本地种植模式变革。产学研融合,建立科技服务平台,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在扶绥县甘蔗种植协会(扶绥县渠黎镇雷达现代农业合作社联合社)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xx 扶绥甘蔗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引进了以罗献宝教授为首的专家 3 人、学生 7 人,开展土壤样品分析、甘蔗长势研究,指导合作社进行区块差异化甘蔗种植管理,推动甘蔗产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政校企协作,打造特色产业联盟,与 xx 大学农学院、xx 汇创牧业有限公司签订共建 xx(扶绥)草食动物试验站协议书并挂牌成立校地合作试验站,整合各方现有资源,依托 xx 大学科研技术优势,促使畜牧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发展。

 砥砺奋进, ,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篇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才是新时代推进“三农”工作、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建设美丽农村的主力军,要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集聚,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强化人才回引,激活“增量”。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人”的要素必须先活跃起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要打好“乡情牌”,大力宣传乡情乡貌乡音,强化政策吸引力,积极搭建返乡创业平台和建设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优秀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激发他们反哺家乡的情感和意愿。要强化服务保障力度,提供创业就业全程指导,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和个人意愿,悉心为返乡创业者提供项目咨询、项目创建、项目包装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创业者与创业项目精准对接。要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开展经营管理、产品销售、实用技能等分类培训,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典型,建立帮带模式,帮助更多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聚焦农民主体,盘活“存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越来越

 多的农民培养成素质高、能力强、懂发展的乡村人才。要做好底数摸排,将正在从事或有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创业者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范畴,结合个人实际需求,采取线上线下学习、案例观摩交流、产业园区实践等方式,重点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家庭农场等内容,引导高素质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带富致富能力。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产业扶持、金融保险等政策向高素质农民倾斜,搭建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鼓励高素质农民抱团发展,让农村涌现出一大批乡村工匠、致富能手。

  畅通下乡渠道,用活“变量”。乡村振兴的过程是资源集聚的过程,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更要加速向基层、向乡村流动。各地要在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上细化具体措施,大力推动“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战略,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引导人才转变观念、转变身份,主动向乡村进发,参与振兴发展。要鼓励支持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和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一线工作,以到村任职、聘用“顾问”等“弹性”方式留住人才,并优化落实好待遇保障。要探索创新“校地”“企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推动涉农院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创办助农项目,引导各类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提供智力支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各地要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人才导向,大力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篇八: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领会《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 2 2 篇

 (含原文)

 12 月 16 日出版的第 24 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文章处处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才的关怀。广大科技人才要牢记党的深切关怀,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在新的赶考路上以实际行动许党报国。

 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做“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者”。“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他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当下,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进程,又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科技人才矢志报国,以爱国主义为底色,将自身的研究方向与祖国发展的需求相统一,投身于祖国最急需的科技领域,勠力同心为祖国解决一批“卡脖子”科技难题,为破解变局提供“突破口”,为解决危机提供“发力点”,让党和人民伟大事业更加顺利向前推进,让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巨轮以更加不可阻挡之势乘风破浪。

 深怀笃行之心、砥砺担当之志,做“男儿有求安得闲”的“笃行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科技人才都是有大学问的读书人,在汲取充足书本知识、学有所得后,就要做勇于担当的“笃行者”。首先要树立担当精神,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价值追求、肩负了一份时代使命,在科研攻关路上孜孜以求,勇于承担难题;此外,要从实践中不断筑牢专业基础,“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不断的实践、失败、再实践,夯实专业本领。广大科技人才要牢记“实干兴邦”,以笃行之心、担当之志切切实实地为国家解决科技疑难杂症。

 深怀开拓之心、砥砺创新之志,做“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开拓者”。“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广大科技人才来说,一是要孕育创新意识,从研究方向开始,就优先选择国家未曾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目标,在科研过程中时刻想着创新、突破;二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缜密性的创新思维是科技人才勇攀高峰的“重要法宝”,科技人才在生活、工作者要时刻锻炼类比、联想、跨越等思维模式,为创新提供“利刃”;三是要具备创新能力,不仅要从论文中学习最前沿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

 掌握最先进的实验方法,才能在科研中不断推陈出新。

 深怀为民之心、砥砺奉献之志,做“读书本意在元元”的“奉献者”。“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曾说:“我来自人民,要继续为人民服务。”科技人才要以此为榜样,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牢牢树立科技成果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与民生高度相关的食品、药品等科研领域,科技人才要将人民的安危挂在心上,以人民的利益为研究方向;其次是要多与群众交流沟通,明白群众的所需、所求,例如农业相关的科技人才,要多到田间里走走,深入基层才能更好地造福群众;最后是要做好科普工作,把科普作为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人民,使自己掌握的前沿知识用于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广大科技人才要把人民作为一切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学研究中展现竭诚为民的风采,将一身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奉献给人民。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的大背景下,广大科技人才要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以“爱国者”“笃行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姿态走上新的“赶考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学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心得体会

 12 月 16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

 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总书记指出,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作好人才工作,织密新时代中国“人才热土网”,为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打下人才基础、提供人才支撑、积蓄人才力量。

 听党话,奠基织密“人才热土网”的根本。“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起来后,人类的生产活动更需要高度的组织与协调、有力的指挥与权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到丰衣足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继往开来,我们国家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人民想要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就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在织密“人才热土网”方面,各级党(工)委要深刻贯彻党中央的精神指示,紧跟党中央的脚步,各级政府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全社会各类人才提供广阔平台,为织密“人才热土网”提供政治保

 障。跟党走,践行织密“人才热土网”的行为。国际社会竞争激烈的当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如何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是我们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面对深厚的人口资源基础,做好人才工作,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腿走路,对内既要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改革,为人才减负松绑,破除“四唯”机制,为人才提供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也要培养能够走得出去、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才;对外既要抓住世界想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掌握战略主动,广纳世界英才,也要与世界各国探索、构建良性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人才的融合发展。

 志为民,明确织密“人才热土网”的目标。百年征程,我们党所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培养人才是为了凝聚人才力量,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所以做好人才工作本质是为了让人民更加幸福、国家更加富强、民族更加复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的人才发展格局,坚持紧跟时代潮流和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全方位培养好人才,提升人才质量,让广大

 人才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面向国家需要的人才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锻造“十步芳草”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济济一堂的卓越工程师,让人才站稳人民立场,在新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和创新高地原文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 9 月 27 日至 28 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 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上 8 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 2030 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 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习近平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习近平强调,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

 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习近平指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要加强人...

篇九: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

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

 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交流发言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址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髙地》。文章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战略牵引定路径,构筑人才工作新格局。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对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要清楚认识“人才"与“创新”的本质联系,以“抓人才"为主攻方向,激活创新的“源头活水",实现人才“一子落",创新驱动发展“满盘活”。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的事业承前启后、后继有人的髙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系统思维,健全统筹联动、会商研判等机制,聚合各种资源,发挥各方力量,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将战略思维贯彻到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全过程,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横向重要节点坐标轴上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既体现广聚贤才、尊才爱才内涵,又鲜明以才兴业、业由才广的导向,切实用人才“第一资源"服务中心大局。

 破立并举再深化,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引才重在良方、育才贵在塑形、用才要在舞台,留才成在诚意。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凝聚人才“强磁场”,需要乘破竹之势、借改革之力,打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限制,畅通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中梗阻”,

 破解影响人才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难题,形成“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良好生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善于站在人才的角度抓人才工作,以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为遵循,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赋予领军人才更大限度决策权、调度权,制定出让人才安心工作、专心发展的约束机制。要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育用中“唱主角”的作用,强化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好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政策服务牌,切实让各类人才在创新发展的前沿奔涌。

 精神支撑输能量,激发人才创造新活力。敢于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开辟独创独有的特色领域,创新更多普惠民生的成果,不仅考验人才队伍本领和素质,也需强大精神滋养品格、磨砺意志、提劲鼓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广大人才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优良品质,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四个面向”,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事业、人民期盼相衔接,在更多“卡脖子”的地方求突破,让全体人民在共享科技成果中收获幸福。要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静下心来、稳住心神,坐在冷板凳上面“十年磨一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要秉持强烈的创新意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潜心事业、勤奋钻研,在追求卓越、为国尽责中尽显“英雄本色”。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

 心和创新高地》读后感

 12 月 16 日出版的第 24 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以引才的诚意、育才的良方、用才的胆识,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今年 5 月,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愈加明晰的人才工作思路理念,根本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人才可巧用“放大镜",由本土到海外,“订单式"引进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视人才为“第一资源”。上世纪 80 年代,为组建河北正定县经济顾问团,他亲自向全国知名学者等发出 100 多封“求贤信"。海纳百川,引才用智。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引导各类人才下沉,在广阔天地成长成才。组织开展“订单式”“组团式”基层干部、教育医疗人才向基层扶贫扶弱、援藏援疆等,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人才使用、创业扶持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倾斜政

 策,让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使一批批面向艰苦边远地区、面向西部、面向基层一线的人才项目结出累累硕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2013 年到 2019年末,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从 41.40万人增长到 70.3 万人,留学回国人数从 35.35 万人增长到 58.03万人,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与全球加速互动的重要纽带。发出广聚天下英才的积极信号,建立“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海外人才回得来、来得了。

 党管人才可精用“显微镜",由单核到双核,“细胞式"培养人才。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管人才,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细胞式”培养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最大化产生了“种下一棵树,成长一片林”的效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等动态机制,探索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已发展成“千军万马”,参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嫦娥五号,,任务的青年人才平均年龄 32.5 岁,最年轻的系统指挥员 1996 年出生。从高技术领域到高端产业,从民生科技到党的基层事业,处处闪耀着人才的身影,凝结着人才的智慧和汗水。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有力支撑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管人才可适用“后视镜",由标志到全景,“全豹式"用好人才。下人才“先手棋”带动协同发展“大棋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有突破,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形成区域共同人才市场,推进干部人才双向挂职。更好地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清理“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打破非实事求是的“论资排辈"。推广完善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以社会价值为导向、以市场评价为要素的按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当下,袁隆平、屠呦呦、申纪兰等至诚报国、无私奉献的功勋,已经成为大众热捧“明星"。建设各级各行各业人才示范区,广泛宣传先进典型,鼓舞新时代人才的爱国奋斗精神。创造人才发展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让各路贤才竞相涌流,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创新创造竞相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如约而来、如期实现!

【人才强国战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党课讲稿9篇】相关文章:

1.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党课(4篇)

2.七一建党节村支部书记党课讲稿

3.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课讲稿(3篇)

4.廉洁自律党课会议记录(5篇)

5.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党课(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