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实现路径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党课讲稿
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是孕育希望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今天,和同样充满活力、代表希望的年轻干部一起交流谈心,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区委安排我给大家讲课,我思考了很长时间。面对我们这个班,以80后、90后为主的高学历群体,讲什么东西大家才有可能感兴趣、愿意听、喜欢听,讲什么东西才会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学有所获呢?理论课有专业老师讲,我讲不好、也讲不透;
讲办公室业务知识,不一定适合在座的所有人。思来想去,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和读书笔记,借春天这个季节,和大家聊一聊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那些事。
成长、成熟、成功,是成功人士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的人十几年就完成了,年纪轻轻大有作为;
有的人用一生去奋斗,却碌碌无为、平淡如水。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年轻干部如何才能快速、健康成长、成熟、成功呢?就这个话题,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
大家都知道,庄稼要丰收,一靠天,风调雨顺;
二靠地,土地肥沃;
三靠种,品种优良;
这三条缺一不可。同样,年轻干部成长也离不开这“三要素”:靠天、靠地、靠自己。
(一)靠天——组织培养
“天”是什么,对干部来说,就是党的组织。离开党的组织,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常说,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我们还常说,“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个人来说,党组织就是天上的太阳,就是“天”。只有在阳光的沐浴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干部的成功都要经历三个重要培养期:一是成长培育期,离不开家庭和父母的呵护;
二是成熟培养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舞台;
三是成功培植期,离不开党组织培养和教育。一个天资再聪明的人,离开这三个重要的培养期,也不可能有所建树。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党组织给大家提供了发展平台,提供了政治舞台,提供了锻炼机会,大家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否则,尽管你有十八般武艺,也终将无处施展。
目前“组织培养”通用的办法,主要有三种途径:
请“上”来培养。干部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接触实践后,碰到疑惑怎么办?组织安排上党校、进大专院校再学习、再思考,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让年轻干部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的办法,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对实践中的疑惑从理论中找到答案。
派“下”去培养。让年轻干部到艰苦的地方、复杂的岗位去锻炼,运用年轻干部掌握的丰富理论知识去接触、处理具体问题,增强大家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送“出”去培养。少数同志还有机会去经济发达地区挂职,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开阔视野。近十几年来,郧阳区陆续派出去一大批干部到武汉、北京、江浙一带去挂职。这些同志通过外出挂职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部分同志现在在事业上已有所建树。
既然干部成长离不开“天”,离不开组织培养,我们就应该珍惜组织、尊重组织、呵护组织。这个道理讲清楚了,我想大家也就明白,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性教育,为什么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什么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讲纪律守规矩。请大家到党校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党性意识,抓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党组织在培养、锻炼干部。
(二)靠地——群众支持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就提出“民本”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的落脚点。群众满意才会获得群众支持。我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坏了,形象坏了,支持你的人少了,成长也就无从谈起。
组织部考核干部,要搞测评,要找一线同志座谈,就是看群众基础。俗话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老百姓眼里,工作干得好坏、作风是否正派、品行是否端正,群众看得一清二楚,平时不身入群众、心入群众、融入群众,用自己的能力、作风和品行立足岗位、干好工作,就会失去群众支持的基础。多年来,历次换届、调整提拔干部的时候,都有少数干部因为群众认可度不高,失去了提拔晋升的机会。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去抓精准扶贫,再去驻村开展工作,再去开群众场院会宣讲政策,再去上门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就有理论支持,就有了内生动力。深入群众、身入群众、心入群众,不仅仅是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巩固群众基础,赢得群众支持。
(三)靠自己——个人努力
我们头顶一个“天”,是党组织;
脚下一方“地”,是人民群众;
上依靠“天”,对组织负责;
下依靠“地”,有群众支持,那我们就是“顶天立地”者。要想“天”支持、“地”拥护,必须靠自己个人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讲,“干部成长首先要靠自身努力,特别是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都不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在座的各位,绝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女,身后没有“高参”的支持,大家每走一步,都是靠自己拼搏奋斗、牺牲奉献得来的。生活就是这样,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珍惜,只有自己拼搏奋斗,努力得到的,自己才会十分珍惜、倍加呵护。
关于个人努力,有人提出一个“八小时之外”理论。我个人认为,基本是真理。八小时之外在学习、在思考、在反思、在工作、在总结之人,在同等条件下,基本都有所建树,都是同行中的姣姣者。如果大家做个有心人,观察身边的同志二至三年,那些每隔一个时期都能向前迈进一步的人,八小时之外要么在工作、要么在学习,酒桌上、牌桌上见得少。
“成熟”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群体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既然是比较的结果,“成熟”者,就是同类中的姣姣者。年轻干部都渴望自己在思想上早成熟,只有成熟了,组织才会付于重担,才能分担更大的事。
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速度,既与自己的学识基础有关,也与自己成长环境有关;
既与自己用心程度有关,也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有关。有座的各位学历高、读的书多、见多识广,基础知识扎实,大家走向工作岗位,就碰到了一个好时代。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新要求,对工作作风新要求,对工作本领新要求,时时处处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大家是时代的幸运儿,相信大家会很快走向成熟。
成熟不等于老练。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这样两类群体,有的人成熟后,骨子里充满了忠诚干净担当,令人敬佩;
有的人成熟后,眉宇间却显露出世故圆滑奸诈,令人厌恶。之所以有这两种结果,我个人认为,就是“因果报应”的结果。在成熟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把握住自己,把习惯培养成了“本性”,好习惯、坏习惯都被固化下来了。
一个人走向成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反思我个人走过历程中的得失,年轻的同志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应把握“三分”标准,把握住“三分”,才有可能会得到“高分”。哪“三分”?分寸、分担、分母。
(一)分寸——把握分寸(这是“一分”)
分寸就是“度”,把握分寸,就是把握好“度”,就是在思想、工作、生活中做到张弛有度、拿捏得当、进退有方。对年轻干部来讲,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如何培养自己拿捏得当的水准,要从基础做起,培养自己每日“三问”的习惯。
1.扪心自问。问自己的人生是否为未来作好了准备,问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尽善尽美,问自己的情商是否足够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等等。
2.不耻下问。沉下身来,丢掉面子,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补齐实践经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足的短板。对老百姓来讲,看一个干部,看重的是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你有多高的学历。
3.灵魂拷问。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自己,找到差距才能克服困难、迎头赶上。正因为如此,孙书记多次在会上讲,每位干部都要把“静夜之思、清晨之问,日心月力、稳中求进”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的座右铭。
(二)分担——主动分担(这是第二分)
分担是人生中最应该学会的词。分担是帮别人分担,分担是主动分担,分担就是吃亏。“吃亏”是福。分担就是更大的服务,把分担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快乐,进步就近在咫尺了。
要想主动分担,首先要有能够“分担”的能力,否则别人也不敢让你分担;
其次要具备“主动分担”的品质,分担不是作秀,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分担一些事情,实质上就多了一份锻炼自己的岗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到主动分担,很难。一方面,自己能力不足,本职工作都忙不过来、干不好,没时间分担;
另一方面,生长在一个你推我搪的环境中,谁都不想多揽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想干完自己的活儿去放松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发现,在一起工作的一个群体,几年下来,出类拔萃者,寥寥无几。
(三)分母——协作共事(这是第三分)
分子是个体、分母是团队。我们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选择自己的配偶,但无法选择自己的团队。在团队中合作共事,只有摆正心态和位置,不斤斤计较,学会包容宽容、与人为善、抱团发展、协作共事,才会缩小“分子”和“分母”的差距。所以,我们无论在哪个团队共事,都要像呵护眼睛一们呵护自己的团队,别成为团队中人人嫌弃、人人忘记的“过街老鼠”。
一个人走向成熟,要把握的事很多。在同时要处理好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三分”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这“三分”,实际上更加强调了“情商”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实践无数次证明,无论你是学文科的,还是学工科的,不重要,搞好行政工作,需要智商,情商更重要。所以,我们看到的领导,多数情商都在180以上。
一个人要想成功,离不开内力、少不了外助,也离不开机遇,三者缺一不可。年轻干部要想尽快成功,必须自上班时起就从这三方面做好准备。
(一)内力
在内力、外助、机遇三途径中,内力是前提。汽车跑得快不是靠拉、靠推,而是靠内驱力。内力就是一个人自我奋进的原动力。
内力来自哪里呢?
内力来自自信。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信心十足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排除,没有自信的人则会感觉到压力重重,萎靡不振。一个人只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释放出热情、智慧和力量,进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自信是克服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法宝。
内力来自追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追求是成就事业的巨大动力。人没有追求,只能得过且过混日子,不会有多大建树。“追求”这个词,在过去讲,有点俗,现在再提起来,一点都不俗。特别是对年轻同志而言,在成长阶段,没有一点追求,就没有锐气,就会失去“煞气”,咋会产生原动力呢?
积蓄什么内力?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素质积蓄。丰富的知识是能力之源。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实践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实践最鲜活、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只有不断地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中积蓄知识素质,才能持续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增强内力、提高素质。
二是政德素质积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有一条叫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讨论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我们常说:“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政德,即为官从政之德。政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政治生态的导航仪。修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就是明大德;
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服务群众,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守公德;
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戒贪止欲,不乱用权力,就是严私德。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修政德,就要从小事小节抓起,小事小节有党性、显人性。一开始就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严以修身,防微杜渐,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管住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交往圈,始终不放纵、不越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让好的政德成为一种习惯,内力之源泉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外助
千里马如果遇不到伯乐,就是一匹普通的马;
宝马、奔驰内力再强劲,道路不行也跑不快。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努力奋斗之外,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只有“好风凭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外助包含哪些?
群众拥护是外助。领导干部真心为群众谋利益,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群众拥护你,实际上就是在为你搭建进步的台阶。年终考核、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换届选举获得的高票就是群众对领导干部成长的最大外助。
同事支持是外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管在哪个单位、哪个集体,如果一个单位是一盘散沙,一个人工作能力再强,也是孤军作战,独木难支,成不了大事。一个地方,如果班子、干部团结和谐,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一定会出智慧、出政绩、出干部。年轻干部要强化团结意识,在工作中主动放下身段、放低姿态,营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工作氛围。
领导赏识是外助。所有的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实干家,说通俗一点就是喜欢干活儿的。只要你想干活儿、会干活儿、多干活儿、干好活儿,久而久之,领导就会看中你并重用你。上司赏识你,才会帮助你、培养你,给你提供平台,让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锻炼成长。
组织培养是外助。任何一个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缺水缺氧,再好的苗子也长不大。组织为年轻干部提供平台,在工作中为年轻压担子、交任务、搭梯子,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能力提升了,组织才会把你纳入重点培养对象。组织是否看重你、关注你、培养你,是决定一个领导干部能否成功的关键。
外助来自哪里?
外助来自岗位。年轻干部成长进步,需要凭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工作岗位是实现成长进步的平台。要得到群众拥护、同事支持、领导赏识、组织培养,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充满激情、务实创新、主动出色地完成岗位职责,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外助来自环境。环境影响人、锻炼人、造就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肯定也都听过孟母三迁、丑小鸭的故事,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丑小鸭之所以能够变成天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离开了鸭场,否则,它只会受到更多的冷嘲热讽;
比尔·盖茨如果出生在非洲,连电脑都没有见过,就算他智商再高,也不可能创造微软。
什么样的环境会让人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好的环境会培养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勤奋努力的习惯、提升适应工作的能力,反之,坏的环境是一个“大染缸”,会让人染上很多不良习惯,消极懒惰、不思进取、一事无成。
有时受条件限制,我们不能选择环境,但要学会适应环境。在好的环境中,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在不好的环境中,我们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这样才能造就成功的人生。
(三)机遇
内力是内因,外助是外因,成功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但内因和外因的结合,还离不开机遇作媒。没有机遇作媒,外因不会通过内因起作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机遇,即使“万事俱备”,也很难成功。年轻干部要善于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抓住机遇。
追求什么机遇?
年轻干部要追求什么样的机遇,是方向性问题,不能出偏差。可能有些人认为,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信奉“唯关系论”,想通过各种关系创造所谓的“机遇”,总感觉埋头苦干,不如跑跑腿、动动嘴,多走动走动,投门子、找靠山,不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好本职工作上。事实上,这样做是靠不住的,也是行不通的,关系能管住一阵子,却管不住一辈子。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年轻干部追求的机遇,不应该是靠“走后门”“拉关系”施舍的机遇,而应该是通过辛勤付出、努力拼搏创造出来的机遇;
不应该是图清闲、享安逸、等养老的机遇,而是能够施展拳脚、发挥才干、干事创业的机遇。把自己要干的工作干好,把平凡工作干到极致,干出不一样的成效,才能真正体味成功的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机遇垂青哪些人?
实践证明,机遇垂青三种人:
(1)机遇垂青有头脑的人。重要机遇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有几次,有头脑的人知道机遇的重要性,能不失时机地抓住;
没头脑的人在机遇面前往往反应迟钝,机遇来了还想不到、看不到,坐失良机。有头脑的人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敏锐地预测机遇,知道机遇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来;
机遇来之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机遇来了该怎么把握,怎么利用。所以,有头脑的人在机遇面前往往先人一步,高人一筹。
(2)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哈佛大学送给学生的座右铭就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准备好了。”要抓机遇就必须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哪些准备呢?一要有政绩准备,当工作成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机遇降临。集中换届、缺位补差等,如果机遇已在眼前,无奈你平时没有做充分准备,成绩平平,那也只能是别人的机遇。二要有公论准备,通过个人能力、工作实绩、品德修养获得群众、同事、领导的一致认可,否则,在接受测评考核、社会监督的时候,出现负面声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遇与你擦肩而过。
(3)机遇垂青肯努力的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想投机、不想实干的人,即使机遇来临,能力素质不够,也抓不住机遇。肯努力的人不一定每次都能抓住机遇,但机遇降临的概率要高得多,进步的机会也多得多。
机遇不是想象中的“馅饼”,不去奋斗追求,就会好端端地掉在自己嘴里;
机遇也不是任人追逐的“香饽饽”,不去想、不去干,就能轻易地获取。大家都要争当有头脑、有准备、肯努力的人,靠勤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抓住机遇,迎得成功。
(讲完了成长、成熟、成功的要件,再讲讲实现途径。)
十九大报告提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八种本领”,其中,把学习本领放在首位。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
抓学习,要明白“三个知道”。
(一)要知道“为什么学”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现在讲,“活到老、学到老”,说的都是学习的重要性。可能有的同志认为,以我现有的知识、学历,不学习,照样工作、照样办事、照样开会、照样写文章。这很肤浅,只能应付一般性工作,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领导干部,先人一步,必须下真功夫学习。要坚信一个真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你比别人学得快、学得多、学得好。
早在十几年前,人们就形容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现在更是如此。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变化日新月异,年轻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跟不上时代步伐,就会被时代抛弃。
为什么要学习,从认识上来讲,有三个层次。一是为他人学,为了完成他人安排的工作任务,被动地学习;
二是为自己学,为提升个人能力,胜任工作需要,主动学习;
三是为事业学,通过学习增长才干,为干事创业打下基础、做好准备,这是学习的较高境界,是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所以,年轻干部无论是适应工作需要,还是个人成长进步;
无论为完成工作任务,还是为立志干事创业,都需要加强学习。
(二)要知道“学什么”
古人交友,提倡交益友,忌交损友。学习如同交友,也要有所选择。年轻干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联系实际地学习。
学什么?要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学,最后肯定啥都学不到。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三学”:
1.缺啥学啥。党性修养不够,就多学政治理论;
实践知识欠缺,就多到一线学习,通过学习补短板、强弱项。
2.干啥学啥。立足岗位,多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水平,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3.爱啥学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广泛涉猎文学、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一点爱好,提升个人品味。
上党校,可以静下心来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时间。大家可以利用这一有限的时间,有针对性开展下列学习:
1.学政治理论。沉下心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2.学业务技能。学习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础知识,干一行、钻一行,把一行研究透,成为某一行业的一把“刷子”。
3.学政策法规。有针对性的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要求,增强底气,守好底线。
4.学领导艺术、管理方法。为将来走上领导岗位打好基础。
(三)要知道“怎么学”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
方法不对,事倍功半。要重视学习方式方法的研究,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对学习来说,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合张三的不一定适合李四。走向社会再学习与在学校里专心、专注学习,有质的区别。大家边工作边学习,怎么学呢?我感觉是“三步曲”。
第一步,通读选择。一本书、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篇文章,通读作选择,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认为是对的东西、自己最缺的东西;
第二步,精读理解。有重点、有选择地精读重点部分,分析理解,把握精髓要义;
第三步,整理提纲。“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好的提纲、精彩的句子摘录下来,以备以后不时之需。
学习最重要的是善于总结归纳。坚持边学边总结,每天晚上用一点时间整理读书笔记。不在乎每天一定要规定学习多长时间,贵在坚持,贵在忙里偷闲挤时间,用好“八小时之外”,特别是用好下午下班后、回家前这一点有效时间。只要坚持不懈,不断总结,日积月累,一年半载下来,定有收获,三年五年下来,大家就是专家。
行政干部最怕能力恐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党员干部要增强“八种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对在座的各位来说,绝大部分同志在乡镇一线工作,工作性质多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身在乡镇的年轻干部,提升能力要从基础抓起,着重提高四种能力。
(一)提高融入群众的能力
能够融入群众、会做群众工作,是年轻干部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基层工作是人生难得的一次经历,人在基层,只有熟悉基层,接通“地气”,才能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重在身入、心入、融入。
1.身入。身入,就是到群众中去。怎么身入?进村入户,走走过场,肯定是不行的。大家经常看新闻,习近平总书记到贫困群众家里,总是坐在群众床边,揭锅盖、摸被褥、问冷暖,这才是真正的“身入”,为社会树立了导向,为我们树立了标杆。要经常去, 像回自己家里一样,常去群众家里串串门,开开场院会,了解群众生产生活,访贫问苦、帮困解难。要真下去,到老百姓家里看看米缸面缸里有没有吃的,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一起干干活,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的身入,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2.心入。如果进村入户只身入而不深入、更不心入,就像葫芦掉进井里,看着下去了,但还漂在水面,适得其反,会造成更加负面的影响。要诚心实意,“喝茶不带杯子、吃饭不挑筷子、坐凳不垫垫子”,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群众一眼就能看穿。要心里始终想着群众,说话办事都站在群众的角度、多考虑群众得失,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3.融入。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为精准扶贫工作,我们组建专职工作队,让干部常驻在村,就是要让干部在与群众朝夕相处,在共同劳动生活中增进了解,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增进感情,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平时不走动,只靠过年过节时送上一袋米、一壶油,是不可能融入群众的。
精准扶贫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的平台,大家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离开乡镇,再想做这件有利自身发展的事,很难!
(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少事多,一个岗位就一个人,大家既要安排又要落实,既当吹鼓手又当排头兵,既动员又冲锋,辛酸苦辣世人皆知。面对人少事多的局面,要想提高工作质效,必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实际工作中,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怎样才能迅速发现问题?关键还是要深入到工作中去,天天坐在办公室,翻文件、看报告,道听途说,肯定发现不了问题。要充分运用“一线工作法”,到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多听多看多问,虚心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包括领导、同事的讨论,群众的来信访来访等,处处留心、事事留意,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2.能够精准分析问题。问题和矛盾,有的显而易见,有的深藏于表象之中,还有的错杂复杂、相互交织,要精准分析,挖掘深层次原因,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分析得越透彻,解决起来就越有针对性。分析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否则就有可能被问题的表象迷惑,导致分析方向跑偏。要多角度、多层面,广泛收集信息,不能仅听一面之词,通过大量信息找出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能够主动解决问题。问题客观存在,绕不开躲不过,不解决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最根本的是根据分析找出的“病根”,精准施策、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可以由大及小,也可以由小及大,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有效的办法。主要问题容易解决,就先解决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很容易自动土崩瓦解;
次要问题容易解决,就先解决次要问题,个个击破,再专攻主要问题。遇到阻碍要随时调整处理问题的方法,用不同策略、从不同角度,一步一步地解决。
(三)提高引领群众的能力
群众的觉悟有高有低、认识有对有错、要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及时引导引领就会朝好的方面发展,凝聚正能量,反之,就会朝坏的方面发展,形成负能量。基层干部要注重从四个方面引领群众。
1.引领群众爱党爱国。
2.引领群众遵纪守法。
3.引领群众致富增收。
4.引领群众文明向善。
引领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十星级党员”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怎样定星、怎样组织引导,让群众广泛参与,要接地气,结合各村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应付差事,走过场。
(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
农村矛盾纠纷多发,如何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是基层干部必须面临的现实课题。年轻干部要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化解矛盾问题的能力。
(1)用法律,讲原则。化解矛盾纠纷首先要讲原则,在法律法规许可的限度内,合情合理地解决。如果为了息事宁人,一味迁就、退让,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乱解决”,无条件满足一些无理要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永无休止。前段时间新闻报道,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王洪发因2003年自家牛被人毒死,反复上访近十年,赔偿金加码到108万,最后被依法处置,就是坚持原则,用法律解决信访案件的很好案例。
老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坚持原则,首要就是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不包庇。坚持原则,还要严守法纪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不合理的诉求,要坚决守住底线,不乱开口子,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用感情,不麻木。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底线。同时,也要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带着感情解决问题。对确有困难需要解决的,诉求合理的,要尽已所能地解决;
诉求不合理的、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群众的难处,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理顺群众的情绪。简单粗暴地把群众拒之门外,让群众来回转圈跑腿,群众不会买帐。
(3)用方法,不机械。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去化解,效果可能差别很大,这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处理矛盾问题,除了坚持原则、融入感情,还要学会随机应变,结合实际,灵活处理。要讲究策略,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用不同的办法,比如,对来信来访的群众要热心,对有阻力的问题有决心,对疑难问题解决用恒心等等。这些方法和技巧,不是坐在这里讲理论能够解决的,主要靠在实践中锻炼、思考。大家只有多实践、多领悟,才能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
(学会了这四种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一把手”的位子等着你。)
今天讲的主题是: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的实现路径。前三部分主要讲成长、成熟、成功的“要件”。成长的要件:靠天,组织培养;
靠地,群众支持;
靠自己,个人努力。成熟的要件:分寸,把握分寸;
分担,主动分担;
分母,协作共事。成功的要件:内力、外助、机遇。第四部分主要讲成长、成熟、成功的途径:学习,明白“三知道”,“知道为什么学”“知道学什么”“知道怎么学”。第五部分主要讲成长、成熟、成功的基本能力:融入群众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
讲了这么多,都是反思我这么多年来工作、生活得失的总结和感悟。有的我做到了、有的我没有做到,有的是经验、有的是感悟,有的是学习体会、有的是读书笔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在这里,引用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王国维在《人间话语》中有这么一段经典的话:“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第一境界,西北风刮得树木绿叶都落了,只有爬上高楼,才能看到远方,说明作者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这一境界是立志;
第二境界,是说遇到各种困难,人瘦了、憔悴了,仍坚持奋斗,绝不后悔,这一境界是追求;
第三境界,是经过多年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融会贯通,这一境界是成功。这三种境界体现了对理想执着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希望大家以此经常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最后,祝大家都能珍惜机会、学有所成,也祝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走向成功!
【谈谈年轻干部成长、成熟、成功实现路径党课讲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