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安保方案18篇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居民免费接种工作方案 依据—要求,我街道—月底前需要完成_%常住人口的接种工作,即一万人以上。为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分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苗安保方案1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居民免费接种工作方案依据—要求,我街道—月底前需要完成_%常住人口的接种工作,即一万人以上。为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分阶段有序推进我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逐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有力阻断新冠传播,持续稳固防控成果,确保全街道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保障经济社会秩序持续全面好转,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疫苗供应和人员发动情况统筹做好疫苗调度,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确保人群实现“应接尽接”。4月底前,至少40%全街道常住人口完成首针接种;6月底前,50%全街道常住人口完成接种;10月底前,65%全街道常住人口完成接种。
二、工作原则
(―)实施责任。全街道总发动,全面实施行政村(社区)属地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健康责任。属地负主责、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街道、行政村(社区)层层发动、单位主动组织、个人自发参加,明确“接种是原则、不接种是例外”的要求,
全面提高社会自主接种意愿。
(二)实施“块抓条保”o街道主要负责人对疫苗接种工作负总责,明确本地接种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各线办
(中心)、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管辖区内的疫苗接种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确保辖区内居民实现“应接尽接”,疫苗接种知晓率100虬
(三)分点有序推进。依据市里统一安排,—街道设3个接种点。街道对三个接种点人群分类安排:企业职工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接种,行政村村民由—市体育馆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分点实施接种,因社区居民较多,先期安排由市妇保院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接种,后期街道将依据接种人员情况合理调配接种点。各行政村、社区、企业制定疫苗接种组织方案,倒排时间,合理规划接种进度,在稳妥的根底上有力推进接种工作。
(四)集中接种与个人预约相结合。行政村、社区、企业采取集中预约方式提前建档登记,个人预约在浙里办的预约接种中进行成人建档登记,确保被接种对象尽量少等待,医护人员资源尽量不白费。
三、进度安排
(一)开展宣传发动
3月27日召开全街道新冠疫苗居民免费接种发动会
议,对机关干部、各行政村(社区)四委会人员和聘用人员未接种满2剂次的人员进行再发动,尽快完成接种工作。借助微信群、横幅等各种媒介进行接种政策、疫苗平安、接种禁忌症等知识宣传。
(二)全面推进接种
4月底前,至少40%全街道常住人口完成首针接种;6月底前,50%全街道常住人口完成接种;10月底前,65%全街道常住人口完成接种。各行政村、社区、企业接种任务数详见附件。
四、职责分工
(一)党政办:负责机关干部和退休干部的组织发开工作,原则上确保机关干部和退休干部接种率达100%负责物资预备及后勤保障人员配备等。
(二)党建办:负责行政村、社区党员干部的组织发开工作,进一步引领带动身边亲属、同事、群众参与接种工作,将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原则上确保党员干部接种率达100%。
(三)宣传线:负责组织做好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和疫苗相关舆情社情监测工作,开展接种新冠疫苗专题教育,宣传学习接种疫苗的科学常识以及必要性,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广泛凝聚“早打早平安、谁打谁平安”的思想共识。
(四)社会事业办:统筹协调街道疫苗接种工作。
(五)综治办:负责发动各行政村、社区网格员开展进村(小区)入户宣传工作。
(六)民政线:负责养老院内人员的组织发开工作。
(七)经贸办、市场监管所:负责辖区内企业、商贸综合体、小餐饮店、农贸市场等人员的组织发开工作。
(八)综合执法局—中队:负责沿街商铺店面的宣传发开工作。
(九)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发动志愿者,协助做好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负责做好群团人员组织发开工作。
(十)驻村指导中心(社区管理中心)、行政村、社区:做好属地居民的宣传发动、摸底登记、组织接种工作,协助受种者做好“浙里办”成人建档工作,实施接种单位有序开
展接种工作,做到应种尽种。
(十一)派出所:负责宾馆、酒店从业人员的组织发开工作,做好接种点的维稳安保工作。
(十二)中心学校:负责辖区内培训机构,民办幼儿园从业人员的组织发开工作。
(十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接种服务和医疗救治保障、业务培训、疫苗知识宣传等工作。
五、工作机制
(一)领导包干机制。实行街道干局部包行政村(社区)责任制,将责任实施到具体负责人,做到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二)定期通报机制。对各行政村、社区的疫苗接种进度实行每日通报,晒进度,比成绩,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气氛。依据每日集体预约名单的精准性和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对各行政村和社区进行通报表扬或通报批判。
(三)考核鼓舞机制。将行政村、社区的疫苗接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社区(村)予以资金奖励。对相应行政村(社区)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员进行捆绑考核。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社会关注度高、敏感度高,成立街道新冠疫苗接种领导小组,下设八个工作组:综合协调组、组织督查组、宣传报道组、秩序维护组、行政村工作组、社区工作组、企业(三产)工作组、方舱管理工作组。各线办(中心)、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疫苗接种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负责人和联络员名单在3月28日前上报到工作专班徐丹处。
(二)强化责任实施。由街道纪工委不定期对行政村(社区)的接种进度进行督导检查,对进度落后的行政村(社区)由街道纪工委约谈督办,并视情启动红黄牌督办
机制。
(三)加强宣传发动。利用横幅、电子屏、宣传窗、微信群等开展大范围、多层次、高频度的广泛宣传,向公众大力宣传疫苗在阻断传染病传播的积极作用和国产灭活疫苗的优势特点,引导提高接种意愿。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响和偶合反响,形成合理预期。加强舆情社情监测,标准信息公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继续倡导“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放松。
篇二: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市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和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视频会会议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XX市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协调机制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市医保牵头协调做好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市财政、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做好相关工作。二、做好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专项预算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在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中单列疫苗接种专项,进行单独核算。市医保以2020年底全市参保统计人数作为核算人数,按人均疫苗费用180元核算疫苗费用预算专项资金和按人均接种费用20元核算接种费用预算专项资金,两项合计预算专项资金总额。其中,2021年分上下半年分别按照参保人数的40%比例核算半年专项预算资金;2022年度预算
资金根据接种人群安排和2021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整。
三、完成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专项资金筹集
疫苗接种专项资金由医保基金负担,财政按照实际接种疫苗及接种费用的30%对医保基金给予补助。疫苗接种专项资金由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根据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比例确定划拨,作其他支出项列支。2021年度上下半年接种费用的预算专项资金保留在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备用。
四、明确新冠疫苗及接种保障范围
在受种者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本轮居民免费接种在议定价格范围内的新冠疫苗(灭活疫苗2剂次,其他疫苗接种剂次按照相应的免疫程序确定),疫苗及接种费用由接种地支付,不区分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新冠疫苗价外发生的储存、运输等配送费用,以及超过一轮接种剂次的费用等,疫苗接种专项资金不予支付。
五、做好新冠疫苗的接种信息管理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合理规划接种单位,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承担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信息。市疾控中心根据需求和方
案,按照议定价格,及时足额采购配备疫苗,保障接种需求,并定期向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报送疫苗合同采购数量及实际到货数量。疾控机构指导接种单位按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采集预防接种档案信息规则填报,与受种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依法如实记录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接种剂次、受种者身份信息等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确保实人实名接种,保证接种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相关材料留存5年备查。
六、有序做好新冠疫苗费用结算工作
(一)做好信息报送。各接种单位要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时上传预防接种档案信息。由各区县汇总审核当月辖区预防接种档案信息,并加盖区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公章后于每月3日前报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汇总审核后于每月4日前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市卫生健康委于每月5日前生成全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接种信息采集表,审核后,将上月符合疫苗接种专项资金支付的接种信息采集表传送至市医保、市财政。
(二)及时完成费用结算。市财政、市医保由疫苗接种专项预算资金向市疾控中心预付不超过三个月的疫苗费用,之后根据疫苗接种进度及费用结算情况,适时向市疾控中心拨付后续费用,市疾控中心在收到款项后作为受托代理业务处理,及
时向疫苗生产企业全额结算疫苗费用,疫苗费用支付标准按照医保议定的价格动态调整。接种费用参照我市公立医院肌肉注射服务价格,每剂次不超过10元(含注射器),由医保部门按月直接支付到疫苗接种点(协议管理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2021年疫苗费用和接种费用在2022年初根据实际接种人数实施清算。
七、工作保障
新冠疫苗及接种的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各部门在工作中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以上工作,推进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向协调机制小组报告。
篇三: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接种现场工作方案一、疫苗管理1.疫苗品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2.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为2剂次,其中XX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2剂次间隔2周;XX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2剂次间隔2-4周。3.接种剂量:每剂次0.5mlo4.接种方法: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注射前须摇匀。5.接种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疫苗管理。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规格、数量、批号、剂量、有效期进行核对,做好领用登记。二、接种禁忌详见知情同意书,另外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症不易掌握者慎用。三、现场接种要求负责安排设立工作人员及接种门诊。承担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过组织的专项业务培训。接种工作须遵照《预防接种工作技术规范》组织实施。1.接种场所分设侯种区、接种区、观察区和接种反应处置区,接种现场包括协调联络、疫苗管理、知情同意、疫苗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观察和急救人员等工作人员。2.接种室应该选择使用面积不得低于40平方米的房间;根据接种人数确定接种室/接种台个数;安排专人维持好现场秩序,避免多人同时在同一个接种室接种。
3.接种室内要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接种前使用紫外线对接种室消毒60分钟,消毒情况应及时记录。
4.接种区域要有充足的面积摆放疫苗、冷链设备、治疗盘、医用酒精、消毒棉签、污物桶、接种器材以及急救物品
(包括: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注射器、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和氧气袋等),并能够保证接种人员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5.关键流程包括核实接种对象,询问健康状况、排除禁忌人群、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接种疫苗,留观30分钟。
6.接种前做好受种人员的信息登记、疫苗信息告知、健康状况问询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工作。
7.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接种实施前接种人员再次进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接种。
8.受种者在接种后30分钟观察期内如发生休克、晕厥等速发反应,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釆用边处置边呼救(120)的原则,按照《接种现场突发不良事件应急处置方案》,釆取相对应急救措施,同时尽快联系临床急救人员将病人转移至医院或急诊室救治。
篇四: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2021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针对已辨识的危险制定应采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2021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结合我镇实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镇行政区域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二、处置原则1.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疫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把突发疫情应急工作与公共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为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保障。2.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突发疫情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疫情和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3.统一领导,联防联控根据突发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
政府应对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各单位各部门,联防联控,规范部署,积极处置,步调协调,行动有效,切实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
4.依法防控,科学应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方案规定,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工作,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
5.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不断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健全全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体系和防控机制,做好人员、技术、设备及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新型冠状病毒风险评估,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状况及时分析、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做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6.加强宣传,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组织、动员公众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等活动。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三、领导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下设有: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报告组、疫情处置组、宣传组及后勤保障组。1.防控指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指挥和报告工作;收集汇总各防控处置组的调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报告,包括镇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动态、趋势、防控措施、防控效果评估、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建议等;
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业务指导、防控知识及医疗业务知识培训等工作;
统筹安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密切接触都标本的采集,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实验室检测及包装运输送样工作。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发生态势判断及对突发事件进行决策,负责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各防控组成员,部署防控处置工作。
2.疫情报告组负责掌管报告和审核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向防控指挥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向县卫健局等上级部门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动态。3.疫情处置组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对疫点或疫区进行随时和终末消毒处理,对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检查及培训各村卫生室消毒处理,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危害评估等工作;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负责及时提出需要储备的药品、消杀用品等应急物资品目;对不配合接受隔离治疗的患者,必要时由我镇派出所依法协助采取强制措施。4.维稳宣传组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新闻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方案,指导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相关部门做好疫情的信息发布、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负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及防控技术支持;
协助自治县卫生健康局、镇卫生院开展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排查及宣教工作,消除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以利于疫情的控制。
5.后勤保障组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控制所需设施、设备、药品、检验试剂、现场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保障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以满足疫情处置需要;根据各工作组提出的资金需求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四、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联防联控,做好相关舆情引导,提高公众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各村民委、镇直各单位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疫情防控,细分任务、排好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将防控工作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严格值班值守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处,取得实效。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各村民委、镇直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全面做实做细各项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层层压实责任,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确保出现疫情及时响应处置。
狠抓业务培训。镇卫生院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病例的识别能力和救治水平,并加强有关物资储备,严格做好医院院感以及个人防护,保障医疗安全。
加强舆论引导。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对造谣传谣、引发社会恐慌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五、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21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一、接种对象、时间和经费安排
疫苗准备国家对疫苗实行统一有偿调拨。市里按国家、省计划分配我县新冠肺炎疫苗共2剂,分x批调运,其中,2021年X月初接种第1剂,2021年X月底前接种第2剂。新冠肺炎疫苗接收和储存单位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种对象疫苗接种适用人群的年龄为3岁以上人群。考虑到不同人群对病毒的易感性、感染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不同人群接触病毒的概率及传染给其他人员的机会不同,以及疫苗储备的数量有限等因素,根据卫生部接种建议,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先在疫情风险较大、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并优先给以下重点人群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篇五: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范文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方案为有效应对新冠流行,指导全县开展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重点人群,降低新冠的发病,减少新冠的传播,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方案。一、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根据国家应对新冠联防防控工作机制有关通知精神,确定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为:(一)公安司法干警;(二)交通、电网、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三)一线医疗卫生人员:1、医院与新冠病例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其他医院可能接触新冠病例的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儿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2、负责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样、检验的人员,疫情处理机动队员,疫情处理车辆司机;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3、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私营诊所中负责新冠病例居家隔离观察、治疗、访视的医护人员。(四)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中优先安排已发生疫情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托幼机构教职工。有疫情的乡镇优先安排。(五)适宜接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新冠疫苗分配原则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分配主要依据疫苗的实际供应量、各乡镇人口数等因素确定,同时侧重于新冠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根据疫苗每批次实际到货情况,按相应比例下发疫苗(第一批疫苗分配数量见附件1)。三、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接种服务卫生院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疫苗接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免疫程序、目标人群和接种禁忌、接种点设置与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安全注射、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等。2022年12月29日对医院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卫生院对接种接种人员的培训。四、加强疫苗监管,保证接种安全有效按照卫生部《秋冬季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和接种工作叫停机制。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适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做好疫苗接种政策解读和新冠防治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各地采取的措施。各接种点要将优先接种重点人群、疫苗禁用人群和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等信息公示,方便群众了解有关信息(见附件2《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注意事项》,每个接种点至少张贴一张)。卫生、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七、强化属地管理,做好接种督导评价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属地管理,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严各政府确定的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开展接种。
篇六: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及应急方案(全套制度)
新冠疫苗接种方案及应急方案汇编(仅供参照,依据实质情况改正)
XXXX办公室二〇二一年四月一日目录1.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2.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区版)3.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县版)4.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乡镇)5.新冠疫苗供给和配送方案6.新冠疫苗AEFI监测工作方案7.新冠疫苗接种推动实行方案8.新冠疫苗接种现场工作方案9.新冠疫苗接种宣传舆论与指引应急处理方案10.新冠疑似预防接种异样反响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1.新冠疫苗接种异样反响监测与处理方案
1/15
12.新冠疫苗接种异样反响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3.新冠疫苗接种异样反响应急处理方案14.新冠疫苗接种组织与信息报告工作方案15.新冠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登记报告方案16.新冠疫苗流通环节看管督导工作方案17.新冠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样反响监测和处理方案18.新冠疫苗异样反响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9.新冠预防接种反响和事故应急方案20.新冠疫苗大型暂时接种点设置管理方案21.新冠疫苗接种心因性事件防备工作方案22.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培训方案23.集体性预防接种异样反响事件卫生应急办理方案24.疫苗安全事件应急方案25.新冠疫苗督导检查工作方案26.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专项督导方案27.新冠疫苗流通专项监察检查自查报告28.新冠疫苗专项监察检查状况总结报告129.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总结报告30.新冠疫苗接种见告书
2/15
31.新冠疫苗接种提议书32.新冠疫苗接种知情赞同书33.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34.新冠疫苗接种人员须知35.新冠疫苗接种须知36.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注意事项37.新冠疫苗接种流程和接种注意事项3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苗质量监察检查记录表39.接种新冠疫苗人员名单统计表40.紧迫使用疫苗使用质量监察检查状况统计表41.疫苗储藏和运输温度异样状况记录表42.新冠疫苗接种信息汇总表(按人群分类)43.新冠疫苗接种信息汇总表44.新冠疫苗接种异样反响和医疗救治状况日报表45.新冠疫苗库存信息汇总表46.新冠疫苗预防接种登记表47.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48.预防接种凭据49.疫苗安全事件分级标准和响应级别50.指定接种单位疫苗质量监察检查记录表
3/15
51.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52.新冠疫苗接种异样反响应急操练方案(脚本)21.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付新冠流行,指导全县展开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要点人群,降低新冠的发病和死亡,减少新冠的流传,保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次序,特拟订本方案。
一、优先接种的要点人群
依据国家应付新冠联防防控工作体制有关通知精神,确立优先接种的要点人群为:
(一)全县公安司法干警;(二)交通、电网、殡葬等要点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三)一线医疗卫生人员:1、县人民医院与新冠病例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其余医院可能接触新冠病例的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儿科以及其余科室的医护人员。2、县疾控中心负责新冠疫情流行病学检查办理、采样、检验的人员,疫情办理灵活队员,疫情办理车辆司机;直接为社会供给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3、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私营诊所中负责新冠病例居家隔绝察看、治疗、访视的医护人员。
4/15
(四)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中优先安排已发生疫情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员工,以及托幼机构教员工。有疫情的乡镇优先安排。
(五)适合接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新冠疫苗分派原则
全县均展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分派主要依照疫苗的实质供给量、各乡镇人口数等要素确立,同时重视于新冠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域。依据疫苗每批次实质到货状况,按相应比率下发疫苗(第一批疫苗分派数目见附件1)。
三、增强者员培训,做好接种服务3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要仔细组织展开对疫苗接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要点内容包含疫苗接种实行方案、免疫程序、目标人群和接种禁忌、接种点设置与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安全注射、异样反响监测报告与处理等。XXX月XX日前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展开对乡镇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对各接种点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务必于XX月上旬达成。县疾控中心负责对各乡镇培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县疾控中心要增强对各乡镇接种工作的指导,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接种点。接种工作一定由已经获得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和经过培训、获取资质、熟习业务、有应急办理能力的接种人员担当。接种范围按属地管理原则,县城各县直机关由县疾控中
5/15
心门诊部负责接种。各乡镇要增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知情、赞同、自发、免费”的原则进行接种,不得收取
任何花费,受种者签订知情赞同书后方可实行接种。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保证接种安全;增强接种登记和疫苗使用记录等信息
资料的报告与管理工作。乡镇公卫办或接种单位须在每次接种达成后2天内达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录入达成后,立刻经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将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书息管理平台。为实时
掌握全县新冠疫苗接种进展状况,推行接种状况日报制度,各乡镇每天下午5时前将《新冠疫苗接种有关信息日报表》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四、增强疫苗看管,保证接种安全有效县食品药品监察管理局踊跃配合县卫生局增强对新冠疫苗的储藏和流向的看管。县卫生局依照卫生部《XXXX年秋冬天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导建议》的要求,完美疑似预防接种异样反响监测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样反响办理和接种工作叫停体制。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样反响判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4规范》等规定,实时妥当办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响,并负责召回和监察销毁等详尽方案的落实。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指引
篇七: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及时调查、处置和上报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本预案。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科学防控;加强宣传、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和/或同一种疫苗、同一批号疫苗发生的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疑似异常反应事件。(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使用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四)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优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的;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三、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的分级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事件分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分为:1.一般事件: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学事件,非群体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无人员死亡,未引起公众高度关注。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群体性反应,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在时间、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事件。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顺利、稳妥地推进我镇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特成立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副书记、镇长提名人选)副组长:XXX(副书记、副镇长)成员:XX负责整个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异常反应及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置。在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医疗救治小组、电力保障小组、安保维稳小组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组长:XXX(卫生院院长)成员:XXX(卫生院副院长)XXX(防疫组长)诊断小组负责我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技术指导、调查、诊断和处置工作。诊断小组成员应服从安排,随时待命。2.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小组。组长:XXX(县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成员:XXX(县医院急诊科护师)医疗救治小组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医疗救治、处置和及时上报工作。各卫生室负责对发生的可疑异常反应病例进行及时诊断、治疗和处置。
3.预防接种电力保障小组组长:XXX(供电所所长)成员:XXX预防接种电力保障小组负责电力的供给,保障电力正常运行。4.预防接种安保维稳小组组长:XXX(派出所所长)成员:XXX预防接种安保维稳小组负责接种点的安全、保持接种点工作正常运转,不发生因排队滋生任何矛盾。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实行“属地管置、就近处置”的原则。要在第一时间全力救治辖区发生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疑似异常反应的诊治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执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大都为过敏反应,一般进行抗过敏治疗即可。如出现休克,肾上腺素为首选急救药。治疗如很快好转、恢复,无需入院。如病情较重,技术力量不足,可向上级申请技术援助或立即送上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五、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报告(一)报告范围。报告的范围为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所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应特别关注以下病例:1.注射部位出现脓肿(细菌性或无菌性);
2.被卫生人员或公众认为与免疫接种有关的需要住院的病例;3.被卫生人员及公众认为的与免疫有关的死亡病例;4.心因性反应;5.被卫生人员或公众认为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不寻常的医学事件。(二)报告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三)责任报告人。卫生院临床医师和卫生室村医。(四)报告的时限及方式1.一般事件的报告(1)发生疑似异常反应后,卫生院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要立即通过电话报告镇政府,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2)所有发现的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包括一般反应)均应做好登记工作,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上报。(3)接种单位因异常反应或事故与接种对象或监护人发生纠纷时,立即报告镇政府,同时应向相关部门报告。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除比照一般事件进行报告外,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及时镇政府报告;镇政府接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当确认信息真实无误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应规定(较大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III级)进行网络直报,并分别完成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除比照一般事件进行报告外,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及时向镇政府报告;同时及时审核信息,当确认信息真实无误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应规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进行网络直报,分别完成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篇八: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目前,国内疫情反弹风险始终存在,xx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杂,为毫不放松、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相关要求,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严格人员流动管理
(一)全体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工作人员确需离开本市的,需提前做好外出报备工作。
(二)配合做好外地来(返)人员排查管理,动态掌握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旅居史、活动史、接触史。对入境解除集中隔离后来(返)我市人员,或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我市人员,要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同时向局机关办公室报备。
二、做好人员健康管理
(一)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要做好场所码的管理使用,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常态化登记来往人员健康状况。全体人员要主动配合出示健康码,一旦本人或共同居住人员出现发热等疑似病症,应及时规范就医并报备,如实报告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
(二)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曾去过的地区有本土新冠病例报告、与病例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健康码出现“红码”或“黄码”、收到疫情防控排查短信或等情形,应按程序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同时向局机关办公室报备,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注意防范物品传播风险,做好进口冷冻食品、来自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快递的外表消毒工作。
(三)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举办会议、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并报同级指挥部同意,严格落实各项防
控措施。弘扬节俭风气,尽量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需及时向单位、社区报备。
(四)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符合条件且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针剂或加强针剂接种的人员,要尽早完成疫苗接种,并向局办公室报备。
(五)严格按照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要求,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立即报备,实施管控措施,执行管控期间的各项要求。
三、强化公共文体场馆管理
(一)门球馆、网球馆等公共文体场馆要严格执行上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开闭馆,开馆期间要落实“限量、错峰”要求,接待人数不超过可容纳人数的75机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工作人员、来访人员在出示场所码的前提下,配合落实戴口罩、检测体温、信息登记等措施,防止发生场所内聚集性疫情。
(二)老年大学根据实际情况和疫情指挥部要求,经上级部门同意后方可确定开学复课时间,同时尽量采用线上教学和视频教学等方式,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一)加强科普宣传。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引导老同志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活动,在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二)做好后勤保障。要强化疫情防控责任制,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协调物业常态化做好来往人员登记、公共区域消杀等工作,给公共场所配齐消毒液、固体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开展环境,实现新开展阶段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和完善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利运行机制、文明规范的行政执法机制和纪律严明的监督问责机制,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营造浓烈的科技创新气氛,增强科技系统优化经济开展环境意识,不断巩固和扩大优化经济开展环境成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新征程,加快建设”美丽XX、幸福家园”提供有力的科技环境保障。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结合机关联动开展的作风效能公开承诺,向社会公开年度工作成效、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三项任务清单,引导社会公众进行H产监督。深入开展局机关作风效能测评工作,通过全面推行评、改、测“三步”工作法,切实治理各种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科技系统形象。
(二)推行政务公开,提升工作成效。公开局主要工作职能、办事程序和办事要求,向社会公布科技工程、科技成果、科技奖励、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申报评审(评选、鉴定)等科技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必备手续、办理程序、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服务标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也、群众解困难、办实事。
(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维护知识产权合法市场。建立健全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相互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坚持做好执法与依法、执法与服务、执法与监督三个结合,深入推进市县(区)专利行政联合执法检查工作的机制化和常态化,不断把”双打"和"维权护航”行动推向深入,确保全市专利产品市场得到有效净化。
(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发挥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XX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平台作用,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XX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X家,推动现有的XX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围绕"5+2+1”产业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力争培育市级战略性新兴产品xx个,以点示范、重点突破,培育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开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xx亿元以上,引领带动全市转型开展。
(五)推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提升科技富民能力。全面推行”七个一”农村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组织派遣科技特派员xx人以上,培训产业技术骨干xx人、村组科技致富带头人xx人,育繁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XX项以上,逐步构建全域覆盖7个县(区)的人才、技术、信息、培训、示范等5大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带动一批群众脱贫奔康。
篇九: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预案一总则一目的和依据为及时发现判定和妥善处理疫苗预防按种工作中发生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有效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和卫生学调查指导并督促相关机构按有关程序及时进行处理预防减少和平息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保证免疫规划正常实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药品异常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的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目录
1.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2.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3.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应急预案4.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1
1.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新冠流行,指导全县开展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重点人群,降低新冠的发病和死亡,减少新冠的传播,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根据国家应对新冠联防防控工作机制有关通知精神,确定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为:(一)全县公安司法干警;(二)交通、电网、殡葬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三)一线医疗卫生人员:1、县人民医院与新冠病例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其他医院可能接触新冠病例的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儿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2、县疾控中心负责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样、检验的人员,疫情处理机动队员,疫情处理车辆司机;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3、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私营诊所中负责新冠病例居家隔离观察、治疗、访视的医护人员。(四)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中优先安排已发生疫情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托幼机构教职工。有疫情的乡镇优先安排。(五)适宜接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新冠疫苗分配原则
2
全县均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分配主要依据疫苗的实际供应量、各乡镇人口数等因素确定,同时侧重于新冠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根据疫苗每批次实际到货情况,按相应比例下发疫苗(第一批疫苗分配数量见附件1)。
三、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接种服务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疫苗接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免疫程序、目标人群和接种禁忌、接种点设置与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安全注射、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等。XXX月XX日前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对乡镇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对各接种点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务必于XX月上旬完成。县疾控中心负责对各乡镇培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乡镇接种工作的指导,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接种点。接种工作必须由已经取得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和经过培训、获得资质、熟悉业务、有应急处理能力的接种人员承担。接种范围按属地管理原则,县城各县直机关由县疾控中心门诊部负责接种。各乡镇要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进行接种,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受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接种。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确保接种安全;加强接种登记和疫苗使用记录等信息资料的报告与管理工作。乡镇公卫办或接种单位须在每次接种完成后2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立即通过接种点客户
3
端软件将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为及时掌握全县新冠疫苗接种进展情况,实行接种情况日报制度,各乡镇每日下午5时前将《新冠疫苗接种相关信息日报表》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四、加强疫苗监管,保证接种安全有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配合县卫生局加强对新冠疫苗的储存和流向的监管。县卫生局按照卫生部《XXXX年秋冬季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和接种工作叫停机制。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负责召回和监督销毁等详细预案的落实。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适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做好疫苗接种政策解读和新冠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各地采取的措施。各接种点要将优先接种重点人群、疫苗禁用人群和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等信息公示,方便群众了解有关信息(见附件2《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注意事项》,每个接种点至少张贴一张)。卫生、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
4
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经费保障新冠疫苗及注射器由中央和省两级免费提供,接种补助费纳入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以各接种单位实际接种人数作为XXXX年经费拨付的依据。七、强化属地管理,做好接种督导评价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属地管理,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严格按照桃江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对超出范围进行接种的情况,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相关个人和单位的责任。县卫生局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指导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接种完成后将组织对全县新冠疫苗接种实施情况和预防效果予以评估。附件:1、XX县第一批新冠疫苗分配表;
5
附件1:第一批新冠疫苗分配表单位名称县直有关单位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乡XX乡XX乡XX乡合计
数量(人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说明:1、各乡镇重点保障所在地公安、司法干警和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个体诊所中负责新冠防控的相关人员。2、县直有关单位主要是指县公安、司检法工作人员(约XX人),交通、电力工作人员(约XXX人)和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约XXX人)。3、因县城目前已发生一例新冠病例,故在县直有关单
位分配数中含有XXX人份苗用于应急接种。
6
2.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
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及时调查、处置和上报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科学防控;加强宣传、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和/或同一种疫苗、同一批号疫苗发生的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疑似异常反应事件。(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使用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
7
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四)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
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
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
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的;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三、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的分级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事件分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分为:1、一般事件: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学事件,非群体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无人员死亡,未引起公众高度关注。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群体性反应,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在时间、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8
等。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
死亡事件。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在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
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和医疗救治小组。1、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组长:XXX成员:略诊断小组负责我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技术指导、调
查、诊断和处置工作。诊断小组成员应服从安排,随时待命。2、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小组。组长:XXX成员:略医疗救治小组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医疗救治、处置
和及时上报工作。各卫生室负责对发生的可疑异常反应病例进行及时诊
断、治疗和处置。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实行“属地管置、就近处置”的
原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第一时间全力救治辖区发生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疑似异常反应的诊治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执行。预
9
防接种异常反应大都为过敏反应,一般进行抗过敏治疗即可。如出现休克,肾上腺素为首选急救药。治疗如很快好转、恢复,无需入院。如病情较重,技术力量不足,可向上级申请技术援助或立即送上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五、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报告(一)报告范围报告的范围为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所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应特别关注以下病例:
1、注射部位出现脓肿(细菌性或无菌性);2、被卫生人员或公众认为与免疫接种有关的需要住院的病例;3、被卫生人员及公众认为的与免疫有关的死亡病例;4、群体性心因性反应;5、被卫生人员或公众认为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不寻常的医学事件。(二)报告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三)责任报告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和卫生服务站村医。
10
(四)报告的时限及方式1、一般事件的报告
(1)发生疑似异常反应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要立即通过电话报告仁义乡乡人民政府,同时向县卫计局、县食药监局报告。
(2)所有发现的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包括一般反应)均应做好登记工作,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上报。
(3)接种单位因异常反应或事故与接种对象或监护人发生纠纷时,立即报告乡人民政府,同时应向县卫计局报告。
2、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除比照一般事件进行报告外,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及时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当确认信息真实无误后,立即向卫计局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应规定(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进行网络直报,并分别完成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除比照一般事件进行报告外,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事发第一时间及时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当确认信息真实无误后,立即向卫计局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应规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进行网络直报,分别完成首次报告、进程报告
11
和结案报告。六、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调查处置(一)一般事件的处置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到
异常反应发生的报告后,立刻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根据报告内容,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基本信息、发生时间和人数、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疫苗接种等情况,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
1、判定为一般反应的,做好登记工作并密切观察;给予对症治疗、处置;
2、初步判断为个体发生异常反应的,立即通知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调查诊断,联系救治小组及时进行诊治,如果需要技术援助,立即向上级提出请求,并协助上级调查处置;同时保存所有可能与异常反应发生相关的物证(疫苗、注射器等)。
(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的处置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封存接种点本批次疫苗,暂停该接种点免疫活动,同时加强其他接种点异常反应监测,按照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症状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并立即向上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报告。首先应根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概念和分级标准判定是否为一起群体性接种反应。如已确定是一起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发生原因,需要
12
采取的改进措施,保持公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如果需要技术援助,立即向上级提出请求。
1、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发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时,应立即暂停接种,在尽快消除疑虑,隔离管理的前提下,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1)了解掌握病情,及时选派当地有影响的临床、流行病学专家进行现场调查,掌握发病情况和可能的诱因,及时处置首发病例。
(2)妥善处置和治疗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合理解释;可采用心理疗法,用语言暗示并配合适当理疗或按摩,催眠疗法、解释性心置疗法,引导患者及其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帮助其认识疾病性质。
(3)若诊断明确后,应避免重复检查和不良暗示,并对症治疗。
(4)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特别是在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人物,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相关单位要向儿童家长耐心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答复问题应明确肯定,解除可能有任何后遗症的顾虑。
(5)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减少紧张气氛,缩短“非常状态”的时间,尽快使学习、生活转入正常化,有利于病例症状消失后回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不致再发。
13
(6)防止人为渲染,在调查和控制事件的过程中,要防止宣传媒体和人员的盲目参与,扩大事态,参加现场调查的人员应保持镇定和良好的秩序,以防人为的渲染、扩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2、接种事故:因造成接种事故原因多样,有用错疫苗、剂量过大或重复注射、接种途径错误、接种部位错误、继发感染、接种技术不规范、接种对象选择不当等。因此,在发现接种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停止接种、及时调查、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3、质量事故:当怀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疫苗或注射器材质量有关时,需保存相应的样本,以便后期开展相关检测。立即停止接种,并向上级报告。
(三)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的处置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暂停接种,封存接种点本批次疫苗,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动员家属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体解剖,确认死亡原因,必要时请法医参加,判定死亡与预防接种的因果关系,对偶合死亡的事件,也要做好解释工作,妥善处置,及时公布调查结论,防止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惑众,保持公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
七、宣传沟通在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县卫计局和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其他职能部门
14
的配合下,在做好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做好与媒体、受种者或监护人、公众的宣传与沟通,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释,化解事件当事者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减少或平息社会负面影响,使当事者能按照相关法律程序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程序配合做好事件的调查、取证、鉴定和处置工作。各单位应按照《卫生部关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信息的发布与通报工作。减少事件的社会不良影响,形成有利于事件处置的良好社会氛围。
15
3.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更好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减少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维护接种对象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二、定义预防接种反应定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体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面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反应事故定义指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其发生的原因包括疫苗质量不合格和预防接种实施差错2个方面,既可能直接造成受种者的健康损害,又可能增加发生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危险性。三、发生的原因1.疫苗自身因素(疫苗的毒株、疫苗的纯度与均匀度、疫苗的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疫苗污染外源性因子、疫苗制造中的差错)
16
2.疫苗使用方面的因素(接种对象不当、禁忌证掌握不严、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过多、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稀释液、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使用时未检查或使用中未摇匀、不安全注射)
3.个体方面的因素(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
4.其他因素(接种时间、药物影响、其他,如预防接种后进行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动会加重反应等)
四、处理
1.局部化脓:分有菌性化脓感染与无菌性脓肿,前者在疫苗分装时胺致病菌污染,或因注射器、接种局部消毒不严所致,后者多因接种含有吸附剂疫苗,或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等。
处理方法:早期均可用热敷,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化脓性脓肿可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脓肿切忌切开排脓,可用注射器抽脓。
2.晕厥(晕针):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轻者有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
17
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
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
3.过敏性休克: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分钟或1~2小时发作。突然感到全身发痒、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常发生于抗原进入机体后15~20分钟。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
处理方法: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同时肌肉内注射苯海拉明25~50mg.呼吸衰竭者可肌肉注射尼可刹米250mg,并吸入氧气。
4.过敏性皮疹: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
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
18
5.急性精神反应:为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轻少见,最常见表现为急性休克性反应和癔病性发作,这类病人最大特点是临床表现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符,而且意识不丧失。各种症状常在患者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后明显减轻,预后一般良好。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大多数用针灸、暗示疗法即可恢复,严重者可给些镇静剂。
五、报告1.报告内容:姓名、性别、年龄、监护人姓名和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凡遇到与预防接种有关的病例,如认为可能是异常反应和事故,应进行登记,并向本单位业务主管部门或主管人报告,同时向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3.报告时限:发现异常反应时,城镇在6小时内,农村在12小时内报告,如为严重事故,应在2小时内报告,与此同时,不得延误调查和抢救治疗。4.填写报告表格六、流程
19
询问接种疫苗史和疾病史→有无禁忌症→如有暂缓接种或禁止接种→发生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如为一般反应→给予对症治疗→一旦发生休克→立即平卧、汇报医生就地抢救→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送入抢救室进一步抢救→报告业务主管部门及人→报告同级卫生防疫机构→填写报告表。
4.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一)目的和依据为及时发现、判定和妥善处理疫苗预防按种工作中发生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有效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和卫生学调查,指导并督促相关机构按有关程序及时进行处理,预防、减少和平息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保证免疫规划正常实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药品异常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的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二)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概念和常见类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学事件。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是指
20
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和/或同一种疫苗、同一批号疫苗发生的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分为疫苗反应、实施差错、注射反应、偶合症及不明原因等五类。疫苗反应是由疫苗固有性质引起,在正确接种时诱发的反应;实施差错是由疫苗储运、准备或接种实施过程中失误导致的事故;注射反应可因受种者对注射的恐惧和疼痛而非疫苗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偶合症是因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不明原因是指发生原因可能难以确定的反应或事件。
最常见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包括接种疫苗后感染、接种事故和群发性心因性反应三种类型。
1.接种疫苗后感染接种疫苗后感染多是由于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消毒不当、疫苗或稀释液被污染、稀释后疫苗搁置时间过长等原因所致,可引起注射部位局部化脓、脓肿、蜂窝组织炎,全身性感染、脓毒病、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感染乙型肝炎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等。2.接种事故接种事故除因疫苗质量问题外,大多是因为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接种途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或误将卡介苗作为其他疫苗和药物使用等所致。可引起接种局部红肿、溃疡、淋巴结肿大和溃烂,少数人可伴有体温升高、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1
3.群发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由于接受了同一种“刺激因子”,如接种同一种疫苗,服用同一种预防性药物,由于个别人出现躯体异常不适反应,而导致一批人同时或先后发生类似的连锁反应,是一种心理因素造成的接种反应。不是器质性疾病,其特点是各种检查均查不出疾病,症状与体征不符。其诊断依据是:(1)有一个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应激事件作为诱因;(2)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在时间上有紧密联系;(3)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不出现意识障碍,并可伴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及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4)症状与体征不符,持续时间不长,预后良好。二、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分级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事件分级,目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分为:1.重大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Ⅱ级):预防接种出现人员死亡。2.较大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Ⅲ级):预防接种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异常反应。三、监测与报告(一)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系统,将全省所有疫苗接种单位纳入监测与报告网络,形成完备的省、市、县、乡四级监测体系。及时、动态收集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及时报告、分
22
析、评估,为早期防范、及时处理提供信息支撑。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发生后,应加强对当地疫
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急监测工作,对当地人群和医院开展主动搜索工作,指定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监测医院(并按疫情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监测点的设置)。各监测医院要根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症状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
其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症状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按要求报告。
根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级别和发展进程,分别由省或市卫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决定何时撤消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
(二)报告1.常规报告预防接种单位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XX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并实行每月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零病例”报告制度。2.事件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区)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同时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后,认定为群体性预
23
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及时报省卫生行政部门。3.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
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等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在接到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报告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根据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关联性,在初步核实后,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报告,并分别完成初始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四、应急响应卫生应急响应工作按照边调查、边核实、边抢救、边处理的原则,科学有序、及时有效地控制事件的发展。发生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时,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立即启动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级别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省卫生厅及时派出应急处理队伍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处理。(一)做好相关准备接到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报告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需要,迅速成立事件卫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并调集、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相关设施设备等应急物资,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调查处理等工作,同时
24
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二)调查判定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判定的原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
织本部门的诊断小组,对接种单位、受种者家庭成员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接种资料、疫苗相关材料、接种实施情况、临床资料、健康史、家族史或变态反应史等相关证据,对所接种同批次疫苗者进行取样,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和判定。必要时可对所用同批次疫苗进行封存。如省医学会已作出鉴定的,依据省医学会的鉴定结论判定。
1.确定是否是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在接到报告后,首先应根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概念和分级标准判定是否为一起群体性接种反应。2.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调查如已确定是一起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以判明事件的性质、发生原因,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保持公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3.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因果关系的判定对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调查后,应判定与接种疫苗的因果关系。(三)临床治疗在开展全面调查的同时,卫生应急处理技术小组应组织相关专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诊断,并指定医疗机构收治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者,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早救治,减少危害。1.接种疫苗后感染
25
接种疫苗后感染多发生在同一接种地点、由同一原因所引起的多人感染。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两种。
(1)局部感染治疗:常见的局部感染有局部脓肿、脓疱病、蜂窝组织炎、丹毒等。①初起时,可用热毛巾、4%硼酸液或5%硫酸镁作局部湿热敷,3—5次/日,每次15—20分钟;②外敷鱼石脂软膏、消炎止痛膏;③脓肿形成后,可用较大针头反复抽脓,并注入青霉素于局部脓腔,每天或隔天1次,至痊愈为止。如全身症状明显则切开排脓;④应用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
(2)全身感染治疗:①应早期、足量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一般可先选青霉素钠静脉点滴,剂量应加倍。以后可根据情况更换抗菌药物;②早期彻底处理局部感染病灶,切开引流,保持通畅;③必要时补液,严重贫血可酌情输血及其他支持疗法。
2.接种事故因造成接种事故原因多样,有用错疫苗、剂量过大或重复注射、接种途径错误、接种部位错误、继发感染、接种技术不规范、接种对象选择不当等。因此,在发现接种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停止接种、及时调查、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积极救治患者。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培训、树立良好的工作责任心,接种前仔细阅读并遵守使用说明或规程,正确掌握禁忌症,认真做好安全注射,控制并降低接种事故的发生。目前接种事故的发生多见于卡介苗接种,其治疗原则如下:(1)全身治疗:①口服异烟肼,如同上加服利福平,
26
则效果更好;②反应较重者可肌内注射链霉素;③适当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2)局部治疗:①立即用链霉素作局部封闭,越快越好,可使局部不发生溃疡或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反应。②溃疡面较严重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可撒异烟肼粉或利福平粉于溃疡面上。③淋巴结肿大或破溃者的治疗。干酪型:局部热敷,同时口服异烟肼,直至淋巴结缩小稳定为止。脓肿型:用无菌注射器将脓液抽出,并用5%异烟肼溶液冲洗,同时注入链霉素10—20mg,必要时隔7—10日重复抽脓冲洗。窦道型:用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5%异烟肼软膏局部涂敷,通常1—3个月可痊愈。④在治疗局部溃疡或淋巴结脓疡时,肉芽组织增生会影响创面愈合,可用枯矾少许撒于创面上包好,创面即成清洁的较浅溃疡,再以1%金霉素软膏外敷,创面渐平,且肉芽组织不再增生而收口,也可用硝酸银棒腐蚀或剪除,在创面撒5%异烟肼粉。3.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治疗处理,应在尽快消除疑虑,隔离管理的前提下,迅速开展以下工作:(1)了解掌握病情,及时选派当地有影响的临床、流行病学专家进行现场调查,掌握发病情况和可能的诱因,及时处理首发病例。(2)妥善
27
处置和治疗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合理解释;可采用心理治疗,用语言暗示并配合适当理疗或按摩,催眠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引导患者及其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帮助其认识疾病性质。(3)若诊断明确后,应避免重复检查和不良暗示,并对症治疗。(4)争取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特别是在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人物,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相关单位要向儿童家长耐心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答复问题应明确肯定,解除可能有任何后遗症的顾虑。(5)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减少紧张气氛,缩短“非常状态”的时间,尽快使学习、生活转入正常化,有利于病例症状消失后回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不致再发。(6)防止人为渲染,在调查和控制事件的过程中,要防止宣传媒体和人员的盲目参与,扩大事态,参加现场调查的人员应保持镇定和良好的秩序,以防人为的渲染、扩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5.3.4对受种者在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死亡,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事件,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收集相关证据,且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尸体解剖检查,查明死亡原因。
(四)宣传与沟通卫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在处理群体性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时,要与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配合,在做好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与事件有关人员的宣传与沟通,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释,化解事件当事者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减少或平息社会负面影
28
响,使当事者能按照相关法律程序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程序配合做好事件的调查、取证、鉴定和处理工作。
(五)分析、评估与鉴定根据调查和收集的资料,分析出现的群体性异常接种异常反应与预防接种在时间上的关联性、接种疫苗至出现异常反应平均间隔时间及趋势、判断异常反应是否与预防接种有关;如不能确定或冲突不能消除,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进行处理。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诊断鉴定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鉴定,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依法维护事件当事者双方权益。事件当事者对鉴定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进行上一级鉴定。(六)信息发布与通报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和新闻媒体应按照《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做好事件信息的发布与通报工作。减少事件的社会不良影响,形成有利于事件处理的良好社会氛围。五、善后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将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事件当事者直接进行法律诉讼,由法院受理,并按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配合法院做好调查取证、调解、执行等工作。
29
在调查并明确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原因和责任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事件责任人进行处理。
六、事后评估事件处理完毕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将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包括:事件报告记录,卫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成员名单,调查处理方案,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材料,专家诊断鉴定材料,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材料,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材料等。负责事件处理的卫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对事件的调查处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发生、发展、现场调查、患者救治、所采取的措施、鉴定、处理效果和社会心理等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进一步提高以后处理类似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水平。七、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加强卫生应急防治体系建设,成立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技术指导小组,增强应对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能力。省医学会要按规定建立鉴定专家库。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发生后,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二)人员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由疾病控制、医疗救治等方面
30
专家组成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和技术处理组,并提供相关工作支持。要组织对各级各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技能等的培训和演练,使其熟练掌握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技术保障各地、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卫生应急预案和应急技术处理方案,并加强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好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卫生应急处理的技术保障工作。(四)物资保障各地、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好应对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所有疫苗预防接种点都应储备一定数量的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5%~10%葡萄糖水等抢救物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省卫生厅等制定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物资的储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
31
篇十: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物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抓紧抓实抓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做好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物业小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坚决遏制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持续巩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成果。二、防控体系
(一)建立疫情防控体系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在区政府、辖区街道统一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原则,切实加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结合小区实际,制定本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机构,明确疫情防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置防疫管理员,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二)强化防控主体责任物业服务企业是物业小区疫情防控责任单位,负责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协调和保障等事项。物业项目经理为小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实施。各物业服务企业应紧绷防疫工作这根弦,按照各级防指精神和本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要求,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三、防控管理
(-)日常防控要毫不松懈。各物业服务企业应要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保安员、保洁员、物业窗口接待员等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佩戴口罩,落实对楼栋大堂、电梯轿厢、康养设施等人员聚集、流动场所定期保洁及消毒制度,同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日常生活垃圾清理,针对卫生死角、下水道、污水沟等进行全面清理及消杀工作,杜绝小区内存在卫生盲区,保持物业管理区域环境的整洁优美。
(二)人员登记要滴水不漏。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实时关注疫情动态,及时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清单,对外来、陌生的人员、车辆进行来访登记,并验码、测温,“绿码”及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小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泉返泉人员应按
-2-
照防指要求开展健康情况问询,要求其出示抵达前7天核酸
检测阴性证明。出现疑似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安、属地街道社区,并抄报主管部门。同时,对小区内出租房屋的房东、承租人等流动人口相关信息要做到逐一登记更新,明确防疫责任。
(三)防疫宣传要铺天盖地。各物业服务企业要积极采
用小区公告栏、小区广播、LED屏、业主微信群等方式继续
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小区业主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交流、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开窗通风等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应注意遮挡,引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易感人群做好个人防护,确保防控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业主科学防控意识。
(四)物资储备要多方筹措。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对接联系稳定的疫情防控物资来源渠道,动态保持至少一个月的口罩、消毒水、免洗洗手液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储备红外测温枪、防护服、防护帽、消毒棉片、应急药品等。
(五)新冠疫苗要全面接种。各物业服务企业要积极对企业内保安员、保洁员等后勤保障人员和前台窗口服务人员等进行汇总摸底,及时同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对接,待新冠疫苗到位后立即组织接种,做到符合条件的一线服务人员除禁
忌症外要100%接种新冠疫苗。
-3-
四、应急管理(-)建立应急机制
物业小区要坚持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按照区政府分区分级标准及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适时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物业服务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紧密对接属地社区、卫健、疾控等部门,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二)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涉疫情况,应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一时
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封闭小区。
2.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
员至隔离观察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卫健、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3.积极配合卫健、疾控等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
观察,对现场进行全面消杀。
4.根据区政府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向有关部门报送
疫情防控信息。六、有关要求
-4-
(一)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认清境外疫情仍在蔓延、-5-
我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清醒认识到我区物业小区仍存在发生零星病例甚至可能引发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筑牢物业小区疫情防线。(二)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和防控措施,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疫情防控不到位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采取通报批评、约谈负责人、纳入“黑名单”等方式,并依法进行处理。(三)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保持联络渠道畅通,备足应急处置力量。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瞒报、谎报、漏报、迟报疫情防控信息以及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疫情扩散传播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物业小区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做好物业小区新冠疫情常态化管控,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将预防新冠疫情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坚持关口前移,深入做好日常的监测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处置和精准管控。(二)科学应对。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协同,在前期联
-6-
防联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三)快速反应。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重要情况,应当立即报所在街道社区,同时报告区住建局、卫健局及相关单位,分级分类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实施高、中、低风险差异化的防控策略,全力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二
、
组
织
架
构
物业管理疫情应急处置组织架构包括区住建部门和物
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各级主要职责是:
(一)区住建部门。根据本辖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应急
处置工作实际和需要,不断强化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手段和措施;加强与市级住建部门联动,确保在应急期间上下贯通、行动一致,迅速、有效处置物业小区疫情;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措施堵塞管理漏洞、加固薄弱环节,抓好疫情防控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
(二)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由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成员为各物业管理服务人员,落实专人专岗,明确相应岗位职责。根据疫情发展变化,不断健全完善物业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制度、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处
-7-
置流程;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桌面推演,确保应急情况下各项工作有序、规范。
三、疫情应急处置启动(一)病例发现
物业小区的管理及作业人员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咽痛、味觉嗅觉失灵等新冠相关症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员至隔离观察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卫健、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经检测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二)疫情报告物业小区出现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立即报告属地街道社区及住建、卫健、疾控等部门,由其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三)快速响应
1.属地响应。区住建部门立即协同防疫部门及所在街道
指导发生疫情所在地物业小区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开展辖区内其他物业小区落实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措施情况检查,核查疫情防控条件及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立即督促整改。
2,发生疫情物业小区响应。全力配合属地街道社区、公
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做好小区人员管控、流行病学调查、
-8-
核酸筛查、病例救治、终末消毒等各项工作。(四)人员管控
配合属地卫健、疾控等部门,对物业小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后(病例
在治愈出院并完成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且经
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返回小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配合好属地街道社区、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开展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者和重点人群排查。
1.第一时间封闭物业小区。出入口安排安保人员24小
时值班,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检查八闽健康码,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关闭确诊病例停留过的公共场所,拉好警戒线。
2,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管控。配合属地街道社区、
卫健、疾控等部门对物业小区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严格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措施。
3.一般接触者管控。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
染者在共同生活、工作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均视为“一般接触者"要做好健康监测,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上报。
4.重点人群管控。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
者以外的其他人员列入重点人员管控,应主动配合防疫行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护,不离开物业小区,不与人群聚集。因特
-9-
殊情况确需离开物业小区的,须经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按时返回。
(五)疫情调查
1.流行病学调查。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配合属地街
道社区、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传染来源和传播链。核查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人员接触相关信息情况,包括有无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史、旅行史或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病例接触,是否接触进口冷冻肉制品、水产品(如其接触过,还须详细了解接触过的进口冷冻肉制品或水产品是否仍在建筑工地食堂及厨房内。如仍在,应禁止任何人接触,等待进一步处理)等。
2.核酸筛查。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配合属地街道社
区、卫健、疾控等部门对小区内除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以外的人员实施核酸筛查,落实“应检尽检”。
(六)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1.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配合属地疾控部门组织力
量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期内曾经活动的场所及可能污染的居住场所、交通工具、相关公共场所等环境和物品开展终末消毒,经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开放。
2.切实做好物业小区内其他区域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
作。确保人员聚集场所通风换气符合要求,空调等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消毒到位;每日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七)宣传教育和风险沟通
-10-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引导小区人员保持健康心态,强调个人和家庭在防止疫情传播流行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提高小区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疫情防控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强化戴口罩、不聚集、常通风、勤洗手等预防措施宣传教育。提倡小区人员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四、应急处置结束当发生疫情的物业小区配合属地街道社区、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完成好流行病学调查、核酸筛查、病例救治、终末消毒等各项工作,经属地疾控中心评估防控效果后,宣布疫情应急处置结束。
物业新冠疫情防控实施方案
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结合对接属地住建物业主管部门疫情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响应、分区分级、精准管控,突出重点环节,落实“四早”措施,巩固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成果,有力保障公司职工及小区业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物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1-
1.严格个人防护。物业上下要积极引导公司职工、小区
业主外出或在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在商场、超市、影院、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要求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全体职工出入小区、集贸市场等场所,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应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2.减少人员聚集。在公共场所排队或有人员聚集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活动原则控制在8人以下,并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症状尽量不参加;
倡导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3.加强通风消毒。办公室、会议室或家庭室内应经常开
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职工食堂等重点公共场所应定期做好消毒消杀,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通勤车场站和交通工具要增加通风、消毒等措施频次,司乘人员应加强引导,所有乘员都要做好个体防护。
二、夯实“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守住疫情防控网底
1,落实“五有”措施。全公司各部门组织要做到“五有”,
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负责人,有适量防疫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必要时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
2.建成“网格”体系。各部门要做好返企人员特别是省
外来企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企或返回职工家庭
-12-
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强调落实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各部门疫情办要加强巡回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并做好相关台账。
三、落实防控责任,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1.进一步严格群体性聚集活动的监管。各部门举办10
人以上群体性聚集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各种活动,要严格审批程序,严控人员规模,强化检查监管;凡擅自举办聚集性活动的,将追究举办者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要落实好体温、扫验健康码、科学佩戴口罩等措施落实和应急处置准备。
2,严控人员流动管理。全公司各单位要严格控制人员流
动,加强对外来返企人员管理,对所有省外来返人员,须第一时间主动到街道办事处或社区进行登记,并接受健康管理;
对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及家属进行核验7天内核酸
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落实目的地居家健康监测
14天措施,并在第『7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凡不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临时留观
点接受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落实目的地居家
健康监测14天措施,并于第1-7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对低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做好居家健康管理;
-13-
各部门要合理设置出入通道,认真做好出入人员的测温、扫健康码、提醒科学佩戴口罩等日常管理工作;
对赴高中风险地区或从高中地区返企职工及从高中风险来公司人员的行踪要了如指掌;
要通过微信、微信公众号媒体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号召本公司人员尽量减少出行,非必要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去,尽量减少到国内其他低风险地区去,确需到中高风险地区去的,应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回返后应主动到公司报告并做好居家健康管理;
春节期间,物业公司上下提倡回外地探亲职工留守工作地过节,避免病毒传播风险,确需外出的人员要在本公司提前报备。
四、持续做好内部疫情防控
1.高度重视、持续加力。各部门负责人牵头负责,认真
落实防控主体责任,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层层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和防疫宣传,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情绪。要根据新的防疫形势不断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落实。
2,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要继续做好办公区、会议室、
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集中场合要坚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接尘人员上班时要佩戴防尘口罩。
-14-
3.各部门要完善对外来非冷链物品进行消毒,杜绝其传
播风险。
4.全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要以对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高
度负责的态度,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增强主动性、自觉性,全面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保持对瞒报、迟报疫情“零容忍”态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疫情报告进行直接和间接干预,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5.各部门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头
脑,强化底线思维,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核查,坚持做好“人防”、“物防”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及时调整完善疫情防控领导
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
作合力,全力做好工作;要加强应急值守,建立24小时疫
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确保出现紧急情况应急保障第一时间能够启动。
2,落实四个责任。各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严格人
员管控,加强检查督查,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行业疫情防控指南,强化监管责任,坚持安排与检查并重,审批与监管齐抓,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消除监管盲区,实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和监
-15-
管全覆盖;要切实做好从业人员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识的宣传教育
和健康管理,合理设置疫情防控台账,做好测温、查验健康码、公共场所消毒消杀等措施落实工作,引导人员不聚集;
全公司职工家庭和职工个人要履行社会责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常通风等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3•做好应急准备。公司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制定疫情
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处置人员、适当物资准备;发现疫情后立即按照相关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
4•强化动态报送。公司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报送每日工
作动态,重点报送安排部署、巡查检查、群体性聚集活动审批、重点地区人员管控、省外来返人员排查报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相关信息。
物业安全卫生和传染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加强行政办公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对突发应急事件应急处置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迅速有效地处理应急事件,将应急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办公中心物业使用人单位公务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办法和预案。
-16-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行政办公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发生重大突发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三、职责应急组织总指挥:物业服务中心经理(经理不在时由副经理临时担任)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抢险,协调与其它单位和本部门的各种资源,发布各种通告、命令;应急支援组:组长由物业服务中心副经理担任,一旦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物业服务中心办公室、工程部、环境部、客服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投入现场应急抢险;应急后勤组:组长由物业服务中心行政后勤主管担任,一旦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人员投入现场应急抢险处理,提供事件预防及抢险过程必须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物品、交通、通讯、协调等事项;物业服务中心各部门任何人员当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集合由总指挥员统一调配;
应急响应程序报警程序:
当行政办公中心范围内发生W级安全卫生和传染疫情
事件预警信号发布后,由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向机关事务管理局分管领导报告,启动应急预案,物业服务中心经理立即
-17-
通知其它相关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限内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物业服务中心经理进行现场汇报和现场协调工作,物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必须服从调配;
现场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向公安(报警电话:110),医疗应救中心(报警电话:120),防疫站(报警电话:XX)等
部门报警。五、应急处置原则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必要时注重人员及时疏散。全力控制局面。注意救援人员安全。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程序应急人员接报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划定警戒范围,架设
警戒栏(线),秩序维护部派出秩序维护员值守,阻止围观群众靠近事故现场并使用手提扩音器等工具劝谕、疏导围观群众离开,阻止一切未获授权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杜绝一切未经批准的拍照、摄影、提取物品、收集资料等行为。
工程部派出工程抢险组人员,对厨房、食品存放柜等部位进行封闭,并派人员值守;配合防疫部门人员提取可疑物品、残留食品、呕吐物等样本,进行检验检疫。
全体应急人员要全力协助抢救中毒人员,如果中毒人员较多、医疗救护车不能及时运送时,在征得医疗人员同意,
-18-
可以拦截过往社会车辆、出租车,尽快将中毒症状较轻的人员送往附近医院或医疗救护中心。
必要时总指挥安排后勤支援组人员疏导事故现场的交通,在辖区主要出入口引导公安、医疗救护等车辆、人员尽快抵达现场。
安排秩序维护部员对受波及的公共区域进行安全巡查,防止连锁案(事)件发生。
现场应急抢险人员,不得随意向外透露关于中毒事件的任何情况,需要发布信息时由公司或政府、公安等部门负责发布,防止谣言产生。
工程抢险组人员要配合政府部门的疫情防治人员,对事件现场进行清洁、消毒等善后处理,并对处理时所产生的有
毒废水、生活垃圾及污染物进行集中收集,密封后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
六、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急处置程序应急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穿戴有效防护装备后,对疫情现场大门(通道)出入口、车辆出入口实施封闭控制,安排秩序维护员值守,阻止一切人员进出,防止传染病(疫情)范围的扩大。应急人员穿戴有效防护装备后,进入疫情区域,尽可能对所有房间门进行封闭控制,并进行广泛宣传,劝谕所有人员留在房间内等待救援,严禁相互串门,防止交叉感染或导
-19-
致传染病(疫情)范围的扩大。必要时后勤支援组要立即募集(运送)食品、饮水、药品
等基本生活用品,全力对封闭隔离区域的人员提供援助。在传染病(疫情)区域外围,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栏
(线),由秩序维护部员值守,阻止围观群众靠近或进入传染病(疫情)区域;杜绝一切未获授权人员进入,杜绝一切未经批准的拍照、摄影、提取物品、收集资料等行为。
安排秩序维护员对受波及的公共区域进行安全巡查,防止连锁案(事)件发生。
必要时安排后勤支援组人员疏导事故现场的交通,在辖区主要出入口引导公安、医疗救护等车辆、人员尽快抵达现场。
现场应急抢险人员,不得随意向外透露有关疫情的任何情况,需要发布信息时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发布,防止谣言产生。
七、扩大应急响应:
一旦应急事件有从W级扩大(上升)趋势,或直接发生w
级以上的应急事件时,物业服务中心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要关
事务管理局主管领导报告,物业服务中心立即按W级以上的
应急事件通知应急人员到达现场,由物业服务中心经理进行现场指挥与协调。
当应急事件处理完毕后,由物业服务中心经理发布结束
-20-
应急响应程序,转入后期处置阶段。
八、后期处置
事后物业服务中心安排有关人员对受损业主(客户)拜
访,以诚恳的方式化解可能
存在的矛盾;采取适当措施协助受影响的业主(客户)在
最短时间内恢复生活、工作秩序。
物业服务中心配合受灾人员向保险公司(有投保时)进
行索赔事宜。
物业服务中心管理员、秩序维护部值班人员要做好各项
相关记录。
物业服务中心对事件的发生及处理经过、经验教训、改
进措施等做出报告;并对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为保护业主(客户)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向公司报告。
事件处理完毕后物业服务中心填报安全事故报表经审
核后上报总公司和机关事务管理局。
九、质量要求
发生应急事件处置时一定要遵守处置原则;
每次的演练方案物业服务中心要做到全员参加培训学
习与实施记录,对演练的效果要有评估、有相片保存;
检
查
物业服务中心每周进行一次食堂、库房等重要部位检查;
物业服务中心进行月检时对物业服务中心食堂、库房等
-21-
重要部位进行检查,也可根据季节情况实施针对性检查。
物业小区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物业小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无物业管理单位以及委托其他管理人的物业小区可参照本技术指南执行。
2基本要求
1.1.1
建设
2.1.1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应根据分区分级分类防控原则,按照属地
政府疫情防控的要求开展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疫情防范宣传。
1.1.2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由企业法定代
表人或负责人负责。开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
1)完善组织架构及明确各项职责;2)制定本企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推动部署落实;3)及时传达国家和地方疫情信息和落实物业小区疫情防控要
求;
4)负责所管物业服务项目疫情防控的物资供应、经费筹措及相
关统筹协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5)按规定向企业注册地的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疫
情防控情况;
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22-
1.1.3
物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应根据物业服务项目的
特点设立疫情防控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任组
长,客户服务、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秩序维护等主管任副组长。疫
情防控工作组应开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落实和完善新冠防治工作方案,落实信息报告、工作例会、
工作台账等工作措施;
2)协助街道(乡镇)、社区(村)实施本项目疫情防控的宣传、
预防、控制、记录等工作;
3)按规定向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和项目所在地街道(乡镇)、社
区(村)报告本项目疫情防控情况;
4)认真做好物业小区基础服务,加大对供水、供电、消防等设
施设备的巡查,确保正常运行;
5)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安全防范工作;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推进疫情防控工作。1.1.4业主委员会、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在街
道(乡镇)、社区(村)的指导下发动物业小区住户建立联防联控工作组、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接受、配合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心理援助、信息宣传等防疫工作措施。
1.1.5物业服务企业接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指令后,
应将物业小区参与防控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健康状况等上报给街道(乡镇)、社区(村),以便统一调配防疫物资。
1.1.1人员组织和培训2.2.1应依据疫情情况调整各岗位人员上下班时间,实行24小时轮
流值班制度,并向住户公布值班和服务电话。建立机动保障队伍,以
-23-
备项目应急调配。
1.1.2应组织开展针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员工培训活动,保证在岗员
工熟知防疫知识和技巧,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
1)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机构发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2)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途径和防护方法;3)卫生消毒作业方法;4)通风作业方法;5)减少人员聚集方法;6)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等防护作业方法;7)洗手及口罩佩戴的操作规范。1.1.3应做好员工情绪疏导,多关心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及时解决实际困难,给予员工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引导员工坚守岗位。224
员工在岗期间应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员工每日接受上、下班各一次体温测试,填写体温登记表,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
2.2.5对非在岗员工,应随时掌握具体动向和身体状况。2.2.6可组建物业服务企业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
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2.7可表彰、奖励在疫情防控战役中表现优秀的人员。
2.3物资准备2.3.1疫情防控物资包括但不限于:
1)包括含氯消毒剂、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等基本消毒药品;2)包括口罩、隔离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器具;3)测温设备、喷洒器具防控器具。
2.3.2防护物资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4-
2.3.3防护物资短缺时,应立即向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
反馈并寻求指导协助。当不能立即解决问题时,应采取简易方法暂时应急,并向属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
3人员防护和返岗管理
1.1个人防护要求1.1.1低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
在没有出现疫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物业小区,与住户接触频繁的客户服务、秩序维护、设备维护、环境卫生等岗位人员,应佩戴口罩;环卫设施消毒剂喷洒岗位应佩戴普通护目镜和口罩。
1.1.2中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
出现疫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物业小区的门岗值守、环境卫生、设备维护、客户服务等岗位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医
用(含)以上等级的口罩,与接触人员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环境
卫生设施消毒剂喷洒的岗位人员还应佩戴护目镜;清理运输废弃防护
用品的岗位人员,应配置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
1.1.3高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
按照中风险地区的岗位防护开展工作,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家庭开展终末消毒的相关人员,应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要求执行。
1.1.4低风险地区的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以及有关部门要
求佩戴口罩的,应按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
综发(2020)174号)要求科学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应按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33
号)要求科学佩戴口罩。
-25-
1.1.5有条件的地区,物业服务企业应推进物业小区员工接种新
冠疫苗。
1.2人员返岗要求1.2.1对于部分处于轮休期的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应严格执行各地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关于人员流动的相关要求,严禁企业强制性要求员工从外地返岗。
1.2.2对于身处疫情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地区的员工,返岗前应出示
八闽健康码,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返岗。
1.2.3对于身处疫情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地区的员工,返岗前应严格实施居家隔离14天,确认身体健康后方可返岗。324对于身处疫情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地区的员工,应严格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并解除医学观察后方可返岗。1.2.5对于返岗员工,应提醒员工做好防护,减少公共交通出行,
加强员工体温检查等必要的预防措施。
-26-
1.2.6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交通车的,应做好员工登车前的体温测量
工作,对超过额定体温的应拒绝其登车并立即报告。
4现场管理1.1场所设置1.1.1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设置排查点,并配置红外体温测量仪器
(设备),有条件的可设置临时观察点(观察室)。
1.1.2物业服务中心前台、门岗处等直接与住户接触的岗位,应配
备酒精消毒液或免洗手消毒剂。
1.1.3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物业服务中心或接待区张贴疫情防范、
佩戴口罩等要求和方法,中、高风险地区物业服务中心或接待区的接
待椅摆放位置,应离物业服务企业员工1.5米,并在地面标出安全线,
做好温馨提示。有条件的,可在物业小区出入口增设洗手处。
1.1.4中、高风险地区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空旷、通风处设置快递、
外卖以及其他货物临时存放点,存放点应防雨防晒,保持空气流通。
1.1.5备有医用酒精等易燃物资的,应单独在高防火等级的区域隔
离存放,独立配置消防器材;设置防火警示标识。
1.2疫情宣传引导1.2.1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在物业小区出入口、公告栏、宣传栏、
电梯轿厢、楼宇间以及楼道等方式张贴疫情防控知识和宣传海报,并可通过短信、微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等)、广播、喇叭、电子显示屏、线上直播、视频会议等形式和载体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向住户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发动物业小区住户、员工做好疫情防护措施。
1.2.2物业小区及周边发生疫情后,物业服务企业应积极协助社区
-27-
(村)和有关部门及时向住户通报疫情和下一步防控要求。
423使用扩音设备宣传时,应选择适宜的音量和时段,避免干扰住户
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424业主委员会、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关注物
业小区舆情动态,保护住户隐私,营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舆论氛围。
425与物业小区住户建立网络沟通渠道,及时通报物业小区疫情防控
情况,关注住户身体状况,并提供相应服务。
1.3人员和车辆出入管控
431低风险地区应在物业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八闽健康码应用指南,引
导来访者出示健康码。
432中、高风险地区应在物业小区出入口实行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制
度,住户出行和返回时,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测体温并登记备查;对外地返回物业小区人员和来访人员,应做好姓名、体温、联系方式、是否来自疫情地区或近期接触疫情地区人员、到访住址、进出时间等基本信息登记。
1.3.1发现中、高风险人员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向所在地街
道(乡镇)、社区(村)报告,并做好人员隔离管理。
1.3.2应严格物业小区流动人员管控追踪,加强巡查,配合街道(乡
镇)、社区(村)做好人员排查、筛查工作。
1.4封闭管理
属地政府要求物业小区封闭管理时,物业服务企业应采取如下临时措施:
1.4.1出入口应设置防控卡点,每个物业小区保留1个人行出入口
-28-
和1个机动车出入口。1.4.2每个卡点应配备2个电子测温设备和1只水银温度计,并在
防控卡点实行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制度,物业小区住户出行和返回时,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测体温并登记备查。
1.4.3除封闭管理期间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允许通行的人员、
车辆除外,严禁本物业小区外的人员、车辆进出小区。来访人员体温
超过37.3C的,对来访人员实施劝返,对物业小区常驻人员劝其回家
进行自我隔离观察,及时向社区(村)居委会报告,并协助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1.4.4应对配送邮件、快递、外卖的人员加强检查,在配送人员配
戴口罩做好防护,穿着单位工作装、出示工号,体温检测合格并经登记后,准予配送人员将邮件、快件、物品投递到智能快递箱(柜)或临时储物箱(柜),实施“无接触投递”。
1.4.5物业小区住户需外出工作的,应按防疫要求出具单位证明。
1.4.6物业小区实行住户定期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的
外出管理办法,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启动生活物资代购预案。
1.4.7物业服务企业可引导住户利用线上APP、微信公众号、第三
方购物平台系统采购生活物资。
1.5人员密集场所管控
1.5.1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期间,引导住户少聚集、不扎堆、避免人群聚集活动,自觉遵守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不前往人员
聚焦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1.5.2中、高风险地区,应关闭会所、户外运动场所、健身房、儿
-29-
童(老人)活动场所、棋牌室等室内外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劝阻、劝导住户特别是老人在公共区域的一切聚集活动。
1.5.3遇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应配合政府引导住户、员工留
在当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境、不出省、不出市,减少节日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1.5.4中、高风险地区,物业小区应停止所有的装修施工活动(疫
情防控需要的情形除外)。
1.6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管控1.6.1中、高风险地区的物业小区停用人事考勤指纹设备。1.6.2保持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环境清洁、通风,做好清
洁消毒。
1.6.3加强宿舍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尽量动员不外出,可采取外出
登记管理制度。
1.6.4可通过采取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就餐等措施,加
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实行分批次就餐。中、高风险地区应采取盒饭分餐制,员工返回各自办公室及工位就餐。
1.6.5加强循环使用餐具的清洁消毒,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
次性餐具。
1.7居家隔离管控1.7.1在政府部门确定的隔离区域张贴温馨提示。1.7.2加大被隔离人员所涉相关区域的消毒浓度(1000-2000mg/L的
含氯消毒液)和消毒频次。
1.7.3被隔离人员如有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可在能力范围内协
助相关部门或提供相应帮助。
1.7.4提示居家隔离人员及家属应按要求将居家隔离人员产生的垃
-30-
圾投放至定点垃圾桶,并协助相关部门将垃圾按规定进行统一处理。
1.8快递投递管控
物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对于未设快递投递箱(柜)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在物业小区门口或入口处指定快递暂存区域,禁止快递、外卖配送人员进入物业小区,并协助做好快递、物品暂存区域管理。
5环境卫生管理1.1清洁消毒
1.1.1应配合属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对物业小区内疫点按照《新冠防控方案》、《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GB25953-2011)等规定开展消毒。1.1.2应建立物业小区清洁消毒制度,做好防疫消杀记录。
1.1.3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不同,应合理选择消毒剂。
1.1.4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应每天用水清洗一次,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1.1.5垃圾清运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将手推车、垃圾运输车等环卫工具冲洗一次,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对环卫
工具喷洒消毒一次。
1.1.6垃圾转运站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全面冲洗一次,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喷药量为200-300mL/平方米。1.1.7经常触摸的公共设备设施应采用75%的乙醇消毒液或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中、高风险地区每日应不少于2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电梯按钮、自动
-31-
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中、高风险地区每日消毒应当不少于3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需擦拭消毒的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
于:
1)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等电梯设施;2)门禁系统面板;
3)公共座椅、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等休闲运动设施;4)快递柜、报刊箱、显示屏、宣传栏、衣物回收箱、意见箱等
公共设施;
5)电脑键盘、鼠标、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按键、桌椅、空调
等办公设施设备。
1.1.8对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应采用有效氯浓度250-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中、高风险地区每日应不少于2次,低风险地区每周至少消毒1-2次。必要时可增加消毒频次。需消毒公共区域包
括但不限于:
1)大堂、消防通道、走廊、楼梯、电梯;2)停车场、户外娱乐场所;3)垃圾存放点;4)快递、外卖临时存放点;5)办公室及日常接待区域;6)公共卫生间;7)其他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区域(消防水泵房、自来水机房、直
饮水机房、监控室、电梯机房、设备层、通讯机房等)。
1.1.9排水沟每周至少消毒1♦2次,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
的消毒液进行喷洒。
1.1.10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曾接触的设备和涉足场所、隔离观察点、
-32-
隔离区、居民出入口排查点应加强消毒,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1.1.11电梯轿厢环境、入户大堂、楼梯间的消杀作业宜采用拖拭的
方式进行;电梯内外按钮可采用覆膜方式进行保护,并定期更换;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电梯按键专用纸。
1.1.12引导居民进行居家消毒。应做到:
-33-
1)家用餐具应煮沸或高温消毒;2)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玩具等应进行清洁
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卫生间地面、墙面、洗手池、便池等每天清洗,必要时进行
消毒处理。
1.2垃圾及废弃物分类处理
1.2.1应规范处理物业小区内的垃圾、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做到
分类处理。
1.2.2对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应每天清理、收集垃圾。
对垃圾量大的收集点,要随满随清。
523应配合环卫部门设置专用口罩、手套废弃收集桶,套袋加盖,并
在桶上张贴明确标识,引导住户定点投放。
1.1.4对于废弃口罩、手套等一次性医用物品应在消毒后密封,丢
弃至专用的垃圾桶内。
525垃圾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由专人定时封闭清运至桶车
对接点或垃圾定点处置场所,运送时应注意垃圾分类并做好个人防护。
1.1.6垃圾筒应保持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
喷洒或擦拭消毒;垃圾点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
5.3通风管理
5.3.1应引导住户经常开窗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532住宅楼层通道设置有通风窗的,应处于开启状态。
-34-
5.3.3应做好电梯、楼梯、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密闭场所的通风,
每日通风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534应当保证厢式电梯的排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535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
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
5.3.6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当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
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5.4公用卫生间管理5.4.1加强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5.4.2每日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
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
5.4.3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
擦拭干净。
6疫情上报、处置和解除6.1疫情上报6.1.1应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上报物业小区疫情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应
的处置措施。
6.1.2应通过公告栏、广播、喇叭、电子显示屏、微信群、微信公
众号、线上直播、视频会议等方式向所在物业小区居民发布疫情防控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如疫情防控要求、活动区域消毒等相关信息。
6.1.3应积极引导发热患者去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登
记信息。
6.1.4应严格落实上报制度,发现近14天从有出现本地病例的国内
-35-
城市入(返)闽人员,要立即向所在地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引导人员接受健康管理;发现被政府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向就近的疫情定点救治医院和街道(乡镇)、社区(村)报告。
6.2疫情处置6.2.1发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并
按相关部门要求配合工作。
6.2.2应协助做好隔离、送医工作,立即通知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周围住户,加强自我防控。
6.2.3应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所在单元或者楼栋进行全面消毒。624应在疾病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出入路径及
所到场所及设施设备进行彻底消毒。
625应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对物业小区与疑似和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
触的人群开展排查、隔离。
6.2.6属地政府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对整栋楼、单元采取
封闭措施的物业小区,应协助相关部门、单位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按要求停止电梯自动运行,协助做好该楼栋、单元居民的生活物资配送、人员巡查、生活垃圾上门收取等服务工作,禁止来访人员和车辆进入;未经相关部门许可不得通过公共网络传播影像、图文资料。
6.2.7应协助和配合街道(乡镇)、社区(村)及属地相关部门、
单位做好发生疫情的物业小区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6.3疫情解除
疫情解除按照属地政府统一部署执行。
本技术指南涉及到专业术语的定义按照有关新冠疫情处置有关
-36-
文件执行;本技术指南发布后,相关行政部门若有新要求,按其要求执行。
-37-
篇十一: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为确保我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要求,逐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为切实落实好我乡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冠疫苗集中接种期间统筹协调组织疫苗接种及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小组,分别为人员调度组、现场秩序维护组、交通管控组、安保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机动组。
二、接种目标
2021年6月前完成总人口(***人)40%,****人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工作。
三、具体实施
(一)接种对象:18周岁(含)以上人群,本人自愿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所有在本乡常住及工作人员。
(二)接种地点:**农民文化中心。
(三)接种时间: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时间接种,具体接种日期另行通知。
(四)接种次数:共需接种2针,第一剂接种后,间隔21-56天接种第二剂。
(五)接种流程:候种、填写告知书(有疑问可先预检和健康咨询)、登记、接种、留观五个步骤。
1、候种:体温测量正常,佩带口罩后入场,在候种区排队等候填写新冠病毒疫苗知情同意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对自身身体有疑问可先预检和健康咨询。
2、填写告知书:受种人员配合工作人员询问,发放告知书,受种者核实确认同意接种后签字,到登记区排队等候。
3、登记区:受种者持身份证原件和告知书到登记区排队登记。
4、接种区:受种者向医务人员出示登记台医生签字后的告知书和身份证原件,由医务人员核对各项信息无误后给予接种,接种完毕,医务人员打印接种凭证交与受种者。
5、留观区:受种者接种后,持接种凭证到留观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到出口处登记签名和盖章,受种者
凭盖章后的接种凭证离开。
(六)注意事项:
1、接种前:接种当天受种者要携带身份证原件,佩戴好口罩,穿宽松的衣服(特别袖口要宽松)方便接种。
2、接种时:配合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身体不适可暂缓接种。
3、接种后:留观30分钟,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村(居)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实施方案,落实到点到人,按照网格化管理周密组织实施,确保完成任务。
(二)统筹工作安排。各村(居)要组建工作专班,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设立一名联络员,负责接种人员的摸底、上报,确保不重不漏,并建立好相应的台账。集中接种日需安排专人负责集中接种时现场对接工作,按照接种流程有序排队、登记和接种,做好受种人员的服务工作。
(三)强化宣传发动。大力宣传疫苗对阻断传染病传播
的积极作用,提高群众接种意愿。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偶合反应等,形成合理预期。统筹协调舆情监测,规范信息发布,及时回应村(居)民关注。
**镇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实施方案
为安全规范有序做好**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全民紧急接种工作,逐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病毒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根据省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要求,对照区里下达的接种指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知情同意和免费接种,做到应种尽种。现阶段新冠疫苗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各村、各单位要加强宣传动员,引导鼓励群众积极接种,提高接种意愿和人群接种率。
(二)坚持落实属地职责和行业监管责任。在**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各村要落实属地责任,以村要求,协助镇做好辖区内人群的接种工作,及时上报接种进度和接种率。各村、行业主管部门下属单位要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全流程监管,积极稳妥提高接种率。
二、接种目标
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目标人群为:现阶段为常住在**镇内的18岁以上,知情、自愿且无疫苗接种禁忌的人员。我镇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目标人数为*****人,按照目前的工作要求及安排,2021年5月底前,完成第一针剂接种,2021年6月底
前,完成完成二针剂接种。
三、工作内容
(一)疫苗接种对象
1.资格认定常住在**镇辖区内的18周岁以上人员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均可接种。2.接种对象适应症认定(1)接种对象具有下列情形者不事宜接种:①属于严重过敏体质,既往注射其他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或初次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严禁接种本疫苗;②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或核酸、抗体检测阳性者;严重慢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者;
患有惊厥、癫痫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均不适合接种本疫苗;
③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有生育计划的建议接种后3个月备孕。
(2)接种对象具有下列情形者慎用。①各类疾病的重症患者。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症不易掌握者。(二)接种地点安排接种点1:**镇中心卫生院接种点2:**镇中心卫生院白虎分院(三)时间安排2021年3月-4月上旬,做好辖区宣传发动、接种人员登记、接种点分流安排等,全面落实疫苗免费接种前各项准备工作。2021年4月-6月底,全面开展新冠疫苗免费接种现场实施。2021年7月-12月底,进行第二轮全面接种工作。
(四)接种组织安排
镇、村干部职工要带头表率,各村、各单位要积极动员。请辖区各村、各单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鼓励应种对象就近接种。对非本地户籍,居住在辖区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辖区内服务业、第三产业人员、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等,做好宣传动员,积极争取,以便提高街道整体接种率。
各村、各单位按照“上报一批,接种一批,发动一批,服务一批”的原则,对主动上报的群众,尽快安排接种,对有顾虑的群众持续做好宣传走访,对于体弱或行动不便老人,动员其近亲属陪同接种。
篇十二: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新冠流行,指导全县开展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重点人群,降低新冠的发病和死亡,减少新冠的传播,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根据国家应对新冠联防防控工作机制有关通知精神,确定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为:(一)全县公安司法干警;(二)交通、电网、殡葬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三)一线医疗卫生人员:1、县人民医院与新冠病例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其他医院可能接触新冠病例的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儿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2、县疾控中心负责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样、检验的人员,疫情处理机动队员,疫情处理车辆司机;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3、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私营诊所中负责新冠病例居家隔离观察、治疗、访视的医护人员。
(四)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中优先安排已发生疫情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托幼机构教职工。有疫情的乡镇优先安排。
(五)适宜接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新冠疫苗分配原则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全县均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分配主要依据疫苗的实际供应量、各乡镇人口数等因素确定,同时侧重于新冠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根据疫苗每批次实际到货情况,按相应比例下发疫苗(第一批疫苗分配数量见附件1)。
三、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接种服务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疫苗接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免疫程序、目标人群和接种禁忌、接种点设置与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安全注射、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等。XXX月XX日前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对乡镇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对各接种点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务必于XX月上旬完成。县疾控中心负责对各乡镇培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乡镇接种工作的指导,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接种点。接种工作必须由已经取得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和经过培训、获得资质、熟悉业务、有应急处理能力的接种人员承担。接种范围按属地管理原则,县城各县直机关由县疾控中心门诊部负责接种。各乡镇要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进行接种,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受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接种。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确保接种安全;加强接种登记和疫苗使用记录等信息资料的报告与管理工作。乡镇公卫办或接种单位须在每次接种完成后2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立即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将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为及时掌握全县新冠疫苗接种进展情况,实行接种情况日报制度,各乡镇每日下午5时前将《新冠疫苗接种相关信息日报表》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四、加强疫苗监管,保证接种安全有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配合县卫生局加强对新冠疫苗的储存和流向的监管。县卫生局按照卫生部《XXX)年秋冬季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和接种工作叫停机制。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负责召回和监督销毁等详细预案的落实。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适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做好疫苗接种政策解读和新冠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各地采取的措施。各接种点要将优先接种重点人群、疫苗禁用人群和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等信息公示,方便群众了解有关信息(见附件2《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注意事项》,每个接种点至少张贴一张)。卫生、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六、经费保障新冠疫苗及注射器由中央和省两级免费提供,接种补助费纳入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以各接种单位实际接种人数作为XXXX年经费拨付的依据。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七、强化属地管理,做好接种督导评价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属地管理,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严格按照桃江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对超出范围进行接种的情况,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相关个人和单位的责任。县卫生局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指导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接种完成后将组织对全县新冠疫苗接种实施情况和预防效果予以评估。附件:1、XX县第一批新冠疫苗分配表;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附件1:第一批新冠疫苗分配表
单位名称县直有关单位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乡XX乡XX乡XX乡合计
数量(人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说明:1、各乡镇重点保障所在地公安、司法干警和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个体诊所中负责新冠防控的相关人员。2、县直有关单位主要是指县公安、司检法工作人员(约XX人),交通、电力工作人员(约XXX人)和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约XXX人)。3、因县城目前已发生一例新冠病例,故在县直有关单位分配数中
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含有XXXA份苗用于应急接种。
篇十三: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新冠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方案为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全力做好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根据《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救治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县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救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建应急救治专家队伍,指派专家对疑难病例会诊及对危重病人抢救指导;报告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病情救治信息;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组织人员培训等。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对全县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二、加强医疗力量配备,规范开展医疗救治(一)确定定点救治医院。确定县XX医院为县级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定点救治医院。其中县XX医院是县级严重异常反应定点救治医院。(二)积极做好现场救治。各定点医院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冠疫苗异常反应救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疗救治工作具体方案,落实各项任务。要成立临床救治组,由急诊急救、呼吸、传染、心脑血管、神经、重症、免疫、儿科、护理、检验等科室的技术骨干组成,做好异常反应病例的临床诊治。要建立绿色通道,严禁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要实施多学科诊疗,第一
时间抢救,尽一切努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对严重异常反应病例要及时诊断,按照一人一案原则全力救治。要预留足够的病房收治异常反应患者,并做好救治准备。要安排专人负责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期间异常反应报告工作。
(三)划分医疗救治责任区域。按照医共体成员名单划定责任区域,县XX医院要与各预防接种点进行对接,并派出有经验的医护力量驻点保障。
三、工作要求(一)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切实提高站位。这次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异常反应的医疗救治工作不仅是一项医疗任务,更是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全面统筹辖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二)各预防接种门诊(点)相关医护人员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开展预防接种。要配足配齐救治设备和药品,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护车要在疫苗接种期间全程进行现场值守。(三)各定点救治医院要对承担救治保障任务的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救治培训,未经培训的不得上岗。参与异常反应救治的医务人员要熟悉疫苗异常反应或损害的症状、体征,掌握异常反应救治技术。接种者一旦出现异常反应,现场医护人员要及时识别,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
篇十四: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项目设置要点在预防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接种单位及人员资质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疫苗品种预防疾病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公示疫苗生产企业预防接种服务价格疫苗接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医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
为安全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完成辖区内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总体预期目标,根据省疫防办有关疫情防控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法依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二)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原则,接种过程中充分告知受种者。(三)确保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加强风险防范。二、接种安排(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辖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实施,疫苗由辖区疾控中心统一配送。(二)疫苗接种程序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文件或按疫苗说明书接种。三、组织实施(一)合理设置接种点
—1—
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文件要求,设置20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健康询问区、信息建档录入区、接种区及留观区、配备接种人员、医疗保障人员,配齐设备设施,详见附件1。
(二)规范人员培训1、接种护士均需参加疾控部门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2、医务科选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师资针对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治等对急救人员开展培训。3、所有参与接种和医疗救治人员均需通过培训后方可上岗,确保熟悉掌握预防接种工作并在出现异常反应时可及时识别、快速处置。(三)规范现场接种1、在保障常规接种工作正常秩序的同时,通过精准预约安排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对人员有效分流,防止人员聚集。2、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全流程操作和管理。3、严格执行接种前健康状况询问、接种禁忌核査和信息登记,充分告知受种者接种疫苗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确保受种者知情同意和自
—2—
愿接种。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接种禁忌,保证接种安全,做好心因性反应防范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安全、规范接种,做好接种现场工作人员防护工作,规范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环境污染防控工作。
4、接种完成后对受种者现场留观30分钟,根据受种者需求及时提供预防接种凭证。
(四)严格落实新冠疫苗电子追溯1、使用XX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落实新冠疫苗全程电子追溯。2、采取扫码出入库的方式,如实记录新冠疫苗的流转过程,做到新冠疫苗流向和库存的实时掌控。3、接种每一剂新冠疫苗,均须使用扫码接种的方式,在系统中记录溯码信息。4、做好接种信息的统计汇总工作,并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四、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和救治1、接种现场确保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充足可用,必须有能胜任健康筛查和急救处置的临床医生在场,出现疑似严重不良反应个案按照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执行。
—3—
2、加强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暂缓接种情形的问诊。在接种现场出现的严重疑似异常反应要立即处置,需要进行后续急救的,指定救护车快速转运,要高度重视迟发严重疑似异常反应的医疗救治。
3、加强对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自我健康监测和出现不适情况及时就诊的宣传引导,接种点设置专门的异常反应急救处置室,保证救治环境独立、私密,确保做到准确、快速处置。
五、工作要求(一)强化人员保障,全力开展接种。按照接种任务配备足量的接种人员、登记人员、医疗保障人员及相应的安保、保洁人员,并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增减,以适应接种需要。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接种、登记、医疗保障人员的协调安排,全力保障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安保及保洁人员由保卫科、后勤部协调安排,负责接种点的秩序维持及环境卫生。(二)加强人文关怀,保障人员安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本着对医务人员的关怀精神,接种点工作人员每日工作时长原则上控制在10小
—4—
时以内,及时排查轮换因身体、心理等原因不适合接种工作人员,合理安排轮班轮休。加强餐饮等后勤保障,配齐防护物资,确保人员安全。
(三)落实信息化保障,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科做好预防接种门诊网络保障和信息化设备的保障(包括VPN设备、电脑、扫码设备、打印机等)。预防接种门诊规范、有序地做好新冠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登记、电子化管理和数据报送。相关部门及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总数、受种者信息和疫苗信息,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新冠疫苗信息。严禁非授权人员以维护计算机设备或网络、维护数字化门诊设备的名义私自接入信息系统。(四)加强安全保卫,确保疫苗安全。强化新冠疫苗安全管理职责,至少1名专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落实疫苗安全措施,防范新冠疫苗储存、接种环节安全风险隐患,全面加强新冠疫苗安全工作。
—5—
附件1
预防接种点设置要点
项目
设置要点
①应避免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传染病科(含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病病房等)、化验室等存在潜在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共处同一楼层或共用出入口及通道;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接种单位设置在独立区域。
②负责预防接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独立的疫苗接种区域,与患者临床救治的区域分开。
1.房屋及功能设置
③临时接种点应有醒目的标志。至少应有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区域,其中接种室和留观室应独立设置;有条件者可加设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区、冷链区。
④各室应有醒目标志,留观室应摆放一定数量座椅。
2.人员要求
⑤按照候诊、健康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合理布局。⑥人员入口、出口尽可能分开设置。⑦流程单向流动,避免交叉往返。⑧接种单位如果同时提供儿童和成人预防接种服务,能够分时接种或分区接种,避免人员聚集。①预防接种和预检人员必须是经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或护士。负责预检、登记、资料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等工作人员也应当经过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并考核合格。②预防接种人员工作时应当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仪表干净整洁,并佩戴上岗证。
③预防接种相关人员均需经过新冠疫苗接种的专业培训。
④从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医疗卫生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接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紧急救治或急救培训。
—6—
项目
设置要点
2.人员要求
⑤有二级以上医院派驻的急诊急救人员。⑥每次门诊运行时,保证有1名健康询问、登记和知情告知人员,每个接种台1名接种人员,还需要配备1名负责留观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医师。①接种室内应当有专门的接种工作台。
②工作台上要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小冰箱)、接种盘、接种器材(包括75%乙醇、镊子、无菌棉签等)。
③接种室内要配置污物桶、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医疗垃圾袋、医疗弃物专用垃圾桶等。3.冷链设备和急救
药械
④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式注射器,注射器材配备量能够满足接种工作需要。
⑤冷链设备数量是否根据接种需求量适当增加。
⑥配齐配足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应包括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以及1:1000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和抢救设施;急救药品在有效期内。
4.疫苗管理5.信息化管理
①有疫苗出入库登记,能够进行扫码出入库。
②内容完整:注明疫苗的名称、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效期、数量、产品包装、运输设备(配送公司)、日期、验收人签名等。①具有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设备、设施,如电脑、打印机、扫码枪、手持式移动终端(PDA)、身份证读卡器等,可实现扫码登记、扫码出入库、扫码接种、预防接种凭证信息打印等功能。②有专门的信息录入人员。
6.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处
置和医疗救治
①指定救护车负责接种点医疗救治,如为临时接种点现场安排1辆救护车值守。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种现场至少安排1名医师、1名护士进行救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接种点和设在企业、社区、学校等临时接种点应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抽调1名医师与2名护士进行救治保障。
—7—
项目
设置要点
7.宣传公示
①预防接种场所要设有醒目标志,各功能区有明显标识,疫苗接种区、接种工作台设置醒目标记。
②在预防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接种单位及人员资质、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疫苗品种、预防疾病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公示疫苗生产企业、预防接种服务价格、疫苗接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此外,还需公示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③公示内容不得涉及商品宣传和商业推广行为。
④工作人员掌握新冠疫苗基础知识、核心信息和公众沟通要点,做好舆情监测和公众宣传沟通。
①有专人负责接种现场秩序维护,接种现场秩序良好,没有人群拥挤现象。
8.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落实
情况
②严格按规定做好接种单位环境消毒。③严格落实出入人员体温监测制度。④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到位(戴口罩、穿隔离衣等)。
⑤受种者个人防护措施到位(戴口罩等)。
—8—
附件2:
新冠疫苗接种流程
—9—
篇十五: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六流程询问接种疫苗史和疾病史有无禁忌症如有暂缓接种或禁止接种发生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如为一般反应给予对症治疗一旦发生休克立即平卧汇报现场保障医生同时汇报接种医院专家组成员就地抢救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送入抢救室进一步抢救报告接种医院负责人报告市疾控中心填写报告表127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为做好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苗接种积极、安全、稳妥推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实施原则
(一)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妥推进疫苗接种。
(二)落实四方责任,做好接种宣传动员、预约登记、秩序维护等组织工作,保障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三)接种过程充分告知,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为12T7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实施免费接种。
(四)在充分开展健康信息、接种禁忌询问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保障和接种后留观,确保接种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21年7月底前完成***市15-17岁人群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接种禁忌症除外)。
8月完成12-14岁人群第一剂接种,同时完成15-17岁人群第二剂接种任务;
9月底前完成12-14岁人群第二剂接种任务。
三、接种要求
12-17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由监护人陪同,持监
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身份证或户口本,前往指定接种门诊或就近接种门诊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四、接种疫苗
目前获准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的疫苗有两种,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Ver。细胞),接种前务必做好核对,防止出现接种差错。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动员。各有关部门要统筹部署127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接种组织形式。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各学校采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做好在校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落实咨询登记、疫苗接种、医疗保障等工作。社区居民(村民)委员会负责做好12-17岁非在校人群的摸底统计和动员工作,引导适龄人群主动接种、积极接种。
(二)规范接种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接种场地,防止人员过多、拥挤,提前做好科普宣教,降低未成年人心理应激程度。设置12-17岁人群接种专用绿色通道,认真做好信息录入(尤其是单位学校名称)。接种时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一验证”和接种后留观要求,规范接种组织实施。接种完成后,做好接种相关信息的登记和报告,及时出具接种证明;如有预防接种证,可将接种信息记录在接种证上,同时做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内信息的合并管理。
(三)加强医疗保障。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接种期间可能会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医疗救治力量。按照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原则,做好医疗救治保障。同时做好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防范和处理,一旦发生心因性反应,要及时将发病人员带离留观场所、做好人员疏散,采取隔离、对症、暗示疗法,正面疏导、稳定情绪,防止恐慌心理蔓延。
(四)做好风险预警。各疫苗接种门诊应针对未成年人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和处置特点,增加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人员力量,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监
测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风险或异常信号,并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向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疑似疫苗相关死亡病例、同品种同一批号疫苗发生2例及以上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疫苗质量问题等情形时,各相关部门应当依据《疫苗管理法》采取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对受种者的健康危害,确保接种安全。
(五)落实证明查验。为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充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度秋季学期开学时,1277岁学生须持疫苗接种证明或禁忌证明方可办理入学手续。学校应做好接种证明查验工作,并督促符合接种条件未及时接种学生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全市指定市人民医院、***医院、市中医医院、***医院等*家医疗机构,为接种禁忌症诊断和证明出具机构。127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监护人知情同意书
新冠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为适龄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疫苗品种]新冠灭活疫苗(Ver。细胞)。
[免疫程序]需接种2剂次,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为3〜8周。
[作用]接种本品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冠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冠引起的疾病。
[接种禁忌症]①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②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③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④正在发热者/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为主,还包括局部瘙痒、肿胀、硬结和红晕等,全身不良反应以疲劳乏力为主,还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咳嗽、腹泻、恶心、厌食和过敏等。
[注意事项]接种前,提前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和流程,携带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本,穿着宽松的衣服。接种时,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如实提供本人信息和健康状况,配合接种工作人员,
按照接种点标识或工作人员引导有序排队,保持1米安全距离,并确认后续剂次接种时间。接种后,现场规范留观30分钟,如接种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请您认真阅读上述内容,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有不明事项请咨询接种点医疗保障医生。
接种前请务必完成自助建档:扫码关注一预防接种一特需接种一成人建档一录入个人、父母亲及家庭住址信息、工作单位录入就读学校全称及年级班级一提交生成建档编码,接种时请向工作人员出示建档编码。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更好的开展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减少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维护接种对象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定义
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体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面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反应事故:指由于新冠肺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其发生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苗质量不合格和预防接种实施差错2个方面,既可能直接造成受种者的健康损害,又可能增加发生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危险性。
三、发生的原因
1.疫苗自身因素(疫苗的毒株、疫苗的纯度与均匀度、疫苗的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疫苗污染外源性因子、疫苗制造中的差错)
2.疫苗使用方面的因素(接种对象不当、禁忌证掌握不严、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过多、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稀释液、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使用时未检查或使用中未摇匀、不安全注射)
3.个体方面的因素(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
4.其他因素(接种时间、药物影响、其他,如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后进行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动会加重反应
等)
四、处理
1.局部化脓:分有菌性化脓感染与无菌性脓肿,前者在疫苗分装时胺致病菌污染,或因注射器、接种局部消毒不严所致,后者多因接种含有吸附剂疫苗,或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等。
处理方法:早期均可用热敷,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化脓性脓肿可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脓肿切忌切开排脓,可用注射器抽脓。
2.晕厥(晕针):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轻者有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
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
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急诊科抢救治疗。
3.过敏性休克: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分钟或1〜2小时发作。突然感到全身
发痒、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常发生于抗原进入机体后15〜20分钟。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
处理方法: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同时肌肉内注射苯海拉明25〜50mg.呼吸衰竭者可肌肉注射尼可刹米250mg,并吸入氧气。
4.过敏性皮疹: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
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
5.急性精神反应:为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轻少见,最常见表现为急性休克性反应和痣病性发作,这类病人最大特点是临床表现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符,而且意识不丧失。各种症状常在患者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后明显减轻,预后
一般良好。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大多数用针灸、暗示疗法即可恢复,严重者可给些镇静剂。
五、报告
1.报告内容:姓名、性别、年龄、监护人姓名和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
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过程中,凡遇到与新冠疫苗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有关的病例,如认为可能是异常反应和事故,应进行登记,并向医务部报告,同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3.报告时限:发现异常反应时,应在6小时内报告,如为严重事故,应在2小时内报告,与此同时,不得延误调查和抢救治疗。
六、流程
询问接种疫苗史和疾病史一有无禁忌症一如有暂缓接种或禁止接种一发生反应一分析反应类型f如为一般反应一给予对症治疗——旦发生休克一立即平卧、汇报现场保障医生(同时汇报接种医院专家组成员)就地抢救一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一吸氧一解除支气管痉挛一送入抢救室进一步抢救一报告接种医院负责人一报告市疾控中心一填写报告表。
127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为做好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苗接种积极、安全、稳妥推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实施原则
(一)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妥推进疫苗接种。
(二)落实四方责任,做好接种宣传动员、预约登记、秩序维护等组织工作,保障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三)接种过程充分告知,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为12-17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实施免费接种。
(四)在充分开展健康信息、接种禁忌询问的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保障和接种后留观,确保接种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21年7月底前完成**市15-17岁人群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接种禁忌症除外)。8月完成12-14岁人群第一剂接种,同时完成15-17岁人群第二剂接种任务;9月底前完成12-14岁人群第二剂接种任务。
三、接种要求
12-17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由监护人陪同,持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身份证或户口本,前往指定接种门诊或就近接种门诊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四、接种疫苗
目前获准在未成年人中使用的疫苗有两种,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Ver。细胞),接种前务必做好核对,防止出现接种差错。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动员。各有关部门要统筹部署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接种组织形式。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各学校采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做好在校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落实咨询登记、疫苗接种、医疗保障等工作。社区居民(村民)委员会负责做好12-17岁非在校人群的摸底统计和动员工作,引导适龄人群主动接种、积极接种。
(二)规范接种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接种场地,防止人员过多、拥挤,提前做好科普宣教,降低未成年人心理应激程度。设置12-17岁人群接种专用绿色
通道,认真做好信息录入(尤其是单位学校名称)。接种时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一验证”和接种后留观要求,规范接种组织实施。接种完成后,做好接种相关信息的登记和报告,及时出具接种证明;如有预防接种证,可将接种信息记录在接种证上,同时做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内信息的合并管理。
(三)加强医疗保障。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接种期间可能会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医疗救治力量。按照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原则,做好医疗救治保障。同时做好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防范和处理,一旦发生心因性反应,要及时将发病人员带离留观场所、做好人员疏散,采取隔离、对症、暗示疗法,正面疏导、稳定情绪,防止恐慌心理蔓延。
(四)做好风险预警。各疫苗接种门诊应针对未成年人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和处置特点,增加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人员力量,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监
测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风险或异常信号,并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向县级及以
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疑似疫苗相关死亡病例、同品种同一批号疫苗发生2例及以上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疫苗质量问题等情形时,各相关部门应当依据《疫苗管理法》采取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对受种者的健康危害,确保接种安全。
(五)落实证明查验。为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充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度秋季学期开学时,12-17岁学生须持疫苗接种证明或禁忌证明方可办理入学手续。学校应做好接种证明查验工作,并督促符合接种条件未及时接种学生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全市指定市人民医院、**医院、市中医医院、**医院等*家医疗机构,为接种禁忌症诊断和证明出具机构。
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监护人知情同意书
新冠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为适龄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疫苗品种]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
[免疫程序]需接种2剂次,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为3-8周。
[作用]接种本品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冠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冠引起的疾病。
[接种禁忌症]①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②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③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④正在发热者/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为主,还包括局部瘙痒、肿胀、硬结和红晕等,全身不良反应以疲劳乏力为主,还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咳嗽、腹泻、恶心、厌食和过敏等。
[注意事项]接种前,提前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和流程,携带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本,穿着宽松的衣服。接种时,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如实提供本人信息和健康状况,配合接种工作人员,按照接种点标识或工作人员引导有序排队,保持1米安全距离,并确认后续剂次接种时间。接种后,现场规范留观30
分钟,如接种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请您认真阅读上述内容,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有不明事项请咨询接种点医疗保障医生。
接种前请务必完成自助建档:扫码关注一预防接种一特需接种一成人建档一录入个人、父母亲及家庭住址信息、工作单位录入就读学校全称及年级班级一提交生成建档编码,接种时请向工作人员出示建档编码。
篇十六: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适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AA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新冠流行,指导全县开展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重点人群,降低新冠的发病,减少新冠的传播,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
根据国家应对新冠联防防控工作机制有关通知精神,确定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为:
(一)公安司法干警;
(二)交通、电网、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三)一线医疗卫生人员:1、医院与新冠病例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其他医院可能接触新冠病例的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儿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2、负责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样、检验的人员,疫情处理机动队员,疫情处理车辆司机;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3、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私营诊所中负责新冠病例居家隔离观察、治疗、访视的医护人员。
(四)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中优先安排已发生疫情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托幼机构教职工。有疫情的乡镇优先安排。
(五)适宜接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二、新冠疫苗分配原则
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分配主要依据疫苗的实际供应量、各乡镇人口数等因素确定,同时侧重于新冠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根据疫苗每批次实际到货情况,按相应比例下发疫苗(第一批疫苗分配数量见附件1)。
三、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接种服务
卫生院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疫苗接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免疫程序、目标人群和接种禁忌、接种点设置与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安全注射、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等。202*年12月29日对医院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卫生院对接种接种人员的培训。
四、加强疫苗监管,保证接种安全有效
按照卫生部《秋冬季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处理和接种工作叫停机制。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
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适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做好疫苗接种政策解读和新冠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各地采取的措施。各接种点要将优先接种重点人群、疫苗禁用人群和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等信息公示,方便群众了解有关信息(见附件2《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注意事项》,每个接种点至少张贴一张)。卫生、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七、强化属地管理,做好接种督导评价
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属地管理,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严各政府确定的优先接种的重点人
群开展接种。
*县分阶段做好各类人群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关于分阶段做好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原则(一)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妥推进疫苗接种。(二)接种过程中充分告知,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为居民免费接种。(三)确保疫苗接种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四)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相关工作。二.实施步骤(一)完成第一步第一阶段重点人群接种(2021年1月-3月)。按照第一阶段部署,压茬推进职业暴露风险较高
的人群,如涉进口冷链物品的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的人员等新冠肺炎感染高风险人群,以及公安、消防、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对公众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等;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如水、电、气相关人员等;社会基本运行服务人员,如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人员等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职业等重点人群接种工作。
(二)推进第一步第二阶段目标人群接种(2021年4月―6月)。
第二阶段,首先将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各类学校教职工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部分因特殊原因需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我县居住的港澳台居民等归口管理部门、县级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确定的其他需优先接种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同时开展第一步第一阶段目标人群补种工作。
(三)开展第二步高危人群接种(2021年7月・8月)。继续做好各类学校教职工的接种,同时开展第一步目标人群补种工作。
(四)安排第三步其他人群接种(2021年8月―12月)。在做好前两步目标人群接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安排各类学
校教职工和其他有接种意愿的人群接种,基本覆盖全县各领域人群,全面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三.规范接种服务
(一)接种单位设置。在原有县医院、县中医院、*社区、*社区四个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基础上,新增*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为第二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拟于3月中旬启用。新增*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
为第三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拟于3月下旬启用。
(二)规范接种流程。在保障常规接种工作秩序的同时,通过精确预约安排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对人员进行有效分流,防止人员聚集。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全流程操作。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询问、接种禁忌核查和信息登记,充分告知受种者接种疫苗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科学甄别适用人群,遵守“三查七对一验证”原则,确保安全、规范接种。接种完成后及时提供预防接种凭证。
(三)加强信息报告和管理。新冠病毒疫苗流通、接种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相关信息应全面纳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各接种单位要充分利用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
统和接种单位信息系统,如实记录疫苗流通、接种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向疫苗电子追溯平台和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报告规定信息,做到疫苗全程可追溯,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四)规范疫苗储存及运输。各接种单位、县疾控中心要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储存运输方案,配备疫苗冷藏运输、电子追溯系统和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所需的设备,依法依规灵活组织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配送,减少配送环节,提高配送效率。要保证新冠病毒疫苗在储存、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疾控机构、接种单位要认真落实疫苗的接收和储存管理责任,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对包装无法识别、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的疫苗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并报告相关管理部门。储存、运输、使用各环节严防疫苗流失。
四.加强监测和救治
(一)做好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职责负责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疫苗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规范开展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等工作,提高监测处置质量。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立
即报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组织调查、处理。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疾控机构和医学会按照国家关于调查诊断和鉴定的规定开展。县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县卫生健康部门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疫苗安全事件分级、处置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作出规定。
(二)强化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保障。县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要加强对本县医疗救治保障工作的指导。按照县医共体区域划分,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口负责区域内接种点的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等驻点保障。所有参与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的医务人员要先培训后上岗,要熟悉疫苗疑似异常反应症状、体征,掌握疑似异常反应救治技术,加强疫苗接种禁忌症问诊,要及时识别、立即处置在接种现场出现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时高度重视迟发严重疑似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畅通转诊渠道,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全力组织救治。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相关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
五.加强工作保障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要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加强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严格疫苗运输、使用、出境等流
向管理,严防疫苗失管失控。打击假冒、偷盗、倒买倒卖等非法行为。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按职责组织、指导、协调行业人员疫苗接种,扎实细致开展摸底工作,及时上报接种对象信息,有序组织开展接种工作,确保各辖区各行业管理内符合接种条件的目标人群“应种尽种“。
(二)落实经费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在知情自愿同意的前提下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本轮疫苗及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负担,财政基金对医保基金给予补助,居民个人不负担费用。县卫生健康部门要按照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部署,充分利用疫苗储运管理、冷链扩容、提升接种能力、追溯信息化建设、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等工作现有资源,切实落实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确有不足的地区,县财政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支持。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各单位要全面做好科普宣教工作,向公众大力宣传疫苗保护个人健康、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重要作用,传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科学信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解疑释惑,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异常反应、偶合反应等,引导群众消除疑虑,形成合理预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和讲解,取得群众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配合和支持。
继续积极倡导坚持合理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公
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公众防护意
识。
篇十七: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1,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2.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3.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应急预案4.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1.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新冠流行,指导全县开展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重点人群,降低新冠的发病和死亡,减少新冠的传播,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
根据国家应对新冠联防防控工作机制有关通知精神,确定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为:
(一)全县公安司法干警;(二)交通、电网、殡葬等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三)一线医疗卫生人员:1、县人民医院与新冠病例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救护车司机;其他医院可能接触新冠病例的感染科、呼吸科、急
诊科、儿科以及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2、县疾控中心负责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采样、
检验的人员,疫情处理机动队员,疫情处理车辆司机;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
3、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医生、私营诊所中负责新冠病例居家隔离观察、治疗、访视的医护人员。
(四)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中优先安排已发生疫情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托幼机构教职工。有疫情的乡镇优先安排。
(五)适宜接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二、新冠疫苗分配原则
全县均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分配主要依据疫苗的实际供应量、各乡镇人口数等因素确定,同时侧重于新冠疫情较重、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根据疫苗每批次实际到货情况,按相应比例下发疫苗(第一批疫苗分配数量见附件1)。
三、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接种服务
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要认真组织开展对疫苗接种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免
疫程序、目标人群和接种禁忌、接种点设置与管理、疫苗和冷链管理、安全注射、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等。***月**日前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对乡镇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对各接种点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务必于**月上旬完成。县疾控中心负责对各乡镇培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乡镇接种工作的指导,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接种点。接种工作必须由已经取得资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和经过培训、获得资质、熟悉业务、有应急处理能力的接种人员承担。接种范围按属地管理原则,县城各县直机关由县疾控中心门诊部负责接种。各乡镇要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进行接种,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受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接种。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确保接种安全;加强接种登记和疫苗使用记录等信息资料的报告与管理工作。乡镇公卫办或接种单位须在每次接种完成后2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立即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将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为及时掌握全县新冠疫苗接种进展情况,实行接种情况日报制度,各乡镇每日下午5时前将《新冠疫苗接种相关信息日报表》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四、加强疫苗监管,保证接种安全有效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配合县卫生局加强对新冠疫苗的储存和流向的监管。县卫生局按照卫生部《****年秋冬季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和接种工作叫停机制。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接种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负责召回和监督销毁等详细预案的落实。
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原则,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认真适度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做好疫苗接种政策解读和新冠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及时报道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各地采取的措施。各接种点要将优先接种重点人群、疫苗禁用人群和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等信息公示,方便群众了解有关信息(见附件2《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注意事项》,每个接种点至少张贴一张)。卫生、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精心组织落实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宣传动员工作。各有关部门在宣传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经费保障
新冠疫苗及注射器由中央和省两级免费提供,接种补助费纳入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以各接种单位实际接种人数作为****年经费拨付的依据。
七、强化属地管理,做好接种督导评价
加强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属地管理,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严格按照桃江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对超出范围进行接种的情况,一经查实,要严肃追究相关个人和单位的责任。
县卫生局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指导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接种完成后将组织对全县新冠疫苗接种实施情况和预防效果予以评估。
附件:1、**县第一批新冠疫苗分配表;
附件1:第一批新冠疫苗分配表
单位名称县直有关单位
XX镇XX镇XX镇
数量(人份)
XXXXXXXX
XX镇
XX
XX镇
XX
XX镇
XX
XX乡
XX
XX乡
XX
XX乡
XX
XX乡
XX
合计
XX
说明:1、各乡镇重点保障所在地公安、司法干警和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个体诊所中负责新冠防控的相关人员。2、县直有关单位主要是指县公安、司检法工作人员(约**人),交通、电力工作人员(约***人)和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约***人)。3、因县城目前已发生一例新冠病例,故在县直有关单
位分配数中含有***人份苗用于应急接种。
2.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
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及时调查、
处置和上报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科学防控;加强宣传、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篇十八:新冠疫苗安保方案
2022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预防管理室《关于逐步接种各种人类新冠状病毒疫苗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原则。
(一)根据外部预防输入、内部预防反弹的预防管理战略和疫情预防管理形势的要求,区分重要缓急,稳步推进疫苗接种。
(二)接种过程中,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为居民免费接种。
(三)确保疫苗接种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四)落实当地责任和行业监督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相关工作。
二、实施程序。
(二)推进第一步第二阶段目标群接种(2022年4月至6月)。第二阶段,首先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各种学校教职员等疾病传播风险高的人,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接种,身体基础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住在我县的港澳台居民等归口管理部门、县级疫情对策应急综合指挥部确定的其他人
(3)开展第二步高危人群接种(2022年7月至8月)。继续接种各种学校教职员,同时开展第一步目标群体补充工作。
(四)安排第三步其他人接种(2022年8月-12月)。在做好前两步目标人群接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安排各种学校教职工和其他有接种意愿的人群接种,基本复盖全县各领域的人群,全面保护大众健康。
三、规范接种服务。
(一)接种单位设置。在原县医院、县中医院、某社区、某社区四个新冠状疫苗接种点的基础上,新的某卫生院、某卫生院、某卫生院作为第二批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部门,预定于3月中旬开始。追加某卫生院、某卫生院、某卫生院、某卫生院、某卫生院、某卫生院为第三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部门,预定于3月下旬开始。
(二)规范接种过程。在保障正常接种工作秩序的同时,正确预约接种人数和接种时间,有效分流人员,防止人员聚集。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要求进行全过程操作。接种前进行健康状况查询、接种禁忌检查和信息登记,充分通知接种者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观察等注意事项。科学识别适用人群,遵守三查七对一验证的原则,确保安全、规范接种。接种完成后,立即提供预防接种证明书。
(四)规范疫苗的贮藏和运输。各接种机构、县疾病对策中心根据《疫苗贮藏和运输管理规范》,制定新的冠状病毒疫苗贮藏运输方案,配备疫苗冷藏运输、电子追踪系统和免疫计划信息系统所需的设备,依法灵活组织新的冠状病毒疫苗配送,减少配送环节,提高配送效率。保证新冠状病毒疫苗在贮藏、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定期监测、记录温度。疾病对策机构、接种机构应认真落实疫苗的接收和贮藏管理责任,确立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对包装无法识别、贮藏温度不符合要求的疫苗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储存、运输、使用各环节严防疫苗流失。
四、加强监测和救治。
(一)进行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新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疫苗质量监督
管理等工作,规范开展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等工作,提高监测处理质量。由于预防接种导致接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怀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怀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立即向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由各自的责任组织调查、处理。对涉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对策机构和医学会根据国家有关调查诊断和鉴定的规定进行。县市场监督部门与县卫生健康部门制定新冠状病毒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疫苗安全事件等级、处置组织指挥体系和责任、预防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
(二)加强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保障。县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应加强本县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指导。根据县医共体区域,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口负责区域内接种点的医疗救治保障,派遣有经验的急救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等驻点保障。参加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的所有医务人员都要先训练后出港,熟悉疫苗疑似异常反应症状、体征,掌握疑似异常反应救治技术,加强疫苗接种禁忌症问诊,及时识别、立即处置在接种现场的严重疑似预防异常反应,同时重视迟发严重疑似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异常反应医疗急救相关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五、加强工作保障。
(一)执行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应对当地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加强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严格管理疫苗运输、使用、出境等流动,严格防止疫苗失控。打击假冒、盗窃、买卖等违法行为。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责任组织、指导、协调行业人员疫苗接种,切实开展深入工作,及时报告接种对象信息,有序组织接种工作,确保各管辖区各行业管理内符合接种条件的目标群体应种。
(二)实行经费保障。新冠状病毒疫苗在知情自愿同意的前提下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本轮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承担,财政基金补助医疗保险基金,居民个人不承担费用。县卫生健康部门应根据省疫情预防管理应急综合指挥部署,充分利用疫苗储藏管理、冷链扩张、接种能力提高、信息化建设追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等现有资源,切实实行新冠状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确实有不足的地区,县财政可根据实际需要支持。
(三)加强宣传指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做好科学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疫苗保护个人健康,控制新冠肺炎流行的重要作用,传达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科学信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解释疑问,引导公众合理看待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异常反应、偶然反应等,消除大众疑问,形成合理的期待。用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和说明,得到大众对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协助和支持。继续积极提倡合理的社交距离、洗手、戴口罩、筷子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掌握正确的舆情导向,提高公众防护意识。2022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
为了科学、规范、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__镇行政区域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急处理。
【新冠疫苗安保方案1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