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棉被心得体会9篇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参观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三篇 参观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一篇 影片《半条被子》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条棉被心得体会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三篇参观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一篇
影片《半条被子》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 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一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展现了军民鱼水情及伟大的长征精神。
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部影片是对我们党的初心和革命情怀的最真实表达、最深刻映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初心使命与革命情怀,才会有如此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军民鱼水情!
我集团党员将在感悟“半条被子”的精神中坚定信仰、坚守初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入到推动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队伍中来,为争当全市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本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参观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二篇
近日,在学习强国这个 APP 软件上,读到了《半条被子》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半条棉被”的故事发生在 1934 年 11 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讲述了红军女战士董秀云借宿在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来留给徐解秀家的故事。“半条棉被”的故事叙述着共产党人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重要法宝。红军纪律严明,在汝城期间,战士们都睡在屋檐下,雪地里,在外架锅煮饭。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红军战士们没有乱动老百姓的东西,还帮助村民劳动。军爱民,民拥军,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
“半条棉被”的故事发生距现今年代已久,但其精神永存,永绽光芒,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不竭动力。不管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一穷二白的建国时期,还是春潮滚滚的改革开放时期,亦或是继往开来,步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始终为了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如磐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因此,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正因有了像“半条棉被”这样的类似的故事,彰显其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越在困难面前,越勇往直前。去年我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党中央及时英明决策,在全国打了一场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
争,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深有感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英明的党,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我做为一名去年新入党的预备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努力向党靠拢,跟每一个共产党员一样不忘“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将人民群众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尤其是在煤矿这样的艰苦行业,党员就应该在生产一线发挥带头作用,像我们安装一区,工作接触的都是大物件,在起吊挪移环节上有许多重要的细节需要把控,这就要求我们经验丰富的班队长主动伸手,做给职工看,同时在工作计划安排上提前谋划,让职工的工时工效得到最大程度释放。相信党员们一起努力,张集煤矿的明天将会越来越好。
参观半条被子心得体会三篇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 年 9 月 18 日下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革命历史教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
《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
“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
通过观看《半条棉被》这部电影,意识到:1、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
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2、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篇二: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不变的初心 ——《半条棉被》观后感(1)单位组织观看电影《半条棉被》已过去一周多时间了,片中的诸多片段常会在我脑海中闪过。我想,这就是一部好电影、一个好故事吧,它不是过眼云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留有发人深省的掷地回响。
电影《半条棉被》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3 名女红军战士与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因半条被子结下的情谊,以及红军战士们不畏牺牲、并肩抗敌的战友情,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表达了共产党人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片中令我最为震撼的一个情节,是女战士廖小湘修好了从战场上捡回的电报机,收到的却是总部要求 33 师掩护主力部队挑夫队过沙洲村大山的命令,而此时的 33 师经过与敌人的浴血奋战只剩下几名伤员,其余小分队成员也基本上都是有伤病在身,收容队特派员建议发报给总部说明实际情况,33 师已无战斗力掩护挑夫队。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女战士董秀云主动请缨,她说:“我们虽然不是正规编制部队,可是我们手中有枪,相对于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我们都是红军战士!”随后,身负重伤的机枪排排长张冬生、双眼失明的罗连长、受伤的战士们
一个接一个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坚定地说:“坚决执行命令”!此时的他们,明知上战场意味着牺牲,但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毅然选择英勇赴义。正是因为他们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舍生忘死、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过去,一寸山河就有一寸革命先烈的鲜血;如今,一寸山河承载一寸中国人民的智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潜心在水稻亩产量上研究实验一辈子,养活了 960 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上的子民;为战疫逆行的 84 岁钟南山院士,用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的防控意识,让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前列,成效显著;“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把细推物理当作乐,在中国科技的发展道路上绽放恒久光芒……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不慕虚名、不计得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奉献精神,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价值标签,引领着广大青年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穿梭于繁华之间,没有战乱之苦,没有荒年之饥。但新时代有新使命、新要求,我们青年更要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观看电影《半条棉被》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一时的激动或冲动,而应该是长久持续的动力和激励,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必须传承前辈们的英雄气节,不忘初心、担当使命、不负韶华,把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
担当,为共圆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军民鱼水情巾帼半边天 ——《半条棉被》观后感(2)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 年 10 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一个“半条棉被”的故事。
9 月 11 日下午,我有幸观看了这部长征、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电影《半条棉被》,影片以中央红军遭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撤出中央苏区为背景。讲述了在转移途中,面对地上敌军的围追堵截和天上敌机的狂轰滥炸,英勇的红军一次次从血路中杀出,在突围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以董秀云为首的三名女红军借宿瑶族妇女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新婚棉被剪下一半送给徐解秀的主线故事。
影片中既有战争的无情残酷,同时也展现出了红军与老百姓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温暖和感动,更塑造了红军女战士刚柔并济的革命英雄形象。电影中饱含深情的故事细节深深打动着我的心,特别是董秀云将最后一点救命药拿出来给徐解秀儿子服用时,镜头给到了同样需要急救药的受伤女战
士廖小湘,她微笑着留下了理解和感动的眼泪。看到这,我早已湿润的眼睛也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此刻我深刻明白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想着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这部影片塑造了董秀云这一女性作为妻子、军医和准妈妈的多重身份形象。通过这部影片,我更深层次想到以董秀云为代表的三位女红军是多么地勇敢和伟大,她们只是那个新时代无数接受新思想独立女性的一个缩影,她们也映射出那个时代的历史走向和前进趋势。在她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女性特有的力量,既有作为女性的柔情,也有作为战士的坚韧,更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博大胸怀。而与她们产生交集的也是一名善良瑶族女性,女性之间生死与共的鱼水情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她们都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敬佩和最可爱的人。
众所周知,中国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女性地位失落、历尽艰辛的历史。现如今,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正在进入或占据更多的社会角色,奋战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巾帼们充分展示伟大女性的风采。
女性不容易,特别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女职工,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比常人多了一份奔波,比男人更多了一份养儿育女的责任,客观地说,女性要做出骄人的成
绩比男性要付出更多。这不仅仅只靠温柔善良的心地,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承载起家庭的和睦、家族的兴旺及民族的振兴。
《半条棉被》走的是长征路,说的是军民情,更升华到女性的勇敢、坚韧、博爱和伟大。改革开放后,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推进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长河浩荡流日月,棉被精神永流传”,在小康社会的今天,可能不再需要我们剪一半“棉被”分享给别人,但作为一名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党员,我们更要牢记和发扬“半条棉被”精神,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为创造美好新生活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点滴力量。
《半条棉被》观后感(3)
万里长征,一路北进,腥风血雨下,危机四伏,暗无天日;崇山峻岭,一路跋涉,枪林弹雨,目光所及,皆是疮痍。血染泥泞,草木悲泣,所有的歇斯底里都在湖南汝城一个小小的沙洲村得到片刻安宁。《半条棉被》的故事在一间不蔽风雨的小屋里温情演绎。
这是一条普通的被子,一针一线穿梭着母爱的祝福,裹藏着儿女情长下的温香软语,系着妻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那一刻,至情至善至美,拨人心弦。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被子,挥剪而下,一拆两半,棉花散
落的瞬间透着光,暖人更暖心。此后,一半是猎猎战旗,于炮火中飞扬,换战友安然无恙;一半是摒弃封建陋习的自我觉醒,半生念想,半生守望。
时隔多年,“半条被子”精神一直都在,它植根在共产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坚实发力。抗震救灾时的铮铮背影、灭火救援时的视死如归、扶贫攻坚时的铁汉柔情、抗击疫情时的果敢逆行、科技报国时的“功成不必在我”……华夏大地,960 万平方公里热土处处都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恒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发自灵魂深处的最强音,自信有力,感动世界!
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一条被子,你一半、我一半,合在一起,就是一群人、一个民族、一部史诗、一个美好又坚定的未来。
忆往昔,思英雄,半条被子,情暖中国!
新时代,新长征,你我同心,复兴可待!
《半条棉被》观后感(4)
“这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徐解秀老人这句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厚重温暖的军民鱼水情。
经过艺术创作,《半条棉被》怎样演绎这个故事?带着这个疑问,9 月 18 日,我走进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电影党课《半条棉被》的课堂。
第五次反围剿是故事的大背景,寒冷的天气,索命的轰炸,残缺的身体,简陋的野战医院,缺衣少食的窘迫,百姓们紧闭的门窗,一切的色调都是灰色的。
董秀云好想问问送被子的人关于丈夫的情况,但是人已不见,询问无果;徐解秀好想给患疟疾的孩子看病,但过兵之痛,让她闭门不出。凭借寻夫的信念支撑,董秀云以护理之术,捡了一路伤兵残将,找组织、找部队,到了沙洲村,身心的疲惫在心灵的碰撞中逐渐得到化解。战战兢兢的试探,徐解秀通过金鸡纳霜治病和红薯吃食等细节,渐渐相信她所看到的红军是不一样的兵。
这部电影里,一个泪点接着一个泪点,有革命信念,有人间情谊,有信任之喜,也有思想升华。画面始终是清冷的,烟雨连绵,瑟瑟发抖,但是情谊却在这棉被一分为二时,显示出最浓的化学变化。这床棉被,之于董秀云,是能找到丈夫的坚守,是革命定会胜利的期盼;这半床棉被,之于徐解秀,是温暖身心的宝贝,是冲破桎梏的见证,是后会有期的念想。这也难怪徐解秀及后人还在等着当年的红军姑娘能够回来看看她,这不仅是军民鱼水之情,更是交心之后的朋友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徐解秀老人向大家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人们早已过上了无战无灾的幸福生活,是知恩图报与君子约定,让这位老人感念半条棉被的恩情持续了半个世纪并代代相传,昔日的女红军至今仍杳无音信,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精神却在传承。作为共产党员,唯有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处处冲锋在前,事事脚踏实地,才能不负初心与使命。
《半条棉被》观后感(5)
炮弹袭来,野战医院的断壁残垣间,门框窗棂上的木头还在燃烧。山坳中、树林里,尸体横七竖八,漫山遍野……这是红军长征途中无数壮烈场景中的一幕,也是电影《半条棉被》众多震撼人心画面中的一个。
曾经从史料中读到过不少关于长征的故事,但看到《半条棉被》中那些悲壮的场景时,我依然无比震惊,80 多年前,就在我们脚下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曾发生过多少场这样激烈的战斗啊!多少热血的中华儿女怀着对生活的憧憬,风雨浸衣、野菜充饥,挥泪掩埋战友的遗体后,又义无反顾地继续跟随党旗指引,踏上茫茫草地,爬过皑皑雪原,最终血染河山,用生命诠释自己对信仰的忠诚。
影片中有几处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在分不清兵匪的偏僻小山村里,物资极缺的伤兵收容队,捐出自己娶媳妇的银元,
帮助被县清乡团烧毁房子的村民重修家园;董秀云拿出珍藏已久的药品金鸡纳霜,给瑶族大嫂徐解秀的孩子治病;徐解秀煮了自家的种粮给战士们充饥,拿出家里仅有的盐巴给伤员消毒治伤;徐解秀与董秀云之间的对话:
“我知道你们当红军很苦,可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或许也为了能让孩子们睡得更安稳吧……” 没有豪言壮语,红军战士用自己的朴实和诚恳,赢得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偏僻的沙洲村留下革命的火种,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出了生动注解——一切为了人民。
历史的长河百转千回,淘尽狂沙,荡涤尘埃,最终不能磨灭、无法冲淡的唯是精神的凝聚,更是价值的沉淀。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华夏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正因为每遇民族危机、国家苦难,护国即护家,家国一体的文化基因,感召着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穿越风雨、砥砺前行。
穿越 80 多年时空,历史与现实此刻交汇。长江为证,21 世纪的第一个庚子年注定将被浓墨重彩地记入中国史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之本色依然。自武汉疫情初现,我们党便秉持这一理念,并将其贯穿抗疫斗争始终,引领着全国人民同心同向、共克时艰,凝聚起强大的爱国情、报国行,彰显出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向全世界展现了令人赞叹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观察中国的疫情防控,剑桥大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感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展现出不畏牺牲的精神。如今,我再次看到了这种精神。” 前几日,手机里一直单曲循环李健的一首歌,始终不太明白歌词的含义。今天坐在影院里,当银幕上出现女红军战士挥舞着那半床绣着鸳鸯的红被面冲上山坡的画面时,一瞬间,我突然就理解了那些歌词的含义—— 你可曾听说过雪山悬崖 曾让人魂绕梦牵 传说中有宝藏在上面 也藏着万丈深渊 多少人为了它就此长眠 却不能闭上双眼 那是谁登上高高山顶 让传说继续流传 顿时,我的胸口涌上一股热流,眼底升起一层雾气。
面前的大路浸染着英烈们的鲜血,凝结着人民的期盼,身后是前人的目光和夙愿。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脚踏人间正道,豪情满怀,何惧世事沧桑。
炮声仍在隆隆轰鸣,雨声还在淅淅沥沥,那清澈悠远的
旋律已在我的心头回荡……
“半条棉被”温暖初心 ——《半条棉被》观后感(6)
万里长征路上,涌现无数英雄儿女,也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那里,永远镌刻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在那里,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最美的初心。观看电影《半条棉被》,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深刻体会“半条棉被”承载的军民情谊,全场观众在动人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电影《半条棉被》讲述了红军战士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这部电影以“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为主线,整个过程传递着军民情深的温暖,和红军长征苦难辉煌的场景画面,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大爱担当、家国情怀。一条棉被,剪成两半,记录着红军战士与老百姓患难与共的真实故事,温暖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
江西瑞金有个沙洲坝,是毛主席亲自给群众挖井取水的地方; 湖南汝城有个沙洲村,是三位女红军剪下半条棉被送给老百姓的地方。
两个沙洲都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棉被”,给予的是温暖,是红军对老百姓的守护与至爱,更是红军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体现...
篇三: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棉被电影党员观后感 5 5 篇——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学习中,让自己感触良多,学习教育让自己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感受到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所象征的崇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铁路人,我满腔热血又勤恳细微,而我作为铁路人中的高铁人,一名服务在“复兴号”上面的高铁人,秉持“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核心理念,时候牢记在心的“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中心思想,以及共产党员的身份,让我怀着对铁路的初心,踏实而有力地前进着!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高铁服务工作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全体共产党人和铁路人的形象。“共产党员就是不管处在多么艰苦恶劣的坏境,都要保护人民的利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自己的担当和奉献。
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上”“草地”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苦难,就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而上,
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做人做事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徒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寝”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励杨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防空炮。
体验学习室短暂的,但“半条被子”的温暖却传递了 85 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永不忘记“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共产党是什么?是“半条被子”里的殷殷深情,是在党旗下的神圣誓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躬身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多一些理性和信仰,多一些责任和担当,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求真务实,取信于民,真正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保持理性追求上的政治定力,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让理想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信仰的力量走
好新的长征。这样一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一半给老百姓”的共产党,才能永远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更会换来全体国民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局面,我们一定会将“半条被子”精神转化为动力,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
电影《半条棉被》观看心得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 年 10 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一个“半条被子”的故事。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 85 周年,“重走长征路”采访小分队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重温“半条被子”蕴涵的红军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感,感悟“半条被子”故事中沉淀的历史真谛。
“半条被子”的故事与历史同行。1934 年 11 月 6 日,中央红军卫生部、干部团来到沙洲村。三位女红军被村民徐解秀喊到屋里住,但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簔衣,女红军拿出仅有的一条被子与徐解秀母子挤着睡。队伍出发了,女红军要把被子留给徐解秀家,徐解秀坚决不受。互相推让到路口,女红军找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半条被子温暖了徐解秀四代人,温暖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那间屋子、那张床至今还在,历久弥新,与半条被子专题陈列馆一起,叙述着共产党人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半条被子”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军民鱼水情,故事万万千。1928年 8 月,朱德曾在桂东南边村把棉被送给贫困村民郭大洪。1931 年
红七军来桂东,一位老大娘将家里仅有的鸡蛋换成药,伺候养伤的红军吴西直至其伤愈归队。激励江苏人民的淮海精神,也包含着无数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50 多年前,笔者在苏北农村还听到过一位老新四军的故事,至今不忘。这位老人 14 岁时在盐城参加新四军,不久队伍打到山东,发现一个农民家全家没有一条好裤子,就把自己的一条备用裤子给了这家人。“半条被子”有着说不完的延伸意义。
“半条被子”的故事诠释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启发大家深入思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为什么能够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必然得到人民真心实意的拥护,必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半条被子”正是共产党人秉持初心、担当使命的耀眼光芒。
“半条被子”的故事与时代同在。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群众冷暖掂在心上,深入农户家看锅炉改造、厕所革命、污水和垃圾处置,问询乡亲们还有什么困难、村里还有多少贫困户、什么时候能脱贫,在社区聊生活设施、文化娱乐、工资收入、孩子就业、住房改善情况。让全体人民过上小康日子,是“半条被子”的时代演绎。建立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把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做成中国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是“半条被子”的最美阐释。
今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时强调,“主题教育就是要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 70 年的时候宣示下一个 70 年,重整行装再出发。”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目标,还有 500 多天。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引导初心使命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变为真枪实弹的实干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到来。
电影《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半条棉被》电影叙述的故事发生在 1934 年 11 月,红军正在进行艰苦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徐解秀家中没有一条棉被,只有一块烂棉絮,临走时,要把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在徐解秀坚决不要的情况下,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
集中观影后,镇党委副书记孙显良以重温“半条棉被”的故事为契机,结合自身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该镇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这次“六个履职”实践活动,找准自己在主动履职、精准履职、正义履职、廉洁履职、依法履职、无后事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攻坚克难、集中攻破,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困难和矛盾,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不断为人民群众送去新“棉被”。
电影《半条棉被》观看有感 《半条棉被》入选了“电影党课”。千千万万的中共党员,又将迎来一次点燃热血、洗涤灵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教
育。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红军长征时,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贫苦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了。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的大会上讲述过这个故事。
《半条棉被》从立意、立项到剧本的创作、电影的拍摄,整个过程,花了很大的心思和精力。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亲自批示,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孟奇导演将一个简单的、有巨大空白的故事还原、丰富、加工,升华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精神丰富的电影。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部电影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电影一开场,画面和声音的质感就把我深深震撼了。导演在故事架构和细节把控这些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将红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当鸿篇巨制打造,大场景声势夺人,小细节一丝不苟,让人叹服。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散文的气质,在短时间内各种情节和线索聚焦在一起,看起来似乎有些散乱,其实是形散而神不散,把时空交错的多角度场景剪辑组合在一起,既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真实,又不动声色地升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及军民鱼水情深这一主题,真正做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影片开头,是一声声急促而凄惶的锣声:“过兵了!”然后是整个村庄倾巢而出,冒雨到山上躲兵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在老百姓眼里,兵匪是不分家的。兵篦匪梳,百姓都要遭殃。然而却有这样一支队伍,它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到之处,宁愿忍饥挨冻,
也不骚扰群众半分,真正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上,真正自上而下人人贯彻《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这无异于天方夜谭。那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达到摧毁瓦解红军的目的,到处造谣撒谎,把共产党妖魔化,并且冒充红军四处煽风点火,人为制造老百姓与红军的矛盾与隔阂。正因为这样,“半条棉被”才显得尤为珍贵。这半条棉被是共产党人言行一致的象征。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惟有这一支队伍才是人民的军队,是为解救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而来的。为了劳苦大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什么都愿意献出。“棉被”只是所有这一切的象征。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半条”两字。正是这两个字,真正体现了党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本源关系。孟奇导演为了体现这一点,把“互相扶持、你帮我助、彼此谦让”的细节做得非常充分,让时隔 80 多年的现代人真正明白了红军长征为什么最后能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最后能夺取天下。这部电影,不单是拍给人民大众看的,更是拍给和平时代所有共产党员看的。一个政党从人民中来,是人民群众的核心力量,是人民群众的精英团体,只有为人民谋幸福,让民族集体利益最大化,在瞬息变化的世界格局中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才能真正保证它的合法性和先进性。
这样的“电影党课”需要大力弘扬,让每一个共产党员常常接受这样的心灵洗礼。
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 《半条棉被》影片根据历史事实创作,讲述了 1934 年 11 月红军长征
途中,董秀云等 3 名女红军战士借宿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看到徐解秀家境贫寒,孩子病重却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送给徐解秀的感人故事。
影片运用多种元素,立体地呈现红军长征中面临的严峻的斗争形势和生存环境。随着故事的展开,大家的心情也随着这些细腻、感人的片段起伏。当影片中,董秀云和女战士迎着炸弹掀起的声浪冒死抢救伤员时,不少同事都紧张得揪紧了自己的衣角;当董秀云拿出剪刀将棉被一分为二,留给村民徐解秀时,大家都被她们之间的真挚情谊所感动;当董秀云的小分队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大部队形成了有效阻击,却血洒战场时,大家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半条棉被,映射的是中国共产党亘古不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的是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的力量之源!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新时代中,我们党员更应在感悟“半条棉被”的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建设。
半条棉被电影党员观后感 5 篇
篇四: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文一【看似平凡 实为不凡】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近日,在湖南省津市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观看了《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贯彻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始终在思想上与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四个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四风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能力。常思权力之框,慎独于内。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与四大考验,牢记权力为法律所约束、为群众所服务、为人民所监督,筑牢思想防线,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自觉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对群众负责,做到群众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们应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建立容错机制,降低试错成本。将从严问责与合理容错相结合,坚持对干部创新进行客观评价,公正合理对待,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既确保让广大干部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避免拿容错当保护伞,出现纪律松绑情况。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成效。结合时代新特点、新形势、新任务,敢于突破传统、敢于跳出常规,打破思维惯性与工作惯性,在干事创业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敢于提出新观点,善于学习新技术,勇于尝试新方法,将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干部。“石可破
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
范文二
【做传承“半条被子”精神的好党员】
“半条被子”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3 名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的时候,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看完《习近平讲故事》的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感触颇深。新时代,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我们,早已不缺这“半条被子”,但是这“半条被子”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所一直需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给老百姓的人。”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却形象地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在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事的时候真正地做到做得快、做得到、做得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群众办事要做得快,不搞拖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为群众办事不上心不主动就会导致为群众做事效率不高,拖拉现象严重。传承“半条被子”的好党员精神,就是要加强我们党员的群众观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与群众有感情,要去关心群众的疾苦,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有了这样的意识和精神,才能为群众办事快。
为群众办事要做得到,不打“空炮”。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党员干部言行不一的现象,当着群众的面答应为群众办事、可是事后却束之高阁,抛之脑后,伤了群众的心。这就是做不到,打“空炮”的表现。这样的“空炮”打得多了,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从而导致工作不好开展。传承“半条被子”的好党员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修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真心实意地把答应群众的事情办到。
为群众办事要做得好,不敷衍了事。例如,“一汲清冷水,高风味有余”的党员干部黄
大发同志,历时 30 余年,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600 米的“生命渠”,结束了王坝村长期缺水的问题。“绝壁”对于他来说就是困难,“生命渠”对于他来说就是给群众的一个承诺。面对这样的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敷衍,他做的就只是以身试险,克服困难,实现承诺,为群众把事情办好。
范文三
【半条被子半辈子 一声党员一生缘】
一枝一叶总关情,半条被子见初心。9 月 16 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共产党不愧是自家的党,是老百姓的党!
半条被子半辈子,是鱼水,是情深。
那是 1934 年 11 月初,一个北风夹着冷雨的夜晚,红军长征来到了汝城,3 名女红军借宿在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她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就将身上唯一的一条行军被打开与徐解秀母子合盖。临走时,坚决要将被子留给他们,可朴实的百姓怎么会接受呢就这样你推我阻,谁也不肯要。最后,一个红军姑娘用剪刀把这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送给了他们,还说,“这半床棉被留给你,等革命成功后,我们再来看你们,到时候带一床很新很暖和的棉被给你们!”遗憾的是,英雄却无觅处,这三位不知姓名的红军姑娘或许在某次战斗中牺牲,或许成了草地雪山的英魂……1991 年腊月,等了大半辈子的徐解秀老人就这样带着遗憾去世了,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这三位女红军,并嘱咐子女:“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老人的话语,是老百姓理解人民军队的生动写照,更道明了共产党和老百姓就是这样共用一条被子的鱼水情深!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里,在那条严酷悲壮的革命征程上,一床被子弥足珍贵!可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半辈子的守候,半条被子的温度,这种感情、这种信任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一声党员一生缘,是初心,是使命。
走进徐解秀的后人家中,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到,“共产党坚持为民本色,说到做到。”“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受教育。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负责干部,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受洗礼、不断受启示,履行好我的职责,同 14 亿中
国人民在一起、同 9000 多万党员在一起,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让我们的老百姓更加开心、更加幸福。”讲好红色故事、传好红色基因,其目的不仅在于要明白我们党“从哪来”“到哪去”,更在于明白“为谁来”“为谁去”!建党百年不忘初心,一路走来不负使命。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全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从延安窑洞的兴国之光到缔造“中国梦”的新征程,我们党与这个泱泱大国的芸芸众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支撑着其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正是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最初梦想。此生无悔“种花”家,大战大考炼真金,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火场上,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战场上,在历史出卷、人民阅卷的考场上,有一句话被重复了千万次,“我是党员,我先上!”党员,人民的守护神,事业的排头兵!一声党员,是一生金闪闪的荣誉!一声党员,是一生沉甸甸的责任!一声党员,提醒我们一生莫失初心!一声党员,告诫我们一生莫忘使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我们需要不断受教育,为了立身基础更扎实;我们需要不断受洗礼,为了奋斗目标更高尚;我们需要不断受启示,为了前进方向更明晰!从给半条被子到给幸福路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初心始终如一,这使命要从未改变!
这一生,只为这一声,党员!
范文四
【“半条被子”彰显为民初心】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 82 年前发生在湖南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3 名女红军曾借宿在该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要把仅有的一床被子留给老乡。但是徐家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女红军就用剪刀把这唯一的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深情又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不放弃,永远相连,这记录着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之间的亲密感情,也象征着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
深入群众,体恤民情。女红军在急行军中丢弃了行装,只带了一条棉被。在徐家休整的几天里,她们和女主人合盖这一条被子,挤在一张床上,而男主人则睡在门口的草
堆上守护着他们。同群众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成为长期执政党以后,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始终未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一起蹲在树下聊天。他还在大街上临时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敞开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门,请背着粪筐的老农进来交谈;让县委干部走上街头搞随机问卷调查……走进新时代,我们党员干部更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深入基层一线,“一竿子插到底”,说百姓话、聊百姓事,“下深水”走进群众心里,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困,并敏锐洞见先机,找准问题症结,争取想在群众前边,干到群众心坎里。
服务群众,以解民忧。几天的时间,3 位女红军和徐解秀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帮着徐解秀烧水煮饭,闲时给徐解秀夫妇讲革命道理。离别时,女红军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以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女红军最后还是没能来,但是给老百姓送新被子的承诺,共产党人做到了。近百年来,我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步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全党全国之力消除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兑现共同富裕之诺。共产党人不仅给老百姓送来了新的棉被、棉衣,更送来了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平等的教育机会、健康的生活状态、安定的社会环境……但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共产党人要与时俱进,主动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跟上时代节拍和群众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依靠群众,集聚民力。无论是将八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红军的苏区老农,湍流中用生命摆渡红军的大渡河船工,还是扎起三道“天花”迎接红军的藏民,长征路上处处都有红军的亲人,这正是长征的胜利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共产党人更要时刻牢记,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靠山,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才能够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并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以不断改进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共产党人坚持“只有一条棉被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的情怀不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不改,就一定能汇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范文五
【从“剪下半条被”中感悟奋进前行的力量】
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讲话中,提到一段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结合实践进行思考,深刻感受到新思想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倍感振奋:
同人民风雨同舟,老百姓才会当咱是“自己人”。
革命历史和实践无数次证明,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把党融入心底。近日,因开展主题教育工作需要,我来到陌生的环境开展工作,面对截然不同以往的客观环境,面对不同风格的基层组织,一时间,颇有点“手足受限,无法辗转腾挪”的感觉,“有力无处使”让人颇感觉几分气闷,想起一直以来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念及对黄文秀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扎根白坭村的学习,顿觉,“关起门来搞教育”,只会越搞越困惑,越搞越迷茫,“敞开大门”走出去,天地顿时“豁然开朗”。这时候,回看习总书记的这句“风雨同舟”,感受格外刻骨铭心。是...
篇五: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被子故事心得体会(6 6 篇)半条被子故事心得体会 第半送给百姓,充分见证了路披荆斩棘,最终战胜所有困难,带领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又恰逢新冠疫情、洪水肆虐,共产党人依然坚守为人民谋幸福____,再次挺身而出,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冲锋陷阵,充分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半条被子承载着共产党人对群众满满的爱,更是任何时期都能指引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奋力前行的精神路标。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年,在脱贫攻坚等三大战略工作中, 广大党员干部应继续以半条被子精神为指引,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____,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____,将半条被子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挑重担,矢志不渝。
方面要不断践行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两步走,第样的亲情关系,所以党员干部必须在内心深处必须根植这种奉献精神。长征路上,三位女红军来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村民和女兵素不相识,但关于借宿的问题却未曾犹豫;其次,它是军民鱼水情的缩影。三位女兵见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剪开自己仅有的层含义,代表坚守承诺的信念。1984 年,罗开富答应帮徐解秀老人寻找三位女红军的下落并承诺再来
看她,如今 33 年过去了,尽管女红军直在寻找,且七次来到沙洲村,每次来都会为徐解秀老人扫墓,在她坟前跪拜、倾诉。
坚守承诺,把承诺刻在心里、融进血液,它就会如同信仰代人都有每定能够决胜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心得体会 第三篇: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名优秀共产党员。
名党员都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自己是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半条被子故事心得体会 第四篇:
9 月 16 日下午,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_____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_____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____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老百姓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要重温这个故事,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树高千尺根,根深才能叶茂。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半给老人
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片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_____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数次踏上红色革命圣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在西柏坡,他曾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古田,他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在遵义,他曾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井冈山,他强调要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半条被子映照出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战胜以贯之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____感,把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当成起、干在床被子剪下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_____用半条被子的故事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____。进入新时代,要实现更加艰巨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不断从这个故事当中汲取攻坚克难、奔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半条被子的故事蕴藏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与答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当年,广大群众视红军为亲人,踊跃报名
参军。在我们身边,红嫂的故事永久相传;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些都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与群众之间血浓于水的关系,诠释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真心实意的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战胜以贯之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当成同参加本次活动。全体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抵达沙洲村,____、____主题党日活动在这个洋溢着红色气氛的革命老区开始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陈列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习_____在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上关于半条被子的讲话视频,全体人员认真聆听,仔细学习。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辈革命家早期领导工农革命运动以及红军长征过境汝城时的历史,仿佛感受到了大革命时期的刀光剑影。在沉甸甸的历史图片和鲜活的历史陈列品面前,全体人员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以及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国家洒热血的豪情,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
在纪念馆的核心展厅――徐解秀老人与半条被子故事的展览厅前,讲解员同志声情并茂的讲述让我们详细了解 3 位女红军把仅有的半留给村民徐解秀的感人故事,并集体观看了 半条被子电影。干部职工们在了解半条被子的故事后切身感
受到共产党员这条棉被也要分给百姓半条。
广场中心树立个伟大的政党。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感受到共产党员这个真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提升党员的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同事增强了开发区党支部的凝聚力,以活动聚人心,让积极上进的同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篇六: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半条被子”“半截皮带”故事心得 体会近日,我在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著作时,发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在长征途中“半条被子”“半截皮带”的故事,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才知道,原来在长征途中发生了如此多感人肺腑、惊心动魄的故事,细想一下,这些党史小故事不正是对长征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半条被子”彰显为民初心。长征途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诠释了“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都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情怀,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心中常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拜人民为师,向智者问策,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半截皮带”坚定信仰之力。过草地途中,在实在没有东西可吃时,大家都轮流贡献出自己的皮带来煮着吃。“该吃你的了。”其余已经贡献出自己的皮带的战士对年仅 14 岁的周国才说。纵有万般不舍,还是得以战友的性命为重。当
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把它留着作个纪念吧。”战士们忍受饥饿,把剩下的半截皮带留了下来,他们要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半截皮带”的故事诠释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长征精神。理想信念坚定,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应该成为共产党人永远挺起的精神脊梁。正是理想信念强大的力量支撑,我们才能攻克难关,取得了抗疫保卫战、脱贫攻坚战、防汛抗旱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我们才能大胆探索,取得了“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天问”问天等举世瞩目的成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座丰碑”体现政治觉悟。在长征过雪山途中,指挥员发现了一位因为衣服单薄而冻僵了的老战士,这位老战士倚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似一座丰碑。指挥员让身边的人把军需处长喊过来,要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位老战士发棉衣,但是许久都没有人回答,后来才有人含泪告诉他,这个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一座丰碑”的故事诠释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军需处长宁可自己冻死也要让别的同志穿得暖和一点,这是多么高的政治觉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忆往昔烽火岁月,无数英雄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累累功勋。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革命先辈,铭记他们的丰
功伟绩,弘扬长征精神,以激励我们自身在新的长征路上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篇七: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半条被子观后感心得感想 5 篇?
总书记湖南考察半条被子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
不负青春韶华,谱写时代华章 ?
17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离开校园时,师生们闻讯赶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习近平说:“见到你们很高兴,让我想起岳麓书院的两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真是人才济济啊!”他表示,“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说起青春,第一感受就是朝气蓬勃、生机无限。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一代青年,很多寄语已经成为励志人生的经典。“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学子的希望,更是对全体青年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一代青年,绽放青春正逢其时,用激情与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战,骄傲、自豪且责无旁贷。
看到新闻中那些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就忆起了何其芳的《我
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青春,多么阳光而热烈的字眼;理想,多么美好而宏伟的目标!校园里洋溢的青春气息,飘荡的青春之歌,践行的青春誓言,都让我们这些“过来人”抚今而追昔,羡慕而回味,当年我们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挥手作别时的情景又历历在目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虽然不能回到青春时代,但青春的力量依然激励着大家砥砺前行。
不管是正在深造的高校学子,还是已经投身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的青年俊才,面对的都是崭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这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寄语,确实让人豪情满怀。总书记激励年轻人用“奋斗”践行无悔的青春,就是希望广大青年要学会在前行的路上不怕困难、披荆斩棘、锐意进取。
确实,随着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青年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每每走进学校或党政机关大院,一股青春的气息就迎面扑来,那一群群青年男女,撑起了一片时代的蓝天。这些朝
气蓬勃的青年,固然喜欢平川跑马,缓流戏水,但更多的却要去攀越崇山峻岭,战胜激流险滩。这就要求年轻干部们,要练就一双“打虎手”,锻造一把“斩龙剑”,唯有要通过学习、实践,并为理想而“奋斗”,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君不见,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无论是医务工作者、机关干部还是广大志愿者,“青年”都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毫不退缩。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脱贫攻坚,都不是一马平川,其间还有有不少险滩、暗礁,需要因地制宜地去解决。面对如此艰巨的时代重任,青年一代将无所畏惧地把使命扛在肩上。“我的青春我作主”,面对困难而无所畏惧的青春才是有内涵的青春,有诗意的青春;也只有真正走进他们,才感受得到他们火热的激情和心中那团燃烧的阳光。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林清玄说:“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当今的年轻人,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人,将面临着更多“不确定”的“风雨”,就更应当在风雨中磨练自己,使自己具有坚定的担当,胸怀凌云的壮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方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用不懈的“奋斗”描绘祖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谱写出壮丽的时代华章!
?
总书记湖南考察半条被子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
湖南之行,习近平亲切寄语“小树苗” ?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有一座延续办学千年的古老学府——岳麓书院。
9 月 17 日,湖南考察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
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习近平说:“见到你们很高兴,让我想起岳麓书院的两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真是人才济济啊!” ?
青年时代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的好时候,更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拼搏奋斗的好时光。
习近平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习近平十分重视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工作,将之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湖南之行的第一天,习近平走进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同正在上思政课的同学们亲切交流。他说,革命事业要一代
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习近平把同学们比作“小树苗”,将来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办好思政课,是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2019 年 3 月 18 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还是去学校考察、与同学们座谈等,总书记都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九月的湖南之行,习近平走进小学思政课堂、考察岳麓书院,殷殷勉励,深情期许,给少年儿童和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课。
总书记湖南考察半条被子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
9 月 16 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小河流
水潺潺,田间绿意盈盈。
这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基地,了解扶贫产业发展和增收情况。
“总书记很关心农民,我们好高兴。”当地干部、种植大户回忆起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交谈,欢欣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说,要做好农旅这个品牌,让汝城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到处都是希望的田野。
向总书记报告好消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群山环抱之中,1500 亩的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内,硕果摇曳。
这里分布着黄金柰李、猕猴桃、小黄姜、白毛茶、莲藕等种植示范区,是汝城县产业兴旺与红色经典相融合、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相统筹的乡村振兴试验田。
9 月 16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基地的沥青路上,和汝城县县长黄志文边走边谈。
“这是汝城的特色产品小黄姜。”来到沙洲瑶族村小黄姜示范基地,黄志文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小黄姜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渣少、口感好,是做菜的好配料、好食材。” ?
说完,黄志文朝着不远处的张有发喊道:“老张,快过来,说说你们的生产情况。” ?
张有发是文明瑶族乡的种植大户,他在此流转了亩土地后,按
照“合作社+农户”方式经营。今年 4 月,这里开始种植“春种冬收”的小黄姜。
“我从地里拔出一颗小黄姜,递给了总书记。”张有发回忆,习近平总书记拿着沾有泥土的小黄姜,向他仔细询问小黄姜的生长、产量以及经营等情况。
张有发说,今年天气好,小黄姜再过两个月就要大丰收了,每亩产量能有 5000 多斤,有 11 户农户通过租金、劳作等方式入股,预计每户可从中增收 8000 元。
听完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鼓励张有发继续把产业做好。
张有发高兴地又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一个好消息:“今年我的柰李大卖特卖,卖了 13 万斤,收入 90 多万元。” ?
4 年前,张有发在文明瑶族乡楼江村流转了 300 亩土地,种植柰李、水晶梨、沃柑,并成立兴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邻村韩田村 15 户农户入股。今年进入丰收期,柰李在 8 月销售一空,平均每户增收 1 万元以上。
听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询问今年为什么能增收。
“我们原以为今年受疫情影响,会卖得不好。”张有发介绍,今年汝城县大力推介“文明柰李”品牌,搞起了县长直播带货,叮咚买
菜、盒马鲜生这些大平台都上门来合作,柰李在网上卖得火爆,所以销量还超过了往年。
张有发感慨,自己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深刻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农民的关心关爱。
“今天是我 50 岁生日,见到了总书记,真是个大喜日子。”张有发黝黑的脸上,笑容朴实灿烂。
“村里越来越漂亮,游客也多了” ?
雨后瑶村,空气清新,远处的青山从云雾中露出了脸。
走在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的绿道上,黄志文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全县的农业发展情况。
这座罗霄山脉下的红色小城,森林覆盖率高达%,是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也是香港特区政府授牌的供港蔬菜基地。今年,辣椒、生姜等主导产业的种植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10950 元的基础上可再增加 800 元。
在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猕猴桃长势喜人。基地吸纳了沙洲、五一、韩田、秀水 4 个村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小额信贷入股,327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 1500 元,4 个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各 1 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
模经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总书记对农业很关心,和我们说得细。”黄志文说,汝城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优水果种植,做大做强农旅品牌。
这些年,为提升品牌效益,汝城县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与湖南农科院、湖南农大、省蔬菜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创建了 7套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标准及规程,建设了 28 万亩标准化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现在,汝城县漫山遍野、见缝插针种植着辣椒、生姜、水果和中药材等。全县 10057 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农家乐、景区务工等,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优质农产品变为了特色旅游商品。
在沙洲瑶族村民俗广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商贩张上燕的摊铺前,饶有兴致地询问她所卖的农特产品情况。
张上燕逐一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自己加工制作的豆角干、茄子干、桃胶等本地特产。
3 年前,张上燕每天要走路去乡镇集市卖货。2017 年,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建立后,政府鼓励土地流转、商铺租赁等,沙洲村形成了一条游、玩、品、购产业链。张上燕在民俗广场摆起了摊,卖农特产
品。
“大户种什么,我们就跟着种什么,可以卖得起价。现在村里越来越漂亮,游客也多了,我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张上燕止不住地嘴角上扬。
共产党人和老百姓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永远不能变” ?
9 月 16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当地党员干部深受激励鼓舞—— ?
“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今天我专门来这里看望乡亲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
9 月 16 日下午,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民俗广场。在重温“半条被子”温暖故事后,习近平总书记这番朴实而深情的讲话,令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沙洲村的水果种植大户、党员朱向勇感慨地说:“对我们普通党员来说,这就是一堂关于初心使命的最生动的党性教育课。” ?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来湖南
考察的首站。
“怕万一没讲好,辜负了这段温暖的历史” ?
早在 2016 年 10 月 21 日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情讲述过“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 年 11 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个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里,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4 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洲村,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
担任讲解员的是湖南党史陈列馆副馆长陈艳,这也是她第二次为习近平总书记做讲解员。“第一次是 2011 年,习近平同志参观宁乡刘少奇纪念馆,也是由我负责讲解。”陈艳回忆道。尽管“半条被子”的故事已讲述过上百次,但她还是有些紧张:“怕万一没讲好,辜负了这段温暖的历史。” ?
“可一看到总书记温和的笑容,我心里就踏实了。”陈艳告诉记者,她陪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认真解读每一件实物、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场景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
红色汝城,滁水河畔,遍地英雄下夕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红军与汝城老百姓谱写了一曲鱼水情深的革命赞歌,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一张借据的承诺、一块牌匾的大爱、天降神兵的出
其不意……展厅里,习近平总书记看得仔细、听得投入。“当我再次把‘半条被子’故事的背景、经过、发掘始末等详细讲解时,总书记非常关心徐解秀老人后人的情况,并询问 3 位女红军后来的下落。”陈艳说。
在“半条被子...
篇八: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 半条被子 ” 感悟 合集 7 7 篇【篇一】
红军长征途中,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有 3 名女红军借宿在了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至此,“半条被子”的故事便在小村庄代代相传,“半条被子”的精神也成为了当地凝心聚力搞发展的动力所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了那“半条被子”的故事。
“半条被子”续初心,践行的是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责任与使命。“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一半留给百姓。”人民至上是我党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9 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还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共产党始终冲在最前线,以人民安全、利益为首位,贡献自我。人民是我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所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依靠的就是人民。根植于民、造福于民,为百姓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我党的使命所在。“半条被子”体现的是一切为了人民,更是共产党与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精神真谛。
“半条被子”暖人心,掀开的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近年来的沙洲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朱小红,参加了扶贫工作队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开了一家“半条被子”的土菜馆,吃上了“旅游饭”。不仅仅是朱小红家,整个村子 30 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提高到每年40 多万元。“半条被子”暖了人心,照亮了百姓幸福路。而百姓开启美好生活正是读懂了“半条被子”背后的深意,百姓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植入心间。红色
教育、红色基因,积蓄了百姓奋进的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温故知新,鉴往知来,牢记共产党的努力付出、为民服务,更好地珍惜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那中华民族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越走越自信。
“半条被子”强信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半条被子”厚植的是爱国情怀,延续的是革命传统。当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半条被子”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需坚定信心。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必然能凝聚起一股无坚不摧的磅礴动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民之所盼,施政所向。我们在不断地了解民生疾苦、百姓所需的过程中,与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然可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篇二】
**日下午,财政部湖南监管局监管一处支部三名同志在汝城出差调研期间,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追忆红色故事,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寻根问本。同志们参观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讲述“半条被子”故事的视频讲话,同时详细了解了三名女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村民徐解秀的感人故事。
1934 年 11 月上旬的一天,中央红军卫生部进驻沙洲村,因为当时的村民受到地主豪绅的反面宣传影响,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跑到山里躲起来了。徐解秀因为裹小脚又背着刚满一岁的儿子,没有来得及走远。当时徐解秀发现那些红军不仅没有搞破坏,没有乱动村民的东西,还帮村里人劈柴、挑水,就叫躲到山上的人
快快回来,徐解秀发现一些红军睡在自家门前,就开门让红军进屋并让三名女红军跟自己住在厢房里,晚上三名女红军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张床上,共同盖着一条红军被和一件蓑衣、一条烂棉絮。部队开拔时,三名女红军急着赶队,他们看到徐解秀家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便要将行军被留给徐解秀,徐解秀执意不肯收下,推来推去,争执不下。这时,一名女红军拿出一把剪刀将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遗憾的是,红军走后,敌人清乡队将全村人赶到祠堂,逼村民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三名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也被搜出烧毁,徐解秀则被关押在祠堂罚跪了大半天。1984 年 11 月 7 日,徐解秀跟前来采访的《经济日报》社重走长征路记者罗开富讲述了这个故事。平时,她经常跟儿孙们讲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参观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后,同志们纷纷表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凝结其中的伟大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大家一致认为,要大力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将其转化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干事、秉公用权、廉洁齐家,要秉承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篇三】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 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被子”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被子”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 年 11 月,红军长征途中,3 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
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篇四】
半条被子”的精神何以感人至深?因为它是军民鱼水情的缩影。“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 80 多年前的湖南,3名女红军即使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群众半条。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传承“半条被子”精神,不忘长征初心,铭记为民宗旨,扛起历史使命,拿出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来,与我们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树立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的情怀,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立足自身岗位,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使命。“半条被子”,一半留下的是初心,一半扛上的是使命。“半条被子”留下的那一半映射的是共产党人宁可自己受冷受冻也不让百姓受苦的为民情怀,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初心;带走的那一半承载的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赴汤蹈火的革命精神,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千万百姓谋幸福的使命担当。无论何时,“半条被子”的故事都具有感动中国的力量,“半条被子”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充分诠释了我们党同人民始终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信念。“半条被子”故事虽小,但意义重大;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内涵很丰富,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不渝地牢记为民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恪尽职守,自觉用“半条被子”精神,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使命。
“半条被子”精神彰显赤子情怀。“半条被子”,一半留下的是牵挂,一半注入的是动力。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半条被子” 留下的那一半是人民的情怀,带走的那一半是对人民群众牵挂,彰显了军民鱼水情深的红色情怀,这种情怀是生死相依、血脉相通的真实写照,彰显了我们党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造福于人民。“半床棉被”的故事里,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
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半条被子”的背后,是 3 名红军女战士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朴素愿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敬民如天的初心,彰显了我党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彰显了人民军队的“严明纪律”;彰显了人民拥护共产党的“磅礴力量”。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精神体现的是鱼水情深,彰显的是为民情怀。这种精神过去不能丢,现在不能丢,将来更不能丢,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秉承“半条被子”精神,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使命彰显赤子情怀,用“半条被子”的故事来鞭策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践行为民服务理念。
【篇五】
“半条被子”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3 名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的时候,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看完《习近平讲故事》的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感触颇深。新时代,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我们,早已不缺这“半条被子”,但是这“半条被子”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所一直需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给老百姓的人。”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却形象地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在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事的时候真正地做到做得快、做得到、做得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群众办事要做得快,不搞拖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为群众办事不上心不主动就会导致为群众做事效率不高,拖拉现象严重。传承“半条被子”的好党员精神,就是要加强我们党员的群众观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与群众有感情,要去关心群众的疾苦,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有了这样的意识和精神,才能为群众办事快。
为群众办事要做得到,不打“空炮”。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党员干部言行不一的现象,当着群众的面答应为群众办事、可是事后却束之高阁,抛之脑后,伤了群众的心。这就是做不到,打“空炮”的表现。这样的“空炮”打得多了,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从而导致工作不好开展。传承“半条被子”的好党员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修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真心实意地把答应群众的事情办到。
为群众办事要做得好,不敷衍了事。例如,“一汲清冷水,高风味有余”的党员干部黄大发同志,历时 30 余年,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600 米的“生命渠”,结束了王坝村长期缺水的问题。“绝壁”对于他来说就是困难,“生命渠”对于他来说就是给群众的一个承诺。面对这样的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敷衍,他做的就只是以身试险,克服困难,实现承诺,为群众把事情办好。
【篇六】
众所周知,“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 80 多年前,发生在郴州汝城县。无论何时,这个故事都具有感动中国的力量。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充分诠释了我们党同人民始终风雨同舟、血脉相通、...
篇九: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3 篇 践行“半条被子”精神心得感悟【篇一】
2020 年 9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调研,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带我们重新回味了“半条被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就算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政治本色。前进路上,我们始终牢记“半条被子”精神,用心、用爱、用行动温暖民心。
用心护群众生命健康。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与病毒赛跑,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尽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人的“半条被子”。他们奋不顾身,第一时间冲向抗疫一线;他们不辞辛苦,夜以继日搭建抗疫阵地;他们毫无怨言,舍家弃子守在防疫关卡……他们亦是血肉之躯,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他们选择在人民有危险的时候为人民撑起保护伞。
用爱保群众人财安全。今夏,洪水给了神州大地一记重创。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多地告急,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这一刻,中国共产党人“半条被子”精神再次展现出来。他们逆水而行,用身躯筑起一道防洪堤坝;他们闻讯而动,夜以继日帮助群众转移物资;他们以身作则,以双手为群众清理障碍……群众的生
命安全、财产安全是第一位,哪怕自己流血、流汗、流泪。
用行动助群众脱贫摆困。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党和政府给人民的庄严承诺。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各级党委政府安排专人下沉到村、社区,深入了解贫困户还存在的难点,用行动积极为贫困户解困,让全面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落下,这是脱贫攻坚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半条被子”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半条被子”精神故事说不完、道不尽,但其中蕴含的为民精神始终如一。带着这种精神,我们继续前进,奋力抒写新的篇章。
【篇二】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1934 年 11 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之间已是 80 余年。但“半条被子”的故事却一直口口相传。
“半条被子的温暖”,时刻提醒我们党不能忘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的鲜明写照。
“半条被子”走过 80 余载依然历久弥新,我们要深深懂得它的价值内涵。
其一,“半条被子”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服务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儿使,与群众融为一体,同甘共苦,守土有责,造福一方;其二,“半条被子”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工作观和价值观,“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百姓有需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其三,“半条被子”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四,“半条被子”体现了共产党人无我的精神境界,宁可自己没有,也要兼顾好他人。
“半条被子”的背后,是红军战士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共产党人唯有涵养为民服务的情怀,才能彰显和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价值。
其一,要涵养“为民情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观点。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人民第一、人民至上。民心向背是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民惟邦本,本
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才能随时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半条被子”。其二,要涵养“为民情怀”,要坚持依靠人民的核心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唯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凝聚磅礴力量,才能在新时代一往无前、攻坚克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其三,涵养“为民情怀”,要坚持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法宝,就是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时刻保持为民初心,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一以贯之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拥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不竭动力,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弘扬好“半条被子”精神,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时刻做到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篇三】
汝城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罗霄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主战场。到汝城县纪委工作以来,我常以“半条被子”精神检视自己,扪心自问,自己能给老百姓留什么、做什么? 在一次次下乡走访、一次次查处问题后,我愈发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持之以恒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对每个问题都认真对待、每件线索都严肃核查、每分违纪资金都及时追缴,坚决捍卫群众权益、维护群众利益。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点多面广。如果搞“大水漫灌”式的监督执纪,就会力量分散、事倍功半,甚至会增加基层负担,带来负面效果。在深入研判分析**举报、执纪审查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全力推动实施扶贫领域“精准监督”,集中县乡纪委、派驻机构的人员力量,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领域、村居开展监督检查,精准有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年以来,我们县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 300 余件。
维护群众利益需要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痛点作为工作焦点,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党员干部就是亲人。
**年 12 月,李大爷到县纪委举报村干部骗取救灾资金问题,因未能尽快见到结果,便向上级纪委反映。为消除误解,我多次和调查组人员一道,上门与李大爷进行面对面沟通,详细说明调查进展、人员处理、资金追缴等方面情况。最终,李大爷在我们回访时表示非常满意,自愿息访。
从那之后,我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和同事的主观能动性,把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深深扎在群众当中。为架通与群众的“连心桥”,近距离倾听群众的诉求呼声,我们认真执行纪委书记接访、干部上门走访、领导干部包案等制度,让群众求助有门路、诉求有回应。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上。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要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这笔宝贵财富,永远守住初心,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履职尽责。
【半条棉被心得体会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