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篇

时间:2022-10-08 18:20: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篇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非常喜欢公文写作这门课,公文写作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例文分析方法,让我对公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篇,供大家参考。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篇

篇一: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写作课程总结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非常喜欢公文写作这门课,公文写作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例文分析方法,让我对公文不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较准确的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格式特点及其应用。一直以来我也在努力学习,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有老师的辛勤教导和平常的不断付出,我认为自己收获很多,并且在今后也会更严格督促自己去更好的学习公文写作。

 一. 我对“公文写作”的认识

 从字面意义上讲,公文写作是指公务文书的写作,是文件的拟稿工作,它是机关制发文件的第一个工作环节。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公文是一种专业的写作文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国家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和形成的,一般指具有特定体式并经过特定程序处理的任何书面文字材料;狭义的则是指通用公文和专业公文。

 公文的种类有很多,比如“通知”、“批复”、“请示”“意见”等,此外,每一类公文中有很多精确细致的分类,比如“通知”这类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文种,它下面就有分:发布指示的通知,颁布规章的通知,晓谕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了解掌握它们尤

 为重要,因为这对写好公文起着关键的作用。

 另外让我特别注意的是上述文种虽有相似之处,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不能相混淆。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远非这些,还有公文的行文规则,作用,特点等,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公文写作课的学习,我对于公文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二.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这一学期,各类公文的写作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课下我进行了

 一些练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认真完成。因此,我对它们的概念,分类,写作方法有了进一步形象化的了解。以“申请”为例,通过做练习,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小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像“你系关于??请批复”这句话在申请中是不可以出现的,还有落款的时间是要用汉字写的,不能用阿拉伯数字,所以我认为学习公文一定要细心,如果不仔细,就会出现小的错误。

 一般而言,公文的写作都分成 3 部分:标题,正文,落款。尤其是正文部分,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它需要依据,需要理论,要说清楚事项,它所使用的文字是严肃,庄重的,不允许有口语或歇后语出现。在刚开始练习时,我写的公文就是作文,没有理论依据,用词模糊,表达不清晰,经过训练后,我会很自觉的运用像“根据,为了,决定”等

 这些公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而且能比较准确的运用公文。当然我做的练习离正规的行政公文还有些距离,我会继续努力学习。

 三. 加强对公文写作的学习

 通过学习公文写作,不但增加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对我的实际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对“计划”的学习,使我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也对自己的工作制定计划安排,它能够使我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掌握应变主动权。我保持了拟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在以前,我只是大约定个时间,可以说是草稿的形式,而现在,我有意识的地去训练“计划”的写作手法,会在学习计划中写明确切的目标,列出具体的事项,让我知道怎么做,便于操作落实,并且有具体的时间,这样出来的成品要比以前的具体,而且可行性也高了很多。

 学习公文写作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会完善自己公文写作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把自己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相信公文写作会带给我更多的收获。

 *

 *

  *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第一部分:文章写作基础

  写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作者的素养和能力;

 文章的写作技巧;

 观察与采访;

 检索与整理;

 分析与综合;

 立意与选材;

 思路与谋篇;

 说明与议论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基本原理

 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公文的作者;

 公文的主题;

 公文的材料;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语言;

 公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部分 党政机关公文机关公文概述;

 机关公文的基本格式;

 决定和决议的写作;

 通知、通告和通报的写作;

 报告和请示的写作;

  批复和函的写作;

 公告和公报的写作;

 会议纪要的写作;

 文章的作用

 1.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层面;

 2.教育:自己和他人;

 3.审美:“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

 4.实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5.消遣娱乐:茶余饭后——幽默、故事;

 作者的能力

 1.观察:

 2.想象:

 3.思维:

 4.语言:

 逻辑、语法规则、修辞手法

 公文写作的基本原理

 公文的基本含义

  即公务文书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材料 主体: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用途:处理公务

  广义:处理公务和企、事业单位的材料

 狭义:通用公文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1.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标点符号用法

 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1.政策性:观点鲜明、严肃郑重、具有权威性;

 2.实用性:用来解决问题,不能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简明;

 3.真实性:

 涉及的事实、引用的数据、材料,内容须准确、真实;

 4.定向性:

 法定作者: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非个人,特定机关的代言“人”;

 法定读者:涉及到密级问题。

 5.时效性:针对特定问题,在特定的时间内制作,写作、传递、办理应迅速及时;

 6.规范性:词句:规范、简洁、明确、易懂; 内容:

 严肃、得体、平实、准确; 公文写作的作用

 1.颁布法规:

 行政机关公文: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

 党的机关公文:条例、章程、规定;

 2.指挥管理:

 主要是下行文,命令、决定、决议、指示等

 公文的起草、定稿过程实质就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

 3.交流信息

 公文的行文方向:

 下行文:公告、通告、公报、通知、通报;

 上行文:报告、请示;

 平行文:函;

 4.宣传教育

 针对现实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明确应该做什么;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商洽协调:函

 地区间、单位间、团体间的相互协作;

 6.凭证依据:

 上行文:决策的依据;

 下行文:开展工作的依据;

 本单位: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

 公文的法定作者

 1.执笔人:起草者,一般为单位的文字秘书。

 2.签发人:只是法定作者的代表。

 3.真正的法定作者:公文末尾的印章,可能是一个或多个;

 4.公文发生法律效率的过程:

 公文的主题

 含义:行文机关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所有公文都应该有主题,是思想观点、意见态度的理性认识;

 公文具有一事一议论特点,所以主题是单一的、集中的;

 公文主题的作用

 决定公文的价值

 正确:观点准确,符合客观规律;

 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发展规律;

 是公文的统帅和灵魂

 1.决定材料的取舍;

 2.支配公文的布局谋篇;

 3.制约公文的表达方式;

 4.影响公文的遣词造句;

 公文的语言

 基本特征

  1.实用性:

 只表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所指向的事物,而对语言本身则无太多的注意;如汇率、外汇储备、

 2. 规范性:

 词语上,严格遵守词典意义;

 造句上,严格遵守语法规则;

 修辞上,只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很少使用夸张、通感等;

 符合语法规则:

 3. 模式性:传统形成的模式化语句,有些公文用语在关键处必须使用

 4、准确性

 5、简练性

 尽量使用短句子

 适当使用文言词语;

 6、质朴性

 不做作,不生造:

 语言应大方、庄重、朴实,切忌华丽、造作、卖弄;

 不溢美,不虚饰

 公文词语选择的基本要求

 1、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

 实际;

 2、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

 褒贬还是赞扬

 3、注意词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果;

 4、注意词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

  5、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词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执行性;必须、可以、禁止;不能、决不

 6、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以“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执行;

 7、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以获得更加鲜明直接的表达效果;

 8、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以维护公文的完整有效性;

 9、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以保证语言得体而有力;

 10、注意词语的规范性,以提高公文沟通的效果,扩展沟通的范围。

 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

 模糊词语

  1、含义:

 模糊词语是指自然语言中有模糊性的语言。是对包括公务在内的客观世界模糊性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概括件和灵活性。

 如工作成绩总结,或说”取得了很大成绩”,或说”取得了一定成绩”。这里的”很大”、”一定”都是模糊词语,反映了”成绩”的模糊性,很难将之精确化,用模糊词语比精确词语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2、本质

 这种模糊性是与具体性相对而言的,实际工作中有些话不可能说得十分具体,一具体反而不准确了,与通常指的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认真学习掌握模糊语言及其运用规律,并在实践中科学地加以运用。能够对一些带有模糊性的概念,或不便使用准确语言具体表述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表达。

 3、使用:

 范围:

 如”不准以任何资金、任何名义兴建计划外基本建设工程。”这里的“任何”把意思表达得非常完整、周密,能够使一些问题的表述留有回旋的余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因地制宜,变通执行,防止机械地搞一刀切。

 时间:

  如“我国居民的食物构成,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只能以粮食为主。”这里的“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很大灵活性。能够对公文表达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明显减少

 公文的字句,避免表述内容的冗长。

 如“到本世纪末,要使我国经济达到小康水平。”这里的“到本世纪末“就完全反映了时间的推移过程。

 保密或礼节

 需要把一些一般情况下应平实直露的话说得委婉,富有弹性,也有使用模糊语言,如“众所周知的原因”、”适当的方法“、”共同关心的问题”等,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达,起着特殊的修辞作用。

 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 15 种

 公文写作的文种选择

 ①政策法规依据

 公文种类有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知、报告等,制发公文应根据规定选用文种。

 ②工作关系依据

 公文撰写者受文者之间构成的工作关系,是选择文种的依据之一。

  ③职权范围依据

  公文撰写机关的职责权限范围是选用适当文种的依据之一,制发公文应在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内进行文种选择。

 ④行文目的依据

 公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制发,应根据行文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文种。

 政府部门行文的 5 条规则

 1.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的四种类型: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平行关系:

 不相隶属关系:

 2、政府部门行文的 5 条规则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范围可以相互行文;

 政府各部门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相应的主管部门行文;

 属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级政府正式行文。

 联合行文的规则

 1、必须是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

 2、必须明确主办部门

 3、两个以上部门行文要注意充分协商,尽量取得一致

 意见。取得一致意见后,可由一个部门行文,也可以联合行文,不得交叉重复行文。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4、以下部门、机关和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可以联合行文;

 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可以联合行文。

 有双重领导关系的上下级之间的行文

 确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办理、答复;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另一上级机关。

 公文管理

 1、收文办理包括的程序

 收文办理指收到公文后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2、收文后的审核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

  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

 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学习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市农信办组织的这次公文写作培训,现将我这次学习的体...

篇二: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1 -

  通用版精品范文

  关于学习和工作的几点认识

 ——学习 2022 年全国“两会”精神交流发言 (2022 年 3 月 5 日)

 ---doc 格式,内容具有通用性,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目

 录

 一、学与用结合 .................................................................. - 3 - 一是要有目的地学。

 ................................................. - 4 -

 - 2 - 二是要有重点地学。

 ................................................. - 4 - 三是要有感觉地学。

 ................................................. - 5 - 二、手与脑并用 - 6 - 动脑不够,动手往往就是“硬写”。

 ...................... - 6 - 而动手不够,即使动脑想也想得有限。

 .................. - 6 - 三、稳与进统一 - 9 - 一是合而有特。

 ......................................................... - 9 - 二是准而求新。

 ....................................................... - 10 - 三是实而争先。

 ....................................................... - 11 -

  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我有一个强烈感受: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而且身处和工作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历史交汇期,既令人自豪,更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人大机关党员干部,不仅要把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信念追求,而且要把这个信念追求转化成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人大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人大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法律素养、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适应这个要求、达到这个要求,才能做出不负历史、

 - 3 - 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工作业绩。在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研究室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注意调动每个同志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团结协调、认真履职的良好氛围,比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目标在前,尤需努力。借今天这个机会,围绕学习与工作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学与用结合 无论做什么工作,学习都很重要,都是第一位的任务,对研究室的同志来讲尤其如此。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可能有的同志会讲,我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并不是为了什么运用。这是不对的,完善自身也是一种运用。在座的同志,大多是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在中学学习,主要是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在大学学习,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主要是学习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作、胜任工作,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成效。一个人不断进步,工作越做越好,肯定是学习与运用结合得好。有的同志工作的基本面是好的,肯干、不怕吃苦,但能力水平始终没有明显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与运用结合得不好。我这里着重讲的不是想不想学、肯不肯学的问题,相信研究室的同志都是想学、肯学的,而是如何学得好的

 - 4 - 问题。学得好与用得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衡量学得好的一个主要标准,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把所学转化为所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一是要有目的地学。为把牢方向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对总书记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要及时跟进学、持续深入学,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引领方向、指导工作。为把好大局学。只有深刻理解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只有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改革攻坚任务,我们才能在大局中找准位置,更好地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为把握规律学。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问题,在把握本质、把握关键、把握规律中不断提高工作质效。

 二是要有重点地学。学习无止境,所以提倡多学,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有限,如果求多不求精,效果反而不好。要立足岗位学。除了共同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外,人大与党委、政府、政协职责不同,学习应有侧重;同在人大机关工作,研究室与其他工作机构、委员会职责有所不同,学习应有侧重;同在研究室工作,各个处室之间的工作职责不尽相同,学习也应有所侧重。没有重点的学习与没有重点的工作一样,往往事倍功半。要带着问题学。工作总会碰到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工

 - 5 - 作就是解决问题;自身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努力解决,解决了才能做好工作。人大机关不少同志尤其是调研处、综合处的同志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工作能力,近年来文稿质量也有提高,但以高标准衡量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有的材料思想性不够、缺乏深度和真情实感,结构不够合理、各部分各层次咬合不紧,文字人为雕琢的痕迹比较重、不够平实和自然,等等,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认真加以解决。要即用即学。平时学习积累很重要,用时集中学习也不可少。接受一篇文稿的起草任务,首先要把中央及省委的相关要求搞清楚,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搞清楚,把我省以及外省的相关做法情况搞清楚,把已经做、正在做、将要做的事情搞清楚,在此基础上,经过比较深入的分析、比较系统的思考,真正弄清楚写什么、怎么写。不下这番功夫,怎么能下笔? 三是要有感觉地学。读同样一本书,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小时候背唐诗,只觉得朗朗上口,没有往心里去,现在再读,会产生内心的共鸣。大凡做事,都要找到感觉,学习也一样。有感觉地学,才能学得进、入得深、悟得透。感觉并非先验之物,主要来自社会实践。现在,承担文字工作任务比较多的年轻同志,最缺乏的是实际工作经验。讲起来同志们在研究室工作,但大家一年有多少时间在调查研究呢?一方

 - 6 - 面,具有比较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往往不专门搞文字工作;一方面,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往往又沉不下去,这就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个困境。摆脱这个困境,作为个人,我们要强化自觉意识和自为实践,抓住一切机会用心体察、用心体悟,丰富自己的感知,找到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组织者负有更大的责任,既要在内部营造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氛围,又要创造条件让大家走出去、沉下去,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能量,在实践中增进情怀、升华境界。

 二、手与脑并用 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想出来的,动手与动脑都重要,须并用。起草一份文稿,是动手与动脑交替的过程,动脑不够或动手不够都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动脑不够,动手往往就是“硬写”。而“硬写”的结果,要么空泛,形式大于内容,言之少物或者言之无物,本来做的是干饭,却做成了稀饭;要么拼凑,东抄一段、西摘一段,有的稍加改动,有的改也不改,看似有内容,实则没有自己的东西;要么累赘,一个词能够表达的非要叠加几个词,一句话能说清楚的非要赘加几句话,一段话能讲明白的非要再加上几段,层层叠叠、拉拉杂杂,让人看得累。现在有个热词叫“内卷”,我看“硬写”有几分这个意思。

 而动手不够,即使动脑想也想得有限。如果说语言是表达

 - 7 - 思想的工具,那么动手就是辅助思想的工具。借助动手,思想才能更好凝练,将比较杂乱的想法条理化,将比较模糊的想法清晰化,将比较冗赘的想法简洁化;思想才能更有深度,从有些片面到比较全面,从有些失准到比较精准,从有些肤浅到比较深刻;思想才能更趋完善,由不够系统到比较系统,由不够贯通到比较贯通,由不够严密到比较严密。动脑不动手,就如同一只摆渡的木筏不是用竿子撑而是用手划,失去了一个有效的工具。这是一个很明白的道理,却容易被忽视,有些人即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因为工作标准降低等原因而不愿这样做。于是,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表现为:从事文字工作时间不长比较年轻的同志,往往承担了大量的文稿起草任务,由于工作阅历不够丰富加之任务比较重,在许多情况下,动手比较多,动脑相对比较少,一些材料就是这样“硬写”出来的;而从事文字工作时间比较长尤其是担任了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动手越来越少,到后来能讲个提纲大概、帮助改改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虽然可以理解,但不能不说这是一些文稿质量不够高的一个原因。其实,即使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也要区别不同情况,该动手时还是要动手。全局性的重要材料,不仅要组织起草,而且要参与进去,该动手改的动手改、该动手写的动手写;临时交办的急用材料,时间紧要求又高,就不能按一般程序走,要主动介入、直接动手,

 - 8 - 在规定的时间拿出像样的文稿;至于心得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有文字工作基础的领导同志就更不应该让别人代劳。如果只动嘴不动手,不仅影响工作质量,自己的那点功夫迟早也会退化丢掉。再进一步讲,分管文字工作的领导同志需要动手和动脑,难道分管其他工作的领导同志就不需要动手和动脑吗?同样需要,只有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一个人经历的岗位比较多、经验比较丰富,这当然是长处、是优点,但也不能绝对化。有经历、有经验,主要说明有资历。资历与能力水平有密切关系,并且是正相关,但资历不等同于能力水平;资历与工作实绩有密切关系,并且是正相关,但资历也不等同于工作实绩。看一个干部的能力水平和工作实绩,不能只看经历了多少岗位,关键是要看在每一个岗位上到底干得怎么样。有的同志经历的岗位比较多,但是在每一个岗位上干得都不怎么样;而有的同志经历的岗位相对少一些,但是在每一个岗位上干得都很出色,两者相比较,谁优谁次不是很清楚吗?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是因为能比别人站得高一些、想得深一些、看得清一些、抓得准一些,这就既需要动脑,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谋划,又需要动手,把所思所想所谋深刻化、明晰化、具体化。没有这样的要求,不做这样的努力,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流于庸常。具体到讲一个话、作一个报告,不能都要求领导自己动手去写,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

 - 9 - 依据其重要程度,动脑并适当地动手还是应该的,否则这个讲话、这个报告就很难体现应有的站位和水平。昨天,我们去看望 XXX 老书记,也是我们人大的老主任。X 老今年 87 岁,有着67 年的党龄,今年一月份以来因病一直住院治疗。年前,省委邀请离退休老同志举办通报会,请他参加并代表老同志发言,X老欣然答应。办公厅为他准备了发言稿,他告诉我,这个稿子写得不错,但是还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愿,他就亲自修改并加了一段话。病床前年近九旬的老领导戴着老花镜动手改写自己的讲话,此情此景让人感佩。

 三、稳与进统一 稳中求进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总基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人大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中求进不仅是地方人大的重大责任,也是地方人大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稳中求进,本质上是处理稳与进关系、把握稳与进统一的问题。对此,要结合职能和工作做具体的解读,具体才能深入,具体才好实践。体现在人大工作上,我认为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合而有特。人大开展各项重点工作,首先要合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合乎省委的决策部署,合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10 - 合乎人民群众需要,合乎法定职责、法定范围、法定程序。同时,要立足于人大职能求特色,着眼于服务大局创特色,凸显人大工作的特色优势,发挥人大工作的特有作用。只有合得好,特才有前提、才有意义;只有特得好,才能更有力地合、更有效地合。具体到人大机关,各工作机构、委员会也都要处理好合与特的关系。比如研究室的工作,既要贴合常委会党组的部署要求,贴合全局性重点工作的需求,不能偏向偏移,不能若即若离,又要从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出发在做特色、强特色上下功夫,形成不同于其他工作机构、委员会的特色做法,打造同级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工作的特色品牌。

 二是准而求新。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对准的要求很高。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要准确把握中央及省委的相关精神,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的相关规定,力求看得准、做得准、抓得准。在此基础上,要求新、要创新,拓宽思路需要创新,破解难题需要创新,完善制度需要创新,打开局面需要创新。准是原则和方向,只有准确理解、准确把握,我们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新是动力和活力,只有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在娄勤俭书记带领下,我们常委会的工作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谋划和推进的。我希望人大机关的各个部门都要强化准而求新的意识,努力把工作提高到准而新的水平。抓工作是这样,写材料也是

 - 11 - 这样。现在有的材料写得好,好就好在既把握得准又有新意。遗憾的是,这样的材料并不是很多。有的材料讲的都是对的,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最大的毛病是缺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缺乏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答,讲道理大而空,讲工作老一套,于自己是简单的重复,于别人是贫乏的供给;有的材料脱离基本的东西一味求新,表达意思不正确,用词造句比较随意,这种失去准度的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所以,做到准而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机关同志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是实而争先。争先是难能可贵的,不想争先的集体难成一个优秀的集体,不想争先的干部难成一个优秀的干部,甘于落后的集体必然流于平庸,甘于平庸的个人必然沦为落后。而争先,须以务实为本。只有...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篇】相关文章:

1.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心得体会(6篇)

2.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3篇(4篇)

3.观看警示教育片《警钟》心得体会(2篇)

4.2024年小学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个人心得体会4篇怎么写(6篇)

5.廉洁文化教育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