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8篇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学习《求是》 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 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十四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求是》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
心得体会 (三篇)
篇一
“‘十四五’ 时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 进入新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怎么看、 怎么干? 在《求是》 杂志新近刊发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篇重要文章中,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 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目标, 深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要求, 部署了重点任务。
关于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刻论述:
——从国内看, 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 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 同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 都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 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 战
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尚未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重点区域、 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任务艰巨, 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际看,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 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打“环境牌” , 多方面对我国施压, 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
关于原则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要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保持战略定力,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统筹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 应对气候变化, 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关于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作出部署。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 , 并提出具体要求:
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 能
源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 用地结构调整;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解决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不足问题, 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发展绿色金融,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总书记鲜明强调, 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 明确时间表、 路线图、 施工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随着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并提出六方面要求:
一是坚持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持续打好蓝 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二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三是统筹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治理; 四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五是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 资源化; 六是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 农村延伸, 明
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 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更加注重综合治理、 系统治理、 源头治理; 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完善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 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四是科学推进荒漠化、 石漠化、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五是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 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六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强化外来物种管控。
——“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
保护生态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二是发挥发展中大国的引领作用, 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 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 三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 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
——“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项要求:
健全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 一体推进、 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 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推进排污权、 用能权、用水权、 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大力宣传绿色文明, 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 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坚持不懈、 奋发有为。
”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 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
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篇二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 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文章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心怀“国之大者” ,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天不言而四时行, 地不语而百物生。
” 四时变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景, 万物葳蕤生长让华夏之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生态之美是自然的馈赠, 是代代传承与守护留下的宝贵财富。
作为党员干部,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擦亮理念、 实践、 价值“三重坐标” , 在追“青” 逐“绿” 中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擦亮生态文明“理念坐标”
,
在思想上追“青”
逐“绿”
。
。
思想是最有力的指引, 理念是行动上的方向。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理念, 知其目标、 明其内容、 通其意义,将理论“印刻在心” , 将力量“落实在行” , 充分认知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以理论效能充分释放实践动能。
党员干部要保持对生态环境的清醒认知和理性认知, 在回顾与反思生态建设过程的“反
面案例” 里汲取教训, 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 直面时代赋予的挑战, 辩证看待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吸纳和把握生态建设征程上的有益经验和先进典型优势, 以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为使命责任,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推动循环模式的利用、 转变经济发展的粗放型方式, 以生态理念为生态建设道路上的“指南针” 。
擦亮生态文明“实践坐标”
,
在行动上追“青”
逐“绿”
。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上, 我们是建设者、 保护者, 要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延展生态文明理念、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正视问题、 发现问题, 最终要解决问题, “只说不做” 是“假把式” , “只想不做” 是“空谈者” , “只看不做” 是“旁观人” , 在生态环保上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谁也不能将自己的责任停留于口头之上。
在实践中要聚力“转变” 做好“文章” , 我们要改变以资源消耗、 产能损耗等为主的发展方式, 要善于破旧立新、 去粗取精, 将那些高能耗、 高污染、 高排放产业转变为新型能源和产业, 促进产业的提档升级、 加速动能的转换, 在行动中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以“带头做” “争先做” 激发群众的环保意识。
擦亮造福为民的“价值坐标”
,
在志向上追“青”
逐“绿”
。
党员干部要把生态环保这份事业不断推进下去,
将之转化为“心中志”,将为民情融入其中, 以“山清水秀生态优” 为奋斗目 标, 以造福群众为价值导向, 在志向上坚定不移, 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长远利益出发, 擘画更加美丽的生态画卷, 以良好的生态提升群众的居住质量, 以生态发展的优势扩展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 让一幅幅“绿意盎然” 的生态画卷点染群众的幸福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需求层次的提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原来的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从“求温饱”“求生存” 转变为“求环保”“求生活” , 党员干部要紧抓群众需求的“导向” , 以全力以赴的奋斗将 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篇三
近日, 第 11 期《求是》 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文中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心怀“国之大者” ,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扛实、 扛好、扛牢, 推动生态文明的“兴” 力量。
以政治判断力“把舵”
, ,
。
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政治判断力在辨别政治是非、 把握政治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强弱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产生直接影响。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才能以清醒的头脑、 理性的判断、 清晰的认知, 把准把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而要提高政治判断力, 首要任务 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化对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思路、 方法、 内涵等的思考、 认识、 领会, 用以指导我们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牢记“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 ” 的理念, 从政治高度、 从大局角度谋划、 研判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势及出现的各类问题, 从细枝末节、 从具体工作中找准破解本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答案” “办法” , 确保做出的决策、 想的办法既符合本地实际, 又符合党和国家大局要求。
以政治领悟力“领航”
, ,
。
领悟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髓。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 政治领悟力体现在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制定执行政策、 研究推动落实等方面相结合, 是“关键一环” “重要部分” 。
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而言, 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 切实领会好、 弄清楚、 搞明白党中央关于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方针、 重大原则及重点任务, 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在充分领会好的前提下, 立足本部门、 本地方实际, 制定出台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保障” 、 夯实“硬 基础” 。
要深入思考、 深入领会“生态惠民、 生态利民、 生态为民”这一理念, 在想问题、 作决策、 办事情的时候, 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作为工作的“检验尺” , 通过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满足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等方式, 切实赢得群众满意。
以 政治执行力“破浪”
, ,
。
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 见到成效, 关键看政治执行力是强还是弱。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具备强大的政治执行力, 需要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不管在什么时候、 遇到何种困难、 碰到何种挑战, 都能挺身而出、 知重负 重, 直面问题、 迎接挑战; 都能从实际出发, 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及客观规律的“金点子” “好政策” “大方案” ; 都能在狠抓落实、 突出实效上下功夫,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紧盯不放、 一抓到底, 确保有结果、 见实效。
需要在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上出实招, 通过建立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以监督的举措、 问责的方式来督促企业落实好 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需要在治理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突出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通过加强调查研究、 落实生态环境制度、 积极实施治污项目 等方式, 提高环保治理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 惠及长远的政治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三力” , 切实扛起责任、 落实任务,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篇二: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凝心聚力投身生态文明实践,让乡村有“故乡味道”、有乡愁寄托;让城市有优美形态、有充足动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事业发展聚力,共书美丽中国“生态读本”。
强化为民造福“责 任担当”,厚植美丽中国“鲜明底色”。生态环境好,群众的健康指数高;生态环境美,群众的幸福指数高,人与自然关系密切。放眼我们的四周,无处不在的空气、淘米洗菜的水、种植农作物的土壤……生态环境和群众的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环境的污染,还是生态多样性的退化;无论是资源的紧缺还是水体质量的下降,关系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牢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乡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到禁烧秸秆,再到秸秆再利用的经验推广,
以有力的举措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推动生态功能与经济发展建设的协同推进,共同为创造生态文明的美好而努力奋斗。
打通生态优势“转化路径”,舒展美丽中国的“风采画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加强生态建设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从当前和长远、内在和外在、经验和教训中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三对“辩证关系”,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躬身入局的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好植树造林、垃圾清运、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打通生态优势的“转化路径”,为美丽中国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要在乡村发展中融入“绿元素”、厚植“绿优势”、增加“绿底色”,让绿色美为乡村增加诗意美,让生态绿为乡村的发展面貌增添活力。在城市的发展中,要以“生态优”为自身的发展优势,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绿动能”提振发展速度,大力推动山水人城之美的共生共荣,绘就城乡共富共美的新图景。
凝聚家园保护“众人之力”,汇聚“美丽中国”澎湃动能。千条万条,生态保护第一条。在加快乡村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过程中,在生态保护上的“门槛”不能缺失、“红线”不能模糊、“标准”不能降低。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广泛的环保宣传提升群众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凝聚群众的共同力量,
让生态保护理念成为群众的共同意识,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出力、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广大党员干部是生态环保的宣传者、践行者,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各方力量的融入筑起生态安全的“屏障”。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共同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如椽巨笔,擘画绿色发展的“千里江山图”,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运用“粗笔”勾勒“布局”,统筹整体规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物种丰富,需要从大局着眼,制定区域治理方案慎之又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的有机链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全盘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人民在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等方面不懈探索,共同下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盘“大棋”。
运用“工笔”描摹“细节”,对标精准施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环保“四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头戏”,治气、治水、治山、治城就要相应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青山保卫战和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集中用力,着重从思想认识层面找原因、查根源,从工作推进层面找差距、补短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运用“彩笔”创新“着色”,立足长远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要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要注意地域发展差
异,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共促并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得准的先干起来,看不准的可以等一等。”正是说明要稳扎稳打、干一事成一事,“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探“深水区”,层进“点线面”,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功在长远、利在千秋,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在“自然”、施力点在“我”。
厚植“绿色”生态理念,于“我”入脑入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应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态度理应体现在方方面面。自
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古往今来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与安宁。自然是大地清新亮丽的眼睛,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碧波荡漾、气正风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厚植“绿色”的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细态度,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图景。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于“我”见言见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无论是治沙防沙的“榆林精神”,还是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精神”,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换来的绿意盎然,是生动践行“两山论”的最好范本。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行”,需要贡献“我”力量,深入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爱护自然为荣,以污染浪费为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细碎到“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覆盖到“衣食住行”的各种方面,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新风尚”,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画境,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景象,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永续永存。
致力“环保”氛围构建,于“我”聚力聚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云南大象的北上之旅,还是长江江豚再展微笑,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的最美画卷;无论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是建立国家公园体系,都体现着国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长远蓝图的坚定决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非日月之功,非尺寸之功,需要全社会营造出“绿色”“低碳”“环保”的氛围,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要争做“环保卫士”、争做“监督卫士”,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全力拼搏奋斗姿态守护“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美景。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为此,党员干部要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护绿色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填充底色”。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本身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不但破坏生态,而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意背道而驰。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有发言权。如果老百姓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没有了干净的水,看不到蓝天白云,即使经济发展了,也没有幸福感可言。和谐共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领群众保护好绿色环境,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让处处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乡村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足成色”。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要求。为此,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本地特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科技含量等手段,为绿色发展蹚出一条生态新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生态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方向,以绿色经济为本地发展强基固本。要以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中,带领群众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做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色。
做活绿色经济,促进增收致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发展才是硬道理。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党员干部要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充分发挥“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在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一金山银山的大前提下,以谋长远、开新局、谱新篇,挖掘和培植本土特色,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群众投身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要带领群众在保护
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财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
篇三: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道重要的“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扼准重点、抓住关键、挖掘潜能,凝心聚力破题、答题、解题,用最高水平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必答题”。
扼准“破题”重点,关键是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只有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扼准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破题”重点,紧扣碳达峰、碳中和
的“双碳”目标,摸清底数、掌握实情。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支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控高能耗、高排放“两高”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把绿色低碳项目推上去,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拿下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抓住“答题”关键,关键是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八个标志性战役,就是要聚焦突出问题,集中优势兵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答题”关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
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江河湖库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分类治理等“组合拳”,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要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挖掘“解题”潜能,关键是要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挖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解题”潜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凝聚治理的强大合力,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要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制度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动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四梁八柱”。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担当、争做表率,努力成为本领高、作风硬、战斗力强的生态环境建设“铁军”。
求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近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为此,党员干部要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持走绿色发展
之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护绿色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填充底色”。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本身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不但破坏生态,而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意背道而驰。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有发言权。如果老百姓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没有了干净的水,看不到蓝天白云,即使经济发展了,也没有幸福感可言。和谐共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领群众保护好绿色环境,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让处处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乡村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足成色”。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要求。为此,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本地特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科技含量等手段,为绿色发展蹚出一条生态新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
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生态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方向,以绿色经济为本地发展强基固本。要以绿色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在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中,带领群众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做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色。
做活绿色经济,促进增收致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发展才是硬道理。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党员干部要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充分发挥“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在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一金山银山的大前提下,以谋长远、开新局、谱新篇,挖掘和培植本土特色,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群众投身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要带领群众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财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添亮色。
篇四: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员领导干部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心得体会目录 一、深刻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 2 二、准确把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 ............................................................... 3 三、进一步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点任务 ........................................................... 5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每次读到这里感悟颇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个专题,只有坚持不懈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绿水青山也必将会带来更多“金山银山”。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领悟专题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密码,努力同人民群众一同共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就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和重点任务,勇当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排头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深刻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鲜明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闽浙工作期间,他就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到中央工作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切、叮嘱讲到哪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
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既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也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中国特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环境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才能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准确把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内涵和实质作了高度凝练的集中表述,并与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容交互贯通,多维度、
多层次阐释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人类秉持合理性、友好性、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和恩惠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以毁坏性、盲目性、掠夺性的方式向自然索取时,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也往往是无情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三、进一步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点任务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构建并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建立三大红线硬约束机制。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壮大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开展全民绿色行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强化企业排污者责任,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开展自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深度参与环境国际公约谈判,承担并履行好同发展中大国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加强与世界各国、区域和国际组织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环保合作。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减排承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
国方案,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最后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附党员年终工作总结自我评价 2 篇(供参考)
尊敬的党组织:
回顾自己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等,我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是良好的,工作作风应该说是务实的,思想观念应该说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尽管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些方面还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能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以身作则,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待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抓好局党组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切实树立“落实也是创新”的工作理念。能够时刻牢记入党誓词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能够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和安排,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能够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和支行职工同心同德,为
把永城市支行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特别是在处理和党组成员的关系上,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事事以永城市支行的利益为重,注重维护好邮储银行的形象。
能够认真执行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强化党性党纪观念,严守党纪、政纪、国法,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业人员三十六条禁令》,做到令行禁止,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秉公尽责,廉洁自律,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反思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我感到自己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尽管一年来忙忙碌碌,但未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加强对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系统学习;二是小企业条线的工作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上仍然存在畏难情绪。三是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的不突出。
以上是我这一年来在思想上和工作中的回顾及不足之处,今后我要继续发扬优点、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为永城当地经济发展继续舔砖加瓦,为邮政储蓄银行永城市支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
都说时光如梭,转眼 XXXX 年的工作又接近尾声了。在这一年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件工作上。一年来,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自己的职业画卷上描绘了绚丽的一笔。下面我从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加以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积极要求进步,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群众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党的帮助教育下,我深深认识到要继续深入地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知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还从广播、报纸中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形势、社会动态及党中央的指导方针,尤其是党的十七大精神。
另外,我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同事们做好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于其他工作
我始终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所以,平时的工作,我总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对待,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我也注意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同事们求教,经常和同仁交流,努力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积极参加单位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和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投身于单位的其它工作,并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在我工作有缺点的时候,有许多领导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我工作进步时给予我认可和鼓励。此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得到他人帮助的幸福。所谓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我将把这
一份恩情转化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将共产党的宗旨牢记心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生活方面
在生活上,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热心帮助同志;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有奉献精神,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因此,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一年来,我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也不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地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先进党员学习,克服不足,争取早日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篇五: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心得体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学完第十三专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后感悟颇多,只有坚持不懈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绿水青山也必将会带来更多“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文中提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更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鱼与熊掌”,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缘木求鱼;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两山”理念从传统文化中来,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向来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世代相传,指导农民随季节变化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体现的正是尊重自然。上古时期,洪水经常泛滥。大禹总结筑坝挡水的失败教训,顺应水向低处流的自
然趋势,疏通水道,最终把积水导入江河湖海,还人民安居乐业。“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正是要顺应自然。“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和《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体现的正是要保护自然。
“两山”理念从马克思主义中来,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还强调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会相应减少,要重视森林、矿藏等资源的枯竭;要“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评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提出要认识到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一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探索和创新。
“两山”理念从实践经验中来,是对长期实践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
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余村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黑山恶水”、不见“底色”的破败环境,到郁郁葱葱、满目绿意的秀美画卷;从依赖“靠山吃山”的“石头经济”,到“以
山养山”的生态产业„„余村用 15 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以践行“两山”理念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15 年来,“两山”理念随着总书记的足迹从余村走向全国:从云南洱海的“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到东北三省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青海三江源的“一江清水向东流”,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收录了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题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讲话。
这次大会规格高、信息量大。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认真学习后,感触颇深。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把握好一个“转”字。
以“转变”为先导,凝聚环保共识。2020 年,经过新冠疫情的大考,人们更加渴望宜人的气候、干净的空气、安全的水源、优质的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内蒙古坚持转变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集中用
力,着重从思想认识层面找原因、查根源,从工作推进层面找差距、补短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以“转型”为关键,整合治理力量。事虽难,做则必成。习近平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加快转型升级。内蒙古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硬约束,立足资源禀赋、挖掘生态财富、体现优势特色,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加快改变产业“四多四少”状况。曾经满目疮痍的大青山前坡,变成“绿树掩映、曲径通幽、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草原奖补、生态移民、沙地治理、水资源科学调配、部分休渔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让“草原之肾”呼伦湖迎来重生„„ 以“转化”为突破,筑牢服务平台。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 2035 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内蒙古创新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生态环境部门内部管理数据、环境物联网监测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其他委办厅局相关数据等;构建 3 大目录体系、9 大业务分类、264 个数据集的环境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强化数据治理能力,建立涵盖元数据管理、数据集成、数据质量稽核、全流程作业实时监控的数据治理平台体系,探索各类数据的统一管控和精细化管理。基于
汇聚的数据,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分层次、多角度推动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番美景,深入人心,但更来之不易。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遵循生态规律,回应绿水青山的民心之盼,根治环境污染的民生之患,让子孙后代“既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这篇文章被收录进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强调了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自然景观不仅美化眼球、陶冶身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培养怎样的三观。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干部们要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培养为民服务的人生观。不管是漫山遍野的鲜花,还是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背后都是人民群众的一张张笑脸,党员干部只有以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认识基础,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李冰太守为使成都平原的人民远离洪涝灾害,历经千难万险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如今,都江堰成为了世界闻名的风景名胜,这美好的景色反映出的是李冰太守为人民造福的初衷,他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在都江堰的滚滚江流中,把传奇刻画在巧夺天工的鱼嘴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个长期的任
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党员干部们需要深入基层,在与人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培养勤政为民的人生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干部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涵养淡泊名利的价值观。陶渊明的诗句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脱离了世俗的约束,他生活得更加自在。功名利禄、物质享受和个人待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换一种角度看待它就能豁然开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建设美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优秀的青年干部黄文秀,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与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黄文秀虽然牺牲了,但是她为家乡推进的智能亮化建设工程、修建的硬化通屯路,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她存在的价值。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艰苦朴素、真抓实干、甘于奉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干部们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养成依靠群众的世界观。苏轼游览了庐山的瑰丽山水后不禁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摆脱个人主观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就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与运行,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换角度思考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果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也客观上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的“一切言
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一定要养成正确的世界观,站稳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凝聚群众力量干大事。
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壮丽景观时,我们不妨也像诗人们一样想想这些景观背后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我们在大自然中涵养出来的三观运用在工作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第十三专题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等,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找准“四端”,勠力同心。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是做人的四种德行,更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保护环境的四个端点。
常怀“恻隐之心”,为垃圾找到回家的路,便是“仁之端”。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在新时代,人们更加渴望宜人的气候、干净的空气、安全的水源、优质的生态。这一切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党员干部更要起好带
头作用。要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带垃圾回家。
抑制“羞恶之心”,将陋习扼杀在摇篮中,便是“义之端”。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陋习,如:一些地方开发过度,一些文化遗址遭遇破坏,一些山林遭到毁灭等。在笔者看来,还得摒弃“无所不食”的陋习。善于吃并不违背常理,但吃也要讲究原则,不能仅顾自身利益而蔑视自然生灵。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改变饮食习惯,警惕“吃什么补什么”之类的“劝世醒语”,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深植于心。
多修“辞让之心”,让文明之风温暖大地,便是“礼之端”。“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礼让之道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也包含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之中。路太狭窄,让一让草地又何妨?树太挡道,绕一绕依旧能够通过。小动物过马路,踩一踩刹车也挺好。党员干部在环境保护的“必修课”中要深谙“礼之道”,懂得谦虚礼让,宽厚待物,明礼守法,要知进退、懂谦让、识大体、晓分寸、明是非。将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发扬,让优秀民族文化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亘古长存,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春风吹遍千秋大地。
思辨“是非之心”,需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便是“智之端”。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所有力量。每一个公民,既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享有者,也是保护者,唯有“共治”
才能“共享”。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渠道,介绍环保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环境政策法规。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真正形成全民环保的社会氛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深入人心,更来之不易。我们要保持强大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环境保护的成果造福人民。
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领悟专题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密码”,努力同人民群众一同共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感悟之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工业化进程让人类文明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恢复的生态环境重创,随之而来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更是给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芳草依依、繁花似锦„„相比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任何一个人都会更喜欢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必须要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持续发力保护生态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首先从自我做起,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讲员”和“实干家”,带动形成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氛围;普通群众在看到有破坏环境行为
之时,要像保护自己“家人”一样站出来进行坚决制止或举报。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人人树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人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
感悟之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有言:“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凡事要“取之有度”才能“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道理,对今日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走绿色发展这条路才行得通,必须坚决制止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发行为,大力提倡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用可循环利用的商品逐渐取代一次性用品,从而节约更多自然资源消耗。同...
篇六: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体会: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最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纨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时代,树立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西方现代化起步较早,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西方的现代化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对自然的丌断彾服造成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恶化;物质主义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精神的空虚、道德的沦丧;国家间的以邻为壑、资源的争夺和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造成了世界性的国际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活动等。世界资本主义此起彼伏的经济社会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启示我们,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绝丌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只能走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彾服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环境问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总乢记早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开始思考我国现代化道路,提出“我们既要 GDP,又要绿色 GDP”“经济的发展丌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丌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观点,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彽和追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总乢记指出:“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丌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为此他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不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不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发展的价值手段,也是发展的价值目的。只有人不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才能为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自然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有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丌能有效约束资本逡辑对自然的破坏,将永远到达丌了“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失去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增效就会受到根本性制约。所以,要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必须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观念、制度、技术、行为等方面形成合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人不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不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坚定丌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普遍共识。正确认识人不自然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保护生态的过程作为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都不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丌到位密切相关。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引导、觃制功能,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需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不、激劫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确保严格执行、有效落实。尤其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觃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建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大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这是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措施。马克思曾经这样阐述物质变换思想,即“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产业,为发展生态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帮助非生态科技产业完成转型升级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真正有机统一。总之,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通过环保科技创新,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同向同行。
倡导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不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天然公共性,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企业、城乡社区等生态环境责仸主体共同参不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加强全民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强化民众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篇七: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迈向新的赶考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急先锋,以“三色笔”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
绿色“打底”映初心,绘一幅“绿水青山入画来”的“生态图”。“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得出的历史规律,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国上下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污染防止攻坚战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持续发力,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国家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和修复,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六十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几代建设者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境界,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种奇迹背后,就是对绿色初心的执着坚守。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发展初心,坚决摈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路,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让生态“绿苗”破土而出。
红色“勾边”守底线,绘一幅“湖光秋色两相和”的“生态图”。“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当地通过刮骨疗毒,放弃了乱开滥采的老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告别了“光灰年代”,走出了一条“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路。事实证明,人与自然是相谐相生的命
运共同体。作为地方党员干部,就是要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铲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杂草”,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权衡好发展与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守住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趋利避害,求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大“公约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蓝色“点缀”逐梦去,绘一幅“星辰大海壮辽阔”的“生态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的是量与质的“双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放眼长远、逐梦未来、创新求变、不断突围,勇于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通过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走出发展“怪圈”,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以山清水秀天蓝的“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色添彩。
读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练好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内家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还能让青山绿水更加美丽,永葆祖国河山的“好风光”。
坚守“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绿色理念,牵好低碳发展“牛鼻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实现绿色转型,势必会遇到很多阻力,这时就迫切需要一个绿色转型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思路。正如总书记所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如果没有绷紧“绿色理念”这根弦,盲目地迎合组织各项部署安排,甚至对一些西方国家打的“环境牌”讳莫如深,就会陷入他人的节奏,被牵着鼻子走。广大党员
干部要主动认识到绿色转型的重要性,化“要我做”为“我要做”,牢牢抓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严格落实组织的基本思路,结合地方实际,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牛鼻子,推动劳动、能源、技术等生产要素趋向绿色生态平衡,谱写一张可行的绿色发展“施工图”。
确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行动方向,打好环境防治“攻坚战”。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绿色发展理念光“入脑”,不“见行”,那么再好的理念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生态环境期望值,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雾霾、污水、荒漠化、白色污染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具体问题,要及时做好对接工作。同时坚持工作效益和战略定力,小毛病“马上就干”迅速落实,大问题则从长计议稳步前行。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根据不同情况设定不同“时间表”从而“对症下药”,并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方是广大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体现。
构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价值体系,提升生态经济“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十根手指弹钢琴”,把握这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没有立场的“骑墙派”,更不是无所作
为的“和稀泥”,而是有所主张地“两条腿走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组织领导下推动构建政府、企业、群众等多个主体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水、地、林等生态资源定价,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下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一方面为传统生产方式画下环境的红线,另一方面挖掘出新型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双管齐下走上“经济与生态齐飞”的美好发展道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修炼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内家功”,永葆山水“风光”,让万里河山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珍贵财富。
篇八: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 体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
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 2014 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 1000 万吨铁、1000 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 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 1-9 月,全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
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为还“母亲湖”一份健康,近几年,大理壮士断腕,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2017 年 4 月,洱海迎来史上最严整治,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配合整改。2018 年6 月,4400 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动真格也见了真效果。随着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洱海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2017 年洱海水质实现 6 个月Ⅱ类,2018、2019 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实现 7 个月Ⅱ类,今年 1 至 5 月洱海水质为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2019 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 530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941亿多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应该说,水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向水污染宣战,应成为个人、社会、政府的共识。一方面,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建项目,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守护净土
精准治污下功夫
富饶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地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
在治理上就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修复,避免盲目“一刀切”。
保障耕地安全,才能“吃得放心”。目前,我国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未来,还要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才能“住得安心”。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不一定急于修复、急于使用,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坚决不用,特别是不能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保障,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很难引起关注,还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科普与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汇聚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