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文件心得体会6篇1号文件心得体会 1学习2021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号文件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1号文件心得体会
学习 2021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十八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既是今年的‘任务书’,也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是管 5 年的‘施工图’。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八个“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 2010 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
2 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党的“三农”政策得到亿万农民衷心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必须深刻认识到,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
3 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要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设立衔接过渡期,确保过渡期内各项政策平稳过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下降。打好种业翻身仗,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
4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汇聚更强大的力量,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就一定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篇二:1号文件心得体会
《2019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21 世纪以来第 16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19 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 8 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文件强调,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改变“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
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切实把“优先”体现出来,动真格、见真章。
学习《2019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这是自 2004 年起连续第 16 个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切实把“优先”体现出来,改变“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四个优先”抓住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地的“牛鼻子”,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地提供了重要路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干部是关键,要素配置是动力,资金投入是可靠的物质支撑,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既是补短板,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容。“四个优先”对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地具有“定盘星”作用。
文件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而展开的,体现了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持续性,也彰显了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决心,给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吃了一颗“定心丸”。
篇三:1号文件心得体会
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参考汇编精选 20XX 年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汇 编 共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的主要内容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
今年“一号文件”五方面被分为 32 个小点,首当其冲仍是粮食安全。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污染治理也获得重点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一号文件也有大篇幅涉及。而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更是近年来首次被写入一号文件。
农业现代化是此次一号文件的首要议题。在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作为发展重心的农业企业有望受到更多政府支持和资金青睐。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土地改革提供了最核心的制度方面的支持。此前,农业部在年终工作会议上部署 20XX 年工作时首先提出的就是土地制度改革。会议提出,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智
谋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XX 年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的央 1 号文件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解决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课题,应对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挑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贯彻落实央 1 号文件精神,解决和应对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课题与挑战,必须守住农业安全底线。
农业产业安全面临新挑战 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业效益。但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粮棉油糖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对提高农业效益、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挑战。
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等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成本快速上升。2006—20XX 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甘蔗价格年均涨幅均低于同期成本涨幅,到 20XX 年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价格。20XX 年前 5
个月,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国内外价差分别为每吨318 元、451 元、924 元、1484 元、7078 元、2766 元。
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近年来,主要农产品进口税后价低于国内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这导致边收储边进口,政策成本过高。2013—20XX 年度我国临时收储玉米 6919万吨,临储棉花 629 万吨,每吨棉花库存 1 年的利息和维护成本在 2000元左右。临储菜籽油高达 600 万吨,若按当前市场价 格销售,价差损失超过 150 亿元。食糖临储库存累计 500 万吨左右,隐亏估计超过 200 亿元。
进口对国内农业产业影响加深。受价差驱动,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激增。“大豆之殇”是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典型表现。我国大豆种植户均面积小,难有规模效益,生产成本比美国高 30%以上。由于大豆市场高度开放,国内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食糖进口价格过低,导致国内价格持续下跌,造成糖企全面亏损、蔗农收入下降。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是造成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根本原因。
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威胁。虽然当前我国粮食进口量并不大,但由于进口受国内外价差驱动,国内粮食产业发展受到威胁。20XX年,越南籼米价格低廉,国内企业进口动力强劲,造成南方籼稻库存积压、销售困难。玉米国内供给和库存充裕,但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的净进
口。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库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卖粮难”局面。
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 央 1 号文件把“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第一条,凸显了确保粮食安全、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产能达 6 亿多吨且库存充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开放度提高,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
增产潜力减弱,保持产能难度加大。2003—20XX 年的粮食十一连增实际是波动型的 微增。11 年间,不同年份增产幅度差异较大,最高增幅是 20XX 年的9%,最低是 20XX 年的 0.4%,且近 4 年有逐年减小趋势,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发展纲要要求到 2020 年粮食产能达 5.5亿吨以上,尽管 20XX 年粮食产量已超过该目标,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和资源环境制约,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持现有粮食产能难度加大。
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粮食价格提升空间减小。据测算,从 1995 年到20XX 年,我国 3 种谷物和大豆每亩产出量分别增长 29.1%和 32.8%,但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每亩总成本分别增长 110.2%和 91.8%,收益率都明显下降。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
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力量,包括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劳动力等,这些投入占总成本的 80%以上,而且近几年仍在上升。粮食价格缺乏高关税保护,难以相应上涨,这就使粮食生产缺乏必要的利益激励。
进口快速增长,粮食安全战略受到挑战。自 20XX 年我国谷物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以来,进口量一路激增。尽管目前我国三大谷物进口量保持在关税配额之内,但按目前生产成本和价格增长趋势推算,今后 5—7 年三大谷物以配额外关税税率进口将成为现实。我国对于征收配额外关税后的进口是完全放开的,这将给“以我为主”和“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来挑战。
种粮比较效益低,流转土地“非粮化”较为普遍。20XX 年,种植苹果、蔬菜、花生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 4612 元、2558 元、723 元,而种植 3 种主粮的平均收益只有 251 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手流转土地后“非粮化”现象较为突出。截至 20XX 年底,全国流转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为 1.56 亿亩,占总流转面积的 56%。截至 20XX 年底,有些种粮大省土地流转后“非粮”比例增加了 20%—30%。
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挑战
调查显示,目前城市居民感到最不放心、最不安全的社会问题是食品药品安全。因此,央 1 号文件专门部署“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多。一是农业生产环境影响。据专家估算,我国粮食生产每年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00亿元,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二是农业生产技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非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现象屡见不鲜。三是经营方式及市场影响。我国有 2.5 亿农户和约 50 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经营的模式很难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利益驱动下农产品质量控制往往被忽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条,种、养、收以及初加工等环节是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相对于食品安 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难以控制。一方面,化肥、饲料、农药、兽药等各类投入品使用的技术千差万别,生产经营者众多,农产品种类繁多,难以全面监管。另一方面,农产品微生物、重金属、兽药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指标,以目前的检测技术,再考虑成本等因素,难以全面检测。
确保我国农业安全的对策
农业安全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必须按照央 1 号文件提出的“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从战略高度积极应对。
完善农业产业安全战略。在涉农国际贸易谈判坚持粮棉油糖关税税率不减让、关税配额不扩大、农业“黄箱”支持空间不削减。加强产业损害预警,积极利用“两反一保”措施,使贸易救济常态化。研究建立农业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加强对国内产业的贸易补偿,对因进口农产品竞争而受到损害的农业产业和农民提供补偿性援助。
实施差别化的粮食安全战略。根据“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区分口粮、工业用粮和饲料粮的不同需求特点,明确国内必须保有 的基本面积和基本产量,确定农业支持优先重点。合理确定粮食进口预警阈值,运用有效手段把握进口时机和节奏,确保进口规模适度适当。
强化农业支持战略。一是完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探索“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财政支农政策,使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得到更多补贴。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二是明确金融部门支农责任。明确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和服务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加大国家对涉农贷款的补贴支持力度。三是明确大型涉农企业粮食安全方面的保障责任。对经营大宗农产品且达
到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实行强制性信息报告制度和库存储备制度,规定规模以上粮油经销企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粮食安全储备库存,明确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法定保障责任。
推进农业“走出去”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完善农业“走出去”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和监管。一是抓住重点环节,突出重点领域,主攻周边国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二是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进口渠道,充分利用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把 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和节奏,稳定进口来源。三是把农业“走出去”与市场多元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走出去”对象国的生产能力,为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进口渠道夯实基础。四是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市场交易,争取掌握粮食价格国际话语权。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战略。一是加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明确农业部门在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监督、认证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农业部门对违法违规农产品的处罚管理。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出口产品及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业管理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素质。三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
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的应用,实行优质农产品标签制。
篇四:1号文件心得体会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命脉,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8%。为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就是,力争通过 5 年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具体任务是到 2020 年基本建成 4 大体系一是防洪 抗旱减灾体系,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亍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这些目标任务近期与长远统筹,硬件与软件兼顾,定性与定量结合,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要求,既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2019 年是水利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们年轻人的一个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把所学更好的用亍工程建设当中,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篇五:1号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 1 号文件心得体会尧都区农委主任
闫垣生
2012 年,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 重要农产品生产再次全线飘红; 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实现九年较快增长。
今年的 1 号文件于 2013 年 1 月 31 日 正式发布。
文件的题目 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的若干意见》, 这是新世纪以来中 共中央指导“三农” 工作的连续第 10 个中央 1 号文件。
今年的中央 1 号文件主要是落实 8 个字:
“保供”、 “增收”、“改革”、“创新”。
“保供”, 就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增收”, 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 就是改善各种农村制度; “创新” 就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我通过学习中央 1 号文件获得了 10 点体会, 具体说:
就是“1、 2、 3、 4、 5、 6、 7、 8、 9、 10” 的主要内容。
“1”, “一个不变”。
“一个不变”, 就是现有土地承包关系 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怎样才能稳定不变呢? 1、 让农民全拿到土地证。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要 “守住一条底线”,即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让农民像市民一样拿到属于自 己的土地证。
有了 土地证, 农民就能拿去做抵押, 就能贷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 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要求首先明 晰土地产权, 激活城乡 统筹发展的动力 源泉, 为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创 造基础保障。
2、 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 优化结构、 主攻单产的总要求, 确保丰产丰收。
如, 去年我区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 地膜覆盖、 保护性耕作、 一喷三防、 良种选育、 统防统治等技术, 使全区粮食总产达到 27. 88 万吨, 比 2011 年增加 10. 26%。
3、 合理流转土地。
当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很多土地经过流转变成了 家庭农场, 变成了 花木基地,变成了 设施蔬菜, 变成了 大型养殖场、 加工场、 农贸市场。这些转变不但增加了 农民的收入, 还促进了 农村快速发展。但由于很多地方政府或开发商的急功近利, 发生了 很多不和谐的事件。
比如有的村就发生了 因拆迁而打死人的恶性案件, 在群众中造成了 严重的不良影响; 有的挂羊头卖狗肉,假借设施农业的名 义流转回土地, 不搞设施农业, 而变成了工业、 商贸业等等。
为了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中央 1 号文件在土地流转方面强调: 坚持依法自 愿有偿原则 , 引 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 专业大户 、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 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 不改变土地用 途、 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4、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 向专业大户 、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等新型
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良种补贴政策, 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逐步扩大种粮大户 补贴试点范围; 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
“2”, “两个关键”。“两个关键”, 一是要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既要注重引 导一般农户 提高集约化、 专业化水平;又要注重扶持联户 经营、 专业大户 、 家庭农场, 农业合作社等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二是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村委会搞好产前、 产中、 产后服务,搞好水、 电、 路等设施配套; 另 一方面,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不断提高农户 的组织化、 社会化程度, 通过“公司 +农户 +基地” 的形式, 搞好科技服务。
如, 大阳镇上阳村的苹果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 统一购苗、 统一培训、 统一销售、 统一储存、 统一加工等“五统一” 服务。
“3”,“三种方式”。“三种方式”, 一是将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以前, 收了 小 麦种棒子, 年年都 是老样子。
现在搞农业调产, 发展现代农业。
如, 尧王台 园区以前就是种粮食, 每亩年收入仅800元。
现在建成了 花卉苗木基地, 每亩年收入达2万元。即使种小麦、 种玉米, 也是科学种田 。
如, 贺家庄乡 的旱地小 麦, 推广了 地膜覆盖、 保护性耕作、 一喷三防、 良种
选育、 统防统治等技术, 使小麦亩产从原来的三百来斤到现在的八百多 斤。
二是将农民生活方式从原 始单调向 丰富多 彩, 高层次、 个性化转变。
过去大家都 是住的瓦 房、 窑洞, 现在不是住小 二层就是住楼房。
如, 尧庙镇离城近的村子建的都 是高层, 大阳 镇不少 村子都 是统一的小二层。不但水、 电、 暖、 通信、 网 络都统一配置, 而且还形成了社区管 理。
以前大家是劈柴烧炭、 掏茅出 圈, 现在是按个按钮, 就都 解决了 。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里不再是农忙时种地, 农闲 时晒太阳 了 , 现在很多 村都自 发的组建了 锣鼓队、 秧歌队、 老年人戏剧 团 等等娱乐组织, 而且去年的新“五个全覆盖” 中 的农村文化场所建设也为 大家提供了 很好的娱乐平台 。
尧庙镇郭村的一位老农民 说:“真没想到 啊, 咱这辈子还能住上欧式小 洋楼, 拿养老金。
不愁吃穿, 病 了 有医保, 出 门 就进公园 , 这忙活了 大半辈子,总算是享上清福啦!
我们 天天就锻炼锻炼身 体, 然后 呢,就上活动中 心图个乐呵”。
三是将农村管 理方式从人民 公社时期 的上工、 下工、 挣工分, 到 改革开放伊始的收粮收款、 订报订刊、 刮宫 流产, 转变成了 现在的集体搭台 、 农民唱 戏; 集体组织, 农民自 愿; 集体服务, 农民得益的新型农村管理方式。
“4”, “四化同步”。
“四化同步”, 就是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工业化就是要通过
各种形式, 大力兴办乡 村企业。
积极引 导乡 镇企业按照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 采用 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 技术改造农村传统工业, 推进信息、 生物、 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大力发展纺织服装、 鞋业和其他轻工业及建材、林业、 冶金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生物制药、 生物化肥、 生物农药、 生物饲料、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信息化就是采用通讯技术、 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 了 解科技信息、 致富信息、 招工信息、 服务信息等等。
如, 农民外出打工就需要了 解哪里有需要、 哪里工钱高。
同时, 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也能提供一次致富的机会。
城镇化就是实现城乡 一体化, 促进城乡 统筹发展。
马克思曾说, 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 村城镇化的历史。
小村要向大村合并, 山区要向平川发展, 平川丘陵区要扩大城镇化范围,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 一体化发展要求。
形象的说, 中国的城镇化要达到欧美水平, 意味着 13 亿人口 中至少有 9 亿人要进城。
如, 我们去年 7 月 份到河南平顶山参观。
他们在“合村并建, 整村改造” 方面创造了 很好的经验。
如, 舞钢市按照统筹城乡 发展的要求, 采取“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农民向城镇集中、 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旅游度假区建设、 行政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工作”的“两集中四推进”举措, 走出了 一条新型农村社区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叶县采取“规划联动、 政府推动、 产业
拉动、 示范带动、 督查促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郏县围绕“生态、 文化、 特色、 宜居”八字方针, 突出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提高土地经营规模, 提高农业化、 机械化水平, 要通过现代农业机械、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经营方式, 提高土地产出 率、 农民收入率、 资源利用率。
同时, 国家将会在农业机械、 农业种植、良种培育等农业现代化方面狠下功夫, 不断加大资金、 科研投入, 把我国农业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能出 去搞一些二、 三产业增加收入。
“5”,“五业并举”。“五业并举”, 指的是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种植业、 畜牧业、 农产品加工业、 劳务输出业、 农村文化旅游业多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民增收不再是单纯的种小麦、 种玉米、 圈头猪、 养头牛, 而是发展成了 很多了方式。
就我们尧都区来说, 就有多种农业发展方式, 比如:从总体布局来看, 东部乡 镇要以核桃、 苹果、 鲜桃等产业为重点, 通过建基地、 育龙头、 创品牌, 努力由纯农型乡 镇向都市型乡 镇转型发展; 西部乡 镇要以核桃、 葡萄等产业为重点, 通过规模栽植, 连片发展, 努力由资源型乡 镇向生态型乡 镇跨越升级。
从各乡 镇来看, 吴村镇的小麦培育基地, 大阳镇的苹果种植、 尧陵一线农村文化游, 贺家庄乡 的鲜桃,尧庙镇的设施蔬菜基地、 奶牛养殖场、 帝尧文化游, 土门镇的葡萄等等, 就因地而异, 各不相同。
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
传统农业, 要积极发挥本村的各种特色优势, 搞适合本村的产业, 努力形成“一村一品”, 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坚实的保障。
“6”, “六项政策”。“六项政策”, 包括①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按照增加总量、 优化存量、 用好增量、 加强监管的要求, 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 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 耕地保护补偿、 生态补偿办法, 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 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
②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新增补贴要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 向专业大户 、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③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良种补贴政策。
要不断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 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逐步扩大种粮大户 补贴试点范围。
④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 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启 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 补助试点。
⑤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 支持发展肉牛肉羊, 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增加产粮( 油)
大县奖励资金, 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研究制定粮食作物制种大县奖励政策。
⑥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 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7”, “七个共享”。“七个共享”, 指的是加强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 实现水、 路、 电、 天然气、 网络、 学校、 医院等公益设施共享。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 目 前全区已完成 175 个重点村的新农建设工作, 2013 年还将再发展44 个村。
同时, 我们将已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村, 按照“道路连线、 产业连片、 资源共享、 公益事业共发展” 的思路, 整体进行连片建设。
去年, 我们就开始着手建设大阳、 乔李、尧庙 3 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区, 并按照 3 个连片区各自 的发展特色进行了 连片区规划和主导产业规划。
其中:
大阳连片区的主导产业是苹果, 再依托涝、 洰河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乔李连片区是依托新建机场发展各种新兴产业; 尧庙连片区形成了 百里汾河尧都生态产业园区、 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及汽车商贸园区三个主要园区。
连片区内村村相通, 水、 路、 电、天然气、 网络、 学校、 医院等公益设施全部共享, 不但方面了 群众的日 常生活, 也节约了 不少社会资源。
“8”, “八项改革”。“八项改革”, 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就是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 资产、 资源管理制度,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 权、 集体收益分配权。
②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就是国家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 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落实农户 贷款税收优惠、 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
③征地制度改革。
就是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 长远生计有保障。
④生产方式改革。
就是
从粗放型生产转变为集约化生产。
⑤生活方式改革。
就是从单调的生活方式向丰富多彩的生产方式发展。
⑥管理方式改革。
就是实现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 治机制。
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就是要减小贫富差距, 努力形成共同富裕。
⑧科技创新制度改革。
就是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 发挥科技引 领带动作用。
“9”, “九个措施”。
九个措施”, ①政府支持。
就是政府将在一些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农业生产方面提供资金、 物资等。
如, 今年尧都区政府还将投资 1. 5 个亿新增 10 万亩核桃。
②政策扶持。
就是为了 保障“三农” 事业全面发展,国家将制定一系 列强农惠农政策。
如, 尧都区发展设施蔬菜,凡规模 1000 亩以上的, 每亩补助 3500 元; 核桃基地规模 3000亩以上的, 每亩补助 1100 元。
③干部下乡 。
从 2010 年尧都区就开展了 干部下乡 工作。
区四大班子领导、 591 名 科级实职干部走出 机关, 深入 255 个包扶村, 639 个贫困户 开展包扶工作。
仅 2012 年, 各工作队就招商引 资 2. 9 亿元, 投资、投物 837 万元。
④以城带乡 。
就是充分利用 城市各种优势资源, 带动周边乡 村共同发展。
⑤外出打工。
就是农民放弃农业或利用农闲时间, 到外地企业、 工厂进行工作, 这是目 前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如, 金殿镇贾册村统一组织村民外出打工; 金殿镇坛底村组织村民开展家政服务培训。⑥返乡 创业。
就是企业家或农民工将自 己挣到的钱在家乡 创
办各种产业, 进而帮助乡 亲共同致富。
⑦合作组织。
就是农民在自 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
篇六:1号文件心得体会
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 是关系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的基本问题, 也是出台治水兴水政策的重要依据。
水利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能不能摆上应有的位置, 关键看对水利认识的高度、 重视的程度、 投入的力度。
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
对水利的地位作用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
早在 1934 年, 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 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进入新世纪, 中央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些重要论断, 反映了我们党对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阐明了做好水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对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 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 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 水利内涵不断丰富、 功能逐步拓展、 领域更加广泛, 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 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 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首先, 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
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
经济越发展, 财富越丰裕, 社会越进步, 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趋势, 防汛抗洪压力越来越大, 任务越来越艰巨, 务必夯实打牢防洪保安的大堤。
其次,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
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
源。
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 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 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
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 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 不把节水的文章做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 重要依托。讲发展、 搞建设, 务必水利先行, 量水而动。
第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水利兴, 五谷丰。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根本是兴修水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解决× 亿人的吃饭问题, 决不能单靠风调雨顺, 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 提高抵御自然风险、 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 水利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 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 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 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 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
保护和改善生态, 治水改水是基础和关键。
第五, 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
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 喝上干净水, 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 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 最紧密的民生工程, 是为百姓办实事、 办好事的当务之急。
许多地方随着水源变化、 水质污染, 不仅农村存在大量饮水不安全人口, 而且城市居民的饮水保障也出现了问题。
饮水安全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保障百姓吃水用水的压力越来越大, 提高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十分紧迫。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 立足国情水情变化,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基础性、 战略性。
这些重要论断
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 是对我国长期治水兴水经验的提炼总结, 是我们党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对统一全党思想、 形成全民共识、 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新形势下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 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 注重科学治水、 依法治水, 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不断深化水利改革, 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这为我们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明确了 努力方向、 战略重点和基本思路,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
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有目标、 有重点、有计划、 有步骤地推进。
中央一号文件
[1] [2] 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就是, 力争通过 5 年到 10 年努力, 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具体任务是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大体系:
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四是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这些目标任务近期与长远统筹, 硬件与软件兼顾, 定性与定量结合, 体现了战略性、 前瞻性和指 导性的要求, 既鼓舞人心、 令人振奋, 又符合实际、 切实可行。
总结治水兴水伟大实践, 把握新形势下水利建设规律, 中央一号文
件提出了“×个坚持” 的基本原则, 即坚持民生优先, 坚持统筹兼顾, 坚持人水和谐, 坚持政府主导, 坚持改革创新。
这些原则是多年水利工作实践的结晶, 是全党全社会治水兴水的思想基础, 必须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实践中把握好、 坚持好。
2011 年是“十二五” 开局之年。“十二五” 时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水利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的重要机遇期。
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乘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 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完整理解中央精神, 准确把握中央要求, 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 务必把中央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新措施、 新办法, 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1号文件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