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6篇

时间:2022-09-12 10:25: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6篇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 33篇学习0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感悟 0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及12021年工作计划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6篇

篇一: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

3 篇学习 0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感悟

 0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及 1 2021 年工作计划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既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又为 2021 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即将过去的 2020 年是经历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即将到来的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正因如此,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回望过去,读懂来之不易的“正增长”。回望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经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蹄疾步稳、勇毅笃行。纵观 2020 年中国经济的时间轴,“重启—复苏—向

 好”无疑是今年的关键词,中国经济由负到正、走出阴霾、重拾活力,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 6.8%到二季度、三季度正增长的 3.2%和 4.9%,这条先抑后扬的“微笑曲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我国作为 2020 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转正”奇迹的背后,有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有政府积极实施的一系列“及时雨”般的助企纾困政策,有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助力,还有坚持对外开放内外融通使然。

 把握当下,珍惜稳扎稳打的“好底子”。无论是在劳动力、消费、产业、金融、创新、物流等领域,还是在商品服务、市场等各方面,都能够看出中国经济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若想把发展优势和潜力保持下去,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把我国经济发展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出来、继承下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把减负、稳就业、保市场主体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精准协同方面下功夫。同时,我们要不断加强“政策工具箱”储备,在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上善用改革的办法,让好政策、好机制直达基层、普惠群众。

 着眼未来,激发破浪前行的“大潜能”。虽然我国经济

 运行已经逐步走上正轨、恢复常态,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形势依然严峻,坚决不能松劲懈怠。着眼未来,要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未雨绸缪,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条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力度。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扩大内需战略基本点,注重需求侧改革,深入挖掘、持续激发并提升内需潜力。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既修炼内功,又对外开放、内外融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开启新征程,展示新作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新的成就令人鼓舞。数据虽然枯燥无味,但最具有说服力。全国 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10 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3 个月左右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在全球率先按下“重启键”,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奋斗者号”成功实现 10909 米坐底纪录,“嫦娥五号”九天揽月采得月壤回,中尼共同宣布珠峰新高度8848.86 米……这一系列亮丽的、精彩的数据,让人民满意,令世界瞩目,足以载入历史史册。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新的形势逼人警醒。“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时空的放大镜,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一批“卡脖子”问题急需解决。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狂风巨浪不能掀翻大海,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增强忧患意识,把握规律性认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风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布置得更周密一些。只有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我自岿然不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的征程催人奋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的使命呼唤新的作为。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改革为第一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时度效,抓住关键点,打通堵点,增强内生动力。要坚持民生为第一工程,以百姓心为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历经风雨的中国经济愈加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稳中有进、后劲十足。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持“稳”字当头、“干”字为先,擂起奋进鼓,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100 周年。

 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开启新征程,展示新作为。

 “千淘万漉 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新的成就令人鼓舞。数据虽然枯燥无味,但最具有说服力。全国 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10 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3 个月左右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在全球率先按下“重启键”,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奋斗者号”成功实现 10909 米坐底纪录,“嫦娥五号”九天揽月采得月壤回,中尼共同宣布珠峰新高度8848.86 米……这一系列亮丽的、精彩的数据,让人民满意,令世界瞩目,足以载入历史史册。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新的形势逼人警醒。“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时空的放大镜,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一批“卡脖子”问题急需解决。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狂风巨浪不能掀翻大海,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增强忧患意识,把握规律性认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风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布置得更周密一些。只有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我自岿然不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催人奋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的使命呼唤新的作为。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改革为第一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时度效,抓住关键点,打通堵点,增强内生动力。要坚持民生为第一工程,以百姓心为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历经风雨的中国经济愈加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稳中有进、后劲十足。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持“稳”字当头、“干”字为先,擂起奋进鼓,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100 周年。

  基层党员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感悟

 “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明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再次提到了“揭榜挂帅”。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英雄不问出处”的用才胸襟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必将营造出能者敢“揭榜、善者勇“挂帅”的良好氛围,凝聚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力量。

  人才旺则科 技兴,科技兴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在科技创新创造、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多次对健全完善“揭榜挂帅”制度提出要求,并把“揭榜挂帅”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展现了我国在规划未来五年、展望未来十五年发展格局时,对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重视程度。应当看到的是,“揭榜挂帅”的项目往往聚焦的是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重大应急攻关项目,这些项目等不得,也等不起。因此,必须坚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倾向,简化用人流程,在对“揭榜者”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关键点攻坚水平深入研判甄别的前提下,大胆启用、全力

 支持,真正把重大项目交到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军人才手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功夫。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要只争朝夕,但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必须强化导向、科学考评,形成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的综合效应,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从而保证领军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力戒“一把尺子量到底”,分领域分行业探索差异化的考评指标,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结合不同创新活动特点,按照“凭能力、凭实绩、凭贡献”原则,制定契合项目规律和特点的评鉴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发展与创新创造同频共振、同轴共转。注重把考评的“指挥棒”交到用人主体手中,鼓励其自主开展人才评价活动,改变人才评价模式,确保一批优秀的、关键的一线岗位科技人才各展所长、脱颖而出。同时,坚持有权必有责,有为才有位,对那些身居“帅位”、手握“帅印”,却胸无“帅谋”的及时予以替换,决不让拍脑袋“揭榜”者占着位置不干事。

  领军人才还得有领军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

 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实践一再证明,作为掌握着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如果没有精神和情怀的支撑,技术和学问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必须加强对领军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动发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继承老一辈科技人才胸怀祖国、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广泛宣传领军人才专心致志、扎实进取的生动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不断鼓励领军人才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获得感,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

2021 年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与发言稿共三篇稿合编

 心得体会

 成绩鼓舞人心,压力难言放松。12 月 8 日~10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カ”一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稳定宏观大盘尤为重要。

 实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较好就业的优化组合,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多确定性,是中国经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的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9.8%的同比增速,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 5.7%、2.4%、3.0%的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 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 8.0%。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不断做强经济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稳求进、以进固稳。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七方面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非经济政策的出台也要评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避免产生收缩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防止顾此失彼,防止把长期目标短期化、把系统目标碎片化,防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搞简单化、一刀切。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考虑到基数原因,明年上半年的压力可能更加明显。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究谍划,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面对风险挑战,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面 学习贯彻 1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讨发言 稿0 1300 字文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这是顺应当前和下一阶段经济形势做出的非常及时和果断的部署。

 明年的经济形势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22 年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期,经济驱动力量将转换到消费、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但是新动能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取代旧动能。面对此种形势,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冲经济社会风险责无旁贷,发挥三重功效:一是发挥逆周期的总量调节效果稳定总需求,二是推动结构性改革稳定市场预期,三是从长期看优化供给结构。

 明年积极财政政策侧重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和可持续,收入端将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支出端的强度和进度都要优于今年。具体体

 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主基调为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和可持续。“提升效能”反映财政紧平衡态势仍存,要求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从“量”转向“质“精准”则是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结构性调节功能,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和大局稳定。明年财政政策重点工作可能包括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落实“双碳”目标、促进共同富裕、促进科技创新、“六稳”“六保”、化解风险等。“可持续”反映了我国政策不仅考虑当前,而且考虑未来,不透支未来财政空间,有历史的责任感。

 二是明年将更加精准地推出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明年市场主体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有必要出台新的减税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カ;同时,要体现出结构性和精准有效性,尤其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当然,减税要兼顾长远的财政可持续性和税制合理性,以达到激发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发展和色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三是明年的支出强度是相对较硬性目标,调动地方积极性让支出节奏前移,适度超前基建形成有效投资。从“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到今年会议要求的“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最大的变化就是“保持”到“保证”,去掉“适度”,说明支出强度是硬目标,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主要是基

 于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压力较大,政策要提前出手。超前基建的主要意图在于稳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稳增长、补短板、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超前基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不能投向过剩领域,而应该向新基建以及智慧城市、地下管等领域,以提高应对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和大城市管理能力。

 四是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当前财政难题仍是收支矛盾突出,基层政府的“三保”困难。直达机制就是推动财力下沉的最直接体现,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也是题中之意。

 五是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财政对冲经济和社会风险的代价是财政自身风险会扩大。因此,即使在经济下行加大、房地产和金融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仍要坚守财政纪律。为了稳定宏观大局,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将是相当长时期的常态,也体现出党政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 2021 年 贯彻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座谈心得体会 与 发言 稿

 发言 稿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12 月 8 日至 10 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深入阐释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明年经济工作总的要求突出一个“稳”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需要我们在实践层面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无论是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还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无论是提升产业链韧性,还是有力有效保障民生,背后都有着行稳致远的战略耐力、稳扎稳打的工作方法。

 “稳”是经验,更是启示:要始终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未来我们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一方面,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纤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

 降价。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一方面,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由此,抓准大方向,把控好细节。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部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以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间题,以实际行动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的发展答卷、民生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篇三: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

贯彻 1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体会心得

 高瞻远瞩、谋篇布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好顶层设计。

  这次会议梳理总结出一张“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可谓“一枝独秀”。

  斐然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会议对当前形势和风险作出明确的判断,并提出“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在迷局中拨开云雾,依靠的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变局中创造机遇,更离不开科技自立自强,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这次会议安排部署了一份开局任务明确的行动方案。2021 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会议针对做好 2021年的经济工作,列出了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排在前两项的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透露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的“硬核力”。

 关键处落子,方能满盘皆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部署,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次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在会议规划的 2021 年八项重点任务中,涉及民生的内容占有相当篇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

  这份“民生清单”件件都与你我相关。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务实清晰干货多多,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道出

 了人民心中的意愿,拨动了无数百姓的心弦。让更多人能够分享发展红利,为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不仅体现着一种价值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智慧。

  这份“民生清单”诠释我们党的不变初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永葆为民情怀,把民生“小事”当作最重要的大事来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民生清单”,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推动民生改善再上层楼、更进一步。面对种种风险挑战,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民造福是共产党执政的奋斗坐标。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初心砥砺前行,对照“民生清单”,把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做到实处、细处,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勇当开路先锋、破除制度瓶颈、加强协同联动,上海的方向坚定、路径清晰——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不断提供高水平科

 技供给;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在科创中心建设上实现大的跨越。

篇四: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思想深邃、立意高远,举旗定向、催人奋进,对于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门红”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同志的工作部署,明确具体,指导性、操作性强。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向前,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我们要倍加珍惜弥足珍贵、极不平凡的成绩,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决把“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经济

 2 工作的全过程。

 明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落实好省委安排。要准确把握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切实搞好重大风险管控,紧抓发展机遇,做实做细各项工作。

 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下气力提高群众收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育幼等领域民生实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以对党负责、为民尽责的责任感抓发展、抓落实,围绕增强“八种本领”、“七种能力”抓紧补课,强化“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以高效能治理保障新时代追赶超越。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对标年度任务查漏补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特别是

 3 关中地区联防联控,狠抓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搞好社会治安防控,强化“两节”保障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篇五: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

领悟在 2 2022 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演讲体会心得

 近日,习近平主席出席 2022 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其中指出:“‘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一语,出自南宋大儒吕祖谦的《东莱博议》。吕祖谦的曾祖吕好问在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当时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后世则一般统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将其与朱熹、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东莱博议》为吕祖谦研读《左传》所写的一部读书笔记,又名《左氏博议》。吕祖谦撰写此书乃“为诸生课试之作”,也就是作为当时科举应试读书人的参考书。该书行文议事充满思辨论证,又加入了个人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切体悟,成为南宋至明清科举士子追捧的议事策论之范本。

  《东莱博议》所评论的主要是错综复杂的春秋史事,表达了吕祖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所论述的内容大多涉及国家法治和当时的国际关系问题。“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是吕祖谦对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所作的义理发挥。大意

 是说,天下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不强盛就会走向衰落;治理国家若不寻求发展进步,已有的和谐稳定就会遭到破坏,社会则将面临倒退。

  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相约“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周天子派宰孔参加,赐给齐桓公王室祭祀祖先时的祭肉,加爵位一级,并允许他不必下拜受赐。齐桓公召管仲商量,管仲认为如果君不讲君威、臣不守臣礼,将会是造成祸乱的本源。于是,齐桓公坚持下阶再拜稽首,然后才登堂接受胙肉。这标志着齐桓公已成为周王承认的合法霸主,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但此时齐桓公和管仲都已是人生暮年,随着霸业的建成,志得意满的齐桓公也日益骄纵而忘乎所以。所以吕祖谦评价他:“所期既满,其心亦满,满则骄,骄则怠,怠则衰。”不久之后管仲离世,齐桓公愈加昏聩无能,齐国也由盛转衰。吕祖谦感叹道:“抑不知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强而止于强者,必不能保其强也。伯而止于伯者,必不能保其伯也。”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经验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是经历巨大社会变动而建立起来的新王朝,还是遇到统治危机的当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从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周灭殷商之后,面临着殷民反抗和巩固统治的压力。殷商为何败亡?周政权如何避免重蹈殷商覆辙?由此思考而形成了“宜鉴于殷”的观念。

 《诗经》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都将夏、商兴亡的历史引为统治者的借鉴。西汉建立后,刘邦便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于是便有了总结政权兴亡历史经验的政论之文《新语》十二篇。其后,汉文帝时贾谊所撰《过秦论》,汉景帝时晁错所作《举贤良对策》等,都以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理政的参考。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语警醒自己,他不仅下令组建史馆撰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前代史,而且还亲笔撰写了《晋书》中的部分史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李世民对历史经验的重视与借鉴,不仅帮助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也为之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吕祖谦生活的南宋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偏安江南一隅的宋廷不仅面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的威胁,而且内部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以天下为己任的南宋士大夫纷纷著书立说,怀揣着忧国忧民的报国理想,从历史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吕祖谦也是一个满怀忧患意识的思想家,“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正是他在时代之忧、历史之思下发出的呐喊。

  从中国传统史鉴思想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家治理没有终点,社会发展刻不容缓,如果骄傲自满,必将重蹈盛极而衰的覆辙。唯有以史为鉴,勇毅前行,才能行稳致远,履险若夷。

【2022年中央经济给你工作会议心得6篇】相关文章:

1.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心得体会(6篇)

2.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3篇(4篇)

3.观看警示教育片《警钟》心得体会(2篇)

4.2024年小学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个人心得体会4篇怎么写(6篇)

5.廉洁文化教育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