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12篇

时间:2022-08-15 09:30:03 来源:文池范文网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12篇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1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区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主任罗荣斌同志不辞辛劳,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在村组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既是一名人大干部,又是一名人大代表,他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坚守筑成一道道防控防线,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不怕危险,第一时间到防控一线。大年初一接到单位取消春节休假的通知,他就在思考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大年初二他及时回到单位待命,主动要求到基层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工作安排,他被派到思茅镇三家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开展好工作,他及时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通告及工作要求,服从社区的安排及时投入到三家村社区岔路、石膏河小组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疫情防控工作告知书,让群众知晓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教大家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及时发动小组党员干部做好防范措施,设立入组路口值班卡点,强化出入人员的管理,坚决杜绝疫情输入。在做好小组外围防控工作的同时,他与社区、小组干部一起及时深入村民家中排查外来出租户、到过疫区回来群众的排查登记工作,全面排查岔路小组、石膏河小组的租房情况,将人员信息登记造册上报社区和思茅镇,为深入排查疫区来往人员情况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舍小家顾大家,主动工作,无怨无悔。在做好外来人员调查的基础上,他每天到责任片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卡点的值班和人员出入情况,全面掌握小组的防控情况。坚持每天深入重点租房户家中宣传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通告精神,让房主及时把精神传达给租房户,劝导租房户暂时不要返回思茅。深入排查辖区内酒店、宾馆、餐饮店、烧烤店暂停营业情况,在他的耐心劝导下,岔路小组的1户农户推后办理婚宴,各营业场所都配合工作全部关停。自从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始终信守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把做好联系小组的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和指挥部的安排,每天起早贪黑,舍小家顾大家,不论白天黑夜,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防护物资不足的情况下,也始终没有退缩,在三家村社区的防疫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后,他又马上投入到南屏镇曼连社区的工作中,一直坚持和基层群众一起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而努力。

  扛起责任,做好表率,充分展现人大代表的风采。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充分利用曾在思茅镇工作过,熟悉镇情、社区情况的优势,按照疫情防控《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特点,及时动员联系片区的区乡人大代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把一级响应的动员力、执行力转化为强大的防控工作效能,带头冲锋在前,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2

  一、个人简介

  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96年9月生,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xx级学生。高考毕业后参军入伍,五年军旅生活造就了他艰苦奋斗、冲锋在前、勇担责任的党员本色。退役复学后他将部队教授的军魂在校园发扬光大,以迷彩绘就青春。面对疫情,他主动“请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学习中,他求知若渴,脚踏实地,借助机器人专业知识技能,尝试探索实际应用中“卡脖子”问题。他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xx省三好学生、xx省“最美职校生”、 xx省教育厅“疫情下的中国”高校大学生征文活动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行星”级奖项等荣誉,个人事迹被《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xx学习平台、《xx晚报》等媒体报道转载。

  二、突出事迹

  小来思报国 坚定跟党走

  xx是xxxx人,出生在当地一户并不富裕的农家。从小,他最爱听爷爷讲述抗美援朝的烽火故事,每当爷爷用沙哑苍老的嗓音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旋律时,xx的心也跟着慷慨激昂。xx年,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xx,怀揣一腔报国之志,义无反顾投身绿色军营,在新兵步枪训练中,他以5发弹50环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

  暑去寒来,军旅生活不仅淬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更让他切身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身边党员战友每每冲锋在前的精神与他幼时的“憧憬”不谋而合,在工作中他与老政委李治亭沟通交流,这位“老八路”“老党员”多次给他讲述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xx等重大战役中“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热血故事,这些生动的“党课”让他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懵懂认识转变为坚定信仰。xx年,他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本该两年结束义务兵役的他,由于表现优异,得以继续在军队工作三年。五年从军生涯中,xx一直担任连队骨干,先后获得1次优秀义务兵、1次优秀学员、2次优秀士官、3次嘉奖。xx年9月,xx退役返校,开启求学之路。

  军装红马甲 抗疫显担当

  穿上军装,他是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脱下军装,他是勇敢担当的青年学子,“退伍不褪色”是他对一袭军装的庄严承诺。xx年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身在老家的xx向村委会递交了第一份“请战书”,虽然由于学生的身份被退回,但他积极到村委参加后方工作。不久后当地退伍军人事务局微信群内招收志愿者,他终于有机会递上第二份“请战书”,并如愿成为村里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在军大衣外,他披上了志愿者的红马甲。担任抗疫志愿者期间,xx每天完成“关卡站岗”“公共场所消毒”“疫情防控宣传”三项工作,平均每日志愿服务10小时,累计服务村民800余户,3000余人,他以这段经历撰写的《红马甲与军大衣》荣获xx省教育厅“疫情下的中国”高校大学生征文活动一等奖,本人也被学校评为“抗疫先进个人”。

  近两年每逢开学,xx都一马当先投入学校的开学志愿服务中,他配合老师完成了疫情防控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检查工作,这些工作尽管细小而繁琐,但他用勤勉踏实、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彰显了坚守的信念与担当。

  与此同时,身着红马甲的xx还活跃在xx西太湖马拉松、宋建湖马拉松、无偿献血、迎新等各类校内校外活动中,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400余小时。在担任资助宣传大使期间,他进行宣讲10多次,服务3000余名同学;他积极参加xx市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多次前往自闭症儿童服务机构,志愿服务惠及20余位自闭症儿童;新生军训时,他被任命为新生军训助训官,协助教官组织训练;在校内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事迹宣讲时,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号召同学们听党话跟党走,敢字为先、干字当头,身体力行、奉献青春力量。

  从“国防绿”到“志愿红”,xx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入党时的庄严誓词,他把部队教授的军魂带到校园并发扬光大。

  心怀强军梦 为学以至勤

  迷彩色的青春造就了xx坚毅果敢、永不服输、吃苦耐劳的硬脊梁,入学后,他依旧秉承“特别忠诚、特别过硬、特别稳定”的要求,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补短板锻长板,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并荣获“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无论作为军人,还是作为学生,他的目标始终是练就真本领,努力成为一名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践行者。xx深知“强军梦”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更离不开知识和技能,他对机器人专业孜孜不倦、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此成为第十七届“挑战杯”的参赛团队成员。xx与队友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狭小空间内人工和现有设备难以进行检测的“卡脖子”问题,废寝忘食地开展研究论证,即使是设备中最简单的排线,他们也要力求最简,以降低机器人自重,军旅生涯锤炼出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他刻苦钻研提供了不竭动力。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团队《用于隧道狭小空间检测的全地形自适应爬壁机器人》项目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行星”级奖项,创造了学校在“挑战杯”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接下来他将继续备战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国赛。

  青春不止有眼前的岁月静好,还有祖国和边关。xx年参军入伍时,xx曾希望被分配到xx,做一颗“戍边钢钉”,保家卫国,贡献青春。时隔九年,聊起未来的打算时,xx不无期待地说:“如果有机会,我想大学毕业以后去xx支教,尽绵薄之力,把我所学所得分享给更多人。”

  一身军装,一生使命,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三 、所获荣誉

  国家级:xx年12月国家奖学金;xx年12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xx年12月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行星”级奖项;xx年12月国家励志奖学金。

  省级:xx年7月xx省教育厅“疫情下的中国”高校大学生征文活动一等奖;xx年12月xx省“最美职校生”;xx年5月xx省省级三好学生;xx年5月第十七届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xx年7月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xx省特等奖。

  校级:xx年5月“抗疫先进个人”;xx年6月“五好青年”;xx年10月“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学金”;xx年12月“最美义工”“优秀思政社会实践”;xx年4月“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3

  在张桂梅看来,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恶性循环。张桂梅认为,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招来的是许多人的质疑和辱骂。但张桂梅并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该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还出来看笑话。”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意、无助至极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号,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昐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号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个企业家和她对话,争取帮她解决点女子高中的困难。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50至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筹建学校的日子,张桂梅异常艰难、身心疲惫,但她始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她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她坚韧顽强!

  学校是建起来了,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有些学生的家,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行。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完一届学生的家。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山下,师傅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但学生的家在山顶上,仅有一条不超过半米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如果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桂梅至今心有余悸。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想老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1年,覆盖学生1345名,行程近11万公里,哪怕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去……

  她孜孜以求!

  作为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总是孜孜以求,每件事都亲力亲为。2008年,女子高中建校时只有3个班94名学生,张桂梅孩子们起床上课都比较方便。第二年扩招了5个班,班级数由此增加到8个,日常工作量增加不少。尤其是每天早上打扫学校卫生,逐间宿含喊学生起床,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张桂梅就有了她的小喇叭。每天早上,小喇叭就会准时响起:“姑娘们,起床读书啦。”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一直回响在校园里。学生们说,听到小喇叭的声音心里特别踏实,如果张桂梅出差或出去开会了,一天听不到小喇叭声音就觉得像缺少一种什么东西,甚至心里都会有不安的感觉。张桂梅说:“我要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学生的身边守护着她们,一直和她们在一起。”

  作为教师,张桂梅总是把提高教学质量当做自己的本份。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基本是降分录取,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差,有的竟连汉语拼音都不会,普通话也说不清,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张桂梅心急如焚,决定从激发内生动力入手,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精神。她坚持补短板与讲新课两手抓,一份工作操两份心,延长了个人备课时间,增加了批改作业量,透支了原本赢弱的身体。每堂课,她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的开场白,有时朗诵一首美丽的小诗,有时唱支学生爱听的歌谣,有时讲述一个自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慢慢地成绩也上来了。天道勤,张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报。11年来,女子高中已经毕业1645名学生,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2019年,毕业学生118名,109人上了本科线,9人上了专科线。但与此同时,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意下,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2年了,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无私无我,于己克俭一辈子

  张桂梅同志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弃小而崇大,舍己而为人,对自己的苛刻与对别人的慷慨鲜明强烈,她用爱滋养着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托举起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

  于己,她异常严苛!

  在华坪,张桂梅对自己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张桂梅吃的异常简单,用的、穿的也极为简朴。有时一个慢头就是她的一餐早饭,一碗面条就是她的午餐和晚餐。她使用的手机,是一部历史悠久的老式诺基亚,这也是她最重要的宝贝之ー。别人问她,为什么不换个智能手机?她说,一来还能用,没有必要花钱,二来手机里存有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她怕换手机后这些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号码会丢失。对她来说,跟学生保持联系,经常听听学生的心声,为他们加加油、鼓鼓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这些幸福,都与老式诺基亚联在一起。

  她穿的衣服,也很老土,多年都是一个样。张桂梅说:“我身上穿的衣服,多半是一些领导、同事或好心人买了,硬往我身上套的。”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华坪县委给张桂梅7000元钱制装费,让她买一套像样的西服,穿着上北京。但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一台电脑,供教师办公,给学生学习。

  对人,她异常慷慨!

  张桂梅对自己的“抠门”出了名,对别人的慷慨更出名!有一次,一个学生没有钱吃饭,她回到宿舍翻箱倒柜地找钱,把仅有的20元钱都给了那个学生。从此,那个小男孩每周都按时得到张桂梅30元的救助,直到他初中毕业。

  还有一天深夜,一个学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他在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生前留下的唯一毛背心送给了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

  72岁的二姐病危,离世之前想看一眼20多年未见的妹妹,担心她经济拮据不能及时赶回,还专门给她寄来500元钱路费,但张桂梅却把姐姐给的路费,为一个生病的学生交了住院费。为此,她留下了对哥哥姐姐的终生遗憾。她每当想起这些“无情”的抉择,每次都难以释怀,泪流满面。

  ……

  张桂梅这样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30万元的“兴滇人オ奖”奖金,一次性就捐给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又有3万多元的奖金,张桂梅刚过手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万嘱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钱最终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看着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的身上……截至目前,张桂梅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和教育事业,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分钱。

  张桂梅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奋力冲破一切困难活着、做着、奉献着,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正如她的自我总结:“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昐,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4

  “请全所民警、辅警学习潘兴民通知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光荣事迹。”2月2日傍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桐庐县看守所教导员黄鹏在内部工作群里组织大家学习潘兴民的事迹,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以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监管场所绝对安全平稳。

  原来,潘兴民向老家邹城市石墙镇党组织上交1000元特殊党费,自告奋勇报名当党员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的事迹被山东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今年1月19日,所里专门安排,让潘兴民提前回山东老家多休息几天。没想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临,潘兴民所在的镇村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得知情况后,潘兴民一刻也没闲着,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镇村的党员志愿者,穿起来红色的志愿者服装,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村民和外来人员的体温测量、车辆检查。特别是对不理解的村民进行耐心的解释和劝导。据潘兴民介绍,一开始村民们觉得疫情离的很远,

  正值春节走亲戚的`时候,大家都不理解,所以碰到最多的就是不耐烦、不配合。但经过他们的解释、劝导后,村里人都开始积极配合工作。几天下来,潘兴民共配合检查人员上千人,劝导村民50余人。

  除了争当党员志愿者,潘兴民还在1月28日(正月初四)的一早,赶到石墙镇人民政府,向党组织上交了1000元的特殊党费,为抗击疫情作贡献。1月30日,因工作需要,潘兴民在山东老家把妻子安顿好后,自己匆匆赶回了桐庐县看守所,但是他并没有把在老家的这段经历告诉所里的同事。直到媒体报道后,大家才知道,所以就有了开头全所向潘兴民学习的这一幕。

  “其实,我并不打算告诉所里,国难当头,这点事不值得说道。不管在哪里,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就行,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当问起他为什么要“隐瞒”时,潘兴民如是说。

  的确,今年已经有34年党龄的潘兴民非常具有正义感和公益心,自从部队队伍后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经在当保安期间为保护企业安全勇斗小偷光荣负伤。现在参加公安辅警工作,充分发扬“退伍不褪色”的优良穿透,在监管工作中勤恳敬业、尽显担当。虽然工资收入不高,但他每年都会去敬老院做义工、献爱心,每年坚持义务献血。2019年,他因为累计献血超过4000毫升,还被评为全省的“义务献血奉献奖”,也曾被评为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杭州市劳动模范、首届“感动桐庐”道德模范等荣誉。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5

  xx,中共党员,2001年参加工作,现任xx第二中学年级组长,区英语学科大组成员,区兼职教科员。曾获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区教坛新秀、区青年教师岗位能手、区首批精英教师、区优秀教师、区教科研先进个人、xx市课改之星等荣誉称号。

  她积极主动地探索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反思和精进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亲和包容的育人魅力和高效创新的教学风格。多次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和学区教师研训,进行课例研究指导和推广,先后开展了20余次主题讲座。近5年来,有近20篇论文和案例获奖省、市、区级一等奖,先后10余次主持市、区级课题,并在区域间进行课例推广,深受好评。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6

  1月23日(农历二十九),某街道某社区党委书记某接到街道办疫情防控工作电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迅速放下手中事情,跟家人交待几句,立马奔赴工作岗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某每天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时时关注每一条预警信息。每当辖区内有湖北返乡人员归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会立刻赶赴现场入户做好户情档案登记。

  每一次都是与湖北返乡人员“最近距离的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某从不畏惧。他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物管、门卫等力量,开展“敲门行动”,累计张贴标语9幅、告知书50余份、通知200余份等,全覆盖宣传、排查,确保湖北返夹人员不漏一户、一人;他迅速组织队伍白天黑夜巡逻,对辖区内宾馆酒店、小旅馆分组上门摸排,按照网格分组深入小区、楼栋,张贴通知,给辖区居民宣传“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号召居民春节期间不串门、少去公共场所,取消聚餐;他积极会同某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小旅馆、茶楼、麻将馆、网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关停。

  “辛苦了,你们自己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千万注意安全!”、“我们会自觉在家里,请你们放心!”在摸排走访中,一句句辖区居民温暖的话语,让某感动,他也以实际行动温暖了居民群众的心。

  某的妻子也是某镇的村社干部,目前夫妻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家里只有一个某岁的女儿,每天中午都只能在家吃牛奶、面包。对孩子,疏于照顾,某心存愧疚之情,但他无怨无悔。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同事们常说他“大疫灭亲”,舍小家顾大家。某却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要有党员冲在第一线;作为共产党员,唯有挺身而出,相信通过我们各方协作、共同努力,就能打赢疫情防控战!”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7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xxx,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xxx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8

  他是xx,一名九零后男孩,同时也是精神科一名普通的护士,虽然身为九零后,却已是护理战线的一名精兵,身上丝毫没有九零后那种娇蛮自私,展现出的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风范。从医院开展责任护理以来,优质服务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服务到沟通,从给药到宣教,从态度到行为,从生理到心理”只要涉及到患者的各个环节,都会争做到最好,默默无闻地实现自身价值。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保障患者的身体以及精神健康。在工作中除了做好基本的日常护理工作之外,还不定时的与患者交流谈心,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并督促患者的日常行为,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从而回归社会,受到患者的一直好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祥和,然而面对凶险的疫情,我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忘初心,守护群众健康,成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在我县主要道路设岗,对返乡人员进行疫情监测。白班从,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晚班从晚上八点到次日上午八点,消毒、排查,严守死守。十二个小时的值班,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就是这么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护理工作人员,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他坚守防护一线,不忘初心,守护群众健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医德本色。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9

  x,女,22岁,毕业于xx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x县中医院门诊针灸科工作,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服务热情周到。视病人如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竭尽全力为病人解决各种困难。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xx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xx县疫情突如其来,战“疫”刻不容缓,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汹汹来势,x县中医院队员奔赴支援,疫情之下,逆行而上,负笈前行,切实做到攥指成拳,形成即战力,攻坚一线,在抗“疫”中贡献x中医院力量! 今年只有22岁的x,已经是有“支援商丘”、“支援扶沟”两次“支援经历”的“老医护”了。面对疫情勇往直前,经常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干完自己的分内工作后已累得不行,还经常主动为同伴帮忙。她常说:“我年轻,我多干点,应该的。”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10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11

  x,女,护士职称,现担任手术室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四年,在工作岗位上能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努力学习,现能熟练掌握手术室专科技能操作,判断危重病人的问题并能对症处理,以病人为中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xx年12月18日下午4时,积极参与支援xx核酸采样任务,她深知当时的xx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时间紧迫,也未告知父母,毫不犹豫跟随志愿队伍奔赴xx。次日早上5时,就进入采样工作状态,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一点,共完成一万余次的核酸采样。xx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肩上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虽然会长时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一站就是一天,双手变的冰冷僵硬,口罩把面颊压出了深深的压痕,但是她未有一句怨言,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样任务。在支援xx的40天内,通过她们的不懈努力共采样330001人次,为xx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保障。

  她明白当洁白的衣服穿在身上,天使的翅膀化做护士帽戴在头上时,将为她的梦想插上一双羽翼丰满的翅膀,为每一位患者送去健康!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篇12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他的工作标准。xx年,全身心投入到全县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年行动中,协助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起,问责处理12人,编发工作简报23期,经验做法在省市级媒体刊发3篇。

【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事迹简介12篇】相关文章:

1.廉洁奉公的人物事迹现代版(4篇)

2.市场监督管理局先进个人简要事迹(4篇)

3.厨师先进工作者事迹范文(6篇)

4.工人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150字(3篇)

5.五好家庭事迹材料(16篇)(精选文档)